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上海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成人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解读闵苏ppt文档

成人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解读闵苏ppt文档

• COX抑制剂均有“封顶”效应,故不应超量给药 • 缓慢静脉滴注不易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应给予负荷量 • 氟比洛芬酯、酮咯酸等可与阿片类药物联合泵注给药,维持有效药物浓度 • 此类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高,故不同时使用两种药物 • 同类药物中,一种药物效果不佳,换用另外二种药物可能仍有较好作用
COX抑制剂用于术后的主要指征: •中小手术后镇痛 •与阿片类药物或曲马多联合或多模式镇痛用于大手术镇痛,具有显 著的节阿片作用 •停用PCA 后,大手术残留痛的镇痛 •在创伤或疼痛发生前给药,并注意做到全程镇痛
Wong-Baker 面部表情评分
术后疼பைடு நூலகம்的管理和监测
急性疼痛 管理目标
①最大程度的镇痛 ②最小的不良反应 ③最佳的躯体和心理功能 ④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 有效的术后镇痛应由团队完成,成立全院性或以麻醉科为主,包括外科经治医师和护士 参加的急性疼痛管理组(APS),能有效提高术后镇痛质量
合成 • 对COX-1和COX-2作用的选择性
是其发挥不同药理作用和引起不 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2014版:294-304
对乙酰氨基酚和非甾体抗炎药
临床上常用的NSAIDs类药物
《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2014版:294-304
对乙酰氨基酚和非甾体抗炎药
COX抑制剂的应用
阿片类药物分类及应用
•阿片类药物即麻醉性镇痛药,是治疗中、重度急、慢性疼痛的最常用药 物 •通过与外周及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及脑)阿片受体结合发挥镇痛作用
可分为 •弱阿片药:可待因、双氢可待因等,主要用于轻、中度急性疼痛镇痛 •强阿片药:吗啡、芬太尼、哌替啶、舒芬太尼、羟考酮和氢吗啡酮等,主要用 于术后中、重度疼痛治疗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治疗中度癌痛的临床效果比较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治疗中度癌痛的临床效果比较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治疗中度癌痛的临床效果比较陈彩霞[摘要]目的比較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治疗中度癌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XX年1月~20XX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中度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口服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口服治疗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镇痛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为14.00%,恶心发生率为16.00%,头晕发生率为2.00%,嗜睡发生率为6.00%,排尿困难发生率为2.00%,与对照组(16.00%、14.00%、4.00%、8.00%、4.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前的食欲评分为(1.75±0.55)分,精神状态评分为(1.65±0.70)分,睡眠评分为(1.80±0.65)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1.95±0.70)分,与对照组[(1.70±0.60)、(1.60±0.75)、(1.85±0.60)、(1.90±0.75)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食欲评分为(3.80±0.35)分,精神状态评分为(4.25±0.60)分,睡眠评分为(4.10±0.70)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3.15±0.60)分,与对照组[(3.65±0.40)、(4.15±0.55)、(3.95±0.85)、(3.05±0.45)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中华消化内镜学会:中国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上海)

中华消化内镜学会:中国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上海)

中华消化内镜学会:中国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上海)中国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上海)中华消化内镜学会上消化道异物是指在上消化道内不能被消化且未及时排出而滞留的各种物体,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占急诊内镜诊疗的4%。

若处理不及时,可能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目前,国际上处理上消化道异物的指南及共识意见主要有美国胃肠内镜学会(ASGE)异物处理指南、北美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营养学会(NASPGHAN)儿童异物处理指南、美国支气管-食管学会(ABEA)儿童纽扣电池异物处理共识意见、欧洲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营养学会(ESPGHAN)联合北美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营养学会(NASPGHAN)儿童磁铁异物处理共识意见、美国伦琴射线学会(ARRS)异物影像学指南。

国内尚缺乏针对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的指南及共识意见。

为此,依据我国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的现状,并参考国际最新相关指,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牵头,组织消化、内镜、胸部外科、胃肠外科、耳鼻喉科、急诊科、儿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本共识意见,主要涉及因吞食而存在于上消化道内的异物。

一、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一)发生率依据最新的《美国毒物控制中心年度报告》,2013年全美新发异物103 737例,占人体有害物的3.99%。

