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6)

合集下载

2020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

2020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

2020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呈现三步赏析过程)题许道宁画①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 ①许道宁:北宋画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鉴赏的能力。

这类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

C项中“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答案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

(释句意)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说评价)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含义、鉴赏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先答出尾联的含意,再根据含意去分析作者对这幅画的评价。

(1)尾联的含意,首先,要理解诗句的表面意思;其次,要结合诗题和前面的诗句理解其深层含意。

“此中有佳句”,意思是许道宁的画意境优美,蕴含诗意,文人墨客可以据此创作出诗词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纵使写尽这些佳句,也与画的意境不相关,足以看出画家技艺的高超和画意的优美,致使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

(2)诗人的评价:从尾联的含意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其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2020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

2020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

2020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古代诗歌鉴赏(2019·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1~2小题。

破阵子·赠行①[宋]辛弃疾少日春风满眼,而今秋叶辞柯。

便好消磨心下事,莫忆寻常种后歌。

可怜白发多。

明日扶头②颠倒,倩谁伴舞婆娑。

我定思君拚③瘦损,君不思兮可奈何,天寒将息呵。

【注】①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

②扶头:酒醉状。

李清照《念奴娇》:“险的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③拚:甘愿之意。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上片首二句用年少时的满眼春光与而今的秋叶离开树枝形成对比,语言含蓄蕴藉。

B.下片首二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词人醉酒的情状,表达了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思想。

C.结句“天寒将息呵”,笔锋一转,与前面形成顿挫,读来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D.以议论为词是辛词的特色之一,本词引议论性的语句入词,论随情至,富有表现力。

【解析】本题考核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表现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本题B项,“表达了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思想”错,“明日扶头颠倒,倩谁伴舞婆娑”两句,写出了作者借酒浇愁,无人理解的无奈之情。

故选B。

2.本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分析。

(6分)【答案】①抒发了闲居家中的苦闷之情。

“便好”“莫忆”二句和最后一句都写出了作者闲居家中的无奈之举,苦闷之情。

②抒发了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感伤之情。

上片首二句和“可怜白发多”一句,表达了时光飞逝,转眼已近暮年的感伤之情。

③抒写了报国无门、壮志不酬的悲愤之情。

“我定思君”二句写出了自己希望报效朝廷却不得朝廷重用,自己的爱国理想不得实现的悲愤心情。

④抒发了无人理解的孤独无奈之情。

下片首二句,写出了作者借酒浇愁,无人理解的无奈之情。

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测试:专题6 诗歌鉴赏 题型3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测试:专题6 诗歌鉴赏 题型3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六|诗歌鉴赏1个客观题3个主观题题型3赏析语言,分析技巧——主观题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9分)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苏轼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

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

蹋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

花尽酒阑春到也,离离。

一点微酸已著枝。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词的标题看,这是一首奉和词,奉和的对象是杨元素,内容是写梅花。

B.上阕末句,芳英散落,不偏不倚,掉在客人的酒杯之中,可爱又可恼。

C.上阕由寒雀争看梅花,逗引客来花下,梅花惹人喜爱的美姿不言而喻。

D.末句“一点微酸”是写梅子,诉之味觉,新颖形象,读来意味无穷。

解析:选B B项,“可爱又可恼”有误,从作者写的内容来看,这里并无“可恼”之意。

2.(对点题)词的首二句写景极为高妙,请加以赏析。

(6分)答案:①写寒雀翔集枝头,竞相观赏葳蕤如玉的梅花;②运用拟人手法,侧面烘托梅花的姿态、神韵与品格;③“满”形容寒雀之多,“争”刻画竞相之态,“看”仿佛寒雀很有欣赏眼力,字字写雀,句句写梅,手法高超;④写出了春回大地,诗人会友赏梅的无限喜悦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9分)牧童词①张籍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②!【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②截尔头上角: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在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两句交代了牧童远牧的原因: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庄稼。

B.“白犊时向芦中鸣”写出了牛儿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举头长鸣的情状。

C.“还鼓长鞭三四声”用“鼓长鞭”这一动作写出牧童们放牛时相互嬉戏的情景。

D.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明白如话,结尾借放牛娃之口,点明全诗主旨。

2020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6)

2020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6)

2020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小寒食舟中作①杜甫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②萧条戴鹖冠③。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 ①诗人暮年漂泊潭州时所作。

