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选择题答案【二修】
政经答案 2
1.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①在政治经济学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一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二是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
共同点:这两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前一种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而后一种制度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
②区别: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经济体制以各种形式外化经济制度,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
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它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能像经济制度那样稳定。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实行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其经济体制会有差异。
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也会有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
经济体制的变化不一定会改变经济制度的属性。
2.生产方式①人们社会为了存在和发展,必须获得物质资料,这种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称为生产方式。
②生产方式包括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它包含人类社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性质。
③一定的生产方式总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④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五种生产方式。
3.资源配置①资源配置,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实的生产性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上的使用。
②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生产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分配使用各种有限的资源就成为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③在现代经济中,资源配置有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两种方式。
计划资源配置方式:⑴含义:指计划机制占主体地位的资源配置方式,通过计划机制发挥作用来实现资源配置。
马政经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马政经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A. 剩余价值理论B. 劳动价值论C. 阶级斗争理论D. 资本积累理论答案:A2.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市场供求关系失衡B. 生产过剩C. 资本积累D. 阶级矛盾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A. 价值规律B. 剩余价值规律C. 利润最大化规律D. 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规律答案:C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分为:A. 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B.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C.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D.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答案:B5.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资本的原始积累主要通过:A. 贸易和商业B. 殖民掠夺C. 技术创新D. 教育普及答案:B...(此处省略中间的选择题,以保持篇幅适中)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内在规律,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2. 解释剩余价值的概念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答案:剩余价值是指资本家从工人的劳动中获取的超出工人自身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工人的劳动创造出的价值超过了他们劳动力的价值,这部分超出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获得利润的来源,也是资本主义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驱动力。
3. 马克思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答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决定的。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在于追求剩余价值,导致生产资料的不断积累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然而,工人阶级的购买力是有限的,这导致了生产过剩,商品无法被市场完全吸收,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政经选择题答案【二修】
政经选择题答案【二修】《政治经济学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劳动者B.生产工具 C.生产资料 D.科学技术2、生产资料是指A.劳动资料与劳动工具之和 B.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之和C.劳动对象与生产工具之和 D.劳动对象与劳动工具之和3、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者的素质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4、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A.社会分工 B.劳动力成为商品C.资本的产生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5、作为商品的移动电话,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A.移动电话本身的各项功能B.移动电话对消费者的效用或有用性C.为购买移动电话所付出的货币 D.用来支持移动电话的软件6、《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
”这主要是因为无论谁穿A.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B.上衣都起着价值的作用C.上衣都起着使用价值的作用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7、价值是商品的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物质属性 D.一般属性8、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就是商品的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 D.价格9、解决商品内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A.生产B.分配C.消费D.交换10、试辨别下述论断哪个是正确的A、凡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都有价值B、凡是具有价值的东西都必须具有使用价值C、凡是具有价格的东西都必然具有价值D、凡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反映该商品价值的变化11、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应理解为A.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B.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C.商品消费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12、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是A.商品二因素决定劳动二重性 B.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C.两者相互决定 D.两者没有直接联系1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它是在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14、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为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 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加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 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加15、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A.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商品与货币的对立C.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对立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16、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国家开放大学政治经济学形考任务二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政治经济学形考任务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资本主义商品的价值构成是()B. W=k+p2企业主收入是()。