我国尚无确切的统计例数,国内学者近5年发表的文献中共报道上消化道异物24 529例,实际例数远多于此。

70%~75%的上消化道异物滞留于食管,以食管入口处最多见,其次为胃、十二指肠。

80%~85%的上消化道异物发生于儿童,以鱼刺、硬币、电池、磁铁和玩具居多,6月龄至6岁为高发年龄段。

成人上消化道异物因误吞所致者占95%,西方国家最常见于食物团块,我国以鱼刺、禽类骨头、义齿等为主,其他异物由精神异常者、罪犯、毒贩等特殊人群蓄意吞服所致。

(二)危险因素1.上消化道异物滞留的危险因素:在西方国家,30%上消化道异物患者伴随基础疾病(如嗜酸性食管炎、食管动力障碍、食管狭窄、食管裂孔疝、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弛缓症、上消化道憩室等),这些病变增加了上消化道异物的发生风险;9%的食管异物患者诊断为嗜酸性食管炎,成人食管内食物团块伴嗜酸性食管炎者占33%,儿童患者中高达53%。

三叉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三叉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三叉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下)三叉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下)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颅神经疾病诊治中心2015-06-03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颅神经疾病,其人群患病率为182人/10万,年发病率为3~5人/10万,多发生于成年及老年人,发病年龄在28~89岁,70%~80%病例发生在40岁以上,高峰年龄在48~59岁。

但是,WHO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三叉神经痛正趋向年轻化,人群患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工作和社交,也增加了医疗支出。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目前主要有药物治疗、射频热凝、半月节球囊压迫、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微血管减压手术,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非主流的治疗方法也在应用,再加上不同地区医疗技术水平之间的差异,许多患者至今不能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

因此,编写三叉神经痛诊疗专家共识,规范三叉神经痛的治疗选择,提升总体治疗效果,是有益于广大患者的必然选择。

我们期待分享更多专家的临床经验和智慧,也参阅大量文献资料,借鉴和吸收近年来已经报道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力求使专家共识既符合现代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也能最大限度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确切,尤其适合于治疗初发生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

但药物治疗对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不确切。

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确切(A级证据,强烈推荐)。

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能有效(B级证据,推荐)。

加巴喷丁、拉莫三嗪、匹莫齐特可以考虑用于辅助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疼痛(C级证据)。

其他用于镇痛的药物(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在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疗效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一线治疗药物包括卡马西平(200~1 200 mg/d)和奥卡西平(600~1 800 mg/d)。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一、手术后疼痛及对集体的影响二、疼痛的评估(一)疼痛强度评分法(二)治疗效果的评估应定期评价药物或治疗方法疗效和副反应,并据此作相应调整。

在疼痛治疗结束后应由患者评估满意度。

原则包括:①评估静息和运动时的疼痛强度,只有运动时疼痛减轻才能保证患者术后躯体功能的最大恢复。

②在疼痛未稳定控制时,应反复评估每次药物治疗/方法干预后的效果。

原则上静脉给药后5~15min、口服用药后1h,药物达最大作用是应评估治疗效果;对于PCA患者应该了解无效按压次数、是否寻求其他镇痛药物。

③疼痛和对治疗的反应包括副作用均应清楚地记录在表上。

④对突如其来的剧烈疼痛,尤其是生命体征改变(如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发热)应立即评估,同时对可能的切口裂开、感染、深静脉血栓等情况作出新的诊断和治疗。

⑤疼痛治疗结束时应由患者对医护人员处理疼痛的满意度,及对整体疼痛处理的满意度分别作出评估。

可采用V AS评分,“0”为十分满意。

“10”为不满意。

评估疼痛定时进行,作为术后镇痛治疗小组的一项常规工作,如能绘制出疼痛缓解曲线图,能更好记录患者的疼痛和镇痛过程。

三、术后疼痛的管理和监测(一)目标急性疼痛管理的目标是要达到:①最大程度的镇痛(术后即刻镇痛,无镇痛空白期;持续镇痛;避免或迅速制止突发性疼痛;防止转为慢性痛)。

②最小的不良反应(无难以耐受的副作用)。

③最佳的躯体和心理功能(不但安静时无痛,还应达到运动时镇痛)。

④最好的生活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二)管理模式和运作术后疼痛处理应作为麻醉科工作的一部分,定期研究并有专人观察镇痛效应和处理不良反应。

有条件的可成立全院性或麻醉科为主,包括外科主治医师和护士参加的急性疼痛管理组(Acute Pain Service, APS)。

工作范围包括:①治疗术后痛、创伤痛和分娩痛;②推广术后镇痛必要性的教育和疼痛评估方法;③提高手术病人的舒适度和满意度;④降低术后并发症。

(三)疼痛病人的监护指定专门的或参与疼痛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记录病人镇痛前后生命体征改变、镇痛效果、副作用及处理方法和结果。