②隐几:席地而坐,靠着小桌几。

③鹖(hé)冠:传为楚隐者鹬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题交代写作时间与地点。

“舟中”一语双关,真实反映了杜甫晚年的漂泊处境,同时隐喻天下百姓像自己一样流离失所。

B.首句承题,写诗人强打精神,饮酒过节。

“强饮”两字意蕴丰富,折射出诗人不欲饮酒、应节当饮、以饮浇愁的复杂心绪。

C.第二句写诗人穷愁潦倒的身世际遇。

以儒士之身而戴隐者鹖冠,点出诗人无官无职,包蕴着不为朝廷所用的无奈与辛酸。

D.尾联总束全诗,深化主题。

面对眼前春江之上青山白云的自然景色,诗人遥想万里外的长安,表现了他忠君忧国的执着。

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

A项,没有“一语双关”;“舟中作”为实写,此处并无隐喻。

2.第三联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答:答案①承接第二联,写舟中所见的蝴蝶翩跹、白鸥远翔之景,呼应题目“舟中作”。

(3分)②与尾联抒情形成反转:蝶、鸥自在,与诗人困于舟中的处境形成反衬。

(3分)(意思相近即可)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①结构上承下启下。

“娟娟戏蝶”承上句“看花”,“闲幔”回应首联中“萧条”,布幔闲卷,舟中寂寥,所以蝴蝶蹁跹,穿空而过,同时也照应题目中的“舟中作”所见之景;片片白鸥轻快地逐流飞翔,远远离去,引出下文作者困居舟中、空望长安的忧思,过渡自然,使诗歌结构紧凑。

②对比反衬。

蝶、鸥往来自如的景色与年迈多病、困居舟中的作者形成对比,更反衬出诗人的失意和困窘。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①[南宋]张孝祥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

2020届 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2020届  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2020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还陕述怀①李世民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旂纷电举,日羽②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③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注】①此诗是唐王朝创建初期,李世民平定关东回师时创作。

②日羽:太阳的光芒。

③麾:通“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和辛弃疾《破阵子》中“醉里挑灯看剑”一句所用的刻画人物手法相同。

B.诗歌中间六句,先后描述了驻营、行军、出击的三个场面,写得凝练又具体。

C.最后两句通过前后对比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并与开篇遥相呼应,首尾圆合。

D.本诗把议论、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熔为一炉,脉络清晰,风格遒健。

B[B项,“先后描述了驻营、行军、出击的三个场面”解读有误,结合诗歌应是“先后描述了行军、驻营、出击三个场面”。

故选B。

]2.诗作“述”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6分)[解析]题目明确要求简要分析诗作“述”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按照诗歌顺序依次把握情感即可。

首联“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是说手抚腰间的长剑慨然长叹,由于前线将士的流血牺牲,这一切都是为了“济世救民”,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诗人能够辩证看待战争意义,表现出诗人高尚的为民情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作战是为了赢得统一局面,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不是为了争名夺利,表现了诗人不计较虚名虚利的豁达胸襟。

“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一联写行军场面,“星旂”“日羽”,渲染队伍浩荡、旌旗簇拥,军情火急、战报不绝;“纷电举”“肃天行”,表现行动迅猛,纪律严明。

短短两句十字,展现了一支军风严明、行动迅速、声势威严的正义之师的雄姿,也表现诗人统军作战,指挥若定,见出诗人自信慷慨的豪情壮志。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说昨天的战争必定会流血牺牲,却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统一,表现出诗人平定叛乱、一统天下的政治抱负。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0)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0)

一、(2019·甘肃兰州市高三诊断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①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②,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 ①这是诗人得悉均州的武钜官军收复西京洛阳的捷报而作的。

当时武钜知均州,故诗人称其武均州。

②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

北宋诸皇帝陵墓在今洛阳东边的巩义市。

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诗人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钜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

B.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人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

C.颈联运用“疾风雷”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国家中兴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传布,彰显出诗人的信心。

D.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

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表达技巧的能力。

D项,“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错误,诗中并无此情感。

2.诗歌以景语结束全篇。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此处用景语描写“寒食”盛况的妙处。

(6分)答:答案①以寒食节时朝陵使途经的驿道上处处盛开的梨花,渲染驿道上使者奔驰的热烈气氛;②以梨花代表春日风景,暗示了诗人对故土收复、皇陵得以朝祭的欢愉之情,寄寓着国家中兴的美好愿景;③化虚为实,通过联想方式,强化了诗人兴奋愉悦的情绪。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驿路梨花处处开”是以景结情,描写寒食时节驿路上梨花处处盛开,以盛开的梨花渲染朝陵驿道上使者骑马奔驰的热烈氛围;作者预料到来年寒食节,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经过洛阳,这里化虚为实,通过联想想象,突出了诗人激动兴奋愉悦畅快的感情;本诗是诗人得悉均州的武矩报捷官军收复西京洛阳后作的,梨花处处开的春日美景,寄寓着作者对国家中兴收复失地的美好祝愿。

