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研究3篇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研究3篇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研究3篇第一篇1.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创业能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发现和捕获商机,将各种资源组合起来并创造出更大价值的能力。

创业能力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类,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既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一致,又对学生的自主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后续发展非常有利。

借助于创业能力的培养过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的能力等,使其将来在职场能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充分地展现自身价值。

2.高职学生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2.1缺乏创业意识目前,高职学生都是“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及时代变迁的大环境下,政治和社会环境都比较稳定,家庭条件也比较好。

许多家长总希望孩子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害怕承担不了创业失败的风险,家长及学生本人更倾向于传统的就业而非充满挑战和变数的创业,因而,学生的创业意识受到影响。

2.2缺乏创业行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已开展创业教育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学生也开始有了创业的意愿,想进行创业,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但因缺乏创业氛围,又怕找不到货源或创业失败而被同学嘲笑等,所以,他们仅处于观望状态,没有迈出创业的步伐。

2.3缺乏专业知识受媒体对比尔•盖茨、张朝阳、马云等创业成功人士的宣传影响,以及国家和各高校对于创业的优惠政策吸引,高职学生有创业激情,但缺乏创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企业的运营管理知识知之甚少。

因为缺少专业知识的支撑,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创业的风险增大,创业的成功率很低,又挫伤了学生的创业热情和积极性。

2.4融资渠道不畅高职学生创业融资渠道主要是依靠好友合资或是向父母借贷,因没有任何可供抵押的资产,未获得风险投资公司的支持,导致缺少创业启动资金,使许多优秀的创业设计难以付诸实施。

3.高职院校大学生加强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要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高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可实施“123”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研究的方法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研究的方法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研究的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方法。

一、定量研究方法在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时,我们可以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来进行大样本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定量研究方法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手段收集大量的数据,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比如,我们可以设计问卷,通过测量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影响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可以量化数据,有利于分析和对比。

二、定性研究方法除了定量研究方法外,定性研究方法也是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手段之一。

定性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深入访谈、案例研究等方式来获取个体经验和观点。

研究者可以选择在大学校园内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中选取一些典型案例,通过详细的访谈和观察来收集相关数据。

这种方法有助于挖掘实际案例中的问题和挑战,并为评价体系的建设提供质性的数据支持。

三、综合研究方法综合研究方法是将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

通过定量研究方法我们可以了解到大规模的数据,而通过定性研究方法可以了解到个体的感受和体验。

因此,将两者相结合有助于全面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现状和问题,以及提出更准确具体的改进建议。

四、跨学科研究方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应该具备跨学科的特点。

创新创业教育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我们可以借鉴不同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研究。

比如,在教育学领域,我们可以研究教育活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的激发和培养;在心理学领域,我们可以研究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估方法和量表的构建等。

跨学科研究方法有利于拓宽研究视野,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五、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定量研究方法中常见的一种。

通过设计问卷,我们可以向大学生调查他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看法、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体验以及对评价体系的建议等。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 出了“ 提高 自主创 业教育课程体系模式 。 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 国家 ” 促进 以创业 和“
带动 就业 ” 的发展 战略 。大学生是最具创
新创业潜 力的群体之一。 高校培育 大学生 上世纪七十年代, 目前 已成为管理界和心 系设计 创新创业 能力 , 开展创新创 业教育 , 是教 理学界研究的前沿问题 , 随着素质模型理 其他行业和领域也纷 “ 范型过渡” 的原则 。课程体系规范化 , 即 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 务于 论研 究的 日益成熟, 服
所成整 构的体