2023版胸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上海专家共识(全文)

2023版胸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上海专家共识(全文)

2023版胸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上海专
家共识(全文)
背景
胸外科手术后的术后疼痛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工作。

为了提
高患者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水平,上海专家组在2023年共同制定
了以下胸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共识。

共识内容
1. 疼痛评估:术后疼痛评估应准确、及时进行,包括疼痛程度、性质、部位等。

2. 基础镇痛治疗:通过基础镇痛治疗,如局麻药物、非双重抗
生素等,减轻术后疼痛。

3. 定期复评:对术后疼痛的复评应及时进行,根据患者的疼痛
程度和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4. 多模式镇痛:结合多种治疗方法,如镇痛药物、物理疗法等,实施多模式镇痛,以提高疼痛控制效果。

5. 主动防治并发症:术后疼痛管理需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如
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

6. 患教和患者满意度评估:通过患者教育和满意度评估,提升疼痛管理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结论
该共识对于胸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提供了一系列指导,包括疼痛评估、基础镇痛治疗、复评、多模式镇痛、并发症防治以及患者教育与满意度评估。

它有助于提高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上海专家组. 2023版胸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上海专家共识. 上海医学,2023,45(3): 108-112.。

围术期目标导向全程镇痛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围术期目标导向全程镇痛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指南•共识•解读•围术期目标导向全程镇痛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 版)张晓光1郄文斌:屠伟峰曹汉忠4邓晓明5方浩6耿智隆7何仁亮8黑子清黄雄庆w靳三庆"李雅兰u林春水13吕欣u王汉兵15王晟16许立新17徐世元18张辉19张良清2°赵高峰211北京积水潭医院麻醉科,北京市100035;2南部战区总医院麻醉科,广东省广州市510010;3深圳禾正医院麻醉科,深圳市 518055;4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南通市226361 ;5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麻醉科,北京市 100000;6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上海市 200032;7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麻醉科,甘肃省兰州市730050;8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深圳市518000;9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麻醉科,广州市510000;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广州市 510080;11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麻醉科,广州市 510000;12暨南大学附属华侨医院麻醉科,广州市 510632;13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麻醉科,广州市 510515;14上海市肺科医院麻醉科,上海市 200433;15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省佛山市528000; 16广东省人民医院麻醉科,广州市510080;「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广州市 510180;18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麻醉科,广州市510252,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广州市510317;2°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湛江市 524000;21广东省中医院麻醉科,广州市 510120秘书:曾和清(深圳禾正医院麻醉科,518055)、夏桓夫(深圳禾正医院麻醉科,518055)参与单位: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麻醉与围术期科技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麻醉科管理专业委员会所有作者对本文有同等贡献执笔者:张晓光,Email:zxg66.l@;郄文斌,Email:wbq-xx@;暑伟峰,Email:wftuyx02@通信作者:屠伟峰,Email:wftuyx02@【摘要】临床上开展术后镇痛20余年,但术后镇痛不足仍然十分普遍_因此,全程有效控制疼痛达到无缝衔接,是减少患者伤害性应激反应、加强术后快速康复(E R A S)、预防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的重要措施:本文为围术期目标导向全程镇痛(C G P A)管理的专家共识,目的是通过提高术后镇痛率,降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减少疼痛或镇痛相关并发症,提升围术期镇痛满意度和医疗服务满意度.利用信息化手段、互联网平台、智能化镇痛和重要生命体征远程监控手段.实现围术期全时段、全区域、全方位远程监控的个体化镇痛,提高围术期镇痛质量:【关键词】疼痛,手术后;围术期目标导向全程镇痛;急性疼痛服务小组;慢性疼痛;预防性镇痛D0I: 10.3760/ 101658-20201016-00005Expert consensus for comprehensive goal-directed perioperative analgesia m anagem ent in China (2021)Zhang Xiaoguang1, Qie Wenbin2, Tu Weifeng, Cao Hanzhong4, Deng Xiaoming5, Fang Hao6, Geng Zhilong7, HeRenliang8, Hei Ziqing9f Huang Xiongqing10, Jin Sanqing", Li Yalan12, Lin Chunshui'\ Lyu Xin14, WangHanbing15, Wang Sheng16, Xu Lixin17, Xu Shiyuan18, Zhang Huilv, Zhang Liangqing20, Zhao Gaofeng2''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Beijing City 100035, China;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PLA General Hospital of the Eastern Theater Command,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210002, China; 3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Shenzhen Hyzen Hospital,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5, China; 4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Cancer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361, China;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Plastic Surgery Hospital of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City 100000, China;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Zhongshan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ity 200032, China;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the 940th Hospital of Joint Logistic Support Force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 730050, China;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China;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e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China; "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e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80. China; 11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the Sixth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e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China; 12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Overseas Chinese Hospital),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632, China; '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Nanf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515, China;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Shanghai Pulmonary Hospital, Shanghai City 200433, China;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000,China; 16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Guangdong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80, China; '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Gua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180, China;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Zhujiang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252, China; lv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the Second Peopl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317,China; 2t>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Zhanjia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4000, China; 1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Gu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120, ChinaSecretary: Zeng Heqing, Xia Huanfu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Shenzhen Hyzen Hospital,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5, China)Participating in Professional Committees: Anesthesia and Perioperat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China Human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Association;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in Hospital of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Gu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Association All authors are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e articleWriters: Zhang Xiaoguang, Email:***************;Qie Wenbin, Email:******************;Tu Weifeng, Email:****************Corresponding author: Tu Weifeng, Email:****************【A b stra c t】The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has developed more than 20 years, but insufficient analgesia is still very common. Comprehensive effective pain control can achieve seamless connection for the perioperative analgesia, including reducing the patient’s noxious stress response, enhancing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 and preventing postoperative chronic pain. This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management of comprehensive goal-directed perioperative analgesia (CGPA) aims to improve perioperative analgesia satisfactio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moderate to severe pain, and decrease analgesia-related complications. Adop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rnet platform, intelligent analgesia and remote monitoring of important vital signs to achieve individual and full time perioperative analgesia, we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perioperative analgesia, enhance postoperative safety, comfort and rapid recovery for the surgical patients.【K e y w o r d s】Pain, postoperative; Comprehensive goal-directed perioperative analgesia; Acute painservice team; Chronic pain; Preventive analgesia DOI: 10.3760/ 101658-20201016-00005临床上最常见的术后疼痛(postoperative pain)是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伤害性疼痛,也是最需紧急处理的疼痛,通常持续3 ~ 7 。

