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

合集下载

创新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

创新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

创新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创新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创新人格,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取得创新成果,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工作上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了创新贡献的人。

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创新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希望对你有帮助!创新人格要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品质。

有一些基础学科是国家不可或缺的长线学科,是喷涌出许多创新成果的源泉,但这些学科的毕业生往往无法从市场获得高额回报。

这些基础学科的人才需要有甘于清贫的精神。

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不敢挑战学术权威,很难成为创新人才。

要有关注现实、关注前沿的学术品格,严谨勤奋的学风和学术研究的兴趣,使学生具有广泛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坚强的意志,还要安于寂寞、不急于求成,坐得住冷板凳。

协作精神创新人才应具有协作精神。

多与人讨论比一个人思考更容易产生创意,所以创新人才应该具备很好的交流、合作能力。

必狈善于和别人共事、沟通,协同攻关,集思广益。

实践能力创新人才应主动实践。

灵感往往来自主动实践中的自由探索。

中国学生存在严重的“被动实践”问题,也就是他们实践的对象、方法、程序等关键要素往往是由老师指定的,完全类似于“做习题”,这是不行的。

扎实的基础创新人才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基础。

学生只有把各种基础知识学扎实了,对某个学科领域产生兴趣,并投入努力,才有可能激发创新火花。

创适性思维必须以系统的专业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敏锐的问题眼光和理陛的批判精神。

创新人才应敢于、善于“跑出框框来思考”。

创新理解在对创新人才的理解上,我们应该坚持以下几点基本认识:1.创新人才是与常规人才相对应的一种人才类型。

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

而所谓常规人才则是常规思维占主导地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强,习惯于按照常规的方法处理问题的人才。

关于创新人才素质结构分析

关于创新人才素质结构分析

关于创新人才素质结构分析论文摘要: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主要由创新知识结构、创造性精神、创造性能力、创造性人格四大要素构成。

这四大要素在创造活动中均有独立的地位和功能,其作用和价值无法由其他因素替代。

论文关键词:创新人才;创新知识结构;创造性精神;创造性能力;创造性人格通常认为,所谓创新人才就是指具有创造性精神、创造性能力,掌握创新方法,具备创造性人格,能顺利地完成创造性活动,并富有创造性成果的人才。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创新人才是由彼此联系、不同素质构成的有机整体,并作为整体发挥作用。

由创造性精神构成的意向驱动系统属于“想到要去创新”;由创造性能力构成的技术支撑系统属于“知道怎样去创新”;由创造性人格构成的意志维持系统则属于“能够坚持创新”。

而这一切都必须有科学的创新知识结构作为基础。

由此可见,作为创新人才,其最优化的结构必须是知识、智能与个性的有机统一。

因此,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主要由创新知识结构、创造性精神、创造性能力和创造性人格四大要素构成。

这四大要素在创造实践活动中均有独立的地位和功能,其作用和价值无法由其他因素替代。

一、创新知识结构所谓创新知识,是指对创新实践活动过程具有工具和手段意义的主体的知识系统及其结构。

创新知识通常与创造能力一起,以组合的方式共同发挥作用。

1.知识与创新众多研究表明,个体所占有知识的数量与其创造能力的强弱并不完全呈正比。

也就是说,知识量多的人创造能力不一定强;反之,知识量少的人创造能力不一定弱。

个体的创造活动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掌握的知识的质量如何,是否具备科学、合理的知识系统和知识结构。

零散的知识只能解决个别的、局部的或者表面的问题,而系统的知识才能解决普遍的、整体的或者根本的问题。

也就是说,只有建立科学的知识结构才最有利于成就自己的创造实践活动。

2.创新知识结构创新离不开科学知识。

宽厚的知识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创新人才必备的首要条件。

离开了知识积累和储备,创新素质的形成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创新型人才基本素质探析

