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
理性视野下的整体观照——试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与历史的关系及古代文学史理论的演变流程
一
代文学批评的挑战 , 人们开始感到传统批评只可 意会 不可言传 的神 秘性 、 观性 妨 碍 了 中国文 学 主
的“ 系统 的研 究 ” 于 是 希望 能 够 “ 用 已公认 有 , 采
的文 学原理 与文学批 评 的有力 言论 来研 究 中国文 学 的源流与发 展 ” “ , 以科 学 的方法 来 研 究前 人未
殷 都 学 刊
7 9
理 性 视 野 下 的 整 体 观 照
— —
试 论 中 国古代 文 学史 与 历 史 的 关 系及 古代 文 学 史理 论 的 演 变流程
郭 竞 芳
( 阳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南 濮 阳 47 0 ) 濮 河 5 00
摘要 : 中国古代文 学史 与历史学科的发展有着 紧密的联 系, 但又有 自己发展 的特 点 , 因此文 学史 与历史之
论证 的一个 例证 ) 。胡 适是 最 早转 向和整 理研 究 旧文学 的一 个学者 , 他在早 年 写 给《 新青 年》 的一
史作 为 一 门新 的学科 , 生 于 2 诞 0世纪 初 ; 为 一 作
切 学科研究 一样 , 当具有科 学 的性质 , 应 应把科
学 真实 作为 衡量 的标 准 。对 于 文学 史 的研究 , 应 该 站 在 历史 的 角度 , 其进 行 公 正 、 观 的考察 , 对 客 来理 清 中国五千 年 文学 发 展 的 历程 和脉 络 , 原 还 属于 中 国古代 文学 史 的真实 面 目。因此 中 国古代
8 0
殷都 学 刊
21 0 0焦
取 自己所 需 要 的 资 源 。典 型 代 表 就 是 胡 适 及 其 《 白话 文学史》 虽 然是 《 ( 白话 文 学史 》, 内容 实 际
法理学历史
一、中国法理学历史鸟瞰在古代中国,早在西周时期,便有人论述过法的问题。
周公姬旦就主张“明德慎刑”,反对族刑连坐、滥杀无辜,要求注意区分犯罪的故意与过失、偶犯与累犯,还提倡先教后罚、以教代罚。
这些刑法思想,体现出周公的刑事法理观念。
到了诸子蜂起、百家异说的春秋战国时代,萌发了中国法思想史上第一个辉煌的时期。
当时的各家各派,诸如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对于法的问题都曾议论纷纷。
儒家主张实行礼治、德治和人治。
认为“为国以礼”,要以维护等级差别的行为规范――礼,作为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的最主要的工具;认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依靠“德行教化”来实行统治;认为“为政在人”,要求由圣君贤哲来实行统治。
墨家主张用法来“壹同天下之义”。
他们提出“尚同”说,认为在法产生之前,人们各有各的是非标准,即所谓人各有“义”,大家意见分歧而不可避免地发生争斗,后来选出天下贤人确立为天子,“发宪布令于天下之众”,这样就终于实现了“壹同天下之义”,就终于有了法。
还提倡“兼爱”说,劝说互爱互利,主张“赏贤罚暴”、“不党父兄”不偏富贵,反对亲亲原则。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认为自然法则就是办事的根本原则,由此而主张“无为而治”、一切顺乎自然,反对制定各种礼法制度特别是以李悝、商鞅、慎到、申不害、韩非等为代表的法家,反映新兴地主阶级的愿望,反对儒家的“礼治”、“德治”和“人治”思想,主张运用法来治国安邦。
法家是个被史学家视为建法立制、富国强兵、著书定律、以法治国的学派。
法家从分析人的本性出发来阐述他们的法治学说。
法家认为,人是生来好利恶害、趋利避害的。
“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继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
渔人入海,海深万仞,就彼逆流,乘危万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
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渊之下,无所不入焉。
”人的这种本性使得人们之间不可避免地要互相争夺。
对统治者来说,只有抑制这种争夺,才能使社会秩序得以稳定。
要抑制争夺,就要“定分”,使人们都在“分内”活动。
历史上的思想运动总结
历史上的思想运动总结历史上的思想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思想流派和运动。
这些思想运动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区产生,对人类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对历史上的思想运动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人类思想的发展脉络。
古代思想运动: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主张以仁爱为核心,强调人际关系、礼仪制度和道德伦理。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社会制度和道德准则产生深远影响,持续至今。
2. 孔子、老子、孟子等先贤的思想:这些思想家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孔子倡导仁义道德,老子主张道家思想,孟子则注重人性本善的论述。
3. 印度佛教: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由佛陀创立的一种宗教和哲学体系。
它的核心观念是四大真理,即苦、集、灭、道。
佛教强调个人的内心修行,对个体心灵的解脱和觉醒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思想运动:1. 基督教思想:基督教思想出现在罗马帝国结束后的欧洲,它的核心是信仰上帝和耶稣基督。
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西方人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2. 伊斯兰教思想:伊斯兰教是公元7世纪由先知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教体系。
伊斯兰教强调对真主的信仰和服从,对中东和北非以及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 创造者和奖励者思想:在中世纪,学术界兴起了关于上帝的本性和创造力的辩论。
这些辩论试图探索上帝的属性和本质,以及人们如何通过信仰和行为来获得上帝的恩典和奖励。
近代思想运动:1.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发生在18世纪的欧洲,强调理性、科学和自由。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包括伏尔泰、孟德斯鸠、洛克等,他们呼吁人们摆脱迷信和专制,倡导人民的权利和平等。
2. 法国大革命思想:法国大革命标志着欧洲社会的重大转变,它对民主、自由和平等产生了巨大影响。
尼采、瓦伦斯坦、卢梭等思想家提出的民主和人权概念,在法国大革命中得到了实践。
3. 马克思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于19世纪提出,它强调社会阶级斗争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中国传统美德理性思考与客观公正
中国传统美德理性思考与客观公正中国传统美德——理性思考与客观公正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在这个传统之中,理性思考与客观公正被视为中国人的美德,是我们社会和个人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传统美德中的理性思考与客观公正,并阐述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一、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中国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这要归功于我们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
