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第十三章
病理学实验指导
6、遵守教研室和实习室各项规章制度。
四、绘图和实习报告描绘病理切片病变简图及书写实习报告是病理学基本技能(或基本功),可以提高观察病变、分析和描述病变的能力。
对培养临床医师书写病历、手术记录、分析临床症状及科学研究均有帮助。
描绘病变要求选择有代表性部分,真实简明的绘出病变特点。
应根据自己观察的病变特点,联系理论课内容,客观的分析,精练地写出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的书写格式如下:(举例)第十四章传染病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要求:(抄写本章“实习目的要求”的内容)二、实习内容:(抄写本章实习的“内容’,大标本、切片的具体名称可不写)三、绘图(或其它内容):淋巴结结核绘图组织切片观察与描述:1、低倍镜:可见正常淋巴组织结构,在淋巴细胞中可见散在结节状病灶及灶性红染无结构、颗粒状物质,即干酪样坏死。
2、高倍镜:结节状病灶由上皮样细胞、朗罕巨细胞、干酪样坏死及周围的成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等构成,即结核结节(对上皮样细胞和郎罕巨细胞可详细描述)。
病理诊断:(左颈部)淋巴结结核实习报告人:×××报告日期:2000年7月15日(程瑞雪)3、心肌肥大(hypertrophy of myocardium)(1)高血压患者心脏体积大于正常,重量增加;(2)切面以左心室肥厚为主(为什么?);乳头肌增粗;(3)心腔扩大不明显(向心性)。
4、肝水变性(hydropic degeneration of liver)肝脏体积增大,被膜紧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色苍白浑浊。
请推测其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5、肾水变性(hydropic degeneration of kidney)肾脏体积增大,被膜紧张,切面隆起,色苍白浑浊,皮髓质分界不清。
6、脾被膜透明变性(hyaline degeneration of spleen capsule)脾脏淤血、肿大,包膜(或部分包膜)增厚,呈灰白色,半透明毛玻璃样、质硬(似在局部涂上一层糖衣,故俗称“糖衣脾”)。
病理学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课程复习
第十三章内分泌系统疾病知识框架重点知识第一节甲状腺疾病掌握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和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熟悉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和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甲状腺肿瘤。
了解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分类;甲状腺炎的分类。
1.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diffuse nontoxic goiter)(又称为单纯性甲状腺肿,simple goiter)1.1概念由于缺碘或某些致甲状腺因子所致甲状腺非肿瘤性增生性疾病,不伴甲亢,分为地方性和散在性两种。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诊断标准:超过该地区人口总数10%以上人群出现弥漫性或局限性甲状腺肿。
WHO建议:成人碘摄入量:150mg/d。
1.2病因与下列原因有关:缺碘,大量氟和钙影响碘吸收,高碘,遗传与免疫。
1.3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1.3.1增生期(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肿,diffuse hyperpIastic goiter) M: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中度肿大、表面光滑,约150g左右。
m:滤泡上皮增生,小滤泡和小假乳头形成,胶质少。
临床:无明湿症状,甲状腺功能无改变1.3.2胶质储积期(弥漫性胶样甲状腺肿,diffuse colloid goiter)M: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中度肿大,200~300g左右,表面光滑,切面呈半透明胶胨状。
m:滤泡增生病变+滤泡复旧病变,滤泡腔高度扩大,大量胶质储积。
临床:无明显症状。
1.3.3结节期(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M:甲状腺不对称结节状增大,结节大小不一,可伴出血,坏死,囊性变,钙化和瘢痕形成。
m:纤维组织增生,分割包绕(滤泡增生病变+滤泡复旧病变+萎缩滤泡)形成大小不一结节。
临床:可出现压迫,吞咽困难,窒息,呼吸困难等症状。
2.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diffuse toxic goiter)2.1概念血中甲状腺素(T4)升高,作用于全身各器官组织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简称甲亢。
病理学(多图预警):13. 内分泌系统疾病
二、垂体前叶功能亢进与低下
4、Simmond综合征(Simmond syndrome) 是由于炎症、肿瘤、血液循环障碍、损
伤等原因使垂体叶各种激素分泌障碍的一 种综合征,导致相应的靶器官如甲状腺、 肾上腺、性腺等萎缩,病程呈慢性经过, 以出现恶病质、过早衰老及各种激素分泌 低下和产生相应临床症状为特征。
指血中甲状腺素过多,作用于全身各组织所引起 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统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由于约有1 /3患者有眼球突出,故又称为突眼性甲状腺肿 (exophthalmic goiter),又有称为Graves病,或 Basedow病。
织增生、肥大或萎缩。
第一节 垂 体 疾 病
垂 体的正常分泌功能
垂体前叶:
嗜酸性细胞 :① 促生长素细胞→生长激素 (growth hormone GH)
② 催乳素细胞→催乳素(prolactin PRL)
嗜碱性细胞:① 促甲状腺素细胞→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 ② 促性腺激素细胞→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和促黄体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 ) ③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drenocorticotropin hormone ACTH)和促脂解激素 (lipotrophic hormone LPH)
1、垂体腺瘤 (pituitary adenoma)
病理变化:组织学类型 ①嫌色性细胞腺瘤(chromophobe cell
adenoma约占垂体腺瘤2/3) ②嗜酸性细胞腺瘤(acidophile cell adenoma) ③嗜碱性细胞腺瘤(basophile cell adenoma) ④混合细胞腺瘤(mixed cell adenoma)
病理学主要知识要点整理
