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教学尝试论文
有效教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实践论文
有效教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有效教学是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认为有效教学是解决现存中小学教学问题的一种方案,是推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实践持续深化的得力助手,并对有效教学含义从“有效”和“教学”两个角度来界定,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
新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要求越来越体现这一理念,以下就本人近两年来在新课标的教学实践中体会谈谈有效教学在化学实践中运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对于新课标的解读中,表明了实验探究能够体现如下教学价值:1、实验探究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
2、通过实验探究的教学,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爱动手的好习惯,一旦对某个问题有了质疑、有了争议,学生就会采取实验探究的方法来解决。
3、实验探究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探究教学中学生能“随心所欲”,大胆尝试不但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所以,引导和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探究是搞好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保证,也是教育水平的衡量标志,更是有效性教学的重要体现。
我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十多年,亲历了新旧课程改革的历程,我深深体会到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实践是非常明显的,以下事实能具体的说明:一、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演示实验一般由老师在台上演示,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作用较小,特别是酸碱盐中不少试管实验。
在偌大的教室中,后排的同学总是没有观察清楚试管内的变化,这种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学习的兴趣。
为了克服这种不利的因素,可使学生都参与实验教学。
学生经过自己动手,印象深刻,同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如果让学生课前预习好实验,尽可能将演示实验改由学生上台演示,老师和其他学生在台下实验,间断性提出规范性操作的要求,让同学们用挑剔的眼光注视演示者的每个动作,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化学毕业论文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尝试探究论文
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尝试探究论文论文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论文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老师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
本文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际出发,对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
作为化学教学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实验教学既可以起到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对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也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本文就化学实验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实验兴趣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促使他们通过亲身体验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有意识地将实验带给学生的兴趣感逐步转化为对实验本质的研究方面,使其成为促进学生探究化学实验的根本动力,以保证学生认知兴趣的持久性。
实验教学中还可以适当增加实验技巧的难度,除了要求学生做好规定实验以外,还要开放实验室,设计包含新意和创意的综合类实验,增加实验考核力度等,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化学实验具有很强爱的操作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最终导致实验失败或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但是教师一定要不责备学生,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对失败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根源,重新操作实验,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当学生实验成功时,要及时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进一步实现价值观念化,进而将其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当学生遭遇失败后,教师要给予鼓励性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帮助学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决心,从失败教训中总结出新的经验,争取下一次取得成功。
教师在进行考核时,一定要注重衡量学生设计实验的逻辑性、创造性、实验总结,以及他们的表达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通过科学的思维意识来观察与分析问题,最终发展兴趣、获取成功。
作为化学教师,一定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认真探究实验教学的内在规律,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启迪学生思维;并为学生营造和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为学生提高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提供有利条件,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增长。
化学实验课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课教学论文一、试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广泛意义不论是从人类认识规律,还是从发展学生家长的智力与能力、培养他们科学的世界观培植和方法论、来判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等角度来看,化学实验都具有十分关键性的作用。
一个概念的形成,常常需要一个演化过程。
从实践出发,首先获得一种感性认识,然后经过分析、概括、推理,慢慢形成了一个基本概念,并在以后的发展中不断得到发展、完善。
因此一个概念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的,化学语汇也是这样。
如果我们的教师须要科学地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同样,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入地化学定律和化学原理,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和所学的化学知识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同时,实验教学还是智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一项重要两项措施。
二、化学实验教学中化学的原理改进无机化学科学的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实验。
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理论的感性认识,并通过抽象思维形成理性认识,而通过实验又可以验证和巩固概念、理论,使之发展和深化。