2020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

2020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

2020 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打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边的诗歌, 回答后边的问题。

敲鼓《诗经·邶风》敲鼓其镗 , 积极用兵。

土国城漕① ,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② , 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 忧心有忡。

爰③居爰处 , 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 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 , 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 , 不我活④兮。

于嗟洵⑤兮, 不我信兮。

【注】①土国 : 为国家兴土功。

城漕 : 在漕地筑城。

②孙子仲 : 即公孙文仲 , 字子仲 , 卫国将领。

③爰 (yu án): 于何。

④活 : 通“佸” , 相会。

⑤洵 : 远。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 ,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全诗五章 , 节奏鲜亮 , 音韵和睦 , 征人的感情一步步深入。

B. 第一章中的“独”字不单指行动上的孤单, 也指“我”精神上的孤单。

C.第三章将“我”担忧的情况详细化, 与第二章的“不我以归, 忧心有忡”相响应。

D.第四章写“我”“南行”以前与老婆分别时的誓词, 表达了“我”愉悦的心情, 与下文的感叹形成了对照。

2. 本诗抒发了“我”如何的思想感情?二、阅读下边的诗歌, 回答以下问题。

别元九后咏所怀白居易零散桐叶雨 , 冷清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 , 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 , 中怀正无悰①。

勿云不相送 , 心到青门②东。

相知岂在多 ?但问同不一样。

齐心一人去 , 坐觉长安空。

【注】①惊 : 欢喜 , 乐趣。

②青门 : 长安城的东南门, 本名灞城门 , 因其门色青 , 故俗称为“青门”。

1. 以下对本诗的剖析与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

送别诗有表现亲情、爱情的,也有表现友谊的, 感慨以外还能够寄望诗人的理想志向等。

B. 诗的开篇写凋落的桐叶、衰落的槿花,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其他时间, 同时也确立了全诗伤感凄凉的感情基调。

C.“况与故人别 , 中怀正无悰” 两句紧承上几句的伤秋之情, 写出了诗人和友人分别以后的落寞, 情况交融 , 十分动人。

2020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8)

2020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8)

2020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定风波苏轼①元丰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②作墨竹词。

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

秀色乱侵书帙晚,帘卷,清阴微过酒尊凉。

人画竹身肥拥肿,何用?先生落笔胜萧郎③。

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东窗。

[注] ①当时苏轼谪居黄州。

②本词截取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白居易《画竹歌并引》、曹希蕴《墨竹》中的部分诗句拼集而成。

③萧郎:指唐代画家萧悦,善画竹。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集用他人诗句作词,写自己眼中之竹,自然贴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B.上阕中“秀”字照应“雨洗”,暗写雨后竹子的光泽,“乱”字则照应“风”。

C.下阕中“先生”指王文甫,他画的竹子很形象,比萧悦笔下“肥”竹更胜一筹。

D.苏轼借笔下的“墨竹”,暗表自己虽处于人生低谷,但依然保持着高洁的情怀。

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

解答时考生应反复阅读全诗,(包含注释),理解诗意,然后逐项分析。

C项,“比萧悦笔下‘肥’竹更胜一筹”不合文意,原文“人画竹身肥拥肿”中“人”指的是一般人、别人,而非“萧悦”。

2.作者采用集句诗的方式,将竹子描写得形神毕肖。

这些诗句是怎样描写竹子的?请结合上阕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6分)答:答案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雨后竹叶润泽,风吹竹叶清香阵阵,视觉嗅觉相结合。

竹荫使杯里的酒带上凉意,这是触觉。

多种感官结合,使竹子的形象更加饱满生动;巧妙运用动词(或化静为动),巧妙运用“洗”“吹”“侵”“过”等动词,细腻传神地刻画竹子的形神,写出了竹的动态美,使画面生动可感;正侧结合,既有对竹子形色香味的正面描写,也借“书帙晚”“酒尊凉”从侧面烘托竹色的青葱、竹荫的凉爽。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为正面描写,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写出了“雨后竹叶润泽,风吹竹叶清香”的情景;“秀色乱侵书帙晚,帘卷,清阴微过酒尊凉”为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竹色的青葱、竹荫的凉爽。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强化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强化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0 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强化练习题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贺新郎·九日刘克庄湛湛长空黑。

