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合集下载

2024高考生物历年真题生态与环境专题全解

2024高考生物历年真题生态与环境专题全解

2024高考生物历年真题生态与环境专题全解生态与环境一直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生物考试中常见的考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本文将对2024年高考生物历年真题中关于生态与环境专题的题目进行全面解析。

通过对真题的剖析和详细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

【题目1】某地方的一片森林被山火烧毁,为了恢复森林的生态环境,这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请结合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这些措施的作用和意义。

解析:当森林被山火烧毁后,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生态环境的恢复。

采取的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灭火救援:在森林火灾发生时,需要第一时间组织灭火救援行动,控制火势的扩大,减少破坏。

这对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2. 种植植被:在森林烧毁后,可以采取种植植被的措施,例如人工种植树木、草地等,以帮助恢复植物多样性,重建森林生态系统。

这可以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促进各类生物的繁衍和生存。

3. 控制人类活动:为了保护恢复中的森林生态系统,应该限制人类活动的干扰,如控制砍伐、放牧等,避免对新生植被的破坏。

这有助于新的生态系统逐渐形成和发展。

综合来看,上述措施采取的作用和意义是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帮助恢复植物多样性,并限制人类活动的干扰,促进新的生态系统的发展。

【题目2】某草原地区发生连续干旱,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结合生态学的理论,分析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的措施和策略。

解析:在草原地区发生连续干旱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时,恢复生态系统的措施和策略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资源管理:针对干旱情况,可以进行水资源管理,包括合理利用和分配水资源。

例如,在水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建设灌溉系统、蓄水池等来保证植物的水分供应,从而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

2. 植被恢复:草原的植被对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维持和恢复作用。

在干旱后,可以通过种植抗旱植物、采取合理的放牧管理等措施来恢复草原植被。

(13)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2025届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大单元知识清单学案

(13)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2025届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大单元知识清单学案

第十三单元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1.生态系统的范围(1)概念: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2.生态系统的类型(1)自然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

(2)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4.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相互关系(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及其贮存的化学能)的成分,因此,可以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3)从理论上讲,消费者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基础成分,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4)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则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因此,从物质循环角度看,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5)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生产者与各级消费者以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5.食物链(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因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2)特点: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3)实例:6.食物网(1)概念: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2)形成的原因: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3)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越稳定。

7.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8.过程✓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的过程(1)输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案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案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务完善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相互联系的图示(1)由上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2)生产者通过________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

(3)从理论上讲,________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

(4)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________的话,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5)由图示可知四种成分的关系分别是:①基础:____________;②桥梁:____________;③主导(基石):__________。

考向分类对点落实考向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范围1.[江苏卷]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C.就生态系统的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2.[天津卷]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题后归纳]生态系统各类成分的关系如下图考向二生态系统的成分的考查3.[海南卷]下列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解题指导]1.解答本题应明确如下两个“一定”(1)自养型生物(包括光能自养型、化能合成作用自养型、光合细菌)一定是生产者,反之亦然。

(2)腐生型生物(包括腐生细菌、真菌及腐食动物等)一定是分解者,反之亦然。

新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54张)

新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54张)

2.(2020·山东等级考)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 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 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 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 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
食物网复杂程度 取样深度/cm 农业模式 生物组分(类)
(相对值)
常规农业
C [土壤中的小型动物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费者如一些植物害 虫,分解者如蚯蚓等,A错误;实现物质循环至少具备生产者和分解者,由 题干信息可知,泥浆生物反应器中只加入了分解者,因此不能实现物质循 环,B错误;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信息可知,加入的菌种进行有氧呼吸,分解污染物获取 生命活动所需营养物质,属于分解者,C正确;生态系统的组成由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由题意可知,泥浆生物反应 器中只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D错误。]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及作用 物理 行为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生物种群的繁衍 生物的种间关系
4.明确碳循环的来源和去路 (1)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__合__作__用__或化__能__合__成__作用。
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
二、研透教材
1.易误辨明
(1)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C [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 能相对稳定的能力,A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既存在于生物群落与 无机环境之间,也存在于生物群落内部,B错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 大小取决于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 强,C正确;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草原生态系统,但其恢复力 稳定性低于草原生态系统,D错误。]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30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30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30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内容考情——知考向核心素养——提考能内容要求 1.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关注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3.关注全球性的环境问题4.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5.实验: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观察比较不同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6.活动:搜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例生命观念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建立生命系统的稳态观科学思维分析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曲线,培养运用科学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近三年考情2020·全国卷Ⅱ[38(1)]、2018·全国卷Ⅲ(32)科学探究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社会责任分析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形成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1)基础:负反馈调节。

