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雨林生态系统的优越性和脆弱性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课件10:2.2.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课件10:2.2.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3.分析说明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环节,并对解决 这一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二、热带雨林简介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于赤道南北两侧。集中在南 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 地区。
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亚马孙地区
神奇的亚马孙
热带雨林是热带潮湿地区高 大茂密而常绿的森林类型。 由无御寒 、无抗旱能力的
答:说明热带雨林环境的脆弱性。
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在哪里?为什么?
热带雨林中的生物循环极其旺盛,以至有机质和养分 循环也非常旺盛。然而,雨林中的养分几乎全部集中 在植物体内,而土壤中的养分却很少。土壤中的养分 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岩石的风化释放的养分,另为 枯枝落叶释放的养分,但枯枝落叶释放的养分很少回 归土壤,而是在地表很快被分解者分解,又很快被植 物的根系所吸收,加上强烈的地表径流和旺盛的淋溶 作用,林中土壤一般比较贫瘠 。如果雨林被毁,地表 养分被水一冲,整块土地的肥力就会急剧下降,地表 植物也就很难恢复。这就是其脆弱性的关键所在。
活动:分析“迁移农业”对雨林的影响
评价迁移农业的休耕期长短对热带雨林产生的影响, 如果人口增加,雨林可供迁移的空间减少,迁移农业 的频率和规模越来越大,又会对热带雨林产生怎样的 影响?
答:通过两组图表的对比,说明迁移农业休耕期 的长短(以15年为界),对雨林恢复的影响后果 是不同的。特别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相对土 地面积减少,耕作的频率将随之加大,这必将加 速了雨林的衰亡和土地肥力的减退。
(2)环保功效: 净化空气、吸烟除尘(阻挡、吸附、过滤、杀菌、吸 收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 美化环境 防风固沙 减弱噪声
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河流中上游、坡地 平原农田周围 荒漠地区 园林区 道路两旁

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一、典例引领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

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从图上看,巴西雨林的环境效益有( )①稳定大气成分②涵养水源③降低风速④吸烟滞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雨林是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B.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一半以上C.亚马孙雨林的减少对物种基因影响不大D.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是导致物种减少的直接原因1.A 2.A [第1题,从图上看,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水,说明其具有稳定大气成分的作用;风、径流经过雨林后有减小趋势,说明其具有涵养水源、降低风速的作用。

第2题,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因而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读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分布图,回答3~4题。

3.关于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茂密的雨林植被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B.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地影响着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C.雨林能起到类似海绵的作用,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D.雨林是世界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4.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3.A 4.C [第3题,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影响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热带雨林对全球水循环、水平衡影响大;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是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B、C、D均正确;而热带雨林区不存在水土流失问题,A错误。

第4题,刚果河流域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是雨林破坏的根本原因。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讲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讲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A.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 B.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 答案 B 本题考查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修建水库,会减少入湖水量, 萎缩状况会加剧;咸水湖中不适合发展水产养殖;芦苇能改善水质,但对 艾比湖萎缩没有影响。A、C、D项错误。艾比湖为内流湖、咸水湖, 为防止其继续萎缩,要尽可能增大入湖水量,在该流域退耕还草,保护水 源是最恰当的措施,B项正确。
考点一
1.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 A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A 本题考查森林的环境效益。读图分析可知,距地面6米以内, ①的防风效果最明显,故选择A项。
考点一
2.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B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华北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植 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因此选择②最符合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考点一
3.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 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 为您效劳”。
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 大气 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降低风速,吸附飘尘 水文 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 土壤 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量的降水 生物 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
(2)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植被 最容易遭到破坏。
地上
考点一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被毁的原因
2.开发计划
考点一
考点一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雨林面临的两种前途
2.保护雨林的具体措施

2020版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28讲森林的开发和保护课件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28讲森林的开发和保护课件新人教版