在古代,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儒家经典《大学》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凝练了中国人理性思考和客观公正的核心精神。
理性思考强调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独立判断,而客观公正则要求我们不受个人情感和利益的干扰,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二、理性思考的重要性理性思考是指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以理性的态度和方法进行分析、思考和判断。
它需要我们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清晰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思辨能力。
理性思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并避免盲从和冲动。
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复杂的问题和挑战,如环境保护、教育改革、科技发展等等,只有通过理性思考,才能找到问题的本质,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客观公正的重要性客观公正是指在价值观、判断和行为上保持公正、中立的态度。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会面对各种不同的观点、利益和立场,而客观公正要求我们摒弃个人偏见和偏袒,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问题和每一个人。
客观公正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冲突,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同时,客观公正也是建立信任、增进合作的基础,只有相互尊重、信任和包容,才能实现共同进步和繁荣。
四、现代社会中的理性思考与客观公正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理性思考与客观公正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面对的信息海量而复杂,需要通过理性思考的能力来筛选、分析和判断。
只有理性思考,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适应社会的变化,并做出明智的选择。
论历史的主观性与客观性——读《历史与真理》有感
关于理性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大作文
关于理性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大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标题:理性的漫漫长路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理性。
相信大家对于"理性"这个词一定不陌生,但是理性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它是从哪里来的?现在理性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追求理性。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完全靠本能生存,做任何事情都凭直觉和感觉。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开始用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运用逻辑推理,做出理性的判断。
这就是理性的开端。
在古希腊时期,有很多伟大的哲学家在探讨理性的奥秘,比如著名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他们认为理性是区别人和动物的关键,理性让人类变得更文明、更有智慧。
后来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把理性当成非常宝贵的品质。
那时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们都运用理性的方式去创造杰作,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到了今天,理性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我们上学时要用理性思考题目、解决问题;长大后工作时也要理性分析,做出明智的决策;就连平时和家人朋友交往,也需要用理性来化解矛盾、达成共识。
可以说,理性就像是我们生活中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不过,有一些人可能会问:"理性真的那么重要吗?不是也有很多事情需要凭直觉和感觉去做吗?"这个问题很好,我们确实不能完全排斥直觉和感性的作用。
有时候依赖直觉反而更有助于做出正确的决定。
关键是要理性和非理性之间保持平衡。
我们不能完全靠理性生活,因为那样会失去人性;但也不能全凭感觉,因为那样难免会做出一些并不明智的选择。
我们要学会在重大的决策时运用理性思考,在一些细小的事情上则可以听从内心。
只有理性和非理性并重,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完整、更有意义。
理性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有趣而复杂的话题。
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一路走来,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珍惜理性这份馈赠,认真对待它,用它来指导我们的行为,让我们的生活越过越精彩!最后,让我们用理性的眼光展望未来吧。
中国疆域变迁的几点理性认识
中国概念是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的,如 何处理历史上的中国这个问题呢?
‚我们是如何处理历史上的中国这个问题呢?我们是拿清朝完成统一以后, 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前的清朝版图,具体说,就是从十八世纪五十年代到十 九世纪四十年代鸦片战争以前这个时期的中国版图作为我们历史时期的中国 的范围。所谓历史时期的中国,就以此为范围。不管是几百年也好,几千年 也好,在这个范围之内活动的民族,我们都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在这 个范围内所建立的政权,我们都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权。‛ ‚我们既不能以古人的‘中国’为历史上的中国,也不能拿今天的中国范围 来限定我们历史上的中国范围。我们应该采用整个历史时期,整个几千年来 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为历史上的中国。我们认为18世纪中叶以后, 1840年以前的中国范围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这就是 我们历史上的中国。至于现在的中国疆域,已经不是历史上自然形成的那个 范围了,而是这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列强、帝国主义侵略宰割了我们的部分 领土的结果,所以不能代表我们历史上的中国的疆域了。 ‛
