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口腔医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探讨

预防口腔医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探讨
预防口腔医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探讨

预防口腔医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探讨

目的:探讨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对预防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医学院口腔专业学生10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学生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学生采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法进行教学,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比分析两组学生学习效果,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实验操作成绩、论文撰写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1)对照组教学

对照组教员按病种类对学员进行讲课,理论课程结束后,让学员在医院各科临床上进行实习,实习结束后让学员完成实习报告,并完成毕业论文,并做相应的临床技能考核。而学员在医院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困惑,包括医学上、心理上及社会上的问题则由学员自行解决。

(2)观察组教学

观察组教学法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步骤进行:

第一,阅读—解疑。课前对学生制度阅读提纲,根据教学的大纲对学生制定教学材料,参考相应的教学材料,制定相应的阅读提纲。阅读,学生根据提纲,求解出提纲所需的知识内容。解疑,学生将阅读的过程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小结:教师对课题中涉及的知识进行简明表述,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高中研究性学习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渗透作用

高中研究性学习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渗透作用 发表时间:2009-07-10T16:21:02.090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年第3期供稿作者:林庆旺[导读] 本文将以高中英语教材为例浅谈研究性学习对传统教学学习模式的渗透作用。 高中研究性学习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渗透作用 林庆旺 摘要:研究性学习正被大家所拥护、提倡,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正承受着各种批判,事实证明,传统教学有它存在的意义,而研究性学习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渗透作用,二者的结合在某种程度上创设了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各种目的。本文将以高中英语教材为例浅谈研究性学习对传统教学学习模式的渗透作用。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传统教学模式;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林庆旺,任教于浙江温州苍南县宜山高级中学。 一、传统教学模式与研究性学习的不同特点 学习有很多种方式,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大谈特谈学习方式的改变。大部分都认为学习方式应该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向现代化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转变。那么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不是真的一无是处?事实证明几十年的传统教育方式并不是完全的失败教育,否则,我们国家就不会有如此迅速的发展,也不会有“神舟五号”在太空遨游,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才在各个行业中大显身手。显然,传统模式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它的存在的确带来了较多弊端,那么如何才能改善这种局面呢? 在长期以来的学科课程中,人们特别重视陈述性知识而忽视程序性知识,忽视科学学习方法的形成及能力的培养。习惯于50甚至60、70来个学生济济一堂,教师在讲台上“居高临下”地讲,是绝对的权威。同时,教材又将大纲所规定的许多知识点以现成的结论呈现给学生,必然导致“灌输——记忆式”教学和“填鸭式”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被重视,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个性受到压抑,独立思考被扼杀,学生的心灵自由被禁锢。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了“吃现成饭”的思维定势,不能形成独立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能力,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难免会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 目前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在目标内容和方式上都力求改变这种局面,而研究性学习正好是当前教学改革所提倡的一个新的教学理论体系。它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与传统学科教学中的接受性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对教育有过这样的阐述:“没有自我参与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课堂是最应该具有生命力的地方,而研究性学习它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发现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二、研究性学习可以渗透于传统模式中 但作为学习方式,这两种形式应该是可以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并不排斥,更不能代替接受性学习,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就要变接受性学习为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结合体。从本质上讲,学习方式应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现代化的学习方式应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主导地位,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完全渗透于我们的教学之中,发动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使学生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这种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冲突。研究性学习不仅仅存在于特设的研究性学习课堂,它也可以贯穿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只是需要我们教师做一定的引导工作,需要教师们对固定的教材进行精心的课堂设计,改变以听讲和做题为主的接受性学习模式,而进行以体验和探究为主的主动性学习。接下来就以高一英语课本的个别单元为例,说明教师可以以固定的教材为载体,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跨学科学习,向无限的知识空间延伸。 高中英语课本每个单元都有各自的课题,每个课题都为我们创造了尝试各种学习方式的机会。比如Britain and Ireland 这个单元,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对话课开始出现了,Scotland, Ireland 与 England 这几个不同的名词,学生们对这三个地方,对各地的来源、不同特点等会产生好奇心。此时老师就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在课内进行讨论,尽量搜索他们各自脑中已存在的有关这个国家的所有知识。然后引入该课时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在学生掌握该课的重要句型及知识点之后,组织他们用所学知识进一步讨论相关英国的某些话题。为了为第二课时——阅读课做好准备,可以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或设一节开放性课堂由学生有任务性的进行调查研究),学生四、五个人组成小组,分工合作,利用图书馆,Internet等途径调查有关英国这一国家的相关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了解各种知识,比如:英国国家的地理知识,行政区域的形成与特点,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建筑物,也可了解莎士比亚,丘吉尔,撒切尔夫人,等个别著名人物。在第二课时中先让学生们进行相关的阅读训练,学习该课的相关知识点,掌握一些重要的词汇语句型,为提高各方面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然后再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们将课堂中的所学知识和他们课前所了解的知识结合起来运用。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就由学生们以导游的形式向全班介绍他们课内外所了解到的有关知识。接受性学习方式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结合,不仅有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调查研究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真正的主体,有更多的时间开口表达自己,充分展现英语语言课堂的特色,有更多实践口语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的机会。同时,这样在体验中学习更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各知识点;另外还可以对英国历史、人文地理,文化进行一次了解与研究,引导学生无意中进行跨科学习,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 三、研究性学习对传统模式的渗透作用 这种结合方式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学科、教材为中心的封闭模式,强调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记忆或理解。而体验正是一种心智活动。只有以体验为前提,才能有效地进行分解离析的认识活动。比如,同样是记忆,未曾经历体验过的记忆犹如过客,而在体验基础上的记忆则如同经过消化后摄取的营养。而在体验基础上的理解则是经历撞击、感悟等心智活动后的深度的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渗透作用,恰恰在于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各种不足,创造不同情景与条件,让学生去体验某种事实、体验某个问题、体验某项过程、体验某一结论。

