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工专业的专业技术课,是一门实用性很强、应用比较广泛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
立足于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调试与维护的核心岗位,围绕电气控制元器件及其使用和选用方法,让学生掌握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环节。
要求学生具有对电气控制系统分析能力;具有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能力;具有典型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的能力。
培养较高素养的从事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技术改造和安装调试的现场技术人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课程任务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使学生具备电子产品装配工应具备知识能力和技术能力;能装配、调试、维修、能操作、使用、维护较复杂设备的能力。
(3)与其它课程的分工与联系。
本课程的先行课程为:《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技术》等。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要求如下:(1) 了解电气控制线路电路图、布置图和接线图的特点(2)掌握绘制、识读的原则,会动手绘制电路图(3) 掌握电动机的各种控制、保护及选用方法。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电气控制线路电路图、布置图和接线图的特点,并掌握绘制、识读的原则。
(二)能力目标1、掌握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步骤。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正反转、制动和调速控制线路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
2、掌握位置控制、自动循环控制、顺序控制等各种典型控制线路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
3、掌握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控制线路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
4、掌握电动机的各种控制、保护及选用方法。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课程内容本课程建议课时为86学时,也可根据学校和专业方向的实际情况略作调整,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详见下表1。
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标准
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机床电气控制【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电气技术应用(电气设备安装与维护)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气技术应用(电气设备安装与维护)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识读机床电气控制原理图,掌握机床控制电路故障检查及排除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其未来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对维修电工专业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以任务为引领,确定本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
课程设计依据培养目标与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结合职业资格鉴定标准(维修电工四级),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机床控制电路的故障检查与排除。
课时142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识读机床的电气控制原理图,了解机床的电气控制过程,能独立完成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检查与排除,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文明生产习惯,达到职业资格鉴定标准(维修电工四级)的相应要求,胜任维修电工的工作。
职业能力目标:●能识读基本的低压电器的电器符号●能识读机床控制电路的原理图●能通过识读电路图,了解机床的电气控制过程●能根据原理图,独立完成对机床控制电路的调试●能根据机床电气控制原理图,排除故障●能树立安全规范的操作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3.课程内容与要求2典型机床线路调试及故障处理(1)教学内容:一、Z3040摇臂钻床控制线路二、M7130平面磨床控制线路三、C6150车床控制线路教学要求:1、理解典型机床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2、会识读典型机床控制系统的安装接线图及原理图。
3、能调试典型机床控制系统。
4、能分析与判断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
5、能排除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
1、在实训室中,运用典型机床控制装置实地识读相关元器件的图形符号及文字符号,讲解工作原理。
可充分利用视频、多媒体课件、实物等媒体实施教学。
2、学生自行对系统通电调试,熟悉设备正常工作过程。
《机床电气与PLC控制》课程标准
《机床电气与PLC控制》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为培养数控机床操作员在数控机床操作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机床的电气及PLC故障、完成小故障的分析及调整等方面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
课程主要介绍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原理、线路以及设计方法,通过各种控制线路板的制作,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本课程为后续课程《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打下坚实的实践和理论基础.本课程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拓展能力培养中具有核心支撑作用。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是以就业为导向制定。
其课程内容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强调的是获取过程性知识,主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三个原则:(1)科学性原则(2)情境性原则(3)人本性原则。
课程内容的选取既体现职业性,也体现开放性;既服务于地方经济,满足企业的需要,也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因此本课程标准就以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电气部件作为学习平台,选择最常用、最常见、最实用、最有代表性的典型机床为教学内容。
实现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是《机床电气与PLC 控制》课程内容定位的方向。
四、课程教学目标(一)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二)知识目标1.了解低压电器的定义及分类。
2.熟悉电气控制系统的绘制原则。
3.掌握接触器的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停控制线路工作原理及控制线路的保护环节,顺序控制和点动控制规律。
4.掌握PLC的基本知识、位逻辑指令及车床的PLC改造。
5.认识互锁规律6.掌握双重互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的PLC改造7.掌握Y-△降压起动控制线路及PLC改造8.了解定子电路串电阻的降压起动控制线路9.了解串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10.掌握自动往复的行程控制线路及其PLC改造11.掌握双速电动机控制线路及其PLC改造12.掌握镗床电路的PLC改造13.了解反接制动和能耗制动原理。