临床实验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为培养学生立论、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对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陶冶思想情操都具有非常极其重要重要的作用。
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应当注重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是自发进行的,要靠教师引导、启迪,逐渐培养而成。
首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观察在高分子实验中的作用及提高观察能力的意义,要经常要求学生预先做好观察的准备,提出明确的观察战斗部队,实施进行观察的计划,掌握所必须的具体方法。
这样不利于启发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提高了观察的效率,并使学生的智力技能在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的配合下迅速提高;其次是教师要根据观察对象的特征,有意识的训练协调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从而提高观察质量;再有就是指导学生学会既全面、又分清主次的观察。
尝试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论文
尝试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实验教学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人提出,这是一种探究性教学模式,基本程序是:尝试提出问题,尝试进行练习,相互交流讨论,教师再讲解。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不能一味停留在老师做,学生跟着做的模式上,需要有新的教学模式打破这一传统,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
尝试法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尝试法;初中化学实验;应用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化学实验教学都是根据知识点的结构组织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习惯了开展注入式的教学。
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很容易导致学生只会简单的照搬和模仿教学中的实验实例,对所学的知识很难灵活的运用,缺乏自己动手去解决化学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著名科学家牛顿是先自己发现了“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这个普通的自然现象,再经过仔细的分析和研究,最后才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而不是先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研究,然后再发现现象的。
所以在实验教学课堂上,教师向学生讲授各种知识时,应该先让学生详细地了解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能够灵活应用知识,而不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结果,让学生按套路走下去。
一、尝试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在初中化学的课程体系里,化学实验教学是重点,居于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是进行后续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
1.尝试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起学生的求知热情尝试法教学从问题入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任务,结合实际,要求学生做出反应,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学习自觉性。
如,在讲到熟石灰相关知识时,告诉学生家里墙壁粉刷用的就是熟石灰ca(oh)2,刚粉刷的墙壁较软,几天过后比较硬,道理就是ca(oh)2遇到了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化学反应。
这样学生就有兴趣去了解ca(oh)2了,对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的记忆也变得轻松了。
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苏打粉”“重曹”,是白色细小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
高中化学创新实验教学论文(十六篇)
高中化学创新实验教学论文(十六篇)一、利用化学实验,帮助学生导入新的教学课程高中化学实验不仅仅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辅助,更是他们学习化学的一种精神动力。
化学实验多表现为有趣、神奇的特点,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这个特点,将一些小的化学实验作为一个课前导入来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再通过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原理。
特别要注意的是,化学实验课堂引入一定要具有客观性和可观察性,让学生由现象出发,去探究本质。
这也就要求化学实验和问题教学法相结合,教师一方面提问问题,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
另一方面要将问题设置得有开放性,不能够随意抹杀每个学生的看法。
甚至可以给出学生多个假设,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向着更多方向去思考。
如果学生在理解实验主旨时出现偏差,教师要及时做出纠正。
因为课堂导入本来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如果出发点就是错误的话,那么就事与愿违了,甚至会导致不好的后果。
二、利用化学实验,要注重实验的生活实际性在很多人看来高中化学实验有一层神秘的面纱,不敢让人靠近,别人也休想轻易地了解他。
这种表面现象让很多人对化学实验“又爱又惧”。
特别是对于正在学习化学知识的高中生,也许他们内心很想去尝试做化学实验,可是繁琐的步骤、复杂的实验原理、种类多样的实验药品都成为阻碍他们的因素。
因此,教师在设计化学实验时,特别是一些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原理和记忆化学知识的一些实验,一定要简单化、生活化,如果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就去做这些小实验,那是最好不过的。
例如,在教学金属和非金属这一章节的时候,如果想要让学生对这两类物质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就可以拿生活中最常见的铁和石灰石等来和酸做实验,然后通过反应现象的不同,或者是辅助产物验证的方法来将产物和现象做比较,从对比中对这两个知识都能够加强记忆。
而且在做铁与酸反应的实验时,可能会因为铁锈的原因而出现不同的现象。
而这又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机会,让学生了解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各种性质。
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中学化学教学尝试论文
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中学化学教学的尝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教学也逐渐成为主要的教育技术之一。
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合成处理并组成一个交互系统的技术。
这种作为富于表现力和高度交互的媒体,它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对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的革新,对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笔者就自己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谈谈看法:一、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化学教学的必要性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应”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由此可见新的课程标准给教师定位为新课程学习的组织者,对于给定的学习内容,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向教师学习,还可以通过因特网、光盘、电视、录像等多种媒体学习。
