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茶园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有配图)

茶园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有配图)

茶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一、茶叶有哪些主要虫害?如何科学防治?1、茶小绿叶蝉:该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雌成虫产卵于嫩梢茎内,致使茶树生长受阻,被害芽叶卷曲、硬化,叶尖、叶缘红褐焦枯。

在低山茶区该虫年发生12—13代,危害盛期5—6月及9— 10月;高山茶区该虫年发生8—9代,危害盛期7—9月。

以成虫在茶树、豆科植物及杂草上越冬。

成虫多产卵于新梢第二、三叶间嫩茎内。

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清除园间杂草,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卵并恶化营养和繁殖条件,减轻危害。

(2)发生严重茶园,越冬虫口基数大,抓紧于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喷洒 50%辛硫磷或马拉硫磷1000倍,以消灭越冬虫源。

(3)采摘季节根据虫情预报于若虫高峰前选用生物农药天霸1000倍或80%敌敌畏2000倍或98%巴丹1000---1500倍。

2、茶叶螨类:茶叶螨类是茶树上为害性仅次于叶蝉的一类重要虫害,因体微小,一般肉眼难以察觉,需在10倍扩大镜下才能观察清楚。

在我市发生种类主要有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咖啡小爪螨和侧多食跗线螨。

3、茶橙瘿螨:在我市发生较为普遍,主要以成、若螨吸食成叶及嫩叶汁液,致使被害叶片呈黄绿色,主脉变红褐色,失去光泽,叶背出现褐色细斑纹,芽叶萎缩。

成螨体黄色或橙红色,似胡萝卜形,体前端有足两对,幼、若螨淡黄色至浅橙黄色。

该虫年发生20多代,虫口主要分布在上层成叶及嫩芽叶上。

高温、干旱、雨量大、雨期长的环境,茶园虫数少,危害轻。

全年有两次明显高峰,第一次在5—6月,第二次一般在高温干旱期后发生。

防治方法:①秋茶结束后,于11月下旬前抓紧喷施波美0.5度石硫合剂,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②实行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口数。

③在发生高峰前喷施20%哒螨酮或15%灭螨灵2000一 3000倍或25%扑虱灵800--1000倍。

4、茶跗线螨:又名侧多食跗线螨、茶半跗线螨。

成、若螨栖息于茶树嫩芽叶背面吸汁危害,被害叶背出现铁锈色,硬化增厚,叶尖扭曲畸形。

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

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耕 除 草 、 季 深 翻晒 土不 仅 可疏 松 土壤 、 灭 杂 草 , 秋 消 促进 茶 树 根 系发 育 , 茶树 生 长 健壮 , 强 抗 病 虫 的能 力 , 使 增 而 且还 可 以 直接 或 间 接起 到消 灭 病虫 的作 用 。 对 直 入 土 如
化蛹 习性 的害虫 , 通过 中耕 除 草 ( 每年 6月中 下旬 )秋 季 在 ,
深翻 晒 土( 每年 1 1月间 ) 消 灭大部 分 。 在 ( 卜1 可
24 整 枝 修 剪 及 更 新 .
在 秋末 或早 春 , 过对 茶 树蓬面 的修整 , 仅可 以减 少 通 不
纤 弱 枝 条 , 进 茶 树 生长 , 利 于 采摘 , 且还 可 以消 灭 一 促 有 而 些越冬 的病 虫 。 如 : 茶饼 病 . 枝 后可 剪掉 2 . 5 .% 例 对 整 97 07 % ̄
有机 茶 园是 指 在原 料生 产过 程 中遵 循 自然规 律 和 生态
学原理, 采取 有 益于 生态 环 境 的可持 续性 发 展 的农 业技 术 ,
幼蚧 。 调 查 , 虫严 重 发生 时 . 1个 芽 头上 就 有 4 6头 , 据 此 在  ̄ 最 多的达 4 0多头 。 4月中旬 采摘 1 , 摘 除了 越 冬幼 虫总 次 就 数 的 3 %。 时 , 6 这 由于 它 们还 在 陆续 向上 爬 , 此经 过连 续 因 逐批 采摘 . 大部 分 的幼 虫在 其 形成 卵 囊之 前 . 随采 摘 而被 就
也是 消 灭 小绿 叶蝉 的有 效 方 法 之 一 。 在新 梢 发 生 的 茶饼 对
茶 园周 边 多种 树 , 园内 行道 旁种 植行 道 树 , 口处种 茶 风
防 风林 。 利 用退 耕 还林 地改 建 茶园 的地 区 , 充分 利 用 已 如 可

茶园病虫害怎么治理 茶园病虫害治理措施

茶园病虫害怎么治理 茶园病虫害治理措施

茶园病虫害怎么治理茶园病虫害治理措施相信茶园的病虫害一定是茶农们头疼的问题,现在小编就给大家送福音来了。

让咱们一起来学习下茶园的病虫害怎么治理,掌握茶园病虫害的治理措施。

茶树病虫害的主要类别据统计,我国茶树害虫814种,天敌1100多种。

一、吸汁性害虫:刺吸式口器。

主要有小绿叶蝉、蚜虫、黑刺粉虱、螨类、蓟马等。

二、食叶类害虫:咀嚼式口器。

主要有(灰)茶尺蠖、茶丽纹象甲、茶毛虫、茶黑毒蛾、刺蛾类和蓑蛾类等。

三、卷叶类害虫:咀嚼式口器,以卷叶或虫苞隐蔽,幼虫藏匿在苞中啃食芽叶,致使农药防治效果较差。

主要种类有茶小卷叶蛾、茶卷叶蛾、茶细蛾等。

四、钻蛀类害虫:钻入枝干、根部、种子的害虫。

主要有茶吉丁虫、茶天牛、茶枝镰蛾、茶梢蛾等。

五、地下害虫:危害茶苗地下根系害虫。

主要有象甲幼虫、蛴螬、地老虎、白蚁等。

六、芽叶病害:主要茶白星病、茶饼病、茶炭疽病、云纹叶枯病等。

茶园用药特点茶树的收获部位(嫩芽、嫩梢)就是药剂的主要接触部位,采收的鲜叶未经任何洗涤处理直接加工成茶;成茶饮用时直接用开水连续多次冲泡,其中水溶性高的农药残留成分有较多机会直接被提取到茶汤中,因此,应喷施水溶性低的化学农药。