(2)特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生态系统难以恢复。

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两种类型(1)概念①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②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2)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注特例:冻原、沙漠等生态系统两种稳定性都比较低。

4.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相协调。

5.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设计要求相关分析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太阳光能够透过,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便于观察生态缸宜小不宜大,缸中的水量应适宜,要留出一定的空间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1)观察稳定性,可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基质变化等判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备战高考生物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47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等综合题型含解析

备战高考生物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47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等综合题型含解析

专题47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等综合题型【热点题型】题型一 以种群数量增长为主线的综合性大题例1、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

甲种数量变化如图曲线A 所示。

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

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 所示。

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

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

(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决定;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 mL ,则第40 d 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

(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

①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____________代表的类似,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

②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________代表的类似。

解析 (1)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由甲种与乙种动物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的数量变化曲线,可推知甲与乙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单独培养时,乙种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应该是C ,则第40 d 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600只20 mL=30只/ mL 。

(2)①两种鱼分别分布在同一河流底部的不同位置,体现了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这两种鱼属于“共存发展”的竞争关系,其种群数量变化应呈现“S”型曲线,但底栖鱼类处于较高营养级,其种间关系类似图中曲线D 和E 。

②玻璃温室中的这两种食物相同的传粉昆虫,属于“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其种间关系类似图中的B和F。

答案(1)出生率死亡率(两答案位置可互换) 30只/ mL (2)①D和E 水平②B和F【举一反三】如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

2024年高考生物生态与环境真题深度解读

2024年高考生物生态与环境真题深度解读

2024年高考生物生态与环境真题深度解读生物生态与环境是高考生物科目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考生备考中比较关注的部分。

本文将对2024年高考生物生态与环境真题进行深度解读,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1. 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变化植物群落是由多种不同物种的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动态变化对于生态平衡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中可能涉及到的问题包括:植物群落的分类、种群密度和种群分布的变化、竞争与合作关系等。

考生需要了解各种植物群落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

2. 生物圈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的总和,其中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

在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中,可能会涉及到生物圈中不同组分之间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路径,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等。

考生需要深入理解这些过程的原理和相关概念,以便正确回答相关试题。

3.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保护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在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中,可能会涉及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策略、生态系统遭受到的威胁以及对策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法律和政策。

4. 环境污染与生态修复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生态修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中,可能会涉及到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污染的危害,以及相应的生态修复方法和技术等。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种类的环境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

5. 全球变化与生态适应全球变化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土地利用变化等因素,对生态系统和生物种群造成了重大影响。

在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中,可能会涉及到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种群的适应机制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全球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以及生物的适应机制和调节策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案:第15讲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案:第15讲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案第15讲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自主梳理·再夯基础1. (2022·南通通州区期末)碳中和是指CO2吸收量和CO2排放量达到平衡,实现CO2的“零排放”,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碳循环是指CO2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的循环过程B. 大气中的CO2主要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C. 水电、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的利用有利于减少CO2排放D. 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有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2. (2022·南通通州区期末)某人工鱼塘能量流动关系图如下,a、b、c、d表示相关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a+c+dB. 池塘中的植物、鱼种甲和鱼种乙构成群落C. 鱼种甲到鱼种乙的能量传递效率是b/(a+c)×100%D. 去除鱼种乙,鱼种甲将呈现“J”型增长3. (2022·南通海门中学期末)某小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如下图所示[单位为103 kJ/(m2·y)],a~d代表不同的生物成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由a、b、c、d构成的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B. b→d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8.7%C. 若利用a凋落的枝叶种植茶树菇,可以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D. c分解有机物获取能量,同时也为a提供无机盐和CO24. (2022·常州期末)(多选)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即为新物种的形成过程B. 对生物多样性最好的保护就是合理利用C. 生物多样性是经过漫长的生存斗争实现的D.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5. (2022·江苏高考仿真模拟调研)草原是陆地的主体,又称“地球皮肤”,是国家的生态安全屏障。