教师不再只是讲授,而应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能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创造、表现的能力,并运用这种能力来解决新课程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2.化学学科教学的需要新编的高中化学教材(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中,设置了”联想?质疑”、”活动?探究”、”观察?思考”、“概括?整合”、”拓展?视野”等与老教材不同栏目,这些栏目要求教学模式也要变革。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以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取及其应用的学科。
涉及大量关于反应机理、变化过程、分子空间结构等微观世界的抽象描述。
这些历来是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瓶颈。
基于此种原因,如果我们在化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则可以变抽象为直观,使静止内容动态化,逼真地模拟宏观变化中的微观过程。
另外,对稍纵即逝演示实验的现象,学生看不清楚,可以用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重复播放模拟动画,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尝试与思考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的尝试与思考[摘要] 本文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为对象,对新课程改革对化学实验教学提出的要求做出阐述,并对当前化学实验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做出分析,同时对开放性设计实验做出探讨。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尝试思考新课程理念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学实验能力。
”同时要求“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则占有主导地位,教师在实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这一要求的过程中,需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许多方面依据新课程理念做出创新,本文也正是以新课标的这一要求为重要依据,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验设计原则以及设计原则创新做出分析,并通过研究当前高中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来寻找完善开放性设计实验的策略。
一、化学实验设计的原则化学实验设计的一般性原则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有一些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即一般性原则,这些原则是引导学生做好化学实验,实现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要求。
化学实验教学实际中的一般性原则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科学性原则,化学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原则包括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实验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和实验结果验证与处理方法的科学性;二是绿色化原则,化学实验中应当以绿色实验为重要前提,并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以绿色化为重要目标,树立学生正确的化学观念;三是可行性原则,即在不同的试验设计中要针对化学原理以及化学材料选取的可行性,使实验的一些基本保障条件符合实验的基本情况;四是安全性原则,在化学设计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化学实验操作的设计,避免一些危险性的操作对实验器材以及学生造成伤害;五是简便性原则,即在化学实验设计中注意选用较为简单的装置与方法来实现实验步骤的简洁化。
化学实验中性教学尝试论文
化学实验中的探究性教学尝试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探究自己还未认识的世界,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探究性实验教学,重在探究,学生是探究的主体;贵在引导,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关键词: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尝试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5-110-0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探究自己还未认识的世界,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因而我们在九年级的化学教学中采用探究性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尝试,谈些粗浅的心得。
一、让演示实验增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思考,大胆创新,积极地改进实验装置和操作,简化复杂的实验过程,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观性,或设计一些教材所没有的又易于完成的课堂演示实验,通过不可预测的实验现象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意识,让学生在新奇中产生兴趣,积极探索。
如:在“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中,在铁盘上涂上少量蜡油,中间插上一根浸满油的棉线,将装置平稳浮在水面上,并点燃棉线,过一会儿,向水里放入少量的硝酸铵,水温急剧下降,将蜡油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导致火焰熄灭,来证明燃烧需要的条件。
这些趣味实验的设计,使学生完全沉浸在充满趣味的实验现象之中。
再加上及时的启发引导,可有效地把学生观察到现象的喜悦之情转化为探索未知知识的动力,强化了学习的动机,增强了学习兴趣,达到了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目的。
二、注重对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创新探究的目的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探究性地主动求知,这是学习过程的一种质的突破与飞跃。
化学教学中发挥学生自主尝试论文
化学教学中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尝试【摘要】“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教师要努力创设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自主学习就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学习方式。
前苏联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说:“自主性之所以重要,首先不是因为它在生活中有用,而是因为它符合创造的自我发展。
离开自主性,就不能获得发展。
”自主学习要着重培养自主识别、自主选择、自主摄取、自主调控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依赖于教师有意识地按照能力形成的规律,去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
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呢?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智能体现于他的活动之中,我们要培养人的智力与能力,就应该通过相应的学生的主体活动来进行。
即只有通过一些相应的主体活动才能获得的某种知识或技能,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开展化学实验的探究,让学生“模拟”科学家去探索问题,寻找科学方法和培养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操作、想象能力。
