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KS5U 高考】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卷(理科)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农杆菌在拟核区转录出mRNAB. 乳酸菌在细胞质基质中消耗氧气C. 蓝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产生氧气D. 大肠杆菌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答案】A【解析】农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其DNA在拟核区转录出mRNA,A正确;乳酸菌是厌氧微生物,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所以不消耗氧气,B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内没有叶绿体,C错误;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通过二分裂进行增殖,而有丝分裂发生在真核细胞,D 错误。
【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名师点睛】原核细胞结构:①无核膜、核仁,只有核区,核区内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无染色质(体);②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不含其他任何形式的细胞器;③细胞壁:有细胞壁,但其成分为蛋白质和多糖组成的肽聚糖,而非纤维素和果胶。
2.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遗传物质是RNA),有很高的致死率。
下列关于该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可以大量繁殖B. 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可以以二分裂方式增殖C. 其生活方式是寄生,但不进行呼吸作用D. 该病毒在宿主体内可以将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分子上【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故A错误。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也不进行二分裂增殖,故B错误。
其生活方式是寄生,不进行呼吸作用,是利用宿主的资源,故C正确。
该病毒是RNA,而宿主细胞是DNA,不能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分子上,需要逆转录后才可以,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病毒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3.下列生命活动在蓝藻细胞内不能进行的是A. 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B. [H]的氧化和CO2的产生C. 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D. DNA的复制和RNA的合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细胞内可以发生C02的固定和C3的还原,A正确;蓝藻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细胞内可以发生[H]的氧化和C02的产生,B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也不能通过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所以蓝藻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 错误;蓝藻细胞拟核区有DNA,可以进行DNA的复制和RNA的合成,D正确。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Word版含答案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理科)出题人:刘颖审题人:刘泽言温馨提示: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
高考保持心平气和,不要紧张,像对待平时考试一样去做题,做完检查一下题目,不要直接交卷,检查下有没有错的地方,然后耐心等待考试结束。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2.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40分。
)1.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淋巴和细胞内液之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2.从事养殖业的人员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大多数海产鱼类不能在淡水中生存,因为在淡水中()A.氧浓度较低B.不能维持体内水分平衡C.缺少食用的动植物D.二氧化碳浓度较高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钙离子B.呼吸酶C.葡萄糖D.血浆蛋白4.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5.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时,突触小泡会释放传递信息的物质,该物质是()A.神经递质B.CO2C.Na+D.O26.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进行传导的,这种信号称为()A.静息电位B.反射C.神经冲动D.反射弧7.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神经纤维上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前膜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8.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媒介是()A.酶B.激素C.带电离子D.递质9.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A.电信号→电信号B.电信号→化学信号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D.化学信号→电信号10.下列有关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可使其电位发生改变B.递质的合成和释放不需要消耗能量C.递质能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D.递质只能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11.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 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长春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理科)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n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计80分钟。
2.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单项选择题,共 40分。
)1 •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淋巴和细胞内液之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细胞応液淋巴白漿一淋巴CII组奴液一胡30丙液 血浆组視譲堆胞内籤 D \迅/議巴4. 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 神经调节5. 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时,突触小泡会释放传递信息的物质,该物质是(6. 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进行传导的,这种信号称为(7.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神经纤维上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 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 突触前膜完成“电信号T 化学信号T 电信号”的转变D.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2.从事养殖业的人员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 大多数海产鱼类不能在淡水中生存, 因为在淡水中()A .氧浓度较低 •不能维持体内水分平衡C.缺少食用的动植物 氧化碳浓度较高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钙离子 .呼吸酶 .葡萄糖 D .血浆蛋白100分,考试时间为血滨绡织菠堀抱内潑 C.神经一体液调节.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体液调节A.神经递质B . CQ .Na + D . Q 2A. 静息电位B .反射 .神经冲动 D.反射弧A淋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媒介是()A.酶B •激素 C•带电离子 D •递质9 •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A.电信号T 电信号 B •电信号T 化学信号 C.化学信号T 化学信号D•化学信号T 电信号10 •下列有关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可使其电位发生改变B •递质的合成和释放不需要消耗能量C •递质能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D •递质只能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11.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卷(理科)一、选择题1. 下列各组成分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为A. 尿素、抗利尿激素、维生素、血浆蛋白B. 抗体、载体、线粒体C. 尿酸、氨基酸、肌酸、胃液中的盐酸D. 白细胞、溶菌酶、呼吸氧化酶【答案】A【解析】尿素、抗利尿激素、维生素、血浆蛋白都可存在内环境中,全是内环境成分,A正确;载体、线粒体位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成分,B错误;胃液中的盐酸位于消化道内,不是内环境成分,C错误;白细胞不属于内环境,呼吸氧化酶位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成分,溶菌酶不一定属于内环境,如唾液、泪液中的溶菌酶,D错误。