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①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②,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注】①牛山: 齐景公登上牛山想到终有一死而凄凉落泪。

②南朝狂客:孟嘉。

晋孟嘉为桓温参军,曾于重阳节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三句先以“湛湛长空黑”烘托出胸中块垒,通过对风雨交加环境的描写,表达出词人忧虑国事、痛心神州陆沉的悲愤之情。

B. “白发书生”是作者自指,作者落泪既是为神州残破沉沦伤心洒泪,也是联想到齐景公牛山落泪,想到自己生命终将逝去而滴泪。

C. “少年”三句遥接“老眼平生”折,笔追叙少年时代的豪兴与才情。

但是目前却青春已逝,壮志成空,进一步突出了如今的家国之恨。

D. 作者最后目送飞鸿北去,抒发对故土的思恋。

“日西匿”暗指南宋国势危殆,振兴无望。

以天际广漠之景物作结,与首句呼应,意余言外。

2. 词人主要用了哪些手法表现自己的家国情怀?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各题。

菩萨蛮纳兰性德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

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

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笔两句以如椽之笔描绘景物,黄云、紫塞、女墙、乌啼,边塞苍凉之感油然而生。

B. “落日”两句,有远有近,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场面宏阔,呈现一片苍茫萧索之景。

C. 这首词意境雄浑,黄云浩渺,紫塞绵延,万山横亘,猎马驰骋,抒发了戍边的豪情。

D. 词作上片遒劲豪迈,下片韵致绵长,从浩荡塞歌转为低回离歌,格调豪迈而幽婉。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4)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4)

2020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10分)菩萨蛮舒亶楼前流水西江道,江头水落芙蓉老。

画鼓叠凉波,凭栏颦翠娥。

当年金马客,青鬓芦花色。

把酒感秋蓬,骊歌半醉中。

(注释)金马:官署门旁有铜马,故曰“金马”。

秋蓬:秋季的蓬草因枯易飘,故喻飘泊不定。

骊歌:指告别的歌。

1.下列对本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首句描写了江水悠悠流去,水边飘荡着老去的芙蓉花瓣的景象,起到渲染氛围的作用,奠定了感伤的基调。

B.“画鼓叠凉波,凭栏颦翠娥”,一动一静,有景有人,画面的层次感强,而“凉、颦”又让画面的情调更突出。

C.本词上阕写景下阕写情,这是由实到虚又虚实结合的写法;而抒写的情感又衬托了眼前实景的感伤之色。

D.词中撷取流水、老芙蓉、画鼓、凉波、翠娥、青鬓、芦花、秋蓬、骊歌等意象,全着冷色调,全词意脉贯通。

2.本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面问题。

(10分)悲愁歌[汉]刘细君①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②为室兮旃③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④兮归故乡。

【注】①刘细君:西汉江都王刘建的女儿,汉武帝时期被封为公主,远嫁西域,给乌孙王昆莫做妻子。

②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帐篷。

③旃:同“毡”。

④黄鹄:天鹅。

1.下列对本诗内容的解说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天一方”“远托”“异国”等词语透露出远嫁乌孙的公主对自己遭遇和处境的哀伤。

B.中间两句对乌孙饮食起居和生活习俗的描写,为下文怀归之情的抒发埋下了伏笔。

C.《悲愁歌》深受楚辞的影响,读唱时句中加上舒缓语气的“兮”,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D.诗歌以诗人自己的口吻,含蓄地表达了主人公思亲盼归的心情。

2.这首诗歌名为《悲愁歌》,其悲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诗歌加以分析。

(6分)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10分)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①孟浩然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2020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4)

2020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4)

2020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呈现把握思想感情过程)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①,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 ①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鉴赏能力。

D项,“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分析不正确。

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表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平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原则立场,即符合“道义”。

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答:答案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诗人形象)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这样写的效果)感受到作者的心志(诗人形象)。

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名句表达技巧及其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题目明确要求从“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思考,增加了考生对思想情感的把握难度。

结合诗题“投长沙裴侍郎”、“注释”(诗歌意识)和作者生平(诗人意识)来理解,颈联中诗人用典故“垂钓”来表达自己热爱田园生活的情趣,用大雁夜半乘风来归,表达渴望能收到好消息,即对取得功名的渴望。

这两句从情感表达角度来看,写出了作者虽有求仕之心,但高洁耿介的情怀没有改变,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

从结构安排来看,首联、颔联,表达了求仕的心;尾联表达接收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原则;颈联则位于中间,自然能起到过渡的作用,舒缓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4)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4)

