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主权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的国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登
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主权保护
徐蓝
!!内容提要!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客观现实。经济全球化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所确立的传统的民族国家主权进行着挑战,但并未导致主权的终结。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秩序的重构,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和捍卫国家的主权。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家主权!国际经济秩序
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全球化浪潮汹涌而至,给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由于全球化是各民族国家参与的历史进程,所以人们自然会提出与民族国家主权相关的问题∀。经济全球化(即狭义的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基本动因,因此本文仅对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主权保护谈点个人的不成熟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
!!经济全球化也就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它是一个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客观现实。
尽管在理论上对经济全球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严格的定义,但是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两个基本
∀#全球化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可以说,自20世纪60年代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首先在美国提出之后,国际学术界对全球化问题的讨论就始终不衰,90年代达到高潮。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领域,从重点描述全球化的社会现象,发展到对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的讨论,其中自然涉及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主权的关系问题。其代表论著有:戴维 赫尔德等著,杨雪冬译∃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戴维 赫尔德和安东尼 麦克劳:∃治理全球化%(David H eld&An th ony M cGrew,G ove rning G lobaliz ation),政治出版社,2002年版;保罗 赫斯特和格雷厄姆 汤普森:∃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未来%(Paul Hirs t&Grahame T hompson, Glob alization and the Fu tu re of th e Nation S tate),∃经济与社会%(Ec onomy and S ociety)第24卷,1995年第3期,等等。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学者对全球化的关注与研究从80年代就已经开始。1998年,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主持的、以俞可平为总主编的∃全球化译丛%(全7册)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1999年,以龙永图为学术总指导,刘力、刘光溪为主编的∃经济全球化丛书%(全5册)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中国史学界则更为关注全球化与全球史观的问题,并组织了有关全球化与全球史观的笔谈(见∃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这些文章从史学的角度说明全球化是全方位的,其影响是多元的,全球化、全球史观和 民族主义的冲动是并存的。与此同时,中国学者也注意到了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关系问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俞可平撰写的∃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但是总体来说,该问题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本文的写作得到 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的资助。本文及∃圣经时代以色列人的国家观念与国家形态%、∃论赫梯国王的对外政策%均为北京大学历史系主办的 历史上的国家:形态、属性和功能研讨会论文
含义:其一是指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跨国界自由流动的不断加深,以寻求最佳配置;其二是指这些流动要遵守一定的共同规则。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从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打破了农业经济时代的地方狭隘性,表现出一种外向的、突破国界和洲界的限制并走向全球的趋向。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19世纪中叶,伴随着欧美各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兴起,经济的跨国发展和国际化趋势开始大大加强。从近150多年的世界经济发展来看,可以将经济全球化趋势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期,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经济全球化以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资本的大规模的国际性流动以及生产的国际分工为主要特征。但是,这一时期尚未建立国际经济运行的有效机制。
第二个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两次世界大战和蔓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使维持世界经济发展的货币金融关系和贸易关系一片混乱。然而正是战争的血的教训,才使各国取得了这样的共识:传统的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的经济政策,必将导致世界经济再次走进死胡同,只有国际间的经济合作,才是促进世界经济繁荣,从而维护世界和平的必由之路。为了恢复世界经济的有序发展,美国凭借其军事、政治和经济的绝对优势,试图从金融、投资、贸易三个方面重建国际经济秩序。在金融方面,重建国际货币制度,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在投资方面,以鼓励对外投资、筹措资金来促进战后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在贸易方面,以扭转日益盛行的高关税贸易保护主义和歧视性的贸易政策来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这就是战后三大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的建立。这三大机构共同构成了战后调节世界金融、投资、贸易的三大支柱,被称为 布雷顿森林三驾马车和 经济联合国#,标志着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体制的形成,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一体化进程。
在此期间,大批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经济体系,与此同时,各种国际经济机制开始形成,跨国公司大量出现,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不过,由于冷战的爆发,苏联和东欧国家虽然组成了经互会并实行经济一体化,但实际上只是集体的闭关自守,脱离了世界经济的主体。中国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关起门来搞建设,没有融入世界经济。
第三阶段滥觞于20世纪70年代,并于80∋90年代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其主要原因是:第一,在此期间,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第二,冷战的缓和与结束消除了过去东西方实行的 两个平行市场的分割状况,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原来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使市场经济体制获得极大扩展,为建立统一的世界市场提供了条件;第三,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将公司内部的一体化扩散到全球;第四,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 18!!!!!!!!世界历史!!!!!!!!!!!!!2007年第2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4页。
作者曾在拙文∃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与发展%中对这三大机构作过较为详细的论述,见∃世界历史%200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