D. 扣除利息之后的利润的转化形式3利息是()A. 对储蓄行为的奖励4产业资本要实现连续不断的循环,其三种职能形式必须()B. 两个条件必须都具备5利润是剩余价值的()C. 转化形式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C. I(v+m)=IIc7资本周转时间是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的()D. 总和8商业利润来源于()。
C. 商业资本按比例参与的产业剩余价值的分9流动资本不包括()B. 工具10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是()B. 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11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总量与()D. 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12固定资本是指以下列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C. 都包括13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是()B. 购买阶段14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 以上三种划分都不对15平均利润率是()D. 总剩余价值与总资本的比率16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之一是()C. 以上三种都对17生产价格是()D. 价值的转化形式18生产价格与价值()A. 数量可能相等但性质不同19级差地租产生于()A. 土地经营的垄断20资本周转是资本循环的()A. 周而复始2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 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 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22资本主义人口过剩是相对于()而言的资本有机构成保持不变时同量资本积累能够吸收的劳动力, 资本和土地的绝对人口承载力23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包括()不变资本节约, 剩余价值率不断提高24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25无产阶级贫困化是指()相对于资本家来说生活状况越来越差, 工人与资本家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三、判断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马政经试题及答案解析
马政经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 生产关系B. 生产力C. 生产方式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答案:D解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即社会生产方式。
它不仅研究生产关系,也研究生产力,但重点是研究生产关系。
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古典政治经济学B. 德国古典哲学C. 空想社会主义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答案:D解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精神,创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
3. 商品的二因素是()A.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B. 使用价值和价值C. 交换价值和价值D. 价值和交换价值答案:B解析: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指商品所包含的人类劳动。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4.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是()A. 相互排斥B. 相互独立C. 相互依存D. 相互对立答案:C解析: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没有具体劳动,抽象劳动无法存在;没有抽象劳动,具体劳动也无法创造价值。
5.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A.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 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C. 商品按照价值出售D. 商品按照生产成本出售答案:A解析: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这是价值规律的核心内容,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
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包括()A. 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运行规律B. 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趋势C. 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D. 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指导答案:ABCD解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包括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运行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趋势、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以及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指导。
政治经济学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第九章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浙江电大瑞安分校胡顺哉2004/12/31一.填空题:1.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有(1)投资量,(2)劳动量,(3)生产率。
2.就国内而言,经济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两方面条件:一是资源条件,二是制度条件。
3.使用投资资金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投资效益。
4.经济效益好,意味着资金占用少、成本支出少、有用成果多。
5.按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分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6.按照三次产业划分法,第二产业是指工业和建筑业。
7.按照三次产业划分法,农业是第一产业。
8.按照三次产业划分法,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
9.按照三次产业的划分,农、林、牧、渔业属于第一产业。
10.基础产业包括农业、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
11.工业化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和劳动人口中工业份额上升、农业份额下降的过程。
12.我国现在的小康是一种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很不平衡的小康。
二.名词解释:1.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宏观经济增长,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产品量和劳务量的增加。
2.经济效益:是指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成果之间的比较,或者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较。
3.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以及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4.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的生产、流通、使用为基础的经济。