2020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2题。

晚风二首①杨万里晚日暄温稍霁威,晚风豪横大相欺。

做寒做冷何须怒?来早一霜谁不知!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

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

注:①这两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初。

前一年冬,杨万里受命充当迎接金国使者的接伴使。

他一向力主抗金,但此时却要充当迎送金使的奉陪人员,内心非常痛苦。

《晚风二首》正是在这一特定背景下写成的。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傍晚太阳的威热稍减而并未完全止息时,晚风就趁机豪横欺人,写出了晚风的张狂和凶暴。

B.“何须怒”“谁不知”,一斥问,一感叹,表达出诗人的正气凛然和对晚风做派的嗤之以鼻。

C.第二首诗前两句中的“不许”和“却许”,一起表现并强化了晚风的威力,风浪和重帘就是明证。

D.这两首诗咏物明志,托物以讽,寓作者的感慨议论于准确、生动的形象之中,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C项,“一起表现并强化了晚风的威力”错,“却许”讽刺“晚风”的无力,想吹掉重帘却办不到,而非“表现并强化了晚风的威力”。

答案:C2.请赏析第二首诗的最后两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题时,先正确理解第二首诗最后两句的内容,然后根据注释介绍的本诗的写作背景,指明“落日”与“月”两个意象的象征意义,以及诗人托物所言之志即可。

答案:①眼前平野开阔,没有山岭遮拦落日,阳光照到西窗上一直到月亮升起。

②晚风的淫威掩盖不住日月的光辉,借“落日”喻指南宋王朝,暗示了南宋王朝虽弱但仍有希望。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1)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1)

2020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2019·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雨中花慢苏轼初至密州,以累年旱蝗,斋素累月。

方春牡丹盛开,遂不获一赏。

至九月,忽开千叶一朵,雨中特为置酒,遂作。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轻飓茶烟。

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

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

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①,为我留连。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

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

高会聊追短景,清商②不假余妍。

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注] ①“国艳”二句:指牡丹,“国艳带酒”指绯红色牡丹,“天香染袂”指贡黄色牡丹。

②清商:指秋天。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上片追述词人春日无缘赏花的遗憾,下片着重写对秋日牡丹的诸多感触。

B.起句点明“花时”,暗含词人赏花的兴致,实际上词人面对的却是茶烟,看到的只是春草等。

C.“闻道”领起六句,写赏花的好去处,词人在“国艳”“天香”丛中流连忘返。

D.结尾三句是词人对秋日牡丹的劝说,寄寓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语浅情深。

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综合能力。

“词人在‘国艳’‘天香’丛中流连忘返”说法错误。

词人并未在春季花时欣赏到牡丹盛放的美景,词中“闻道”二字表明词人并未前往赏花。

2.有人评价“一枝何事,向我依然”两句“问得无理而有情”,请结合词句谈谈你的理解。

(6分)答:答案①牡丹花开花落自有其规律,与人事无关,所以说词人问得“无理”。

(2分)②这一问却曲折地表现出词人惊喜、欣慰的感情:(2分)“今岁花时”词人未能欣赏到“国艳带酒,天香染袂”的美景,不免“泪洒尊前”,充满了遗憾;却在秋日发现“忽开千叶一朵”,不由发出惊喜的询问,蕴涵着遗憾得以填补的欣慰。

(2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重要句子的含意、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

“秋向晚”三句,转写当前开放的秋日牡丹。

这一枝牡丹仿佛是深知词人“方春牡丹盛开”而“不获一赏”的苦衷,因而赶在寒冬前再次开放,其发问不在理中,却有惊喜之感。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

2020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边思李益①腰垂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

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

【注】①李益,字君虞,陇西始藏(今甘肃武威)人,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腰垂锦带"显示出衣饰的华美、身份的尊贵;"佩吴钩"表现出意态的勇武英俊。

B.第二句进一步交代自己的战斗经历,自己曾经参加过防秋玉塞、驰驱沙场的战斗行动。

C.第三句中李益直接称自己是"关西将家子",语调轻松洒脱,带有一种风流自赏的意味。

D.诗人写作这首诗的重点并不在于绘形写貌,叙述自己的经历,而重在抒写自己的感慨。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①(其二)李商隐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②,并觉今朝粉态新。

【注】①回中: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这年因有人作祟,诗人应博学宏词科不第,从京都回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中。

②“前溪”句:前溪是南朝教习音乐的地方,江南声伎多出于此。

此句用人的舞态描摹花之飘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中,诗人将石榴花拿来作比:请不要嘲笑石榴花开赶不上春天,牡丹虽然在春季怒放,却“先期零落”,更使人愁。

