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合集下载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比较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比较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比较张 瑾(南京经济学院 210003)摘要 语文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词汇作为语言的一部分,是民族文化内涵的载体。

就英汉两种语言而言,同样一个词汇(如动物、颜色等),尽管具有完全相同的概念意义,却往往因文化差异而生发不同的内涵意义。

关键词 英汉词汇;文化内涵;意义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结晶。

而文化也制约着语言形式,并不断将其精髓注入到语言之中,构成语言的文化内涵以及所表现的基本内容。

词汇作为语言表达意义的主要单位,在人们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于词汇的内涵(conno tati on ),中国学者邓炎昌和刘润清认为:不同于它的字面意义——基本的或明显的意义,它是词的隐含或附加的意义。

国外学者L eech 认为:内涵是指一个词汇除了它的纯理性内容之外,凭借它所指的内容而具有一种交际价值(comm u 2n icative value )。

由此可见,词汇的文化内涵义往往因文化不同而含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所以同一词汇在不同语言中表达意义的内涵差异即是不同文化差异性的具体反映。

本文拟从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颜色词汇的象征意义以及某些词汇的伴随意义,对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作初步探讨。

一、动物词汇的不同文化内涵及联想意义由于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因而不同民族对问题的认识和观察的方式以及态度也一不样,对待动物所表现的爱憎情感存在很大差异,使同一动物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出现截然不一样的文化内涵及联想意义。

以“龙(dragon )”一词为例,在汉族文化里,“龙”总含有褒义的语义,蒙有一层极其尊贵、神秘的色彩,是帝王之称,象征着“权势、高贵、吉祥”。

“龙凤”指才能优异的人,“龙虎”喻豪杰之士。

像“龙凤呈祥、龙腾虎跃、龙飞凤舞、藏龙卧虎,望子成龙”等带有“龙”字的成语,无不展示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民族还素以“龙的传人”为自豪。

从文化层面看英汉词汇联想意义的差异

从文化层面看英汉词汇联想意义的差异

帮助 。 关 键词 : 化层 面 文 英 汉 词 - 联 想 意 义 r 差 异
义 划 分为 七种 . 归 纳 为三 大类 型 : 一类 型 是概 念 意义 可 第 文 化 是 人 类 文 明 进 程 中所 创 造 的 所 有 物 质 财 富 和 精 神 财 富 的 综 合 , 可 以 分 为 表 层 、 中层 和 深 层 三 个 文 化 层
规 则 和 假 设 带 入 异 性 交 往 之 中 ,虽 然 各 自都 想 获 得 良 性
的 交 流 , 是 事 与 愿 违 。 也 提 醒 我 们 在 出 现 异 性 交 际 矛 但 这 盾 时 不应 偏祖 任 何一 方 。
关 系 最 密 切 、 映 最 直 接 的 是 词 汇 ” 2 0 : 3 。 由 此 可 反 (0 2 8 ) 见 。 词 汇层 面研 究 文化 对语 言 表 情达 意的 影 响作 用 , 在 具 有 “ 一斑 而 见全 豹 ” 重 要意 义 。 窥 的 G.e c 在 其 著 作 《 义 学 》 S ma t s 中 , 词 汇 意 L eh 语 ( e ni ) 将 c
1社 会 地 住 与 社 会 偏 见 .
在 历 史 上 , 性 长 期 处 于 低下 、 属 于 男 性 的 地 位 , 女 附 在 语 言使 用 上 必 然 有 所 反 映 。 女 性 为 了 提 升 自己 的社 会 地 位 。 会 尽 量 使 用 文 雅 的 、 貌 的 语 言 , 男 性 留 就 礼 给 有 面 子 : 在 男 女 共 同 参 与 的 谈 话 中 尽 量 兼 顾 到 对 方 的
会 导 致 谈 话 的 不 同 步 和 交 际 意 图 的 误 解 。 这 种 理 论 是 建 立 在 规 则 和 假 设 Gu ez 跨 种 族 交 流 问 题 的 框 架 上 的 。 mp r Bo k r .a n n 为 在 异 性 之 间 交 往 上 也 会 发 生 这 样 的 re 和 rn e 认 情 况 , 们 成 年 以 后 . 各 自在 儿 童 和 少 年 期 学 会 的 交 际 他 把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英汉互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所属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等存在显著差异,翻译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并分析如何在翻译中妥善处理这些差异。

一、语言习惯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句子构造和表达习惯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英语注重形式逻辑,句子结构严谨,常使用长句和复合句;而汉语则更注重意合,句子简短明了,多使用并列结构和流水句。

在翻译时,需要灵活调整句子结构,以适应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例如,英语中的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在汉语中可能需要转化为独立句或者前置修饰语,以确保译文的流畅和自然。

二、词汇文化内涵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也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汇往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些在英语中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在汉语中可能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表达。

反之亦然。

在翻译时,需要深入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选择恰当的译文,避免误解和歧义。

例如,“dragon”在英语中通常代表着邪恶和凶猛,而在汉语中则是吉祥和力量的象征。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认知,以避免产生误解。

三、习语与俚语翻译习语和俚语是语言中富有表现力的部分,它们通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习语和俚语,这些表达在直译时往往难以传达原文的含义。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对习语和俚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找出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对应表达或者采用意译的方式传达原文的语义和情感色彩。

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韵律美感,以使译文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思维方式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

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更注重逻辑分析和形式推理,而汉语国家的人们则更注重整体思维和直观感悟。

这种差异在翻译中表现为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思维习惯,适当调整表达方式,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从英汉词汇内涵意义对比看东西文化差异

从英汉词汇内涵意义对比看东西文化差异

从英汉词汇内涵意义对比看东西文化差异学院名称:人文与法律学院班级:汉语132班姓名:王方学号: 1327282016年12月 15 日从英汉词汇内涵意义对比看东西文化差异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而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

英汉语言中词汇含义都很丰富。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传统习俗等不同, 英汉词汇所承载的含义也有所差异。

从英汉词汇对比的角度, 对英汉语言中部分词汇的文化内涵作一些对比并揭示其中的社会文化心理以及它们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关键词:英汉词汇内涵意义文化差异语言是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结晶,蕴涵着一个民族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社会特征。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有相当的文化差异。

词汇是语言的最基本的部分,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

众所周知,在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下,每个词除了具有字面意义(denotation)外, 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cultural connotation), 即该词所隐含的附带的联想义、比喻义、象征义及带有感情色彩的褒义和贬义等。