绪论&第一章疾病概论[常见的基本病理过程有哪些]局部(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炎症)和全身(发热、休克)、多种病理过程(大叶性肺炎:炎症、发热、缺氧、休克)[病理学在医学体系中的地位是]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学科之一;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与基础医学中多学科密切交叉相关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学习临床医学的必要基础[概念:病理过程病理状态(分别举例)]病理过程: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可共同具有的一组功能、代和形态结构的变化无特异性、局部(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炎症)和全身(发热、休克)、多种病理过程(大叶性肺炎:炎症、发热、缺氧、休克)病理状态:是指相对稳定或发展极为缓慢的局部形态变化,常是病理过程的后果烧伤后的皮肤瘢痕、关节炎后的关节强直[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最常见的是?]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最常见),营养性,遗传性(遗传性疾病、遗传易感性),先天性,免疫性,精神、心理和社会[遗传性因素的两种情况是什么?举例说明]遗传性疾病: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直接引起的。
基因突变(苯酮尿症、白化病)、染色体畸变(先天愚型)遗传易感性:易患某些疾病的遗传特性。
高血压病、消化性溃疡、糖尿病、精神分裂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转归包括?]康复(完全、不完全)、死亡(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康复的两种形式为?]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何谓脑死亡?]大脑功能完全停止,脑电波消失,脑干功能停止大脑对缺氧甚为敏感,血液停止供应后大脑皮质耐受缺氧的时间仅为6-8分钟,其后进入不可恢复的状态,称为“脑死亡”第五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适应在形态学上的表现包括?]萎缩、肥大、增生、化生[何为萎缩?其分类有哪些并举例说明]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实质细胞的体积缩小,可以伴发实质细胞数量的减少生理性萎缩:分泌性、老化病理性萎缩全身:慢性消耗性疾病(肺结核)、晚期肿瘤(恶性肿瘤)局部:营养不良性(缺血、缺氧)、压迫性(积水、结石)、废用性(骨折、一次咀嚼)、神经损伤性(脊髓灰质炎)、分泌性(垂体缺血、坏死);局部放射治疗后,其附近器官也可发生萎缩[发生萎缩的组织器官有哪些形态学变化?]肉眼:体积缩小、重量减轻、颜色变深、质地变韧、边缘尖锐、包膜增厚皱缩镜下: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兼细胞数目减少;间质结缔组织略有增生;胞质中可见褐色颗粒,称脂褐素[化生的定义、分类与其对机体的影响]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而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分类:鳞状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结缔组织和支持组织化生对机体的影响:化生的鳞状上皮,增强了局部抗御环境因子刺激的能力,却减弱了黏膜的自净机制;化生的上皮可以变恶[引起细胞水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其发生的主要部位在哪?病理变化和结局如何] 原因:感染(肝炎、肺炎、脑膜炎、败血症)、中毒(砷、磷中毒)、缺氧(贫血、休克、窒息)好发部位:肝、肾、心肉眼:浑浊肿胀。
自考《病理学》题库及答案(第十三章神经系统疾病)一
自考《病理学》题库及答案(第十三章神经系统疾病)一第十三章神经系统疾病一、试题[名词解释]1.脑水肿(brain edema)2.卫星现象(satellitosis)3.神经细胞现象(neuronophagia)4.红色神经元(red nerve cell)5.脑积水(hydrocephalus)6.沃一弗综合征(Waterhouse-Friederichsen syndrome)7.管套或围管状浸润(perivascular inflammatory Infiltrates)8.胶质结节(glial nodule)9.状软化灶(reticular softening lesion)10.菊形团(rosette)11.假菊形团(pseudorosette)12.老年斑(senile plaque)13.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14.砂粒体(psammoma body)[选择题](一)A型题1.脑缺血时,相关神经细胞首先发生的变化是A.中央性Nissl体溶解和坏死B.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C.星形胶质细胞肿胀D.泡沫细胞E.胶质瘢痕2.胶质瘢痕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形成的?A.原浆型星形细胞B.成纤维细胞C.肥胖型星形细胞D.纤维型星形细胞E.小胶质细胞3.格子细胞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变化而来?A.原浆型星形细胞B.纤维型星形细胞C.小胶质细胞D.肥胖型星形细胞E.少突胶质细胞4.下列那种细胞参与形成卫星现象?A.小胶质细胞B.淋巴细胞C.星形细胞D.中性粒细胞E.少突胶质细胞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致病菌是A.流感杆菌B.球菌C.球菌D.杆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6.沃一弗(Waterhouse-Friderichsen)综合征主要见于A.肿瘤B.流行性脑膜炎C.脑炎D.日本血吸虫病E.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病7.急性脑脓肿的最常见致死原因是A.周围脑水肿B.颅内高压C.脑瘤D.高热E.脓肿破入脑室8.中枢神经系统疱疹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A.单纯疱疹病毒B.带状疱疹病毒C.EB病毒D.巨细胞病毒E.以上都不是9.下列哪项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叙述是正确的?A.乙型脑炎病毒为DNA病毒B.病变广泛累及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灰质C.多在冬、春季流行D.成人感染乙型脑炎病毒多为显性感染E.神经细胞胞质中常见包含体形[Nextpage]10.脊髓灰质炎病变最严重的部位是A.延髓B.脑桥C.小脑D.脊髓腰膨大E.脊髓颈膨大11.下列哪项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叙述是正确的?A.乙型脑炎病毒属DNA病毒B.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围血管浸润C.灶性神经组织坏死、液化,形成篓空的筛网状软化灶,这种病变具有必然的诊断意义D.小胶质结节形成愈多,预后愈好E.出现脑膜刺激征者基本上可排除乙型脑炎12.对诊断狂犬病帮忙最大的是A.有狗咬伤史B.病变在神经根、脑干下端、下丘脑最为显著C.神经细胞胞质中有Negri小体D.脑脊液检查E.用电镜不雅察寻找病毒颗粒13.下列哪项关于病毒性脑炎的叙述是不正确的?A.疱疹病毒主要寄生在额叶及顶叶眶部的神经细胞B.