口腔医学重点笔记

3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 1.口腔分为固有口腔和口腔前庭两部分。 2.口腔前庭:为牙列外围间隙,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粘膜之间马蹄形的潜在腔隙。 3.固有口腔的范围:上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 4.牙又称牙体,由牙冠、牙根和牙颈三部分组成。 牙冠:分为临床牙冠和解剖牙冠,临床牙冠是指眼睛所看到的露于牙龈的部位;解剖牙冠是由牙釉质覆盖,显露于口腔的部分,是发挥咀嚼功能的部分。 牙根:由牙骨质覆盖,埋于牙槽窝内的部分。 牙颈:牙冠与牙根的交界部位。 5.牙体组织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腔内的软组织牙髓组成。 6. 舌的前端为舌尖,上面为舌背,下面为舌腹,两侧为舌缘。 7. 舌乳头可分为以下4种: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 8. 硬腭的骨质部分由两侧上颌骨的腭突和腭骨水平板组成,口腔面覆盖以致密的粘骨膜组织;软腭主要由腭帆提肌,腭帆张肌,腭舌肌,咽腭肌,悬雍垂,腭腱膜构成。 9. 正常乳牙有20个,分别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分别用Ⅰ~V表示。萌出时间:6~8个月,2岁半左右出齐,顺序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 10. 正常恒牙有28-32个,分别为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六龄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萌出时间:6岁左右,12~13岁萌齐。萌出顺序:第一磨牙、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分别用1~8表示。恒牙的磨牙不替换任何的乳牙!替牙期:6~12岁。 11. 上颌骨由一体、四突构成,其中一体为上颌骨体,四突即额突、颧突、牙槽突和腭突。 12. 上颌骨的主要薄弱环节表现为3条薄弱线: 1)第一薄弱线——Le Fort 1型骨折,从犁状孔下部平行牙槽突底经上颌结节至蝶骨翼突。 2)第二薄弱线——Le Fort 2型骨折,通过鼻骨,泪骨,颧骨下方至蝶骨翼突。 3)第三薄弱线——Le Fort 3型骨折,通过鼻骨,泪骨,眶底,颧骨上方至蝶骨翼突。 13.下颌骨分为下颌体和下颌支两部分。 14.咀嚼肌群包括:闭口肌群(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开口肌群(二腹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主要由三叉神经支配。 15.表情肌起自骨壁或筋膜浅层,止于皮肤。常见的表情肌有: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颊肌,颧肌,笑肌等。主要由面神经支配。 16 面部的动脉有哪四条: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颌内动脉)、颞浅动脉。 17 颌面部静脉常分为深、浅2个静脉网。浅静脉网由面前静脉和面后静脉组成;深静脉网主要为翼静脉丛。上颌结节血肿与翼静脉丛有关。 18 口腔颌面部的感觉神经主要是三叉神经,动神经主要是面神经。 19 三叉神经分为三支,即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上颌神经中与口腔关系密切的有:鼻腭神经,腭神经,上牙槽前神经,上牙槽后神经,上牙槽中神经。下颌神经包括: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部神经。面神经分为五支,即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 20.与口腔关系密切的上述神经所支配的牙齿等为哪些? (一)三叉神经 1)鼻腭神经:分布于两侧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的唇侧黏膜(1~3) 2)腭前神经:分布于尖牙,前磨牙,磨牙的黏膜等处(3~8) 3)上牙槽后神经:分布于第1~第3磨牙(6~8) 4)上牙槽中神经:分布于上颌前磨牙,第1磨牙颊侧等。 5)上颌牙前神经:分布于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唇侧等。 6)下牙槽神经:分布于下颌牙齿唇颊面