茶园病虫害治理措施一、农业防治是综合防治的基础:茶树栽培中农业防治措施是多方面的。

选用角质层厚和茶单宁含量高的抗病虫良种。

通过合理密植,减少病虫发生;采取中耕除草,使茶毛虫、茶尺蠖的蛹、茶籽象甲、茶象甲幼虫、蛹都暴露于地表而死亡,又能减少病虫的寄生场所。

合理施肥,氮、磷、钾的合理配比,使茶树营养平衡,增强抗病虫的能力。

合理分批多次采摘,可抑制茶蚜、小绿叶蝉的发生,也可消灭部分螨类害虫。

在冬季清园,将茶园中的枯枝落叶,杂草蒿秆清理出园,集中烧毁或深埋,可减少来年的初侵染源,减轻病虫危害。

二、大力推广生物防治,开发应用性诱剂:1、以菌治虫:用细菌农药苏云金杆菌(BT乳剂、8010、青虫菌6号)等防治茶毛虫、茶尺蠖等鳞翅目害虫,用浏阳霉素防治茶树害螨。

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

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

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茶园是茶叶生产的基地,对茶园的管护管理直接关系到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为了更好地实施茶园管护管理,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制定了以下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

一、土壤管理。

1.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茶树生长需要,科学施用有机肥、无机肥和微量元素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茶树产量和品质。

2. 土壤保墒,采取覆盖、间茬种植、植物秸秆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

二、病虫害防治。

1. 定期巡视,每周对茶园进行一次全面巡视,及时发现病虫害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生物防治,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天敌、利用天敌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三、茶树修剪。

1. 适时修剪,根据茶树生长情况,及时进行枝条修剪,保持茶树的通风透光和生长势。

2. 疏芽疏叶,在生长旺盛期,进行适量的疏芽疏叶,促进新梢的生长,提高新梢的质量。

四、水资源管理。

1. 合理灌溉,根据气候和土壤水分状况,科学制定灌溉计划,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茶树的生长需水。

2. 水土保持,加强茶园的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五、茶园环境管理。

1. 清理杂草,定期清理茶园内的杂草,保持茶园的整洁和良好的生长环境。

2. 环境监测,定期对茶园的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六、安全生产管理。

1. 安全教育,定期对茶园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安全设施,加强茶园内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七、信息化管理。

1. 信息采集,建立茶园信息采集系统,对茶园的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等进行及时、准确的采集。

2.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为茶园管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力地提高茶园的管理水平,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促进茶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希望广大茶园管理者和工作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共同努力,为茶叶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有机茶园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措施

有机茶园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措施

该病 主要发生在 茶树嫩 叶和新梢 上 , 初 期在 叶面产 生淡 黄 色水 渍状 小斑 ,后 扩大 成淡 黄 褐
主要发生在当年成叶 , 老叶和幼叶也可发 病 , 严重 时全 树 叶片脱 落 , 造 成枝 干枯死 。 病 斑 多从 叶尖 和 叶缘 出现 , 初 期病 斑呈 水渍状 褐 色斑点 。 后逐 渐扩 大成 不规 则大 斑 , 有 时 以叶脉 为界 , 形 成半 病 叶 。 病 斑颜 色 由褐 色变成 焦黄 色 , 最后 呈 灰 白色 , 外缘 有黄 褐至 褐色 隆起线 , 病健 界 限 明 显; 病斑 边缘 有 轮纹 , 后期 叶 面散 生许 多黑 色小
幼 虫有 吐丝下 垂 习性 , 老熟 幼 虫人 土化蛹 。
2 . 3 . 3 防 治 方 法
年发生 多代 , 以雌 成虫在 茶蓬 和杂草丛 中
越冬 。茶 小绿 叶蝉 的发 生 与气温 、 湿度、 降雨有
密切 关 系 。当旬均 温达 到 1 5 %~2 5 ℃ ,时 晴时 雨, 即 中温 高湿适 宜发 生 , 温度超 过 2 8 ℃或 高温 少雨 、 或长 时间雨 日、 雨量过大 , 都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于其发生 。
并 有 一定 的技 术要 求 , 部分 农 民重视 眼前 利益 , 求 简单方 便 , 在农业 生产 中的应用 的积极 性还 比 较低。 新 型 高效低 毒农 药 品种不 全 , 农 药储 备还
不 能 满足应 急 防控 所需 。 d ) 病虫绿 色防控技 术还 比较欠缺 , 大宗作物 如 玉米 、 马铃 薯等作物 病虫绿 色防控技术 亟待引
1 . 1 . 3 防 治 方 法
a ) 加强茶 园管理 做 好肥 水 管理 和防虫 、 防 冻措 施 , 提高 茶 叶抗 病 能力 ; 进行冬 季茶 园的修 剪, 剪除病 虫 枝 叶 , 清扫地 面落 叶 , 集 中焚 烧 , 减

有机茶园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有机茶园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有机茶园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有机农业是指一种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农业生产体系。

发展有机农业是遵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模式。

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农药,所以病虫害防治成了有机茶叶生产中的关键工作,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1、假眼小绿叶蝉。