4、统一局面的意义: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结果,它使中华 民族历史前后相接,绵延至今。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意义深远,这对政权 的巩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的融合、科技文化 进步、边疆开发、抵御侵略、提高国际地位等发挥了重 大作用。 “中国的历史证明,国家统一的时代,往往伴随繁荣 富强,声名远播;国家分裂的时期,往往带来山河破碎, 社会动荡。追求统一,反对分裂,这是中华各族人民的 基本观念和共同心声。”
3、对分裂时期的评价
(1)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如社会动荡不安,影响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人民生产生活,人民生活贫困等。 (2)国家分裂过程中,历史也在客观发展,如民族融合的加强,局部地区经济 的发展等,分裂之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谢谢观看
孔孟
(1)孔子所维护的周礼,本是周公所建立的氏族贵族的规范化制度,其中包含着原始人道和民主遗风。古典 文献与现代民俗学可相互印证这一点。
(2)但历史向来是在悲剧性的二律背反中行进,文明进步要付出道德的代价。必将消失的氏族社会中的人道 意识却构成了孔学的中心。
(3)孔子以“仁”释“礼”,将社会外在规范化为个体的内在自觉,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创举,为汉民族的文 化一心理结构奠下了始基。孔子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和代表。
(4)“仁”的四个层面:(A)血缘基础,(B)心理原则,(C)人道主义,(D)个体人格。四因素的相 互制约,构成有机整体,其精神特征是“实践(用)理性”。
图书目录
内容提要 孔子再评价 一 “礼”的特征 二 “仁”的结构 三 弱点和长处 四 附论孟子 墨家初探本 一 小生产劳动者的思想典型 二 墨家思想并未消失 孙老韩合说 一 兵家辩证法特色
作者简介
李泽厚,著名哲学家,湖南长沙宁乡县道林人,生于1930年6月,曾就读于宁乡四中,湖南省第一师范, 1954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 荣誉人文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 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本书从剖析孔子仁学开始,提出中国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问题,认为血缘、心理、人 道、人格为四大因素,孟、荀从内、外两方展升为光辉的个体人格和伟大的人类特征,而以实用理性、乐感文化 为部精神。本书并以此贯穿论说了自先秦至明清的各种主要思潮、派别和人物。其中着重论证了中国的辩证法是 “行动的”,而非“思辩的”,论说了秦汉时期所形成具有机反馈机制的“天人感应”宇宙观流传至今,庄子、 禅宗的哲学是对人生作形上追求的美学,宋明理学作为道德形而上学仍具有重要价值,以及在明清时期思想中 “内圣”与“治法”已出现分离,标志着中国式的政教合一将逐动摇,认为这是走向近代的重要趋向等等。
历史理性与历史感
历史理性与历史感作者:彭刚文章来源:《学术研究》2012年第12期点击数:552 更新时间:2013年07月03日【摘要】在史学实践的范围内,历史理性可以理解为人们在把握过去时的精神结构和智力装备,历史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对于人事变易无常的意识、对于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异同的敏锐感受、健全的历史观、开放而自我克制的历史想象力、微观研究与宏观视野的结合,都是历史感在史家史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分析学派的和叙事主义的史学理论都未能将历史感纳入自身的研究焦点。
史学理论的当前转向为历史理性和历史感得到更为清晰的理论阐发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历史理性;历史感;安克斯密特一在中文和西方主要语言中,“历史”一词都有双重的内涵。
它既指客观的历史过程,也即常识所谓的“过去”,又指人们对过往所发生的一切的记载、整理、编排和解说。
与此相应,“历史理性”也有双重的内涵。
对应于“历史”的第一重内涵,“历史理性”指的是人类历史过程中所固有而可以为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所领会和揭示的规律、目标、动力机制等;对应于“历史”的第二重内涵,“历史理性”则指的是人们在面对过往历史时所凭藉和展示出来的认识、领会和把握过去的精神结构和智力装备。
刘家和先生由考释“理”字的古义而提出:“历史理性(historical reason)实际也就包括历史(作为客观过程)的理性(the reason of history)和史学(作为研究过程)的理性(the reason of historiography),简易言之,就是探究历史过程的所以然或道理和探究历史研究过程的所以然或道理”,[1]意思与此相类。
自古希腊以来,西方思想的传统就是要从流变不居的现象背后找出不变的东西,从千姿百态的差异中找出统一性。
这也就是后来德里达所说的那种西方传统中根深蒂固的逻各斯中心主义。
现代哲学的鼻祖笛卡尔将历史学排除在知识的范围之外,就是因为在他眼里,历史不过是各种杂乱无章的事件的堆积,看不出有什么希望能够从中得到数学那样的确定性。
西方历史上的“理性”概念
西方历史上的“理性”概念作者:王加卓来源:《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年第04期编者按: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中关于“启蒙时期的理性”问题,教师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王加丰教授对此问题进行了细致梳理,尽可能将复杂的问题讲得通俗一些。
希望老师们阅读本文后能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希腊,启蒙运动,理性,文化[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7—0003—07一、理性的概念及其在古代希腊的产生在西方的文献中,“理性”(reason)这个概念大体上有三种意思:1.指自然秩序(自然理性)或宇宙秩序(宇宙理性)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行的准则,是先天存在的,有时又称客观理性,有点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客观规律,相当于荀子《天论》中的“天行有常”中的“常”。
2.人认识世界的方法,如归纳、演绎、判断、推理等,相当于我们常说的“理性认识”,这时它与“感性认识”或“非理性”(本能、无意识、潜意识)相对应。
3.人的一种属性或能力,如追求善和美德,能使用归纳或演绎等符合逻辑的方法来认识世界等。
这时也可称为人性,与神性相对应。
以上三点,就其各点来说,似乎与中国人讲的理性没有多大区别。
人类的思维总有一致之处,但西方人的理性的特点在于其各方面意义的结合方式和具体表现形式。
另外,即使是在西方的不同时代,理性的这几种含义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并含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末到公元前4世纪中期的希腊,哲学家形成了相当系统的理性概念。
从其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理性的最初意义是关于宇宙秩序的看法。
比如,梯利在《西方哲学史》中这样介绍赫拉克利特(Herachtus,约公元前540--470年)的思想:“宇宙进程不是偶然的或随意的,而是依据‘定则’,或者像我们现在所说的,由规律所支配……在一切变化和矛盾中唯一常住或保持不变的,是位于一切运动、变化和对立背后的规律,是一切事物中的理性,即逻各斯(10gos)。