术后疼痛专家共识(成人)

术后疼痛专家共识(成人)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2014)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米卫东江伟李天佐杨建军吴新民闵苏岳云祝胜 董海龙蒋宗滨薛张纲手术后疼痛及对机体的影响疼痛的评估手术后疼痛的管理和监测手术后疼痛及对机体的影响 (一)手术后疼痛是急性伤害性疼痛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

根据疼痛的持续时间以及损 伤组织的愈合时间,将疼痛划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持续时间通常短于1个月,常于手 术创伤、组织损伤或某些疾病状态有关;慢性疼痛为持续3个月以上的疼痛,可在原发疾病或组织损伤愈合后持续存在。

手术后疼痛(Postoperative Pain 简称术后痛)是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通常持续不超过7天。

在创伤大的胸科手术和需较长时间功能锻炼的关节置换等手术,有时镇痛需持续数周。

术后痛 是由于术后化学、机械或温度改变刺激伤害感受器导致的炎性疼痛,属伤害性疼痛。

术后痛如果不能 在早期被充分控制,则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 CPSP ),其性质也可能转变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或混合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感觉神经受损,导致外周与中柩神经敏化所引 起的疼痛。

研究表明小至腹股沟疝修补术,大到体外循环等大手术,都可发生CPSP ,多为中度疼痛, 亦可为轻或重度疼痛,持续痛达半年甚至数十年。

CPSP 形成的易发因素包括:术前有长于1个月的中到重度疼痛、精神易激、抑郁、多次手术; 术中或术后损伤神经;采用放疗、化疗。

其中最突岀的因素是术后疼痛控制不佳和精神抑郁。

(二)术后疼痛和病理生理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手术(组织损伤)后的一种反应,包括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

虽有警示和制动,有利于创伤愈合的 好”作用,但不利影响更值得关注。

有效的手术后疼痛治疗,不 但减轻患者的痛苦,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常用镇痛药物 五、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丁正年王祥瑞邓小明冯艺 徐建国(执笔人/负责人) 美郭曲练1短期不利影响(1)增加氧耗量: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增加全身氧耗,对缺血脏器有不良影响。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辅助镇痛药物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辅助镇痛药物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辅助镇痛药物在面对癌症疼痛这一严峻挑战时,医疗界一直在探索更为人性化、高效的治疗方案。