成虫为黄绿至绿色,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为害。

受害茶叶叶缘泛黄,叶脉变红,芽梢生长受阻,新芽不发,严重时幼嫩芽叶呈焦枯状,直至茶园绝收,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每年6月和9-10月为发生高峰期。

成、若虫在雨天和晨露时不活动,时晴时雨、留养及杂草丛生的茶园有利于该虫发生。

防治措施:①加强茶园管理,及时清除杂草;②通过分批适时采茶或轻剪去除卵抑制其发展;③湿度大的天气,喷施0.1-0.5亿孢子/毫升白僵菌或植物源药剂进行防治;④较重时,冬季用石硫合剂封园,防止成虫越冬。

⑤2.50%鱼藤酮150-200毫升(300-500倍)除虫。

2、茶毛虫。

成虫雌蛾淡黄褐色,雄蛾翅黑褐色,幼虫黄褐色,背面与侧面着生黄色毒毛。

幼虫有群集性,3龄后分群迁散为害,咬食后叶片呈缺刻状。

成虫有趋光性,虫害有4-6月和7-9月两个发生高峰期。

防治措施:①每年冬季人工摘除卵块和虫群;②结合耕作深埋结茧虫蛹;③用灯光或性激素诱杀雄成虫;④在低龄幼虫期喷施bt制剂。

3、茶尺蠖。

成虫体翅灰白色,以幼虫取食嫩叶为害茶树,为害严重时可将嫩叶、老叶甚至嫩茎全部吃光,不仅严重影响当年茶叶产量,并导致树势衰弱,一到两年内难以恢复,对茶叶生产威胁很大。

其幼虫有吐丝下垂特性,成虫有趋光性。

防治措施:①结合秋冬耕作深埋或扒除虫蛹;②放鸡除虫;③灯光诱杀成虫;④利用性信息素诱杀雄虫,干扰交配;⑤喷施茶尺蠖病毒制剂;⑥在幼虫时喷施bt制剂防治。

有机茶园病虫害该如何防治

有机茶园病虫害该如何防治

有机茶园病虫害该如何防治在有机茶园的种植管理过程中,能不能有效地防治有机茶病虫害关系到茶叶的品质优良与否。

因此,虫害防治是有机茶种植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一般说来,有机茶的病虫害防治有以下几种方法:一、物理防治物理防治的措施主要有三个:1、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和互利素诱杀与干扰昆虫的正常交配行为,如用性引诱剂诱杀茶毛虫、茶蚕等雄蛾。

2、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

3、利用害虫的驱味性特点,用糖醋毒液诱杀卷叶蛾成虫。

二、农业防治1、先用抗病虫良种:良种茶树对茶枯病、茶白星病、黑刺粉虱、茶毛虫等抗性较强。

2、合理密植:有机茶园一般选择在自然条件好、植被茂盛、气候适宜的高山区或半山区建园。

茶树种植的行距1.5米,株距0.3-0.4米,每穴种植茶树2~3株,单行种植,有利于茶园通风透光。

3、精耕细作:勤除杂草可减少病虫栖息越冬场所,能有效地控制病虫繁殖与危害。

在春茶开采前进行1次浅耕除草,清除越冬杂草。

6月份梅雨结束后浅耕除草1次,8月份中耕除草1次。

10月份除草、清杂、封园。

4、适时采摘:要求在采摘季节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轻蚜虫、小绿叶蝉、茶橙瘿螨等多种类害虫的危害。

三、天敌防治1、茶园多点饲养鸡群控制害虫。

鸡群在成林茶园里可捕食大量害虫,从而减少害虫发生量;鸡群还能啄食杂草、抓刨松土,鸡粪可肥园,对清除杂草、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培肥地力都有一定作用。

2、创造良好的天敌生存环境。

茶园周围可种植杉、棕、苦楝等防护林或行道树,以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给天敌创造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

四、其他防治方法1、开发和利用生物制剂防治害虫,如用白僵菌制剂防治茶丽象甲和小绿叶蝉,苏云金杆菌制剂防治茶毛虫、茶尺蠖、茶黑毒蛾等害虫的效果都较好。

2、选用植物源生药苦皮藤素等农药防治鳞翅目害虫和小绿叶蝉等害虫,防效较好。

3、冬季封园时,用石硫合剂等矿物质源农药可防治叶螨类、小绿叶蝉和病害。

有机茶的种植管理过程都必须通过严格的有机认证,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出来的茶叶品质不受污染,是纯有机茶。

有机茶建园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有机茶建园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生 态环 境
在建有机 茶 园之前 ,根据将要 种植茶叶 品种 的生长特 性和最佳 的生长条件 ,做好茶 园生 产规划 ,建 好水源 ,开 辟蓄水池 。在路边和 适当的位 置 ,预 留种植遮 荫树 、绿肥
作 物 、 天 敌生 殖 缓 冲带 等 区 间 。
1 有机茶 园的构建
有机 茶 园的 构建 是一 项 庞大 的 系统 工程 ,涉及 到环
如下 :
境 、土壤 、水循环和 茶叶病虫害综 合防控等诸 多因素。而
有机茶 园的构建 ,关 系到以后生产 中的各个环节和 最终的
茶 园 环 境 和 茶 叶 质 量 , 因 此 ,是 有 机 茶 生 产 中 的 第 一 要
素。
1 1 认真做好建 园规划 ,尽 量建 设 良好 的茶园立体 。