创新型人才基本素质探析
烈 。我 国 政 府 以 科 学 发 展 观 为 指
理 工 科 专 业 不 但 要 做 到 领 域 内相 关 学 科 知 识 的 融 会 贯 通 。还 要 了解 一
些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知 识 ;与 之 对 应 ,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专 业 也 要 适 当 了解 自
员 首先 要 当 好 参 谋 。 为 了 当好 参 谋 ,做
可 以有效激发人 的耐力 。
Hale Waihona Puke 由和借 E ,最终 一 事无 成 。所谓 “ l 成功 者 在行 动 ,失败
者 找 借 1 ,创 新 型人 才 做 出 创 新 成 果 的 过 程 实 际 上 就 是 : 3” “ 条 件 要 上 ,没 有 条 件 ,创 造 条 件 也 要 上 ” 的 过 程 。 只 有
的 需 要 ,也 是 高 等 院 校 发 展 的 必 然 选择 。 高等 院校 是 培 养 创 新 型 人才 的 主 阵 地 。 在 具 体 的 实 践 中 ,对 于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何 种素质 , 如 何 界 定 创 新 型 人 才 仍 然 是 我 们 应 予 以 关 注 的 问题 。我 们 认 为 ,
实 际 活 动 的倾 向时 ,就 变 成 了爱 好 。 们 从 事 自己 感 兴 趣 人
的工作 ,就 等 于是从 事 自己的爱 好 ,把 工作 当作 一 件乐
事 , 在 身 心 愉 悦 的 前 提 下 工 作 ,往 往 会 使 人 思 维 活 跃 、 想 象 丰 富 、精 力 充 沛 , 自然 创 造 能 力 就 高 , 创 新 能 力 就 大 。 从 事 创 新 工 作 是 件 需 要 付 出 很 大 体 力 、 脑 力 劳 动 的 事 情 ,它 需 要 人 坚 忍 不 拔 的 意 志 和 持 久 的 毅 力 , 兴 趣 则

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创造性人格,二是具有创新性思维。

我们说的创新素质,就是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

一、创新型人才的人格特征创新人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②有崇高的责任感和较强的进取心。

③有敢为天下先的冒险精神。

1.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凡事总想问个为什么.比如:爱迪生--人吃了发泡剂能否像气球一样飘起来?爱因斯坦--人跟着光一起跑会发生什么情况?王懿荣--龟甲和兽骨上的刻画到底是什么?瓦特--壶盖为什么会跳动?2.崇高的责任感和较强的进取心。

对家庭、对社会、对集体的责任感都有利于人的创造性的发挥。

比如:东汉时期,瘟疫流行,人口大量死亡,张仲景同族人大量死于伤寒,他立志要攻克伤寒病,因此克服重重困难,著成了《伤寒杂病论》。

一个小学生的外公是个盲人,自己倒热水时经常烫手,小学生感觉自己应该帮助外公,但又不能整天时候在外公的左右,因此他发明了一个盲人水杯,保证外公再不被热水烫伤。

北京有个8岁的小孩,跟随母亲到街上游玩,吃完东西后想找一个水龙头洗洗手,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想,如果能有一个水龙头该有多好。

可是水龙头由谁来付水费呢?假如没有专人管理,人们开完水龙头不关怎么办?他想来想去,自己发明了投币水龙头,申请了专利。

3.有敢为天下先的冒险精神。

创新就要冒风险,就免不了要失败。

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一是要不怕冒风险,不要怕别人说三道四,敢试敢闯;二是要不怕失败,总结经验,从头再来。

二、创新思维的特征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有机结合,是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统一。

通常人们把思维分为复制式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两种。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最高形式。

创造性思维包括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形式。

例如:丹麦天文学家第谷观察行星的运动规律达30多年,积累了大量资料,但是他的思维不发散,总是按照当时已经问世的托勒密的地心说去考虑问题,所以没有得出行星运行规律的最终结果。

开普勒成了他的学生后,分析了第谷的资料,进行了发散思维,按照当时哥白尼的日心说观点,假设火星在圆形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然后进行集中思维,发现理论计算结果与资料不符。

创新人才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创新人才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求 索/2005/2142 创新人才需具备的基本素质阳春乔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本文从创新人才应具备的智能素质、人文素质和身体素质的角度,分析了创新人才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创新;创新人才;素质中图分类号:C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 (2005)2-142-02作 者:株洲工学院副教授;湖南,株洲,412008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04C7301.创新人才须具备的智能素质。

(1)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创造性的思维可理解为“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突破传统观念,从以片面追求重知识轻能力的智能传统观念中挣脱出来,学会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善于打破常规,锻炼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超前性”①。