预防口腔医学精华

第一章预防口腔医学绪论 第一节预防口腔医学的基本概念 1、预防医学的定义和内容 △预防医学的内容: ①以社会人群为研究对象, ②用预防为主的策略思想, ③采用多种科学方法探查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与疾病的作用规律, ④用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分析并评价,制定防治对策, ⑤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发生、控制疾病发展的目的 ☆三级预防: 1st:一级预防(病理形成前期) 针对致病因素采取措施—— ①健康教育与促进 ②特殊的防护措施(社区公共卫生措施) ③监测危险因素与疾病发展趋势 2nd:二级预防(病理形成期) 三早预防——阻止病理过程进展,尽可能达到完全康复 ①早期发现疾病 ②早期进行正确诊断 ③早期采取适当治疗措施 3rd:三级预防(疾病发展晚期) 功能恢复——防止伤残与康复功能 ①恢复器官的功能缺陷 ②恢复一定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2、预防口腔医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口腔预防医学的定义: ①口腔预防医学涉及到口腔医学的各个方面, ②通过预防或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③达到促进良好的口腔健康与功能。 ★口腔预防医学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初级):氟化物应用,饮食控制,窝沟封闭,保护牙髓等。 二级预防(干预):牙体外科学,牙周病学,正畸学及其他领域的 早期诊断与适当治疗。 三级预防(修复):固定与活动修复 △△口腔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 ①以研究人群的集体预防措施为主要对象, ②以研究个人预防保健方法为基本要素, ③通过研究发现并掌握预防口腔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规律, ④促进整个社会口腔健康水平的提高。 ⑤(口腔预防医学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 3、社会口腔医学的发展(略)第二节预防口腔医学发展简史(略) 第三节预防口腔医学的发展前景(略) 第二章口腔流行病学 第一节口腔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发展 1、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发展 △流行病学定义: ①研究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②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口腔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作用 ★★口腔流行病学定义: ①是用流行病学的原则、基本原理和方法, ②研究人群中口腔健康与口腔疾病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③为提供依据的科学。 a.探索病因及其影响因素, b.制定口腔健康目标和规划, c.选择疾病防制策略和效果评价 ★口腔流行病学的作用: ①描述人群口腔健康与疾病的分布状态 ②研究口腔疾病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③研究疾病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④监测口腔疾病的发展趋势 ⑤制定口腔卫生保健规划并评价其进展 3、口腔流行病学的发展(略) 第二节口腔流行病学的方法 ☆口腔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①描述性研究(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常规资料分析) ②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群组研究) ③实验性研究(临床实验、现场实验、社区干预实验、“类实验”) 第三节龋病流行病学 1、龋病常用指数 ★龋病常用的指数 ①恒牙龋失补指数(DMF、DMFT、DMFS) ②乳牙龋失补指数(dmf、dmft、dmfs) *WHO的标准 - 9岁以下儿童丧失了 不该脱落的乳牙,即为龋失牙。 ③龋均和龋面均 :反映了受检人群龋病的严重程度 a.龋均:受检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数。 b.龋面均:…………牙面数。 ④患龋率:在调查期间某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常以百分数表示。 ⑤龋齿发病率:至少在一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 与患龋率不同的是仅指在这个特定时期内新龋发生的频率。 ⑥龋面充填构成比:一组人群中的龋、失、补牙面之和中已充填的龋面 1

口腔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口腔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预防口腔医学preventive Dentistry 课程类别:专业课 前 言 口腔预防医学是根据“预防为主”的方针和防治结合的原则而建立的一门学科,为口腔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全民健康,广泛开展口腔常见病的预防工作并贯穿到临床各科的实际工作中去,是口腔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大纲是按“三基”的要求,参阅国内外有关资料,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编写的。内容包括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口腔常见病的预防,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保健,口腔医学实践中的感染与控制等。教学时数18学时,包括课论课12学时及实验课6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口腔预防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到在实践中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口腔预防医学的发展动态。 预防口腔医学教学参考性时间分配表 课程内容 理论课 实验课 第一章 绪论 0.3 0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 0.5 0 第三章 龋病的病因学 0.2 0 第四章 龋病的预防 1 0 第五章 氟化物与龋病 1 1 第六章 窝沟封闭与预防性充填 1 2 第七章 牙周疾病病因学 1 0 第八章 牙周疾病的预防 1 0 第九章 刷牙 1 0 第十章 口腔癌的预防 1 0 第十一章 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 1 0 第十二章 口腔健康教育 1 3 第十三章 口腔卫生项目管理 1 0 第十四章 口腔医学的感染与控制 1 0 合计 12 6