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等
生活措施 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主要有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
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 经济措施
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
三产业等
主要有开发性移民,加大资金、劳动力投入, 政策措施
城市规划或发展旅游等
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
自然灾害 频发、
(3)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读亚马孙热带雨林破坏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
(1)雨林的生态优势
(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 用,土壤 贫瘠 。 ②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 植物体
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 ③雨林被毁, 养分 遭受强烈淋洗而丧失,雨林生态系统
2.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生物种类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单调,自然条件恶劣
B.冬季气温偏低,水热组合欠佳
C.多云雾降水天气,光照热量不足
D.有机质来源少,土壤发育程度低 3.南、北美洲温带雨林呈狭长状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洋流流向
B.地形格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
解析:第 1 题,图示温带雨林多位于南北纬 40°~60°大陆西 岸的沿海地区,属于西风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但欧洲该 位置并没有分布,故 A 错误、C 正确。地形雨分布较广泛, 不是只有高山地带,故 B 错误;南美洲的温带雨林分布区沿 岸为寒流流经,故 D 错误。第 2 题,物种多少主要受气候 制约。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的热量条件较差,特别是 冬季气温偏低,则生物种类较少。注意雨林自然环境多样性 强,有机质来源多,是两者的共性。第 3 题,受高大山地的 阻挡,降水较多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西侧,所 以南、北美洲的温带雨林呈南北条带状分布,故 B 正确。

课件13:2.2.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课件13:2.2.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活学活用
4.该图反映的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C )
A.净化空气 B.防风固沙 C.保持水土 D.保护农田
5.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水文特
征变化的是( C )
①河水含沙量增加 ②河道淤浅
③水患加重
④结冰期延长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森林的分布现状
(1)过去 历史上,世界陆地曾有2/3被森林所覆盖 (2)目前 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38.6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 为30%。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 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O2
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3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量平衡
降水

50% 来
50%的大气水来自海洋
腾自
作雨
用林
下 渗
截留水分
增加空气湿度, 调节气候
保持水土
海洋
储存降水
如果……
50%的大气水来自海洋降水Βιβλιοθήκη 50% 蒸来 腾自 作雨 用林
增加空气湿度, 调节气候
下 渗
截留水分
保持水土
海洋
储存降水
3.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人类的医学宝库)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活学活用
9.“绿色腰带”是指:A
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林
D.绿色植物
10.热带雨林是:A
①地球上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
落;②“地球之肺”;③“地球之肾”;④最古老
的生物群落;⑤仅属于当地国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2020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部分 第13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28讲

2020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部分 第13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28讲
(5)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
‖要点记清‖——排疑解惑提素能 1.湿地资源问题及产生原因 (1)问题: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生态功能和效益下降,抵御自然灾害的 能力降低。 (2)产生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入手。 ①自然原因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 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
仍在不断提升的是杂阔林,杂阔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说明该省在“十二五”期
间造林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A、C 项正确;从材料
中不能体现造林成活率高低,B 项错误;提高林地生产力应是以发展经济林为主,D
项错误。
2.“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双选)( )
A.生物多样性增加
(2)生态价值:不可替代的 ___环___境__资___源_,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
2.森林现状:急剧减少, __原___始___森__林__破坏殆尽。
导致 __气___候__失调
生态环境恶化
3.森林破坏的后果自然灾害频发

___生__物___多___样__性_锐减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 ___地__球___之___肺_”之称。 2.促进全球 __水___循__环_,调节全球水平衡。 3.世界 __生___物___基__因__宝库。
5.南、北美洲温带雨林呈狭长状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洋流流向
B.地形格局
C.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
解析:选 B 受高大山地的阻挡,降水较多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西
侧,所以南、北美洲地区的温带雨林呈南北条带状分布,故 B 正确。

2020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31课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课件新人教版

2020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31课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课件新人教版

丘陵、山地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干旱、半干旱地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2)开发计划与影响。
(3)雨林的保护。
二、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概况 (1)含义: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 地。 (2)类型:湿地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 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3)我国湿地分布特点: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东部多、 西部少。
殖提供条件。
3.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 (1)数量在减少,如泥沙淤塞,围湖造田,滥垦沼泽、滩 涂等。 (2)质量在下降。 (3)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在降低。 (4)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降低。
4.中国主要湿地分布 (1)中国湿地的分布特点。 分布 广泛 , 东 部多, 西 部少。
(2)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 ①大河中下游湖泊:主要目的是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 胁。 ②内陆干旱区湖泊:主要目的是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荒漠 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③大河上游(如我国三江源湿地):主要目的是保护当地脆 弱的生态环境和水源。
答案: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过 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 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 的水源。
解析:上游植被截留大气降水,增加下渗,涵养水源,为 沼泽提供了稳定的水源。
地理方法
不同区域森林生态功能差异
地区
主要生态功能
④东北三江平原湿地:主要目的是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 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⑤黄河三角洲湿地:净化水质,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 高环境质量;蓄滞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5.湿地破坏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变化,使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逐渐消 失;海岸侵蚀,使滩涂湿地不断消失; 人为原因:人口激增,过度利用湿地的动、植物资源,大 量开垦湿地,泥沙淤积严重,环境污染,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 展与水利工程、道路的建设,填海造陆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优质课件1:2.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优质课件1:2.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活动
关键环节是:砍伐森林使 森林面积减少。
一些沿海低地的国家十分关心巴西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它们未来
的命运与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联系起来,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请
你代表这些国家说出你的理由并绘制一幅联系框图加以说明。(从下面选
择)
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 沿海国家心系木材公司
森林面积减少 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全球气候变暖 两极冰川融化
1、城市绿地减缓热岛效应的功能为( )
A、调节气候
B、保持水土
C、降低噪声
D、涵养水源
2、破墙透绿的环境功能为( )
A、净化空气
B、消烟除尘
C、美化环境
D、增加湿度
3.现状: 目前世界森林覆盖率仅为30%
亚寒 带针 叶 林