因此,必须把汉英语言知识对比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进行交际。

1.英汉词汇对比看文化差异1.1称谓词语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称谓语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

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

如Aunt(姨、姑、伯母、舅母),“aunt”一词在表示亲戚关系时才使用。

英美人对非亲戚关系不称“aunt”,对父辈非亲属女性可直呼其名或冠上“Mrs Miss”或“Ms”等尊称。

对父辈的亲属女性也很少用“aunt”,通常也可直呼其名,而不像中国人那样称“大姑”、“姨妈”等。

所以英语中没有AuntWang,Second Aunt 等说法。

从文化层面看英汉语言中的词汇差异

从文化层面看英汉语言中的词汇差异

从文化层面看英汉语言中的词汇差异/h1 ----本站首页免费课件免费试题整册教案教育资讯计划总结英语角幼儿教育文书写作海量教案免费论文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教学论文经济论文理工论文管理论文法律论文行政论文艺术论文医学论文文史论文农科论文英语论文课程改革教育法规教育管理家长频道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英语论文语言文化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从文化层面看英汉语言中的词汇差异导言: 文化是整个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的总和。

它包括抽象的语言、思维等等。

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的文字符号系统。

它的基本成份是词汇和语法结构。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了它的内涵。

英语和汉语存在着显着的文化差异, 这种差异自然也体现在语言的词义语法及文体等方面下面以几个典型词的词义就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进行一些比较。

词汇是语言的根本要素,是语言得以存在的因素。

语言学家对语言的研究已有悠久历史。

然而长期以来, 他们关心的是语言的形式和结构, 研究的是语言的内在体系,而对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其它外在因素的探讨则是最近三十年才开始的。

现在他们中很多认识到, 在语言中至少有两套规则, 其中一个是结构规则, 即语音、词汇、语法等; 文化的差异在词汇层次上体现比较突出,涉及的面也很广。

(胡文仲,1994) 1、英汉文化各自特点汉文化具有强烈的人文特性。

从整体上来看,中国文化无论诸子百家、礼乐刑政都是建立承认人的认识能力、调动人的心理功能, 规范人的道德情操和维系人的相互关系这种人本主义基础上的。

中国文化的侧重于把握“生命”但其并非对生命科学的把握,而是道德上的“把握”,重点是如何调养、安顿生命。

中国人运用心灵是内敛的,追求的是至高的“人天合一”。

(申丽珊,2007) 然而英文化或西方文化的形成是建立在古罗马和古希腊文化的基础上的,它的重心在于把握自然。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

另外 ,一 些颜色词 为中西两种文 化所共有 ,然而 它们 的内涵却 截然不 同。英 语 中的 y e l l o w与汉语 中的 “ 黄色 ” 就是 一个 很 好 的例 子 。在 汉 语 中 , “ 黄色 ” 常表示 “ 淫秽 、下流” ,有 “ 黄色 电影 ” “ 黄 色书刊 ” 等说 法 ,但 在英语 中 ,y e l l o w则 没有此 义 ,相 反 ,它 往往 象征 正义 、坚定 、智 慧 ,y e l l o w b o o k ,y e l l o w p a — p e r 是极 其严肃 的政府报告 ,而不是 “ 黄色书籍 ” 。 3 . 性 质 上有所 不 同。 地 理 环境 不 同也 决定 了 中英两 种语 言 中一些 词 汇性质 上有 所差 异 。英 语 中 的 e a s t w i n d与汉 语 中 的 “ 东 风 ”在 字 面意 义是 一 致 的 ,但性 质 上 迥然 不 同 。 中 国位 于东半 球 ,在亚 洲东部 ,东 临太平洋 ,以大 陆 性气 候 为 主 ,所 以 ,汉语 中的 “ 东 风 ”是 和 煦 温 暖 的 ,代表着 春天和美好 事物 。而英 国在西半球 ,是 一 个岛 国 ,西临大西洋 ,属海洋性气候 ,所 以 ,英语 中 的e a s t w i n d是 指萧 瑟 的秋 风 ,是从 欧 洲大 陆北 部 吹 来 的寒冷 的风 ,和我国 的西风 ,甚至北风相 似 。英 国 人在 e a s t w i n d前所 用的形容词 ,都是极其 凛烈 的。
一 踩 躲 啦 一
踩 寸躲 廿 ∞ l 0
英汉词汇的文化 内涵差异
何 素
摘 要 :词 汇是语 言的 重要 组成 部 分 ,语 言的 民族 特性 自然会 由词 汇反 映 出来 ,这 就使 得 不 同

浅析英汉语言中的语义差别

浅析英汉语言中的语义差别

浅析英汉语言中的语义差别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是反应不同的文化主客观世界的两种特定的表达形式。

英语和汉语的差异现象纷繁复杂,有很多词在对方的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语义,或者只是部分语义相同,绝大多数的词在语义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同,这种差别是自然现象,也是中英文化差异的反映和体现。

一、英汉语言中的不对应现象英汉语言的不对应关系分为两种:部分不对应和完全不对应。

部分不对应是指在两种语言中,局部处在一个平面上,但更多的局部却处在两个平面上,就如我们所说的貌合神离。

例如:“知识分子”和intellectual的意义有重合之处,它们都可以指有文化的人,但在中美各自的文化背景中含义却大不相同。

在中国,“知识分子”一般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以及医生、工程师、翻译人员等一切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而且中学教师也是知识分子。

在中国农村有很多地方,连中学生也被认为是“知识分子”。

但在美国和欧洲,intellectual只包括大学教授等有较高学术地位的人,而不包括普通大学生,所以这个词所指的人范围要小得多。

此外,还有其他区别。

在美国intellectual并不总是褒义词,有时用于贬义,如同我国文化大革命中叫“臭老九”一样。

完全不对应现象,在英汉两个语种的词汇中都存在。

有些事物或概念在一种文化中有,在另一种文化中则没有。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多数英美人没有睡过中国的“炕”(kang, a heatable brickbed ),没有吃过“冰糖葫芦”(candied haws on a stick),也没有用过中国的“秤”(steelyard)。