B.颔联中,诗人直接描绘眼前的残败景象,由暴雨惊梦想到牡丹的凋谢,使人惨不忍睹。

“伤心”“破梦”均就牡丹言,而牡丹之伤心破梦亦即作者之情怀遭遇。

C.颈联中,诗人描写环境与花败后的情景:万里长空,阴云密布,气候恶劣,已非当年旧圃之环境;花落委地,一年的美好生机,早付与污泥流尘。

D.尾联中,“前溪舞”一典的运用,拓出了一番新境; “并觉今朝粉态新”,他日雨过,牡丹落尽,回想今朝,雨中粉态,尚觉新艳动人。

2020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2020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2020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唐)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

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③。

【注】①几度:几年。

②翻:反而。

③共传:一起举杯。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运用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再写忽见之喜,再抒又将别之情,不胜黯然,情感起伏,波澜曲折,富有情致。

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问年龄。

“翻疑梦”,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C.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悲喜交加,在孤灯下饮着离别的酒,不觉恋恋不舍,表现出两人的情谊及对友谊的珍惜。

D.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怀,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

“更”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

“惜”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

2.颈联中“寒”“暗”二字向来为人称赞,请结合诗歌内容对这二字进行赏析。

(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登东山寄昌叔①王安石城上啼乌破寂寥,思君何处坐岧峣②。

应须绿酒酬黄菊,何必红裙弄紫箫。

落木云连秋水渡,乱山烟入夕阳桥。

渊明久负东篱醉,犹分③低心事折腰。

【注】①本诗写于1051年,这一年作者31岁,任舒州通判。

昌叔:王安石妹夫。

②岧峣:高山。

③分:甘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第一句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以划破寂静的乌啼声,渲染出秋日傍晚的空寂。

B.颈联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山水秋景,气韵生动,表现出对美丽景色的喜爱。

C.第六句“乱”字,既写出了群山连绵起伏之状,也表现出作者内心的纷乱不定。

D.本诗既有东山所见实景,也有展开的联想,虚实结合,寄托情思,表达心志。

2.这首诗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毛泽东《沁园春·雪》中都提到了“折腰”,各自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2020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2020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2020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永遇乐刘辰翁①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②,为之涕下。

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

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

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

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

缃帙③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

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④无寐,满村社鼓。

[注] 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

创作此词时,临安陷落已两年。

②李易安《永遇乐》:李清照南渡后,常忆汴京旧事而赋咏元宵节的《永遇乐》一词。

③缃帙:书籍、书卷。

④(ɡānɡ):油灯。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月明云淡,景色可嘉,却引发词人突兀一问,这表现出词人内心的忧伤。

B.元宵节全城因风雨而冷落不堪,无处游玩,词人借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C.词人写李清照的经历、心绪,实则是抒发自己与李清照相同的郁闷之情。

D.词人欲归乡而无路可归,诉说了流离之苦,更突出了深沉的家国之痛。

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的能力。

词中“满城似愁风雨”是说元宵节满城本无风雨却如有风雨,冷落不堪,词人借此表达了国土沦亡后的悲痛之情。

2.本词抒发情感时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①情景交融。

“禁苑娇寒,湖堤倦暖”,既是描写昔日临安宫苑、湖堤天气,也是借景抒发对往昔临安太平景象的深情眷恋。

②对比。

上阕将临安今昔不同的春景春事(如昔日“香尘暗陌,华灯明昼”,今日“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进行对比,抒发了对国家衰亡的哀痛之情。

③用典。

下阕借杜甫被叛军困在长安,月夜里思念鄜州的亲人的典故,抒发了乱离流落、无家可归的凄苦心情。

④反衬(以乐景衬哀情)。

以“满村社鼓”的乐景反衬一己之悲情,抒发了临安沦陷后的寂寞悲苦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早发剡中石城寺赵嘏暂息劳生①树色间,平明机虑又相关。

吟辞宿处烟霞去,心负秋来水石闲。

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初还。

明朝一倍堪惆怅,回首尘中见此山。

[注] ①劳生:辛苦劳累的生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宿于石城寺中暂息尘世奔忙,而次日黎明因要离去内心又为尘世思虑所扰。

B.颔联写诗人辞别山中宿处时烟霞散去,他为辜负这水石静美的秋景而深感遗憾。

C.尾联写诗人辞别之际想象明朝会为离别此地倍加惆怅,只能回望此山以慰藉情怀。

D.诗歌以时间为序结构全篇,熔叙事、描写、抒情于一炉,情意自远,饶有韵味。

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B项,“辞别山中宿处时烟霞散去”错误,“烟霞”,泛指山水、山林;“去”,离开。