烹次 侧的 【 多 多面,l 层、 箜 苎 雪
主 、 兰 . 要 竺 墨

: 阻 冒

磊面 聂


—一 —
际 J
后引起政 府高度重视, 形成 了 良好 的创业
教育氛围, 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课程是 高
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 实现 教育 目标 是
使 所 面 临 的 重要 问题 。 文 立足 于 高校 人 才 将 创业 教 育 融 合 到整 个 教 学体 系 中 , 创 我 们 带 来新 的具 有 社 会 价 值 的 创 新 成 果 。 本
与专业教育脱节 。其 创 新创 业知识和能力 是创新创 业 思维 的 培养 目标, 讨高校 大学生创新创 业素质 业教育 与学科教学、 探 模型的 内涵, 并结合素质模型框 架设计 出 次,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 的学科化 、 基础 ,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原料和支持 。
文 教育
高校创 业教 育课 程体 系研 究 新创
口文 / 周 伟 黄祥芳
( 吉首大学商学院 湖 南・ 吉首)
高校没有把创业能力培 业认知和态 度参与并决 定个人创 新能 力 [ 提要] 建立适合创新创业人 才培 业课程 尚未融合 。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2020年第14期·93·文章编号:2095-6835(2020)14-0093-0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王燕(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0)摘要:自从2015年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全国广泛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同时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促使国家驱动创新战略的重要措施。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就业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开展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指明了新方向。

但现如今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最为主要的问题就是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个性化发展中图分类号:G717.38文献标识码:ADOI :10.15913/ki.kjycx.2020.14.0361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1.1以生为本,突出个性化的基本原则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职院校中大部分教师还在运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开展教学,重视传授学生知识,在课堂教学、考试考核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还是更加重视标准答案,不允许学生偏离主题,而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并且也十分不利于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对于学生的全面更好发展来说非常不利。

因此,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重视以生为本,突出个性化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之间的差异,不断鼓励学生以及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创新创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在此基础上学生在完成自己专业的基础课程学分之后,可以随意选择学科、课程以及专业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最终达到学分的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积极鼓励具有一定特长以及专长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及专长,并努力将自身的特长以及专长与创新创业课程互相结合,这样就能将自身的专长以及特长无限放大,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强大的竞争优势,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途径,这也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求,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业能力。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摘要】现如今,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本文通过对该领域的研究,探讨了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首先介绍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和意义,接着对当前的教育情况进行了分析,重点关注了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

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和评价方法的提出,进一步揭示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不足之处。

本文给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并总结了当前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之处。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分析、能力培养、意识培养、案例分析、评价方法、不足、展望、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国家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和创业创新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在当前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愈发受到重视。

随着社会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增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过去,传统教育模式主要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环节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导致大学生在面对创新创业的挑战时缺乏应对能力。

研究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深入探讨,可以有效指导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朝着更加创新驱动的方向发展。

1.2 研究意义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还能促进大学生个人发展,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业胆识,从而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嵇新浩: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文化 与营销
基 于 人 才 培 养 全 过 程 的 职 学 高 生 创 新 创 业 教 育 研 究
嵇新 浩
(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 摘
杭州
3 05 ) 10 3
要 ] 伴 随着经 济 的飞速发展 ,对 高等 职业教 育改革也 提 出了新 的要 求 。在 不 断发 展 的新 形 势下 ,我 国高等职

1 创新 创 业教 育 的 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将多种教育想法结合起来 ,主要包括素 质教 育 、创业 教育 、创新 教育 、职业 教 育等 ,它是 一种 综
合 性 的教 育想 法 ,在实 际的教 学 中 ,它也 是一 种崭 新 的模 式 ,能够 帮助 大学 生选择 灵活 就业 的方式 。要 以培 养学 生
2 我 国 高职 院校创 新创 业教 育发 展 的现状 与存 书 ,而且 建立 了完善 的教 学方 法 ,我 国虽然 开设 了创新创 在 的 问题 业 这 门课 程 ,但是 主要还 是传 授理论 知识 ,对于实 践这 方
21 创 新创 业 教育 的学科 定 位模糊 . 现今 ,大 部分 高职 院校还 不能 明确定 位 大学生 创新 创 业教育 。对大 学生 的教 育理 念 ,倾 向于 创业 就是未 来企 业 家 的标 志 ,很 明显这 种教 育理 念是错 误 的 ,不 符合创 业 教 育的本 意 ,没有 足够 重视 对学 生创 造力 和开创 性能 力 的培
育 ,就要 进 行 深 层 次 的学 习 和 实 践 ,不 能 仅 仅 停 留 在
表面。
的创新 创业 的 素质 为教育 理念 ,使 学生们 能够从 根 本上 理 解 其真 正含 义 和价值 观 ;在讲解 知识 技 能方面 ,要把 国家 和地 区的扶 持政 策 向他们 讲解 清晰 ,使他们 能 够真正 掌 握 创 新创 业 的要 点 和 方 法 ,最 终 使 他 们 的综 合 能 力 得 到 提 升 ;要 让学 生能够 真正 做 到理论 和实践 相结 合 ,配合 基础 的专业 教育 ,为 自己就 业校进 行教 育改革 的 目标 ,就 是 实现创 业教 育的更 新 。本 文 主要是 对我 国 目前 高职 院校 创新 创业 教 育发 展情 况进行 研 究 ,同时分析 目前所存 在 的 问题 ,并 给 出 了制 定和解 决 问题 的 方法 ,以便 对 高职 院校创 新教 育改革提 供参 考和借 鉴 。