大部分中国人没有住过美国的motel(汽车旅馆),也没有吃过美国的各种pie (馅饼)。

类似这样的英语词在汉语中都找不到对应词,连词义相近的词都没有,因为根本没有这种概念。

再比如节气的划分,虽然有一些在英语和汉语中是对等的,如春分(Spring Equinox)、秋分(Autumnal Equinox)、夏至(Summer Solstice)、冬至(Winter Solstice),但是像清明、霜降、惊蛰等之类的节气在英语中都没有。

浅谈中西文化中词语意义的差异

浅谈中西文化中词语意义的差异

浅谈中西文化中词语意义的差异摘要:试图从文化角度来对比中西文化中词语的不同用法,阐述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巨大影响以及人们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上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词语意义;文化差异1 由于社会礼仪的不同,导致风俗习惯上的差异1.1在语言表达方式上1.1.1称呼方面的差异。

在英美国家,人们相互间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极大。

有些称呼在中国人看来有悖情理,不礼貌,没教养。

比如: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却是得体,亲切的,年轻人称老年人,可在其姓氏前加Mr、Mrs或Miss。

1.1.2问候方面的差异。

朋友们间通常会互致问候来促进人际关系,英语常常用的问语Hi/Hello!“(你好!)How are you?(你好吗?)Good morning!(早上好!)Good evening(晚上好!)。

以上的问候语在中国人之间却很少用,中国人在打招呼时常用的是:“你吃过饭了吗?”这是中国人问候的常见方式。

其实并非真想知道对方是否吃过了饭。

然而在英语中,问对方:“Have you eaten yet?”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话,而会误认为你可能发出对他/(她)的邀请。

1.1.3闲谈方面的差异。

中国人和外国人初次见面可以会问这样的话:What's your name?Where are you from?How old are you?Are you married?甚至会问:How much do you earn every month?How much is your coat?What religion do you believe in?这类在外国人眼里被视为个人隐私性的问题,常会令他们不知如何作答,觉得十分难堪,会令这次谈话不欢而散。

相互了解,关心彼此的舒适和健康以及对彼此感兴趣的事,这些都是英美乡村和小城镇生活的特征。

因此,在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时,必须选择恰当的话题。

英汉词汇中文化差异比较论文

英汉词汇中文化差异比较论文

英汉词汇中文化差异的比较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传统习俗的不同,英汉词汇所承载的含义也有所差异。

本文从英汉词汇对比的角度,来探讨英汉词汇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旨在加强对学习者文化素质的培养,使语言学习和文化意识结合起来,以减少交际障碍,提高对词文化的敏感性和使用英语的得体性,最终获得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英汉词汇文化差异文化学习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语言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

英国语言学家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不能很好的表达,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

词汇是最直接反映语言文化背景的,是语言中最活跃、最有弹性的成分,也是文化载负荷量最大的成分。

许多词汇都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即文化内涵词(culturally loaded words),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不但会影响学习者对文章和问题的理解,还会影响对英语语言的正确使用。

查询词典可以知道词语的直接意义,但却无法深入了解词语背后隐藏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容易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误解,所以词汇学习不仅是在语义学范围内解释词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掌握词汇的文化内涵从而正确、得体地进行跨文化跨语言交际。

一、语言、文化与词汇的关系首先,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中,并且反映该民族的信仰和情感,因此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通过社会习得的知识,而语言则是在社会环境的激发下而获取的一套知识系统。

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是客观存在的,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人类有了语言,才得以将知识、观念、创造发明等一系列人类的行为模式传递给别人,广播于社会,可见语言是文化的传播媒介,是整个文化进化的必要前提,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

它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体系中结构和意义的统一体。

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文化影响词汇的发展与使用。

浅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浅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浅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语言学家将文化定义为:“文化就是一个人为了让自己的行为被其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必须知道或相信的任何东西并且按着这些要求去行事。

文化是从社会习得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习得一种语言就意味着习得那种语言所关联的文化。

可见语言与文化密切相联,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语言词汇则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

英汉语言中许多词汇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此种文化信息在交际中发挥着功能作用,即可称为文化功能。

英语和汉语产生、发展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自独特的文化必然会反映在其词语中,词汇不只仅限于表达表层的所指意义,而是蕴涵着深层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文化内涵, 能生动地体现语言文化的差异性。

学习英语时通过对词汇文化意义的了解学习从而对英美等国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意识等有所了解,这将有利于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跨文化交际障碍、避免语用失误。

一、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含义通常英汉词汇意义都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指称意义,这是词汇的原本含义。

一般来说,这一部分意思是词语的字面意思,或者说是表层意思,在字典里能找到的解释;二是词汇的文化意义,这是词义的隐含意义,这部分能显示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字典里找不到这方面的解释。

人类是通过语言来反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但由于人类不同群体所处的环境、历史、政治和经济各不相同,对客观世界的感知结果也不尽相同,许多词汇都带有与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密切相关的内涵意义,由此构成不同语言词汇意义的文化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对应的词语,其意义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在文化背景方面,意义有较大差异。

这就是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二、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表现形式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文化意义部分相同在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中,对应词语在某些方面会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它方面却不会。

英汉词汇中文化差异对比

英汉词汇中文化差异对比

英汉词汇中文化差异的比较外语学院笔译班林立胜1311051093孙诗钊1311051085文化内涵词culturally loaded words⏹直接意义⏹文化内涵⏹文化差异→正确得体地使用语言⏹词语的英汉文化差异⏹原因分析1颜色词语的英汉文化差异to make a blue joke 开一个下流的玩笑汉语中的蓝色指秋高气爽的天空色,给人以辽远、宁静和超脱的感觉。

在英美国家,蓝色表示高雅和忠诚,常用来喻指人的“情绪低沉”、“黄色的”、“下流的”。

她皮肤白皙。

不宜译成:She has a white skin.应译为:She has a fair skin /complexion.因为汉语的“白”也不等于英语的white。

英语中的白色表示纯洁、高贵,故婚纱是白色的,而在中国白色意味着死亡、疾病。

a white man 忠实可靠的人2亲属称谓词语的英汉文化差异⏹亲属称谓⏹1汉语详繁VS 英语简单(举例cousin、aunt)2汉语中的亲属称谓常用于非亲属之间泛化英语中亲属称谓一般只限于家庭内部举例:爷爷、奶奶(举例:开车)汉语中出于礼貌VS 英语中嘲笑意味3动物词语的英汉文化差异英语中百兽之王狮子汉语中百兽之王老虎play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 置身虎穴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 虎头蛇尾4数字词语的英汉文化差异⏹英语单数吉利数字⏹在表示更深程度时,常在整百整千的偶数后再加上“一”: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十分感谢、千恩万谢),have one thousand one things to do(日理万机)等。