有发生 的 病 虫害发 生 情况 ,对 于 引入 的茶 叶新 品种 ,特
1 2一 7
中国园艺文摘 2 1年第4 00 期
别是从有 病虫害 发生的 区域 引种 时 ,进 园前要进行严格检
疫 ,以 防 新 的 病 虫 在 当 地 繁 衍 为 害 。
2 3 保 护和 利用天敌资源 ,提高 自然生物 防治 能力 .
给天 敌创造 良好 的生态环 境 。茶园周 围可种植 防护林
和 行 道 树 ,或 采 用 茶 林 间 作 、茶 果 间作 , 幼 林 茶 园 间 种 绿
1 3 选 用 抗 病 虫 的 茶 树 品种 .
根 据有机 茶生产 的需要 ,充分 选育或 引种适 宜 的 良种
苗 木 。生 产 绿 茶 为 主 的 有 机 茶 园 可 选 种 ‘ 鼎 大 毫 茶 ’ 、 福 ‘ 井 4 ’ 、 ‘ 云 2 ’ 、 ‘ 龙 大 白 茶 ’ 等 ,也 可 选 用 龙 3 福 0 九

有机茶园主要病虫害防治

有机茶园主要病虫害防治

有机茶园主要病虫害防治有机茶园主要病虫害防治===========================在有机茶园中,病虫害是茶树生长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

为了保证有机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有机茶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一、茶蚜防治----------茶蚜是茶树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们会吸食茶树的汁液,导致茶树生长受阻,若无有效控制,会对茶树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损害。

防治方法:1. 推行有机农业原则,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2. 使用天敌或天敌菌进行生物防治。

常见的茶蚜天敌有蓟马和瓢虫,可以增加它们的数量来控制茶蚜的滋生。

3. 采用植物性杀虫剂进行防治,如菊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

二、茶红蜘蛛防治------------茶红蜘蛛是有机茶园中的另一种常见害虫,它们会在茶树叶片上产卵并吸取叶片汁液,导致茶树叶片发黄、枯萎。

防治方法:1. 使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如轮虫、壁虱等,它们是茶红蜘蛛的天然敌害,可以放入茶树丛中进行控制。

2. 定期清理茶树丛中的杂草和落叶,保持茶园的通风透光,减少茶红蜘蛛的滋生条件。

3. 使用植物性杀虫剂,如辣椒素类和植物油类杀虫剂,可有效控制茶红蜘蛛的滋生。

三、茶青虫防治---------茶青虫是茶树叶片上常见的害虫,它们会啃食茶树叶片,造成大面积的叶片损伤,严重影响茶树的生长和产量。

防治方法:1. 使用茶青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如蝉翅蛾、蚜蜂等,可以放置在茶园中,控制茶青虫的数量。

2. 喷洒植物性杀虫剂进行防治,如菊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可有效控制茶青虫的滋生。

四、茶病害防治----------有机茶园中常见的茶病害包括茶叶病、茶丝核病、茶霉病等。

这些病害会导致茶树叶片萎蔫、黄化甚至死亡,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1. 确保茶园的排水良好,避免积水,减少病害传播的可能性。

2. 定期巡视茶树,发现病害及时采取措施,例如将感染严重的茶树枝条剪除并销毁。

3. 喷洒病害防治剂,如铜制剂、三唑酮等,可有效防治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有机茶园五维解析系列(二):病虫害的农业管理措施

有机茶园五维解析系列(二):病虫害的农业管理措施

有机茶园五维解析系列(二):病虫害的农业管理措施一、有机茶园病虫害的农业管理措施(1)选择抗病虫性较强的优良品种虽然我们说所有茶园都有发生病虫害的可能,但是根据各地茶园生态环境的不同,病虫害的生物种类和危害程度是不一样的。

所以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抗虫性较强的优良品种。

尤其是在有机茶园新建或改造过程中,最适合进行此项农业管理措施,效果最佳。

(2)选择适合的茶园间作物种通常,我们在有机茶园的管理过程中,为了调节茶园的整体生态环境状况,会适当的进行一些茶园间作活动。

而在间作套种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植物栽种,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为套种而引发严重的共生病虫害现象。

(3)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管理有机茶园不能使用化肥,只能使用经过腐熟处理的农家有机肥。

农家肥中的氮肥含量较高,但施肥时却不能偏施氮肥,要结合磷钾肥和其他微量元素肥一起使用。

所以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才能让茶树吸收足够全面均衡的营养,才能提高茶树的抗逆能力,减少叶蝉、螨类等吸汁型虫害的发生。

(4)及时进行排水灌溉管理茶树生长喜阴喜湿,但如果茶园积水较多,没有及时清沟排水的话,可能会诱发茶树根病和红锈藻病等,对茶树的生长极其不利。

如果茶园长期处于干旱状态,没有及时进行灌溉抗旱管理,则有可能诱发叶枯病、茶赤叶斑病等。

所以,排水灌溉管理也是茶园防治病虫害的一项重要农业措施。

(5)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像小绿叶蝉一类的病虫害喜欢咬食茶树的嫩芽新梢,并且还会在芽叶内部产卵,繁殖下一代。