《机床电气与PLC》课程标准 2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床电气与PLC》实训课程标准机电工程系二O一二年六月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机床电气与PLC实训是《机床电气与PLC》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来说,实训不仅可以使可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与实践香结合,还可使学生在掌握相关实践技能之后具备从事工业现场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故障的检修、设计及PLC程序开发的能力,同时为学生考取中、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做好准备。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实训的开展,使学生能够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接线、安装、PLC与电气控制系统的调试和基础程序设计的能力。
通过层次性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较系统地获得必要的维修电工基础知识,熟悉并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及设计方法,掌握梯形图的各种常用设计方法并能针对现场实际被控对象及控制要求设计对应的程序。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自主学习,体验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安装、调试的历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敢于克服困难、不断探索的兴趣。
培养学生能够使用电气控制和PLC技术对机床和工业生产设备进行控制,并具备对各种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排除故障的基本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在完成该课程的所有实训项目后应达到维修电工中级工的职业标准并取得相应的中级技能证书。
(二)能力目标1、掌握各种电器元件的基本原理、技术参数,能够根据需要恰当挑选并正确使用相应的低压电器;2、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工工具完成低压电器元件的安装;3、熟练掌握低压电器元件的文字和图形符号,具备识读电路图能力;4、能够根据给定电气控制原理图进行电气接线;5、能熟练使用万用表进行低压电气控制电路故障排查;6、能实施常用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电路的故障排查;7、可以根据给定的控制要求,完成简单控制电路的规划与实施;8、对电气控制、PLC中常见的被控对象(如机床、电机等)能够熟练地对其进行操作;9、能根据工艺过程和控制要求正确选用PLC并完成程序设计及调试;10、根据完成的工作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存档等技术资料整理能力;11、通过强化训练,可以考取中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
机床电气控制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机床电气控制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机床电气控制技术及应用》课程代码:课程性质:理论+实训学时学分:72学时,4学分(其中理论55学时;实训17学时;课外检测14学时)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运行》、《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机电设备系统装调》适用范围:电气自动化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制订人:一、课程定位《机床电气控制技术及应用》课程适用于高职高专一年级学生学习使用,该教材以职业技能鉴定学生所必备的技能要求为主线,采用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编写模式,遵循理实一体化的目的,将基础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获得综合职业技能的能力。
今后在职业岗位上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检修工作奠定坚实的能力基础。
二、课程性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及应用》是一门职业能力基础课程,属于机电大类公共基础平台课程。
课程采用项目化任务教学,知识内容随着教学项目的需要而被打散(课程中以电气控制技术基础知识学习为主,课堂体验教学为辅),课程内容的学习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
其目的是提高学生选择、使用和维护机床及电气控制设备的基本技能,锻炼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还是学生考取初、中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毕业就业的坚实基础;并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机床电气控制技术及应用》本书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进行驱动,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的构建项目内容。
主要内容由七个项目组成,分别是常用的电工工具及仪表、常用的电气元件、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与检修、普通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装调与检修、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电路的装调与检修、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电路的装调与检修、西门子S7-300PLC的指令及应用。
项目包含学习目标、基础知识、任务实施、课后习题四个模块。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规范标准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100023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课程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课程所属系部:机电工程系学时:60 编写执笔人: 王荣华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 课程性质与作用1.课程性质《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也是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维修电工)的核心课程。
课程分为继电器控制技术、PLC技术两大部分,在教学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侧重于实践操作,直接面向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求职就业的重要砝码。
2.课程作用本课程以《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机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为前导课程,共同打造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为其相关专业课程《数控机床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的学习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毕业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从初始低层次的生产线操作工向更高层次的维修电工、生产线维修工和设备管理员等岗位顺利迁移提供扎实的知识与技能准备。
