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南省金融运行报告
2013年金融市场运行报告
2013年金融市场运行报告央行28日发布《2013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2013年,金融市场各项改革和发展政策措施稳步推进,产品创新不断深化,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
2013年,债券发行规模同比增加,公司信用类债券增速有所放缓;银行间市场成交量同比减少,银行间市场债券指数下降;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上移明显,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平坦化上移;机构投资者类型更加多元化;商业银行柜台交易量和开户量有所增加;利率衍生产品交易活跃度有所下降;股票市场指数总体下行,市场交易量有所增加。
2013年,债券市场共发行人民币债券9.0万亿元,同比增加12.5%。
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人民币债券8.2万亿元,同比增加9.9%。
截至2013年末,债券市场债券托管2总额达29.6万亿元,同比增加13.0%。
其中,银行间市场债券托管余额为27.7万亿元,同比增加10.7%。
2013年,财政部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1.3万亿元,代发地方政府债券2848亿元,地方政府自行发债652亿元;央行票据发行5362亿元;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2.1万亿元;政府支持机构债券1900亿元;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1321亿元;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发行2996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158亿元。
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3.7万亿元3,同比增加4.0%。
其中,超短期融资券7535.0亿元,短期融资券8324.4亿元,中期票据6716.0亿元,中小企业集合票据5.2亿元,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含中小企业区域集优票据61亿元)66.1亿元,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5668.1亿元,企业债券4752.3亿元,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48.0亿元,公司债券4081.4亿元。
二、银行间市场成交量同比减少,银行间市场债券指数下降2013年,银行间市场拆借、现券和债券回购累计成交235.3万亿元,同比减少10.7%。
2013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河南省面对严峻形势,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努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32155.86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58.98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7806.39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增加值10290.49亿元,增长8.8%。
三次产业结构为12.6:55.4:32.0。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9%,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6%。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9%。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5%。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7%。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0.1%。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3%。
表1: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图1: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各月环比指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3.1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6.8万人。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0万人。
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60万人。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3686.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13.06亿元,增长18.3%,其中,税收收入1762.58亿元,增长19.9%,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3.0%。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578.23亿元,增长11.4%,其中,教育支出增长6.0%,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5.2%,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5.7%。
全省108个县(市)中,有28个县(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10亿元,其中,有16个县(市)超15亿元。
二、农业全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10081.8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0%,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366.66千公顷,增长0.5%;棉花种植面积186.67千公顷,下降27.3%;油料种植面积1589.93千公顷,增长1.0%;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745.78千公顷,增长0.9%。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河南省金融工作专项方案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河南省金融工作专项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商贸物资综合规定【发文字号】豫政办[2013]24号【发布部门】河南省政府【发布日期】2013.04.11【实施日期】2013.04.1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河南省金融工作专项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3〕24号)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2013年河南省金融工作专项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4月11日2013年河南省金融工作专项方案为进一步扩大融资规模,繁荣金融主体,强化资金要素保障,结合我省实际,现就2013年金融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总体战略,充分发挥我省区位、资源、市场、要素的比较优势,把解决资金瓶颈制约与促进金融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着力扩大融资规模、强化资金要素保障,着力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着力繁荣金融主体、完善金融体系,着力维护金融稳定、优化金融环境,显著提高金融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二、主要目标---新增融资达到5200亿元。
重点围绕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和“33155”行动计划等,强化资金保障。
省级投融资公司年度融资规模达到1000亿元。
合同引进保险资金300亿元。
---引进金融机构20家左右。
争取渣打银行、渤海银行和中国人保集团后援中心、太保集团灾备中心等全国性金融机构及中后台中心入驻我省。
---地方金融机构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农村信用社体制机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城市商业银行全部实现更名、监管评级达到3级以上,省级银行组建工作取得突破,完成金融产业发展基金筹建工作。
---农村金融改革实验区建设全面启动。