茶饼病、芽枯病、白星病等也主要是危害新嫩鲜叶。

所以进行及时芽叶采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这些病虫害侵占的芽叶清理干净。

如果一次不够,可以分批多次进行采摘,务必要将病虫害咬食产卵的茶树鲜叶新梢直接去除,以免影响到其他正常的茶树生长,危害整个茶园的健康发育。

(6)重视茶树修剪管理对于一些病虫害影响较为严重的有机茶园,通过采摘的方式已经无法进行有效的防治。

这时候就有必要通过修剪的方式来处理。

有机茶园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策略

有机茶园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策略
响 茶 叶 产 值 ; 发 生 严 重 时 ,可 能 导 致 无 茶 可 采 ,甚 至 导 致 高 山及 幼 龄 茶 园 容 易 发病 。 土 壤 瘠 薄 ,偏 施 N 肥 ,管 理 不 整株茶树或大面积茶树的死亡。 茶 树 主 要 芽 叶 病 害 有 茶 饼 病 、 茶 白星 病 等 。在 浙 江 、 当都 易 发 病 。 ( 3 ) 防 治 方 法 : ①加 强 管 理 ,增 施 磷 钾 肥 ,增 强 树 势 ,
试 验 示 范 参
( 2 ) 发病 规律 :以菌 丝体 在病 叶 中越冬 或越 夏 。温度 l 5 — 生浓黑色 较粗 的小 粒点 ,沿轮纹排成环状 ,病斑边缘常有褐 2 0  ̄ C, 相对湿度 8 5 % 以上环境容 易发病 。 一般 3 —5 月和 9 — 色 隆起线 ,该病菌 从伤 口侵 入茶树组织产生新病斑 ,高温高
湖南等省 以高 山茶区发生较 重。成叶老叶 的主要病 害有茶 提 高 抗 病 力 。
云纹 叶枯病 、轮斑 病 、茶炭疽病 和茶煤病 等,在 全国各茶 2 、茶饼病
区均有 发生。主要茎病有 红锈藻病 、茶枝梢 黑点病、茶茎 又名茶 叶肿病 ,常 发生在高海拔 茶区,危 害嫩 叶、嫩梢 、
点 ,后 渐 扩 大 成 圆 形小 病 斑 ,直 径 小 于 2 毫 米 ,中央 凹 陷 ,
有机茶是一个有机茶 园管理和有机茶生产共 同的成果 ,
有 机 茶 园 管 理 是 一 个 与 环 境 保 护 、生 物 多 样 性 、 自然 资 源 呈灰 白色 , 周 围有褐色 隆起线 。 后 期病斑散 生黑色小粒点 ,
大病斑 ,色泽 黄褐色 或红褐 色 ,最后变 灰 白色 ;上面散 生 件 的地 方进行喷灌 。
溃疡病 。红锈 藻病 在南方茶 区及 江南茶 区发生 较普 遍。老 叶柄 ,病 叶制成茶味苦易碎 。 茶 园中常 见茎病有地衣 、苔 藓、膏药病 。茶胴枯病 、茶枝 ( 1 ) 症状 :初期 叶上 出现 淡黄色水渍状小斑 ,后 渐扩大

区推进全域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方案

区推进全域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方案

区推进全域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方案为了推进全域茶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可采取以下实施方案:一、加强综合病虫害调查与监测:1.建立完善的病虫害监测网络,包括茶园病虫害监测站点和监测人员的培训。

2.建立病虫害监测和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分析和发布病虫害监测数据,为茶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开展茶园病虫害的调查和研究,了解茶园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和发生规律,为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二、推行绿色防控技术:1.选择抗病虫品种进行种植,提高茶树的抵抗力和适应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推广有机栽培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采用农业有机废弃物进行堆肥,使土壤肥沃,并且利用有机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

3.加强茶园土壤调理,调整土壤酸碱度,提供充足的养分,增强茶树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4.采用生物防治技术。

引进天敌和天敌种植,利用蜘蛛、蚂蚁等天敌控制螨虫和蚜虫等害虫的数量。

5.推广合理的灌溉技术,防止茶树出现水分过剩或者水分不足的情况,减少病害。

三、加强茶园病虫害的预警和防控:1.建立健全茶园病虫害的预警体系,通过监测结果和气象数据进行预测,提前采取防控措施。

2.建立正确的防控措施,并根据不同病虫害施行相应防治药剂。

减少对大面积农药的使用。

3.组织茶农开展病虫害知识培训,提高其病虫害防治意识和技术水平。

4.加强茶园病虫害防控宣传,提高广大农民对绿色防控技术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四、建立茶园病虫害追溯体系:1.建立相应的农产品追溯体系,对每一批茶园产品进行记录和追踪。

包括茶叶的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和防控措施等。

2.建立有关病虫害防控的良好健全制度,明确茶叶生产责任人的责任,确保茶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加强对茶叶产品的质量监督和抽检,对不合格产品及时处理,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可以推动全域茶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安全,并提高茶农的经济收益和生活品质。

茶园常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参考(有配图)

茶园常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参考(有配图)

茶园常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一、茶园主要病害1 、茶饼病图-茶饼病1.1症状嫩叶上初发病为淡黄色或红棕色半透明小点,后渐扩大并下陷成淡黄褐色或紫红色的圆形病斑,直径为2~10毫米, 叶背病斑呈饼状突起,并生有灰白色粉状物, 最后病斑变为黑褐色溃疡状, 偶尔也有在叶正面呈饼状突起的病斑, 叶背面下陷。

叶柄及嫩梢被感染后, 膨肿并扭曲, 严重时,病部以上新梢枯死。

花蕾及幼果偶尔发病。

1.2发病条件该病系低温高湿型,台刈抽新梢多、凹地和高山雾重的茶园,发病重。

主要是在春秋茶采摘期间比较严重。

1.3发病原因茶饼病的病原叫做外担子菌。

通常患病部位隆起的白色粉状物就是病菌的子实层。

一般来说,茶饼病的病原会以菌丝体的形式潜伏于茶树叶面活组织中越冬和越夏,在春秋季节爆发,尤其是以春天为主。

当平均温度在15~20度之间,空气中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菌丝就开始生长发育形成担孢子,春秋季节多雨有风,孢子随风雨浸染萌发,侵入茶树叶片组织内部,在细胞间扩展病斑,最终形成子实层。

1.4防治措施●1、加强栽培管理, 勤除杂草,适当增施磷、钾肥,以增强茶树抗病力。

●2、及时采茶, 清除病原, 减少病害。

●3、发病严重茶园冬季可用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封园, 早春用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 发病期间可用0.2~0.5%硫酸铜、0.2%硫酸镍液, 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100ppm多抗霉素喷施, 均可获得良好效果。