从项羽、阿喀琉斯看中国史官文化历史批判意识论文
从项羽、阿喀琉斯看中国史官文化的历史批判意识英雄人物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史记》与《荷马史诗》是人类文学史上的代表性巨著,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两部作品塑造的英雄人物形象项羽、阿喀琉斯都骁勇善战,英气盖世。
阿喀琉斯是人神之子,即英雄珀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儿子,出生时被母亲捏住脚后跟倒浸入冥河水中,因此全身除脚踵之外刀枪不入。
他体魄强健,勇猛善战。
作为希腊联军的主将,阿喀琉斯对于特洛亚人来说简直就是恶魔,他在阵前大吼三声,竟可以在敌阵中造成大乱;当他的朋友帕忒罗克洛斯穿着他的铠甲出现在战场上时,特洛亚人如临大敌,龟缩在工事中不敢迎战;当阿喀琉斯重返战场时,他穿上了火神赫淮斯托斯为他打造的铠甲,手持桦木杆长枪出现在希腊军队前……两军相接,在漫天的烟尘和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中,有一位让敌军胆寒的勇士,他身着华丽雕花的铠甲,手持银柄剑,正在敌阵中奋力砍杀。
他的双目圆睁,仿佛要喷出愤怒的火焰。
头上的黄金头盔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手中的利剑在鲜血的浸润下泛出青铜的寒光,犹如一台专门为战争而创造的机器,杀气腾腾……(《伊利亚特》)阿喀琉斯作为神的儿子,具有极其强大的力量,他只要投入战争,希腊联军就能获胜;他一退出战争,希腊联军就会全线溃散。
《项羽本纪》里司马迁通过描写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英雄的一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蠭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但是,与《荷马史诗》不同的时,司马迁没落入仅写英雄业绩的窠臼,而是以独特的眼光去审视英雄的一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项羽本纪》)批判了项羽性情暴戾,不得民心;粗疏学浅,不谙机谋。
古代中国的历史哲学
古代中国的历史哲学在古代中国,历史和哲学的融合产生了丰富而独特的历史哲学思想。
这些思想帮助人们理解历史的发展和人类存在的意义,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古代中国的历史哲学。
一、命运观与历史循环古代中国的历史哲学中,命运观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相信世界是由天命所决定的,政权的更迭和社会的变迁都被认为是天意的体现。
例如,《尚书》中的“天命不常,将轻易有代者”表达了人们对于命运和历史循环的理解。
历史循环也是古代中国历史哲学的重要思想。
人们相信历史会在不同的阶段循环重复,通过研究历史,可以预测和指导未来的发展。
这一观点在《春秋》和《战国策》等古代文献中得到体现,被后来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家广泛应用于实践。
二、儒家思想与历史观儒家思想对于古代中国的历史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认为人的行为和社会道德的发展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
孔子提出的“仁政”和“和而不同”的思想,强调人们应该追求社会和谐和个人的道德完善。
儒家历史观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君主和智者的德行所决定的。
《左传》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表达了儒家对于社会秩序和政治治理的理念。
儒家思想强调治国需要明君和贤臣,通过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道家思想与历史境界道家思想也对古代中国历史哲学有重要影响。
道家强调人应该追求自然的道德和真理,与自然保持和谐。
对于历史的观察和理解,道家强调了超越个人的视角,追求历史背后的深层规律。
《庄子》中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表达了道家对于道德和智慧的关注。
道家历史观强调历史境界的超越,通过洞悉历史背后的道理来实现个体的内心自由。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和“知止而祝融”思想,强调了历史发展的无常和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的观点。
四、法家思想与历史规划法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历史哲学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法家注重社会秩序的规划和法律的制定,认为历史的发展需要有明确的规则和制度。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区域高三上册期末语文试卷专题分层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附解析)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区域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专题分层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陕西省安康市、商洛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意识,指关于人类社会经验关联性之感觉、知识、意象。
此种意识本身为历史经验组成部分,须在特定文化传统中理解。
雅斯贝斯比较世界文化,认为于公元前5世纪前后,多个文明中“产生了直至今天仍是我们思考范围的基本范畴”“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
轴心期觉醒,各自独立发生,非由一点播散,因而各有理路,此为后来世界文化多样性之重要基础。
雅斯贝斯的观察与中国历史情况基本契合。
其语焉不详者,在于究竞各文明轴心期时代觉悟由哪些要素构成及如何引导各自后来文化、历史演变。
刘家和先生则指出,中国轴心期时代文化觉醒突出“历史理性”特色,此与同时期欧洲文化注重“逻辑理性”构成对比。
历史理性即指通过人类以往经验探究事物之所以然之自觉。
此一倾向,构成中国文化特色之一。
历史理性体现在关于宇宙、社会、政治、文化、伦理各领域思考之整体、通达意识。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将道德理性与历史理性统一,使民本政治价值理念与历史学一起走向发达。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然而并非各家皆能达到这种统合性,儒家独能其事,与其系统整理、诠释先前时代历史典籍息息相关。
孔子博览众书,而择取其至关紧要者,以高度现实关怀心态整理诠释所有前代经验,用以抒发本人政治理念。
孔子所为,根本而言,为历史学与政治学融通之事,由是奠定中国传统历史学经世精神。
此一传统,为司马迁于汉初完成《史记》之基础。
《史记》撰写目标超出追述往事、求取直接经验教训局限,直指天下至道。
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非仅个人雄心,且为历史理性精神诉求。
此种精神于整个文化中一以贯之。
由此可知,从往事中求证道理之历史意识一以贯之,中国传统历史学在中国文化中居核心地位。
例谈历史解释素养在高三历史学习的培育策略
