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收集整理(二)》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案范文(2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案范文(2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案范文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的例2及“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3、4小题。

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数据的方法;2、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统计中收集数据以及简单的统计表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中数据统计的方法。

揭示课题【统计数据的方法】二、新授。

问题导入: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

二(一)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怎样选呢?出示教材第3页的例2。

把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名王明明陈小菲票数(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参加比赛。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1、理解题意。

师: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生: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

二(一)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

师:该选谁参加比赛,就要先确定选举方法,再选记录结果的方法。

2、选举方法。

师:我们可以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来决定由谁参加比赛。

参加投票的同学只能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写在纸上,再找几个同学统计谁得到的票数多,谁就参加讲故事大赛。

生:全班同学进行无记名投票后,各小组组长将纸条收齐,等待统计投票数据。

3、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选举的结果在小组长的手中,现在只要我们统计出谁得到的票数最多,就知道谁能参加讲故事大赛了。

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统计投票的数据呢?生:自由发言。

师: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用在人名下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可以用在人名下打“√”的方法来统计,也可以用画“○”的方法来统计……我们就选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吧!生:参与一起统计投票数据的过程。

4、整理数据。

师: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王明明得到15票,陈小菲得到22票。

【教案】小学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教案

【教案】小学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教案

谁长得快——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教学目标:1.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简单的收集数据的方法,能用表格和条形图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的信息。

3.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学习整理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和条形图。

教学过程:导入】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想不想听?在刚刚结束的区运动会上,我校锻炼队的同学取得了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各个年龄组的比赛中成绩都是名列前茅,他们是不是很厉害呀?老师这里收集到了全区中小学800米长跑男运动员的年龄信息,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年龄段的人数最多吗?出示运动员年龄信息表格(板书:收集)预设:看不出来。

看来这些信息太凌乱了,快想想办法怎样就能一眼看出来了?(统计一下、数一数)。

在数学上,我们就用统计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

【讲授】二、解决问题,探究方法(一)收集、整理数据1.出示统计表:2.谈话:这就是800米运动员年龄统计表,我们就用这个统计表来进行统计,你看懂这个表了吗?表格中 10岁以下是什么意思?10岁及10岁以下又是什么意思?14岁及14岁以上呢?3.同位合作进行统计现在就请拿出表一,赶快统计一下吧。

4.学生汇报统计的结果和方法。

请**组到前面来汇报一下你们统计的结果和方法。

预设一:用做标记的方法预设二:画正字的方法这两组同学汇报的怎么样?把掌声送给他们。

评价:同学们真不错,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谈话:怎样才能知道你统计的结果对不对?预设:把每段加起来,看是不是等于总数小结:除了这样我们在统计时还是要认真仔细,要注意不漏数,不重复数。

5.小结:我们把收集的数据按照一段一段进行分段整理,这种统计方法叫做分段统计。

这种表格就叫做分段统计表。

三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优秀

三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优秀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123~125页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1、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简单的收集数据的方法,能用表格和条形图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的信息。

3、 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调查、测量等简单的收集数据的方法,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了解调查、测量等简单的收集数据的方法,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本班学生去年体检表、个人身高增长情况记录表、小组内学生身高增长情况记录单、全班学生身高增长情况记录单 学生准备:请父母帮助测量现在的身高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课件:从婴儿(躺着)—幼儿(站着)—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的动态成长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都是从一个婴儿开始慢慢成长起来的,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身高、体重当然还有智慧都在慢慢变化。

师:仔细观察,从新生儿到1岁幼儿,身高是怎么变化的?你是怎么计算的?生:身高增长了26厘米。

师:想一想怎么计算一个人一年长了多高呢?生:现在的身高减去去年的身高。

师:大家想不想知道我们班同学身高增长的情况?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新知,经历统计过程1.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师:要想了解我们全班同学的身高增长情况,需要收集哪些数据?(板书:收集)生:现在的身高、去年的身高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现在的身高去年的身高师:现在的身高你们知道吗?怎么知道的?生:测量师小结:测量是我们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板书:测量)问:去年的身高呢?你们还能测量吗?有什么方法知道呢?预设生回答:调查体检表师小结:调查也是收集数据的重要方法。

(板书:调查)师:课前,老师已经把去年的体检表发到你们手里,现在你能计算出自己身高增长情况吗?以小组为单位,记录每个同学身高增长情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2)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2)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2)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讲解如何运用“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来获取、整理和分析数据,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方法,以及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方法。

2. 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3. 运用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案例、数据分析表等。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数据分析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引出本课时的主题“数据收集整理”。

2. 讲解新课:讲解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的方法,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总结,讲解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强调数据收集整理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据收集整理方法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对本课时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课后复习。

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2)人教版2.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3.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题: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据收集整理方法解决问题。

2. 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家后,收集一些数据,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解决实际问题,并写下解决过程和结果。