【关键词】中学化学,自主学习,探究,尝试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激发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主体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获取或主动获取知识,并把学生的活动引向设计性、探索性的方向发展。
在这点上,我做了一些尝试,摸索适合当前学生的教学方法。
1.做好科学探究的“启蒙”“兴趣”在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是重要的学习动力,这是由学生年龄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
怎样激发学生兴趣呢?我认为,教师在开始阶段要上好第一课、做好第一次演示实验和组织好第一次学生实验。
1.1 上好第一节课,做好第一次演示实验。
初中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主要表现为对实验的浓厚兴趣,尤其是趣味性实验。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九年级化学课本的“走进化学世界”中,教材安排了一些精美的图片展示,但并没有安排实验。
我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魅力,补充一些趣味实验,如“侦探验指纹”、“会变色的花”、“烧不坏的手帕”,将学生带入神奇的化学世界中,唤起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学习化学的渴求之情。
化学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3篇)
第1篇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
本文旨在探讨化学教学的创新实践,通过分析当前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以期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教学质量一、引言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索和实践的机会。
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创新化学教学实践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二、当前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陈旧,与实际生活脱节部分化学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此外,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慢,无法紧跟时代发展。
2.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传统化学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化学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4. 教学资源不足部分学校化学实验室设备陈旧,实验课程开展困难。
同时,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难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
三、化学教学的创新实践策略1. 创新教学内容,贴近实际生活(1)结合生活实例,引入化学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如食品、药品、环境等,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
(2)紧跟时代发展,更新教学内容。
教师应关注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将前沿知识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教师应转变角色,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有效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点滴实践论文
有效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点滴实践在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中,才开始接触有效教学的理论。
之后通过各种渠道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
在教学中经过自己的思考,做了一些尝试,对提高教学的效率有所帮助。
主要进行这几方面的工作:一、努力完善自我。
做一个高交往、有效教师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所以每接过一届新的学生。
我都对他们奉献出我的最大热情。
为此也会打听打探我的各种情况。
我首先要存在于他们心中。
我发挥我性格开朗心态年轻的特点,充分接触学生,满足他们了解我的渴望。
化学课就是最好的契机。
从化学实验的准备到演示再最后的处理都设法让他们参与其中。
虽然事小但学生乐在其中。
同时对他们提出适当的要求与期望,使他们明确老师要求他们成为什么样的学生。
学生了会在这过程中消除对化学的恐惧,对老师的陌生感。
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对我而言是一种享受,深深体会自感受被欢迎,同时也喜欢着一届一届的学生。
把自己所学所知传授给他们,使他们在师生情谊之中消化化学知识,从而创造了一个情感丰富的高效学习过程。
二、教学中不断实践,引导学生学习改变方式,做高效学生。
当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建立之后,学生对老师教学的质疑度会降低,长期会抑制珠探究欲望,成为听课的机器。
所以教学中严格控制讲的欲望,把课堂留给学生,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所以许多课在学生的探究中完成。
如《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
课本上是直接给出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
然后介绍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装置的依据,最后选择食品进行制取。
这样实施是最简单的流程,更易操作。
而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处理。
我通过复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内容,用课件展示了两套制取氧气的装置,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实验室制取氧气选择这些装置的理由。
比较顺利地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如何选择装置的问题。
对于教学和反应原理、则增加了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与大理石,让学生分组选择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组内、组间对比分析。
再与课件展示的其他生成二氧化碳反应比较。
化学实验小论文(5篇)
化学实验小论文(5篇)化学试验小论文(5篇)化学试验小论文范文第1篇一、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进展师范生的教学模式理念讨论和探究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乐观展现和推动课堂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活跃教学思想,促进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优化组合,提高老师素养,而且对师范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教学模式理念,规范教学行为,培育从教力量具有剧烈的示范作用。
90年月初期以来,我有幸得到化学教育界老前辈刘知新、潘鸿章、马经德等先生的指教,在系统学习和把握了化学课程论、化学教学系统文化、化学学习论等化学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与学科组的老师们一起构建了在老师引导下以同学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以分层递进引导、组织探究发觉为主旨,以“激趣——疑问——假设——验证——结论”为主要教学环节的“引导——探究”教学模式;以同学自主发觉学习为主旨,以“定向——自学——争论——精讲——演练”为主要教学环节的“引导——自学”教学模式;结合对化学试验教学的讨论,构建了以试验探究发觉学习为主旨,以“观看试验——预备试验——操作试验——串联试验——设计试验”为主要教学环节的“试验串联教学”模式。
这些教学模式的总结论文多篇发表于全国核心期刊,运用上述教学模式执教的多堂公开课均获得好评。
为了提高同学综合应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为了将来在教学中能引导学校生教学中注意讨论性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这是对化学教学较高层次的探究。
初期,我较多地采纳在活动课程中进行以小组合作为基本组织形式,以问题为中心的主题式讨论。