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如何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以云南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如何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以云南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摘要]良性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建设是高校响应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这对民办高职高专院校适应新时期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系统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

为更好地培养创新应用型技能人才,以云南工程职业学院为例进行跟踪分析,为各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建设及创新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13-0202-02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如何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以云南工程职业学院为例赵洁,杨红霖,钟文媚,师庭斌(云南工程职业学院,云南昆明650304)鉴于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具有培养社会人才及实现经济效益的双重性质,其不仅受资金或场地限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影响,且大多处于起步阶段,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不是流于形式就是处于主流教育的局限状态,创新创业思维文化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及服务程序滞后,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理论与创新创业实践脱节,且绝大部分创业孵化园在建成后面临无法持续性发展的种种问题。

本文通过阶段化、多元化统计分析,就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平台体系的建设,梳理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常态构建因素,以期为各民办高职高专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一、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建设分别由内体系与外体系组成,内体系围绕学校、学生、教师、政企事业单位四个主体相互关联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实训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线上线下特色课程体系,外体系围绕学校、学生、教师、政企事业单位四个主体相互关联形成创新创业理论、实战、孵化三大生态平台互循环体系及校政创新创业工作服务支持合作体系。

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民办高职高专的优势,内体系与外体系的建设同时进行,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形成可持续循环的良性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为例

61OCCUPATION2021 01编辑 陈子今MAJOR专业建设文 / 丁英娣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现代高技能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职生须具备的创新发展能力和岗位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需从创新创业目标、课程改革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考虑,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目标不匹配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更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通过专业课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实训基地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但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与专业岗位教育的目标不匹配,特别是专业课教学耗时较长,严重挤压了创新创业教育时间,未能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的融合,违背了高职教育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初衷。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毕业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应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岗位素质外,还应具有极强的岗位创新发展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现如今,很多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尚不完善,未开设针对高职生的岗位发展和职业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这不仅背离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宗旨,也严重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完善。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不健全,教师专业水平不高目前,高职院校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教师一般由一线专业课程教师担任,他们缺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理论和创新精神,对于高职生的岗位辅导和创新培养力不从心,导致新课程改革中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此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大多属于学院派,他们对于新时期就业岗位的创新创业发展缺乏足够了解;同时,高职院校未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未及时将符合新时期就业岗位创新创业发展要求的校外教师充实到本校的教师队伍中来,导致现有教师队伍无法进一步提升自身教学理论知识、岗位实践和创新发展水平。

高职院校“三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三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三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作者:盛振文徐丽丽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4年第17期[摘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然而,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实践资源、评估体系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制约了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

高职院校遵循课程体系设置的学生中心原则、实践导向原则、跨学科融合原则、市场导向原则、持续改进原则,通过构建“三阶段衔接式”的双创课程思政体系、“三层次递进式”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三平台共享式”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实现思创融合、专创融合、实创融合,从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方面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关键词]高职院校;三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7-0001-04高职院校构建思创、专创、实创“三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仅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也为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对于推动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思创、专创、实创“三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的意义构建思创、专创、实创融合体系是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核心。

思创融合是指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在创新创业教育各环节融入思政元素,塑造学生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1];专创融合是指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夯实学生系统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2];实创融合是指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育融合,提升学生全面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三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社会创新。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改革的思考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改革的思考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改革的思考张溪辉(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350119)【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对高职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全面落实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业热情、创新思维、创业视野和创业能力等。

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作为培技的摇篮,势必要在业方面下大力气,根据国家的号召和政策要求,并结合学校的特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课程体系,融入到学生的实训实践中,最终形成有效且独特的创业&【关键词】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一、力口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过程中,不能仅从理论方面进行,应形势的把握,习最新的理论和政策信息,是结合的方向,把入其中,让在过程中清楚定位未来的方向和最,为今后的就业和指明方向。