虫媒病毒包罗乙型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毒C.肠源性病毒包罗脊髓灰质炎病毒、Coxackie病毒、Echo病毒D.其典型病变是神经细胞溶解、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多量中性粒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浸润E.乙型脑炎病毒在自然界的循环规律为:动物一蚊一动物14.下列哪项关于病原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是不正确的?A.血源性感染B.直接感染C.局部扩散D.经神经感染E.以上均不是15.脑缺血缺氧多长时间即可导致神经细胞的死亡?A.2分钟B.4分钟C.6分钟D.8分钟E.10分钟16.下列细胞中,哪种细胞最能耐受缺氧?A.神经细胞B.星形细胞C.小胶质细胞D.施万细胞E.血管内皮细胞17.在缺血多久后脑缺血的组织学变化才较明显?A.12小时B.10小时C.8小时D.6小时E.4小时18.下列哪项关于腔隙状坏死的叙述是正确的?A.是直径大于1.5cm的囊型病变B.常为单发C.发生在皮质,不见于白质D.最常见的原因是脑脓肿E.可无临床表示19.最常见的脑出血原因是A.血管畸形B.血管瘤破裂C.血液病D.原发性高血压E.脑脓肿20.最多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是A.胶质瘤B.脑膜瘤C.听神经瘤D.髓母细胞瘤E.血管母细胞瘤[问答题]1.流行性脑膜炎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区别?2.阿尔茨海默病与帕金森病比力,它们之间有何异同?3.胶质瘤的生物学特性与其他部位的肿瘤有何不同? 4.海绵状脑病的组成及其病理特点。
第九版病理学第十三章泌尿系统疾病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学第十三章泌尿系统疾病考点剖析内容提要:笔者以步宏、李一雷主编的病理学第九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第九版病理学各章必考的考点剖析,共十八章。
本章为第十三章泌尿系统疾病。
本章考点剖析内容全面、新颖,有重点难点、名词解释(18)、简述题(23)、填空题(8)及单项选择题(24)。
适用于本科及高职高专临床、口腔、医学、高护、助产等专业学生学习病理学使用,也适用于临床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人员及研究生考试人员使用。
目录第十三章泌尿系统疾病第一节肾小球疾病第二节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第三节肾和膀胱常见肿瘤重点难点掌握: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和间质肾炎的基本概念、主要病理变化和分型,各型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熟悉: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了解:泌尿系统疾病常见肿瘤的基本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一、名词解释(18)1、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是指一组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超敏反应性疾病,简称肾炎。
临床主要表现为尿的改变(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
肾小球肾炎一般分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两类。
2、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非肾小球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与抗原在血液循环中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随血流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时沉积于肾小球内,在补体等参与下,引起肾小球损伤。
3、原位免疫复合物沉积:是指抗体与肾小球内固有的抗原或经血液循环植入的非肾性抗原在肾小球原位直接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肾小球损伤。
4、肾小球基膜抗原:是指在感染或某些因素作用下,肾小球基膜的结构发生改变,作为自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或某些生物病原体与肾小球基膜有共同的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与肾小球基膜起交叉免疫反应。
5、植入性抗原:是指一些内源性和外源性非肾性抗原首先与肾小球内的成分结合,形成植入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与植入性抗原在肾小球原位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肾小球损伤。
病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温州医科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1.将某种组织或单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培养不属于病理学范畴。
()A:错B:对答案:A第一章测试1.下列哪一项不引起营养不良性钙化?()A:血吸虫病B:甲状旁腺功能亢进C:下肢静脉血栓D:肾结核坏死灶E: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答案:B2.区别坏死与组织死后自溶的可靠依据:()A:细胞器溶解B:是否保存细胞轮廓C:周围有无炎症反应D:溶酶体膜破坏,酶释放到胞质E: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答案:C3.细胞坏死主要表现在()A:细胞连接B:细胞核C:细胞膜D:细胞器E:细胞质答案:B4.与液化性坏死无关的是()A: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脂肪坏死B:肾梗死C:脑组织坏死D:化脓菌感染E:乳房外伤性脂肪坏死答案:B5.关于干性坏疽正确的是:()A:阑尾坏死伴腐败菌感染B:实质脏器凝固性坏死后细菌感染C:肺组织坏死伴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D:糖尿病所引起的肢端坏死E:肢体动脉闭塞,静脉回流受阻答案:D第二章测试1.再生过程中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属于( )A:与疤痕收缩有关B:稳定细胞C:永久性细胞D:不稳定细胞E:与疤痕修复后抗拉力较正常组织弱有关答案:D2.组织创伤由结缔组织取代的过程称:( )A:完全性再生B:不典型增生C:瘢痕修复D:化生E:异型增生答案:C3.下列哪一项为再生能力差的组织?()A:分化成熟的组织B:生理情况下经常更新的组织C:呼吸道被覆上皮D:分化程度低的组织E:容易遭受损伤的组织答案:A4.下列各种细胞再生能力最强的是:()A:表皮细胞B:肾小管上皮细胞C:雪旺氏细胞D:平滑肌细胞E:血管内皮细胞答案:A5.关于肉芽组织下列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不完全修复的必由之路B:常伴有炎性水肿,数量不等的炎症细胞C:当它老化时血管和胶原均见增多D: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E:最后被大量的纤维细胞取代答案:C1.