其一般程序可概括为:选择讨论课题设计讨论方案实施讨论方案信息加工处理成果沟通评判。
例如:引导同学就铜与浓硫酸试验中对浓硫酸浓度的选择和反应装置的防污染设计进行讨论。
通过试验操作、比较分析、查阅文献、归纳演绎等方法得出结论:当浓硫酸的浓度范围为84%~90%时,反应速度较快,反应现象明显稳定。
通过讨论,同学还设计了成套防污染试验装置,撰写的小论文《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条件选择》获省和全国中师生化学小论文评比一等奖。
化学教学实践论文摘要(3篇)
第1篇化学教学实践论文旨在探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策略、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通过对我国化学教学的现状分析,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引言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
在我国,化学教学一直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因此,如何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化学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二、化学教学实践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化学实验、化学现象等,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学习化学知识。
2. 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实践能力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化学现象,理解化学原理。
教师应注重实验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实践能力。
3. 开展探究式教学,培养创新能力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注重跨学科教学,拓展知识视野化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跨学科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化学知识,拓展知识视野。
5. 强化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教师应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三、化学教学实践案例1. 以“金属的化学性质”为例,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金属与酸、碱的反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以“化学实验操作”为例,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标下化学教学改革与尝试论文
新课标下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尝试【摘要】化学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
【关键词】新课标;探究教学;尝试教育;主动性新课程教学改革如何落实的问题,这将是高中化学课程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课程设置充分体现课程内容多样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或需要的知识点学习,以全面的发展及自己的专业特长发展为主。
化学该学科主要强调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而化学知识中的概念的掌握极其重要,特别是高中基础年级的化学知识,因此充分掌握概念是学习化学知识的精髓。
因此只有让学生熟练和准确的理解化学基本概念理论,才能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才能为以后的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要强调以人为本,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可持续性地发展。
一、对传统的教学法的新认识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但就近几年我们实施新课标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讲授还是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教学倾向还没有根本改观。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仍然缺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具体教学策略。
以下几点主要针对化学教学方面的新探索和新认识。
1、备课时应加强学生主体意识。
我们在备课时应密切关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的活动过程。
我们作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使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合作。
所以为了摆脱传统的策略,我们在实施教学活动的安排考虑的是否有利于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要求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应进入探究的角色,进行换位思考备课的过程应当成为我们教学探究的过程。
例如我们在设计的盐类的水解教学中,实施自主探究过程的部分片断。
首先提出碳酸钠为什么在溶液中显碱性?其次通过实验演示碳酸钠溶液使酚酞变红色。
在化学教学中尝试参式教学论文
在化学教学中尝试参与式教学初中阶段的化学,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新学科。
化学本身的特点使学生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又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最有效的因素。
新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摆在了突出位置,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现在的中学生活泼好动,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不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就难以创新课堂。
只有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参与式教学,通过让学生用脑想、开口说、动手练的方式,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化学学习的过程,才能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在化学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参与实验,根据初三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已有的化学知识水平,用直观的刺激增加其感知效果,激发兴趣,让学生的各种认知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中我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身心参,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让学生自主获得化学学习的“第一手资料”,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课堂上我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定好自己的课堂角色,改变一贯教师主讲为灵活主导,改变教师的习惯控制为有效协调,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近两年来,自己的化学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下面列举几点做法与同行们共勉。
一、把生活中的化学引入课堂教学,不断激活学生的经验,保持学生在思维上参与学习。
化学本身的特点使学生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又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最有效的因素。