作为的式,成为者们的理念,并践。

高职院校把的新内涵、就指导的新指向,融入培养的全过程,不制度、管理制度、激制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工作。

把培养成为的,根植到每之中。

二、创新创业育人目标高职变传统,觉得是一的,对大的心,政支、师资等。

而应彻底改变传统,更理念,明在大培养过中的#革高职院校培养的模式和的。

,在全校范围内对大的行全盖,提升的维、和能力。

其次,要指导的、培等工作,师资的,立一支能力强、业务的教师。

最后,要大赛的参与,这有、形成,为大学生的工作提供有力平台,为高职院校的工作效果行检验。

三、实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院据的不同制定岀每的学分指标,并做好习核办法。

可在一年行通识教,政类、、职等,让在大年能适应大活,的定位,提高自身的基本素养。

,在大年实行分,根据的爱好标的和老师,学院据和创业二者相结合,制定岀的分情况,,可据自身的爱好和路习,修满后,由师评分并在务,算入分。

这期间,一方面学的知识面和创业教育方面更,同时,也让教师在这期间能够得到充分的竞争,对师的水平得到步的提高。

,在大年实行实践,在经过大统分化的习之后,在能力能力方面均得到步的提高,但是在践方面的能力还,故,在大年,应:践能力的提高,可通过、题与、互网+、等途径步。

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体系研究——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为例

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体系研究——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为例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2021年第11期·139·文章编号:2095-6835(2021)11-0139-03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体系研究——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为例*杨亚丽(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46)摘要: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体系进行了研究。

首先说明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的必要性,然后根据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管理办法,结合笔者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的工作经历,总结出现阶段学分认定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供各高校在进行相关工作时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体系;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DOI :10.15913/ki.kjycx.2021.11.060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综合素质成为决定大学生社会竞争能力的核心。

新时代的大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外,还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1]。

2017-02,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提出“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活动以及发表论文、获得专利授权等与专业学习、学业要求相关的经历、成果,可以折算为学分,计入学业成绩”[2]。

可见创新创业学分认定至关重要,但是关于如何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体系,国家尚无明确规定和具体实施办法,各地方、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中,但尚未形成共识。

本文旨在通过案例剖析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体系的思路和建议。

1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的必要性1.1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其中创新为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

2017-03-05,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又指出“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高职院校“三维三层”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三维三层”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课程教学KE CHEN G JI A O XU E高职院校“三维三层”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韩志孝摘要:立足学生职业生涯全局,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从创新创业文化素养和创新创业技能培养方面设置“三个维度”的系统性课程体系,创建适合于“三个维度”学习实践的教学情境,及对应三类课程体系的“三个层次”的物理平台,形成“三维三层”结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以期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创新创业;三维三层;课程体系一、高职院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的意义(一)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回归本质的迫切需要创业教育的价值在于“解放人,激发人的潜能”[1],实现个人超越,促进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因此,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促使学校回归本位、教育回归本质、学生回归本真。

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创业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性、自主性和自为性,不仅能够主动适应和引领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且可以服务国家,特别是服务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

(二)创新创业教育是“三教”改革深度推进的重要突破口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仅要求高职院校能为中高端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而且要求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特别是要满足企业复合化、集成化、绿色化、柔性化、智能化等生产技术发展变革需要,同时,培养的人还要能适应企业岗位的调整变迁。

这些要求与东京创新创业教育国际会议界定的“创新创业教育”精神不谋而合: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等。

这些内在素质及能力的培养需要以学生为本,需要通过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才能统筹实施和全面推进。