第一章 绪论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口腔三级预防 2、熟悉WHO规定的口腔健康标准 3、熟悉 2000年全球与我国口腔卫生保健目标 4、了解我国口腔预防医学的历史发展 5、21世纪口腔健康面临的主要挑战 二、教学内容: 1、口腔预防医学简史 2、口腔预防医学的工作原则及特点 3、口腔预防医学发展的前景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 一、目的及要求: 1、掌握常用龋病指数和牙周病指数 2、掌握龋病流行特征、影响龋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3、掌握牙周病流行特征、影响牙周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4、熟悉口腔流行病学的作用和用途 5、熟悉口腔健康调查的基本方法 6、了解口腔流行病的三种研究方法 7、了解常用医学统计方法 二、教学内容: 1、流行病学定义、作用和口腔流行病学的发展 2、龋病流行病学 3、牙周疾病流行病学 4、口腔健康调查 5、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三、实习内容: 1、口腔流行病调查表的设计 第三章 龋病病因学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1998年南京市教研室提出了“导学式”大单元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大单元教学模式有八种课型(预习课、讲读课、自读课、回读课、延伸课、活动课、作文课、测评课)。我在课题研究中,充分利用这八种课型,有机地引入研究性学习,给学生创造一片学习的蓝天碧海,大大地拓展了学生发展的空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了基础。 一、单篇课文深入研究型 课堂是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语文教材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对象。因为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有研究价值的矿藏。特别是一些经久不衰的经典名作更具有研究的价值。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课文中有价值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单篇课文深入研究型的基本实施流程有两种,其一是:理解课文——提出问题——思考讨论——总结评价。 例如:我教《社戏》时,在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情节线索,理解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之后,把“社戏探美”作为该课学习探究的话题。在大组交流汇报时,有的小组谈“社戏的景美、情美”,有的小组谈“船头看戏朦胧美”,有的小组谈“归航偷豆三美”,等等。其中,对“偷豆三美”的探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探得的三美是“农家子弟情意美”、“偷豆全程童趣美”、“行文构思照应美”。“农家子弟情意美”表现在孩子们偷豆偷的不是别人的豆,偷的是自家的豆,“偷豆”表现了农家子弟的美德,也体现了作者对他们的喜爱、赞美之情。“偷豆全程童趣美”表现在作者写了建议偷豆、商议偷法、偷豆入舱、剥豆、煮豆、吃豆、抛豆壳等全过程,偷豆全程富有浓厚的儿童情趣,读了令人陶醉,特别有意思的是用了八公公柴火,还认真研究对付八公公的策略,真让人忍俊不禁,更使看社戏归途中的这场“小戏”平添了一份童趣。“构思引文照应美”表现在构思缜密,文笔美妙。前文写去赵庄看戏途中“两岸的豆麦”,表明有豆可偷;归航途中,夜深人饥,此时偷豆势在必行;八公公船上柴火现成,煮豆条件具备。“有豆”、“人饥”、“有柴火”就构成了合情合理的偷豆“小戏”。 单篇课文深入探究型的实施流程之二是:提出问题——查找资料——成果汇报——总结评价。 例如:教《变色龙》一文,我指导学生直接把课文作为研究课题进行研究,一开始就确定课文需探究的问题:“奥楚蔑洛夫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变色龙为什么变色及变色的原因?”“契诃夫为什么写《变色龙》?”“契诃夫和他的作品。”针对上述问题,学生按小组选题,然后分头对课文探究并查找资料,从不同的途径查找专家对《变色龙》的分析文章及契诃夫的其他作品和传记类文章,如康林的《谈契诃夫的〈变色龙〉》,张发安的《〈变色龙〉的主题分析》,石延明的《谈〈变色龙〉运用对话的艺术》,章涛的《谈〈变色龙〉的第二主题》,以及《契诃夫小说选》,叶尔米洛夫的《契诃夫传》等。我在学生研究的过程中,深入每一个小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整合,启发他们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成果汇报,再指导每小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文字材料。最后在活动课和测评课上,每小组展示研究成果。有的小组小品表演,把研究成果设计成艺术学院表演系招生,应试者按主考官要

2020口腔助理医师预防口腔医学试题:口腔健康促进

2020口腔助理医师预防口腔医学试题:口腔健康促进 一、A1 1、通过网络传播口腔健康信息,强化公众已有的口腔卫生知识,干预不健康的行为,此属于口腔健康教育途径中的 A、个别交谈 B、学校授课 C、大众传媒 D、小型讨论会 E、社区活动 2、以下哪项不属于口腔健康教育的目的 A、鼓励人们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意识 B、提高自我口腔保健能力 C、主动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 D、树立终生维护口腔健康意识 E、制定危险因素预防政策 3、下列哪项属于口腔健康教育任务的范畴 A、制定危险因素预防政策 B、改进服务与防护和提高公众及专业人员认识 C、深化口腔健康教育内容,扩大教育面