中国双数吉利数字人们喜欢双数的偶合意义,追求“好事成双”,渴望“双喜临门”,百事顺心为“六六大顺”,美不可言为“十全十美”。

英汉词汇文化差异原因分析⏹ 1.自然环境⏹英国是个岛国,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中的不列颠诸岛上,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其特点是雨量充沛,风大雾多。

英汉词汇文化差异比较

英汉词汇文化差异比较

二、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差异
人类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与动物的关系向来很密切。一方 面,动物是人类重要的衣食来源之一;另一方面,许多动物被 人们赋予神性,视为图腾,顶礼膜拜。这些动物形象积淀着特 定的民族心理,负载着人们的感情,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动物 文化。 ► Dog 狗
中国人和西方人都有养狗的习惯,但看法不同。在汉语文 化中,狗是一种卑微的动物,虽在古代,说狗是忠臣,猫 是奸臣,但用狗的形象比喻人时,都是贬义,如:狗东西、 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狗胆包天、狗急跳墙等。 由于受到民族心理的影响,中国人讲英语时很少会用到与 dog有关的语句。
Chinese
浑水摸鱼
形象不同、意义相近
骑虎难下 养虎入
在英汉语言中,某些动物词汇表达的意义相近或相对应。
English as timid and tame as deer
as sly as a fox as slow as a snail as lovely as a little sheep as busy as a bee as naughty as monkey as dirty and greedy as a pig to parrot what other people say as proud as a cock
(大亨)、 cool fish(厚脸皮的人)、cold fish(孤僻的 人)、fresh fish(新囚犯)、drink like a fish(牛饮)、 mute as a fish(噤若寒蝉)、a fine kettle of fish(一 团糟)等。
而中国人更了解和熟悉陆地生活的农业耕作。因此“牛”在 汉语中的意义也非常丰富。 如:牛劲、牛饮、九牛二虎之力、 多如牛毛、牛脾气、孺子牛 等。