怎样使学生保持并拓开这份兴趣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生活中的化学距离学生最近,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知识,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这样既可以使他们把课本知识转化为直接经验,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又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就从课堂导入谈起吧!课的开始引导学生列举与生活有关的实例,提出学生熟悉但又无法解释的现象,创造新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施策略论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施策略论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施策略论文【摘要】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更为重视,同时也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合实验案例,对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与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新课程的落实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新课程标准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化学实验教学正是体现其实践性的主要手段,新课程标准的实行使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也因此成为了化学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新课程标准理念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一)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将实验作为验证课本知识的一种手段,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以演示为目的,这样虽然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但由于学生通常无法真正参与到实验之中,因此在能力上得不到锻炼,学习兴趣也不计较缺乏。
而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让学生“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同时也要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自主思考能力、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化学理论知识,还能够在实验中进行灵活运用。
(二)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初中化学教学让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而实验教学正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改变原有的知识灌输教学策略,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学知识以及学习化学课程的现实意义,拉近化学学科与学生间的距离,并使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兴趣。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实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较多的应用,如“工业用水净化”“铁的腐蚀”“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等,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不仅要演示实验步骤、研究实验原理,还应该告知学生实验的`现实意义,或者将实验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为学生学习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尝试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因在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日益
得到重视。
倡导探究学习,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文化,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们设计了许多探究的课题,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碰到许多尴尬的问题。
一方面许多学校实验室硬件不能满足探究教学的需求,由于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班级数的增多,导致实验室、仪器药品等硬件设备以及实验人员的配备的不足逐渐显现出来,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让更多的学生动手实验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另一方面是教师缺乏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对新课标理解不力,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交流与讨论,没有成功的合作探究、合作讨论的教学模式,没有平等、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依然缺乏活力。
如何在新课程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是对我们一线教师的严峻考验,课程标准给教材留下了较大的发挥空间,给一线教师如何使用教材,如何补充教材,如何施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战性。
下面就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谈谈我的做法。
一、注重探究学习的选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发探究动机
片面地追求探究式学习,否定接受式学习,遇到问题就探究,每堂课都探究,不光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还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
掌握,效果与预先所想的相差,甚远致使探究活动形式化。
接受式学习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借鉴前人的直接经验可以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
只有那些具备探究价值并适合学生探究的内容才可以设计成科学探究活动。
如“物质的量”、“化学平衡”等概念的教学,一上来让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学习,结果费时费力,收效不大。
因为学生虽然经过了探究,但对这些概念的形成还远远不够,教师还得从头讲起,使学生的探究走了过场。
这种没有知识基础的探究,纯粹是浪费时间,不仅如此,而且还常常使一些学生对知识产生了一些模糊认识,生米做成了“夹生饭”,教师讲解时还要费尽心力澄清这些模糊认识,实在是大可不必。
1.集中精力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开展两三个具有代表的探究性实验。
在内容多,时间紧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对探究性实验内容有所侧重,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重点突破,这些探究实验可以在教师监控引导下,由教师设置适当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或猜想假设,并自己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分析现象,表达交流,得出结论,进而拓展延伸。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其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地发挥了化学实验的功能。
2.选择实验中某个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在进行不同的实验时,根据实验内容,学生实际和课时安排,选择其中某几个环节让学生充分探究。
下一实验则另选一个环节由学生探究,这样既解决了探究实验费时费力的问题又能充分发挥学生与实验为积极性,加强学生对不同实验环节的掌握能力。
二、注重探究学习的方式、方法。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不要使探究学习表面化、庸俗化。
如一些公开课,教师课前精心安排,进行多次排练,提出的问题很深刻,学生一一作了正确的回答,这样的探究学习表面看热热闹闹,探究的问题也不少,当时看学生好像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实际上弄懂了多少?教学效果会好吗?
