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教学尝试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尝试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因在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日益

得到重视。倡导探究学习,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文化,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们设计了许多探究的课题,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碰到许多尴尬的问题。一方面许多学校实验室硬件不能满足探究教学的需求,由于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班级数的增多,导致实验室、仪器药品等硬件设备以及实验人员的配备的不足逐渐显现出来,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让更多的学生动手实验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教师缺乏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对新课标理解不力,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交流与讨论,没有成功的合作探究、合作讨论的教学模式,没有平等、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依然缺乏活力。如何在新课程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是对我们一线教师的严峻考验,课程标准给教材留下了较大的发挥空间,给一线教师如何使用教材,如何补充教材,如何施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战性。下面就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谈谈我的做法。

一、注重探究学习的选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发探究动机

片面地追求探究式学习,否定接受式学习,遇到问题就探究,每堂课都探究,不光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还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

掌握,效果与预先所想的相差,甚远致使探究活动形式化。接受式学习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借鉴前人的直接经验可以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只有那些具备探究价值并适合学生探究的内容才可以设计成科学探究活动。如“物质的量”、“化学平衡”等概念的教学,一上来让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学习,结果费时费力,收效不大。因为学生虽然经过了探究,但对这些概念的形成还远远不够,教师还得从头讲起,使学生的探究走了过场。这种没有知识基础的探究,纯粹是浪费时间,不仅如此,而且还常常使一些学生对知识产生了一些模糊认识,生米做成了“夹生饭”,教师讲解时还要费尽心力澄清这些模糊认识,实在是大可不必。

1.集中精力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开展两三个具有代表的探究性实验。在内容多,时间紧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对探究性实验内容有所侧重,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重点突破,这些探究实验可以在教师监控引导下,由教师设置适当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或猜想假设,并自己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分析现象,表达交流,得出结论,进而拓展延伸。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其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地发挥了化学实验的功能。

2.选择实验中某个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在进行不同的实验时,根据实验内容,学生实际和课时安排,选择其中某几个环节让学生充分探究。下一实验则另选一个环节由学生探究,这样既解决了探究实验费时费力的问题又能充分发挥学生与实验为积极性,加强学生对不同实验环节的掌握能力。

二、注重探究学习的方式、方法。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不要使探究学习表面化、庸俗化。如一些公开课,教师课前精心安排,进行多次排练,提出的问题很深刻,学生一一作了正确的回答,这样的探究学习表面看热热闹闹,探究的问题也不少,当时看学生好像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实际上弄懂了多少?教学效果会好吗?

1、培养探究性实验技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现行的实验教学,学生大多数处于观众位置上,某些操作的细节或现象一晃而过,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我在课堂教学中,通常除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外,主要给学生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实验现象思考、讨论、改进),让学生亲身体验,然后探索查明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例如,在讲铁的化合物知识时,课本安排了制备fe(oh)2白色沉淀的演示实验,按实验原理及操作过程和现象的观察,设计了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1)如何制备fe(oh)2白色沉淀?

通过学生实验及对现象的观察,没有白色沉淀,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出来。

2)为什么没有白色沉淀?

学生相互讨论,探究原因得出:+2价的铁易被空气中o2氧化成+3价的铁。

3)进一步设疑:如何操作才能得到fe(oh)2白色沉淀呢?

学生动手操作活动:隔绝空气条件下,将滴管插入fecl2溶液下面慢慢挤出naoh溶液。现象:滴入后还是灰绿色沉淀,久置后变红褐色沉淀。此时学生各抒已见:①要用新制fecl2溶液,②naoh 溶液中溶解了少量o2,③要将试管中液体液封。然后学生动手操作:先在试管中加入新制fecl2溶液,再加入苯或汽油,然后将胶头滴管伸入液面下加入煮沸过的naoh溶液,现象:产生的白色fe(oh)2沉淀。

经过学生亲自动手,创新改进,既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体悟到科学探究之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训练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善于质疑释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要想把精心备好的教学内容有效地授给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就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针对重难点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例如:在讲钠一节时,首先用投影仪让学生观察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当学生看到一系列实验现象后,再亲自实验,这时的学生就既好奇又感到困惑不解:(1)为什么钠会熔化成小球浮在水面上?(2)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四处游动且发出嘶嘶的声音?(3)滴入酚酞水为什么变红?此时的学生急待弄清这些现象的原因,必须紧张的思考,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经过思考和讨论,得出问题,

教师此时可进一步设疑,生成了什么气体?如何收集实验产生的气体了呢?这就是本节课难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参加反应的元素种类思考,学生马上想到是氢气或氧气。进一步设疑怎样证明气体成分呢?学生集体讨论后得出收集并点燃,能燃烧则为氢气,否则为氧气。从而设计检证气体成分的实验,这样逐步推进,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潮,既激发学生探求问题求知欲,又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归纳问题的能力,突出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3、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尝试科学探究的魅力。探究是对某一课题的研究,它与解答问题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此,即不是让学生找唯一的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在获得结论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提高学生能力的意义讲,往往探究的过程比获得结论更重要。例如《氯水成分的探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让学生分析推测氯水的成分,然后各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最后学生做实验验证方案和猜想。其中部分学生设计了一个用ph试纸测定氯水酸性的实验,结果是变白了,与预设的变红的现象完全不同,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求知欲。这样的探究课就能达到知识的生成和知识结构同时兼顾的作用。

4、合理的设计探究教学程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实施探究学习,离不开科学精心的教学设计,如何选择合适的内容开展探究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必须要心中有数。教改的一个主要方向,就是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使学生清楚的了解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参与热情,有效发挥课堂效率。探究学习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