2. 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③可以进入A、B、CB. ①②③④组成体液,其中①③④构成内环境C. 尿素分子不能由③进入④D. B产生的废物先后经过③和④,最终被排出体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①是淋巴,②是细胞内液,③是组织液,④是血浆,A是淋巴管,B是组织细胞,C是毛细血管,D是红细胞.解:A、③是组织液,可进入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A正确;B、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图中①③④是内环境,②是细胞内液,B正确;C、尿素从组织细胞先进入组织液,然后进入血浆,通过血液循环运输,C错误;D、组织细胞产生的废物先进入组织液,然后进入血浆,通过血液循环运输,最终排出体外,D正确.故选:C.考点:内环境的组成.3.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 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B. 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C. 组织液中的水来自血浆和细胞内液D. 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答案】D..........................................4.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B.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稳定只取决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C. 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D. 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答案】B【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A正确;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稳定与细胞外液和细胞內液渗透压的变化都有关系,B错误;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C错误;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正确;选择B.【考点定位】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生物学科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70分,1-30题每题1分,31-50题每题2分)1. 下列病症中,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无关的是( )A. 小腿抽搐B.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C. 尿毒症D. 组织水肿2. 下列关于人体剧烈运动后,内环境有关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剧烈运动后,体温会明显上升,是由于产热过多B. 剧烈运动后,会导致血浆中的pH明显下降C. 由于营养物质被消耗,血浆渗透压会明显下降D. 剧烈运动后,人体内乳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3. 对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的正确表述是( )A. B.C. D.4. 对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指的是体液B. 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C. 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D. 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液和淋巴5. 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 ①④B. ②③C. ②④D. ①③6.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 内环境稳态需要由机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C.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D. 当血液的成分相对稳定时,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均保持不变7. 人体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A.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 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C. 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D.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8.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血浆蛋白B. 麦芽糖C. Ca2+D. 激素9. 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A. K+B. Na+C. C1-D. Na+和C1-10. 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B. 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C. 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D. 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的调控11. 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A.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 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 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12. 为防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灭活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
吉林省长春一五O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高考】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答题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楚。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赤霉素有促进植物茎细胞伸长的作用B.乙烯具有抑制植物茎细胞伸长的作用C.脱落酸与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生长所起作用相反D.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向光侧运到背光侧不耗能2.人皮肤受损后,往往会发生局部炎症,这是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属于:A.第一道防线B.第二道防线C.第三道防线D.体液免疫3.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Na+、尿素、乳酸②血清球蛋白、唾液淀粉酶和葡萄糖③脂肪、CO2和甲状腺激素④呼吸氧化酶、突触小泡、递质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4.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错误的是:A.激素是种类多样的信息分子B.激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C.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D.激素一经起作用后就被灭活5.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B.抗体、血浆蛋白和呼吸酶均属于分泌蛋白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交换过程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6.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C.三者中血浆和淋巴中的成分更相似D.血浆中存在尿素等非蛋白氮类物质7.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的部位可能是反射弧的: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①②B.②④C.②③D.④⑤8.如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a、b、c代表激素)。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卷(理科)1.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范畴的是()A. 细胞中DNA含量相对稳定B. 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C. 血糖含量相对稳定D. 血浆pH相对稳定【答案】A【解析】细胞核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A正确;血浆渗透压稳态属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稳态,B 错误;血糖含量相对稳定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的稳态,C错误;血浆PH稳态属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稳态,D错误。