5.工业化:是指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人口中工业份额上升、农业份额下降的过程。
三.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
1.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是通过( A )A经济增长率来量度 B劳动投入数量的增加来量度C生产规模的扩大来量度 D生产资料投入的数量来量度2.经济效益是指( A )A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B经济效果C劳动生产率D盈利率3.经济效益是指( B )A资本的各种形式之间的比较B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较C生产成本与生产资料价值之间的比较D生产资料价值与支付劳动工资之间的比较4.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应该(C)A把经济增长速度放在首位,速度越快越好B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增长速度问题无关紧要C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较快的增长速度D在保证高速度的前提下,力争较高的经济效益5.在产品符合社会需要的前提下,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表现是( C)A投入等于支出 B支出大于收入 C投入小,产出大 D投入大,产出小6.投资资金使用的中心问题是( A )A提高使用效率B先积累后消费C用于扩大生产规模D用于国有大中型企业7.投资资金使用的中心问题是( A )A.提高投资效益B.技术改造C.扩大生产规模D.改革投资体制8.提高投资资金使用效率的关键是( A )A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投资体制B投资方向的选择C投资于国家的重点工程D投资于基础产业9.正确处理消费与投资关系的原则是(B)A先生产、后生活B投资与消费要兼顾C优先考虑投资D优先考虑消费10.在三次产业的划分中,第一产业是指(A)A农、林牧、渔业B工业和建筑业C服务业D商业四.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它们的标号填入括号中。
政治经济学答案
《政治经济学》复习题A(专升本)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物质资料的生产D.经济规律2、商品是( )。
A.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B.直接满足生产者需要的劳动产品C.不进入商品流通而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D.直接以税收形式上缴的劳动产品3、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特征是()。
A.使用暴力B.祖传财富C.依靠信用D.省吃俭用4、公式W’— G’表示的是产业资本循环的哪个阶段()。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实现阶段5、商品的成本价格是()。
A.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B.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C.平均利润的一部分D.所费资本补偿价值的转化形式6、某块土地一年收入地租1000元,当银行存款年利息率为5%时,则该地的土地价格为()。
A.50元B.1000元C.20000D.2000元7、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C.降低劳动力价值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8、土地价格是()。
A.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B.资本化的地租C.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总和D.农业资本家交纳的全部租金9、单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形式是( )。
A.商品价格经常高于价值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C.商品价格经常和价值一致D.商品价格经常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0、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二、判断题1、人们的劳动能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所以劳动产品也就是商品。
()3、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
()4、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不仅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且是社会再生产的手段。
()5、产业资本的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6、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中心问题是社会总资本运行的速度问题。
《政治经济学》第二版综合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政治经济学》第二版综合练习题及答案解析《政治经济学》综合练习NO.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1932年英国经济学家莱昂内尔·罗宾斯发表了《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这篇著名的论文之后,经济学这一名称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容上都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区别开了。
在这篇论文中,罗宾斯第一次正式地(),并且罗宾斯关于经济学的这一定义几十年来被经济学界所广泛采用。
B、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科学2、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间的关系是()。
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3、在实行固定汇率的情况下,外汇对基础货币的影响通常表现为()。
A、外币的过度供给时,出售本币4、自由竞争最根本的前提是()。
B、资本的统治5、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
B、劳动和劳动力6、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与固定资本在预付资本中所占的比重成()变化,与固定资本自身的周转速度成()变化。
C、反方向正方向7、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成本价格)是指生产商品()。
C、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8、垄断统治形成后,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
A、垄断与竞争并存并使竞争更加激烈和复杂9、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存在着推动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物质基础,这个物质基础就是()的更新。
D、固定资本10、生产国际化,各国企业按照()原则,在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体系中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和劳务活动,获取参与国际分工、扩大生产与贸易的机会,从而带动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C、比较利益1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性地继承()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A、空想社会主义理论12、从50年代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的是()经济体制。
A、高度集中的计划13、以下属于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共有的是()。
D、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14、我国现阶段存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存在着()。
高中政治选修2专题三试卷及答案
高中政治选修2专题三试卷一、选择题Ⅰ(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在1929年经济危机中,首先受到冲击的是( )。
A.金融业B.工业C.商业D.农业2.罗斯福上台后,全面整顿金融业的措施是( )。
A.取消联邦储备保险公司B.放弃金本位制C.实行美元升值D.遏制通货膨胀3.罗斯福上台后,恢复和稳定农业的措施是( )。
A.扩大农产品产量B.政府贷款帮助储存余粮C.降低农产品价格D.政府帮助销售储存余粮4.下列关于《国家工业复兴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①该法以恢复工业生产为目标②鼓励企业在复兴过程中进行更大的合作③调节了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④为企业复兴创造了条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各项公共工程建设。
其直接目的在于( )。
