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8 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青岛版(五年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8 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青岛版(五年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8 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青岛版(五年制)教学目标•能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定义和概念。

•能够巧妙地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正确地使用不同的算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强化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掌握程度。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定义和概念。

•帮助学生运用不同的算法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课时一:听、说、读知识讲解1.了解“有余数除法”的定义和概念。

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算法。

3.练习应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练习1.习题练习。

2.自主练习。

课时二:讲和练知识讲解1.讲解小学数学中常用的几种算法。

2.讲解算法的使用方法和推广思路。

3.分析题目特点,帮助学生学会应用算法解决问题。

课堂练习1.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2.小组合作活动。

课时三:巩固和提高知识讲解1.掌握“有余数除法”算法的抽象概念。

2.探究并运用不同的算法解决问题。

3.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思路,多元化反映解决方案,不拘泥于一个算法的思路。

课堂练习1.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2.小组合作活动。

教学方法1.采取“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2.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3.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发掘问题的规律,达到开发智力、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

4.科学评价,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和所长。

教学评价通过教学实验,学生正确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用,对于如何灵活运用不同的算法来解决问题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小组合作中充分发挥了个人特长和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也对学生的掌握程度做出了科学的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更明确的认识。

8.1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

8.1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

8.1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中关于“有余数的除法”这一部分的内容。

我要带领大家复习一下除法的基本概念,然后再引入有余数的除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上册数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章节是“有余数的除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理解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理解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并且在实际操作中能够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教学的重点是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难点是理解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实物投影仪、计算器以及一些练习题的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来引入今天的话题,例如:“如果有13个苹果,我们要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还剩下几个?”2.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给大家讲解一个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例题,比如:“13除以5等于多少?剩下的苹果怎么处理?”我会讲解每一步的运算方法,让大家清楚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3. 随堂练习: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大家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大家自己动手做一些有关的题目,巩固所学的知识。

4. 小组讨论:我会让大家分成小组,讨论一些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题目,大家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方法,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的公式和概念,比如“有余数的除法”、“除法运算方法”等,以及一些例题的解题过程,让大家能够直观地看到和理解。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我会设计一些有关的练习题,让大家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

其中包括一些基本的除法题目,以及一些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题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平均分有剩余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合作交流能力。

重点难点: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这一群小朋友春游时正在吃午餐,他们都带了什么好吃的?是怎样分的?(出示挂图)二、引导学生看图,并提出、解决问题。

1、引导看图,提出问题。

请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你看到什么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根据画面可能提出: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呢?)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师:你能解决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吗?先自己试试看。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商量后再交流。

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吗?交流(1个1个地分;2个2个地分;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2个,还余1个)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分?(锻炼学生的思维)师:用算式怎样表示?(学生回答,老师板书)94=2(个)1(个)读作:9除以4商2余1引导学生互相读算式师:其他的食品怎样分呢?(学生*思考后再小组讨论然后交流)10碗方便面平均分给4人,每人2碗,还余2碗;11瓶饮料平均分给4人,每人2瓶,还余1瓶;师:同位互相说说算式,独自观察,发现了什么?(有余数的除法真多)仔细观察图画,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人?)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1题。

学生先动手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再填空(学生*完成后,再集体评议。

)2、出示第3题练习时,引导学生先仔细读题,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

(适当进行补充)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的非常出*,老师很高兴,你们高兴吗?说出来听一听。

五、作业设计认识有余数除法,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说说生活中遇到的有余数的除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青岛版(五年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青岛版(五年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青岛版(五年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些有余数除法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新课讲解(1)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教师通过讲解有余数除法的定义,使学生明确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师通过讲解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步骤,使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 实例演示教师通过演示一些有余数除法的实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4. 动手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5.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有余数除法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板书设计1. 有余数除法的概念2.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3. 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七、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八、野营——有余数的除法主备人:崔维红备课日期:11.18 上课日期: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野营—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熟练掌握了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除法运算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材通过“野营”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利用野营过程中学生分食品这个真实而贴近生活的素材,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从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学生分析:学生刚刚结束上一单元表内除法的学习,知道把物体平均分配要用到除法计算,根据本信息窗提供的这些信息学生能够轻松地列出除法算式,但是在分配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这些食品不能正好分完,从而引出有余数除法的学习。

设计理念:1、在操作情境中探究新知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手和脑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了充分的操作、实践,从而来发现规律,实现了知识的再创造。