亚马孙热 带雨林
思考:世界森林的锐减会带来哪些影响?
全球气候失调 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频发 生物多样性锐减
⑶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 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1.森林资源现状 ⑴属性: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⑵作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
3.全球定位系统(GPS) ⑴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统。 ⑵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⑶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地理信息系统(GIS) ⑴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⑵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5.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遥感(RS)获取信息,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分析表达结果。数字地球是指 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2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西北地区概况 ⑴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 大部; ⑵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⑶主要景观:干旱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观。 ⑷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2.荒漠化 ⑴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⑵表现:耕地、草地、林地等退化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我国西北地区最为突出。 ⑶原因: 自然因素:①气候干旱,多戈壁荒漠;②植被稀疏,多沙质沉积物;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人为因素: ①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②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3.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⑴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⑵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课件14:2.2.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课件14:2.2.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城市森林可增加空气湿度, 一株成年树,一天可发400公 斤水,所以树林中的空气湿 度明显上升。据计算,城市 绿地面积每增加1%,当地夏 季的气温可降低0.1摄氏度。
调节气候
在农田林网内通常可减缓风速30%~40%,提 高相对湿度5%~15%,增加土壤含水量10%~ 20%。据测定,林冠可截留降水20%左右,大 大削弱了雨滴的冲击力;地表只要有1厘米 厚的枯枝落叶,就可以把地表径流量减少到 裸地的1/4以下,泥沙减少到裸地7%以下。
维持 碳氧平衡
调节 水循环
基因 宝库
全人类共有
雨林的脆弱性
① 养分存储于生物部分,土壤相当贫瘠 ② 一旦破坏,难以恢复
32
基本恢复:15年
完全恢复:80年
亚马孙开发计划 大规模的破坏,才刚刚开始……
亚马孙开发计划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贫 困
移民亚马孙平原
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雨林 被毁
18
2000年世界森林分布示意图
????
原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 交通不便、开发较晚
问题 1、世界森林主要分布在哪些纬度带范围内?
低纬和高纬度地区
问题 2、为什么中纬度地区森林分布比较少?
中纬度的平坦、湿润半湿润地区,人口密布(农田、牧场)
3、地理分布——低纬和中高纬度地区 主要集中在南北美、北亚、东南亚、非洲赤道地区
保持水土
一公顷林地与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储水 3000立方米。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 蓄水量达100万立方米的水库,而建造这样 一个水库需要投资千余万元。 涵养水源
城市防护林具有减缓风速 的作用,其有效范围在树 高40倍以内,其中在10~ 20倍范围内效果最好,可 降低风速50%。 防风固沙

高中地理知识精讲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和保护

高中地理知识精讲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和保护

高中地理知识精讲: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和保护因为喜欢,所以专注博易地理一、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 通过光合作用,影响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地球之肺”之称。

2.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3.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二、雨林生态的脆弱性考试的重点1. 雨林生态的优越性: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2.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的表现(1) 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受破坏。

(2) 雨林一旦被毁,地表养分将迅速被径流带走,整块土地的肥力就会急剧下降,地表植物也就很难恢复。

【特别提醒】(1)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素间的协调程度。

(2)水热条件是影响植物生长至关重要的条件。

在热带雨林地区,虽然土壤贫瘠、但由于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导致生物循环旺盛,使雨林成为生产力很高的生物群落。