完成调研、论证及报批等工作,重点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探索创新,争取在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农村信用社改革、农村金融差异化监管、农村生产要素流转制度改革等领域先行先试。
2013年河南省濮阳市经济发展情况
2013年河南省濮阳市经济发展情况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濮阳市以持续开展“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坚持“4321”发展战略和“1234”工作思路,突出持续求进、奋力赶超总基调,强力实施集中攻坚行动,坚持重点项目周例会、季观摩,一切立足于早赶快干多干,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呈现出科学发展、务实发展、赶超发展的好趋势、好态势、好气势。
2013年濮阳市实现生产总值1130.48亿元,同比增长12.0%,增速居全省第2位。
其中:第一产业148.62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居全省第1位;第二产业748.11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居全省第2位,其中工业690.81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居全省第2位;第三产业233.75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居全省第6位。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
全年粮食总产量261.5万吨,同比增长0.5%,实现“十连增”。
夏粮总产量为151.5万吨,比上年增加1.3万吨,增长0.85%;平均亩产461.1公斤,比上年增加1.9公斤,增长0.4%。
全市秋粮总产110万吨,增产1万吨,增长0.1%;平均亩产430公斤,减少1.3公斤,下降0.3%。
肉、蛋、奶产量分别为24.81万吨、29.2万吨、7.9万吨,分别增长3.5%,1.5%、0.4%。
工业生产增势趋稳。
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43.74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1.8%)3.9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7%)6.0个百分点,比增速最高的开封市(17.2%)低1.5个百分点,比增速最低的平顶山市(7.1%)高8.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5位。
在全市36个行业大类中有32个行业保持增长,增长面为88.9%,其中有24个行业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总量在前列且保持增长的开采辅助活动、农副食品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橡胶和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及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全年共完成增加值360.54亿元,同比增长16.4%,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58.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9.1个百分点。
2013河南省金融业形势分析与展望
2013~2014年河南省金融业形势分析与展望一 2013年河南省金融运行情况2013年,河南省存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大量增加。
截至12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7591.7亿元,同比增长17.6%,较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5652.3亿元,同比多增456.6亿元。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3511.4亿元,同比增长15.8%,较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3144.2亿元,同比多增493.4亿元。
考虑到2013年金融机构表外贷款增加1209.8亿元,以及全年核销剥离不良贷款、以物抵债金额共计91亿元,全年全口径本外币贷款实际新增4445亿元。
截至2013年12月末,河南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和增量在全国分别列第10和第7位,在中部6省均列首位;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和增量在全国分别列第11和第10位,在中部6省均列首位。
2013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为5691.1亿元,比上年增加848.8亿元,占全国社会融资规模的3.2%。
1.存款大量增加,但增速持续回落2013年12月末,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下同)各项存款余额为37049.5亿元,较年初增加5432.1亿元,同比多增429.7亿元。
一季度受春节因素影响,外出务工农民工集中返乡带回了大量务工收入,各项存款增速达到年内较高水平,之后在储蓄存款和单位存款增长放缓的影响下,各项存款增速自下半年以来持续回落,12月末增长17.1%,较3月末的高位回落6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见图1)。
图1 2008~2013年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月增量及同比增速变动情况储蓄存款和单位存款均增加较多,增势有所放缓。
2013年12月末,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为20232.1亿元,同比增长15.8%,较上年同期回落3.4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2761.5亿元,同比少增59.2亿元,占各项存款增量的50.8%,较上年同期回落5.6个百分点。
2013年河南省鹤壁市经济运行简析
2013年河南省鹤壁市经济运行简析2013年,鹤壁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地区生产总值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全省前列,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等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
全市经济快速发展 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2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04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446.26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114.82亿元,增长8.0%。
农业、畜牧业稳定发展2013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54.19万亩,比上年增长0.1%,粮食总产量117.74万吨,增长1.2%,粮食亩产463公斤,增长1.1%。
肉类总产量25.61万吨,比去年增长2.1%,禽蛋产量15.58万吨,增长0.5%,牛奶产量9.32万吨,下降8.2%。
工业生产较快发展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90.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增速居全省第四位。
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完成297.84亿元,增长17.4%;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14.77亿元,增长21.4%。
五大主导产业完成增加值297.58亿元,增长17.7%。
其中,煤电化材增加值165.34亿元,增长18.4%;食品加工增加值94.34亿元,增长15.4%;汽车零部件增加值14.34亿元,增长13.3%;金属镁精深加工增加值15.15亿元,增长23.5%;电子信息增加值8.41亿元,增长26.2%。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13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523.42亿元,比上年增长22.6%。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2.01亿元,增长23.2%。
按固定资产投资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9.41亿元,增长105.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78.19亿元,增长37.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04.40亿元,增长2.8%。
从开工项目看: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549个,比上年增加33个。