考点:人体内环境稳态【名师点睛】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2. 下列不是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A. 浮肿B. 手足抽搐C. 贫血D. 尿毒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血浆蛋白含量不足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更多水流向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A正确。
血浆缺钙离子导致手足抽搐,B正确。
红细胞数量过低或者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含量过低,红细胞不是内环境成分,导致贫血,C错。
肾脏发生病变,导致血浆的代谢废物不能及时随尿液排出,血浆代谢废物含量过高,机体发生中毒,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3. 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 ②④⑤B. ⑤⑥C. ①③④D. ①③⑥【答案】D【解析】略4.当呼吸道黏膜受到机械刺激或化学刺激后,产生的兴奋传到延髓的相关中枢,进而引起呼吸肌快速收缩或舒张,产生咳嗽反射。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机械刺激可导致呼吸道黏膜中的某些细胞显著活跃B. 传入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电位变化为外正内负C. 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传人神经元传递给传出神经元D. 直接刺激延髓的相关中枢也可引起呼吸肌的咳嗽反射【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卷(理科)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D.血浆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蛋白质较少2.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
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A.碳酸氢钠 B.碳酸 C.三磷酸腺苷 D.钾离子3.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A.K+ B.Na+ C.C1— D.Na+和C1—4.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5.高等动物体内细胞要获得O2和养料以及代谢废物的排泄都必须通过的系统是A.消化 B.呼吸 C.循环 D.泌尿6.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A.淋巴液 B.组织液 C.血浆 D.唾液7.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内的消化液C.心室腔内的血浆 D.膀胱腔内的尿液8.人体红细胞携带的O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分子至少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A.3 B.4 C.5 D.69.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10.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②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③血糖含量过高④淋巴循环受阻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1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的同时也可以接受神经递质的作用B.神经递质和所有激素一样都只在细胞外发挥作用C.只有通过特异性免疫才能将入侵人体的抗原消灭D.当机体免疫功能减弱时,可引起免疫缺陷病或过敏反应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A.温度 B.酶 C.pH D.渗透压14.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15.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的电信号转为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2C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 .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16.下图所示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A .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B .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C .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D .以上说法都对17.关于兴奋的传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 .兴奋部位的电流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 .兴奋部位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D .突触小泡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18.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A .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 B .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 C .所有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 .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19.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生物(理科)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氨基酸、CO2和甲状腺激素④呼吸氧化酶、分泌小泡、尿素A. ①③B. ③④C. ①②D. ②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的概念指体内细胞所生活的液体环境,指细胞外面的液体,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②中的血红蛋白,④中的呼吸氧化酶、分泌小泡都属于细胞内部的成分,所以②④均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答案为A。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外液的成分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B. 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C. 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D. 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大脑皮层中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答案】A【解析】【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温度和酸碱度。
【详解】血浆渗透压取决于溶质微粒数目的多少,与蛋白质、无机离子含量都有关,A错误;内环境之所以能保持pH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比如H2CO3 /NaHCO3, B正确;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主动运输来维持的,特点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C正确;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进而大脑皮层中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引起人体主动饮水,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明确内环境稳态包括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且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的含量都有关。
3.下表为甲、乙、丙3位病人早晨空腹时血清的部分指标值。