三、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 雨林被毁的原因2. 热带雨林被破坏带来的生态危害世界上的热带雨林一旦遭到大面积破坏,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影响全球水循环和全球水平衡,引起地表水减少,水汽蒸发、蒸腾作用减弱,空气干燥,从而引起降水减少,气候干旱,甚至出现旱涝失调的局面。

(2)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气温升高,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3)热带雨林的破坏还会导致雨林物种的大量灭绝,使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遗传基因不断减少。

3. 巴西政府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2)移民亚马孙平原。

(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4. 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题目精炼:热带雨林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对于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图为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示意图。

A为原始森林情况下土壤肥力状况,依据材料二回答热带雨林中的土壤为什么一般比较贫瘠?参考答案:雨林储存的养分最多;枯枝落叶分解释放出的养分被地表径流带走,释放到土壤中的养分少;土壤因淋溶作用而流失养分;土壤养分供生物生长,土壤中积累和补充的养分少。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3、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3、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优越性
①终年高温多雨,生长季节长,形成雨林群落。 ②光合作用强,生物循环旺盛,具很高生产力。
知识回顾
生产者 (绿色植物) 消费者 (动物) 分解者 (细菌和真菌)
环 境
生物循环示意图
2.脆弱性
①土壤贫瘠 ②养分几乎全部储 存在地上植物体内
③植被易遭破坏 且难以恢复思考: 1、为什么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 漠”? 热带雨林中的生物循环极其旺盛,以至有机质
A:表示原始森林土壤肥力比较低 B:因为森林焚烧土壤肥力增加 C:经过几年耕作后土壤肥力下降到最低 D:弃耕后土壤肥力慢慢提高
3、结合图2.19,评价迁移农业的休耕期长短对热 带雨林产生的不太影响。如果人口增加,雨林可 供迁移的空间减少,迁移农业的频率和规模越来 越大,又会对热带雨林产生这么的影响?
思考:
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在哪里?为 什么?(结合课本P28图2.16分析) 表现:土壤贫瘠;雨林的养分主要储存在地上 植被,而地上植被又最易遭受人类破坏;一旦 被破坏则难以恢复。
活动
1、读图2.17,说说迁移农业的过程。同一块 土地被再利用的周期大约需要多少年?
2、阅读图2.18,解释迁移农业从A-B-C-D 土壤肥力的变化及其原因。
和养分再循环也非常旺盛。然而,雨林中的养分几乎集
中在植物体内,而土壤中的养分却很少。
思考: 1、为什么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 漠”?
这是因为雨林的生态就象沙漠生态一样脆弱。 (1)在茂密森林的覆盖下,有与沙漠地区相同程度 贫瘠的土壤。(2)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 环境,一旦被破坏,恢复相当困难。
两图比较说明:迁移农业休耕期的长短,对雨 林恢复的影响后果是不同的。休耕期越长,越 有利于雨林的恢复,也能保障农作物的产量; 而休耕期越短,越不利于雨林的恢复,也会逐 渐降低农作物的产量,最终会导致雨林的衰亡。

人教版高中地理优质课件7:2.2.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优质课件7:2.2.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⑶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①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②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③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⑴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⑵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 值方向发展;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⑶“三废”的治理:①废渣:回收再利用;②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③废水:沉淀净化。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⑴重要性: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⑵河流概况: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发源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3.全球定位系统(GPS) ⑴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统。 ⑵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⑶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地理信息系统(GIS) ⑴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⑵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5.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遥感(RS)获取信息,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分析表达结果。数字地球是 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 用。 2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西北地区概况 ⑴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 大部; ⑵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⑶主要景观:干旱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观。 ⑷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2.荒漠化 ⑴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⑵表现:耕地、草地、林地等退化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我国西北地区最为突出。 ⑶原因: 自然因素:①气候干旱,多戈壁荒漠;②植被稀疏,多沙质沉积物;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人为因素: ①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②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3.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⑴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⑵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人教版高考地理复习13.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人教版高考地理复习13.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A.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 B.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 D.伐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16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解析:第 1 题,目前森林破坏的原因主要是人类不 合理活动,如开垦、采伐、建设等。第 2 题,森林资源 的开发与保护应该伐育结合,综合利用。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4.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1)雨林破坏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 人口增长 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 展需求。 ②直接原因: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如过度的焚耕开 垦( 迁移 农业)、大规模的 农场和牧场 开发、商业性 木材采伐、 采矿 、水利和公路建设。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5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2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通过光合作用,影响大气中的 碳氧 平衡,有 “地球之肺”之称。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3.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生态的优越性: 光合作用 强烈、 生物循环 旺盛、生物生长迅速。新方案系列丛书
森林的生态效应(名师点拨要点) 1.森林资源的作用 (1)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7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2)不同区域内的生态功能差异
地区
生态功能
湿润地区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干旱、半干旱地区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沿岸地区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第 2 讲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 带雨林为例
考纲点击: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 保护措施。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1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考点 森林的生态效益及其开发和保护