(二)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并实现人生价值以学生为本的创新创业教育能锻炼学生克服困难、承担风险的意志,帮助大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实践能力,增长实践本领,内化创新创业文化素养及练就创新创业职业技能,能让大学生在未来的创新创业中少一份风险、多一份自信,促使其朝着生涯规划目标前进,在创业中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 题,如师资力量不足、教学
资源有限等
课程实施效果在不同高校、 不同专业之间存在差异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 课程师资力量不足,缺乏专业性和经验性 课程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性和客观性
培养创新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创新人才培养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 大学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必要的,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创新性和实践性,以及课程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该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提高教育效果。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 新思维。
YOUR LOGO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20XX
Part One Part Four
Part Two Part Five
Part Three Part Six
课程类型:理论课、实践课、 创新创业模拟实训等
课程学分:学分设置较为灵活,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
课程质量:部分课程质量较高, 但整体水平参差不齐
课程评价:评价方式多样,但 评价标准不够统一
理论课程:涵盖创新创业基础理论、案例分析等 实践课程:包括创业计划书撰写、模拟路演等实践环节 校企合作:企业参与课程设计,提供实践机会 在线课程: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注重实 践与理论相结合
课程覆盖面广,涵盖了多个 学科领域
实践操作:组织学 生进行创新创业实 践,如创业计划大 赛、创新项目实施 等。

“双创”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探究

“双创”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探究

“双创”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探究【摘要】本文旨在探究在“双创”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首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明确研究目的。

接着分析了“双创”时代的背景,剖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课程设置。

随后探讨了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估与改进。

最后给出了课程体系的优化建议,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并进行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推动“双创”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双创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教育评估、优化建议、未来发展、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双创”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探究引言随着“双创”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创新创业热潮的兴起,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传统的就业观念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使其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政策层面的支持,也包括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社会需求的变化。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调整教育体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通过深入分析“双创”时代的背景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可以为今后课程体系的优化提供重要的思路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双创”时代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重要力量,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产业升级,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引擎,而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基于“五项融合”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基于“五项融合”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基于“五项融合”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作者:潘俊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10期【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备受关注,其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而言,属于一项强有力的措施,可以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促使区域经济实现稳步发展。

本文重点从“五项融合”的角度阐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开展教育工作的情况,概括相关教育体系构建的方针策略,保证扎实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整体进程。

【关键词】五项融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0-0164-02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进程中,创新创业教育属于一项新的课题,同时也是时代发展至今的必然趋势,主张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的优秀青年,为国家发展做出积极贡献[1]。

知识时代的影响下,国家给予的创新创业扶植力度逐步增大,多种创新创业类的比赛竞相显现,创新型的人才层出不穷,这让国家的发展更具动力。

但是综合分析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进展,能够发现其与社会联系存在着并不密切的情况,尚未运用科学的理念,也未能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区域特征,严重影响到具体的教育成果。

一、基于“五项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现状及意义五项融合是指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中有机地与专业课程融合、第二课堂融合、科研项目融合、技能竞赛融合和校企实习融合,并形成多途径地激励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2]。

(一)现状分析。

目前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首先是学校日常教学的主要内容仍然是以知识结构划分为基础的理论教学,导致教学与实际应用产生差距,这对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了重要的影响,甚至于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如果未能将其改变,将会影响到后续工作的开展。

其次则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时候,所运用到的教育体系松散,多以单个项目为主体,总体数量少,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和平台,并且与日常教学脱离。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构建研究近些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数量呈现出明显的逐年递增趋势,据相关研究统计数据显示,2015 年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已经达到了749 万人,由此足以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市场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为了能够有效促进当代大学生毕业就业率的提升,我国教育部门联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诸多部门共同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意在通过更多的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强劲的支撑,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缓解当前的就业难问题[1] 。

这样的形势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充满着新的挑战,毕竟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当中处于相对弱势的状态。

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毕业生成功创业率的提升,高职院校开始纷纷重视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然而当前社会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攻坚克难关键转型时期,社会对创新型人才数量与质量的要求急剧上升,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进行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只有高职院校学生兼备创业创新能力,才能在创业市场中强化其特殊的优势,由此也就定位了当代高职院校的新的责任使命[2] 。

一、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管理体系构建的动力高职院校的创业创新管理是适应当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切实需要而将创业教育、创新教育与学生专业教育高度整合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意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校内外实践机会,从而提升综合素质,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对自身的客观评价,为今后职业取向与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基,进而逐渐养成良好的创新和创业能力,驱动创业行为[3] 。

由此可见,创业创新教育并非是对学生进行的独立的创业或者创新教育,而是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在整个教学阶段全面渗透创业创新教育理念,从而推动高职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