D、加强国际国内和各级部门间的合作 E、组织社区口腔健康促进示范项目 4、属于口腔健康促进范围的是 A、调整自来水含氟浓度 B、含氟牙膏的应用 C、控制含糖食品 D、社区开展有指导的口腔卫生措施 E、以上都正确 5、口腔健康促进的基础是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社区预防 E、高危及易感人群的特殊防护 6、对有深窝沟的适龄儿童开展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属于以下哪种口腔健康促进的途径 A、全民途径 B、共同危险因素控制途径 C、高危人群途径 D、决策者途径

E、制定危险因素预防途径 7、许多不利于健康的因素,需要口腔专业人员与全体医务人员一起通过采取控制和改变这些共同危险因素的方法,促进人们的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此种途径是 A、制定危险因素预防途径 B、共同危险因素控制途径 C、高危人群途径 D、决策者途径 E、全民途径 8、自来水氟化防龋是通过调整自来水中氟浓度,使社区中每个人能从中获得预防龋病的效果。此种方法属于口腔健康促进的哪种途径 A、共同危险因素控制途径 B、全民途径 C、高危人群途径 D、决策者途径 E、制定危险因素预防途径 9、下列哪项不属于口腔健康促进的任务 A、制定有效的、有相关部门承诺的政策 B、确立口腔健康目标 C、在口腔健康促进行动中协调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行动

中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

中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 口腔医学教育是培养从事口腔医疗卫生保健的专门人才的教育,规范的培养过程是培养合格口腔医学人才的重要保证,加强质量监管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为保证国内口腔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规范国内院校口腔医学教育标准,参考中国医学教育标准,结合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和国内医学教育认证标准,特制定中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 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是整个口腔医学教育体系中的第一阶段,其根本任务是为口腔卫生保健机构培养人才,培养具有初步口腔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初级口腔医生;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在各类口腔卫生医疗保健机构执业奠定必要的基础,使其具备将来胜任口腔临床工作的专业能力、继续口腔医学教育、继续职业发展和持续医疗实践的自觉再提高能力。本标准以五年制口腔医学本科教育为主要适用对象,针对我国本科口腔医学教育的基本方面提出最低要求。长学制教育可以参考此标准,适当提高要求。本标准既通用于全国各口腔医学院校(系、专业),也承认不同地区和各个学校(系、专业)之间的差异,尊重各口腔医学院校(系、专业)依法自主办学的权利,不提出具体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强制性规定,以利于各校的个性发展,为发展办学特色留下充分的发展空间。 本标准尽量反映我国口腔医学教育面对的国际趋势、国内环境和社会期待方面的要求,是各个院校制定教育计划和规范教学管理的必要基础,是本科口腔医学院校(系或专业)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参照标准,必将对口腔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起重要作用。本标准也将用于我国口腔医学教育的评价与认证,并希望通过广泛研讨不断修改,通过评估与认证实践不断得以检验和完善。

一、口腔医学本科教育办学标准 1 宗旨及目标 1.1 宗旨及目标 口腔医学院校(系、专业)必须明确办学宗旨和目标,包括院校定位、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等。口腔医学院校(系、专业)的办学宗旨和目标的确定,必须通过各利益方的认真讨论,得到上级主管部门(所属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的批准,使全校(系、专业)师生周知。 1.2 学术自治与学科融合 独立的或综合大学中的口腔医学院必须根据各自的规划要求,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自主制定课程计划及其实施方案,自主决定人员的任用和自主分配的学术支持,同时努力加强与大学各综合学科和医学学科之间的沟通及融合。 1.3 教育结果 口腔医学院校(系、专业)必须根据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制定合适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成为符合要求的口腔医生。 2 教育计划 2.1 课程计划 (1)口腔医学院校(系、专业)必须依据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医学和口腔医学科学进步和口腔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制定符合本院校(系、专业)实际的课程计划。 (2)口腔医学院校(系、专业)制定的课程计划,必须明确课程设置及基本要求。