1.2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以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学懂”和“会用”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工作任务,以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2课程目标2.1课程总体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熟悉电气控制与PLC的基础知识,培养电气控制与PLC基本应用(电动机点动、长动、正反转、Y-Δ启动等控制环节)的接线、编程、操作调试方面的技能,了解其所涉及的技术理论知识;初步培养电气控制与PLC高级应用项目(电梯控制、机械手控制系统等)的接线、编程、操作调试的技能,了解其所涉及的技术理论知识。
《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机床电气系统装调与维修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电气自动化专业计划课时:84课程学分:5先修课程:电工技术应用后续课程:电气控制系统的调试训练I、电气控制系统的调试训练II制订人:XXXX第一部分:前言《机床电气系统装调与维修》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电气控制系统调试训练》的前修课程。
《机床电气系统装调与维修》课程标准参考中级维修电工有关电机控制部分的技能和知识要求,依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课程教学目标制定。
该课程通过普通机床典型电气控制线路的装接、调试和排故训练,为学生从事机电设备的电气系统维修奠定基本知识,积累初步调试技能和维修方法。
一、课程性质该课程是机电设备大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该课程以“机电装备制造行业海天人才培养标准”为基础,内容涵盖三相异步电动机和控制变压器基本理论的学习、典型电机控制电路的装接与调试、典型机床控制线路的故障排除训练等。
在课程实施中,通过5S 管理知识的渗透,树立质量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
同时为后续的《电气控制系统的调试训练》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程理念(一)通过5S管理渗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质量意识今天的高职学生是明天的企业员工。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会干活的职业人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因此,素质养成训练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各门专业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应该渗透在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之中。
针对现代企业对职业人的行为要求,将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企业化的5S 管理引进课程教学。
通过摆放电工工具和项目完成后电工工具整理的场景,让学生学会及时整理工作场地,养成物品及时归位、及时整顿装配元件的好习惯;通过考核学生操作中的环境,以及电器元件装配后设备的整理与清扫情况,让学生养成及时关注环境的良好职业习惯;通过电气安全教育与实际电器元件的装配,让学生能够把安全用电变成一种工作习惯。
课程标准
《机床电气控制技术——项目教程》课程标准(104学时)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项目教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其目的是提高学生选择、使用和维护机床及电气控制设备的基本技能,锻炼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还是学生考取初、中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毕业就业的坚实基础;并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的设计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对机床维修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要求,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的框架,注重实用、够用的原则,突出电路图的识读、维修技术、控制电路的安装、调试,注重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应用维修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理论到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各项目的学习和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要求的总体设计思路:以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学生所必备的电工技能为主线,在编写思路上强调“目标明确、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知识够用、突出技能”,“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本位”,突出中职技能教学特色,突出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内容上紧扣技能鉴定标准,体现学以致用,应用性强。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介绍与机床及电气维修有关的基础知识、操作技能为主,从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培养动手能力,将技能训练作为重要的学习任务。
全书分为十一个项目,包括机床电气设备的配线、电动机与机械传动部分的连接调整、电动机的使用与维护、识别并检测机床常用低压电器、安装与调试机床基本电气控制电路、识读并检修普通车床电气控制线路、识读并检修平面磨床电气控制线路、识读并检修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线路、识读并检修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线路、识读并检修卧式镗床电气控制线路、识读并检修数控车床电气系统。
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标准
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标准机床电气控制是机械制造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涉及到机床的电气系统、控制原理和电气传动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独立进行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护工作。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具备以下能力:1. 理解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调试和维护技术;3. 能够独立进行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改进。
二、教学内容。
1.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1.1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2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1.3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2.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调试技术。
2.1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调试流程。
2.2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参数设置与优化。
2.3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护。
3.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改进。
3.1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3.2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改进方法。
3.3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技术应用。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授、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实验报告、作业和课堂表现等方面的表现,期末考试成绩主要考察学生对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主教材,《机床电气控制技术》。