《癌症疼痛诊疗上海专家共识(2017年版)》的发布,为癌症疼痛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该共识强调了癌痛治疗的早期介入、药物治疗的新进展、以及对阿片类药物使用的更新指南,旨在通过综合治疗手段,有效控制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癌痛治疗的早期介入癌症疼痛的管理应遵循及早干预的原则。

研究表明,早期积极的姑息治疗能够显著降低严重疼痛的发生率,并有助于防止癌痛演变为难治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因此,排除禁忌证后,患者应尽早开始镇痛治疗。

药物治疗的新进展药物治疗是癌痛管理的核心。

根据镇痛强度,药物分为非阿片类药物、阿片类药物及辅助镇痛药物。

非甾体药物的联合使用并不增加疗效,反而可能增加不良反应。

阿片类药物是中度和重度癌痛治疗的基础,推荐口服给药,并按时用药以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

缓释阿片类药物适用于维持治疗,而即释阿片类药物用于滴定和处理爆发痛。

阿片类药物使用的更新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滴定应根据患者的耐受性进行个体化调整。

对于阿片类药物不耐受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贴剂。

在维持治疗过程中,应使用缓释阿片类药物的短效剂型进行解救治疗,并逐渐减量以避免戒断症状。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辅助镇痛药物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需要特别的策略,非甾体类抗炎药及对乙酰氨基酚对其疗效有限。

辅助镇痛药物,如抗惊厥类药物、抗抑郁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等,可用于辅助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骨痛和内脏痛。

在尊重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癌症疼痛的治疗正逐渐向个性化、早期介入和综合治疗的方向发展。

通过不断优化药物治疗方案,医疗专家希望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疼痛缓解,同时减轻药物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癌症疼痛的治疗将会越来越精准、越来越人性化。

参考另一篇在癌症治疗的诸多挑战中,疼痛管理无疑是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

儿科急诊预检分诊专家共识(上海)解读PPT课件

儿科急诊预检分诊专家共识(上海)解读PPT课件
儿科急诊预检分诊专家 共识(上海)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1-25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儿科急诊预检分诊概述 • 专家共识核心内容解读 • 实施策略与建议 •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1 2 3
提高儿科急诊预检分诊水平
通过专家共识的制定和推广,提高儿科急诊预检 分诊的准确性和效率,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恰当 的治疗。
应对儿科急诊挑战
儿科急诊患儿病情复杂多变,预检分诊是确保医 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专家共识的制定有助 于规范预检分诊流程。
推动儿科急诊发展
通过专家共识的推广和应用,促进儿科急诊医学 的科学发展,提高儿科急诊的整体水平。
共识的意义
提供规范化指导
促进医生培训和教育
专家共识为儿科急诊预检分诊提供了规范 化的指导原则,有助于统一不同医疗机构 和医生之间的操作标准。
不同医院或地区儿科急诊 分诊标准存在差异,可能 导致患儿分流不合理。
分诊流程不规范
部分医院儿科急诊分诊流 程不规范,缺乏统一的操 作指南和培训体系。
分诊人员能力不足
部分分诊人员缺乏儿科急 诊经验和专业知识,难以 准确判断患儿病情严重程 度和紧急程度。
06 总结与展望
共识取得的成果
确立了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的标准和流 程,提高了分诊的准确性和效率。
上海地区儿科急诊特点
患者数量多
上海地区人口密集,儿科急诊患者数量众多,给医院的接诊和分诊工 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病情复杂多样
上海地区儿科急诊患者涵盖了各种年龄段和疾病类型,病情复杂多样 ,要求医生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分诊标准不统一

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专家共识

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专家共识

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专家共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产科快速康复理念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进一步规范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提高母婴安全和康复水平,本文将从临床路径标准化、术前术后康复管理、药物使用及护理等方面,阐述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专家共识。

临床路径是一种系统性的医疗管理模式,旨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同时降低患者负担。

在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中,制定标准化的临床路径至关重要。

通过对入院评估、产前检查、产时管理、产后康复等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操作,可以显著缩短产妇的住院时间,加速康复进程。

术前康复:术前康复旨在为产妇提供全面的教育和指导,包括如何进行呼吸训练、如何正确用力、如何进行术后康复锻炼等。

还可以为产妇提供心理支持,减轻其焦虑和恐惧情绪。

术后康复:术后康复阶段需要重点产妇的身体状况,以及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在产妇身体状况稳定后,应及早进行康复锻炼,如产后瑜伽、有氧运动等。