相关判断不合理的是( )A. 甲的血氨浓度可能低于正常值范围B. 乙可能水肿并伴有蛋白尿现象C. 丙可能身体消瘦并伴有多尿现象D. 甲、乙、丙的病变器官可能分别是肝、肾、胰【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分析,甲的血液中谷丙转氨酶高于正常值,甲、乙的血液中总蛋白低于正常值,甲、乙的血液中葡萄糖低于正常值,丙的血液中葡萄糖高于正常值,甲的血液中尿素氮低于正常值,丙的血液中尿素氮高于正常值。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科试题含解析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卷(文科)一、选择题1. 人体的体液是指()A. 细胞外液和消化液B. 细胞内液和血液C.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 血浆、组织液、淋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解:A、消化道不是体液,A错误;B、血液不属于体液,B错误;C、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一起组成体液,C正确;D、血浆、组织液、淋巴是细胞外液,D错误.故选:C.考点:内环境的组成.2. 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专门大不同的一项是()A. 细胞外液B. 细胞内液C. 血浆、淋巴、组织液D. 内环境【答案】B【解析】内环境即细胞外液,要紧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正确。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
3.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份的是()A. 钙离子B. 呼吸酶C. 葡萄糖D. 血浆蛋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血浆、淋巴、组织液,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人体的内环境,钙离子、葡萄糖、血浆蛋白存在于内环境中。
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成份。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成份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明白得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 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和谐活动来维持的B. 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和谐活动来一起维持的C. 在正常情形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维持不变的D. 在正常情形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常常处于变更当中,但都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和谐活动,一起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固的状态,内环境的稳态包括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和化学成份的相对稳固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调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剂网络内环境稳态是人体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的调剂能力是有必然限度的.解:A、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剂的一起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和谐统一而实现的,A错误;B、内环境稳态的调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剂网络,B错误;C、在正常情形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维持相对稳固的,C错误;D、在正常情形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常常处于变更当中,但都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D正确.故选:D.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稳态的生理意义.5. 当内环境的稳态受到破坏时,必浆引发()A. 酶促反映速度的加速B. 渗透压下降C. 细胞代谢紊乱D. 糖尿病【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铛铛内环境的稳态受到破坏时,将引发细胞代谢紊乱,C项正确;而ABD三种情形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受到破坏时可能引发的现象,但并非是必然,故A、B、D项错误。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 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 .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范畴的是A. 细胞中DNA含量相对稳定 B .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C.血糖含量相对稳定 D .血浆pH相对稳定2. 下列不是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A. 浮肿 B .手足抽搐 C .贫血D .尿毒症3. 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 .②④⑤ B.⑤⑥ C .①③④ D .①③⑥4. 当呼吸道黏膜受到机械刺激或化学刺激后,产生的兴奋传到延髓的相关中枢,进而引起呼吸肌快速收缩或舒张,产生咳嗽反射。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机械刺激可导致呼吸道黏膜中的某些细胞显著活跃B .传入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电位变化为外正内负C •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传人神经元传递给传出神经元D •直接刺激延髓的相关中枢也可引起呼吸肌的咳嗽反射5•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 •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 •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 •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6 •下列不属于下丘脑功能的是A. 具有体温调节中枢,可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B. 能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等多种激素C. 能传导兴奋,并能控制生物节律D. 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的变化7.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节属于A •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B •神经调节,免疫调节C .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D .体液调节,免疫调节&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B .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C •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 •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9. 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神经细胞不能向细胞外分泌化学物质B .静息状态下钾离子外流需要消耗ATPC .受刺激后细胞膜外电位变为负电位D .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10. 甲状腺激素会对机体的代谢产生影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卷(理科)出题人:姜雪审题人:刘泽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杆菌在拟核区转录出mRNA B.乳酸菌在细胞质基质中消耗氧气C.蓝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产生氧气 D.大肠杆菌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2.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遗传物质是RNA),有很高的致死率。
下列关于该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可以大量繁殖B.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可以以二分裂方式增殖C.其生活方式是寄生,但不进行呼吸作用D.该病毒在宿主体内可以将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分子上3.下列生命活动在蓝藻细胞内不能进行的是A.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 B.[H]的氧化和CO2的产生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D.DNA的复制和RNA的合成4.下列关于蓝球藻的说法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蓝球藻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蓝球藻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其次是RNAC.核糖体是蓝球藻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D.内质网是蓝球藻合成脂质的场所5.下列有关真核细胞部分结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含有DNA,可完成基因的复制和表达B.叶绿体合成的ATP,可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C.线粒体含有呼吸酶,可催化葡萄糖氧化分解D.