参考书目,《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技术》。
六、总结。
机床电气控制课程作为机械制造专业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将能够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具备独立进行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调试和维护工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类型:机电一体化、自动化专业核心课课程代码:0722005 授课对象:机电一体化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学分:3 先修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学时:72 后续课:《可编程序控制器》、《电气综合实训》制定人:杨立波制定时间:2013年9月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传授工厂电气控制相关理论和技能知识的专业课。
本课程采用工厂电气控制中的各种典型实例,讲解相关的电压电器、基本控制线路知识、电气控制设计方法,来对工厂电气控制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内容涉及各类低压电器结构、工作原理、在控制线路中的使用和常用电机控制线路和车床控制线路实训操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中等复杂程度控制电路安装、调试、维护和设计,并能获得电气控制国家职业技能中级证书。
三、课程设计(1)能力目标1.具有对电气控制系统分析能力;2.具有电气控制系统初步设计的基本能力;3.具有典型控制设备线路的安装与调试的能力。
总体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低压控制电器应用,机床控制电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授课过程中注重渗透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工程意识,激发创新思维,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奠定基础具体目标: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单向控制电路及其安装与调试2、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双向运转控制线路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降压启动控制线路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线路5、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控制线路6、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7、电气控制线路识读与设计8、典型设备电气控制线路分析(2)知识目标1.理解常用控制电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特性,并能正确选择和使用电器;2.掌握识读和设计机床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方法。
2、课程内容设计(根据整个课程的内容,确定一定的载体,将整个课程划分为几个大的基本模块)(1)设计的整体思路:课程教学应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坚持以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以行业导向、工学结合为主要手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电工知识的能力和职业素质。
4机床电气线路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教学考核要求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过程性、表现性、发展性评价。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为辅,老师在评价过程中起引导调控作用。
2.学习评价应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8.质量检验。 控制柜出厂编号,电脑性能检查,控制柜外观检查,控制柜性能检查,以上检查合格后,装机人和质检员签名。
9.成品入库。 凡经质量检验合格的产品,由装配者提交下列资料,并做下述工作:
a. 产品检验记录表,必须有装机人员和质检员签名。 b. 产品有编号。 c. 控制柜质检合格证。d. 控制柜内外整洁。质检员在对产品的编号等资料核实后,对产品进行外观及产品性能检验,符合检验标准的方可入库。入库时,应对产品进行防尘处理。
资料查询区:配备可上网查询相关资料的计算机、《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 19517—2009)、《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06)、机床维修手册、机床说明书等;
工作生产区:配备具有三相四制电源及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试车台;设置工具室,配备完成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专用工具、通用工具、电工安全用具、材料等;设置材料仓库,配备完成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元器件、耗材等。
10.学生会正确使用万用表、试电笔对所安装的电气线路进行自检
11.当交流接触器、中间继电器或按钮出现故障时,学生会填写“设备停工问题”单,并进行检修
12.学生能够在老师的监护下,进行通电试车工作
13.学生能够根据“电气设备维护保养单”对CA6140车床电气线路进行一级保养
14.调试完工后,学生会根据《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06),填写“作业工作单”,完成验收工作
《数控机床电气装调实训》课程标准
《数控机床电气装调实训》课程标准发表时间:2017-07-18T10:09:38.05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作者:焦建静[导读] 通过完成数控车床或数控铣床电器柜电气部分安装以及电器柜与数控系统的连接与调试,使学生进一步强化数控机床电气柜配电、数控系统与电器柜连接、数控系统参数设置以及数控机床电气综合调试的技能。
(青岛市技师学院 266071)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一门综合实践项目课程,是学生在学完《数控机床电气安装与调试》课程后,在一周时间内,通过完成数控车床或数控铣床电器柜电气部分安装以及电器柜与数控系统的连接与调试,使学生进一步强化数控机床电气柜配电、数控系统与电器柜连接、数控系统参数设置以及数控机床电气综合调试的技能。
前修课程为:《电机与电气控制B》、《数控机床电气安装与调试A》、《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应用B》。
后续课程为:《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A》、《数控机床机电联调》、《数控机床维修实训》、《毕业设计》。
1.2 设计思路通过对数控机床电气装调的工作过程分析,从而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为:以数控机床为载体,对数控机床开机、急停、刀架、主轴、进给轴等各部分进行电气调试,使学生达到预期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相应的素质目标,本课程学时240学时。
2.课程目标《数控机床电气装调实训》课程是学习《数控机床电气安装与调试A》课程后,具备能力,进一步锻炼,从而培养适应岗位的能力。
通过对数控机床各功能部件安装与调试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具备数控机床电气控制部件安装与调试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提高自己业务水平意识。
3.教学内容按照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采用工作过程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知识、技能、素质”培养为一体。
具体学习内容如下:数控系统的组成;数控机床电气原理图,了解数控机床原理;数控机床常用电子元件的功能及选择;安全用电知识;数控机床系统参数;数控机床PLC程序控制;数控机床电气安装与调试的工作过程。