2013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3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三门峡市抢抓河南“三大国家战略”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紧紧围绕“三大战略定位”,按照“求转、求进、求实”的总基调,强力实施“四大一高”战略,持续推进“一高两化”,加快转型发展步伐,三门峡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较快发展的态势。
一、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一)国民经济在困境中爬升。
2013年前三季度,受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和体制性问题等外部因素与自身结构性矛盾交织叠加的多重影响,三门峡市经济运行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困难局面,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态势明显。
上半年和前三季度,GDP增速下滑到9%以下,分别为8.8%和8.9%。
第四季度,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效应的逐步显现,经济增长速度稳中趋升、运行质量稳中有进、发展趋势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趋于协调,发展后劲增强。
全年三门峡市生产总值达到1204.6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9.1%,增速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5%。
全年财政总收入达115.84亿元,比2012年增长14.2%,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3.3和1.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83.6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1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151.15亿元,比2012年增长2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1.33亿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938元,比2012年实际增长6.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926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元,比2012年实际增长10.5%。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12年的8.0:68.0:24.0,优化为8.3:66.4:25.3。
(二)特色农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2013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实施意见》,作出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决定。
2013年河南省新乡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
2013年河南省新乡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2013年,新乡市紧紧围绕幸福新乡和中原经济区强市的建设目标,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升级两条工作主线,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奋力改革创新,扎实工作,深入推进各领域建设,全市经济基本实现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的发展目标,各项经济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一、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13年新乡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66.1亿元,创历年新高,同比增长9.5%。
其中,第一产业212.29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999.5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554.31亿元,增长8.5%,三次产业结构为12:56.6:31.4。
(一)农业生产再获丰收。
2013年,新乡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941.72万亩,增长0.8%。
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全年总产量达405.95万吨,增长1.0%,其中,夏粮产量231.14万吨,增长1.1%,秋粮产量174.81万吨,增长0.8%。
畜牧业生产稳定,全年实现猪、牛、羊、禽等肉类总产量38.7万吨,增长6%;禽蛋产量35.9万吨,增长0.2%;牛奶产量34.8万吨,增长1%。
其中,生猪存栏307.77万头,增长11.7%;出栏380.39万头,增长9%;猪肉产量27.66万吨,增长5.1%。
(二)工业经济不断回暖。
2013年,全市工业经济在经历中期小幅度滑落后,不断回暖。
受工业用电量增速持续下滑,6、7月份达到全年最低点1.1%的影响,工业经济亦进入下行区间,5、6、7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分别比上月回落0.2、0.3和0.1个百分点。
步入8月份之后,工业用电量增速触底反弹,工业经济逐渐走出下降区间,开始以平均每月提升0.2个百分点的幅度逐月回升,至年底,全年工业增加值规模累计达到797.69亿元,增速达到全年最高水平,增长12.0%。
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增加值规模占全市总量的60.9%,轻工业则不断提速发展,自8月份以来增速不断加快,全年增长11.8%,仅落后重工业增长0.3个百分点。
2013年河南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3年河南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2013年,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河南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省工业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但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未明显改善,产能过剩与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工业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工业增长依然存在下行可能,保持平稳发展任务依然艰巨。
一、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1、工业生产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比2012年回落2.8个百分点;1-2月以来各月累计增速波幅不超过0.7个百分点,5月以后开始进入上行通道,12月稳定到2013年以来11.8%的最高点,总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2013年,全省工业增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在全国的位次由一季度的第19位、上半年的第20位前移到全年的第15位,在中部六省的位次稳居第3位。
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
2013年,重工业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67.1%,同比增长11.9%,增幅高出轻工业0.4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1.0、0.9和0.2个百分点,是带动全省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
重点行业增速分化明显。
21个比重超过2.0%的重点行业中,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和器材、通用设备、医药、金属制品、酒、饮料和精制茶、汽车制造、橡胶和塑料制品、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等9大行业占全省工业的27.6%,均保持了15%以上的增速,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6%,拉动全省工业增长4.8个百分点。
而占全省工业53.1%的煤炭、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烟草、纺织、皮革制鞋、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有色矿采选、专用设备、电力等11大行业增长速度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除烟草、有色矿采选、非金属矿物制品、纺织等四个行业增速在10%以上,其余均呈个位数速度增长,特别是煤炭、电力行业同比仅分别增长5.5%、3.9%,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3和7.9个百分点。