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

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 韩爱玲 贯穿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一条重要精神主线便是“人本主义教学观”、“人本主义学生观”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我们的学生正处在个性发展、素质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学生一生中成长最迅速,最富学习潜能,也最需要充实自己的重要时期。中国教育技术学会也颁发了学生教育技术标准。实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可以使学生具备相应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育绩效的提高,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实施这一标准的最佳方法是进行教育技术标准、课程标准和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描写环境优美的课文特别感兴趣。我抓住这一契机,在培养学生角色素质的同时,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通过教育手段促进全人类认识、关心环境及其有关问题,促使其个人或团体具有解决当前环境问题和预防新的环境问题的知识、技能、态度、动机和义务。这也是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念。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的表现欲望很强烈,特别愿意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分角色的表演或朗读。因此,我确立了从学生的本体个性发展入手,着力于角色素质,着眼于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理念为核心的课题研究方案。角色素质就是指学生从事学习所应具备或可提高的内在潜力的素质,包括基础素质和生活素质。第一是基础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之本,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学到的科学文化及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是深层素质,即人格素质、道德素质等,突出表现为心理适应、承受、持正笃信,奋发有为和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的高度发展。 以学习人教版第五册语文《东方之珠》一课为例。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用精美的语言,通过对浅水湾、海洋剧场、铜锣湾街市以及香港夜景的描绘,让我们体会到香港就像一颗美丽、迷人的珍珠,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节课是要通过学生主动的学习、探究、感悟,从而感受香港的魅力是科技创造了繁荣,环保持续了繁荣。了解香港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是本课的教学重点。97年香港回归后,学生们对香港的了解就更多了,而且学生家里有电脑的也很多。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扩大知识面,课前,我让学生充分查找资料。让学生“了解”,是为了把学生引进图书馆;让学生“介绍”,是为了培养学生积极

口腔医学知识点整理

1.混合牙列期:一般从6岁至12岁之间,口腔内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乳牙、恒牙混合排列于牙弓上的时期。 2.危险三角区:鼻根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此处感染若处理不当,易逆行传入颅内,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 3.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其临床特征是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方面均发生变化 4.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牙周袋形成、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最后可导致牙松动拔除,是我国成人丧失牙的首位因素。 5.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又称智牙冠周炎,,是指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常见于18~25岁的青年,是口腔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6.交界性肿瘤:有些肿瘤虽为良性,但具有局部浸润性生长和恶变倾向,例如成釉细胞瘤,多形性瘤,乳头状瘤等,对于这些肿瘤必须采用正确的手术治疗方案。 7.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明显灼痛感,为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浅表溃疡,具有周期性、反复性、自限性 8.揭皮试验阳性:天疱疮时,若揭去疱壁,常会一并无痛性地揭去邻近外观正常的皮肤,留下一鲜红色的创面的现象 9.舍格伦综合征:舍格伦综合体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表现为外分泌腺的进行性破坏,导致黏膜及结膜干燥,并伴有自身免疫性病征。 10.抗力形是使充填体和余留牙能够承受咬合力而不会破裂的特定形。固位形是使充填体能保留于洞内,承受更力后不移位、不脱落的特定形状。 1.上颌骨由一体、四突构成,一体即上颌骨体,四突即为额突、颧突、牙槽突、腭突。 2.口腔健康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疼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1、颜面部为上从(发际),下至(下颌骨下缘)或(颏下点),两侧至(下颌支后缘)或(颞骨乳突之间)的区域。 2、以经过(眉间点)、(鼻下点)的两条水平线为界,将颜面部分为(3)等分。 3、颌面部为颜面部的(中1/3)和(下1/3)两部分组成的区域。上1/3为(颅面部)。颌面部是以(颌骨)为主要骨性支撑所在的区域,而颅面部是以(颅骨)为主要骨性支撑所在的表面区域。颌面部为人体(最显露)(最具特征)的部位,是人体(形态美)和(表情)最重要的形体表达区域,也是与(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相交叉的部位。 4、临床上常将颌面部分为(面上)(面中)(面下)三部分,其划分是以(两眉弓中间连线)为第一横线,以(口裂平行线)为第二横线。 8、口腔内,以(牙列)为分界线,将口腔分为牙列内的(固有口腔)和牙列外围的(口腔前庭)。口腔前庭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外侧的(唇)(颊组织器官)构成,因此(唇)(颊)器官的表面形态即为口腔前庭的表面形态。固有口腔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舌)(腭)(口底)等构成,因此(牙)及(牙列)(牙槽骨)及(牙龈)(舌)(腭)及(口底)等组织器官的表面形态即为故有口腔的表面形态。 9、固有口腔,是口腔的主要部分,其范围上为(硬腭)(软腭),下为(舌)(口底),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 10、口底由(舌系带)(舌下肉阜)组成。 11、牙又称(牙体),由(牙冠)(牙根)(牙颈)组成。 12、牙的组织结构,牙体组织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内的(软组织牙髓)组成。牙周组织结构,牙周组织包括(牙槽骨)(牙周膜)及(牙龈),是牙的(支持组织)。 13、舌的感觉神经,在舌前2/3为(舌神经)分布,舌后1/3为(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分布。舌的运动系由(舌下神经)支配。舌的味觉为(面神经的鼓索支)支配。(舌尖部)对甜、辣、咸味敏感;(舌缘)对酸味敏感,(舌根部)对苦味敏感。