【精品】高三地理

【精品】高三地理

【二十八、区域生态环境建设】1.荒漠化的防治2.水土流失3.森林的开发和保护(1)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①影响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地球之肺”之称;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①雨林生态的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②脆弱性的表现:A有机质分解、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土壤一般很贫瘠;B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3)保护措施①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②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④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⑤森林选择性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⑥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4.湿地的开发和保护【二十九、区域资源开发】1.资源开发一般思路2.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3.鲁尔区的发展与经验借鉴4.田纳西河的综合开发(1)流域开发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2)分析某河流的水文特征:流向、河网密度、流量、结冰期、含沙量、水能蕴藏量:(3)进一步分析该河流对流域的开发:供水、航运、发电、水产养殖、旅游(4)对某河流治理则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修建水利工程、流域内水土保持工作、流域内污染治理工作5.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1)三峡工程①环境效益:A 防洪;B有利于中下游,减轻洞庭湖淤积;C增加枯水期流量,改善水质;D调节局部气候②生态问题:A淹没土地、耕地;加剧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B诱发地质灾害(地震、滑坡);C对库区不利;加重泥沙淤积;D影响物种生存;增加蚊虫孳生③三峡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影响:不利影响:A长江三角洲长速减慢;B长江口海岸侵蚀,海水倒灌;C长江河口生态环境改变,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D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

有利影响:A河口淤泥减少,提高了河口的通航能力;B有利于改善长江水质(泥沙减少,枯水期))【三十、区域经济发展】1.区域农业发展(1)我国不同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3)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思路①自然条件(找出发展某种农业生产所需的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例〗分析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条件:优势条件表现在:(1)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大;(3)热量、水分条件可以满足农作物两年三熟的需求。

201X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2.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雨林生态的脆弱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01X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2.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雨林生态的脆弱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2.1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一、森林的作用或效益
森林有哪些作用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 防风固沙
——木材、药材 ——……

数字说树
识 链 接
在城市,一棵树一年可以贮存一辆汽车 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很多树木可
以吸收有害气体,如1公顷柳杉林每天可以
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其他如臭椿、夹竹
桃、银杏、梧桐等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功
能。当城市绿化面积达到50%以上时,大气
中的污染物可得到有效控制。
净化空气
城市森林可增加空气湿度,一株成年树,一天 可蒸发400公斤水,所以树林中的空气湿度明显上升。 据计算,城市绿地面积每增加1%,当地夏季的气温 可降低0.1摄氏度。
案例研究
一些沿海低地的国家十分关心全 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它 们未来的命运与热带丛林的木材公 司联系起来,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 热道带理丛林吗的木?材请公司你代森表林面这积减些少国家大气说CO出2增加你 的全理球气由候并变暖绘制两一极冰幅川融联化系框海图平面加上升以说 明。淹没沿海低地 沿海国家关心木材生产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蓄水海绵 天然水库
雨林的物种资源
基因宝库
雨林植物的药用价值
医学宝库
有人说热带雨林是 “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
调节气候
城市防护林具有减缓风速的作用,其有效范围 在树高40倍以内,其中在10~20倍范围内效果最好, 可降低风速50%。
防风固沙
一公顷林地与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储水3000 立方米。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蓄水量达100 万立方米的水库,而建造这样一个水库需要投资千 余万元。

2020版高考地理(人教版)教师用书:第28讲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2020版高考地理(人教版)教师用书:第28讲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第28讲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一、森林资源现状及作用1.分布及现状(1)分布①亚寒带针叶林(原始林)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加拿大。

②热带雨林(原始林)主要分布在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地区。

(2)现状:急剧减少,原始森林破坏殆尽。

2.森林的作用(1)经济价值:重要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

(2)生态价值: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

3.森林破坏的后果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4.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地球之肺(2)绿色水库(3)基因宝库二、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的生态优势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1)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很贫瘠。