溶酶体含有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的细胞器6.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的遗传物质只含有A、T、C、G四种碱基B.大肠杆菌通过无丝分裂的方式产生后代C.在有氧条件下,大肠杆菌主要由线粒体供能D.大肠杆菌不具有细胞壁7.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4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 DNA 含量相同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细胞形态、功能不同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D.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所含蛋白质种类相同8.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可以观察到核糖体,以及突触小体等结构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在目镜上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9.最符合如图①~④所示4种生物学名词之间关系的是A.①细菌②原核生物③伞藻④低等植物B.①基因②DNA③质粒④染色质C.①酶②蛋白质③激素④脂质D.①细胞分化②细胞历程③细胞衰老④细胞凋亡10.下列关于烟草花叶病毒与T2噬菌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由核酸与蛋白质构成B.增殖过程中发生在宿主细胞内C.性状遗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病毒蛋白质都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11.某蛋白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S—S—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
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含答案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卷(文科)出题人:张微微审题人:刘艳萍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 人体的体液是指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 B.细胞内液和血液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血浆、组织液、淋巴2. 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异的一项是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浆、淋巴、组织液 D.内环境3.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钙离子 B.呼吸酶 C.葡萄糖 D.血浆蛋白4. 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5.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6. 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7. 下面不能构成人体内环境的是A.淋巴 B. 细胞外液 C. 血浆 D. 细胞内液8.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二氧化碳④钠离子⑤血浆蛋白A. ①②③B. ①④⑤C. ①③④D. ②③④⑤9. 血浆中的水来自A. 组织液B. 组织液、消化道C. 淋巴、组织液D.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10. 如果支配左脚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脚会A. 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 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 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11. 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 激素是有机分子B. 激素是信息分子C. 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D. 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12. 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 吞噬细胞B. 靶细胞C. T细胞D. 浆细胞13.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A. 红细胞B. 吞噬细胞C. 淋巴细胞D. 血小板14. 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利用的蛇毒分别是A. 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 特异性免疫,抗体C. 非特异性免疫,抗体D. 特异性免疫,抗原15. 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16. 新生儿在出生后六个月内一般不易生某些传染病,这是因为A.病原体不感染新生儿 B.新生儿的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力C.新生儿体内免疫系统十分健全 D.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17. 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A.迅速生长 B.进行光合作用 C.产生生长素 D.储存较多的有机物18. 在农业生产上,2,4-D可用于麦田除草,其原理是A.高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 B.高浓度时抑制杂草生长C.低浓度时促进杂草生长 D.高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19. 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A.乙烯 B.吲哚乙酸 C.吲哚丁酸 D.2,4-D20.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是一类化学物质B.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C.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D.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21.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不包括A.只在低浓度时起作用 B.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C.既能疏花疏果,也能防止落花落果 D.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22. 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A.抑制侧芽生长 B.抑制其开花结果C.抑制向光性 D.促进侧芽生长23.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子番茄,这种果实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A.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B.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样C.比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多一倍D.与受精极核染色体数目一样24. 手脚皮肤磨出的水泡,其中淡黄色的液体是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血清25. 人进入寒冷环境时,与身体发生变化不相符的是A.皮肤血管收缩 B.皮肤血流量增加C.汗腺分泌活动减弱 D.代谢活动增强26. 调查草地上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A.观察法 B.样方法 C.标志重捕法 D.逐个计数法27. 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A.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B.一亩水稻的产量C.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D.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28. 人体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引起渴感的神经中枢是A.下丘脑 B.脑干 C.大脑皮层 D.小脑29. 在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30. 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
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18-19学度高二上年末考试--生物
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18-19学度高二上年末考试--生物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理科〕试卷出题人:刘颖本卷须知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第一卷〔单项选择题,共50分。
