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开发其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中等职校的学生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及成人感迅速增强,表现为渴望独立,渴望摆脱对成人依附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他们面对学习、升学、就业以及人际交往等诸多外界压力和内部矛盾时,容易出现许多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可目前中等职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一是课堂教学薄弱,二是课外活动指导局限,三是学生自助缺乏的现状。若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发挥其在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应有作用。一、加强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即校级、科级、班级〉应遵循队伍精良、上下有序、各负其责的原则进行。1、队伍精良是指组织机构中的成员,宜精不宜多,一般校级由主管学生德育工作的副校长负责;科级由学生科长、团委书记负责;班级由班主任负责;成员只吸纳《心理学》任课教师及《政治》任课教师参与;2、上下有序、各负其责是指三级网络中的成员根据分工不同,自觉的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保证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实施、有指导、有监督。〈二〉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利用校园文化的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如设立心理健康墙报专栏,创办心理之友专刊、心理健康教育广播,开展心理健康演讲会、课外小组活动等方式等,广泛宣传:1、心理卫生知识及职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2、学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意义;3、学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方式、方法、手段、途径;4、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的意义与作用等等;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意义的认识水平。同时,在师生中大力提倡:勤勉、健康、合作、奋进的校风、乐学、善思、自信、志远的学风,以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环境。〈三〉将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1、在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设置《基础心理学》课程,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得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心理学任课教师必须严格执行教学大纲,以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需要为依据,发掘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素材,运用大量实例,并注意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创设各种情景活动,让学生投入到活动情景中亲身体验他人的感情,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心理学是一种需要,激发他们学习心理学的欲望,自觉进入学习状态。此外,教师要向学生系统地阐述心理健康对中职学生成长与成才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介绍增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传播心理自我调适和消除心理困扰的方法;通过个案分析,使学生对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与主要表现有所了解,以乐观向上、平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面对人生。2、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这是现代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实践表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把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中心任务,为完成这个任务,各学科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学科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某些心理素质的内容,如思维、记忆、想象能力的心理训练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以及科研能力等;通过运用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采用强化与积极的心理暗示的措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利用多种形式开展课外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开展课外心理健康辅导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心理常识、锻炼、提高心理素质,所以课外心理健康

辅导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课外心理健康辅导活动的设计应遵循:1〉学生为主体,兼顾整体性和阶段性的原则。以适合学生心理年龄征为出发点,以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心理发展水平为依据选择活动课的内容。2〉教师为指导,情绪感染的原则。活动课程的设计完全由教师来承担,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良好情感的激发,要发挥学生自身的探索欲望,使其主动地参与活动。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活动,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工作和成长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了解自我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懂得如何去改变和纠正自己那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进而增强适应社会和心理自我调适的能力,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发展;协助学生在其自身和环境的范围内达到心理功能的最佳状态,心理潜能的最大开发和人格的和谐发展,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尽快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三〉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烦恼、焦虑、紧张、厌学、困惑等,常因不同年级、不同性别而异,学校仅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指导等形式一般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只有通过教师个别咨询,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才能帮助其解决心理困惑或障碍。开展个别心理咨询需要设立一个温馨、舒适、美观、大方的心理健康咨询室。二、加强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讲究科学与实效的工作,要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必须:1、确立全员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首先,职校领导应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等职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开展心理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其次,全校教职员工要增强心理教育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自觉地把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的和任务来完成;第三,班主任、学科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和学科教学特点,对学生进行发展心理能力的心理训练,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善于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学生、指导学生,防止形式化倾向。第四,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从平等、尊重的立场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和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友好信赖关系;确保心理教育的工作顺利进行2、建立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与教师的心理卫生意识。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把知识教学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性格等联系在一起,以整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的有知识信息,也有情感信息、意志信息、性格信息等综合信息。教师的任何一个声音、表情、动作都可以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而目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心理科学知识、技能的训练,对现代心理咨询技术懂得很少,在教育和咨询的实践中,很难保证取得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可按照1999年8月13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精神,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加强对专、兼职教师进行请进来、走出去的长短期培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服务意识,提高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学校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会等形式,组织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向健康轨道。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树立学生主体意识任何教育只有转变为被教育者自向的能动活动,树立其主体意识,并体现其主体参与,才能实现教育目的。因此,中等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体现“教师激励—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心理素质的发展”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自觉培养自己和心理素质;在课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