(2)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

(3)雨林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很难恢复。

三、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被毁的原因2.开发计划四、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雨林面临的两种前途2.保护雨林的具体措施微点1森林生态效益的记忆技巧可归纳为七个字:“水气净美无(物)尘沙”微点2不同区域森林生态功能的差异地区主要作用丘陵、山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沿海地区阻挡海风,保护农田城市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交通线两侧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微点热带雨林主要分布于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的东岸,受暖流和信风的影响,热带雨林可分布在南北纬15°~25°区域内,如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等地区。

微点4森林破坏后产生的问题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破坏后⇨导致气候异常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生态环境恶化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烟除尘,防风固沙自然灾害频发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锐减微点5雨林破坏后的影响微点6热带雨林得以保存的原因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生存,人口密度小;雨林地区开发较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植被茂密、丛林阻隔,交通不便,不易开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雨林生态系统的优越性和脆弱性一、典例引领1.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代表的是释出养分B.B代表的是养分脱离植物C.C代表的是生物获取二氧化碳的过程D.D代表的是供给养分(2)有关图中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养分的循环中分析,热带雨林地区土壤由于枯枝落叶多且分解旺盛而有机质含量高B.此循环中有机质和养分再循环旺盛C.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雨林生态系统很脆弱(1)D (2)A [第(1)题,图中A代表养分脱离植物;B代表雨水带来可溶性养分;C代表枯枝落叶释出养分;D代表的是供给养分,D正确。

第(2)题,从养分的循环中分析,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A错误。

]2.读热带雨林被破坏前后对环境的影响对比图,回答(1)~(2)题。

(1)热带雨林地区的土壤比较贫瘠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岩石风化释放的养分不足②枯枝落叶分解缓慢,释放养分不足③热带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④降水多,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雨林大面积被毁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A.太阳活动频繁B.厄尔尼诺现象频发C.流经雨林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变化不大D.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1)B (2)D [第(1)题,由于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

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植物体内。

第(2)题,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它的一呼一吸,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雨林大面积被毁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上升,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厄尔尼诺现象是由海水温度的异常变化引起的,与森林联系不大;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雨林被毁会使流经雨林的河流的补给水源变得不稳定,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增大。

] 二、考点透析雨林生态系统的优越性和脆弱性1.雨林生态的优越性(1)亚马孙河流域全年高温多雨,由于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和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从而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

(2)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具有很高的生产力。

如图所示:2.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土壤、水分、植被等条件,使这一生态系统又比较脆弱,一旦破坏,地表植被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

其脆弱性的形成如下图所示:三、题组训练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森林带的主要分布区。

据图回答1~3题。

1.该森林带在甲地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和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B.背风坡气流下沉现象显著C.受西南信风的影响D.沿岸台风活动频繁,降水较多2.目前,该森林带的面积正在大幅度减小,造成的后果最有可能是( )A.自然灾害减少B.全球降水增加C.雪线高度上升D.产生厄尔尼诺现象3.下列保护乙地区该森林带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的是(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D.加强对雨林的管理和保护1.A2.C3.A【解析】第1题,沿岸暖流对该地区的增温增湿作用和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是该森林带在甲地区分布的主要原因。

第2题,热带雨林面积大幅度减小将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雪线高度上升。

第3题,设立国际基金,既能保护森林资源,又能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米×2米×1米)、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4~5题。

4.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①防风固沙②净化水质③涵养水源④塑造地貌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5.若用无植物的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D.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4.B5.C【解析】第4题,图中有进水管、出水管,主要模拟湿地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的作用。

第5题,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若无植被,则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下图示意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

读图回答6~7题。

6.图示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带来的影响为( )A.二氧化碳减少B.全球降水增多C.冰川体积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7.导致亚洲森林面积净变化的原因最可信的是( )A.伐木与深加工B.开发矿产资源C.从毁林到造林D.禁砍伐森林6.D7.C【解析】第6题,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的功能,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读图可以看出,世界森林面积大量减少,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结果,冰川体积减小。