〕1、生活状态下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A 、组织液B 、淋巴C 、血浆D 、唾液2、下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A 液、B 液、C 液三者为细胞外液的主要成分B 、A 液、B 液、C 液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C 、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淀粉酶和胰岛素,这两种物质均可进入血液,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D 、胰腺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直接影响着A 液的理化性质,下丘脑的调节就可维持A 液的稳定3、以下关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消化液都是体液B 、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渗透压、温度、PH 这三个指标的相对稳定C 、人体红细胞内O 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至少通过6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D 、家兔、鱼类、鸟类、草履虫都是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4、以下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A 、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B 、氨基酸、纤维素、CO 2、Na +C 、胃蛋白酶、Ca 2+、脂肪、葡萄糖D 、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5、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神经—体液调节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6、以下关于神经调节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B 、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由两个神经元组成C 、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前膜而传递兴奋D 、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7、右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哪一条最为正确X Y A 耗氧量 体温 B 血糖浓度 胰岛素浓度 C 血糖浓度 胰高血糖素 D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 甲状腺激素浓度A、aB、bC、cD、d8、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A、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可能不同B、所有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可能相同C、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神经递质传递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痛觉中枢失去功能9、以下关于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B、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C、如果体温低于正常体温,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汗腺分泌汗液会减少,毛细血管会舒张D、人体产热主要是肝脏和骨胳肌10、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产生渴感的部位分别位于A、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B、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C、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D、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11、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那么以下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选项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12、国内某医院通过胰岛异体移植手术治愈了一名糖尿病患者,该患者治愈的检查指标和出院后还需服用的药物分别是A、尿糖和胰岛素B、胰岛素和抗过敏剂C、血糖和胰岛素D、血糖和免疫抑制剂13、以下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两者之间变化的关系与右图走势相符的是14、以下不是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速度缓慢,作用时间长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15、皮肤、肠粘膜组织发生炎症时,产生和释放的组织胺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大,血浆那么渗入组织间隙而形成水肿。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解析)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生物试卷(理科)一、选择题1. 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能正常开花结果,该幼苗发育成植株具有的特征是()A. 能稳定遗传B. 单倍体C. 有杂种优势D. 含四个染色体组【答案】A【解析】杂合的二倍体植株有两个染色体组,花粉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基因型为纯合子,由于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即能稳定遗传,故A正确,B、C错误;得到的纯合子植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故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下列叙述不属于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特征的是( )A. 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B. 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C. 患者家系中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D. 若双亲均无患者,则子代的发病率最大为3/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A项错误;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说明致病基因可能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项错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世代连续遗传的特点,C 项错误;若双亲均无患者,子代的发病率最大为3/4,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D项正确。
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其特点3. 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②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参与B. ③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整合到④的染色体上C. ④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⑤就表现出抗虫性状D. ⑤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答案】D【解析】构建载体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A错误;③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上的T-DNA不是整合到染色体上,而是整合到DNA分子上,B错误;染色体上含有目的基因,但目的基因也可能不能转录或者不能翻译,或者表达的蛋白质不具有生物活性,C错误;植株表现出抗虫性状,说明含有目的基因,属于基因重组,为可遗传变异,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卷(理科)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D.血浆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蛋白质较少2.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