千百年来,草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护佑着中华民族。

但近几十年来,我国北方广大的温带草原,过度放牧,人为垦荒,草场退化,鼠害严重。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7 考点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讲义(通用版)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7 考点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讲义(通用版)

考点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1.运用结构与功能观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解读3.环境污染的成因及后果归纳4.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5.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1.(2021·湖南,4)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食草动物进入早期,其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形曲线B.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C.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与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负反馈调节有关D.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答案 B解析早期食草动物进入草原生态系统,由于空间、资源充足,又不受其他生物的制约,所以食草动物的种群数量的增长大致呈“J”形曲线,A正确;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而图中a点的纵坐标对应的数量为该食草动物的最大数量,所以环境容纳量应小于a点的纵坐标值,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食草动物过多会导致植物数量的下降,食草动物数量的下降又会导致植物数量的增多,属于典型的负反馈调节,C正确;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过度放牧使得草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致使草原退化,会降低其抵抗力稳定性,D正确。

2.(2021·北京,15)随着改革实践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对我国所有地区、各个领域的长期要求,生态保护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以下所列不属于生态保护措施的是()A.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计划B.出台地方性控制吸烟法规C.试点建立国家公园体制D.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答案 B思维延伸——判断与填充(1)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的输入和散失(2015·全国Ⅱ,4)(×)(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经典高考题)(×) (3)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遗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2016·江苏,20)(√) (4)如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14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14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能力训练十四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一、判断题1.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 )2.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主要有动物、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 )3.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 )4.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只有一种种间关系。

( )5.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大。

( )6.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

( )7.生物圈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能量需要不断补充。

( )8.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其他生物。

( )9.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 )10.所有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 )11.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

( )12.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进行。

( )13.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其不存在于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 )14.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 )15.沼渣、沼液可肥田,使能量流向农作物,避免了能量的浪费。

( )16.富营养化水体出现“水华”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 )17.输入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可能是太阳能,也可能是现成有机物中的能量,如人工鱼塘、工厂排出的有机废物。

( )18.湿地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二、选择题1.(2019某某某某质检)大量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湖泊污染。

高三生物复习必背知识点江苏

高三生物复习必背知识点江苏

高三生物复习必背知识点江苏一、基因和遗传1. 基因的概念和特征: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由DNA序列编码决定。

2. 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主要负责继承和稳定遗传信息。

3. DNA的结构和复制:DNA双螺旋结构由磷酸基团、脱氧核糖和碱基组成。

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通过DNA聚合酶进行。

二、生物多样性与进化1. 物种的定义和分类:物种是可以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繁殖并产生生育后代的个体总称。

2. 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生物地理学、生物之间的形态结构相似性等。

3. 进化的主要途径: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基因流等。

三、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物栖息地和非生物环境组成。

2.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能量流动依靠光合作用和食物链传递。

3. 生态平衡与破坏: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因素会破坏生态平衡,需进行环境保护和修复。

四、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

2. 胞质器的功能:负责细胞中的各项生物功能,如线粒体的ATP合成。

3. 细胞的生物膜运输:包括主动转运、被动转运和胞吞作用等。

五、生物体内环境的调节1.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物体内环境的平衡。

2. 人体免疫系统:主要包括非特异性防御和特异性免疫两种机制。

3. 营养与健康:合理的营养摄入对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六、人体生殖与发育1. 性别的决定:由染色体X和Y的存在与否决定。

2. 生殖与发育过程:包括受精、胚胎形成、生殖器官的发育等。

3. 遗传病的发生机制: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遗传病。

七、人体的调节与协调1. 运动的神经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传递信号调节肌肉运动。

2. 内分泌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分泌调节生理功能。

3. 感觉器官的功能: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感觉器官负责感知外界信息。

(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生物与环境 第2讲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

(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生物与环境 第2讲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

第2讲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考纲要求] 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5.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

6.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

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Ⅱ)。

1.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①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X围为食物链各营养级。

②物质循环:元素反复利用、循环流动,X围为生物圈。

③信息传递:往往具有双向性,X围为“生物与生物〞及“生物与无机环境〞。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其基础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2.能量流动的“四三二〞(1)4个去向:①呼吸作用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④暂时未被利用。