创造性思维形式有:类比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发散和集中思维等,具有独创性、变通性、流畅性、多向性、旁通性、凝聚性等特点。

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要求为:能从多角度、多方向、多纬度地去思考问题,突破逻辑推理的限制,利用“局外”信息去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能够做出异乎寻常的反应,具有创新的能力;观点不落俗套,能及时放弃无用的旧方法,采用有效的新方法,对事物作出新的解释。

运用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性人才进行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中的“金钥匙”。

(2)丰富的想象能力。

创造,一般指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有意识的想象产生以前尚不存在的事物,可见想象是创造性心理活动的起点和必经航程。

“在一个以社会和经济改革为主要动力的迅速变革的世界里,更重视想象力。

”②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的火种和出发点,是有效创造的基础,是获得新知识的基本工具。

由于想象力是在宽厚知识面的土壤中,多种知识交叉、渗透、综合、相互启发而生的,为此,创新人才除了要在一定领域内“专”之外,还必须有广泛的兴趣与爱好,在审美、情操、意趣等方面有所了解与研究,保持和发展好奇心,才能涉猎多方面的知识,为想象的产生奠定基础。

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和培养环境创造

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和培养环境创造

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和培养环境创造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行业的竞争,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因素。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当前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学生的基本素质、高校所营造的培养环境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素质;特征;培养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创新在人类文明进步中具有重要作用。

当今时代,创新的价值更是日益凸现,放眼全球,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表现为科学与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是知识的创新与运用能力的竞争。

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因素,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1]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素质,已经成为时代对当今教育的新要求。

这种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来实施,而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型环境来培养。

环境对于人的成长具有促进和阻碍作用,优良的环境对于人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一、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及特征创新人才,是指那些具有优良品质,富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创新实践取得杰出创新成果,为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世界,为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进步做出积极贡献的人[2]。

创新型人才具有如下特征:1.对问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其中:一是能够很快注意到某一情境中存在的问题;二是能够在貌似平淡无奇的事物中觉察到一些奇特的、不同寻常的东西或因素。

2.思维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创新型人才往往可以轻易地摆脱惯性和原有的思维定式,根据不同的信息阐明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并经常能够提出不同寻常且又可以为人们所接受、认可的观点。

3.智商在中等以上。

很多研究表明,智力测验成绩和创造力测验成绩关系不大,但也不是毫无关系。

浅谈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浅谈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围越 来越 广 的今 天 , 创新型 科技 人才不仅要 掌 握 自 身 领域 内的知识 , 还 要力 图形成 既广博 又精深 的知 识结 构 , 也 就是说 , 既要掌 握科 学文化 的 般基 础知 识, 也要具 备扎 实的专业基础 。 同时还 应具 有科学 的思 维方 法。 2 . 3 对 科学热爱和探 索精神 对科 学 的热 爱 和 献身 精神 是 推动 研究 人 员进 行科 技 创新 的原 动 力。 正 如 爱因斯坦 所言, 一种人把科 学研 究工作 看成是 显示 自 己特殊 才 能的机会, 另一种人把科学研 究工作看成是谋 生的工具 , 还有一种人则是 为了探 索科 学真理 。 只有为探索 科学真 理而甘愿 献 身的人 , 对 科学 的发 展和 研究 工作 才具 有真正的热 情浓厚 的兴趣 , 他f l ' l  ̄ P 使 在物质报酬极 其 菲薄 的情况下, 仍 然把 对科 学真理 的探索 看成 是 自己生命 的重要 组成 部 分, 并甘愿 为其贡献毕生精 力。 2 . 4 团队合作 的精 神 现代科 技创 新工作取 得成 功的 关键 因素是要 有团队合作 的精神 。 现代科 学学科 门类交叉 、 学科 知识 更新 快, 如果 仅凭一个人的知识 和经 历, 在 自己的专业领 域内完全靠个人取得 有影响 的科 技创新成果 , 几乎是 不可能 完成 的事。 而大 多数 有影响 的科技 创新成果 , 均 出自干该学 科多 方面人才 的团结 协作而 取得的 。 在 科技创新 工作中, 强调 集体力量是 科 技 创新 工作取得成功 的重要 保证。 一些有影 响的重大项 目无一不是大 规 模 的团结协 作的结果 。如美国的 “ 阿波 罗”登月计 划有 1 2 0 所大学 约4 0 0
设施 于一 体 , 通过 新型培训 方式 的实施 , 提高 员工培训 效率 , 缩短 培训 知 识无疑是 创新的基础 。 牛 顿一生完成了l 1 项重要的科学发现 ,这 周期 , 提升人员处 理事故、 解决疑难 、 排查故障 等能力, 使员工满足系统 和 他具 有广 博的 知识 是分不开 的。 然 而, 在知识 信息剧 增 , 知 识更 新 及 需求 的不断升级 。 老化 的周期不 断缩 短 , 各学 科之间联 系越 来越 密切、 相 互渗透 交叉的 范 3 . 3 机制创新