2013年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3年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13年,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河南省牢牢把握主题主线,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全年全省生产总值32155.86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8.4%,二季度增长8.4%,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9.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058.98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17806.39亿元,增长10.0%,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15960.60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10290.49亿元,增长8.8%。
一、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良好粮食生产努力克服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再获丰收,全年全省粮食总产量1142.74亿斤,连续10年增产、连续8年超千亿斤。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拉动下,畜牧业生产总体正常、发展平稳。
全年猪牛羊禽肉、禽蛋、牛奶产量分别达到681.80万吨、410.20万吨和316.40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3.3%、1.5%和0.1%。
二、工业生产稳中有升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8%,分别比前三季度、上半年和一季度加快0.2、0.7和0.7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5.3%,集体企业增长10.3%,股份制企业增长12.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7.6%。
分产品看,发电量增长8.3%,粗钢增长21.5%,钢材增长18.7%,水泥增长9.3%,氧化铝增长6.3%,铝材增长25.5%,焦炭增长12.1%,化肥(折纯)增长18.4%,帘子布增长107.7%,服装增长29.0%,畜肉制品增长39.5%,速冻米面食品增长13.7%,汽车增长26.7%,手机增长41.7%,电子元件增长28.5%。
三、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10290.49亿元,比上年增长8.8%,占GDP 的比重达到32.0%,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2013年河南省平顶山经济总体运行简况
2013年河南省平顶山经济总体运行简况2013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全市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平顶山市紧紧抓住调整结构、加快转型这条主线,积极应对、主动作为,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有效扭转了主要指标增速回落过大的局面,全市经济呈现触底回升、稳定向好的态势。
初步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6.2%和9.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6%左右。
---围绕稳增长,全力促进经济回升。
面对年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面下滑的严峻局面,加强对经济形势分析研判,从关键环节和紧迫任务入手,采取一系列举措,有效遏制了下滑势头,促进了经济持续回升,生产总值增速由一季度的4.1%分别回升到前三季度的6%和全年的6.5%以上。
一是把稳定工业经济运行作为首要任务,及时研究出台了稳增长16条举措,深入开展企业大服务专项行动和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百日攻坚活动,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增加订单、释放产能。
初步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回升4.1个和2.1个百分点,特别是9月、10月、11月分别增长11.9%、12.1%和12.5%,呈加速回升态势。
二是把扩内需作为有力抓手,抓住建材价格相对较低的有利时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建设,落实减税政策、提高居民收入,发展信息服务、文化旅游、健康服务等消费热点,预计201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22%和13.8%,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把保障生产要素供应作为重点任务,着力扩大融资规模,强化用地保障,新增融资204.2亿元,报批各类建设用地4.2万亩,有效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围绕转方式,积极优化经济结构。
针对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挖掘潜在优势、创造创新优势,调优存量、扩大增量、弥补短板,着力在拉长产业链条、发展非煤产业、壮大民营经济、培育第三产业上切入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013年河南省周口市经济发展情况
2013年河南省周口市经济发展情况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周口市坚持“抢抓机遇、持续求进、好中求快、实干兴周”的工作主基调,克难攻坚,积极作为,努力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
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平稳增长,经济结构发生积极变化,运行态势总体好于预期,主要指标在全省位次靠前。
但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较大。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90.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3%,高于全省增速0.3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5.96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93.65亿元,同比增长13.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51.04亿元,同比增长7.4%。
一、全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一)从生产领域看,工农业生产均保持平稳增长农业形势持续向好,粮食喜获丰收。
初步核算,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798.60亿元,同比增长4.3%。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445.96亿元,同比增长4.3%。
其中:种植业增加值完成306.49亿元,同比增长3.9%;牧业增加值112.62亿元,同比增长4.6%。
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14.13万亩,比上年增长48.40万亩,增长2.7%;粮食总产量158.77亿斤,比上年增加4.15亿斤,增长2.7%,总产量实现了连续十年增产。
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005.32万亩,比上年增加17万亩,增长1.7%;亩产495.85公斤,增产1.48公斤,增长0.3%;总产量99.70亿斤,增加1.98亿斤,比上年增长2.03%,亩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
全市秋粮播种面积808.81万亩,比上年增加31.40万亩,增长4.04%;亩产365.2公斤,减产0.80公斤,下降0.22%;总产量59.08亿斤,增加2.17亿斤,增长3.81%。
全市猪肉、禽肉、禽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9.50万吨、11.50万吨、26.00万吨和12.4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32%、1.77%、2.28%和0.49%。
2013年河南省平顶山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3年河南省平顶山市经济运行情况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平顶山市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平顶山市上下凝神聚力,积极应对,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破难题、惠民生的目标要求,采取措施不断破除发展桎梏,净化经济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积极推动平顶山市经济平稳回升,转型发展取得新成就。