A.进行社会救济B.解决就业问题C.加强基础建设D.刺激经济恢复6.苏联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本质上一致的地方是( )。
A.依据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对生产关系的调整B.国家政权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奉行更加灵活自由的经济政策D.采取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7.现实生活中的上述现象,被凯恩斯称为( )。
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B.资本边际效率递减C.总需求决定总收入规律D.资本流动偏好规律8.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波动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固有矛盾B.心理规律C.政府错误决策D.市场盲目性9.1936年,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
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
A.罗斯福新政B.新经济政策C.明治维新D.改革开放10.新自由主义认为,最有效率的是( )。
A.公有制B.私有制C.市场自由化D.政府作用最大化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被称为( )。
A.混合市场经济B.计划指导型经济C.社会市场经济D.政府主导型经济12.下列关于“滞胀”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马政经考试题和答案
马政经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社会生产关系B. 社会生产力C. 社会生产方式D. 社会经济制度答案:C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古典政治经济学B. 空想社会主义C. 德国古典哲学D. 法国启蒙思想答案:A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形式时所采用的方法是()。
A. 抽象法B. 演绎法C. 归纳法D. 比较法答案:A4. 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决定的。
A. 个别劳动时间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 商品的使用价值D. 商品的交换价值答案:B5.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的统一。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C.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D. 价值形成过程和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答案:B6.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
A.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C. 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D.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答案:B7.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 生产过剩危机B. 消费不足危机C. 相对过剩的危机D. 有效需求不足危机答案:C8. 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是()。
A. 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获得的收益B. 土地所有者对农业工人的剥削C. 土地所有者对工业资本家的剥削D. 土地所有者对农业资本家的剥削答案:D9.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从根本上说是为了()。
A. 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统治地位B. 消除经济危机C. 促进社会公平D. 保护环境答案:A10.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A.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B. 资本主义向更高级的资本主义发展C. 资本主义向封建主义倒退D. 资本主义向无政府状态发展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包括()。
政经试卷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集中表现在A. 生产工具的发展与变化上B. 管理水平的改善与提高上C. 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与改进上D. 劳动者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上【】2. 一般而言,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A. 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B. 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C. 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关系不大D. 未必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3. 总和的价值形式是指A. 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B. 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种商品上C. 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种商品上D. 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4.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是A. 工人全部劳动的产物B. 工人必要劳动的产物C. 工人无酬劳动的产物D. 工人有酬劳动的产物【】5. 资本家阶级在不延长工作日的情况下来提高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属于A.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B.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C. 超额剩余价值生产D. 特殊剩余价值生产【】6. 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A. 是由工人创造的B. 是由资本家创造的C. 并不仅仅是由工人创造的D. 是由资本家和工人共同创造的【】7. 由于出现新技术和新发明引起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被称为A. 有形损耗B. 实物补偿C. 精神损耗D. 价值补偿【】8. 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售卖价格的高低界限是A. 生产成本B. 实际生产费用C. 生产价格D. 商品价值【】9. 股票价格A. 与股息成正比,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B. 与股息成反比,与存款利息率成正比C. 与利息成正比,与平均利润率成反比D. 与利息成反比,与平均利润率成正比【】10.垄断的银行资本与垄断的工业资本相互溶合生长而形成的资本形式是A. 产业资本B. 金融资本C. 商业资本D. 借贷资本【】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A. 资产阶级国家协调私人垄断资本的相互关系B. 各个私人垄断资本相互有机结合的总体C. 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互矛盾的体现D. 私人垄断资本利用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为其获取垄断利润服务【】12.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活动日益相互联系和密切结合的趋势,一般称为A. 经济一体化B. 经济全球化C. 资本社会化D. 资本国际化【】13.当代资本主义地区集团化和国际垄断联合组织形式中,比较完备和高级的组织是A. 亚太经合组织B. 北美自由贸易区C. 欧洲联盟D. 东南亚国家联盟【】14.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停滞两种趋势的相互关系是A. 发展趋势排斥停滞趋势B. 停滞趋势超过发展趋势C. 停滞趋势排斥发展趋势D. 两者同时并存和交替占上风【】15.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A. 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B. 表明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强大生命力C. 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 缓和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16.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A. 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B. 资本主义平均利润率规律作用的结果C.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作用的结果【】17.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建立的途径是A. 