结合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形势,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管理体系构建的动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顺应国际教育发展规律的大势所趋创业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在1999 年,当时的创业教育核心被认为应着重强调对学生事业心与开拓能力的培养,并且将创业教育同学术教育、职业教育摆在了同样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指出了创业教育对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InnovationI 科技与创新| 2021年第04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21 ) 04-0113-0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基金:2019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政专项课题“协同视阈下高职院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精准帮扶对策研究”(编 号:2019SJB310); 2019年度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以无锡 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编号:19kt113)郑素晓,王力伟(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206)摘 要: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现状为出发点,围绕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展开研究。

首先,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展现状调查,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访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师,在此基 础上对数据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后,找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优化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保障体系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在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学生职业适应能力,服务就业 创业,紧贴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为实现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针对大一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课程,大三学生中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共38学时,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 发展,并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同时在大二学生中开设创新创业网络课程,共32学时”针对对创业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学校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合力开设了SYB 创业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被多次提出,各高校也都积极探索,它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在当前知识经济与全球化背景下走向深化的必然趋势。

高等职业院校应该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入手,对本校实施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整体设计,选择出最适合自身专业特色的教育模式,然后从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管理、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等方面发力,构建和完善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标签:创新;创业;职业院校
1 创新创业教育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意义
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可以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有力举措;同时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促进大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是落实以创业带就业,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一项重要措施。

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是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与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新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众多创业者的创新行为来推动,创业者的不断涌现、创业行为的日益突显,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在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步伐下,对人才培养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创新创业教育恰恰给高职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应该明确意识到创新教育对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性,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改革。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掘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敢于直面社会,使毕业生由求职者转变为职位的创造者,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更是个人发展的拓展和延伸,高职院校做好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 国内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
1997年,“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正式拉开了我国创业教育的帷幕。

2002年,教育部确定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单位,此后,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全面铺开。

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正处于摸索阶段,在热闹的现状背后,创业教育在政策上的缺失仍值得我们反思。

国外由中小企业的兴起和发展来推动创业教育的繁荣,而我国创业教育最主要的原动力,却是来源于社会发展必须解决的民生问题——就业。

当前,我国创业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创业教育目标设定的功利性、创业教育理解的片面性、创业教育支撑体系的局限性以及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单一性。

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不能与知识经济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匹配。

针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成功经验,把出发点建立在
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高度,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鼓励和倡导各类高等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把创业家、企业家和各类社会资源引入高校,加强学校、企业、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逐步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 创新创业教学平台的构建
创新创业基础理论知识是高职院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着力点。

针对在校学生创新创业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着力构建出模块花、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学平台。

着力从学生迈入大学校园伊始,就对学生进行科学、全面、系统的创新创业课堂教育培养,使其初具创业精神、初怀创业品质、初掌创业才能,为后阶段的创业模拟和创业实战奠定坚实基础。

创业模拟实训是架起创业知识转化与理性创业实战的桥梁,是创新创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积极建设创新创业教学基地、创新实验基地、社会实习基地和注册培训基地,并以教学科研园区为基础创建学生科技开发创业园区,以校园商服网点为基础创建学生商业服务创业园区,以心理辅导、法律咨询、外文翻译、家电维修、家教服务等信息与技术服务团队为基础创建学生信息技术创业园区。

在每个创业园区内成立相应的创业园区组织管理机构,负责组织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办企业需要的工商、税务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并为学生的创业启动适当提供小额或无息资金贷款。

同时,以学校产学研办公室为依托,建设创新创业成果孵化基地,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生产力的力度。

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发明、技术专利,要优先提供给有创业愿望的学生,积极鼓励教师成立创业教育研究会,积极鼓励学生成立各种学生创业协会,努力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同时,加强专兼职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建设一支由经济管理类专家、工程技术类专家、政府经济部门专家、成功企业家、孵化器管理专家、风险投资家和执业律师等人员构成的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一是适当引进创新创业教育人才;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训;三是聘请校外知名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开设创业课程,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立相应的分支机构,借以指导和带领全校及各领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

4 结语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经济现代化、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为增加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综合实力,人才建设尤为重要。

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善教育模式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只有理论实践结合的教育才能大大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力。

而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育,为提高教学质量,高等职业院校在加强创新创业理论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实践教育创建大学校园实习基地,培养出与社会“无缝连接”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卢宝臣.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7)
[2]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我国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桂黄宝.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02)
[3]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深层次思考[J].戚业国.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2016年度全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创业研究立项课题,立項编号:JYB20162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