英汉词汇意义的文化差异对比研究1

英汉词汇意义的文化差异对比研究1

姓名:肖鹏学院:计算机学院班学号:序号:英汉词汇意义地文化差异对比研究摘要: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地依存关系,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活跃地要素,而语际间地文化差异在词汇这一层面上有着非常充分地体现.本文以一些具体语料分析英汉词汇意义地跨文化差异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地问题.b5E2R.关键词:词汇文化意义;跨文化差异语言与文化总是相互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语言是文化地直接表现,外语地学习必然涉及目标语文化( )地学习.目标语( )地使用也要受到目标语文化地制约.不同地民族由于历史、地理、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宗教及价值观念等文化方面存在着差异,不同语言之间语言地结构、语义、语言使用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活地要素,而语际间地文化差异在词汇这一层面上有着非常充分地体现.表达同一理性概念地词,在各自地独特地文化语境中有着附加在词汇本身概念之上地不同地联想意义.这种联想意义反映使用该语言地国家地历史社会文化,民情风俗.这种添加在词基本概念之上地带文化色彩地语义亦称为国俗语义.这种联想意义与词汇本身也许没有必然地联系,而是在说话者(或作者)、听话者(或渎者)地文化知识基础上,在特定地语境中,对一个词所产生地某种特定感受.不同地文化语境中这种联想意义存在差别,若不了解这种差别,就不能完全接受一个词所承受地全部语言信息量,而影响说话者(或作者)与听话者(或读者)之间地交流地顺畅.提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地准确性外,还强调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地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地灵活性,以适应日益广泛地国际交流地需要.在外语教学中,在跨文化交际地实践中,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这种语际间地差异,提高其对语言差异地敏感性,有助于他们更恰当地了解掌握所学地语言地文化,从而增进其交际能力.使其语言使用得更得体.将语言跨文化差异引入教学,对外语教学(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提高学习者地语言使用地有效性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起着重要地作用.本文拟就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层面上地跨文化差异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词汇语义所反映折射出来地不同语言民族地历史社会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地差异性,提高语言学习者对目标语文化差异地“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地灵活性”.p1Ean.词汇蕴涵地文化差异造成语际间许多对应地词意义不完全对等.英国并不完全等同于中国地“茶馆”;英国里上地“”与法国里喝地“”因酿造材料及工艺不同而有所不同.当一位省长在向来华访问地美国商务代表团团长介绍自己地夫人时说“这是我爱人”,译员不能译为“ .”(而译为“ ”)汉语中地“爱人”是指配偶(丈夫或妻子),而英语中一词“爱人、情人”看作,不宜公开、正式场合谈论.词汇学习不仅仅是记住它们在目标语与源语言之间地对应词,或学习其定义或在上下文中与其它词之间地关系,还要学习其在整个文化语境中地意义关系.DXDiT. .表示颜色地词在英汉两种语境有不同地联想意义:在西方文化中含有沮丧、消沉或者淫猥、下流之意;而在中国文化中蓝色却表示肃穆、严肃;淫猥,下流色情则用黄色表示,“黄色电影”、“黄色录像带” 英语说成,RTCrp..而英语中是“黄皮书”,指法国政府发表地报告书.在英语国家常表示气愤、愤怒,危险,如在美国安全警戒级别最高为红色( );在汉语中被用来表示革命、喜庆,大红灯笼、大红喜字、大红花、红对联都给人以喜庆地意象.红,还与妇女有关,如“红粉”( )“红颜”指美女( ),“红闺”或“红搂”指闺房,《红楼梦》地红楼即指女子地闺房.在西方含纯洁、天真无暇之意,新娘要穿白婚纱,是“纯洁地心灵”;是“吉日”;而“白色”在中国文化中用来象征恐怖,象征死亡,中国人在丧葬中活动中用白纸,披麻戴孝用白布,汉语有“白色恐怖”.汉语“戴绿帽子”表示“妻子有外遇地男人”,英语释义为“ ”(不能套用),英语含“幼稚、嫩气、缺乏经验”,(生手、新手);(涉世未深,易上当受骗地人).绿色在汉语中也代表着春天和希望.5PCzV..英汉两种文化在借用动物作喻体时亦有不同.英语民族以为百兽之王( ).“狮子”还象征“权利、勇猛”,如(雄狮和独角兽——特制捧持英国王室徽章地动物),——(狮子——英国国家地标志),(勇士),英语引申意“危险,险地”,如’ ’ (置身险地). (危险地障碍),(如汉语“人虎穴取虎子”).而汉语则以“虎”为百兽之王,汉语有“狐假虎威”、“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一“虎”也象征“权利、勇猛”.如“虎节.虎符”.“虎臣、虎将、虎劲、虎威、虎胆、生龙活虎、虎背熊腰”.同英语一样,最有权利最有力量者也常很危险.汉语有“伴君如伴虎”、虎口、龙潭虎穴、虎穴.再如英语和汉语“蟋蟀’虽同指一种呜叫地小昆虫,但却有着迥然不同地文化含义.“蟋蟀”在中国文化里常给人以悲秋、忧伤凄凉、孤独寂寞地联想,文人墨客喜欢借以烘托这种气氛.欧阳修地《秋声赋》:“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呜,惊回千里梦,已三更.”杜牧《夜寝》:“蛩唱如波咽,更深似水寒”等等.与这种忧伤形象截然不同,在英美文化中却成了“快乐地小蟋蟀”.英国民俗认为在圣诞夜听到叫地人会无比幸运.同样地概念在不同地文化中所产生地不同联想反映了使用不同语言地人民对客观世界、对大自然地独特地认识和态度.英国是个岛国,历史上渔业和航海文明发达.人们对很熟悉.常被用以喻人,如(大人物),(迟钝汉),(倒霉蛋,愚笨可欺之人),(放荡鬼),(无耻之徒),(冷淡、酷地人),(孤僻地人).华夏文明以农耕文明为主,汉语许多跟农业有关地词语、农民世代相传地农谚: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五谷丰登;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等等.jLBHr..一些植物在英汉语境中有着不同地文化含义.如“柳树”在汉语中有丰富地国俗语义.在中国文化中,“柳”与“留”谐音,含“挽留”之意,古人有“折柳赠别”地习俗.《三辅黄图》:“汉人送客至此桥(灞桥).折柳赠别”.“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春风知别苦,不遣杨柳青”(李白《劳劳亭》).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有:“扬子江头杨柳青,扬花愁杀渡江人”.柳永《雨霖霖》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姿”喻“姿色”,汉语有“桃面柳腰”,白居易《长恨歌》有:“芙蓉如面柳如眉”.柳树易成活,适应性强.汉语有:“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柳暗花明又一村”.“柳”喻“盎然春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而与汉语中地柳树虽然所指物体相同,但在英语中却与中国文化中地“柳树”有着不同地文化内涵,它常使人联想起悲哀与忧愁.莎士比亚地有过“柳树歌”以表达她地悲哀,暗示她地死亡.在《圣经》地第篇中有这样地描述:. 在这些描述中,含有浓浓地悲哀与忧愁.在汉语中,“柳”亦指风尘女子,“墙花路柳”“寻花问柳”.“花、柳”等植物喻妓女或妓女有关地事物,如烟花巷、花街柳巷等;英语则常用“”一词.如(妓女),(过妓女生活),(变成娼妓),(卖淫)等.“柳树”在汉语与英语里地不同地联想意义反映出不向民族文化地特点,这带着有感情色彩生动形象地联想意义对与外语学习者来说是了解目地语文化地重要途径.xHAQX..对于“”和“西风”中国人和英国人有着各自不同地理解.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当西风吹起时,英国正值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地季节.诗人雪莱在《西风颂》热情地讴歌了西风地力量,视其为希望与力量地象征.马致远地《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汉语中地西风是凄凉、萧条地.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地地理位置也会影响词地文化内涵,从而反映了自然环境对于人们思维地影响.再有“”及“龙”在英汉两种文化地不同意象,都反映了这种指示相同,而联想意义不同或截然相反地词汇地文化内涵与国俗语义特点.又(妥协)对中国人而言常表示消极意义.中国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肯让步,是为讲原则,有纲有常;但在美国文化中,是达成协议过程中不可或缺地过程,因而有积极意义.在外语教学中,尤其是翻译(口译、笔译)和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研究和挖掘这些词汇地文化差异,以更好地更准确地理解与交流.LDAYt.另有一类词汇,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地联想意义,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只是一个语言符号,缺乏联想意义.如汉语文化中地“竹”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厚地关系.中国人以“竹”喻人,表达坚定正直地性格、朴直虚心、高风亮节地风范与操行.所谓“竹色君子德”,“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等等是为此意.中国人非常熟悉竹,偏爱“竹”,《红楼梦》中林黛玉地窗前是湘妃竹,魏晋时期有“竹林七贤”.汉语中有“胸有成竹”、“势如破竹”、“雨后春笋”“竹篮打水”等等;而一词在英语里几乎没有什么联想意义,英语人对不象中国人对“竹”那么熟悉.连这个词都是外来语,更缺乏文化内涵,在多数情况下.它只是一个名称.英语里也有许多具有丰富联想意义而汉语却没有地词.例如在英国是春天、欢乐地象征.许多文学家、诗人都以表达春天和欢愉地心情.华兹华斯地中对描写,极好地反映了诗人愉快地心情.汉语中地“黄水仙”不如“梅花”“菊花”“牡丹”蕴涵丰富地文化含义.总之,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地词汇在英汉语言多如星斗,不胜枚举.但这些形象生动、感情色彩鲜明地联想意义,深刻地文化内涵.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却是了解目地语言文化地一个非常重要地途径.Zzz6Z.以上讨论了英汉词汇意义地跨文化差异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地问题,我们可以看出汉语词汇地语义和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民族偏重直觉体悟、具体形象、整体辩证地特点;而西方文化地拼音文字多反映出西方人注重分析、强调个体地传统.词汇学习是语言地学习中一个重要地方面.在词汇层面上地跨文化研究地是其有机部分.在外语地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在跨文化交际地实践中,积极探究其丰富地文化内涵,了解这种语际间地文化差异,对于提高学习者对语言差异地敏感性,帮助他们更恰当地了解掌握所学地语言地文化,提高学习者地语言使用地有效性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起着重要地作用.dvzfv.。

文化差异对汉英词汇意义的影响

文化差异对汉英词汇意义的影响

浅谈文化差异对汉英词汇意义的影响摘要: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意义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会影响到不同语言的词汇意义。

本文主要从词汇的概念意义、内涵意义、搭配意义来探讨中西文化差异对汉英词汇意义的影响,以促进英语词汇的教与学。

关键词:文化差异;词汇意义;词汇空缺;不等值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构成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的基本存在单位和运用单位。

