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经验谈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经验谈之一
竞争上岗是目前日益普遍的公开选拔干部制度,我们身边参与这种活动的朋友也会越来越多。我对竞争上岗或公开选拔的理解是,不是所有的好干部都可以走这条路,很多能干具体事的人并不适合考试(包括笔试面试等),但是通过参与竞争出来的干部这个队伍的整体素质不容置疑。说白话点就是,竞选不适合所有人,但竞选成功者整体素质都不差。我的朋友里,成功率较高的是老大和老方,他们副科、正科走的都是这条路,可谓经验丰富。小弟不才,参加过四次,成功率只有一半;好在成功的两次都很关键,失败的两次都可以接受。
第一次竞选经历发生在12年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在单位过得并不快乐,我想本本分分干好自己的工作,高高兴兴地生活,但当时对我来说这是苛求。市里某单位从财政供给的人员里选聘人员,我就抱着尝试的态度参加了。笔试顺利入围,当时成绩还可以。作文是说“选择”,自我感觉写得还行,当然如果放在现在,我也许可以写得更好。比较遗憾的是判断题,判断错的不但不给分,还要倒扣分。有两道题我拿不准,一直没答。快交卷的时候,脑子一转,觉得不妨一赌,按概率即使一对一错,也至多相当于都没答,万一都对了呢?当然,结果是都错了,被倒扣了两分,其实最后第一名的成绩还没有比我多两分。笔试过了之后加考电脑操作,当时我们单位只有一台打字机,我几乎没接触过电脑,临时抱佛脚到单位定点复印材料的店里问了一些
常识,仓促上阵,成绩自然可想而知。进入面试环节,更是一点经验也没,没咋准备就去人事局了。总成绩出来后,我就被淘汰了。
这经历机关同事知道的不多,因为当时选聘的是一般工作人员,而我已经是办公室副主任,副科实职,带职务去参加选聘的仅我一个。也正因如此,使我始终缺乏必胜的斗志。在电脑操作、面试等环节都没有做好足够准备,仓促上阵。如果仅仅按笔试的成绩录取,记得当时好像是选3个人,我是没问题的。
这次经历给我的经验或教训有以下几点:一是,笔试虽然答得不错,但对完全没把握的考点,不能有投机取巧的心里;二是,面试不紧张几乎是不可能的,如何克服紧张从容答题,是需要锻炼的,只要从容,答5分可以得8分,而一旦紧张,答8分也许只得6分,这一上一下,就是最终的成绩了。
第一次竞选,虽然没有结果,但是很有收获。
第二次参加的竞争上岗对我说至关重要。2004年春天,机关竞选办公室主任和人事科长,而我已经在办公室副主任的位置上干了五年。和我竞争办公室主任职位的有两个人,都非常优秀,竞争十分激烈。这次竞选程序相对简单,演讲,之后由机关人员和下属单位的负责人投票,票数前两位进入考察,最后党委研究确定。
这里我想总结的是竞选演说环节的得失。现在看来当时演讲效果其实还是不错的,至少我向别人介绍了我自己,平时埋头干活,其实做的很多工作取得的很多成绩,基层人员并不知道,他们甚至不知道
我是有这能力的。演讲稿是自己精心准备的,现在看来不够精练,逻辑性完全可以更好些,但大体体现了我当时的水平。说的时候基本没有脱稿,也有自信,基本没显示出紧张。但其实还是有紧张的,演讲结束后,办公室的同志给我倒水喝,我在接杯子的时候,发现手在抖,根本控制不住,这或许是因为神经一直紧绷着,乍一放松,有些自然流露。
虽有波折,但整体还算顺利,经过考察,我和另外一名同志分别任了办公室主任和人事科长,进入考察环节的另两名同志任了主任科员。
这一年,我28岁,有这么一次经历,又能最终如愿,实在是非常难得的。第二次竞选收获:一是,不管是不是你的机遇,只要觉得对你有利好的可能,都要积极参与,也许盘子里的机会不是你,但你却给自己创造了另外的机会;二是,人这一生,争取到的真正属于自己的机会,其实是非常有限的,一定要把握好,决不能让这种机会丧失了;三是,干够那么多工作了,就不害怕总结不出来成绩,自己没干事,在总结的时候才会感到捉襟见肘。
第三次参加竞选,对我来说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一次转折。
为了写下面这些文字,我重新翻看了当时写的日记。现在仍是颇有感触。
2007年5月,我已任办公室主任三年了。三年来,单位换了一把手,我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毕竟是自己喜欢的工作,所以倒也算得
心应手。在这个时候,开封面向全省公开选拔10名县处级干部,除了开封大学副校长职位是正处,别的都是副处级。
正如大家所预料的我报名了。
说起来这里面也有典故,当年我还是办公室副主任的时候,一次看报纸报道市里的组织工作,就给老一发短信,说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一直空缺,我也干这么长时间了,能否给自己一个机会,将来我还准备参加市里公选副处呢。接下来有回去外地出差,晚饭后我和老一一起散步,他和说起这茬事,表示会有考虑,但我实在有点年轻,不能直接任,还是搞个竞选把。这就有了我的上述的第二次竞选。没想到的是,我当时借口说要参加的副处级公选,机会也真的来了。
关于参加公选的动机,我曾经是这么说的:说实话,直接的出发点倒不是为了弄个副处,而是想利用这次机会来检验一下自己。从上到下,现在都提倡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机关;对我自己而言,我一直自认为还算是比较注意学习的。所以,参加这次公选,最主要的目的是想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效果。在一个机关内部,尤其是年轻人较少的机关,学习需要参照的对象不多,甚至不少机关人员不注意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下,是很容易滋生惰性的。加之自己在一个比较驾轻就熟的岗位上工作,周围一片称赞之声,很容易迷失自己的。放在一个年纪段比较近似、行政级别大体类似的这么一个群体里,体验一下竞争的感觉,是很必要的,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这就是我参加这次公选的动机。
6月10日笔试,11日我总结的上面这段话。
6月14日是儿子农历生日,我当时还在奢望,会有好消息给他做生日礼物吗?到晚上知道了结果,是我报考那个岗位的第一。
我组织部领准考证的时候,部里的同志交代,说既然报名了,就一定得考啊。我说咋能不考啊,我还准备考第一呢。玩笑侥幸变成了事实。
12日,我写了日记《万里长征走过了第一步》:
笔试成绩终于出来了。总分基本在我的预料之内,74.5分,我担心的那道题果然答得不好。但排名绝对超出了我的预料,我是报考这组的第一。想想自从知道市里要公开选拔干部这消息以来的这20多天的生活,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虽然最初的出发点就是为了锻炼或者检验一下自己,但真是报了,还是想尽量考好,最起码来说,也是要给自己争口气啊。每天早上6点之前肯定会醒,然后拿本书去包公湖边背;中午休息从来没敢睡到上班过,总是提前醒来去趴在办公桌上看书;晚上也不看电视了,连最喜欢的球赛也没看过。准备考试的这些日子,真的是像又回到了高考年代。10号参加笔试,从考场出来的时候,感觉很好,觉得自己考得不错;可后来和朋友一块议论,就又有点不自信了,觉得有道20分的题自己答跑题了。20分啊,天呐,还有希望吗?结果一出来,还是应验了自己的判断,那道20分的题,估计没给我几分,也许是其他题目,尤其是作文我做得还是比较突出吧,总分还可以。
作文是材料作文,给了市委九次党代会提出来的目标和措施,然后策论。我的题目是《问渠那得清如许》。内容自然是围绕“为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