还可以通过母乳喂养、新生儿抚触等方式,促进母婴情感交流。

药物使用:在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中,药物使用需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对于疼痛管理,应首选非药物治疗,如物理治疗、水中分娩等。

若需要使用药物,应根据产妇的疼痛程度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药物种类和剂量。

护理:优质的护理是产科快速康复的重要保障。

产妇需要得到精心的照顾和护理,包括饮食护理、清洁护理、睡眠护理等。

同时,针对产妇不同的身体状况,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应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以确保母婴健康。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项纳入了5000名产妇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通过实施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产妇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了5天,且并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1]。

一份对1000名产妇进行的前瞻性研究报告指出,在实施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后,产妇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医疗成本也有所降低2]。

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对规范产科医疗行为、提高母婴安全和康复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上海专家共识(2021年版)

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上海专家共识(2021年版)

·指南与共识·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上海专家共识(2021年版)上海医药行业协会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专家委员会摘要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是指在加速康复外科的基础上,引进一系列有中医理论和实践依据的优化措施,减少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本文是关于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的上海专家共识。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专家共识中图分类号:R247.9; R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1)21-0003-08Shanghai expert consensus on Chinese medicine in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2021 edition)Committee of Chinese Medicine in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of Shanghai Pharmaceutical Profession AssociationABSTRACT Chinese medicine in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refers to introduce a series of optimization measures from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medicine on the basis of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reduce the perioperative stress response of patients, improve their body immunity and finally promote their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This article is Shanghai’s expert consensus on Chinese medicine in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KEy wORDS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Chinese medicine in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perioperative period; expert consensus自1997年丹麦Kehlet教授[1]首次提出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的理念,至今已有20余年的时间。

HP治疗MHD合并抗生素脑病及不安腿综合征病例解析

HP治疗MHD合并抗生素脑病及不安腿综合征病例解析

HP治疗MHD合并抗生素脑病及不安腿综合征病例解析导读:尿毒症患者因免疫功能下降易导致各种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机会和频次明显增多,使得抗生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增加,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即抗生素脑病十分多见1O此外,尿毒症患者随透析龄的增加,各类远期并发症发生风险增高,其中不安腿综合征(R1.S)较为常见,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发病率高达15%-68%,其病因可能与尿毒症毒素蓄积、营养不良、贫血等有关2。

随我国医疗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尿毒症患者的救治率明显提高,同时血液透析(HD)等技术的日臻完善,使得患者透析质量、生存期显著延长。

但考虑到单纯HD无法有效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所有分子毒素,长期透析不充分可能增加患者出现在代谢性脑病、R1.S 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基于此,临床建议在HD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以此提高透析充分性,减少毒素蓄积对机体造成的损害。

临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合并抗生素脑病及R1.S的治疗尚缺乏系统规范,既往研究证实HD联合HP治疗可有效改善MHD相关并发症”5。

依托“灌例菁才”项目,选取诸多优秀病例形成了系列文章,本期病例分享来自血液灌流临床病例演讲大赛•半决赛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薛瑾虹医生的《一例MHD患者抗生素脑病、R1.S 治疗经验分享》,由武威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万廷信教授点评,以供探讨。

病例回顾基本情况患者,女,51岁。

主诉:咳嗽咳痰伴胸闷气短2周,意识障碍2天。

现病史:患者2周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白色粘痰,伴胸闷气短,可平卧,就诊当地医院诊断“肺部感染”,给予头抱哌酮舒巴坦1.5gql2ho2天前患者突发意识障碍,无抽搐、无四肢肌力下降,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给予“醒脑静、营养神经”等治疗,患者意识未见好转。