一、创新人才的素质

一、创新人才的素质
• • • • • 6.因果关系 7.一切事物都是不均衡的 8.非线性规律 9.主要矛盾只有一个 10.任何技术都是有限的
最常用和最基本的原则
• 一切事物都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 • 因果关系 • 非线性规律-----这是普遍的规律 •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于一个 大系统中,各个因素相互影响,且是时间空间的函数
创新失败的误区
• • • • • • • 把创新神秘化,缺乏自信 懒惰---学习懒、研究懒,不去努力奋斗 对新事物反应迟钝,缺少联想能力 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不肯吃苦 缺乏毅力,见难而退,不能锲而不舍 不善于总结提高,不注意包装推荐自已 不注意人际关系,在软件上重大失误
成为创新人才的关键
• • • • 相信自已 勤奋学习 勇于实践 总结创新
• 创新和发明一般是个人行为
学习好是创新的基础
• • • • • 要真正理解基本概念 要学深、学透、学会 在研究和应用中不断深化和提高 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和创新 知识面要宽广
学习的技巧
• 要真正学深、学透、学会是很不容易的。 • 要真正掌握基本概念。 • From respect to suspect, from suspect to respect. • R---S---R 学习方法
移植创新的关键
创新人才的优秀品质在于能在似乎 没有关系的事物和现象中抽象出新 的思路,并用于新产品和新技术的 开发和应用。
二、创新思维的基本原则
• • • • • 1.任何事物都是可知的 2.任何事物都是简单的 3.一切事物都是时间、空间的函数 4.能量守恒 5.质量守恒
二、创新思维的基本原则
善于思考
• 创新可分为原始创新和移植创新两类: • 原始创新是从原理上、技术上完全创新, 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 • 移植创新是把某一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技 术通过研究改进,移植到新的领域,需要 广博的知识面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创新型人才具有的特征

创新型人才具有的特征
学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 一些好做法 :
以上特征,我所具有的:
有:
我缺乏的
我准备:
3
创新型人才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不肯雷同。 2、有旺盛的求知欲。 3、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运动的机理有深究 得动机。 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
1
5、工作有条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 6、有丰富的想象力,直觉敏锐,喜好抽象思 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兴趣。 7、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 8、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 专注某个感兴趣的问题。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好奇心人们爱好一件事物,往往起因于好奇。

好奇心可以诱发人们的兴趣,唤起人们进一步的垂顾与探求。

有强烈好奇心的人往往较为敏感,富于探索的精神和发现的能力。

反之,对周边事物都熟视无睹、麻木不仁的人,很难会有创新的冲动与才思。

好奇心是要从小培养的。

小孩子往往遇到什么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这就是好奇心。

对少年儿童的好奇心给予关注和扶植,而不是漠视和搪塞,就能让这一美好的品格素质在少儿内心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有一本少儿读物《十万个为什么》,是针对少年儿童爱问为什么的特点而编写的。

这套丛书在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科学知识启蒙、培养科学素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笔者本人是这本书的千千万万个受益者之一。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书中有一幅插图:一只小蚂蚁,在一个圆环形的纸圈上爬行,纸圈有黑白两面,小蚂蚁不需要翻越纸圈的边缘,只要一直向前行走,就可以走遍纸圈的两面。