1、培养探究性实验技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现行的实验教学,学生大多数处于观众位置上,某些操作的细节或现象一晃而过,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我在课堂教学中,通常除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外,主要给学生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实验现象思考、讨论、改进),让学生亲身体验,然后探索查明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例如,在讲铁的化合物知识时,课本安排了制备fe(oh)2白色沉淀的演示实验,按实验原理及操作过程和现象的观察,设计了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1)如何制备fe(oh)2白色沉淀?
通过学生实验及对现象的观察,没有白色沉淀,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出来。
2)为什么没有白色沉淀?
学生相互讨论,探究原因得出:+2价的铁易被空气中o2氧化成+3价的铁。
3)进一步设疑:如何操作才能得到fe(oh)2白色沉淀呢?
学生动手操作活动:隔绝空气条件下,将滴管插入fecl2溶液下面慢慢挤出naoh溶液。
现象:滴入后还是灰绿色沉淀,久置后变红褐色沉淀。
此时学生各抒已见:①要用新制fecl2溶液,②naoh 溶液中溶解了少量o2,③要将试管中液体液封。
然后学生动手操作:先在试管中加入新制fecl2溶液,再加入苯或汽油,然后将胶头滴管伸入液面下加入煮沸过的naoh溶液,现象:产生的白色fe(oh)2沉淀。
经过学生亲自动手,创新改进,既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体悟到科学探究之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训练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善于质疑释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要想把精心备好的教学内容有效地授给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就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针对重难点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例如:在讲钠一节时,首先用投影仪让学生观察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当学生看到一系列实验现象后,再亲自实验,这时的学生就既好奇又感到困惑不解:(1)为什么钠会熔化成小球浮在水面上?(2)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四处游动且发出嘶嘶的声音?(3)滴入酚酞水为什么变红?此时的学生急待弄清这些现象的原因,必须紧张的思考,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经过思考和讨论,得出问题,
教师此时可进一步设疑,生成了什么气体?如何收集实验产生的气体了呢?这就是本节课难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参加反应的元素种类思考,学生马上想到是氢气或氧气。
进一步设疑怎样证明气体成分呢?学生集体讨论后得出收集并点燃,能燃烧则为氢气,否则为氧气。
从而设计检证气体成分的实验,这样逐步推进,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潮,既激发学生探求问题求知欲,又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归纳问题的能力,突出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3、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尝试科学探究的魅力。
探究是对某一课题的研究,它与解答问题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此,即不是让学生找唯一的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在获得结论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从提高学生能力的意义讲,往往探究的过程比获得结论更重要。
例如《氯水成分的探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她让学生分析推测氯水的成分,然后各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最后学生做实验验证方案和猜想。
其中部分学生设计了一个用ph试纸测定氯水酸性的实验,结果是变白了,与预设的变红的现象完全不同,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求知欲。
这样的探究课就能达到知识的生成和知识结构同时兼顾的作用。
4、合理的设计探究教学程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
实施探究学习,离不开科学精心的教学设计,如何选择合适的内容开展探究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必须要心中有数。
教改的一个主要方向,就是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使学生清楚的了解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参与热情,有效发挥课堂效率。
探究学习能
否有效实施,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创造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精心的教学设计。
三、营造科学探究的良好氛围。
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学习时,不但要注意探究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地研发科学探究的形式。
更要注重探究学习氛围的营造,要让课堂活起来,就要允许学生的错误,要广开言路,要及时的肯定、积极地引导、可学的评价,就要营造愉快、活跃、自主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环境,情绪是思维的“催化剂”,学生在好的心情中,心理上会产生愉悦感、满足感,自身的潜力会得到充分的释放,能力会得到更大的发挥。
探究活动可以有以实验为主要活动的科学探究的活动;以查资料为主要活动的科学探究的方式;也可以是以调查访问为主要活动的科学探究的组织;还可以是以交流讨论为主要活动的科学探究的组织等。
只有多种形式探究方式的融合,才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