●4、采摘茶园根据预测预报于发病初期喷用99%绿颖矿物油乳油150-200倍,或0.5%大黄素甲醚500倍或1%蛇床子素300-5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或75%百菌清500-800倍,或25%吡唑醚菌酯1500-2000倍,25%苯醚甲环唑1500-2000倍。

2、茶白星病图-茶白星病2.1症状嫩叶染病初生针尖大小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展成直径l—2mm大小的灰白色圆形斑,中间凹陷,边缘具暗褐色至紫褐色隆起线。

有机茶园管理实施方案

有机茶园管理实施方案

有机茶园管理实施方案为了实现有机茶园的高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有机茶园管理实施方案。

一、土壤管理。

1. 合理施肥,采用有机肥料,并结合土壤检测结果,科学施肥,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污染。

2. 土壤保水保肥,采取覆盖地膜、中耕、植物秸秆覆盖等措施,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湿润和肥力。

二、病虫害防治。

1. 生物防治,采用天敌、捕食性昆虫等自然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2. 合理轮作,合理安排茶树轮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三、茶树修剪。

1. 树形修剪,根据茶树生长情况,及时进行树形修剪,保持茶树株型整齐、通风透光良好。

2. 枝条修剪,及时疏枝、去除病虫害部位,保持茶树健康生长。

四、采摘管理。

1. 采摘时间,根据茶树品种和生长环境,科学确定采摘时间,避免采摘过早或过晚影响茶叶品质。

2. 采摘方式,采用手工采摘,避免机械采摘对茶树造成伤害。

五、质量管理。

1. 茶叶加工,采用传统工艺和设备,避免化学物质对茶叶的污染。

2. 茶叶储存,采用通风干燥、避光防潮的方式进行茶叶储存,保持茶叶的新鲜和品质。

六、环境保护。

1. 生态调整,合理布局茶园,保留或种植一定比例的林木和草本植物,维护生态平衡。

2. 水土保护,加强茶园排水系统建设,防止茶园土壤流失和水源污染。

七、市场推广。

1. 产品认证,申请有机茶叶认证,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2. 品牌推广,加强有机茶叶品牌推广,拓展市场渠道,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以上就是我们制定的有机茶园管理实施方案,希望能够对有机茶园的管理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何防治有机茶上的茶芽虫

如何防治有机茶上的茶芽虫

如何防治有机茶上的茶芽虫引言茶芽虫是一种影响茶叶品质的害虫。

茶芽虫又称为茶蝇或茶虱,是昆虫界蝇目茶芽虫科的一种,其成虫体长约3mm,色黄褐色,头部小而圆,具有黑色的复眼和长长的触角。

茶芽虫以茶树嫩叶、幼芽为食,对于茶园的有机茶而言,它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有机农业下如何防治茶芽虫,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方法。

茶芽虫生活习性及危害茶芽虫以茶叶的嫩芽为食,会对茶树的新梢、叶片造成严重的危害,进而影响到茶叶的质量。

茶芽虫取食后,茶叶会出现叶缺、叶重、卷曲、呈若干条状等异常现象,叶质变差,一旦影响到嫩梢生长,就会损坏全年产量。

茶芽虫喜好温暖潮湿的环境,在茶园中有着广泛的分布。

特别是在适宜的温度下,茶芽虫的繁殖速度明显加快,对于有机茶种植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防治方法环境调节茶芽虫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因此,做好适当的环境调节工作对于茶芽虫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在茶园中,可以通过下列措施来进行环境调节:1.不断开垦:过密的树冠会阻碍阳光的照射,让枝叶湿度加大,茶芽虫的繁殖速度会加快。

因此,在生产上,应该科学开垦枝叶,调整枝叶间的距离,让阳光得以充分照射。

2.加强通风:茶园中风媒昆虫的活动会对茶芽虫进行有效的控制。

开垦不充分、枝叶繁茂的茶林增加了害虫滋生的生存空间,达不到基础的通风效果,加强通风可以有效地控制茶芽虫。

3.不允许池坑聚水:半露天茶园开挖水坑或者坝塘,这也是茶芽虫的滋生场所之一,故应尽可能排斥这种方式,减少或避免生产中的不良环境因素,防止茶芽虫的繁殖。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对于茶芽虫的防治方法中较为可靠的一种。

通过引入天敌、捕鸟哨蛛、绿鬼蜢等昆虫类来控制茶芽虫的数量。

生物防治最大的优点是不会对茶叶产生污染和危害。

具体生物防治方法如下:1.捕鸟哨蛛:捕鸟哨蛛因具有“吃虫”的习性,吃食茶芽虫是它的常规食物之一,可以有效地控制茶芽虫的数量。

2.绿鬼蜢:绿鬼蜢对于不同类别的茶芽虫都有较强的食欲,可以常年防治茶芽虫,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有机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有机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金银花 自古 以来 就以药用 而闻名 ,神农本 草经 》 “ 《 载 金 银花 性 寒 、 甘 , 有清 热解 毒 、 味 具 凉雪 化瘀 之 功效 , 主治 外
金银 花开时漫 山遍野 , 花香 沁人心脾 , 过黄 山山区金 通
感 风 热 、 疾起 初 , 疡 病 毒 , 瘟 疮 红肿 热 痛便 脓 血 ” ,本 草 等《
以利于 天敌迂 回茶 园 ; 人工摘 除 的卵块 、 虫苞 、 护囊 等有不
少 天 敌 寄 生 ,下 转 1 6 ) ( 页 7
21 采 摘 、 剪和 台刈 及 时分 批采 摘 , .1 . 修 可恶 化害 虫 的营 养 条件 , 坏其产 卵场 所 , 破 减轻蚜 虫 、 绿叶蝉 等多 种害 虫 小
问题 。
适 当推 迟封 园。 理修 剪 、 合 台刈 可改 善茶 园通风 透光条 件 ,
抑 制病 害发 生 。
212 耕翻 、 地和培土 冬 季结合施用 有机肥进 行深耕培 .. 整 土, 可将 土壤 表层 和落 叶层 中的越 冬害虫 如茶 尺蠖 等害虫 的蛹 、 虫 、 及 多种 病原 体深 埋 土 中 ; 时 , 幼 卵 同 也可 将深 土
安徽农 学通报 ,A h i r. c B l2 1 ,7 1 ) n u AgiSi u1 0 11 (0 . .
13 7
有机茶 园病 虫害综合 防 治技术
阮 思含
( 太湖县新 仓镇农技 站 , 安徽 太湖2 6 3 4 4 0)
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 概述 了 机茶 园病 虫发 生情况及相 应的 综合 防治措施 , 有 主要 包括 农业防 治、 生物 防治 以及 物理机械 防治 。
害不大 。
层 中越冬 的害 虫幼 虫暴露 于地 面 , 使其 因环境 不适 或天敌