全球变暖导致有的地方降水增多,有的减少,不会是都增加。

第7题,读图可以看到,亚洲森林面积增加最多,选项中的伐木、开矿都会导致森林面积减小,完全禁伐是不实际的。

只有加强造林,从以前的毁林到现在的造林才可行。

读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8~9题。

注: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

8.关于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代表的是释放养分B.B代表的是养分脱离植物C.C代表的是生物获取二氧化碳的过程D.D代表的是地表径流带走养分9.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热带雨林地区的土壤由于枯枝落叶多且分解旺盛而有机质含量高B.此循环中有机质和养分再循环旺盛C.热带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很脆弱8.D 9.A【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A代表养分脱离植物,B 代表雨水带来可溶性养分,C代表供给养分,D代表地表径流带走养分。

第9题,根据图中圆圈的大小可以判断,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溶作用使养分流失,导致土壤贫瘠,故地表植被一旦被破坏,雨林生态系统则很难恢复。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

黑龙江省政府将扎龙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省重要的保护对象。

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③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④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11.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A.涵养水源 B.调蓄洪水 C.美化环境 D.保护生物多样性10.A 11.D【解析】第10题,扎龙湿地所处的纬度高,气温低。

气温低使蒸发量少,气温低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加上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形成湿地。

第11题,湿地具有选项中所列的四项功能。

扎龙湿地是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其重点保护的是生物多样性。

红腹滨鹬有迁徙习性,常在沙滩、沿海滩涂及河口觅食。

下图示意红腹滨鹬迁徙路径,读图完成12~13题。

12.近几年来,经停乙地的红腹滨鹬数量锐减,且分布区域趋于集中,推测其原因主要是A.滩涂湿地锐减 B.全球气候变暖C.人工捕杀增多 D.空气质量下降13.红腹滨鹬越冬期间,与丙地相比,甲地A.昼夜温差较大 B.平均气温较高C.太阳辐射更强 D.平均风速更大12.A13.D【解析】第12题,在乙地停留的滨鹬数量逐渐减少,主要因为该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大量湿地资源被占用,导致湿地面积逐渐减少,为滨鹬提供的栖息地减少。

第13题,读图可知,在丙地越冬的时间为9月到次年的4月,在甲地越冬的时间为6~8月,两地相比,甲地平均气温较低,太阳辐射较弱,但是靠近北极,受极地东风的影响,平均风速较大。

二、综合题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该国湿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5%,湖泊众多,素有“千湖之国”之称;境内69%为森林,8%为耕地,10%是湖泊。

长期以来该国依托森林的经济发达,是世界重要的纸张和纸板出口国。

20世纪60年代以来该国经济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芬兰近20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被国际有关组织评为世界“技术最发达国家”、“最具竞争力国家”。

(1)分析该国森林覆盖率高的主要原因。

(2)该国北部风力最强的季节是季,简要说明其原因。

(3)20世纪60年以来,该国的经济生产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其中向电信等高科技产品转型尤为突出。

简述这一变化对该国产生的有利影响。

(4)图中所示地区的湿地类型主要有:,并据图分析该国湿地众多的主要原因。

【答案】(1)地处纬度偏高的副极地低气压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并临近内海,降水较丰富,气温低,蒸发弱;平原为主的地形,湖泊众多,土壤肥沃;人类活动影响较小,保护与管理有利,生长环境优越。

(2)冬①冬季,气压带南移,北部受极地东风影响;②冬季,南北温差大,风力强劲。

(3)利于保护该国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减轻水(环境)污染,促进旅游业及服务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产品附加值会增加。

(4)湖泊、沼泽、水深小于6米的浅海区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弱;地势低平,易积水;冰川作用形成众多湖泊;冻土广布,不易下渗。

【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国为芬兰,该国地处纬度偏高的副极地低气压控制区,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并临近内海,降水较丰富,气温低,蒸发弱。

地形以平原为主,湖泊众多,土壤肥沃。

人类活动影响较小,保护与管理有利,生长环境优越,有利于森林生长。

第(2)题,该地位于北半球,冬季,气压带南移,北部受极地东风影响。

冬季大陆上南北温差大,风力强劲。

夏季,大陆上南北温差小,风力较弱。

所以该国北部风力最强的季节是冬季。

第(3)题,经济生产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向电信等高科技产品转型,有利于保护该国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

有利于减轻水环境的污染,促进旅游业及服务业的发展。

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产品附加值。

第(4)题,结合图例,湿地类型主要有湖泊、沼泽、水深小于6米的浅海区等。

该国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弱。

地势低平,易积水。

冰川作用形成众多湖泊,冻土广布,不易下渗。

所以湿地类型多,面积广。

15.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000平方公里,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有着储量丰富的现代泥炭资源,目前该地已遭受到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