没收官僚资本,改造中小资本B. 改造官僚资本,没收中小资本C. 改造官僚资本,没收个体私有财产D. 没收中小资本,改造个体私有制【】18.我国的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A. 股份合作制经济B. 民营经济C. 混合所有制经济D.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19.为了有效地实现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两权分离,必须对国有资产实行A. 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体制B. 国家分级所有、政府统一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体制C. 国家统一所有和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体制D. 国家分级所有和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体制【】20.按劳分配的劳动报酬的补充形式是A. 补贴和救济B. 奖金和津贴C. 福利和补贴D. 保险和救济【】21.关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一种经济制度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经济体制B. 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不变,经济体制也不变C. 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经济体制也相同D. 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经济体制也不可能相同【】22.社会资源的配置有两种方式,即A. 自给自足方式和等价交换方式B. 自由流动方式和等价交换方式C. 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D. 社会方式和自然方式【】23.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A. 组建企业集团B.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 实行承包制D. 实行资产经营制【】2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是A. 股东会B. 董事会C. 职代会D. 监事会【】25.市场机制是多种机制的统一,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机制是A. 供求机制B. 价格机制C. 竞争机制D. 风险机制【】26.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就是要A.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及其内部建立起最优或最佳比例关系B. 实现经济宏观总量与微观总量的平衡C. 解决重复建设、重复引进的问题D. 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7.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A. 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B. 物质资料价值的总和C. 生产资料价值的总和D. 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价值的总和【】28.我国在对外开放中最终所要形成的格局是A. 搞好五个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格局B. 从经济特区扩大到沿海港口城市的对外开放格局C. 从经济特区、港口城市扩大到内地开发区的对外开放格局D.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属于经济总量平衡的是A. 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的平衡B. 积累和消费的平衡C.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D. 第一、二、三产业的平衡【】30.我国最近制定的21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十五”计划,体现了A. 把发展作为主题B. 把信息化作为主题C. 把优化结构作为主题D. 把保护生态作为主题【】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试卷及答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第 1 页 共 2 页金融专业《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期末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道德品质 通常也称为品德或德性,是个人在一系列的思想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和倾向。
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五 爱 ”。
3、荣即荣誉,就是社会对个人的 褒 奖 。
4、以 热 爱 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5、团结协作就是要借助和集中 团 体 的力量,共同来完成某项或达成某个目标。
6、 职业生涯 规划是求职者通过对自身的了解,确定职业目标的一种主动追求。
7、爱的能力包括付出的能力、理解的能力、 宽容的能力 、自我承担的能力。
8、家庭美德包括尊老爱幼、 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勤俭持家和邻里团结。
9、需求= 愿意购买 +能够购买。
10、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称为 价 格 。
二、不定项选择题(全对得2分少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共20分) ( A )1、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 、集体主义B 、共产主义C 、个人主义D 、享乐主义( ABCD )2、当代青年学生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有。
A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B 、孝敬父母,尊重师长C 、律己宽人,公正无私D 、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ABD )3、以下是社会公德的特点有。
A 、基础性B 、全民性C 、复杂性D 、简易性( ABD )4、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有。
A 、爱岗敬业B 、诚实守信C 、换位思考D 、办事公道( ABC )5、职业素养的形成过程所受因素的影响有。
A 、家庭影响B 、学校影响C 、 社会熏陶D 、与生俱来( ABC )6、爱情有以下哪些特点。
A 、自主性B 、互爱性C 、排他性D 、自由性( ABCD )7、家庭美德包括。
A .尊老爱幼 B. 男女平等 C.夫妻和睦 D.勤俭持家( ABCD )8、内在素养主要有。
A .世界观 B.人生观 C.自信心 D.公德心( BCD )9、以下是社会主义道德“五爱”的有。
政经练习题
政经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A. 公有制为主体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项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A. 竞争原则B. 效率原则C. 平等原则D. 计划原则3.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单一的公有制B.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以私有制为主体D. 混合所有制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A. 决定性作用B. 辅助性作用C. 完全作用D. 部分作用5. 以下哪个选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A. 促进经济增长B. 增加就业C. 稳定物价D. 以上都是6.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包括:A. 经济手段B. 法律手段C. 行政手段D. 以上都是7.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调节的局限性?A.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B. 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C. 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D. 市场调节具有强制性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是:A. 促进经济发展B. 保障社会公平C. 维护市场秩序D. 以上都是9.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A. 财政政策B. 货币政策C. 产业政策D. 以上都是10.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原则?A. 依法调控B. 科学调控C. 强制调控D. 适度调控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下哪些是市场调节的优势?A. 促进资源有效配置B.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C. 保障社会公平D. 提高经济效率1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包括:A. 依法调控B. 科学调控C. 强制调控D. 适度调控13. 以下哪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A. 促进经济增长B. 增加就业C. 稳定物价D. 保障社会公平14.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A. 经济手段B. 法律手段C. 行政手段D. 以上都是15. 以下哪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调节的局限性?A.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B. 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C. 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D. 市场调节具有强制性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完全替代市场调节的。