例谈历史解释素养在高三历史学习的培育策略发布时间:2022-11-08T03:06:52.392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14期作者:王海美[导读] “历史解释”素养是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出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王海美(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 571799)摘要:“历史解释”素养是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出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在高三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培养需注意“历史解释”的严肃性、逻辑性、价值性,这样才能促成学生对历史认识的提升。
关键词:高三历史;历史解释素养;培育策略1.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概念“历史解释”素养是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出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培养学生这一核心素养,其重要意义在于促成学生对历史认识的提升:感悟明了各类史实,理解其内在关联;辨别分析史实与阐释,理解历史解释的意义;学会论述解释历史现象,形成自己的解释能力;运用科学史观,客观全面清晰论述历史问题。
历史解释核心素养体现出对史料、史思、史感、史学范式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对学生这些方面的培养。
求真求实是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的前提,让学生学会区分“史实”与“解释”。
之后进行延伸拓展,通过补充必要史料,与反向论证相结合,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
例如,在指导学生观察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图片时,老师可以先从自己对运动口号的理解入手,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运动口号的内涵进行深入理解,也可鼓励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运动的整个过程,尝试去理解义和团运动的意义,这对帮助他们理解历史解释是有益的。
2.以唯物史观来保证历史解释科学性质历史解释是人对客观事实的阐述过程,所以讲述人的主观意识、指导思想以及立场角度对客观历史事实都有一个直接的影响。
略论古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历史进程
目录
01 一、民族精神的内涵
02 二、历史进程
03 三、重要事件
04 四、现实意义
05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古代中国民族精神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 精神风貌。本次演示将从民族精神的内涵、历史进程、重要事件和现实意义等方 面,阐述古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历史进程。
内容摘要
在秦汉之前,中国北方地区是诸多游牧民族的聚居地。这些民族包括匈奴、 鲜卑、突厥、契丹等,他们在不同时期分别占据着北方草原和戈壁地区。随着历 史的推移,这些游牧民族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
内容摘要
中国北方地区古代游牧民族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这 些民族以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牛、羊、马等家畜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其 次,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与众不同,常常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而进行迁徙。最后, 在宗教信仰方面,许多游牧民族信仰自然神和祖先神,如蒙古族的成吉思汗被视 为神明。
内容摘要
冶金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文化更是源远 流长,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本次演示将从历史、技术、文化三个方面,探讨 中国古代冶金技术文化的内涵和发展。
一、历史
一、历史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其冶金技术的发展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 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中国就出现了铜器制造技术,而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又 出现了铁器制造技术。这些早期的冶金技术为后来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进一步发 展奠定了基础。
内容摘要
游牧民族文化的发展模式有其独特之处。在政治制度方面,许多游牧民族采 用的是部落联盟制度,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匈奴的草原帝国。在经济形态方面,畜 牧业和狩猎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在社会结构方面,家族和部落是主要的组织形式。
中国古代的历史学和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历史学和哲学思想中国古代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思想的历史时期,其中历史学和哲学思想作为两个重要的方面,在整个古代文化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演进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在世界文化中也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历史学和哲学思想两个方面来阐述中国古代的文化特征。
历史学中国古代历史学是一门内向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上古时期的历史事件及其发展规律,以及各个朝代的兴衰和演变。
我国古代历史学发展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学派和思想。
其中,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三个朝代,在这三个朝代的历史发展中,中国的文化、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在历史学方面,中国古代的历史学家大多都是一些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其中,司马迁、魏晋时期的范睢、南北朝时期的崔浩等历史学家对于我国古代历史的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将历史研究的内容由简单的事实描述变成了对于事件的分析和探求。
同时,他们也向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珍品,这些珍品不仅可以为后人提供重要的历史资料,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方法。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学研究中,封建王朝的兴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