(2)3个关系式①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②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量。

③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量+下一营养级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

(3)2个特点①单向流动:食物链中,相邻两个营养级生物的吃与被吃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可逆转,因此能量不能循环流动。

②逐级递减: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相当一部分能量(热能);还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所利用;还有少部分能量随着残枝败叶或遗体等直接传递给分解者,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3.可持续发展(1)概念: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2)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美好理想。

(3)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和资源,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1.生态系统的结构只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2.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是生产者,也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 )3.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 )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往复的( )5.心猿意马、飞蛾扑火、花香引蝶都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6.害虫数量对其天敌数量的变化存在反馈调节( )7.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8.受到污染的湖泊,鱼类大量死亡,腐生细菌增多,进一步加重污染,这种调节是负反馈调节( )9.互花米草原产于美洲,引入某某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10.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 答案 1.× 2.√ 3.√ 4.× 5.× 6.√7.×8.×9.√10.×1.农业生态系统除草、除虫的意义: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统考版)2023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课件

(统考版)2023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课件
(2)分解者一定为腐生型,腐生型一定为分解者。分解者未必都是微 生物(如秃鹫、蚯蚓等动物属于分解者),微生物未必都是分解者(如硝 化细菌、蓝藻属于生产者等)。
2.辨析有 硝化细菌是__生_产__者___;寄生细菌属于消__费__者____
动物都是消费者 蚯蚓、蜣螂等属于_分__解_者____
8.[2022·浙江6月]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 要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生物群落内各物种之间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可构建食物链 B.整合调查所得的全部食物链,可构建营养关系更为复杂的食物 网 C.归类各食物链中处于相同环节的所有物种,可构建相应的营养 级 D.测算主要食物链各环节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 塔
(2)如果将顶级肉食性动物引入食物网只有三个营养级的某生态系统 中,使得甲、乙两种植食性动物间的竞争结果发生了反转,即该生态
系统中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假定该反转不是由顶级肉食性动物的
直接捕食造成的,那么根据上述“恐惧生态学”知识推测,甲的数量 优势地位丧失的可能原因是_甲_对__顶__级_肉__食__性_动__物__的__恐_惧__程__度_比__乙__高__,_顶__级__肉_
第2讲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基础自查·明晰考位
整合考点 19
基础自查·明晰考位
聚焦新课标 2.2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 完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2.3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作用 抵御和消除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 稳定;2.4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依据生态 学原理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类型2 地方卷真题体验寻共性 5.[2022·山东卷]某地长期稳定运行稻田养鸭模式,运行过程中不投 放鸭饲料,鸭取食水稻老黄叶、害虫和杂草等,鸭粪可作为有机肥料 还田。该稻田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普通稻田,且养鸭还会产生额外的 经济效益。若该稻田与普通稻田的秸秆均还田且其他影响因素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需要施加更多的肥料 B.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需要使用更多的农药 C.该稻田与普通稻田的群落空间结构完全相同 D.该稻田比普通稻田的能量的利用率低

2021届(人教版)生物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单元综合练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word版含答案

2021届(人教版)生物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单元综合练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word版含答案

2021届(人教版)生物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单元综合练单元练点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推荐完成时间:45分钟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时逐级递减B.每个营养级总有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C.生产者的光合作用使能量从无机环境流入群落D.每个营养级的大部分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同化2.下列有关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农田中蚜虫、蚯蚓、田鼠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B.研究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可以采用构建概念模型的方法C.统计土壤小动物的方法主要有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D.制作的生态缸要密闭,放置在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3.科学家对生活在某生态系统的一个蜘蛛种群的能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能量流经这种肉食动物的有关数据如图(能量以种群的质量表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图中的数据不能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B.蜘蛛的最低营养级是第二营养级C.图中X代表从猎物种群流入到蜘蛛体内的能量D.如果蜘蛛全部死亡,对该生态系统其他物种不会有影响4.如图为某人工鱼塘的主要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d为相关鱼的能量同化量。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鱼种甲的种群密度时,网眼太大常使调査值偏大B.鱼种乙中不同个体在鱼塘不同水层觅食不能体现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合理利用资源C.若除去鱼种乙和增加投放饲料,则鱼种甲会在鱼塘中呈现“J”型数量增长D.据图分析鱼种甲和鱼种乙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d)/(a+c)5.土壤中的微生物、作物根系和土壤动物的呼吸都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统称为土壤呼吸,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下图是某林下的苔藓和凋落物覆盖条件下土壤呼吸的日变化动态。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注:Rs-裸为裸土土壤呼吸速率;Rs-苔为苔藓覆盖土壤呼吸速率;Rs-凋为凋落物覆盖土壤呼吸速率。