一、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的积极态势---总体经济平稳增长,增长幅度不断提高。
初步核算,平顶山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5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6.6%,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升2.5个、1.6个、0.6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62.5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906.6亿元,增长6.4%;工业完成增加值835.8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87.8亿元,增长7.7%。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521元,按2013年人民币平均汇率计算折合5090美元,首次突破5000美元。
其中非公经济占GDP比重52%,提高1.7个百分点。
一、二、三产业的结构由上年的9.8:60.9:29.3变化为10.4:58.2:31.4。
第一产业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1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持续回升,提速明显。
2013年12月份,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6.6亿元,比11月份多完成工业增加值4.5亿元,同比增长7.8%。
全年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83.4亿元,同比增长7.1%,较前三季度回升1.1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回升2.1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升4.1个百分点。
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575.1亿元,同比增长6.8%,轻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08.3亿元,增长8.6%。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38.1亿元,同比下降1.1%,集体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4.2亿元,增长12.4%,股份制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330亿元,增长8.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2.6亿元,增长0.2%。
2013年河南省济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河南省济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河南省济源市围绕建设地区性新兴中心城市的总定位,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在宏观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民生和保障工作持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率先在中原经济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全市年末总人口68.9万人,常住人口71.5万人,出生率11.7‰,死亡率5.85‰,自然增长率为5.85‰。
城镇化率达到54.81%。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4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344.1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94.5亿元,增长6.5%。
人均生产总值64899元,增长9%。
三次产业结构为4.7:74.8 :20.5。
年末城镇从业人员242413人,比上年增长3.5%。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2179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545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1648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180人,增长5.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3%。
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烟酒及日用品类下降1.7%;衣着类上涨3.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2.6%;交通和通讯类下降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6%;居住类下降0.2%。
表1: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56.43亿元,比上年增长19.5%。
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61亿元,增长19.9%;其中:税收收入25.35亿元,增长18.4%,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3.2%。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7.47亿元,增长20.5%;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1.3%,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3.8%,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9.4%。
河南省财政厅关于河南省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河南省财政厅关于河南省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4.01.16•【字号】•【施行日期】2014.01.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关于河南省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2014年1月16日在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省财政厅厅长钱国玉各位代表: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13年,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全省上下认真实施三大国家层面战略规划,努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年度预算圆满完成。
(一)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1.全省公共财政预算各级人代会批准的2013年全省公共财政收入预算合计2259.8亿元,实际完成2413亿元,为预算的106.8%,比上年增长18.3%,加上中央分享税收收入,全省财政总收入3686.8亿元,增长12.3%。
各级人代会批准的2013年全省公共财政支出预算合计4277.9亿元。
执行中使用中央补助、财政部代理发行政府债券、超收收入等安排支出,支出预算调整为5703亿元。
实际完成5578.2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7.8%,增长11.4%。
2.其他三项预算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
各级人代会批准的2013年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合计1275亿元,实际完成1814.4亿元,为预算的142.3%,增长42.4%。
各级人代会批准的支出预算合计1525.9亿元,执行中使用中央补助、超收收入等安排支出,支出预算调整为1983.3亿元。
实际完成支出1740.6亿元,为调整预算的87.8%,增长35.7%。
2013年河南省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河南省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河南省安阳市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运行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健康发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1683.65亿元,增长8.5%;其中,一产增加值199.2亿元,增长4%;二产增加值966.1亿元,增长10.2%;三产增加值523.4亿元,增长6%。