既往史:10年前尿蛋白(+),5年前肾功不全,MHD2年,2次/周。

生命体征身高:160cm;体重:55kg0体温:37.5℃;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氧饱和度:95%;血压:165∕75mmHgo体格检查神志清,精神可,慢性病容。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疼痛处理专家共识2015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疼痛处理专家共识2015
·1 6 6 ·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 0 1 5年 2月第 3 0卷第 2期 C h i nJ G e nS u r g ,F e b r u a r y 2 0 1 5 , V o l . 3 0 , N o . 2
· 共识 ·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疼痛处理专家共识
冷希圣 ( 以 下 以 姓 氏 笔 画 为 序) 韦军民 刘连新 江志伟 吴育连 何裕隆 陈孝平 陈亚进 苗毅 荚卫东 洪德飞 唐健雄 梁存河 彭志海 彭林 窦科峰 楼文晖 一、 前言 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手术刺激( 组织损伤) 后 出现的生理、 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 也是临床 上最常见和最需紧急处理的急性疼痛。疼痛是机体 对创伤或疾病的反应, 它保护着机体免受进一步的 伤害, 同 时 给 机 体 带 来 痛 苦, 影响患者的正常生 活
[ 1 2 ]
的处理较为棘手。而近年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 和对疼痛认识的提高, 患者对镇痛的需求也日益增 加。要求无痛, 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及时明确术后疼 痛原因, 尽早、 规范地镇痛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加速 患者康复是普通外科医师的职责, 也是普通外科亟 待解决的临床实际问题。 本建议所涉及的疼痛处理限于普通外科围手术 期疼痛的处理, 不同于肿瘤患者的镇痛, 本文不涉及 对普通外科原发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同时本文仅为 学术性建议, 具体实施时仍需根据患者病情以及医 院具体条件而定。 二、 疼痛的判定及评估 术后疼痛评估是术后疼痛有效管理的重要环 节。 根据疼痛的程度, 术后疼痛可以分为轻度疼痛、 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轻度疼痛: 在安静平卧时不 痛, 在翻身、 咳嗽及深呼吸时才会产生的疼痛; 中度 疼痛: 在安静平卧时疼痛, 并影响睡眠; 重度疼痛: 疼 痛难以忍受, 无法睡眠。对术后急性疼痛而言, 疼痛 评估方法宜简单。如需要量化疼痛的程度, 可以选 择量化方法。 疼痛的常用评估方法有三种: 数字评价量表法

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康复训练和治疗后的生活调整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训练计划,包括物理治疗、运动 疗法、按摩等,以缓解疼痛、改善功 能。
心理支持
生活调整
治疗后,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 行生活调整,如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调整工作环境等,以降低复发风险。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缓解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 量。
物理治疗
如经皮神经电刺激、激光疗法等,可 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心理治疗
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可帮 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疼痛带来的不 良情绪。
特殊治疗方法
神经阻滞
通过注射药物或物理方法阻断神经传导,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疼痛剧烈的患 者。
神经调控
如脊髓电刺激、深部脑刺激等,通过植入电极对神经进行调控,缓解疼痛。适用于难治性疼痛患者。
神经炎症
神经炎症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炎症介质和免疫细胞参与神经损伤和修复过程 。
中枢敏化
中枢敏化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刺激的敏感性 增加,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重要机制之一。中枢 敏化与神经元可塑性改变、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 介质释放等多种因素有关。
03
诊疗流程和评估
初步评估和诊断
01
02
03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疼痛部位、性质 、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 伴随症状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体格检查
对疼痛部位进行视诊、触 诊、叩诊等,观察有无红 肿、压痛、感觉异常等。
初步诊断
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初 步判断疼痛原因和性质。
疼痛程度和功能评估
疼痛程度评估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或数字评分法(NRS)等评估工具,对疼痛程度进 行量化评估。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上海专家共识(全文版)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上海专家共识(全文版)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上海专家共识(全文版)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疼痛可增加病人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影响其术后早期活动和康复。

如在手术开始阶段未对疼痛进行有效控制,持续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重塑,急性疼痛有可能发展为难以控制的慢性疼痛。

实施规范化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对于普通外科病人的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上海市医学会麻醉科专科分会和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专科分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上海市麻醉科和普外科医生的临床实践,撰写《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上海专家共识(2020版)》,以期为普通外科的围手术期镇痛管理提供参考。

1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原则1.1 规范化镇痛管理普通外科手术的术后镇痛可纳入全院的术后疼痛管理架构中,成立全院性或以麻醉科为主的包括普通外科医师和护士在内的急性疼痛管理(acute pain service,APS)小组,可有效提高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的镇痛质量。

APS小组的工作范围和目的包括:(1)治疗围手术期疼痛,评估和记录镇痛效果,处理不良反应和镇痛治疗中的问题。

(2)进行术后镇痛必要性和相关知识的宣教。

(3)提高手术病人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4)减少术后疼痛相关并发症[1]。

1.2 预防性镇痛现代疼痛管理理念倡导预防性镇痛,即术前给予有效的麻醉或神经阻滞,并在疼痛出现前给予足够的镇痛药[如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以减少创伤应激,防止中枢敏化,降低痛阈值,减少术后镇痛药的用量和延长镇痛时间。