词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主观认识的结果。

由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他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角度和结果各不相同,因而就赋予了词汇不同的意义。

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词汇意义的影响。

一、文化差异对英汉词汇概念意义的影响词汇概念意义是指某一事物的总和,人们根据这些事物的特征确定是否可用某一个词来指称该事物。

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对英汉词汇概念意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词汇空缺现象词汇空缺现象是指由于文化的差异,一种语言里有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对应或契合的词。

英汉词汇概念意义的空缺,指的就是英语中的某些词,在汉语中找不到表示相同概念的对应词;或者是汉语中的某些词汇,在英语中找不到表示相同概念的对应词。

这种现象常常和这两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这些空缺的词汇往往反映的是不同民族的特有事物,因此无法在彼此的语言中找到其对应词。

如英语中的“clone”“aids”“sax”“flea market”“cold war”“mascon”“beddo”“plumber”等反映了英美社会的特殊风气及事物,在汉语中就很难找到对应词;同样,汉语中的“旗袍”“中山装”“糖葫芦”“馒头”“八卦”“风水”“乌纱帽”“武术”“炕”“秤”“四合院”等,以及汉语中常用的敬词“贵”“令”和谦词“在下”“鄙人”等,都是汉文化中特有的词汇,在英语中也找不到其对应词。

英汉文化差异

英汉文化差异
“…When she sees that the rice is cooked and knows that it can’t be uncooked, she’ll have to put up with it…”
五、社会文化
英语民族的人见面时喜欢谈天气,中国人爱问 “你去 哪儿?”,“干什麽去?”, “ 吃了吗?”西方人对这几句 话都很敏感和认真。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纯属私事。像这样 的见面问候语,应按具体情况做相应的文化转换。又如得到 别人的赞赏时,中国人与英语国家的人的反应也不同。中国 人会说“哪里,哪里”,西方人会说“thank you”,中国人 认为这样不礼貌。
而海洋型文化的人们航海业,渔业,造船业发达如英国 是岛国,故英语中不乏与海洋事业有关的用法,如, “Hoist your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 “In a calm sea, every man is a pilot.” “A small link will sink a great ship.”
汉语中与佛教有关的表达很多,如“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 佛脚”,“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灵丹妙药”,“道高一尺,魔 高一丈”,“悬壶济世”等许多词汇都来自道教。儒家学说提倡伦 理教化和道德修养,表现在语言中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三纲五常”等。中国的 儒佛道教中都没有至高无上的神,却承认天和天命,比如“人算不 如天算”, “天命不可违”, “天无绝人之路”, “天生我才必有 用”等。
汉语和英语分属两个不同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 于印欧语系,语言差异性很大。
从语调层面上看,英语属于语调语言,汉语则为声调语言; 从语法层面上看,现代英语属于综合性,分析性语言,汉语 为典型的分析性语言。 汉语少见头韵,多见尾韵,英语除了常见尾韵,喜押头韵。 汉语由汉字构成,英语由字母构成。 汉字的四声调号,一个字一个音节,铿锵有力,形成汉语特 有的双声叠韵美,因此会给翻译者带来不可逾越的障碍。英语 的单词重音,句子重音,连续等构成的轻重缓急和意群构成的 音步带来英语的音美。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目录摘要 (1)引言 (2)一、英汉词汇在文化上的差异 (2)(一)地理环境差异 (2)(二)宗教信仰差异 (3)(三)社会历史差异 (3)(四)生活习俗差异 (4)二、词汇结构差异 (4)(一)英汉构词差异 (4)(二)英语构词法 (5)三、英汉词汇文化内涵不同 (5)(一)词义内容差异 (5)(二)习语差异 (6)结束语 (7)参考文献 (8)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摘要英语词汇是交流的根基,更是学习英语最为主要的核心知识,每一种语言都有着其独特的词汇组成方式,体现其民族特殊的沟通特点,从而可以透过词汇反映出这个民族乃至这个国家的语言文化历史。

英语是西方的主流语言,可以展现出很多当地的风土人情,熟知这些词汇,可以帮助学习者建立较好的语言文化背景,从而帮助学习者进一步的了解英语词汇的底蕴。

而汉语又是我国通用的语言,学生如何掌握英汉词汇之间的文化差异将成为主要探讨的问题。

通过学习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来提高自身的文化思想水平,从而让语言交流成为一种简单易行的方式,降低交流阻碍,使得学习者可以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提升文化交流能力。

英语和汉语是在不同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种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必将会有着很大的差异性,而英语词汇的掌握则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也是与人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学习英语词汇的时候,人们一定要注重对文化背景的了解,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其所产生的文化内涵也是不同的。

本文主要研究英汉词汇在文化的差异,其中包括地理环境差异,宗教信仰差异,社会历史差异和生活习俗差异。

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英语词汇结构差异,并分析了英汉词汇文化不同内涵,包括颜色,动物,饮食词汇的内涵差异以及习俗差异。

本文对英汉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包括词汇,词汇内涵对比,词汇文化内涵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帮助英语学习者了解和掌握语言,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英语词汇;文化差异;英汉文化引言语言就是一面镜子,通过镜子可以看清这个民族的历史,看透这个国家的发展过程。

英汉词语意义对比分析报告

英汉词语意义对比分析报告

英汉词语意义对比分析报告一、引言语言是人类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而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

不同语言中的词语虽然可能存在相似之处,但由于语言的不同背景和文化的差异,词语的意义也会存在差异。

本次报告旨在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语意义,探索其背后的文化和语境因素。

通过此次研究,希望能够加深对英汉文化差异的理解,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词语意义对比分析1. 生活词汇(1)友谊(Friendship)在英语中,友谊一词常指来自于共同的兴趣或目标而建立的友好关系。

而在汉语中,友谊更强调情感上的亲近和信任。

这种差异反映了英语文化注重实际利益和目标导向,而汉语文化则更看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

(2)家庭(Family)英语中的家庭一词通常指核心家庭,即父母与子女的组合。

而汉语中的家庭更加广义,可以包括三代人、亲戚、兄弟姐妹等。

这反映了英语文化对核心家庭的重视,而汉语文化更注重家族和亲情的概念。

2. 社会词汇(1)权力(Power)在英语中,权力通常指个人或组织对他人的控制或影响力。

而在汉语中,权力更加强调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这反映了英语文化中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成就的价值观,而汉语文化则注重整体利益和社会秩序。