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讲解清楚,学生是否掌握了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

2.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是否积极思考和实践操作。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据收集整理(二)-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据收集整理(二)-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据收集整理(二)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的“数据收集整理(二)”,属于人教新课标体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收集和整理,学会使用图表来展示数据,并能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概念,学会用图表展示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 图表的制作和数据的分析。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

2. 学具:数据收集表、图表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以及图表的制作和数据分析的技巧。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实践活动,制作图表并进行数据分析。

4.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成果,进行交流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数据收集整理的概念和方法。

2. 图表的制作和数据分析的技巧。

3. 实践活动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进行一次家庭调查,收集数据并制作图表,进行数据分析。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难点是否解决,教学过程是否顺利。

2. 学生反思: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对数据收集整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改进措施: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之实践操作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分组合作分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人,确保每组都有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以促进合作学习。

角色分配:每组设一个组长,负责协调小组活动。

其他成员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分担数据收集、记录、整理和图表制作等任务。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

二、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处理方式;2.学习如何整理数据;3.掌握用柱状图表示数据的方法;4.能够用柱状图表示数据。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数据的处理方式;2.学习如何整理数据。

难点:1.掌握用柱状图表示数据的方法;2.能够用柱状图表示数据。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教师小故事引入本节课内容。

俗话说“生活就是一本大书”,我们只有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中,悉心捕捉和运用,才能让知识和技能真正落地生根。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运用数学呢?(2)激活学生的前置知识。

请同学们回想上次课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做什么的?2)在收集数据时,需要注意些什么?3)如何把不同的数据进行对比?4)如何用图片表现数据?2.讲授(25分钟)(1)收集数据1)收集数据的方法i、问卷调查法ii、实地观察法iii、统计资料法iv、实验法2)处理数据i、填写答卷ii、整理数据(2)整理数据1)什么是整理数据数据整理是将所收集到的数据,用统一的方式,对它进行整理,以便于更准确地进行分析。

2)如何整理数据i、把数据分为不同的组ii、把每个组的数据加起来iii、求出每个组的平均值(3)用柱状图表示数据1)什么是柱状图柱状图是由若干条列状的柱子表示数据量或统计数据的表格。

它以柱子高度为变量,用长度的不同来表示数据的大小关系。

2)柱状图的制作方法i、制定统计表格。

ii、绘制横纵坐标,其中横坐标通常表示数据种类,纵坐标表示数量、比率等。

iii、根据每个数据的大小,绘制相应高度的柱子。

iv、在柱子上标上该组数据的大小或在柱子旁边标上数据大小。

3.练习(15分钟)(1)老师出示一组数据,请同学们用柱状图表示,并进行解读。

名称价格销量小刀 5元 100箱大刀 8元 80箱中刀 6元 120箱小斧 9元 50箱大斧 12元 40箱(2)同学们自主找一组数据,用柱状图表示,并讲解。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的收集整理 (2)》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的收集整理 (2)》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的收集整理(2)》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课程背景这一节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中的一节关于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课程。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据收集方法,如调查、观察等。

本节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类。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数据整理与分类的概念,掌握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给定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整理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数据分类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数据整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特征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数据整理与分类的逻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 数据整理的概念及方法; 2. 数据分类的基本原则; 3. 利用不同特征进行数据分类; 4. 综合应用:根据给定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2. 教学方法•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入数据整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分析:以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会利用不同特征进行数据分类。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数据整理与分类的练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老师出示一组包含不同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认为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 案例分析教师以动物分类为例,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比如,按照食物、生活环境等特征进行分类。

3.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水果、颜色等),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整理分类。

让学生相互交流并比较各组的分类方式。

4. 总结归纳请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数据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收获及不足之处。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9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9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9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并学会填写。

(2)使学生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学会填写并运用。

2.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统计表模板和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出示教材中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

2. 认识单式统计表(10分钟)(1)教师出示单式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特点。

(2)学生尝试填写单式统计表,教师巡回指导。

3. 认识复式统计表(10分钟)(1)教师出示复式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特点。

(2)学生尝试填写复式统计表,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合作,实践操作(15分钟)(1)教师出示实践活动题目,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

(2)小组代表展示成果,其他小组评价并给出建议。

5. 巩固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讲解答案,学生订正。

6. 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7. 布置作业(5分钟)(1)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重难点是否突破。

2.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何,是否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3.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苏教版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数据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3)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2. 实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堂练习法: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据。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

3. 适时进行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 辅助资料:相关练习题、实例分析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4. 其他资源:网络资源、图书馆等。

七、教学安排1. 课时安排:2课时。

2.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讲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第二课时进行实例分析和课堂练习。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例 2(参考教案二)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例 2(参考教案二)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引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数据分析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数据,以便进行后续的统计、分析和建模工作。

