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卜算子·咏梅》比较阅读练习

合集下载

《卜算子咏梅》比较阅读练习

《卜算子咏梅》比较阅读练习

毛泽东、陆游《卜算子·咏梅》比较阅读练习(含答案)阅读下列诗句,完成1~3题。

卜算子咏梅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陆游读陆游咏梅词, 驿外断桥边,反其意而用之。

寂寞开无主。

风雨送春归, 已是黄昏独自愁,飞雪迎春到。

更著风和雨。

已是悬崖百丈冰, 无意苦争春,犹有花枝俏。

一任群芳妒。

俏也不争春,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把春来报。

只有香如故。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7.两首词都题为“咏梅”,可词中并未见“梅”,你能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是咏梅的?8.两首词写作的背景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同。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表达了什么感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又表达了什么感情?9.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咏梅的作品,回忆你读过的作品,至少写两句咏梅的诗句。

参考答案:7.第一首从“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一句,联系生活常识,在“悬崖百丈冰”的严冬季节,而“犹有花枝俏”的非梅莫属;且“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四句,更把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表露无疑。

第二首“无意苦争春,只把春来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也把梅花“严冬开放,春天绽绿”的特点与梅花虽落犹香的高尚品格,尽现读者眼前。

8.毛泽东的词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表现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乐观豪迈之情。

陆游的词抒发了词人独标高格,坚贞自守的傲骨。

9.示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卢梅坡“梅须逊雪一片白,雪须输梅一段香”。

《卜算子咏梅》陆游练习答案

《卜算子咏梅》陆游练习答案

《卜算子咏梅》陆游练习答案《卜算子咏梅》陆游练习答案《卜算子.咏梅》一诗是托物言意之佳作,作者以梅花自喻,在梅花那种虽凋犹香的神韵中寄托了作者生则高洁,死亦留芳的人生追求;本文就来分享一篇《卜算子咏梅》陆游练习答案,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阅读练习一:1、《卜算子咏梅》一词分上下两阕,从内容上看,上阕写梅花的处境,下阕写梅花的品质。

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如同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样,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请回答。

【参考答案】1、艰难、恶劣的处境(意思对即可)高洁坚贞的品质(意思对即可)2、以梅花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的品格。

(意思对即可)阅读练习二:1、《卜算子.咏梅》中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

2、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描绘了梅花的哪些遭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独自开放无人欣赏,黄昏来临又被风吹雨打。

3.词人托物言志,借助梅花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品质?性格孤高,绝不与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馋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4、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这正和周敦颐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所表明的一样,作者也是以梅花自喻。

5、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阙,从内容上看,上阕写梅花艰难恶劣的处境,下阕写梅花高洁坚贞的品质。

6、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请回答。

以梅花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的品格。

7、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形象特点。

(提示: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寒泠荒凉。

(正面描写)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

(环境烘托)作者处境:仕途坎坷,屡受挫折。

)8、这首诗托物言志所言的志是什么?(提示:诗人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虽粉身碎骨而心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阅读练习三⑴词的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⑵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参考答案】(1)寂寞、苦闷、凄清(2分,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2)表达自己孤傲、隐忍的品格与高洁的报国志向。

卜算子咏梅陆游阅读答案

卜算子咏梅陆游阅读答案

卜算子咏梅陆游阅读答案这首诗是一首借梅咏怀之佳作。

上片借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的处境,但一个开字,却暗示了梅花的的精神。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托梅寄志: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

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然清香如故。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卜算子咏梅陆游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卜算子咏梅阅读答案陆游-百度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2)两首诗都是“咏梅”,为什么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品味有差异?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篇二:卜算子咏梅阅读答案陆游-百度《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①这是一首借梅咏怀之佳作。

上片借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的处境,但一个开字,却暗示了梅花的的精神。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托梅寄志: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

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然清香如故。

②请自选角度给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一段赏析文字。

【参考答案】雨露教育网()整理①烘托梅花遭遇凄凉恶劣艰难倔强、顽强②梅花不堪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命运如此凄凉悲惨,但那别致的香味却永远如故。

词中的梅花是作肯高洁品格的化身,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表现作者虽命运坎坷,报国之志难酬.却永远坚守高沽坚贞的人格,给人以坚强不屈、昂扬向上的鼓舞力量。

①加点词点明了梅怎样的生长环境?描写这样的环境用什么作用?②本诗所使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举一例并赏析。