其中,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个王朝分别是秦朝和唐朝。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中国统一的皇帝,其鉴于各地方言不同,在国内推行唯一语言——汉语,大大促进了各地的交流和发展。
而唐朝则是中国历史上十分繁荣的一个朝代,其经济、文化和科技水平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唐朝的科技进步在其时代是十分出色的,著名的雕版印刷、指南车、螺丝等,都是唐朝时期的重要发明。
他们对于中国古代的历史研究以及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贡献不可忽视。
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最发达的学科之一。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先秦、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清。
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哲学思想发展方向。
在先秦时期,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家的思想较为发达,分别提出了许多经典的思想理论。
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与世界和平
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与世界和平中国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这种文化遗产对于世界和平的促进有着深远的影响。
世界和平的实现离不开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理解,而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对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强调人际关系和谐。
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如儒家思想,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儒家思想主张以仁爱之心待人,在社会交往中遵循礼仪之道,以实现和平共处。
这种思想观念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和家庭等领域。
这种文化传统能够促进国家之间的友好交往,并为世界和平树立了榜样。
其次,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注重道德修养。
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道德经典,如《大学》、《中庸》等。
这些经典教导人们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诚实、正直、宽容、公正等品德。
在国际关系中,这种道德修养有助于建立信任,减少冲突,促进相互尊重与合作,从而为世界和平奠定了基础。
另外,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强调智慧和理性。
在中国古代,儒学、道家、墨家等不同学派的思想争鸣,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智慧。
这些智慧折射出中国古代人们对于人性、社会、宇宙等复杂问题的思考和总结。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提出了诸多理性的观点和原则,如仁义道德、和平共存、天人合一等。
这些智慧的传承和发扬,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智力资源,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为世界和平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此外,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注重文化交流与包容。
中国古代是丝绸之路的东起点,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重要枢纽。
中国古代通过丝绸之路与亚欧非各国进行了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这种交流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了解与学习,丰富了各民族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文化的包容性使得来自各个方向的文明都能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传播和融合,形成了多元发展的局面。
这种文化交流与包容为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和平共处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对世界和平的重要影响,无疑有助于深化国际社会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知与研究。
关于理性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大作文
关于理性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大作文示例文章篇一:《关于理性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嗨,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聊一聊理性这个超级有趣又超级重要的东西哦。
我先来说说理性的历史吧。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的生活可不像我们现在这么方便和有秩序。
那时候,人们更多的是靠着本能和一些简单的经验在生活。
比如说,原始人看到闪电就会害怕,他们可能不知道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就觉得是有什么很厉害很可怕的东西在发火呢。
这时候,理性还没有真正地发展起来。
就像一颗种子还没有发芽一样,理性在人类的早期是很微弱的。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些聪明的人开始思考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
古希腊的时候,就有很多了不起的哲学家,像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有亚里士多德。
他们就像是黑暗中的明灯,开始用理性去探索这个世界。
苏格拉底总是在大街上问别人问题,他的问题可难了,都是关于一些很深刻的东西,像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美德。
他就是不想让人们只凭感觉去做事,而是要思考,要用理性。
柏拉图呢,他提出了理想国的概念,这可不是随便想出来的,那是他用理性分析社会之后的想法。
亚里士多德更是厉害,他研究各种各样的东西,从生物到政治,他就像一个超级大脑,用理性把知识分类整理。
那时候的理性就像是星星之火,慢慢地在人类社会燃烧起来。
可是这一路也不是那么顺利的哦。
在中世纪的时候,宗教的力量超级强大。
那时候很多人都听教会的,教会说什么就是什么。
理性好像被关在了一个小黑屋里,很难有发展的空间。
人们不敢去怀疑宗教的教义,哪怕有些事情用理性去想根本就不合理。
这就好比是一群小绵羊,只知道跟着头羊走,头羊说前面是草原,哪怕前面是悬崖,它们也不会去想对不对。
但是后来,文艺复兴就像一阵春风,吹醒了理性这颗沉睡的种子。
人们开始重新重视人的价值,开始重新用理性去看待这个世界。