该句意为诗人辞别宿处的山水胜景离去。

2.请结合全诗,赏析这首诗的颈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视听结合。

竹编的门半开半掩,寺院晨钟声隐隐在回荡,松枝在雨后苍翠而宁静,白鹤刚刚飞回停歇,描绘了一幅山林清晨图景,营造出幽深、静谧、出尘的氛围。

②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

通过描绘竹门半掩、寺院晨钟隐隐回荡、雨后松林苍翠宁静、白鹤刚刚飞回的清幽静谧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山中世界的喜爱。

③反衬(或“对比”“衬托”)。

“松”“竹”象征高洁,“鹤”象征闲适,反衬俗世中奔忙忧劳的自己,呼应尾联末句,表达自己在世俗中奔走时内心的无奈、凄苦。

④巧妙扣题。

“竹户半开”,可见更有早起之人;“钟未绝”,表明时间尚早,都照应了题目“早发”二字,用笔绵密严谨。

⑤前后呼应(或“与尾句呼应”“结构缜密”)。

颈联描写了山中优美宁静的景象,与末句在尘世中回首遥望“此山”相呼应,表达了对山中闲适生活的喜爱和留恋。

⑥用词精当(或“精于炼字”)。

“静”字表现了松间的宁静,“霁”字写出了雨后的清新,渲染出了静谧、出尘的氛围。

(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赏析诗句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从遣词造句、手法的运用、意境的创设、情感的表达、意象的选取等角度分析。

“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初还”两句写门半开半掩,寺院晨钟声隐隐在回荡,松枝在雨后苍翠而宁静,白鹤刚刚飞回停歇,描绘了一幅山林清晨图景,营造出幽深、静谧、出尘的氛围。

从写景的角度看是“视听结合”;从抒情方式的角度看是“借景抒情”;从意象选取的角度看,“松”“竹”象征高洁,“鹤”象征闲适,反衬作者自己在世俗中奔走时内心的无奈、凄苦;从结构上看,前后呼应,紧扣标题;还可从炼字的角度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郡斋①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节选)韦应物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②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注] ①郡斋:指苏州刺史韦应物官署中的斋舍。

②理会:通达事理。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二句描写郡斋兵卫森严,燕寝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贵和威严,但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缘由。

B.“海上”以下四句续写宴会环境以及宴前心绪,宴集逢雨,池阁清凉,风景如画,又因久病初愈,诗人欣喜轻松。

C.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要学会通达事理、乐天知命,这样才能从是非纷纭中超脱出来,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

D.选章叙事、抒情、议论相间,既体现了诗人宠辱皆忘的态度,也通过对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写出闲适的情趣。

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D项,“宠辱皆忘的态度”说法有误,“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分析错误。

从原诗“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自己为官期间,百姓不能幸福安康怀有一种愧疚之情,体现了诗人悲天悯人的襟怀,所以选项中“宠辱皆忘的态度”的说法有误;另外诗歌没有详细描述聚会的场景,对于“闲适的情趣”只进行了简单的刻画。

4.前人曾称赞“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两句“最为警策”,白居易诗《观刈麦》中也有类似的警句“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请指出二者情感内蕴的异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相同之处:都体现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注,都表达了自省愧疚之情。

不同之处:韦诗正面描写与嘉宾的宴饮之乐,反衬未见百姓安居的愧疚心理,偏重于对自身责任的警醒;白诗直接刻画百姓困苦的生活,抒发对底层民众的哀悯,含蓄地表达了对统治阶层的指责,情感内蕴更为深刻。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此题为比较异同题,并且给出比较的范围,较为容易,结合诗歌内容作答即可。

根据对题干和诗歌内容的理解,从白诗“自愧”、韦诗“自惭”可以理解为两首诗都是表达作者对百姓疾苦的关心。

但是不同点是,韦诗是借助宴会的欢悦反衬对百姓疾苦的担忧,偏重对自身责任的警醒;而白诗则是直接抒发对百姓疾苦的愧疚,含蓄表达对统治阶层的指责,所指更为深沉。

三、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5~6题。

送严士元刘长卿①春风倚棹阖闾城②,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④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 ①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

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

②阖闾城:苏州城。

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④王昌龄:盛唐诗人。

作此诗时诗人被贬为江宁丞。

5.对刘长卿的《送严士元》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善于炼字,首联“倚”字,把春天拟人化,富有生气,以此表现朋友相见的喜悦心情。