这只小蚂蚁的有趣故事,使我对拓扑学有了最初的认知,唤起了我的好奇,乃至进一步探求的愿望。

让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和正确的引导,好奇心就会在他们心里深深地扎下根。

在科学名人的成长过程中,也能看到好奇心的影子。

让我们来看爱因斯坦童年的故事。

爱因斯坦5岁的时候,对袖珍罗盘着迷;6岁时,他开始练习小提琴;10岁,阅读通俗科学读物和哲学书籍;11岁,自学欧几里德几何学,感到狂热的喜爱,同时开始自学高等数学。

在网上,可以看到一幅爱因斯坦4岁时的照片,幼年的爱因斯坦天真、聪慧、可爱……少年儿童的好奇心需要呵护。

如果对少年儿童的好奇心持漠视的态度,不予扶持,好奇心可能就会夭折。

千万不要把少年儿童的好奇心扼杀在萌芽之中!步入青春期,年轻人对身边的世界依然是满怀好奇的。

年轻人的好奇心也需要正确引导。

大千世界里,新奇的事情很多。

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信息的洪流如潮水般涌来,其中就充满了新奇的东西。

但新奇的东西不见得有意义、有价值。

要培养好奇心,但也要避免猎奇心理。

结合自己谈谈科技创新人才素质体会

结合自己谈谈科技创新人才素质体会

科技创新人才素质体验1. 当代社会对于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视如今,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于各个国家和企业来说,拥有一支具有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的队伍,已经成为竞争的关键。

在当代社会,对于科技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2. 科技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科技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包括专业知识、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

科技创新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只有对于所在领域的知识掌握得当,才能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取得突破。

创新意识对于科技创新人才也至关重要,只有保持积极的创新意识,才能不断提出新的科技方案。

科技创新往往是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的,团队合作能力也是重要的素质之一。

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3. 科技创新人才的素质体会在我自己的科技创新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了科技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

我意识到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有所作为。

我也意识到了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提出全新的方案,因此创新意识尤为重要。

团队合作能力也是我在科技创新实践中所体会到的,科技创新往往需要多方合作,只有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才能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在科技创新的进程中,我也深切意识到了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的重要性。

在团队中,需要不断与他人进行沟通、协商,只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使团队的工作顺利进行。

领导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有人来组织与协调各方资源,这就需要一定的领导能力。

4. 结语科技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包括专业知识、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

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了这些素质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的素质,才能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有所作为。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关注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并为此付诸实践。

在当代社会,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于各个国家和企业来说,拥有一支具有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的队伍,已经成为竞争的关键。

浅谈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摘要]文章以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为主题,论述了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并提出构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所谓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

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其核心在于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因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时代向教育提出的要求,只有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才能使我们有能力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并且保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阵地,目前,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改革,都非常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界就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目标。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把发展创造能力视为国策,提出了“创造性科技立国”的口号,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把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作为日本通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主张一个人的开拓创新能力,是面向21世纪的“三张教育通行证”之一。

由此可见,无论从大学本身的教育功能还是从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看,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以及大学专业设置太细、知识面窄、技能方面训练不够、不注重思维方法训练等诸多因素影响,许多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强,创新素质较低,在运用专业知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是极不相称的。

因此,高校应通过各项改革,切实对大学生加强创新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迎接教育国际化和时代发展的挑战。

一、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1.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的精益求精的意识,是一种面对任何未知的问题、未知的领域而具有的强烈的尝试冲动,它是创新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

创新型人才的特点、素质和培养路径分析

创新型人才的特点、素质和培养路径分析

创新型人才的特点、素质和培养路径分析2023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因此,创新型人才的特点、素质和培养路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创新型人才的特点1. 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型人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并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他们还能够批判性地思考,不盲从于其他人的观点,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得出结论。

2. 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仅擅长于某一领域,还具备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他们具备宽泛的兴趣爱好和深厚的学识背景,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整合起来,创造出具有独特性的成果。

3. 敏锐的洞察力创新型人才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获取启示和灵感,挖掘出问题的本质和新的发展机会。

他们热爱探索和创新,不断地寻找新的想法和方法,为事业的成功奠定基础。

二、创新型人才的素质1. 团队协作能力虽然创新型人才独立思考能力强,但是他们也需要和团队成员沟通协作来实现自己的创意。

因此,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不同背景和不同专业的同事良好合作。

2. 责任心和领导力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责任心和领导力,能够为自己的项目和团队负责。