有机蔬菜病虫害防治

有机蔬菜病虫害防治

有机蔬菜病虫害防治有机蔬菜病虫害防治有机蔬菜是指在生长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合成化肥,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的蔬菜。

然而,有机蔬菜的病虫害防治仍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蔬菜的生长和品质。

本文将介绍有机蔬菜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和技巧。

一、种植前的准备1.选择抗病性强、适应力强的蔬菜品种。

2.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以减少病菌和虫卵的含量。

3.合理轮作,避免同一种蔬菜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

二、种植过程中的管理1.加强蔬菜的日常管理,保证蔬菜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增强蔬菜的抗病能力。

2.注意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3.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天敌、使用生物农药等,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三、常见的有机蔬菜病虫害及防治方法1.番茄病毒病:采用抗病品种、消灭蚜虫、加强管理等措施进行防治。

2.茄子枯萎病:选择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实行轮作等措施进行防治。

3.黄瓜霜霉病:加强栽培管理、使用生物农药等措施进行防治。

4.蚜虫:采用捕杀、黄板诱杀等方法进行防治。

5.红蜘蛛:采用捕杀、释放天敌等方法进行防治。

四、总结有机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需要从种植前的准备、种植过程中的管理和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等方面入手。

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蔬菜的日常管理,提高蔬菜的抗病能力,也是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有效措施。

有机番茄病虫害防治有机番茄病虫害防治有机农业是一种以有机物质自我循环为基础,采取一系列环保型生产技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体系。

在有机农业中,病虫害防治是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探讨有机番茄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有机番茄是在有机农业体系下生长的一种番茄,其种植过程中遵循有机农业生产标准,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

因此,有机番茄的病虫害防治需要采取不同于传统农业的策略。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有机番茄常见的病虫害种类。

茶叶生产茶园施肥与病虫害防治

茶叶生产茶园施肥与病虫害防治

茶叶生产茶园施肥与病虫害防治茶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而茶园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是确保茶叶生产质量和数量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茶园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来达到最佳效果。

一、茶园施肥施肥是茶叶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适当的施肥可以提高茶树的养分供应,增加产量和品质。

茶园施肥应根据土壤质量和茶树的需要来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

1. 分析土壤在施肥之前,进行土壤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测试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指标,可以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和缺陷。

根据土壤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补充或调整肥料种类和施肥量。

2. 选择合适的肥料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和茶树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肥料。

通常,有机肥和化肥可以结合使用,使其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效果。

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湿润,而化肥则可以提供茶树所需的特定养分。

3. 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时间施肥量和施肥时间的控制也非常重要。

过量施肥会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同时也可能对茶树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适当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时间,可以提高养分利用率,并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

二、病虫害防治茶园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对茶树的生长和茶叶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病虫害的防治对于茶叶生产至关重要。

1. 定期巡视与病虫害监测茶园管理者应定期巡视茶园,留意茶树是否受到病虫害侵害。

同时,利用专业设备和技术监测病虫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通过引入天敌和捕食者来控制害虫数量,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茶园中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释放天敌昆虫或施用生物农药等。

3.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尽管化学农药的使用需要谨慎,但在必要时,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也可以有效控制茶园中的病虫害。

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和剂量,并按照说明正确施用,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损害。

4. 预防措施除了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茶园管理者还应注意预防工作。

2023年茶树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2023年茶树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2023年茶树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全区茶园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茶饼病、炭疽病、白星病和小贯小绿叶蝉、茶蚜、灰茶尺蠖、茶尺蠖、茶毛虫等,为有效控制2023年茶树主要病虫危害,确保茶叶生产和质量安全,特制订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主要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茶树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60%以上,茶叶质量符合国家茶叶卫生质量标准要求。

二、防控策略采取以生态调控为基础,理化诱控和生物防治为重点,科学合理用药相辅助的茶树病虫绿色防控策略。

优先采用健身栽培、免疫诱抗、灯光诱杀、色板诱集、性信息素诱捕和生物农药以及保护和利用天敌等绿色防控技术,科学、安全、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和茶园生态环境安全。

三、主要病虫防控措施(一)小贯小绿叶蝉、茶蚜。

1.生态调控。

维护茶园周边自然植被,间作显花草本和木本植物,秋冬季在园边适度自然留草,为蜘蛛类、寄生蜂类天敌提供庇护场所,增强生态控制潜能。

2.农业防治。

生产季节,适时分批勤采,减少虫口基数;茶树行间宜铺除草布(秸秆)覆盖或套种绿肥抑制杂草,降低虫源。

3.物理防治。

每年5月、9月在小贯小绿叶蝉、茶蚜发生高峰期,每亩设置天敌友好型黄红色板20-30块,高于茶蓬20cm,2-3周后及时撤除。

4.生物防治。

可选用印楝素、藜芦碱、茶皂素、香芹酚、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球孢白僵菌等。

5.化学防治。

当小贯小绿叶蝉在夏茶上达到5-6头/百叶,秋茶10-12头/百叶时,或当有蚜芽梢率4%—5%,芽下二叶有蚜叶上平均虫口20头时,可选茚虫威、联苯菊酯、虫螨腈等防治。