A.凋落物中的能量可供给分解者和其他各营养级生物利用B.该生态系统中对碳循环起关键作用的是生产者和分解者C.土壤表层的凋落物覆盖会影响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速率D.土壤表层的覆盖物提高土壤呼吸速率的原因可能与提高温度有关6.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0单元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第31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0单元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第31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用图中的曲线表示 , 则图中的曲线①②分别代表的是
,
二者的关系一般呈

(2)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否一定如图所示 ?
。原因是

1.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内容 (1) 结构的相对稳定 : 体现在各组成成分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种间关系的相对稳定。 (2) 功能的相对稳定 : 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达到平衡。可用如图 示:
归纳提升 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
图 10-31-13
(1) 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
(2) y 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生态系统功能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
, 偏离的大小可以作为抵抗力
稳定性的定量指标 , 偏离大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弱 , 反之 , 抵抗力稳定性强 , 如热带雨林生态系
形式 特点 范围
联系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 以碳循环为例 )
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无机物 有机物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全球性、循环性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
生物圈 ( 全球性 )
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①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②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 ( 网 ) 流动的载体
③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
(3) 特点 : 具有

2. 实例——碳循环
, 如 C、 H、 O、 N、 P、 S 等。 之间。
图 10-31-1
3. 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1) 物质作为能量的
, 使能量沿着食物链 ( 网 ) 流动 ; 能量作为
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高考生物第14讲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高考生物第14讲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第14讲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命题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1)由于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因此一种动物在某一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消费者级别+1,如兔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2)某一营养级的生物所代表的是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一个种群。

(3)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如狼占据第三、第四营养级。

(4)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出现多种,如狼和狐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2.生态系统中成分的判断(1)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产者”,再根据D的其他箭头都是指出,确定D为“生产者”,C的其他箭头都是指入,确定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A→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

(2)D主要为绿色植物,A主要为动物,B主要为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3)解读下图①是生产者,③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⑤是分解者,②是初级消费者,④是次级消费者。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1)每一营养级具体的能量流动情况理解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可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

①不定时分析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的去路可有三条:a.自身呼吸散热消耗;b.流入下一营养级;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但不管如何传递,最终都以热能形式从生物群落中散失。

生产者只有源源不断地固定太阳能,才能保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正常进行。

②定时分析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a.自身呼吸散热消耗;b.流入下一营养级;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d.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后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即“未利用”。

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d部分的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

(2)粪便中的能量分析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中有机物的能量,即摄入的食物只有部分被同化。

消费者粪便中含有的能量不能计入该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它实际与上一个营养级的遗体残骸一样,属于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的那一部分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复习: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一、选择题1.(2019·湖南省郴州市生物一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C)A.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应包括该草原中全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B.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其恢复力稳定性不一定强C.人工湿地能消除污染、净化水源,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湖泊生态系统中不同深度有不同的生物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应包括该草原中全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A正确;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其恢复力稳定性不一定强,如苔原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较弱,B正确;人工湿地能消除污染、净化水源,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湖泊生态系统中不同深度有不同的生物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

故选C。

2.(2019·甘肃省武威市第一中学高三期末)稻鸭共生生态系统是以鸭子捕食害虫代替农药,以鸭子采食杂草代替除草剂,以鸭子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代替化肥,以鸭子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混水效果来刺激水稻生长的稻田种养生态系统。

在管理方面有很多需要注意之处:如在鸭子不同生长阶段实行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定期召唤回棚以便防雨、防高温等的管理。