大学政经考试题型及答案
大学政经考试题型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计划经济B. 市场经济C. 自然经济D. 混合经济答案:B2.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不包括以下哪项?A. 贸易全球化B. 资本全球化C. 信息全球化D. 技术孤立化答案:D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下哪项?A.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A. 效率优先B. 兼顾公平C. 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D. 无序竞争答案:D5. 以下哪项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A. 产权清晰B. 权责明确C. 政企分开D. 管理科学答案:A6. 以下哪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A. 直接干预企业经营B. 制定和执行宏观政策C. 完全放任市场D. 以上都不是答案:B7. 以下哪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的作用?A. 资源配置B. 价格形成C. 竞争激励D. 以上都是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规则的内容?A. 公平竞争B. 诚实守信C. 价格管制D. 信息透明答案:C9. 以下哪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目标?A. 促进经济增长B. 增加就业C. 稳定物价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手段?A. 经济手段B. 法律手段C. 行政命令D. 以上都不是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哪些?A.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D. 国家宏观调控答案:ABCD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包括以下哪些?A. 制定和执行宏观政策B. 直接干预企业经营C. 维护市场秩序D. 提供公共服务答案:ACD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规则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哪些?A. 公平竞争B. 诚实守信C. 价格管制D. 信息透明答案:ABD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目标包括以下哪些?A. 促进经济增长B. 增加就业C. 稳定物价D. 扩大出口答案:ABC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以下哪些?A. 经济手段B. 法律手段C. 行政命令D. 以上都是答案:AB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政治经济学Ⅱ》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1、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的形成过程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自具有什么特征?各个阶段之间具有什么关系?(P18~20)(1)、划分为三个阶段: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第一(低级)阶段;共产主义第二(高级)阶段。
(2)、各阶段特征: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并存和斗争,其斗争的结局是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第一、实行全社会范围内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即整个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消灭了剥削;第二、社会生产由国家统一地、有计划地组织;第三、商品货币关系已经不再存在;第四、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以劳动为尺度,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按劳分配。
但是,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由于劳动还没有完全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三大差别仍然存在,人们还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光,因此,以劳动为同一尺度的平等权利还不能消除劳动者之间分配上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已极大丰富,旧的社会分工已经消除,人们的道德水平已大大提高。
劳动已从谋生的手段成为了生活的第一需要。
(3)、各阶段之间的关系:3、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具有哪些主要特征?(P26~~P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在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即从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任务,党的报告指出: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穷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劳动者B.生产工具 C.生产资料 D.科学技术2、生产资料是指A.劳动资料与劳动工具之和 B.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之和C.劳动对象与生产工具之和 D.劳动对象与劳动工具之和3、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者的素质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4、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A.社会分工 B.劳动力成为商品C.资本的产生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5、作为商品的移动电话,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A.移动电话本身的各项功能B.移动电话对消费者的效用或有用性C.为购买移动电话所付出的货币 D.用来支持移动电话的软件6、《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
”这主要是因为无论谁穿A.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B.上衣都起着价值的作用C.上衣都起着使用价值的作用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7、价值是商品的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物质属性 D.一般属性8、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就是商品的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 D.价格9、解决商品内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A.生产B.分配C.消费D.交换10、试辨别下述论断哪个是正确的A、凡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都有价值B、凡是具有价值的东西都必须具有使用价值C、凡是具有价格的东西都必然具有价值D、凡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反映该商品价值的变化11、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应理解为A.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B.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C.商品消费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12、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是A.商品二因素决定劳动二重性 B.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C.两者相互决定 D.