2、重视小组合作探索交流学习需要独立的思考,也需要伙伴的合作。

每个学生是否经过自身充分的思考也是实现有效交流的前提。

而在与其他伙伴紧密、丰富的合作中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发现。

所以,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是相辅相成的,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组织学生进行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有效互动。

教学设计及评析: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郊游吗?今天我们就和这些小朋友一起到野外去郊游去野炊,看看有那些趣事发生。

(看大屏幕,课件展示)师: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谁愿意给大家讲讲?生1:…… 生2:……〔利用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导入,学生产生了情绪高昂的学习需求,积极投入到学习的活动中〕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究:1、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怎样分呢?生2:10碗方便面平均分给4人,可以怎样分呢?生3:……师:下面我们就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有余数的除法》《图形排列的周期问题》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有余数的除法》《图形排列的周期问题》教学设计
3.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强,对新知识充满兴趣,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需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4.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出较强的交流欲望,但合作意识尚需培养,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
5.部分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可能存在恐惧心理,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勇于克服困难。
4.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游戏和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形成自己的思考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探索数学问题。
(2)在图形排列的周期性规律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观察简单的图形排列,发现规律,再逐步增加难度,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周期性规律。
3.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和图形排列的周期性规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激发思考,鼓励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知有余数的除法,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
2.运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发现并掌握图形排列的周期性规律,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有余数除法运算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疑问给予解答和指导。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有余数除法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有余数除法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第八章第一节内容,主要是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青岛版的五四学制二年级上册数学。

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了有余数除法的概念、运算方法以及应用。

具体来说,我们会学习如何用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分配物品、计算时间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并且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们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具以及一些实际的物品,比如苹果、糖果等。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我会拿出一些苹果,然后问学生们,如果我们要将这些苹果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我们会怎么分?这样可以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除法的概念。

然后,我会进行随堂练习,给学生们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用有余数除法来解决。

我会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并且帮助他们解决难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会进行板书设计,将重要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写在学习黑板上,方便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我会设计一些作业,让学生们能够巩固所学。

作业题目会包括一些实际问题,需要用到有余数除法来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有余数除法的概念、运算方法以及应用。

我会用清晰的文字和图示来展示这些内容,方便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一些实际问题,需要用到有余数除法来解决。

比如,如果有30个糖果,要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人会分到几个糖果?答案是6个糖果,还剩下1个糖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学生们对有余数除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他们在随堂练习中积极思考,并且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有余数的理解还是有些困难,所以在课后,我会针对这些学生进行额外的辅导。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青岛版(五年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青岛版(五年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青岛版(五年制)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的第八单元——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在实际生活中,除法不仅仅是计算工具,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在实际生活中,除法不仅仅是计算工具,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物道具学具:练习本、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分配物品的问题,引入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例如,我们有12个苹果,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还剩下几个苹果?2. 讲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通过上面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即,当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时,我们就说除法有余数。

这里的余数就是不能整除的部分。

3. 小组合作探索: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例,运用有余数除法来解决问题,并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4. 讲解和练习:通过PPT展示一些有余数除法的题目,进行讲解和随堂练习。

例如,21除以4,答案是多少?为什么?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余数除法的题目,让学生回家后练习。

例如,32除以5,答案是多少?为什么?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有余数除法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典型题目的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题目:32除以5,答案是多少?为什么?答案:32除以5的答案是6余2,因为32=56+2。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鞭、计算器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作用。

2. 讲解新课: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进行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3. 练习新课: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4. 应用新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新课: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练习,巩固计算方法。

2. 综合练习: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是否掌握了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内容是否清晰,学生是否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教学过程是否合理,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是否活跃。

4.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5. 对学生的反馈和问题进行总结,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8野营—有余数的除法优质word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8野营—有余数的除法优质word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2.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明白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3.培养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的问题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算式正确表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过程】课前游戏:师解说游戏师:伸出左手跟我数,从大拇指开始数1、食指2、中指3、无名指4、小指5,再回到大拇指按顺序数6、7、8、9、10,这样反复数下去……生一边数一边报数理解游戏规则师:请你随便说出一个数,老师就能说出你说的这个数对应的手指名字。

生说师:你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快就能说出来吗?生想或说:记住了,或者发现规律了。

(生答师评价:一颗代表智慧的小花送给你)师:认真听完这节课,你就会识破其中的奥秘了。

上课?!【设计意图:生动活泼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力求使枯燥的计算课焕发灵动和生机。