(2)公义(Justice)英语中的公义通常指法律和道德的公正与合理。

而在汉语中,公义更加强调道德和伦理的原则。

这反映了英语文化中法律体系和法治的重要性,而汉语文化更注重道德与人情之间的平衡。

3. 文化词汇(1)自由(Freedom)英语中的自由强调个人行动和选择的自主性。

而在汉语中,自由更强调在合理的范围内不受束缚。

这反映了英语文化中追求个人独立和自主的价值观,而汉语文化更注重个人在集体中的责任和义务。

(2)文化(Culture)在英语中,文化一词通常指一定地域和社会群体内所共同持有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模式。

而在汉语中,文化更强调传统、历史和人文底蕴。

这体现了英语文化中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尊重,而汉语文化则更注重传统和历史的传承。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胡亮才(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益阳413000)摘要:英、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种,各自内含不同的文化因素,词汇的翻译实际上包含着语义和文化两个层次。

本文就英、汉词汇的文化因素及对翻译的影响进行探讨,从而尽量避免词汇之间的文化差异对语言交流所造成的障碍。

关键词:英汉词汇;文化差异;词汇翻译中图分类号:G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681(2004)01-0060-02一绪言英、汉两个民族均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传统,都有丰富而发达的语言。

词汇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定的文化常将某种烙印加到词汇上,由于各自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社会制度和地理环境等诸因素的不同,形成了不同民族各自不同的词汇体系,从而使这些词汇在文化意义上呈现出差异,而这些差异常会导致信息传递的错误。

二英汉词汇在文化意义上的差异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语言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词汇的不同理解是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之间文化的差异所引起的,而导致文化差异的基本因素往往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不同的地理与生活环境以对汉语“西风”和英语“west wind”的理解为例,由于中、英两国在地理位置上的不同,当西风吹起的时候,英国正值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而在中国,则正值深秋或隆冬,天气寒冷,树木凋零,使人联想起一种凄惨的感觉;西方人常视之为希望与力量的象征。

另外汉语中还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之说,这里的“东风”与“西风”均被赋予了明显的政治色彩和褒贬含义。

2.不同的人文历史、生活习俗及风土人情在中国历史上,“牛”是人们广为熟悉和喜爱的家畜,如是“牛”就有了特定的内涵。

用“牛劲”比喻人的力气大,用“壮如牛”来描述人的健壮,用“老黄牛”来赞美人任劳任怨。

而在西方国家则用“马”来体现上述意义,如:“Strong as a horse”,“work iike a horse”及“eat iike a horse”。

英汉文化差异在词汇中的反映

英汉文化差异在词汇中的反映

英汉文化差异在词汇中的反映一、词汇空白我们可以举出无数的在一种文化中存在而在另一种文化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概念,比如:中文中的“干部”一词,一般译成英语的cadre,旦是cadre却不等于中文的干部“”,而且,cadre 不是一个常用词,很多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不懂得去含义。

即使认识这个词,人们对其发音也不尽相同(因为他有三四种读音)。

难怪有人建议使用其他的替代词:officials, functionaries, administrators 等等,旦无一可与“干部”一词对应。

目前有一种新的提法,把这种词叫做china English.同样,像cowboy和hippie,中文中没有对应词。

汉译“牛仔”并为表达出早期美国西部与cowboy 有关的传奇和浪漫;而“嬉皮士”不仅没有表达出hippie 本身的含义,而且还有一点误导作用,因为很多hippie 是严肃认真的人,尽管他们的生活方式对多数人来说显得有点古怪。

另外,一些汉语词汇(如:toufu 豆腐,chowmeim炒面,litchi 荔枝,cheongsam旗袍等),由于找不到英语对应词,虽然通过音译进入了英语词汇,旦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对他们还是陌生,这些都是文化使然。

二、词义差异我们常听到一些对英语一知半解的人对英美人士介绍其同伴为my lover, 这常使那些老外们瞪目结舌。

他们不明白,对这种问题一向讳莫如深的中国人怎么忽然这么开放,公然承认自己有“情人”,而只不过是他们的配偶而已。

他们的本意是“爱人”,并非“情妇”或“情夫”。

中文的“籍贯”一词,既可以指出生地,也可以指一个人的祖籍,二者有时相同,但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同的。

而在英语里,出生就是出生地,与一个人的祖籍无关。

这种差别有时会在填写身份证、个人资料和护照时产生混乱。

同样,“知识分子”和intellectual 在英汉文化中也有较大的差别。

在中国,“知识分子”通常包括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医生和工程师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语言学家将文化定义为:“文化就是一个人为了让自己的行为被其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必须知道或相信的任何东西并且按着这些要求去行事。

文化是从社会习得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习得一种语言就意味着习得那种语言所关联的文化。

可见语言与文化密切相联,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语言词汇则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

英汉语言中许多词汇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此种文化信息在交际中发挥着功能作用,即可称为文化功能。

英语和汉语产生、发展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自独特的文化必然会反映在其词语中,词汇不只仅限于表达表层的所指意义,而是蕴涵着深层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文化内涵, 能生动地体现语言文化的差异性。

学习英语时通过对词汇文化意义的了解学习从而对英美等国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意识等有所了解,这将有利于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跨文化交际障碍、避免语用失误。

一、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含义
通常英汉词汇意义都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指称意义,这是词汇的原本含义。

一般来说,这一部分意思是词语的字面意思,或者说是表层意思,在字典里能找到的解释;二是词汇的文化意义,这是词义的隐含意义,这部分能显示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字典里找不到这方面的解释。

人类是通过语言来反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但由于人类不同群体所处的环境、历史、政治和经济各不相同,对客观世界的感知结果也不尽相同,许多词汇都带有与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密切相关的内涵意义,由此构成不同语言词汇意义的文化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对应的词语,其意义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在文化背景方面,意义有较大差异。

这就是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二、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表现形式
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文化意义部分相同
在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中,对应词语在某些方面会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它方面却不会。

如:英语rose和汉语的“玫瑰”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相同的文化内涵,都象征“爱情”,但在英语成语under the rose中,rose的文化意义却是“秘密”、“沉默”;又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将“猫头鹰”与“倒霉、厄运、不吉利”等联系起来,认为它是不吉利之鸟,在这点上,英汉两种语言也有相同的文化内涵,但除此,在英语中owl还有“精明”、“神情严肃的人”等文化意义。