妊娠后期的妇女往往出现下肢或足背皮下水肿,引起水肿的原因为:( )A:下肢血管的出血B:下肢血管的炎症性充血C:下肢动脉的减压后充血D:下肢静脉的淤血E:下肢动脉生理性充血答案:D2.下列对肝淤血脂肪变的病变特点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高度脂肪变性B:肝小叶中央静脉肝窦明显扩张充血C:肝小叶周边肝细胞高度脂肪变性D:肝脏体积增大,表面和切面呈暗红色E:肝小叶中央肝细胞坏死、崩解答案:A3.关于白色血栓,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 )A:白色血栓主要由血小板和纤维素组成B:白色血栓可见于风湿性心内膜炎C:白色血栓构成静脉血栓的头部D:白色血栓常含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故肉眼呈白色E:白色血栓机化可致心瓣膜变形答案:D4.某患者患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其二尖瓣瓣膜上出现一黄豆大的赘生物,此赘生物脱落后将不会引起以下哪种栓塞:( )A:脑动脉栓塞B:肠系膜动脉栓塞C:脾动脉栓塞D:肺动脉栓塞E:肾动脉栓塞答案:D5.某男车祸后股骨骨折入院,急救后情况稳定,第2天突发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终因右心衰竭死亡,该患者的死亡原因最有可能为:( ) A:血栓栓塞B:肺骨髓组织栓塞C:肺受伤动脉破裂出血D:肺气体栓塞E:肺脂肪栓塞答案:E1.“绒毛心”的病变属于()A:浆液性炎B:出血性炎C:脓肿D:纤维素性炎E:蜂窝织炎答案:D2.蜂窝织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结核杆菌C:溶血性链球菌D:淋球菌E:伤寒杆菌答案:C3.白细胞渗出是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
三基练习-病理学-第13章 泌尿系统疾病+答案+完整解析
三基练习-病理学-第13章泌尿系统疾病+答案+完整解析1、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增生的细胞是()A、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和脏层上皮细胞B、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和炎症细胞C、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D、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和系膜细胞E、肾小球周围纤维细胞和系膜细胞解析: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又称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或急性肾炎,其主要特点是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肿胀为主,伴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正确答案:C2、肾盂肾炎属于()A、化脓性炎B、纤维素性炎C、肉芽肿性炎D、出血性炎E、增生性炎解析:肾盂肾炎是由细菌直接感染引起的肾盂和肾间质的化脓性炎症,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正确答案:A3、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患者咯血是由于()A、肺淤血B、肺纤维素性炎C、肺化脓性炎D、交叉免疫反应引起的肺损伤E、肺空洞解析: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患者咯血是由于交叉免疫反应引起的肺损伤。
正确答案:D4、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电镜下的典型表现是()A、广泛足突消失B、电子致密物呈“飘带”样在肾小球基底膜沉积C、电子致密物在系膜区沉积D、电子致密物呈“驼峰”样在上皮下;沉积E、毛细血管腔内中性粒细胞浸润解析:①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也称急性肾炎,光镜下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电镜特点为"驼峰"样电子致密物沉积于上皮下。
②足突消失为微小病变性肾病的特点;电子致密物沉积于基底膜为Ⅱ型膜增生性肾炎的特点;电子致密物沉积于系膜区为系膜增生性肾炎的特点;中性粒细胞浸润于毛细血管腔内为急性肾炎早期的一般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D5、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肾脏肉眼外观呈()A、大白肾B、大红肾C、蚤咬肾D、颗粒性固缩肾E、无变化解析:颗粒性固缩肾由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引起。
正确答案:D6、慢性肾盂肾炎的肾脏肉眼观察不同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表现是():A、颜色苍白B、有大而不规则的凹陷瘢痕C、表面呈细颗粒状D、体积缩小E、皮髓质分界不清解析:慢性肾盂肾炎起病缓慢或隐匿,病程长,反复岀现肾实质的化脓性炎症,肾组织损伤,机化并瘢痕修复,表现为肾脏表面不规则的凹陷瘢痕。
病理学 10 第13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PPT课件
2.局部:占多数,肿瘤 局限于某一部位;
镜下观: 1.腺癌 2.腺鳞癌 3.腺棘癌
腺癌
腺鳞癌
临床病理联系 主要为阴道不规则出血,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扩散 1.直接蔓延:向上达子宫角、输卵管、卵巢和其他盆腔器 官;向下至宫颈管和阴道;向外侵透肌层达浆膜,蔓 延至输卵管和卵巢,累及腹膜、大网膜。 2.淋巴道转移:宫底部癌多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子 宫角部癌多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累及宫颈管的癌多 转移至宫旁、髂内外、髂总淋巴结。 3.血道转移:肺、肝、骨。
宫颈癌累及膀胱直肠瘘
子宫体癌:
又称子宫内膜腺癌
(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 一.概述 1.发病上升 2.绝经期、绝经后妇女,50-59 3. 不规则阴道流血 4.生长缓慢,转移较晚 5.与雌激素刺激有关病理变化: 二.病理变化 肉眼观: 部位:多见于宫底及后壁,少数在侧壁、宫角、前壁 、 子宫下段 1.弥漫型:肿瘤可累及整个宫腔
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
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
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
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
(二)粘液性肿瘤
较少见。85%为良性和交界性,余为恶性。 病理变化:肉眼:多个囊腔。若有较多乳头和实性区域、出 血、坏死及包膜浸润,可能为恶性。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
.