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剖析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B010106Z课程类别:主干课程适用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授课单位:学时:76学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学分:5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到重要作用。
机床设备的可靠运行和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尤其在机床设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对具有现代机床电气控制知识的高素质的劳动者,需求量很大。
学习常见机床设备的电气控制技术,以便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本课程是在学习完前导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开设的。
后续课程有《机电一体化系统开发》等专业课程。
教学目的在于结合常用机床工艺分析,掌握电气控制线路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并从理论电路逐步过渡到实际电路,在兼顾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相关操作技能。
本课程融理论知识与技能培养为一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重实践、重技能、重工程应用的理念和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科学分析的职业素养。
1.2课程设计理念课程设计、建设和实施过程中,贯彻以下教育理念:终身学习的教育观: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重视学生的学习权,使“教学”向“学习”转换。
能力本位的质量观:课程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学习,学生在个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从初学者到机床电气维护岗位人才的职业能力发展。
过程导向的课程观:专业核心课程回归社会职业,课程方案是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内容排序遵循职业性原则。
行动导向的教学观: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
学生是学习的行动主体,通过师生及生生之间互动合作,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标准
《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标准学时:72学分:4适用专业及学制:三年制、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机器人方向)、全日制审定:机电技术教学部一、制定依据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选修课程。
本标准依据《中职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而制定。
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识读机床电气控制原理图,掌握机床控制电路故障检查及排除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其未来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电气设备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能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达到中级维修电工水平。
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等意识,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1.知识目标(1)掌握电机的应用、了解电机控制的基本知识与发展,从而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能够把握该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趋势,更好地服务其专业工作;(2)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功能、结构、原理、选用与维修方法;(3)掌握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熟练进行安装、调试与维修;(4)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5)掌握典型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熟练进行安装、调试与维修;(6)掌握数控车床的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熟练进行安装、调试与维修;(7)具有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能力目标(1)会熟练使用常用电工工具、电工仪表(2)会识别、选择、使用、维修与调整常用低压电器(3)能分析、排除典型电气控制系统的一般故障(4)能识读、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电气控制系统图(5)能安装、检修中等复杂程度的电气控制系统(6)能正确处理各种电气设备安全事故(7)达到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对电气控制线路的要求3.素质目标(1)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学习,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制定、实施工作计划和自我学习的能力;(2)通过该课程各项实践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经历基本的工程技术工作过程,学会使用相关工具从事生产实践,形成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服务未来的科学态度;(3)通过对电机及控制方法的认识和深刻领会,以及教学实训过程中创新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掌握基本的思考与设计的方法,在未来的工作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4)在技能训练中,注意培养爱护工具和设备、安全文明生产的好习惯,严格执行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机床电气控制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制造技术专业1、前言1. 1 课程的性质《机床电气控制》是机械加工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企业电气设备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等的基本职业能力,学生应能通过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作前期准备。
1. 2 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将“示范与讲解” 、“实践与理论” 、“技能与知识” 、“单元与综合” 、“训练与考核”有机地融于一体;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创设企业工作情景,采用项目训练的模式,按“看”、“练”、“思”、“考”的顺序,依据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组织教学,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理论基础。
本课程标准以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维护及故障分析、排除技术为主线,以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中单项考证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模块、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要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或工作情景,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以典型电气元件和设备为载体,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完成各个项目训练的过程中逐渐展开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60 学时,课时数以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和容量来确定。