同时,他们能够在团队中发挥领导作用,推动团队高效运转和事业的成功。

3. 变革意识和适应能力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变革意识和适应能力,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方法,并随时适应环境变化和技术进步。

他们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活力,始终保持创新思维。

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1. 多元化的教育背景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教育背景方面,需要注重多元化。

可以在专业领域深耕,同时也要开阔视野,学习各种领域内的知识和技能。

2. 自我学习和探究创新型人才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究,通过自我学习和质疑来不断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注入新的活力。

可以通过网络、书籍、论文、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自我学习和探究。

创新型人才的特质

创新型人才的特质

创新型人才的特质创新型人才的特质诺贝尔奖获得者,每年媒体都会报道。

我们分析过,获奖者通常有几个共同点:1、都对所从事的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并且都固守在这个领域,没有多少跳槽的;2、都有很好的科学素养,受教育的大学结构和工作的大学结构,以及周围的老师和同事都是一流的;3、都具有献身科学的精神;4、都有创新性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的先进的研究方法;5、都有平静的生活,都有宽松的环境和闲适的心态;6、都充满了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爱心和责任感。

创新性思维由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构成创造性倾向由自信心、好奇心、探索性、挑战性和意志力五个维度组成。

与普通的人力资源相比,创新型人才应同时具备六个方面的特质:一是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献身精神和进取意识、强烈的事业心和历史责任感等可贵的创新精神。

它是人的创新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是人的创新能力得以发挥的潜在动力,也是人持续创新的根本保证;二是敏锐的洞察力。

从本质上讲,创新就是一种突破性的发现。

这要求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深刻的洞察能力、见微知著的直觉能力和一触即发的灵感和顿悟,不断地将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及时地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三是灵动的创造性思维。

创新型人才的思维方式必须是前瞻的、灵活的、独创的,这能保证在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和判断时做到独辟蹊径,从而产生新颖、独特并且有社会价值的思维产品;四是坚韧的创新意志。

创新是一个探索未知领域和对已知领域进行破旧立新的过程,可能遇到重重的困难、挫折甚至失败。

因此,创新型人才要具备非凡的胆识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良好的承受失败与挫折的能力,这样才能不断战胜创新活动中的种种困难,最终实现理想的创新效果;五是丰富的创新知识。

创新是对已有知识的发展,这就要求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要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又要精通自己的专业并能掌握所从事学科专业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这种完备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六是科学的创新实践。

浅谈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浅谈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浅谈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藻生机的源泉。

”事实上,创新不仅关乎民族、国家、政党的命运也关乎一个大学生的前途和命运。

当前各行各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创新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创新素质是人在基本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培训逐步产生的,对创新活动起着重要作用的基本素质要素,是对一般素质的提升和发展,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具体要求。

当代大学生需要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才能在未来职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大学生到底应该具备哪些创新素质呢?具体如下所述。

1 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作为知识经济基础的“知识”,是各种知识的整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整合性,这是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

作为工业经济的主体,人才被强调的是知识分类,重视某一领域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即通常意义上说的专才,这是由工业经济的技术性基础决定的。

作为知识经济的主体,人才不仅被强调对某一方面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而且强调对各类知识的整合。

作为创新素质人才,必须具有对各种知识的系统掌握、融会贯通、互相渗透、综合运用的能力,即所谓通才,这是由知识经济的知识性基础决定的。

创新是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的。

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容易产生新的联想、新的见解。

这里的“知识”,不仅指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动手能力和生产实践的经验,这就要求大学生将理论知识深入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获得新的理论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2 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指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及其内在、外在的有机联系,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它往往会产生新的思维成果。

通俗地讲,它是人们在进行创新时头脑中发生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思维的高级阶段,是实现创新的前提。

各种创造力都以创新思维为前提,没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要创新是不可能的。

它包括:敢于怀疑一切的求异思维,能使人发现“先哲”们的错误与缺漏;逆向思维,能使人超越常规、打破习惯,从对立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从“有多少”的角度对事物进行量的定量思维,能使人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切合实际的方案;从时间、空间结构进行的立体思维,能使问题在“夹缝”中找到答案,变“两难”为“不难”,从而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较强的模仿力,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改进,也是一种创新。