镜下观: 良性:囊腔被覆单层高柱状上皮。 交界性:含较多乳头结构,细胞层次多,但不超过3层。 恶性:细胞异型性明显,复杂的腺体和乳头,有出芽、搭桥 及实性巢区,间质浸润。
侵蚀性葡萄胎
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
是滋养层细胞发生的高度恶性肿瘤。 大约有50%发生于葡萄胎后;25%发生于流产后; 20%发生于正常分娩后;5%发生于早产和异位妊娠。30岁 左右女性多见。
病理学教学第十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
自我检测
二、选择题 A1型题
3.大叶性肺炎患者咳铁锈色痰是由于 A.肺内小的化脓及出血 B.肺泡内红细胞的渗出 C.肺泡内纤维素的渗出 D.肺肉质变
E. 肺泡内中性粒细胞的渗出 4.小叶性肺炎的病变实质为:
自我检测
二、选择题
A2型题 1.男性,45岁,20年吸烟史。5年前每当气候转凉即开始咳嗽,咳白色粘痰,直至天气转暖后好 转不咳;近1年来咳嗽发作频繁,但干咳少痰,其可能原因为: A.支气管扩张
B.支气管哮喘
C.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支气管粘膜和腺体萎缩 D.肺癌广泛转移
E.肺气肿合并慢性肺心病 2.在肺组织切片中,见细支气管壁充血水肿,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内及其周围肺泡有 大量浆液性脓性渗出物,应诊断为:
第三节 呼吸衰竭
❖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指外呼吸功能严重 障碍,导致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伴有或不伴有 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增高的病理过程。一般以PaO2 低于8kPa(60mmHg)、PaCO2高于6.67kPa( 50mmHg)作为判断呼吸衰竭的标准。
物中的纤维蛋白,大量未能被溶解吸收的纤维蛋白则被肉芽组织取代而机化,病 变肺组织呈褐色肉样外观,故称肺肉质变。
▪ (2)肺脓肿及脓胸:当病原菌毒力强大或机体抵抗力低下时,由金黄色葡萄球菌 和肺炎链球菌混合感染者,易并发肺脓肿,并常伴有脓胸。
▪ (3)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严重感染时,细菌侵入血液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所致 ▪ (4)中毒性休克:常见于重症病例,是大叶性肺炎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出现严重
▪ 1.病因和发病机制 小叶性肺炎常由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所致,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 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杆菌和大肠杆菌等,它们常是口腔或上呼吸道内的常驻 菌群,当患传染病或营养不良、恶病质等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呼吸系统防御功能 受损,这些细菌就可能侵入细支气管及末梢肺组织生长繁殖,引起小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常成为某些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吸入性肺炎等。
病理学第十三章泌尿系统疾病重点知识点归纳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分类
肾小球轻微病变 7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6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
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1.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2.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外)
3.膜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
4.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肾素
促RBC生成素
高活性VitD3:钙磷代谢、促进成⻣
结构
肾单位:
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产生原尿)
肾小管(重吸收、排泄)
肾小体:肾小球:毛细血管(血管内皮细胞)
系膜、系膜细胞
基底膜
肾小囊:壁层上皮细胞
脏层上皮细胞(足细胞)
体积依赖性屏障作用:
一般情况下,69kD的白蛋白可少量滤过,150~200kD的免疫球蛋白则阻止在基膜内。
9.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基本病理变化
• 变质
肾小球固有C变性或坏死
• 渗出
中性粒及单核C;可有纤维素渗出,RBC漏出
• 增生
系膜C,内皮C, 壁层C 系膜基质 基底膜增厚
• 玻璃样变和硬化
• 肾小管和间质的改变
(一)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AAA
病因
病理变化:大体 、光镜、电镜、免疫荧光
(括号内为原因)
预后
大部分→治愈,尤其是儿童
少数→慢性
极少数→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死亡
(二)弥漫性新月体肾小球肾炎 AAA
概述
病理变化
临床与病理联系
结局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是一种少⻅的类型,成年人多⻅
发病机理主要是体内产生抗基底膜抗体, 导致肾小球损伤。
高职高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第十三章呼吸系统疾病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徐久元内容提要:笔者以张忠、王化修主编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八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这本《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
本教案主要供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使用。
本教案学时安排72学时,共十九章。
本章为第十三章呼吸系统疾病。
本教案内容全面、新颖,参考了步宏、李一雷主编的病理学第九版教材及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第九版教材。