研究性学习总结与反思

研究性学习总结与反思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的初衷 研究性课程设置的初衷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课程改革说起。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谈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突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课程容繁、难、偏、旧的状况仍然存在,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与选拔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正说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同时指出:当前我们的教育改革,就是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教基字〔XX〕6号通知中说:研究性学习是《全日制普通高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的重要容,是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它对于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老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也明确指出,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中学课程计划》将会逐步推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障这一活动的深化,満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 教育部教基字〔XX〕6号通知中还说: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 从以上引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的初衷,是基于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质量这个最终目标的。为要能够达到这一目标,通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来改变教师和学生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了保障课程实施时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又具体地指出了研究性学习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当前,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是否做到了这些呢。我们有必要对两年多以来的研究性学习作一个回顾和反思。 二、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回顾 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每周3课时,每所普通高中学校都应该按课程计划开课设节,可集中和分散使用。但是直到现在,我们许多学校在课表中没有体现,有的将全部课时安排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实际上形同虚设。还有的学校干脆把这三个课时分配给数学、物理、化学三科,意思是只在这三科当中

口腔预防重点总结教学文案

口腔预防重点总结

口腔预防医学 08口腔 jojo 第一章 预防口腔医学绪论 口腔预防医学(preventive dentistry )的概念可整合为“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防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及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与艺术”。 1、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又称病因预防。针对疾病发生的生物、物理、化学、心理及社会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消除致病因素,防止各种致病因素对人体的危害是一级预防的主要任务,也是预防医学的最终奋斗目标。 2、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 )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发生的前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3、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 )又称临床预防,对患者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尽量恢复或保留口腔功能。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 ①描述性研究(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常规资料分析) ②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群组研究) ③实验性研究(临床实验、现场实验、社区干预实验、“类实验”) ①恒牙龋失补指数(DMF 、DMFT 、DMFS ) “龋”即已龋坏尚未填充的牙;“失”指因 龋丧失的牙;“补”为因龋做填充的牙。 ②乳牙龋失补指数(dmf 、dmft 、dmfs ) WHO 的标准 - 9岁以下儿童丧失了不该脱落的 乳牙,即为龋失牙。 ③龋均和龋面均 : 反映了受检人群龋病的严重程度 a.龋均:受检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数。=受检人数 龋、失、补牙之和 b.龋面均=受检人数 龋、失、补牙面之和 ④患龋率:在调查期间某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常以百分数表示。 =受检人数患龋病人数×100% ⑤龋齿发病率:至少在一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与患龋率不同的是仅 指在这个特定时期内新龋发生的频率。=受检人数 发生新龋的人数×100% ⑥龋面充填构成比:一组人群中的龋、失、补牙面之和中已充填的龋面(继发龋面不 算)所占的比重,常以百分数表示。 ⑦无龋率:全口牙列均无龋的人数占全部受检人数的百分率。

口腔医学培养计划2010.12

口腔医学专业专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较强,具有从事口腔医疗、预防保健、继续职业发展和持续医疗实践的综合职业能力。能在基层医疗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修复和预防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始终以防病治病、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为己任。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和社区健康利益,较好利用可用资源达到康复的最大效益。 3.具有较强人际交往能力,善于与病人、家属、同事等沟通合作。 4.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并具有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内进一步深造的基础。 5.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适应能力及分析批判的精神。 (二)专业知识要求 1.掌握相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诊疗技术。 2.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3.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4.熟悉疾病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关知识和方法。 5.掌握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防治。 6.熟悉口腔急、难、重症的诊疗程序。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三)专业技能要求 1. 能够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和规范书写病历。 2.掌握口腔医学临床基本技能,包括口腔内科、口腔修复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正畸科等的基本技能。 3.能够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作出初步的诊断处理。