浅谈素质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浅谈素质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浅谈素质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者:郝力贤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17期多年前,有一家酒店的电梯不够用,打算增加一部。

于是酒店请来了建筑师和工程师研究如何增设新的电梯。

专家们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每层楼打个大洞,直接安装新电梯。

方案定下来之后,两位专家坐在酒店前商谈工程计划。

他们的谈话被一位清洁工听到了。

他对专家们说:“每层楼都打个大洞,肯定会尘土飞扬,弄得乱七八糟。

”工程师瞥了清洁工一眼说:“那是难免的。

”清洁工又说:“那动工时最后把酒店关些日子”工程师说:“那可不行,关门一段时间别人还以为酒店倒闭了呢,而且也影响收益”清洁工不经意地说:“我要是你们,就会把电梯装在楼的外面。

”工程师和建筑师听了相视片刻,不约而同地为这一想法叫绝。

于是就有了近代建筑史上的伟大变革——把电梯装在楼外。

这就是创新,其实创新很简单,关键是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成为创新型人才。

这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

素质是人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内在的稳定的品质,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取决于这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及智力、知识、才能、体质等的综合水准,不是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教育所能完成的,但是无论哪个方面的培养都应贯彻基于想象力和创造力基础上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在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指导下倡导创新精神。

因为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或思想的智慧,它还是一种人生姿态,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机制或技术过程,也是一种社会道德。

创新选择的目标和方向不同,生活价值和效果也不同,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危及人类。

既可能推动社会发展,也可能阻碍社会进步。

这一切归根结底取决于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活责任感、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

如果抽象的谈论创新很容易流于破坏和毁灭。

美国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中说:“单单靠科学上的创造力是不能解决人类一切领域里的不幸和苦恼的,甚至可能给世界上的生活增加潜在的危险。

”希特勒人们之所以称他为“邪恶天才”,就是因为他虽有创新的才能,却把这种才能用到对人类文明的破坏中去了。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
1. 创新精神:具有敢于挑战传统、追求卓越、不断进取的精神,善于发现问题、提出新思想和新方案。

2. 创新思维:具备创新思维,包括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多方面,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3. 学习能力:具备强烈的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掌握最新的科技动态和前沿知识。

4. 团队协作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与他人协作解决问题,实现共同的目标。

5. 实践能力:具备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6. 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有效地交流和沟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想法。

7. 责任感和使命感: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社会和人类进步有高度的关注和追求。

总的来说,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责任感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这些素质和能力相互交织、相互促
进,共同构成了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体系。

论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

论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

Essential qualities for creative talents 作者: 易杰雄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北京100876
出版物刊名: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6-10页
主题词: 创新人才;理论思维;系统实验;心理素质;毅力;合作能力;献身精神
摘要: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创新竞赛.创新靠人才.从创新史来看,创新人才普遍具有如下共同素质:有极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并牢固地树立起重视系统实验的价值取向;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有为科学而科学、大公无私的献身精神;有坚强的意志,百折不回的毅力;有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有大胆自信的心理素质;有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坚持走中国自主创新
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 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 的各个方面。”
因此,总书记在17大报告中 要求我们要“更好实施科教兴
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 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
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自主创新的三个方面:
原始创新—就是我们通常 理解的独立自主地完成科学 新发现和技术发明。
集成创新—是把各பைடு நூலகம்已有 的下相关技术有机融合起来 的创新活动。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 指在消化 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的基础上进行的 创新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17 大报告中又强 调指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 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二)具有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性
我们知道,所谓思维是人们 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 过程。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 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那么,创造性思维呢?就是不因 循守旧,别具一格、创造性地对 表象、概念进行分析、综合、判 思 维 断 、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想,2006年1月他又在全
国科技大会上指出,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
创新道路,用15年左右 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 创新型国家。‛
我国有关情况(2006年数据)
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2%
科技进步贡献率39%; 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 (美国、日本仅为5%)
为此,在2006年1月召开 的全国科技大会与国务院发 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 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整体 目标,确定了‚自主创新、重 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 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
————
因为,科学创新必须尊重事实,必须具有智慧,
不是可以胡乱编造出来的。只有在观察问题时有新视觉, 思考问题时有新思路,在解决问题上有新办法,我们的科 研工作才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如果 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基础就不可能具有创新精神与 创新能力的。只有知识越渊博,实践经验越丰富,人们的 视眼就越开阔,再加上创造性思维,那么其研发能力也就 会越强,解决难题的办法也就会越多。所以,扎实的理论 基础和知识基础是创新人才必备的最基本、最起码的要素, 这也是创新人才得以登上科学高峰不可或缺的阶梯。
古代时期的 古代时期
近代时期
现代时期
石 器 时 代
青 铜 器 时 代
铁 器 时 代
蒸 汽 机 时 代
电 力 时 代
信 息 时 代
以创新成果及其价值来 划分历史阶段, 充分展示了 创新的历史作用和社会地位。
毛 泽 东 曾 经 指 出:
“在生产斗争和科学
试验范围内,人类 因此,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 总是不断发展的, 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都十分 自然界也总是不断 发展的,永远不会 重视创新,对此曾作过许多精辟 停止在一个水平上。 的论述: 因此,人类总得不断 地总结经验,有所 发现,有所前进。”
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