第十三章呼吸系统疾病3、风湿病。
4、心功能不全。
(二)学习任务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肺炎3、慢性肺源性心脏4、呼吸系统常见肿瘤5、肺功能不全。
(三)任务实施任务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慢性支气管炎:是指发生在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以老年人为多见。
临床上以病程长、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为特征,以咳嗽、咳痰、喘息为主要症状。
上述症状每年持续约3个月,连续2年以上即可诊断。
晚期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病因及发病机制①呼吸道反复感染②理化因素❶吸烟❷空气污染❸气候因素。
③过敏因素。
④其他因素。
(2)病理变化①粘膜上皮纤毛粘连、倒伏、脱失,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坏死。
杯状细胞增生。
②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出现鳞状上皮化生。
粘膜下腺体增生、肥大、浆液性上皮发生粘液性化生。
③支气管壁平滑肌、各层均有充血、水肿及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管壁平滑肌束断裂、萎缩,弹性纤维及软骨萎缩、钙化,甚至骨化。
④喘息型患者支气管平滑肌增生、肥大、支气管管腔狭窄,有时管壁软骨可以发生变性、纤维化、骨化和钙化。
(3)、临床病理联系①咳嗽、咳白色泡沫粘液痰。
急性发作或继发感染时,患者出现粘液脓性痰。
②肺部可闻及干、湿性罗音。
③哮喘样发作,气急不能平卧,双肺布满哮鸣音。
④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2、肺气肿(1)病因及发病机制①细支气管阻塞性通气障碍②细支气管壁和肺泡壁的结构损伤(2)病理变化肉眼观,肺气肿呈弥漫性,肺显著膨大,边缘钝圆,色泽苍白,肺组织柔软而缺少弹性,指压后遗留压痕,触之捻发音增强。
病理学课件第十三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增加,引发组织损伤。
组织结构变化
炎症反应
缺血-再灌注时,炎症反应增加,导致 组织损伤。
纤维化
缺血-再灌注后,组织发生纤维化,影 响组织正常功能。
03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
预防措施
A
早期诊断与治疗
对可能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疾病进行早期诊 断和治疗,以预防损伤的发生。
控制危险因素
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进 行控制,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风险。
B
C
改善微循环
通过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灌注,预防缺血 -再灌注损伤。
加强锻炼与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人们加强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
D
治疗原则
迅速恢复血流灌注
一旦发生缺血-再灌注 损伤,应尽快恢复血流 灌注,以减轻损伤程度 。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结词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导致肢体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
详细描述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肢体因缺血导致肌肉和神经受损,血流再通后引起的进一步损伤。这种损伤 可导致肢体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其机制涉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微循环障碍等。治疗原则包括 早期解除缺血、抗炎、抗凝和改善微循环等。
氧化磷酸化障碍
再灌注后,细胞内氧化磷酸化过程受 阻,ATP生成减少,影响细胞正常生 理功能。
细胞器损伤
线粒体损伤
缺血-再灌注时,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引发细胞死亡。
内质网损伤
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缺血-再灌注时,内质网功能受损,影响蛋 白质合成和加工。
细胞死亡
坏死
缺血-再灌注时,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导致细胞坏死。
(6)病理学--第十三章第四节 DIC(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
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第十三章 DIC1.何谓DIC?容易引起DIC的常见疾病或病理过程有哪些?DIC的触发因素有哪几方面?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或称DIC的诱因)有哪些?答:DIC是指继发于一些临床基础疾病(或称原发病)或病理过程,以广泛微血栓形成并继而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是很多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一个危重阶段。
)DIC的常见病因分类主要疾病或病理过程感染性疾病败血症、内毒素血症广泛组织损伤大手术、大面积挫伤或烧伤产科并发症羊水栓塞、胎盘早剥、宫内死胎急性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恶性实体瘤呼吸、消化和泌尿系统癌肿,尤其在转移性癌肿多见肝、肾疾病急性肝炎、肝硬化、肾小球肾炎休克大出血、变应性或感染性休克胶原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SLE、硬皮病、新生儿硬肿症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心室或大动脉瘤血管内溶血不适输血DIC的触发因素:①组织损伤,释放组织因子;②血管内皮细胞损伤;③细菌内毒素作用;④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⑤蛋白水解酶作用;⑥颗粒和胶原物质出现;⑦病毒或其他病原微生物侵袭。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或称DIC的诱因):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②严重肝脏疾病;③血液的高凝状态;④微循环障碍;⑤纤溶系统功能受抑制。