学生自觉联系生活经验,带着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一、复习引入,再次唤醒已知经验师:根据以前所学细心解答两题:15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生答师:15根小棒,能摆几个?(课件示)生答:能摆3个。

【设计意图:与课前游戏连为一体,延续游戏中与5有关的除法,做到承上启下,顺水推舟。

】师:能用算式表示一下吗?生说:15÷3=5(根)生说:“15÷5=3(个)(课件示)生齐读。

师:谁能说说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生答:被除数()表示(要分的数)除数表示(平均分的份数或每份的个数)商表示(分得的结果)师:看来同学们对前面所学的知识掌握得不错。

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正在野营的一帮小朋友也在分东西?看看分享哪些食物?生答【设计意图:从已知经验出发,引入情境图,收集图中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相应数学问题的能力及问题迁移能力。

】二、讨论操作,探究新知1.认识余数师:同学们的眼力真不错,这样吧,今天我们与“5’这么有缘,咱就把这些物品平均分给5个人,你能按要求填完以下表格吗?(课件示)(每组一张)食品数量分给人数平均每人分到多少余下多少面包9 5方便面10 5饮料11 5火腿肠12 5香蕉13 5橙子14 5苹果15 5酸奶18 5【设计意图:关于分给的人数,为了课堂连贯性的需要定为“5”,使这一环节与课前游戏连为一体,珠联璧合,学生易于迁移,掌握新知。

《八野营——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八野营——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八野营——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八野营——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详细规划。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中《野营——有余数的除法》一章。

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包括有余数的除法及其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

难点: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次野营活动为例,让学生思考如何平均分配食物。

引导学生发现,解决此类问题需要用到除法。

2. 知识讲解: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通过示例,讲解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为学生提供几个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为学生设计一些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除法的基本概念2. 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3. 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答案:现价 = 原价× 80% = 80 × 0.8 = 64元(1)21 ÷ 3 =(2)18 ÷ 4 =(3)23 ÷ 5 =答案:(1)7 (2)4 (3)4 (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学制)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学制)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2. 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3. 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卡片、挂图等。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有余数的除法。

2. 讲解新课: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运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3. 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提高: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与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2. 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3. 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提高练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有余数的除法。

3. 拓展练习:研究其他类型的除法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进行辅导与指导。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反馈与评价。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运算方法以及应用,使学生掌握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与学习效果,及时进行辅导与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了解除法的定义及其运算规则;2.学会进行有余数的除法;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除法的定义及其运算规则;2.有余数的除法。

三、教学难点1.有余数的除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问:小学二年级学过哪些运算法则?2.引: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运算——除法。

(二)新课讲解1.什么是除法?(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分几组,每组的个数相等,求得每组的个数就是商。

)2.除法的符号:“÷”、“/”、“\”。

3.除法的运算规则: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三)例题演练1.小明有 25 个糖果,他想把糖果平均分给 7 个朋友,请问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颗糖果?是否有剩余?–解:25÷7=3……4,所以每个朋友可以分到 3 颗糖果,还剩下 4 颗糖果。

2.小燕有 63 个苹果,她想把苹果分成 5 组,请问每组有几个苹果?是否有剩余?–解:63÷5=12……3,所以每组有 12 个苹果,还剩下 3 个苹果。

(四)练习1.请计算以下除法并写出余数:–25÷4=–97÷5=–109÷9=–53÷6=–81÷8=–47÷10=–16÷3=–73÷11=2.面包师傅做了 107 个面包,他想把面包分成 8 组,请问每组有几个面包?是否有剩余?–解:107÷8=13……3,所以每组有 13 个面包,还剩下 3 个面包。

(五)小结1.除法的定义及其运算规则;2.有余数的除法。

(六)作业1.课后完成教材 P17 课后练习;2.完成习题册 P12-P13。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认识了除法的定义及其运算规则,能够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举例、配图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们更加直观地理解除法运算的过程和法则。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有余数除法的笔算-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有余数除法的笔算-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有余数除法的笔算青岛版(五四学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有余数除法的笔算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中,第八章第二节的内容,也就是有余数除法的笔算。

在这一节中,学生们将学习如何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包括如何写出算式,如何计算,以及如何理解余数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并且能够理解余数的概念,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余数的概念,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PPT和一些实际的物品,比如小棒子,可以帮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黑板上写出一些简单的除法算式,比如28÷4,让学生们复习一下之前学过的除法知识。

2. 新课讲解:我会通过PPT和小棒子,向学生们讲解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如何写出算式,如何计算,以及如何理解余数的概念。