(二)灰茶尺蠖(茶尺蠖)。

1.农业防治。

结合茶园秋季中耕施肥,翻耕土壤,降低土中越冬虫蛹的成活率。

冬季用石硫合剂清园。

2.物理防治。

在灰茶尺蠖(茶尺蠖)常发茶园安装天敌友好型诱虫灯,羽化高峰期开灯诱杀成虫。

3.生物防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措施
在不使用农药的的情况下,又不能让病虫害影响到茶树的种植,这就是有机茶园种植的困难之处,但是这有这样才能种出更加绿色、健康的茶叶。

有机农业是指一种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农业生产体系。

发展有机农业是遵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模式。

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农药,所以病虫害防治成了有机茶叶生产中的关键工作,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
1、假眼小绿叶蝉。

成虫为黄绿至绿色,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为害。

受害茶叶叶缘泛黄,叶脉变红,芽梢生长受阻,新芽不发,严重时幼嫩芽叶呈焦枯状,直至茶园绝收,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每年6月和9-10月为发生高峰期。

成、若虫在雨天和晨露时不活动,时晴时雨、留养及杂草丛生的茶园有利于该虫发生。

防治措施:①加强茶园管理,及时清除杂草;②通过分批适时采茶或轻剪去除卵抑制其发展;③湿度大的天气,喷施0.1-0.5亿孢子/毫升白僵菌或植物源药剂进行防治;④较重时,冬季用石硫合剂封园,防止成虫越冬。

⑤2.50%鱼藤酮150-200毫升(300-500倍)除虫。

2、茶刺蛾:成虫呈茶褐色,趋光性强。

卵散产于茶丛中,幼虫以叶片为食。

各代幼虫盛发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中、下旬及9月中、下旬。

防治措施
①利用成虫的假死性,震落后人工捕杀;②喷施球孢白僵菌;③冬季深耕,减少越冬虫口数。

3、茶橙瘿螨和茶叶瘿螨。

茶橙瘿螨呈胡萝卜形,橙红色,茶叶瘿螨呈椭圆形,紫黑色。

成螨以针状口器刺吸叶片叶汁,主要为害嫩叶,被害正面主脉发红,叶背出现褐色锈斑,失去光泽,芽叶萎缩,呈现锈斑,叶脆易裂,严重时造成落叶。

夏茶受害最重,秋茶次之。

高温干旱有利于其发生。

防治措施
①及时分批多次采茶,可抑制该虫的进一步发展;②喷施浏阳霉素;③发生较重年份,可喷施0.01-0.02度石硫合剂和硫悬浮剂,嫩叶喷施。

4、黑刺粉虱。

成虫呈灰白色,有飞翔能力。

幼虫是黑刺粉虱危害茶树的主要虫态。

若虫寄生在叶片背部刺吸汁液,同时分泌排泄物,落到下方叶片正面,诱发烟霉病,阻碍光合作用,致使树势衰弱,芽叶稀少,枝叶枯竭,严重时致使茶树成片枯死。

该虫喜郁闭,在茶丛中下部叶片较多的青壮龄茶园及台刈后若干年的茶园中容易大面积发生,在茶丛中分布以中部为多,上部较少。

防治措施:①适时修剪、疏枝,中耕除草,使茶园通风透光,可减少其发生量;②喷施黑刺粉虱真菌制剂500倍液,或人工去除已危害的茶树枝条;③注意保护黑刺粉虱寄生峰;④在茶叶背部用0.5度石硫合剂喷杀。

5、茶毛虫。

成虫雌蛾淡黄褐色,雄蛾翅黑褐色,幼虫黄褐色,背面与侧面着生黄色毒毛。

幼虫有群集性,3龄后分群迁散为害,咬食后叶片呈缺刻状。

成虫有趋光性,虫害有4-6月和7-9月两个发生高峰期。

防治措施:①每年冬季人工摘除卵块和虫群;②结合耕作深埋结茧虫蛹;③用灯光或性激素诱杀雄成虫;④在低龄幼虫期喷施bt制剂。

6、茶尺蠖。

成虫体翅灰白色,以幼虫取食嫩叶为害茶树,为害严重时可将嫩叶、老叶甚至嫩茎全部吃光,不仅严重影响当年茶叶产量,并导致树势衰弱,一到两年内难以恢复,对茶叶生产威胁很大。

其幼虫有吐丝下垂特性,成虫有趋光性。

防治措施:①结合秋冬耕作深埋或扒除虫蛹;②放鸡除虫;③灯光诱杀成虫;④利用性信息素诱杀雄虫,干扰交配;⑤喷施茶尺蠖病毒制剂;⑥在幼虫时喷施bt制剂防治。

7、茶炭疽病:是茶园中最为普遍发生的病害,由病源真菌浸染引发起病,病害发生时主要危害成叶,先在叶尖、叶缘产生水渍状黄褐色小点,扩展后病斑由黄褐色转变为焦黄色,最后为灰白色。

病斑
为半圆形或不规则形,后期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

每年5--6月和9-10月为发生高峰期,树势衰弱、管理粗放、采摘过度、遭受冻害、虫害较重的茶园易于发生。

防治措施:①加强茶园管理,合理施肥,防冻治虫,提高茶园的抗病性;②及时清理病叶,防止病菌传播;③发芽前喷洒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防止其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