扎 实 的 理 论 基 础 和 知 识 基 础 创 造 性 思 维
5

个方面

创 新 人 格


协 作 精 神
主 动 实 践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会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先生认为创新人才要有“五干”精神: 创新人才的 “五干”精神 肯干 能干
指的是一个动力问题。
讲的是能力问题。
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 动力,也是一个政党 永葆生机的源泉。”
2005年10 月胡锦涛 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五中 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 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
有关资料
创 新 型 国 家 的主要特征
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 5%以上;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 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 创新产出高,发明专利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2007年12月10 日在《科技日报》发表
文章指出,中国非常需要大量的基层创新人才。当前,中国基层
创新人才非常缺乏。他认为,从创新人才的分布来看,越是基层 的创新人才,量越大;越是高层的创新人才,量越少。他说,比 如诺贝尔奖获得者从1901年至今,全世界也只有770多人。
主要从以下 3 个方面
来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特征; 二、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创新人才;
三、成为创新人才需要达到的三种境界。
一、创新人的基本素质特征
人力资源
创新人才是人才队伍中的佼佼者。 他们除了具有一般人才的素质特征 外,还具有他们独有的素质特征: 创 新 人 才 资 源 劳动力资源
人口资源
图一
人才资源
敢干
善干
是指凝聚力,是善于调动 各方面的积极性,其中最 基本的一点是尊重人。 是指要有个好体力。
讲的是抗挫折力。
恒干
(一)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基础
这是做学问、搞创新的首要条件。俄罗 斯亚历山德罗夫曾经指出:‚科学是各种知识 的系统:是以知识为基础,采用适当的方法 发展起来的理论概念系统。‛我们通常所说 的科技创新,是熔责任、勇气、方法、 态度、精神于一炉的实践。所谓创新 就是要继承前人,又不因循守旧;借鉴别人, 又有所独创。所谓创新就是0+1—从无到有; 1+99—从有到优;100+X—从优到更优 的实践过程。 泛登对做 用高今学 。峰后问 ,的功 攻学夫 尖习, 端就基 华,越础 罗得有越 庚心利厚 应,, 手越越 地容牢 广易固 ,
所谓创新人才:是指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基础,
具有创新人格、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强,有敏锐的洞察
力且协作精神、敬业精神都比较强的,在促进科技进步、
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
他们是党和国家最宝贵、最难得的人才资源 , 也是目前社会上最需要、最紧缺的人才。 他们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素质特征:
发展日新月异,追求永无止境
创新人才的素质
——
纵观人类社会进步的历程,可以说就是一部创新的
历史,是创新这台发动机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与进步。 离开了创新,人类就不会有劳动工具,也不会走出原 始人的洞穴,成为大自然和世界的主人;离开了创新, 科学技术就不会进步,经济就不会繁荣,社会就不会 发展,国家就不可能振兴。因此,历史学家常常以重 大创新作为划分人类历史阶段的标志。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