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适当放鸭增加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并延长了相关食物链,但没有增加新的食物链B.稻鸭共作改变了稻田群落的垂直结构,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实现了物质良性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C.利用鸭子捕虫除草可对害虫及杂草种群进行持续控制,控虫除草效果比使用农药更为显著D.叫声换回鸭群,与物理信息传递有关,体现了该生态系统中人的因素仍起主导作用[解析]适当放鸭增加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并延长了相关食物链,可能也会增加新的食物链,A错误;稻鸭共作改变了稻田群落的垂直结构,农田生态系统可以充分利用了空间,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B正确;利用鸭子捕虫除草可对害虫及杂草种群进行持续控制,控虫除草效果不会出现抗药性,比使用农药更为显著,C正确;叫声换回鸭群,与物理信息传递有关,体现了该生态系统中人的因素仍起主导作用,D正确。

3.(2019·安徽省淮南市生物二模)有人研究某弃耕多年荒地中的一条食物链:植物→田鼠→鼬。

据测定,植物大约能把1%的日光能转化为净同化量,田鼠大约能吃掉2%的植物,而鼬能捕杀大约31%的田鼠。

植物、田鼠、鼬呼吸消耗量占各自总同化量的比例分别是15%、68%、93%。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A.该生态系统的植物光能利用率为1%B.由植物到田鼠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C.该群落植物的优势种是一年生草本植物D.田鼠总同化量的32%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解析]根据题干分析,“植物大约能把1%的日光能转化为净同化量”,而植物光能利用率=净同化量+呼吸作用量,A错误;根据题干分析,“田鼠大约能吃掉2%的植物”,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而能量传递效率以同化量计算,B错误;根据题干分析,“弃耕多年荒地”上的优势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C错误;田鼠呼吸消耗量占总同化量的比例分别是68%,则田鼠总同化量的32%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D正确。

故选D。

4.(2019·山东省临沂市生物二模)某森林地区U型山谷地表植被遭严重火灾,人工栽种植物(甲坡面)和自然恢复(乙坡面)多年后,前者植被覆盖率和物种数明显大于后者。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B)A.人工栽种植物提高了甲坡面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B.如果时间允许、气候适宜,两坡面都会演替到森林阶段C.随时间推移,群落中先存在的物种会被后侵入的物种完全替代D.人工栽种植物加速了甲坡面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解析]人工栽种植物(甲坡面)多年后,植被覆盖率和物种数增加,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降低,A错误;如果时间允许、气候适宜,两坡面都会演替到森林阶段,B正确;时间推移,群落中先存在的物种会被后侵入的物种优势替代,而不完全取代,C错误;人工栽种植物加速了甲坡面物质循环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

故选B。

5.(2019·河南省六市生物二模)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1所示曲线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和繁衍情况,已知种C为自养生物。

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性动物利用的过程,图中的字母表示所含的能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C→B→A可表示该草原生态系统上的一条食物链B.草原上某植物种群个体数量减少,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应进行随机取样,适当缩小样方面积C.在图2中,a=c+e+g+h+iD.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量必须要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C→B→A可表示该草原生态系统上的一条食物链,A正确;草原上某植物种群个体数量减少,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应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面积,B错误;在图2中,a=c+e+g+h+i,C正确;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量必须要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D正确。

故选B。

6.(2019·安徽省合肥市生物二模)如图表示某长期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性动物利用的过程(图中的字母表示所含的能量)。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植物积累的能量为c+e+g+h+iB.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为d+gC.b中的物质和能量都被微生物利用D.能量在相邻营养级传递效率为f/a[解析]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为a,a=b+c=d+e+c=f+g+e+c=h+i+g+e +c,即可以表示为c+e+g+h+i,A正确;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粪便中能量,因此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可用g来表示,B错误;b中的物质和能量被植食动物同化和微生物利用,C错误;能量在相邻营养级传递效率为f×100%,D错误。

故选A。

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7.(2019·江苏省宿迁市高三期末)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B)A.食物网中的生物和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放养鱼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复杂性C.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D.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解析]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的成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A错误;放养鱼属于消费者,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食物链或食物网)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性,B正确;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硝化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将土壤中的无机物(亚硝酸等)转化为能供给自身能量的有机物维持自己的生活,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C错误;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不一定越大,D错误。