画家们画出了更真实的人像,文学家们写出了反映人性的作品。
这时候,理性就像是挣脱了枷锁的小鸟,开始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再到科学革命的时候,哇,理性简直就是开了挂一样。
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
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一、弁言————略说“历史理性”“理性”在今天已经是一个大家常用的词,但各人使用此词时取义颇有不同,所以在这里先交代一下本文使用此词的取义。
按现在大家所用的“理性”,乃自外文1译来,就此词之多重含义概括言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对于事物的性质与功能的思考与论证,二是事物自身存在的理由与理路(或条理)。
2如果按照中国固有名词,那么此词也可以用一个“理”字来表达。
《说文解字》:“理,治玉也。
”段玉裁注云:“《战国策》:郑人谓玉之未理者为璞。
是理为剖析也。
玉虽至坚,而治之得其 理以成器不难,谓之理。
凡天下一事一物,必推其情至于无憾,而后即安,是之谓天理,是之谓善治。
此引申之意也。
”3这就是说,理字本意为治玉,而治玉必依玉本身之条理,故条理亦为理。
引而申之,理作为动词之意为对于事物之治理,而作为名词之意则为事物本身之条理。
《广雅·释诂三下》亦云:“理,治也。
”4《广雅·释诂三上》又云:“理,道也。
”5道、理互训,道作为动词之意为“导”,而导必依事物之理,故道作为名词之意即为事物之理。
所以,理性或道理,皆实际包括主、客观两方面而言之。
现在常说的历史理性(historical reason)实际也就包括历史(作为客观过程)的理性(the reason of history)和史学(作为研究过程)的理性(the reason of historiography),简易言之,就是探究历史过程的所以然或道理和探究历史研究过程的所以然或道理。
6在世界诸文明古国中,史学最发达者,当推中国和希腊。
古代中国和希腊的历史学家都在治史求真的方法上有相当高度的自觉和自律。
这当然是一种历史理性的表现。
在这一方面,古代希腊人由于受哲学上的实质主义(substantialism)的影响7,以为真理只能从永恒、静止的存在中去把握,而历史变动不居,不能使人产生知识,仅能使人产生意见,故与理性无缘。
从“三代”反思看历史意识的觉醒
从“三代”反思看历史意识的觉醒刘家和【期刊名称】《史学史研究》【年(卷),期】2007()1【摘要】人类精神觉醒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学术问题。
为了推进这项研究,我们邀请五位教授,就有关问题发表各自的高见。
刘家和认为:《史记·三代世表》不包括三代先公和周厉王以后的周天子,这说明它所注重的不再是邦而是真正起作用的王朝。
在总结三代历史的基础上,先秦儒家把作为历史主体的人视为类本质相同的人,认识到人的本质具有二重性,这二重性导致善与不善之间的转化,进而推动着历史的进展。
公羊家则把具体的“三代”演化为“三代”周期,认为历史是断与续、变与常、一与多的统一。
三代反思反映了历史意识的觉醒。
晁福林认为:从思想萌芽到精神觉醒有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精神是从“浑沌”的状态中化育出来的;人类精神觉醒是持续的、不间断的,从古至今人类总是处在不断的精神觉醒状态之中;人类精神觉醒又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精神觉醒与精神枷锁的形成往往是同步的,这也许就是人类精神觉醒以及思想解放的进程永无止境的原因之一。
杨适认为:考察人类精神觉醒问题不应局限在所谓“轴心时代”,人类的觉醒绝非一次性的动作,事实上是总在改进着的,到了世界史的近代和现代,这种发展出现了一次根本性的飞跃,这就是关于人类解放的新学说,即把关于人的自觉的新发展逐步推进到世界范围和全体人类。
杨共乐认为:人类精神觉醒不局限于古代希腊、印度和中国,世界上其他许多民族也都经历了这一阶段;也不只表现在哲学上,其他许多领域也有精神觉醒的发生。
罗马的精神觉醒就表现在协调罗马民众之间关系的政治行为上,塞尔维乌斯改革就是这种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标志。
蒋重跃认为:承认历史是人文的,又是有规则的,这样,历史理性才会产生。
变与常的统一是历史规则的基本内涵。
先秦儒家承认历史是人类的活动;同时,又在历史的变与常以及变常统一的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这是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一次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刘家和【提要】 历史理性之在古代发现,这似乎是中国学术传统的一个特色。
中国古代历史理性的产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殷末至周初),作为正题(thesis ),历史理性与道德理性是一致的;第二阶段(西周后期至秦),作为反题(antithesis ),历史理性与道德理性背离,而与自然理性相附合;第三阶段(汉代),作为合题(synthesis ),历史理性与道德理性重新结合,并与自然理性(人性之自然)兼容。
【关键词】 历史理性 道德理性 自然理性一、弁言———略说“历史理性”“理性”在今天已经是一个大家常用的词,但各人使用此词时取义颇有不同,所以在这里先交代一下本文使用此词的取义。
按现在大家所用的“理性”,乃自外文①译来,就此词之多重含义概括言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对于事物的性质与功能的思考与论证,二是事物自身存在的理由与理路(或条理)②。
如果按照中国固有名词,那么此词也可以用一个“理”字来表达。
《说文解字》:“理,治玉也。
”段玉裁注云:“《战国策》:郑人谓玉之未理者为璞。
是理为剖析也。
玉虽至坚,而治之得其理以成器不难,谓之理。
凡天下一事一物,必推其情至于无憾,而后即安,是之谓天理,是之谓善治。
此引申之意也。
”③这就是说,理字本意为治玉,而治玉必依玉本身之条理,故条理亦为理。
引而申之,理作为动词之意为对于事物之治理,而作为名词之意则为事物本身之条理。
《广雅・释诂三下》亦云:“理,治也。
”④《广雅・释诂三上》又云:“理,道也。
”⑤道、理互训,道作为动词之意为“导”,而导必依事物之理,故道作为名词之意即为事物之理。
所以,理性或道理,皆实际包括主、客观两方面而言①②③④⑤王念孙:《广雅疏证》,第32页。
王念孙:《广雅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8页。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5页。
或者如黑格尔所说的“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见《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3页。
英文之reason ,来自法文之la raison ,法文此字来自拉丁文ratio ,其动词为reor ,意为筹算、思考、推论等。
有从筹算、思考、论证到理由、理智诸义。
之。
现在常说的历史理性(historical reason ),实际也就包括历史(作为客观过程)的理性(the reason of history )和史学(作为研究过程)的理性(the reason of historiography ),简易言之,就是探究历史过程的所以然或道理和探究历史研究过程的所以然或道理①。
在世界诸文明古国中,史学最发达者,当推中国和希腊。
古代中国和希腊的历史学家都在治史求真的方法上有相当高度的自觉和自律。
这当然是一种历史理性的表现。
在这一方面,古代希腊人由于受哲学上的实质主义(substantialism )的影响②,以为真理只能从永恒、静止的存在中去把握,而历史变动不居,不能使人产生知识,仅能使人产生意见,故与理性无缘。
古代中国人在这一点上恰恰与希腊人相反,以为真理只能从变化、运动的存在中去把握。
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古代中国人在这一方面认识的特点。