而“寒”字,既写出了春寒料峭、阴晴不定的特点,也为诗人与朋友相聚相别营造了氛围。

B.诗人写景善于调动各种感官,使景物富有层次感。

颔联中“细雨湿衣”“闲花落地”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细”得看不见,“落”得听不到。

诗中景物之柔美,给人以惬意心情。

C.“日斜江上孤帆影”一方面写出了落日去帆的景色,另一方面又暗暗带出两人盘桓到薄暮时分恋恋不舍之事,还寄托了与友人相遇后别离的复杂情思。

诗人将景、事、情三者巧妙地糅合在一起。

D.“草绿湖南万里情”属于远景描写。

该句中既点出了朋友所去之地是遥远的湖南,又将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蕴含于其中,因为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芳草”喻指情感不断,像芳草一样延伸。

答案 D解析D项,“草绿湖南万里情”属于诗人的想象,是虚写,不是“远景描写”。

6.试结合刘诗的尾联“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与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分析两首诗的主人公在个人经历和情感上的异同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相同点:都遭贬谪;都是与好友短暂相聚又将别离;都有依依不舍之情。

不同点:①王诗借“冰心在玉壶”来隐喻自己的志行高洁,和虽遭贬谪却不改其高洁情操的决心。

同时也表现出诗人不肯屈从于恶势力的顽强斗争精神。

②刘诗用“青袍误儒生”这句牢骚话,直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和怨天尤人的失意情感。

在唐朝贞观年间,八九品的小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他认为自己满腹才华,当这一类小官员,是很失意的,简直是在耽误自己的前程。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本题中,两首诗歌都是诗人人生悲惨命运的体现,人生遭遇各种各样的贬谪,如“青袍今已误儒生”以及“一片冰心在玉壶”;与好友短暂相离,又无奈地分别,如“君去若逢相识问”“平明送客楚山孤”,展现出一种依依惜别的不舍情怀。

(2)王诗通过“一片冰心在玉壶”来展现出自己的高洁志向,即便是遭受贬谪,却仍然不改内心的高洁情操,极其鲜明的展现出不屈从于恶势力,凸显出一种顽强的斗争意识。

刘诗用“青袍误儒生”的牢骚话,直接抒发自己人生失意之情。

处在唐朝,他认为自己满腹才华,当“青袍”这样的小官,是在耽误前程。

据此分析即可。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苏武庙温庭筠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②,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③不见封侯印④,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温庭筠:晚唐诗人。

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

②甲帐:汉武帝所造的帐幕。

《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

甲以居神,乙以自居”。

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

④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魂销”二字,真切传神地写出了苏武在异域渡过漫长岁月,骤见汉朝使者时,强烈复杂难以言表的激动心情。

B.颔联像两幅图画。

一幅是望雁思归图,表现了苏武在胡地对祖国的思念。

下一幅是荒塞归牧图,展现了苏武单调、孤寂的牧羊生活。

C.颈联写苏武在匈奴时与出使时的人事变换,流露出恍如隔世的感慨。

“非甲帐”意指不是武帝时的甲帐,隐含着对武帝的追思。

D.尾联运用多种手法:借代,用“茂陵”代指去世的汉武帝;化用,“逝川”是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化用而出。

8.诗题为“苏武庙”,但诗中实写苏武庙的文字并不多,而是大量运用虚写来呈现内容。

请问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答案】7.C8.好处:大量运用虚写,通过想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苏武出使时英气勃发的情景,苏武被扣留匈奴牧羊、思归的凄凉痛苦生活,以及回到汉朝后物非人也非、恍若隔世的感慨,以及对汉武帝的无限追思。

塑造了一个爱国忠君、富有高尚民族气节的汉臣形象。

思想情感:①抒发了作者对苏武的崇敬赞美之情。

②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作者表彰民族气节,歌颂坚贞不屈、心向祖国,这是顺应时代的需要。

【解析】7.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本题选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在匈奴时”错误,应为“从匈奴回国时”。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两句写苏武“回日”所见所感,从相隔迢遥的时间的角度上写苏武出使和归国前后的人事变换。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情感主旨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本题特指“虚写”的艺术手法,接着分析诗句意思,答题时先说术语,再分析运用,最后结合情感分析效果。

首句是想象苏武初次会见汉使时的情景。

“魂销”二字栩栩如生地描绘出苏武当时内心与外在的非常情态,深刻地显示出其思国若渴的爱国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