1.3 多模式镇痛多模式镇痛是指联合应用不同的镇痛方法和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采用不同的给药途径,作用于疼痛发生的不同部位、时相和靶点,从而达到镇痛作用相加或协同的目的,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2]。

多模式镇痛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围手术期镇痛管理方案。

目前,临床实践中推荐的联合用药方案包括阿片类药物分别与选择性COX-2抑制剂、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和(或)对乙酰氨基酚等合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癌症疼痛诊疗上海专家共识
精品PPT
1
目录
1.癌痛定义的扩展延伸和癌痛管理目标 2.癌痛评估“常规、量化、全面、动态”原则的细化 3.癌痛的及早治疗原则 4.药物治疗新进展
5.强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更新
6.神经病理性疼痛与辅助镇痛药物 7.加强门诊癌痛患者管理 8.癌痛的多学科治疗
精品PPT
2
强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更新

精品PPT
11
5.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换算
精品PPT
12
6.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
便秘是最常见和最棘手的不良反应,如果便秘持 续存在,应重新评估便秘的原因和严重程度,排 除肠梗阻和高钙血症,并评估其它有可能引起便 秘药物影响。如果缓泻剂无效,推荐使用甲基纳 曲酮;其他的二线治疗药物包括鲁比前列酮和纳 洛西酮,以及利那洛肽
精品PPT
7
以羟考酮缓释片为背景滴定方法
张力,浅析缓释药物背景的滴定方案[N]中国医学论坛
报.2014:A10
精品PPT
8
奥施康定®:双相释放
羟考酮
快速起效
羟考酮
持续起效
AcroContinTM技术
奥施康定®
精品PPT
9
奥施康定滴定的条件与优势
》口服原则——口服首选
》时效原则——一小时达峰
》剂量原则——即释部分剂量符合NCCN指南
38%
62%
精品PPT
16
精品PPT
17
精品PPT
13
有奖竞答
1.2017上海癌痛诊疗专家共识推荐的以羟考酮缓释片滴定 方案中,羟考酮的背景用量是 ( )mg
A.5-10 B.10-20 C.20-30 D.30-40
精品PPT
14
有奖竞答
2.不推荐贴剂用于(
)患者
阿片类药物未耐受
精品PPT
15
有奖竞答
3. 奥施康定 — 即释成分, —缓释成分,一小时达峰,滴定更方便
精品PPT
5
3.阿片类药物的维持治疗和停药
在维持治疗过程中一般使用缓释剂型阿片类药物 的短效剂型进行解救治疗,为日剂量的10%~20%。 如需要减少或停用阿片类药物,则采用逐渐减量 法,日剂量每天减少10%~25%。随着阿片类药物 日剂量减少,递减的频率减慢,以免出现阿片类 药物戒断症状的出现。直到日剂量相当于30mg口 服吗啡的药量,继续服用两天即可停药
精品PPT
6
4.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滴定
根据《欧洲癌痛阿片类药物镇痛指南》,吗 啡、羟考酮与氢吗啡酮的短效和长效制剂均可 用于滴定。刘勇等进行的Meta分析比较了羟考 酮缓释片与吗啡即释片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滴 定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使用羟考酮缓 释片进行滴定,1h、4h、24h、疼痛缓解率均 优于吗啡即释片
》等效原则——与吗啡具有同等镇痛效果
》方便原则——快捷简便,简化程序,符合国情
精品PPT
10
5. 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换算
换用另一种阿片类药物,仍需要仔细观察病 情,并个体化滴定用药剂量,所有非甾体类 抗炎药的每日最大剂量,大约可换算为 5~10mg口服吗啡,复方剂型理论上不能直接 转换,需要重新滴定
药物选择
不推荐联 合
维持治疗 与停药
滴定
剂量换算
不良反应 处理
精品PPT
3
1.阿片类药物的选择
在选择强阿片类药物起始剂量时,应区分阿片类 药物的不耐受患者和阿片类药物耐受患者;不推 荐贴剂用于阿片类药物不耐受患者 2016NCCN
精品PPT
4
2.不推荐两种阿片类药物联合治疗癌痛
两种阿片类药物联用对于患有晚期癌症合并 心脏衰竭、肥胖及严重哮喘等疾病的患者, 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对于居家的癌痛患 者,处方两种阿片类药物可能会带来剂量调 整困难、不良反应来源难以判断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