两者没有直接联系1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它是在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14、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为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 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加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 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加15、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A.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商品与货币的对立C.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对立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16、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商品价值一定的条件下,商品价格A.与货币价值变化成正比B.与货币价值变化成反比C.与货币价值变化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D.与货币价值变化成正比,与纸币价值变化成反比17、企业向职工发放工资时,货币执行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18、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执行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是A、顾客用10元钱可买5斤苹果B、顾客以每斤2元的价格订了5斤苹果C、顾客用10元钱买了5斤苹果D、顾客买了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1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A.劳动力成为商品 B.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C.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D.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20、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征是A.劳动过程B.价值增殖过程 C.价值形成过程 D.资本循环过程21、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旧价值是通过生产者的A.具体劳动而增值 B.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C.抽象劳动而增值 D.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22、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雇佣工人A.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B.创造新价值的时间C.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 D.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23、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在使用过程中A.能转移和保存自身的价值 B.能转移自身的价值C.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D.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其价值也就消失2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成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商品最重要的特征是( A )A.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B.随着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C.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包含着一个历史和道德因素D.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25、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关键是运用109A.商品二因素原理B.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原理C.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原理D.劳动二重性原理26、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111A.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 B.资本各部分的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C.资本各部分的构成不同 D.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起的作用不同27、假定资本家投入100万元的资本,其中不变资本80万元,可变资本20万元,雇佣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120万元,那么,剩余价值率为=(120-100)/20A.50%B.100%C.150%D.200%28、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雇佣工人的A.全部劳动报酬 B.劳动的价格C.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D.超额劳动报酬29、工人每天工作6小时,日工资为6元,生产产品6件,每件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为1元,剥削率为50%。
在工资和材料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家将劳动强度提高到每天生产10件产品,问资本家可以多得到的剩余价值为()绝对剩余价值A. 8元B.6元C. 4元D. 12元30、某工厂的某个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日工资12元,剩余价值率为100%;如果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加班多工作了2个小时,资本家给工人多发加班费2元,那么资本家能够多得的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A. 3元B. 4元C. 5元D. 6元31、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剥削率为100%;凭借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要劳动时间被缩短为2小时而工作时间不变,这时的剥削率为()相对剩余价值A. 100%B. 200%C. 300%D. 400%32、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因为A.都是雇佣劳动者创造的 B.都被资本家无偿占有C.都是由于延长了工作日而获得D.都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33、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A. 超额剩余价值B. 绝对剩余价值C. 相对剩余价值D. 剩余价值34、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和动机是为了得到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 D.平均利润35、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A.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B.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C.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前提 D.二者没有内在联36、某纺纱厂因棉花价格上涨而增加了预付资本。
这影响了该厂的A.资本的技术构成B.资本价值构成 C.资本物质构成 D.资本有机构成37、个别资本通过股份公司使生产规模扩大是A.资本的积累B.资本的集中 C.资本的积聚 D.社会资本的扩大38.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中A.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B.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的比例扩大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下降39、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B.劳动力供给增加 C.资本集聚 D.资本集中40、相对过剩人口是指A.人口增长快于生产增长 B.生产资料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C.劳动力的供应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D.劳动力就业量日益减少41、某企业原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1,工人平均每月工资为500元,本月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采用了新的机器设备,使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到19:1。