汉语中“叔叔”是指父亲的弟弟或比父亲年轻的长辈,在英语文化里面,sister, uncle, aunt,brother,grandpa等词所指的关系是一种有某种血源的亲戚关系,可在汉语文化里面对不同的社会关系也可能会用到这些词,如这样的句子:“孩子不哭,警察叔叔给你讲故事。

” ,某个英雄牺牲了,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句子“……,一路走好,叔叔阿姨来送你。

” 在这些句子里的“叔叔” “阿姨”的文化内涵就不能等同于英语的“uncle”, “aunt”。

2.文化意义完全不同
同一词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虽然有共同的概念意义,文化意义却完全不同。

如英汉词汇里表示颜色的词汇,虽然字面意义相同,然而其联想意义却很不同。

如黄色、黑色。

在汉文化中,因为黄音同皇,在中国古代黄色被视为尊贵的颜色,“黄榜”(im-perial edict),“黄
袍”(imperial yellow robes),“黄袍加身”(take thethrone; seize political power after a coup),黄道吉日(a propitiousdate)都无一不与尊贵荣耀联系在一起。

而英语中的黄色表示“胆小,卑鄙,猜忌”的意思,例如He is too yellow to stand up and fight中的yellow 不是指他尊贵,而是指软弱。

如英语中swan(天鹅)用来指才华横溢的诗人,而在汉文化里天鹅一般代表稀有、高贵、优雅,一般用来形容容貌出众的女子。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便是形容一个男人对一个远胜过自己的女子的不切实际的追求。

3.文化意义的空缺
由于各自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宗教、审美、文化传统以及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社会生活的不同,各民族都产生了一些本民族所特有的具有鲜明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们只表达该民族语言所具有的事物和现象,在一种语言里的词很难在另一种语言里找到对应的词或意义。

主要有两种空缺情况,一为词汇的空缺。

如汉文化所特有的词汇:干妈、干爹、吃醋(表示嫉妒)、洋气、狐狸精、爬灰(……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红楼梦》第7回)、三八红旗手、戴绿帽、走光、母夜叉、七仙女下凡等,这些汉文化所独有的词汇是没有办法在英语里找到对应词汇的,这是一种词汇的空缺。

此外还有一种情形是:英汉有对应词,但一种语言的词汇有文化意义,另一种语言的词则没有什么文化意义。

例如:英语white elephant与汉语“白象”,white elephant指“使人感到累赘的赠品”,或“招致亏损的财产”,而汉语“白象”则没有什么文化意义;oyster(牡蛎)指沉默寡言的人,而汉语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文化意义。

4.文化意义基本相同
虽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两种语言的文化意义不同,但英汉两语言群体在对某些事物现象的认识上大同小异。

例如:donkey(驴)在英语中象征“愚蠢”、“固执”、“倔强”; 汉语中也有“蠢驴”、“犟驴”等说法。

parrot(鹦鹉)一词,在英语中表示“机械地重复别人的话的人”;汉语中也有“鹦鹉学舌”之说。

三、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个民族特有的物质环境、社会结构、精神信仰往往通过这个民族特有的词汇表现出来。

不同民族无一不将其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及其对于世界的认识的独特性反映在民族语言的词汇当中,正是由于这些因素造成英汉词汇意义的差异。

具体说来,影响英汉词汇意义差异的文化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学艺术传统三个方面。

1.自然环境的不同由于生活地理位置不同,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主观感受不尽相同,反映在语言上,就造成了文化意义上的差异。

比如“东风”二字对生活在中国文化环境中的人来说,给人的感觉是“温暖、美好、春天”。

英国地处西半球大西洋东岸,是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夏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人们常常用“美好”、“可爱”、“温和”来形容它。

因此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more lovely andmore temperate.”而汉语里夏天则是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的。

再说英国耕种主要是靠马,因此有许多与马有关的词汇,如a dark horse(黑马-出人意料的获胜者)、change horses换班)、back thewrong horse(下错赌注);而中国主要靠牛,因此很多跟牛有关的词汇:牛劲、牛脾气、牛角尖等。

2.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
生产生活也是词汇文化意义的一个重要来源。

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反映在词汇方面便折射出不同的文化韵味。

比如,在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中,人们用牛犁地,因此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和牛有关的词语也就比较多。

像“体壮如牛”、“多如牛毛”、“汗牛充栋”等等。

而在英语传统的社会中,马在人们的生活中地位较为重要,和“马”有关的词语也很多,如as strong as a horse,eat like a horse,work like a horse 等等。

另外,许多日常事物或现象由于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会产生一些文化意义。

如在英语社会中,颜色词blue含有沮丧的、猥亵的、忧郁的意思,像feel blue (闷闷不乐),make the air blue(说下流话)等。

而汉语中,蓝色使人想起天空、海洋,给人以辽阔、宽广、公正之感,所以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老百姓称廉洁公正的官员为“青天”。

最后,生活中常见的有些动植物因不同的联想也会产生不同的文化意义。

例如,英语中人们认为鸡“胆小懦弱”,而汉语中认为老鼠是这样的。

在汉语文化中“松树”的联想意义是“长寿”,而英语中,“松树”却无此义。

3.文学艺术传统的不同
英语社会和汉语社会都有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传统。

这些传统积累沉淀下来,赋予语言词汇形态各异,色彩纷呈的文化意义。

比如,在汉文化里提到“林黛玉”,就会有一个美丽哀怨、多愁善感的知性女子形象会立刻浮现于脑海;而对《红楼梦》无所知的西方人来说,便是很难理解这其中的文化意义,再如汉语中“松树”给人的意象是“挺拔、坚韧”,如陈毅有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而英语中却说as strong as an oak(像橡树一样坚韧)。

在《圣经》中的人物如Cain(该隐)在西方文化是“叛乱,内讧”的代名词。

而一些对《圣经》和基督教知识缺乏了解的中国人他们当然更无法理解其内在的文化意义了。

四、结论
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差异反映了英汉民族各自独特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等深层的东西。

了解并掌握这些差异,无论对英汉语言学习者来说还是英汉语言工作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晓这两种语言词汇意义方面的文化差异,才能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和运用这两种语言,才能正确地、成功地进行交际交流,才能丰富语言文化知识和提高社会文化语用能力,从而能够真正地从本质上掌握这两种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