2.DIC的发生、发展除与一些临床基础疾病的影响有关,还与哪些环节(或称病理过程)有关?其中哪一个环节是DIC的起始环节?DIC时,外源性凝血系统和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启动与哪些因素有关?答:与DIC的发生发展有关的主要环节是:①大量促凝物质入血;②凝血系统激活(或活化);③广泛微血栓形成;④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⑤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或简称继发性纤溶亢进)(纤溶系统可在DIC 患者血凝启动时被活化。
)其中大量促凝物质入血,激活凝血系统,启动凝血反应是DIC的起始环节。
DIC时,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启动与严重组织损伤表达或释放组织因子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结核病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可经血道和呼吸道感染B.与人有关的结核菌有人型和牛型C.增生为主的病变见于抵抗力低下和菌量多D.结节中有类上皮细胞E.干酪样坏死物中多含有一定量的结核杆菌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3.23此题得分:3.232.第5题作为重要传染源的肺结核病是:A.浸润型肺结核B.肺门淋巴结结核C.结核球D.结核性胸膜炎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3.23此题得分:3.233.第6题原发性肺结核的发展与结局:A.大多数自然痊愈B.大多数通过血道播散C.大多数通过支气管播散D.多数合并肺粟粒性结核E.多数合并肺外器官结核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3.23此题得分:3.234.第7题结核结节中不包括下列哪项?A.类上皮细胞B.淋巴细胞C.纤维母细胞D.朗格汉斯巨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您的答案:E题目分数:3.23此题得分:3.235.第8题下列哪项是继发性肺结核所不具备的?A.肺尖最常受累B.可形成纤维性空洞C.病程长,时好时坏D.新旧病变交替E.淋巴道播散为主答案:E您的答案:E题目分数:3.23此题得分:3.236.第9题结核病时发生的变态反应属于:A.Ⅰ型变态反应B.Ⅱ型变态反应C.Ⅲ型变态反应D.Ⅰ和Ⅱ型变态反应E.Ⅳ型变态反应答案:E您的答案:E题目分数:3.23此题得分:3.237.第10题下面哪项不是AIDS的传播途径A.各种体液如精液、尿液、泪液、唾液、乳头及阴道分泌物B.性接触C.血液或血液制品D.静脉吸毒E.拥抱和握手答案:E您的答案:E题目分数:3.23此题得分:3.238.第11题关于原发肺结核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多见于儿童B.病变从肺尖开始C.病变可自然痊愈D.结核菌易侵入淋巴管播散E.原发综合征是其特点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3.23此题得分:3.239.第12题当机体抵抗力低下而结核菌致病力增强时,可发生以下哪项变化?A.渗出物可经淋巴道吸收B.干酪样坏死物可溶解液化排出形成空洞C.小的坏死物可完全纤维化D.坏死灶内有钙质沉积E.可形成结核瘤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3.23此题得分:3.2310.第13题下列哪种属于一期梅毒的病变A.睾丸树胶样肿B.皮肤梅毒疹C.外生殖器软性下疳D.外生殖器硬性下疳E.梅毒性主动性炎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3.23此题得分:3.2311.第14题AIDS容易并发的恶性肿瘤是A.纤维肉瘤B.恶性黑色素瘤C.Kaposi肉瘤D.骨肉瘤E.白血病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3.23此题得分:3.2312.第15题艾滋病病毒主要侵害的细胞为A.中性粒细胞B.CD4+T细胞C.浆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单核细胞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3.23此题得分:3.2313.第1题结核结节答案:结核结节:又称结核性肉芽肿,为境界清楚的增生性病变。
增生的细胞主要为巨噬细胞演变而来的类上皮细胞,此外还可见核呈马蹄形分布的多核巨细胞(郎罕巨细胞),结节周边常见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由于变态反应的原因,结核结节的中央常发生干酪样坏死。
结核结节的直径大约为1~ 2 mm左右。
您的答案:结核结节:又称结核性肉芽肿,为境界清楚的增生性病变。
增生的细胞主要为巨噬细胞演变而来的类上皮细胞,此外还可见核呈马蹄形分布的多核巨细胞(郎罕巨细胞),结节周边常见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由于变态反应的原因,结核结节的中央常发生干酪样坏死。
结核结节的直径大约为1~ 2 mm左右。
题目分数:6.45此题得分:0.0教师未批改14.第2题结核球答案:结核球:又称结核瘤,发生于肺结核的直径2 cm 以上、周围有纤维结缔组织包绕的干酪样坏死灶。
您的答案:结核球:又称结核瘤,发生于肺结核的直径2 cm 以上、周围有纤维结缔组织包绕的干酪样坏死灶。
题目分数:6.45此题得分:0.0教师未批改15.第4题原发综合征答案: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的特征性病变,由最先发病的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的结核性淋巴管炎却所属引流淋巴结结核三者构成,病变的性质多为渗出性和坏死性。
原发综合征最常见于肺,也可见于其他部位( 如肠的原发综合征) 。
您的答案: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的特征性病变,由最先发病的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的结核性淋巴管炎却所属引流淋巴结结核三者构成,病变的性质多为渗出性和坏死性。
原发综合征最常见于肺,也可见于其他部位( 如肠的原发综合征) 。
题目分数:6.45此题得分:0.0教师未批改16.第16题筛状软化灶答案:筛状软化灶: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特征性病变。
脑内出现灶性的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坏死、液化,病灶仅残留下部分神经纤维和结缔组织。