3. 例题讲解:我会出一道有余数的除法题目,比如35÷5,然后演示如何进行笔算,让学生们跟随我的步骤一起计算。

4. 随堂练习:我会出一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们独立进行笔算,然后我会挑选一些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解析。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今天学习的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以及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概念,方便学生们学习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1. 48÷6=2. 56÷7=3. 63÷9=答案:1. 48÷6=82. 56÷7=83. 63÷9=7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以及是否理解了余数的概念。

如果有需要,我会在下一节课中进行复习和巩固。

(完整word版)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完整word版)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第八单元野营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课题: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信息窗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郊游吗?愿意参加些什么样的活动呢?二年级一班的同学一起去郊游。

看看他们都带了些什么?9个蛋糕、17跟香蕉……2、猜一猜他们接下来要做些什么?是怎样想的?二、探求新知1、看来大家急着想把这些好吃的来分一分,那就赶快行动吧!你打算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回答(一般情况都会列算式来表示)我1个1个地来分……我2个2个地分……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2个,还余1个。

用算式表示:9÷4=2(个)……(个)学生说出9÷4表示的意思和怎样进行计算的2、其他食品怎样平均分呢?大家在小组里一起分一分,看看结果是怎样的?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和平均分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师小结。

生:那么多好吃的,咱们4个人来分一分吧。

学生同位讨论,加深理解。

学生在小组中学习,把算式写在本子上。

(讨论时要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也可以动手操作算出结果)方便面:10÷4=2(碗)……2(碗)矿泉水:11÷4=2(瓶)……3(瓶)香肠:12÷4=3(根)生:我发现有余数的除法真多……3、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个人?你能说出来吗?师:还需要知道些什么呢?你打算每人分几块?师:假如每人分2块,可以分给几人呢?3块呢?还可以每人分几块?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算式算一算.师:观察这些算式和平均分的结果,你又有什么发现?为什么那么多的算式都有余数,为什么产生余数?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个人?学生会有些疑惑.学生想出少了些什么,这样问根本不知道可以平均分给几个人。

学生回答:我想每人分2块,我想……18÷2=9(人)18÷3=6(人)学生独立完成.18÷4=4(人)……2(块)18÷5=3(人)……3(块)生: 我发现有余数的除法真多三、小结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9÷4=2(个)……(个)读作:9除以4商2余1.第二课时课题:有余数除法的练习教学内容:信息窗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课件出示过程:
3) 6 3) 7
6 ÷ 3= 7 ÷ 3=
看来大家掌握的比较轻松,我们一起来做道题 教学方法: 试试吧? 有 11 根小棒,平均分成 4 份,每份几根,还 剩几根?先摆一摆,再把下面的竖式写完整.
通过具体生活情景引导大家编数 学故事,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 学习数学的兴趣, “没余数”和“有余 数”的鲜明对比,让学生对有余数的
2、 (
)里最大能填几? )< 22 4 ×( ( )< 37
3 ×( (
)× 2 < 11
)× 5 < 38
4) 8
3、竖式计算
5) 45
活动二:合作探索 之前的除法知识看来大家掌握的不错,那有余 数的除法到底有哪些“奇妙的”地方呢?自己看一 看下面两幅图,试着编两个数学故事,做一做,你 能找出这两道题的不同吗?我相信你。 1、
小学二年级数学导学案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组长签字:课题有余数的除法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信息窗一 1、
学 习 目 标
在平均分若干物品的过程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能 正确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能应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明确余数要比除 数小。 经历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渗 透数形结合思想。 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的算式。 难点: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
你们真是独具慧眼,找出除法中的余数,那, 除法的算理理解更加透彻。这也是本 敢不敢接受一下挑战,请看下一题。 2、 38 ÷5 = 师:你真是太棒了。但要注意以下两点:一、 除到哪位,商就写在哪位上面。二、被除数÷ 除数= 商......(六点)余数(不大于除数) 我们班有几名编数学故事的能手,请看下一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八 信息窗二(有余数除法的笔算)青岛版(五四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八 信息窗二(有余数除法的笔算)青岛版(五四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八信息窗二(有余数除法的笔算)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有余数除法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2. 新课:讲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

3.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完成练习题。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有余数除法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

2. 重点、难点内容。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 提高题: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有余数除法的其他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掌握程度,课堂参与情况。