4.具有口腔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技能。 5.具有一定的临床思维和交流表达技巧。 6.具有提供咨询和向病人及家属提供确切信息,以提供其同意采取某项诊疗措施的决定。 7.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8.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和阅读水平。 9.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业务工作。 10.具有继续职业发展和持续医疗实践的自觉再提高潜力。 三、修业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3年,可提前一年毕业,最长不超过6年。 四、主要课程 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修复学、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和口腔正畸学。 五、主要实践环节 (一)医学基础实验:正常人体结构、生理学、病理学、内科学和外科学等实验。 (二)主要专业技能实训: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修复学、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和口腔正畸学等。 (三)临床实习:毕业实习46周。其中内科见习2周、外科见习2周、口腔内科13周、口腔外科12周和口腔修复13周。 六、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最低总学分必须达到146分(包括课内教学和实践环节)+ 4学分,其中4学分为课外学分。 七、教育活动时间安排表 见表一 八、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比例表 见表二 九、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见表三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相关专业介绍及院校推荐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相关专业介绍及院校推荐 公共医学与预防医学类,下属五个相关专业: 专业简介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是医学中的一个独立学科,主要以人类群体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统计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心理学以及化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以及时间和地域分布的规律,同时探究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措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该专业通过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塑造能够在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领域为国民守住健康第一道防线的专业人才。 专业课程 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劳动卫生学、少儿卫生学等。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介绍 一、预防医学 基本情况 预防医学在大学里学习的课程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加上预防医学专业的核心内容。与其他医学专业不同的是,预防医学会学习大量数据统计软件。对生物科目要求较高,适合对卫生防疫、控制传染病方面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就读。 就业情况

预防医学的学生就业前景广阔,体制内和体制外皆有较好的出路。传统就业方向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入医院的话基本不涉及临床,加班值夜相对较少,与临床医生相比较为轻松。随着信息和技术的发展,预防医学的学生也完全可以凭借医学数据统计的优势进入医药企业做医药代表、CRA/CRO、卫生统计师等。当然,想要得到较高的薪酬还是需要考研甚至考博。 二、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基本情况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食物营养成分在机体里分布、运输、消化、代谢等方面的一门学科。主要课程包括基本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自身的专业课程以及食品方面的桥梁课,有的学校还会提供中医相关的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方剂学,中医药膳学,中医饮食与营养等。该专业对生物科目要求较高,适合对营养与食品卫生方面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就读。 就业情况 不论在我国还是欧美,营养学都成了一个很热门的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觉醒,高品质的生活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因此,与之相关的学科也顺势发展和繁荣,营养学专业前途比较光明,但也有营养师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问题存在。 这个专业出来的学生可以进入食品公司如雀巢、中粮等做食品开发、品控、营养咨询;在医院营养科从事营养技师、在健身美容体检等行业做营养顾问;此外,营养编辑、营养相关的新媒体运营等也可以考虑,都比较喜欢有专业背景的人才。 三、妇幼保健医学 基本情况 根据妇女和儿童一生中不同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针对危害妇女儿童身体健康与心理卫生的各种疾病和因素,运用各种知识和技术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健康保护和健康防治,以保障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提高健康水平的学科。开设课程同样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相关课程以及妇幼保健医学的专业课程。该专业对生物科目要求较高,适合对妇幼卫生及保健方面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就读。 就业情况 由于只能考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证,没有处方权,所以不能成为妇科和儿科的医生。毕业后可进入妇幼保健院做群体保健管理。但是目前妇幼保健医学认知度不高,与临床医生相比基本功不够强,进入妇幼保健院也竞争激烈,建议有资源的学生尝试一下。 四、卫生监督

研究性学习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构建

研究性学习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构建 研究性学习临床护理教学模式是为了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和探讨,激发学生的演技精神,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过程是将护理学生分为两组,使用对照法进行研究实验。对照组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使用是新型教学模式。新型护理教学模式通过完善的临床教学,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掌握专业是指,并且完成教学目标。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研究性学习临床护理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标签:研究性学习;临床护理教学;教学模式;实行护生 研究性学习临床护理教学模式是近几年慢慢流行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为目的,将护理的基本作为内容。研究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并且让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最终达到教学的目标。目前,现代护理学界已经开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构建,并且有着不错的研究成果。 1 构建研究性学习临床教学模式的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和分组 研究性学习临床教学模式的研究需要非常严谨,研究专家从医院中实习的护士中随机挑选62名,并且将62名护士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随机分配30名护士。一组为对照组,随机分配32名护士。其中,实验组的30名护士可以自主组成学习课题小组,每一个小组中有3个或者4个护士。研究持续时间大概为3个月到6个月。 1.2 研究性学习临床教学组织管理 研究性学习护理教学要安排两名专门的教师,并且要求医院中教学片长和各病区主管进行教学,从而形成三级教学模式。另外,还要和学校、图书馆和计算机中心共同进行学习。还要定期举行研究性学习的培训班,每一个月都要进行学习讨论会议。学习会议的内容主要是:研究性学习在临床的使用价值和评价、医学护理文献的检索、科学研究课题的设计、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等等。 1.3 研究性学习临床教学模式 实习护士进入医院实习时,教学教师首先要对实习护士进行评估:第一,知道实习护士的和实习小组的各项指标。比如,实习护士的学习热情、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二,实习护士的训练情况,实习护士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法,压力承受能力和对实习情况的要求。然后,教师可以按照评估的情况对实习护士进行教学,从而提供护士学习的范围和教学案例。 2 研究性学习临床教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