那么,在企业资本总量和工人工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有机构成的提高而被排挤出工厂的工人人数是()A. 500B. 800C. 1000D. 120042、产业资本循环的决定性阶段是A.购买阶段 B.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阶段 C.销售阶段 D.生产阶段43、考察资本周转,重点在于分析A.资本运动的连续性 B.资本运动的间断性C.资本周转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D.资本循环所经历的阶段和资本形式的变化44、从资本周转的角度来考察,能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A.生产资本 B.货币资本 C.商品资本 D.流通资本45、下列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A.原料 B.燃料 C.辅助材料D.机器设备46、年剩余价值率是A.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资本的比率 B.年剩余价值量与流动资本之比C.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不变资本之比 D.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之比47、一个资本家投资10万元,其中用于雇佣工人的资本是3万元,它的流动资本每年周转3次,一年中它所获得的利润共9万元,其剩余价值率和年剩余价值率分别是A. 100%, 100% B. 100%, 300% C. 300%, 100% D. 300%, 300%48、资本周转的周转速度和A.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B.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正比C.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反比D.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反比49、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劳动力成为商品 B.剩余价值的实现C.在生产资料优先增长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50、假设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第I部类的生产情况是Ⅰ4000c+1000v+1000m=6000,要使简单再生产能实现,那么,在下列第II部类的生产情况中符合要求的应该是A. Ⅱ1500C+500V+500m=2500B. Ⅱ1000C+500V+500m=2000C. Ⅱ2000C+500V+500m=3000D. Ⅱ2500C+750V+750m=40005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最基本的实现条件是A.Ⅰ(v+m)=Ⅱc B.Ⅰ(c+v+m)=Ⅰ(v+m)+Ⅱ(v+m)C.Ⅰ(c+v+m)=Ⅰc+Ⅱc D.Ⅰ(v+△v+m/x)=Ⅱ(c+△c)5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生产相对过剩B.生产绝对过剩C.生产相对短缺D.生产绝对短缺53、成本价格是指A.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 B.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可变资本C.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流动资本D.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54、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是因为A.M被视为不变资本的产物 B.M被视为所费资本的产物C.M被视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M被视为成本价格的增加额程55、利润率反映A.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B.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C.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D.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56、利润率的变动与A.与剩余价值率同方向变化(正)B.资本有机构成高低同方向变化(反)C.与剩余价值率反方向变化(正)D.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反方向变化(正)57、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A.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B.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C.资本家追逐超额利润的结果 D.剩余价值率平均化的结果58、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是A.超额剩余价值B.成本价格C.平均利润D.超额利润59.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A.生产价格 B.成本价格C.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价格 D.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价格60.商业利润的来源是A.来自流通领域中商品买和卖的差额B.来自生产过程在流通中的继续所创造的价值C.来自流通中发生的价值增殖D.来自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61、利息率和平均利润在量上的关系是A.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 B.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C.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 D.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按相反方向变化(同)62、股票价格是A.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B.股息收入的资本化C.股票的票面金额 D.股票买卖的利息收入63、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A.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B.农业工人提供了剩余劳动C.农业工人工资低于其它部门 D.土地的资本主义垄断经营64、资本主义地租是由农业中的A.平均利润转化而来B.超额利润转化而来C.垄断利润转化而来 D.企业利润转化而来54、北京某繁华地段上一家店铺月租金为5万元,另一地段上相同店铺的月租金为3万元,前者多交的2万元属于A、绝对地租B、级差地租ⅠC、级差地租ⅡD、垄断地租65、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根源在于A.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B.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竞争的结果66、垄断利润的获得途径主要是通过A.参与制 B.采用新技术 C.资本自由转移 D.垄断价格67、垄断价格形成的基础是A.垄断统治 B.垄断利润 C.自由竞争 D.资本主义私有制68、垄断价格的形成和垄断利润的产生表明A.价值规律已不再起作用了 B.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C.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没有发生变化D.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69.垄断资本条件下垄断企业竞争的目的是为了A.获得平均利润 B.获得超额利润C.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D.消灭中小企业70、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居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工业资本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D.金融资本71、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统治的实现手段主要是A.个人联合B.参与制C.控制新闻出版等宣传工具 D.设立“民间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7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A.资本输出 B.劳务输出 C.商品输出 D.货币输出73、二战后,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A.商业资本国际化B.借贷资本国际化C.产业资本国际化D.货币资本国际化二、多项选择题1、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A.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必有价值B.有价值的东西必有使用价值C.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未必有价值 D.有价值的东西未必有使用价值E.一个人不能同时占有一个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2、人们往往将汉语中的“价”、“值”二字与金银财宝等联系起来,而这两字的偏旁却都是“人”,示意价值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