肉眼观为疏松的坏死灶,镜下观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筛状病灶,病灶内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消失,因此称为筛状软化灶。
您的答案:筛状软化灶: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特征性病变。
脑内出现灶性的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坏死、液化,病灶仅残留下部分神经纤维和结缔组织。
肉眼观为疏松的坏死灶,镜下观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筛状病灶,病灶内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消失,因此称为筛状软化灶。
题目分数:6.45此题得分:0.0教师未批改17.第17题树胶肿答案:病灶为灰白色、境界清楚、大小不等、质地坚韧、略有弹性如树胶故称树胶肿,又称梅毒瘤,是梅毒的特征性病变。
镜下结构类似结核肉芽肿,中央为凝固性坏死,类似干酪样坏死,不同于结核结节是坏死不彻底,弹力纤维可保存,类上皮细胞和Langhans巨细胞较少。
其周围的小动脉内膜炎和血管周围炎较明显。
树胶肿可被吸收、纤维化和疤痕形成但很少钙化。
树胶肿可累及任何器官,是晚期梅毒的特征性病变,最常见于皮肤、粘膜、肝、骨和睾丸。
您的答案:病灶为灰白色、境界清楚、大小不等、质地坚韧、略有弹性如树胶故称树胶肿,又称梅毒瘤,是梅毒的特征性病变。
镜下结构类似结核肉芽肿,中央为凝固性坏死,类似干酪样坏死,不同于结核结节是坏死不彻底,弹力纤维可保存,类上皮细胞和Langhans巨细胞较少。
其周围的小动脉内膜炎和血管周围炎较明显。
树胶肿可被吸收、纤维化和疤痕形成但很少钙化。
树胶肿可累及任何器官,是晚期梅毒的特征性病变,最常见于皮肤、粘膜、肝、骨和睾丸。
题目分数:6.45此题得分:0.0教师未批改18.第18题简述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归答案:可出现变质、渗出、增生三种改变。
三种病变并不是孤立的,往往同时存在而以某一种病变为主,而且可互相转化。
如以渗出为主的病变可因适当治疗和机体抵抗力增强而转化为增生为主的病变;反之,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变态反应增强时,原来增生为主病变可转化为渗出或变质为主病变,或原来渗出性病变转化为变质性病变。
转归:转向愈合:(1)吸收消散为渗出性病变的主要愈合方式,渗出物通过淋巴道和血道吸收,使病灶缩小或消散。
较小范围干酪样坏死或增生性病变,经积极治疗,也可以吸收消散。
(2)纤维化及钙化增生性病变和小范围干酪样坏死灶可逐渐纤维化,最后形成疤痕而愈合,较大的干酪样坏死则由其周边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纤维包裹,其中坏死物质逐渐干燥和钙化。
转向恶化:(1)浸润进展结核病恶化时,病灶周围出现渗出性病变,病灶范围不断扩大,并继发干酪样坏死。
(2)溶解播散当病情继续恶化时,干酪样坏死物质可溶解液化,形成半流体物质,可经体内的自然管道排出,形成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的空洞。
坏死物中含有大量结核杆菌,既可通过自然管道播散到邻近部位而引起新的病灶,又可通过淋巴道和血道播散到全身,引起多个器官的结核病变。
您的答案:可出现变质、渗出、增生三种改变。
三种病变并不是孤立的,往往同时存在而以某一种病变为主,而且可互相转化。
如以渗出为主的病变可因适当治疗和机体抵抗力增强而转化为增生为主的病变;反之,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变态反应增强时,原来增生为主病变可转化为渗出或变质为主病变,或原来渗出性病变转化为变质性病变。
转归:转向愈合:(1)吸收消散为渗出性病变的主要愈合方式,渗出物通过淋巴道和血道吸收,使病灶缩小或消散。
较小范围干酪样坏死或增生性病变,经积极治疗,也可以吸收消散。
(2)纤维化及钙化增生性病变和小范围干酪样坏死灶可逐渐纤维化,最后形成疤痕而愈合,较大的干酪样坏死则由其周边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纤维包裹,其中坏死物质逐渐干燥和钙化。
转向恶化:(1)浸润进展结核病恶化时,病灶周围出现渗出性病变,病灶范围不断扩大,并继发干酪样坏死。
(2)溶解播散当病情继续恶化时,干酪样坏死物质可溶解液化,形成半流体物质,可经体内的自然管道排出,形成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的空洞。
坏死物中含有大量结核杆菌,既可通过自然管道播散到邻近部位而引起新的病灶,又可通过淋巴道和血道播散到全身,引起多个器官的结核病变。
题目分数:9.68此题得分:0.0教师未批改19.第19题区别原发性肺结核病和继发性肺结核。
答案:两者的不同最主要的是感染结核杆菌时机体有无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力。
此外还有以下不同之处:首先是病变部位不同,结核杆菌属喜好气体的细菌,因此原发性肺结核多发生于右肺上叶的下部或下叶的上部通气较好处,继发性肺结核的发生多为原发性肺结核感染时潜留下来的结核杆菌复燃引起,因此多发生于血供较差、抵抗力较弱的右肺肺尖部。
其次是病变性质不同,原发性肺结核由于感染时机体对结核杆菌无特异性免疫力,因此病变多为渗出性与坏死性的;继发性肺结核时机体对结核杆菌已经有了一定的抗病免疫力和变态反应性,因此抗病免疫占主导地位时多为增生性病变,变态反应占主导地位时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多为坏死性或渗出性病变。
再者,播散方式不同,原发性肺结核缺乏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力,因此结核杆菌比较容易发生播散,但是由于原发性肺结核多发生于儿童,儿童的支气管口径较细,很容易被干酪样坏死物阻塞,因此儿童的原发性肺结核一般通过血管和淋巴管播散而不通过支气管播散;继发性肺结核由于机体对结核杆菌己有免疫力,因此一般不发生血道和淋巴道的播散(肺门淋巴结一般不肿大),继发性肺结核多通过支气管播散。
由于继发性肺结核时机体有一定的变态反应性,因此局部的反应较明显。
最后是病程,原发性肺结核一般感染结核菌的数量较少,机体抗结核菌免疫建立以后大部分患者很快即可愈合;继发性肺结核不仅有抗结核的免疫,变态反应往往也较明显,因此局部反应较剧烈,而且随抗结核免疫力和变态反应的消长而波动,肺内病变常新旧交替,病程也相对较长。
您的答案:两者的不同最主要的是感染结核杆菌时机体有无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力。
此外还有以下不同之处:首先是病变部位不同,结核杆菌属喜好气体的细菌,因此原发性肺结核多发生于右肺上叶的下部或下叶的上部通气较好处,继发性肺结核的发生多为原发性肺结核感染时潜留下来的结核杆菌复燃引起,因此多发生于血供较差、抵抗力较弱的右肺肺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