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如何改进。

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看法,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以上教学内容共2000字以内,力求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符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要求。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的安排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学习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知识。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通过PPT展示有余数除法的实例,如“15个苹果要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最多能分到几个苹果?还剩下几个苹果?”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这个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

2. 新课:讲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教材内容】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信息窗1【课标要求】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教学目标】1、在平均分饼干等食品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在平均分若干个草莓的活动中,理解余数比除数小。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要余数比除数小。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每生20个圆片,2张作业纸,1张小测纸。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谈话:喜欢郊游吗?小强班前几天去郊游了,一起看屏幕。

他们都带来了哪些食品?他们想怎样分?谁能先来找找这些信息?生交流找到的信息。

师提问:他们带来的食品可真丰富啊。

你能选取其中的两个信息,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生提问题。

预设:10片饼干,每人分3片,可以分给几人?有12个草莓,每人分4个,可以分给几人?有7根香肠,平均分成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根?有17瓶酸奶,每人分5瓶,可以分给几人?师:你们的表现太棒了,能提出这么多平均分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你会列算式吗?生列算式。

师:仔细看一下,在这些算式中,你最会计算哪个?(12÷3=),得数是多少?生交流。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生交流。

预设:表示12里面正好有4个3师:在这个除法算式中,12、4、3分别被称作什么?活动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尝试动手平均分,感受余数的产生。

师:12个草莓,每个小朋友分4个,刚好被平均分给了3个小朋友。

那剩下的这些食品也能像这样被刚好平均分掉吗?我们先来看分10片饼干试一试。

师:下面,拿出你提前准备好的圆片,用它来代替饼干,动手分一分,看能得到什么结果。

在动手之前,先看几点温馨提示:一定要平均分,也就是每人分得的要一样多。

分完以后,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生自由操作。

师:哪位同学愿意到前面展示一下你的分法?生展示。

师追问:剩余的这一个为什么不能再分呢?生交流。

预设:因为10里面最多有3个3,剩下的1个不足3个,所以不能再分了。

8.1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制

8.1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制

8.1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 - 青岛版五四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运用。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

教学内容1. 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2. 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3. 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2. 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教学难点1.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2. 正确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铅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并通过黑板示例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以加深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

4. 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知识进行解决。

5. 总结:对今天的课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2. 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3. 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题2.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课后反思今天的课程,学生对于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有了基本的理解,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练习,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的动态流程,包括学生的参与、知识的传授和练习的实践,是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在导入环节,我会利用PPT展示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比如“如果你有12个苹果,想要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人能分到几个苹果?还会剩下几个苹果?”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在讲解环节,我会先通过简单的实例,比如“15除以4等于多少,余数是多少?”来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有余数的除法笔算-青岛版(五年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有余数的除法笔算-青岛版(五年制)

标题: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有余数的除法笔算-青岛版(五年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笔算。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3. 使学生了解有余数的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1. 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2. 有余数的除法笔算步骤。

3. 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有余数的除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笔算。

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有余数的除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有15颗糖果,他想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到几颗糖果?还剩下几颗糖果?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导入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2)教师讲解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并示范笔算步骤。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笔算练习。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2)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改正。

4. 实际应用(1)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例子。

(2)每组选一个例子进行分享,全班共同讨论如何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实际应用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笔算。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与生活相结合的观念。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野营
有余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郊游吗?愿意参加些什么样的活动呢?二年级一班的同学一起去郊游。

看看他们都带了些什么?
9个蛋糕、17跟香蕉……
2、猜一猜他们接下来要做些什么?是怎样想的?
二、探求新知
1、看来大家急着想把这些好吃的来分一分,那就赶快行动吧!你打算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一般情况都会列算式来表示)
我1个1个地来分……
我2个2个地分……
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2个,还余1个。

用算式表示:9÷4=2(个)……(个)
学生说出9÷4表示的意思和怎样进行计算的
2、其他食品怎样平均分呢?大家在小组里一起分一分,看看结果是怎样的?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和平均分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师小结。

生:那么多好吃的,咱们4个人来分一分吧。

学生同位讨论,加深理解。

学生在小组中学习,把算式写在本子上。

(讨论时要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也可以动手操作算出结果)方便面:10÷4=2(碗)……2(碗)
矿泉水:11÷4=2(瓶)……3(瓶)
香肠:12÷4=3(根)
生:我发现有余数的除法真多……
3、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个人?你能说出来吗?
师:还需要知道些什么呢?你打算每人分几块?
师:假如每人分2块,可以分给几人呢?3块呢?还可以每人分几块?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算式算一算。