【参考答案】雨露教育网()整理①加点词点明了梅花荒僻、残破、凄清的生长环境,烘托了梅顽强、高洁的品质。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二十五毛泽东词二首同步练习2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二十五毛泽东词二首同步练习2苏教版

《毛泽东词二首》同步练习【模拟练习】1. 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梅花没有雪花那么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B. 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C. 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D. 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2. 对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的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起,并说明这首词是运用陆游的原题而作,“反其意”的意思是立意和陆游的原词不同。

B. 革命的形势,虽然有“风雨送春归”的曲折,但“飞雪迎春到”毕竟是主流,它体现了词人对形势发展的预测和对胜利充满信心。

C. 这首词的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内而外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

D. 这首词通过咏梅,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乐观豪迈之情。

3. 诗歌讲究诗中有画。

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咏雪、赞梅的篇章。

调动你的知识储备,各写出一句诗(上下句),并注明作者。

咏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唐朝张谓的诗《早梅》,完成题目。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1)诗中交代早梅开放地点的一句诗是:(2)“一树寒梅白玉条”和“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朵状特征,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四句“疑是经冬雪未销”中的“疑”字用得好,请加以分析。

《卜算子咏梅》阅读题答案

《卜算子咏梅》阅读题答案

《卜算子咏梅》阅读题答案《卜算子咏梅》阅读题答案「篇一」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阅读练习一:1、《卜算子咏梅》一词分上下两阕,从内容上看,上阕写梅花的处境,下阕写梅花的品质。

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如同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样,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请回答。

【参考答案】1、艰难、恶劣的处境(意思对即可)高洁坚贞的品质(意思对即可)2、以梅花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的品格。

(意思对即可)阅读练习二:1、《卜算子.咏梅》中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

2、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描绘了梅花的哪些遭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独自开放无人欣赏,黄昏来临又被风吹雨打。

3.词人托物言志,借助梅花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品质?性格孤高,绝不与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馋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4、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这正和周敦颐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所表明的一样,作者也是以梅花自喻。

5、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阙,从内容上看,上阕写梅花艰难恶劣的处境,下阕写梅花高洁坚贞的品质。

6、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请回答。

以梅花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的品格。

7、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形象特点。

(提示: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寒泠荒凉。

(正面描写)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

(环境烘托)作者处境:仕途坎坷,屡受挫折。

)8、这首诗托物言志所言的志是什么?(提示:诗人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虽粉身碎骨而心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阅读练习三⑴词的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⑵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参考答案】(1)寂寞、苦闷、凄清(2分,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2)表达自己孤傲、隐忍的品格与高洁的报国志向。

周敦颐《爱莲说》毛泽东《卜算子·咏梅》比较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周敦颐《爱莲说》毛泽东《卜算子·咏梅》比较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周敦颐《爱莲说》毛泽东《卜算子·咏梅》比较阅读训练题及答案(武汉)阅读下面的诗文。

完成第7—11题。

{15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1)出淤泥而不染(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3)陶后鲜有闻(4)待到山花烂漫时8.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9.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10.【甲】文用——、——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

(4分)11.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分)答案;7.(1)沾染;污染(2)我(3)听说(4)等待;等8.莲,是花中的君子。

9.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菊花、牡丹;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

11.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品质、精神)。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七年文言文对比阅读

七年文言文对比阅读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比较阅读一、比较《爱莲说》和《卜算子·咏梅》【甲】《爱莲说》【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出淤泥而不染.()(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3)陶后鲜有闻.()(4)待.到山花烂漫时()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4.【甲】文用、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

5.【甲】【乙】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二、比较《陋室铭》和《筑书巢》【甲】《陋室铭》【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注】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

②觌(dí):相见。

6.解释加点的词语。

(1)有仙则名.( ) (2)妻子..不觌( )7.翻译下面句子。

(1)孔子云:“何陋之有”(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8.用原文句子填空。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

陋室的主人自评“,,”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来表达。

三、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甲】《爱莲说》【乙】松之生也,于岩之侧。

流俗不顾,匠人未识。

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

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

穹石盘簿③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

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

彼众尽于玄黄④,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

毛泽东、陆游《卜算子 咏梅》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毛泽东、陆游《卜算子 咏梅》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毛泽东、陆游《卜算子•咏梅》阅读答案对比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眷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0.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答]()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21.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来咏梅,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举例说明。