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A.碳酸氢钠 B.碳酸 C.三磷酸腺苷 D.钾离子3.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A.K+ B.Na+ C.C1— D.Na+和C1—4.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5.高等动物体内细胞要获得O2和养料以及代谢废物的排泄都必须通过的系统是A.消化 B.呼吸 C.循环 D.泌尿6.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 A.淋巴液 B.组织液 C.血浆 D.唾液7.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内的消化液C.心室腔内的血浆 D.膀胱腔内的尿液8.人体红细胞携带的O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分子至少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A.3 B.4 C.5 D.69.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10.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②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③血糖含量过高④淋巴循环受阻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1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的同时也可以接受神经递质的作用B.神经递质和所有激素一样都只在细胞外发挥作用C.只有通过特异性免疫才能将入侵人体的抗原消灭D.当机体免疫功能减弱时,可引起免疫缺陷病或过敏反应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A.温度 B.酶 C.pH D.渗透压14.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15.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 .兴奋的电信号转为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 .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16.下图所示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A .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B .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C .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D .以上说法都对17.关于兴奋的传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 .兴奋部位的电流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 .兴奋部位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D .突触小泡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18.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A .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 B .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 C .所有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 .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19.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20.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错误叙述是A .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生长的正常孩子神经突起及突触数量将会增多B .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分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电 流在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C .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 .传出神经元的轴突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兴奋会向轴突两端进行传导 21.甲状腺素浓度过高会引起线粒体中能量的产生,但无ATP 形成。
根据这一事实,以推测甲状腺活动过强的人 A .虽然消耗的食物少,体表比健康人的凉,但肥胖 B .虽然消耗的食物少,体表比健康人的暖,但肥胖 C .虽然消耗大量食物,体表比健康人的凉,但消瘦 D .虽然消耗大量食物,体表比健康人的暖,但消瘦 22.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 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② 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③ 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 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①③23.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喂饲法”或“注射法”对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必须通过“注射法”补充的是: ①生长激素 ②醛固酮 ③胰岛素④性激素 A .①③B .③④C .②④D .②③24.手术切除成年大白鼠的整个甲状腺,一段时间后,该大白鼠表现为A .分解代谢增强B .生长发育加快C .自由活动减少D .食欲增强 25.禽流感病毒是一种RNA 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发免疫反应。
下列有关免疫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抗原和淋巴因子的共同作用下,B 淋巴细胞可以直接分化为浆细胞 B .效应T 细胞可识别并裂解被禽流感病毒侵染的细胞C .禽流感病毒刺激T 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并与其特异性结合D .人体可以通过T 细胞产生抗体淸除该病毒 26.下列有关艾滋病与T 淋巴细胞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 .HIV 侵入人体后与T 淋巴细胞相结合,破坏T 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B .HIV 会不断复制,T 淋巴细胞会被破坏。
免疫系统新制造的T 淋巴细胞仍会被HIV 感染C .即使 HIV 感染者感觉身体良好,没有任何症状,但仍然可能有许多的T 淋巴细胞被破坏D .HIV 感染者失去了大量T 淋巴细胞后,特异性免疫功能全部丧失27.比较生长素和生长激素的特点,错误的是A.都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 B.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C.在体内含量较少 D.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28.燕麦胚芽鞘向光性的原因是A.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得多 B.背光侧细胞分裂快C.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得少 D.背光侧细胞生长快29.如图甲、乙、丙、丁、戊中,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的是A.甲、乙 B.甲、丙 C.甲、丁 D.甲、戊30.如图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可从窗口射入。
将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 min匀速转一周,则一星期后幼苗的生长情况如图31.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地积存于侧芽部位,这说明生长素进人细胞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32.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33. 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34.加强管理后,某自然保护区中过去难觅踪迹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恢复。
数年后,出现了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的现象。
针对该现象,下列叙述最为合理的是A.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B.该现象说明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C.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正在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D.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35.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
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36.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
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
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37.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甲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图乙为相应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所示模型能解释捕食者和猎物的种群数量均能维持相对稳定B.甲图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C.甲图中①②③④种群数量变化与乙图中abcd依次对应D.乙图中P为猎物的种群数量,H为捕食者的种群数量38.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 t+1/N 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N 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 t+1表示t+1年的种群数量)。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比较理想39.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有专家预测,我国人口数量在以后几年将出现明显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