二、以人心为背景的历史理性的曙光(正)(殷周之际与周初) 11对于“天命”的信与疑《礼记・表记》:“子曰:夏道尊命,事鬼神敬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先禄而后威,先赏而后罚,亲而不尊;其民之敝,蠢而愚,乔而野,朴而不文。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鬼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
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惭,贼而蔽。
”③其中所说夏人情况目前尚无材料为证,而所说殷人与周人情况基本符合历史事实。
从大量甲骨卜辞材料可知,殷人的确敬信鬼神,以为鬼神能主宰人的命运。
《尚书・西伯戡黎》记,周人已经打到距殷不远的黎国,对殷构成了威胁,大臣祖伊向纣报告,纣竟然说:“我生不有命在天。
”④这也说明殷人对于天命鬼神的迷信程度是很深的。
殷纣以为他的王权来自天命,天命决定历史。
所以,其中没有任何理性可言。
当然,并非所有殷人都是如此,祖伊就是对于天命鬼神持有怀疑态度的人;不过,这样的人在殷代不居主流地位。
真正开始对天命产生深度怀疑的是后来战胜并取代了殷王朝的周人。
21历史发展自身理路的开始发现殷代后期,周人逐渐兴起,不过由于殷、周之间力量对比的悬殊,周人对于殷人处于某种从属地位,承认殷为天子而自己实际又保持本邦的基本独立状态。
周王朝最初的奠基人文91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①②③④孔颖达:《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77页。
孔颖达:《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641—1642页。
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2—24、48—51页。
如果作进一步的思考,也许可以说,第一种历史理性所讨论的是历史本身存有方式的问题,从性质上说是属于本体论的(ontological )问题,第二种历史理性所讨论的是历史研究中的人的认知能力和研究方法的问题,从性质上说是属于认识论的(epistemological )和方法论的(methodological )问题。
当然,在古代中外史学史上都还没有出现这样系统而自觉的区分与探究。
王之父王季为殷王文丁所杀①,文王本人也曾一度遭到纣的囚禁。
周人是深知殷人实力之强大的。
甚至在周取代殷之后,周人还记得殷是“大邦殷”②、“天邑商”③,而自己是“我小国”④。
可是,历史的发展结果是,随着牧野一战的胜利,小邦周竟然取代了大邦殷或天邑商,成了诸侯的共主———天子。
殷人赖以自恃的“天命”转移到了周人手中。
非常难得的是,周王朝的主要领导人武王和周公旦不仅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且深感陷于恐惧之中。
《史记・周本纪》记,武王伐纣胜利以后,忧虑得夜晚连觉都睡不着,周公去看武王,问他为何睡不着,武王回答说:“我未定天保,何暇寐?”⑤不久武王去世,周公主持周王朝大政,《尚书・周书》中的周初诸诰,大多出自周公之手。
我们只要读一读这些文告,就可以知道周公曾经作了多么深刻的反省,从而获得了多么难得的觉醒。
按这种觉醒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第一,重视“天命”而又有所怀疑。
《尚书・牧誓》:“今予发(武王自称名)惟恭行天之罚”⑥,武王自称受天命伐纣。
《尚书・大诰》:“予(周公)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
天休于宁(文)王,兴我小邦周。
”⑦上帝赐命与文王,因此小邦周得以兴起,我不敢失上帝之命,即不敢坐视武庚、管蔡之乱不予平定。
《尚书・召诰》:“皇天上帝,改厥元子。
兹大国殷命,惟王受命。
”⑧是皇天上帝改了大国殷的命,而转交给了周。
如此等等,在《尚书》与《诗经》中多不胜举。
周既胜殷而有天下,当然知道政权的转移已经实现,或者说天命已经转移到自己手中。
但是,武王、周公(尤其是周公)深感不安的是,天命难道原来不是在殷人手中的吗?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历史性的转移呢?从前天命的转移,使自己由无而有,如果现在再发生天命转移,那就是使自己从有变无、由得而失了。
这样一想,就感到非常可怕,所以睡不着觉。
天命或王朝历史命运的转移,原来是既存在而又不可靠的。
第二,天命是不可靠的,但也不是完全不可知。
周公考察了夏、商两代王朝政权的转移,从中深加反省,终于懂得:“天忱辞,其考我民”⑨;“天畏忱,民情大可见” λυ。
“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今惟殷坠厥命,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
” λϖ这些都是极为深刻的道理。
在《尚书・无逸》这篇教导周成王的文章里,周公叙述了殷王中宗(大戊)、高宗(武丁)、祖甲及周文王四位勤政爱民的历史事实,说明他们深得人心,因此或者能够很好地维持王权,或者能够获得王权。
在《尚书・多士》这篇告诫殷遗民的文书里,周公又叙述了夏、殷两代失去王权的历史,指出夏朝末代君主不听天命,大事淫逸,丧失民心,天就命令商汤取代了夏;商朝末代君主也是不听天命,大事淫逸,失去02 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λυ λϖ《尚书・酒诰》,《十三经注疏》,第207页。
《尚书・康诰》,《十三经注疏》,第203页。
《尚书・大诰》,《十三经注疏》,第199页。
《十三经注疏》,第212页。
按传统说法,《召诰》为召公所作,于省吾先生考证结果认为乃周公作,甚是。
见《双剑尚书新证》卷3,大业印刷局1934年版,第1—4页。
《十三经注疏》,第199页。
《十三经注疏》,第183页。
《史记》册1,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28—129页。
以下引此书皆据此本,只记册数页数。
《逸周书・度邑解》有类似记载。
见《尚书・多士》,《十三经注疏》,第219页。
见《尚书・多士》,《十三经注疏》,第220页。
见《尚书・召诰》、《尚书・康王之诰》,《十三经注疏》,第212、244页。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6页。
民心,所以周就受天命而取代了殷商。
类似的话在《尚书》、《诗经》里颇为不少。
甚至早在武王伐纣时就说过:“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①周武王、周公兄弟发现了一个道理:天命的背后原来就是人心,天命的变迁原来就是人心向背的转移。
周初周公等人所发现的,从直接层面来说,只是关于政权转移的道理或理性。
不过,这种转移是当时历史变迁上的大事,因此,可以说这是周公等人对于历史发展自身的理路的新认识,是中国古代对于历史理性发现的开端。
31历史理性与道德理性的合一在周公等人所发现的天命人心说里,呈现出了历史理性的最初曙光。
因为它是最初的曙光,所以也就具有自己的一些特色。
其一,它不是对于历史发展整体的理论概括,而只是关于政权或天命转移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性的理论归纳。
它的内容属于历史理性的范畴,但它还不能被说为历史理性完整的直接呈现。
其二,它的视线所及还只是历史在两极之间运动的理路,即天命或政权在得和失两极之间的摆动。
在历史的运行中的确有这样的两极之间的运动,但是这只是复杂的历史运动中的一种比较简单的形式。
其三,也是最值得注意的一点,这种历史理性已经突破了殷人对于鬼神的迷信,开始闪现出人文主义精神的曙光。
在这种曙光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理性与道德理性的最初的统一。
周公说:“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
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今王嗣受厥命,我亦惟兹二国命,嗣若功。
”②夏、殷王朝的统治年限长短,人们都无法推定;但是它们的亡国原因是可以确实知道的,即“不敬厥德”。
不仅夏殷两代如此,正在掌权的周王朝也是如此。
类似的话,在《尚书》其他篇中也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