22.同样是写梅花,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有着明显的不同,“专题•荷”中写荷的诗文也是多姿多彩的。

请你举例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20、D(“线索”与“反衬”的说法均错误);21、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举例恰当,分析具体即可。

例如“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梅花在百花盛开时笑逐颜开的样子,表现她崇高的精神境界,体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

22、这些诗文视角不同、立意不同,作者的经历不同、情感不同、反映的价值观不同,作品也就不相同。

如,同是咏梅,同是借物抒情,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是积极乐观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和“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现了诗人乐观豪迈之情;陆游笔下的梅花则是寂寞凄凉的,抒发的是孤傲清高之情。

同是写荷,《爱莲说》借莲言志,赞美坚贞刚正的气节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芙蕖》则强调莲的实用价值:可鼻、可口、可用。

(举例时讲出其中的一点,或举出另外的作品均可)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混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卜算子·咏梅》阅读练习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卜算子·咏梅》阅读练习

卜算子咏梅阅读练习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2)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来咏梅,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举例说明。

(3)同样是写梅花,毛泽东的《十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有着明显的不同,专题荷中写荷的诗文也是多姿多彩的。

请你举例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4)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赞美了梅的哪些优秀品质?二:1、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一词中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偶、夸张、拟人等,请分别写出例句。

2、说说你对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句词的理解。

3、这首词的韵脚字是哪些?4、写出两三句咏梅的诗句。

答案(1)、[答]D(线索与反衬的说法均错误)(2) 、[答]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梅花在百花盛开时笑逐颜开的样子,表现她崇高的精神境界,体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

(3)、[答]这些诗文视角不同、立意不同,作者的经历不同、情感不同、反映的价值观不同,作品也就不相同。

如,同是咏梅,同是借物抒情,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是积极乐观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现了诗人乐观豪迈之情;陆游笔下的梅花则是寂寞凄凉的,抒发的是孤傲清高之情。

同是写荷,《爱莲说)借莲言志,赞美坚贞刚正的气节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芙蕖》则强调莲的实用价值:可鼻、可口、可用。

(4) 、[答]凌寒傲雪,报春却不争春。

二、1、对偶: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七年文言文对比阅读()

七年文言文对比阅读()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比较阅读一、比较《爱莲说》和《卜算子·咏梅》【甲】《爱莲说》【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出淤泥而不染.()(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3)陶后鲜有闻.()(4)待.到山花烂漫时()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4.【甲】文用、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

5.【甲】【乙】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二、比较《陋室铭》和《筑书巢》【甲】《陋室铭》【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注】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

②觌(dí):相见。

6.解释加点的词语。

(1)有仙则名.( ) (2)妻子..不觌( )7.翻译下面句子。

(1)孔子云:“何陋之有”(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8.用原文句子填空。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

陋室的主人自评“,,”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来表达。

三、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甲】《爱莲说》【乙】松之生也,于岩之侧。

流俗不顾,匠人未识。

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

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

穹石盘簿③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

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

彼众尽于玄黄④,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卜算子·咏梅》word比较阅读练习
《卜算子·咏梅》比较阅读练习
阅读下列诗句,完成1~3题。

卜算子咏梅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陆游
读陆游咏梅词, 驿外断桥边,
反其意而用之。

寂寞开无主。

风雨送春归,已就是黄昏独自愁,
飞雪迎春到. 更著风与雨.
已就是悬崖百丈冰,无意苦争春,
犹有花枝俏。

一任群芳妒.
俏也不争春,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把春来报。

只有香如故。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7、两首词都题为“咏梅”,可词中并未见“梅”,您能从哪些地方瞧出作者就是咏梅的?
8、两首词写作的背景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表达了什么感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又表达了什么感情?
9、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咏梅的作品,回忆您读过的作品,至少写两句咏梅的诗句。

参考答案:
7、第一首从“已就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一句,联系生活常识,在“悬崖百丈冰”的严冬季节,而“犹有花枝俏”的非梅莫属;且“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四句,更把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表露无疑。

第二首“无意苦争春,只把春来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也把梅花“严冬开放,春天绽绿”的特点与梅花虽落犹香的高尚品格,尽现读者眼前。

8、毛泽东的词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与信心。

表现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乐观豪迈之情。

陆游的词抒发了词人独标高格,坚贞自守的傲骨。

9、示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卢梅坡“梅须逊雪一片白,雪须输梅一段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