师:观察这些算式和平均分的结果,你又有什么发现?为什么那么多的算式都有余数,为什么产生余数?
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个人?学生会有些疑惑。

学生想出少了些什么,这样问根本不知道可以平均分给几个人。

学生回答:我想每人分2块,
我想……18÷2=9(人)18÷3=6(人)
学生独立完成。

18÷4=4(人)……2(块)18÷5=3(人)……3(块)
生: 我发现有余数的除法真多
三、小结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9÷4=2(个)……(个)
读作:9除以4商2余1。

第二课时
课题:有余数除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3、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1、摆一摆、填一填
8÷3=□……□
13÷5=□……□
9÷2=□……□
23÷4=□……□
2、圈一圈,填一填农民伯伯的蔬菜丰收了,他们打算先把蔬菜进行包装,然后再运到超市去卖。

我们看看每种蔬菜可以装成几个盒子?
同位互相说一说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观察一下除数和余数谁大谁小。

11÷3=3(个)……2(个)
17÷4=4(个)……1(个)
学生互相讨论
3、口算练习
32÷814÷6 45-5 3×7
28+34 3×816÷334÷5
4、百货店新进了一批杯子,打算进行包装后再售出,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算一下,这三种杯子各能装满几盒?各剩几只?
14÷4=3(盒)……2(只)
12÷8=1(盒)……4(只)
15÷6=2(盒)……3(只)
5、新学期开始了,每个班的同学都要进行卫生清扫。

学校刚买来一些新的卫生工具准备分给大家,每种工具都平均分给9个班,怎么分?
19÷9=2(个)……1(个)
27÷9=3(把)
22÷9=2(把)……4(把
6、聪明小屋
+○=12※=○+○+○※=()
○=()
※×□=16
※÷□=4※=( )
□=( )
学生小组合作解决,并说出理由。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窗二
教学目标:
1、学习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

3、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野营小队的小伙伴吗?瞧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呢?猜一猜他们会遇到哪些数学问题?同学们,你愿意帮助伙伴们解决数学问题吗?
学生回答:有的在忙着找吃的,有的在忙着搭帐篷,有的在忙着烤鱼吃……
每人分4 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
…………
55个蘑菇,平均分给8个人,每人分几个?
需要搭多少顶帐篷?
…………
二、探求新知
1、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你是怎样的?有余数的除法也可以用竖式来表示,试一试吧!
教师板书:4×□<22,□里最大能填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2÷4=5(人)……2(条)
学生学习有余数的竖式
有48个野果,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分几个?用算式表示出来,再用竖式计算。

观察一下余数和除数,你有什么发现?还可以看看前面做过的有余数的除法,再比较一下。

48÷9=5(个)……3(个)
学生发现余数要比除数小,重点理解是因为不够再分成一份了。

吃完晚饭,小伙伴们又要忙着搭帐篷,我们去帮帮忙吧!需要搭多少个帐篷呢?赶快用你学过的知识来算一算吧!(列算式解决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合同位商量一下需要搭多少个帐篷。

学生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

17÷3=5(顶)……2(人)
三、小结同过今天这节课你又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窗二
教学目标:
1、学习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3、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练习、巩固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里最大能填几?
4×()27 ()×4<3
19×()<46 7×()<67
()×5<14 6×()<29
学生填完后说出是怎样想的
2、竖式计算。

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3、新学期,学校刚买来一些篮球、排球,还要把它们装到球筐里去,各需要多少球筐呢,让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吧!
学生自己观察图意,列出算式:
篮球:15个,每筐装4个,至少需要多少个筐?
排球:28个,每筐装6个,至少需要多少个筐
4、填一填25÷6=□……□
5、4÷□=□……6做一件小风衣用2米布,11米布最多可以做()件。

要求学生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11÷2=5(件)……1(米)
6、把余数是2的涂成红色。

7、快乐星期天。

同学们,你们星期六、星期天在家休息的时候都做些什么呢?我们看看小明的一天是怎样渡过的。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四幅情境图。

学生提出问题:小明练了几遍钢琴曲?
需要几个碗来盛饺子?
5分钟通过30辆自行车,1分钟通过几辆?
…………
学生在小组里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同位讨论解决。

8、聪明小屋爸爸妈妈买回来一些苹果,让小文和小明来分一分。

小文说:我6个6个地分,最后余3个。

小明说:我3个3个地分……按小明的分法,最后余几个?
二、小结
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