三次产业结构为11.8:57.1:31.1。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2.2%,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3%,菜价格上涨6.4%,油脂价格上涨0.4%,肉禽及制品价格增长0.9%。
表1:2013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同期为100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3051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946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10321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
二、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843.8万亩,比上年增长1.3%。
其中,夏粮种植面积461.49万亩,增长0.7%;秋粮种植面积382.3万亩,增长2.1%。
棉花种植面积8.8万亩,下降37.3%。
油料种植面积90万亩,增长7.7%。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54.34万吨,比上年增长1.4%;棉花产量6560吨,下降30.9%;油料产量27.3万吨,增长11.9%。
全市肉类、禽蛋、牛奶产量分别达到23.7万吨、30万吨、6.7万吨,增长3.7%、1.9%、-23%。
表2:201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855.5亿元,增长10.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772亿元,增长12.4%。
其中,轻工业增加值202.2亿元,比上年增长4.7%;重工业增加值56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8.4亿元,下降1.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99家,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415家,其中100亿元以上企业2家,50亿元以上企业10家,10亿元以上企业57家。
表3: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210.3亿元,增长24.8%;汽车制造业增加值60.3亿元,增长19.7%;炼焦业增加值38.5亿元,增长21.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39.6亿元,下降8.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65.6亿元,增长11.9%;烟草制品业增加值57亿元,增长9.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39.2亿元,下降0.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17.2亿元,增长2.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24.2亿元,增长18.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21.7亿元,增长9.2%。
2013年河南省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河南省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河南省南阳市以建设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为统揽,抢抓机遇,自觉把各项工作放在“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中去谋划,放在河南“三个国家战略”中去谋划,探索推进各项机制体制改革创新,全市经济呈现出稳中趋升、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态势。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498.66亿元,比上年增长8.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9.78亿元,增长 4.4%;第二产业增加值1264.68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784.21亿元,增长9.0%。
人均生产总值24692元。
三次产业结构为18.0:50.6:31.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2.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4.5%。
分城乡看,城市上涨2.4%,农村上涨2.7%。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4%。
表1: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图1: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各月环比指数(%)以上月为10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万人。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8万人。
全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204.49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3.63亿元,增长19.3%。
其中:税收收入99.46亿元,增长20.4%,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0.4%;非税收入24.16亿元,增长14.7%。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26.13亿元,增长10.2%。
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6.6%;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5.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3.1%。
全市13个县(市、区)中,有10个县(市、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5亿元,其中淅川县超过10亿元。
二、农业全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177.9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4%,其中:小麦种植面积672.35千公顷,增长0.5%;棉花种植面积35.04千公顷,下降26.0%;油料种植面积323.2千公顷,增长1.0%;蔬菜种植面积247.12千公顷,下降1.2%。
河南省2012~2013年经济走势分析及政策取向
河南省2012~2013年经济走势分析及政策取向作者:刘战国来源:《决策探索》2012年第24期一、2012年经济走势特点:缓中趋稳、波动筑底(一)从经济运行情况看,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基本态势今年前三季度,河南省基本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实现生产总值22171.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0%,超出全国2.3个百分点。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14398.53亿元,增长23.6%,比全国高出3.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5%,比全国高出1.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值为338.67亿美元,增长63.4%,比全国高出57.2个百分点。
(二)从完整的经济周期看,经济增速依然处于波动下行区间1981~2012年,河南省与全国一样经历了三个经济周期,每个经济周期平均10年左右。
本轮经济周期的峰值为2007年,河南省经济增长率为14.6%;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开始波动下行,2008年为12.1%,2009年为10.9%;由于国家实施一篮子投资刺激计划,2010年经济增速回升至12.5%;2011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加深的影响,增速回落至11.7%;2012年前三季度进一步回落至10.0%,目前经济增速仍处于2008年以来的经济周期的波动下行区间。
(三)从短周期分析看,经济增速缓中趋稳,筑底迹象明显从主要经济指标看,河南省经济增速正在由“下行趋势”转向“稳定筑底”:一是工业经济触底回升,从年初开始波动下行,6月和8月到达谷底12.8%,此后回升至9月13.3%,10月13.8%;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触底回升,从年初开始波动下行,8月份到达底部,1~9月增长23.6%,较1~8月加快0.3个百分点,首次出现回升,1~10月增长23.7%,较1~9月加快0.1个百分点;三是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触底回升,5月份增速到达谷底14.2%,6、7、8、9、10月份分别回升至15.4%、14.75%、14.7%、16.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