故选B。

8.(2019·北京市通州区高考生物一模)丝瓜是一年生攀援藤本,一棵植株上能结多个果实。

它喜较强阳光,较高的温度有利于茎叶生长和果实发育。

在某块丝瓜地中主要生活着两种小型昆虫(甲、乙)。

如图为在某年度丝瓜生长期间调查该瓜地甲、乙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两种昆虫是捕食关系,甲的营养级较高B.推测7~9月份应该是一年中丝瓜大量结果的时期C.由丝瓜和这两种昆虫及生活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D.统计该瓜地两种昆虫的种群密度需用标志重捕法[解析]两种昆虫是捕食关系,乙捕食甲,甲的营养级较低,A错误;乙捕食甲会导致甲种群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减少,故推测7~9月份应该是一年中丝瓜大量结果的时期,B正确;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应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环境,C错误;统计该瓜地两种昆虫的种群密度需用样方法,D错误。

故选B。

9.(2019·北京市房山区生物一模)东美鸣角鸮(一种猫头鹰)在繁殖期喜欢将一种盲蛇(体型似蚯蚓)带回巢内,这种盲蛇不但不会伤害雏鸟,还会吃掉巢里的蚂蚁、苍蝇等昆虫及其幼虫和蛹。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A.东美鸣角鸮与盲蛇相互选择、协同进化B.在繁殖期,东美鸣角鸮与盲蛇为共生关系C.在盲蛇照看下,东美鸣角鸮雏鸟存活率更高D.捕不到盲蛇,东美鸣角鸮会捕某种蟒蛇作为替代[解析]东美鸣角鸮与盲蛇相互选择、协同进化,A正确;在繁殖期,东美鸣角鸮与盲蛇为共生关系,B正确;在盲蛇照看下,东美鸣角鸮雏鸟存活率更高,C正确;捕不到盲蛇,东美鸣角鸮是否会捕某种蟒蛇作为替代,题目中无此信息,D错误。

故选D。

10.(2019·福建省南平市生物二模)为了研究水生生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去除作用,研究人员从某城市内河中取水样分别设置水葫芦、鲢鱼、“水葫芦+鲢鱼”等不同处理组进行实验,分别取样检测水体中总磷浓度变化,结果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对照处理的水体中不含水生生物,总磷浓度上升B.第2、3、4次检测结果显示水葫芦单独处理能降低总磷浓度C.为保护内河生态环境稳定,需控制水葫芦和鲢鱼的投放数量D.“水葫芦+鲢鱼”的处理方法,对水体中磷去除效果要优于水葫芦单独处理[解析]对照处理的水体为从某城市内河中取水样,其中含有水生生物,总磷浓度上升,A错误;从坐标图中来看,第2、3、4次检测结果显示水葫芦单独处理能降低总磷浓度,B 正确;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为保护内河生态环境稳定,需控制水葫芦和鲢鱼的投放数量,C正确;从坐标图中第3、4组可以看出“水葫芦+鲢鱼”的处理方法,对水体中磷去除效果要优于水葫芦单独处理,D正确。

故选A。

11.(2019·河北省唐山市生物二模)高密度水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

如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C)A.鱼塘富营养化水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N、P等元素B.藻类与稻田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存在捕食、竞争的关系C.鱼塘尾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主要是被稻田中的生产者利用D.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过程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解析]出现富营养化的水体流经稻田时,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N、P等元素营养,A正确;藻类与稻田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存在捕食、竞争的关系,B正确;鱼塘尾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主要是被稻田中的分解者利用,C错误;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过程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D正确。

故选C。

12.(2019·天津市河北区生物二模)小型犬浣熊为树栖动物,属于食肉类动物,也吃无花果和植物花粉等,如图为小型犬浣熊种群相关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如果对小型犬浣熊种群密度进行调查,使用标志重捕法比较适宜B.若曲线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的变化,则小型犬浣熊种群数量在b~c时期不断减小C.小型犬浣熊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消费者,最低处于第二营养级D.若曲线表示死亡率与出生率之差(死亡率-出生率)的变化,则小型犬浣熊的种群密度在a~b时期不断减小[解析]小型犬浣熊属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对其种群密度进行调查需要使用标志重捕法,A正确;若该曲线表示小型犬浣熊种群的增长速率,b~c时期种群的增长速率大于0,则种群在b~c时期处于增长阶段,B错误;小型犬浣熊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消费者,最低处于第二营养级,C正确;若该曲线表示小型犬浣熊种群的死亡率与出生率的差值,则小型犬浣熊的种群密度在a~b时期不断减小,D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