2、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电气设备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能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
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等意识,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会熟练使用常用电工工具、电工仪表●会识别、选择、使用、维修与调整常用低压电器●能识读、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电气控制系统图●能安装、检修中等复杂程度的电气控制系统●能正确处理各种电气设备安全事故●达到国家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对电气控制线路的要求3、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工作任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参考务模块课时项目电气控制 1. 知道常用低压电器的交流接触器、空气阻尼式时12一中常用的规格,理解基本构造及工间继电器的拆装。
低压电气作原理。
在实训室中,准备万用表、各种2. 会识读常用低压电器型号的低压电器、电工工具等1产品型号含义。
套/ 组。
3. 会修复常用低压电器利用实物解剖,投影、多媒体软1)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件等媒体技术,介绍常用低压电的改装及调试器的规格、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2)交流接触器的拆装、检利用常用电工工具正确拆装、检修及调试修典型低压电器。
4. 掌握低压电器常见故交流接触器、空气阻尼式时障检测方法。
间继电器的检修及调试。
运用常用电工测量仪表对所拆装的低压电器进行检测和调试按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时间、工作规范进行考核。
项目三相异步 1.理解异步电动机控制安装、调试基本电气控制线15二电动机的系统的工作原理路。
基本控制 2.能识读常用图形符号在实训室中,运用异步电动机控线路及文字符号制装置实地讲解工作原理、识读3.知道电气图的分类与相关元器件的图形符号及文字制图的一般规则符号。
4.能识读异步电机控制可充分利用视频、多媒体课件、系统的安装接线图及原理实物等媒体实施教学。
图根据安装接线图、原理图及安装5.会选用元器件、导线技术要求,引导学生自行选用合等理的元器件、导线等。
6.能安装与检修电气控在模拟设备上按所给图纸要求制系统电气线路正确安装和接线。
7.会安装、调试基本电在了解通电安全措施后,对控制气控制线路系统通电调试。
1)电动机串电阻降压起动分析、判断和排除控制系统控制线路安装调试的一般故障。
2)正反转控制线路由教师多次任意设置 1~2 个故障3)两台电动机顺序起动控点,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分析、制线路判断故障原因并利用电工工具4)星三角降压起动控制线熟练排除。
路按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时间、5)延时起动、延时停止控工作规范等作出学业评价。
制线路6)反接制动控制线路7)工作台自动往返控制线路8.会分析和判断控制系统的一般故障9.能排除控制系统的一般故障项目直流电动 1.理解直流电动机的基安装、调试直流电机控制线15三机的电气本原理与结构路。
控制 2.能识读直流电机控制在实训室中,运用直流电动机控系统的安装接线图及原理制装置实地识读相关元器件的图图形符号及文字符号,讲解工作3.会选用元器件、导线原理。
等可充分利用视频、多媒体课件、4.会安装、调试双速电实物等媒体实施教学。
机控制线路根据安装接线图、原理图及安装5.能分析和判断控制系技术要求,引导学生自行选用合统的一般故障理的元器件、导线等。
6.能排除控制系统的一在模拟设备上按所给图纸要求般故障正确安装和接线。
在了解通电安全措施后,对控制系统通电调试。
分析、判断和排除直流电动机自动加速控制线路的一般故障。
由教师多次设置任意1~2 个故障点,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并利用电工工具熟练排除。
按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时间、工作规范等作出学业评价项目典型机床 1. 理解典型机床控制系调试典型机床控制系统15四线路的调统的工作原理在实训室中,运用典型机床控制试及故障 2. 会识读典型机床控制装置实地识读相关元器件的图处理系统的安装接线图及原理形符号及文字符号,讲解工作原图理。
3. 能调试典型机床控制1) Z3040 摇臂钻床系统2) M7130磨床1) Z3040 摇臂钻床3) X62W铣床控制系统2) M7130磨床4) T68 镗床控制系统3) X62W铣床控制系统5) 15/3t 桥式起重机控制系统4) T68 镗床控制系统可充分利用视频、多媒体课件、5)15/3t 桥式起重机控制实物等媒体实施教学。
系统学生自行对系统通电调试,熟悉4. 能分析和判断控制系设备正常工作过程。
统的常见故障分析、判断和排除控制典型5. 能排除控制系统的常机床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见故障由教师多次设置任意 2~3 个故障点,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利用电工测量工具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并熟练排除。
按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时间、工作规范等作出学业评价排除控制系统的一般故障。
其他机动3总课时604、实施建议4.1 教材编写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 、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采用项目训练的模式,按“看”、“练”、“思”、“考”的顺序,依据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组织教学,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
要通过典型设备的拆装,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电气控制设备的认识。
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4.2 教学方法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教学,应选用典型的控制系统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操作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识别电气控制器件、图纸,熟练使用电工工具、测量工具、安装、维护和调试电气控制系统和设备。
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在实践实操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使用安装工具控制系统安装、调试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挂图、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部分设备的内部结构,5、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趋势,贴近生产现场。
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6、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4.3 教学评价建议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4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1、注重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2、注重挂图、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视听光盘、教学仪器、多媒体仿真软件等常用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建议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4、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5、建立本专业开放实训中心,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验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