本文将介绍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 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指从各种渠道和来源获取数据的过程。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第一手数据:直接从数据源获取原始数据。

例如,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观察、实验等方式收集数据。

•第二手数据:从已经存在的数据集合或数据库中获取数据。

例如,从公共数据库、公司内部系统等获取数据。

•第三手数据:通过网络爬虫或其他手段从互联网上抓取数据。

在进行数据收集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数据的目标和需求,确定要收集的数据类型和范围。

还需要考虑数据的可用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等因素,确保收集到的数据能够满足分析的需要。

3. 数据整理数据整理是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合并的过程,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建模工作。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数据整理方法:•数据清洗:去除重复数据、缺失数据和异常数据,修正数据的格式和结构,以确保数据质量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数据转换:将不同格式的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格式,例如将日期转换为时间戳,将文本数据转换为数值型数据等。

•数据合并:将多个数据集合并为一个数据集,通过共同的字段进行连接和关联,以便于进行更全面和综合的分析。

在进行数据整理之前,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初步的探索和分析,了解数据的特征和分布,发现数据的规律和关联。

同时,还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处理,例如处理缺失数据、异常值和离群点等。

4. 工具和技术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来提高效率和质量。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工具和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等数据库系统,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的结构化数据。

•数据抓取工具:如Python中的BeautifulSoup、Scrapy等,用于从互联网上抓取数据。

•数据清洗工具:如Python中的Pandas、R语言中的tidyverse等,用于数据的清洗、转换和处理。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苏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地为大家分享我在教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中的经验。

本节课的主题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所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

下面,我将详细阐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章第二节,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图表来展示数据,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识别与绘制,以及如何从图表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方法。

2. 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和分析信息,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 从图表中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难点:1. 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 针对复杂数据,如何进行有效的数据整理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统计图模板等。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班级学生人数统计为背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

2. 教材讲解:讲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如何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3.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案例,展示如何利用统计图来展示数据,并引导学生学会从图表中分析数据。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绘制相应的统计图,并分析图表信息。

5. 课堂讨论: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讨论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数据收集整理(2)教案

数据收集整理(2)教案

数据收集整理(2)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P3例2,完成教科书P4~5“练习一”第3、4题。

教学目标1.在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中,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数据,并体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

2.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感受数据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体会统计在决策、预测中的作用,感受统计的价值,初步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经历统计的过程,积累基本的统计经验,同时体会到严谨、科学、求实的态度。

教学重点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教学难点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产生统计的需求。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见过大象吗?你们知道大象最喜欢吃什么吗?学生回答:大象最喜欢吃水果。

师:老师为大象准备了一些水果。

(出示课件)师:观察一下,大象吃了哪些水果?(苹果、桃子、西瓜、香蕉)同学们真棒!那每种水果各吃了多少个呢?预设:学生无法回答,或回答不全面。

师:那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能整理大象吃的水果种类与数量吗?怎么记?(板书课题:数据收集整理(2))请学生说出自己想出的办法。

二、动手操作,体验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1.体会数据统计方法的多样性。

(1)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统计一种水果的数量,选择一个人记录统计结果。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用什么方法记录统计结果呢?预设:生1:用画“√”的方法记录各种水果的数量。

生2:用画“○”的方法记录各种水果的数量。

生3: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各种水果的数量。

教师板书:记录数据的方法:画“√”,画“○”,写“正”字。

(2)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生1:我喜欢画“√”记录的方法,这样记录快。

生2:我喜欢画“○”记录的方法,这样容易数。

生3:我认为写“正”字记录的方法最好,因为一个“正”字是5笔,代表5个水果,5个5个地数,又好数又不易错,占的地方少,还节约纸。

教师适时出示画“正”字记录的水果数量。

请各组学生说出大象吃的各种水果的数量。

生:苹果10个,桃子15个,西瓜10个,香蕉12根。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整理(二)》数学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整理(二)》数学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整理(二)》数学教案教学目标•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

•掌握使用标签和图形进行数据整理的方法。

•能够根据给定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和分析。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数据的收集整理(二)》。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方法。

- 使用标签和图形进行数据整理。

- 数据分组和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数据的收集整理(二)》•教具:标签、图形模板、数据收集表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引导1.利用引导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小明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2.教师与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引出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步骤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方法1.教师给出一个简单的场景:小朋友喜欢的水果,并请学生列举出一些水果的名字。

2.学生将列举出的水果名称写在黑板上,教师将其整理成数据表格,引导学生了解数据整理的方法和重要性。

3.教师提出不同场景下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问题,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步骤三:使用标签和图形进行数据整理1.教师给出一个关于学生最喜欢的动物的问卷调查,学生填写调查表。

2.学生根据自己填写的数据整理表,使用标签和图形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

3.学生通过比较不同标签和图形的优缺点,讨论何时使用哪种标签和图形。

步骤四:数据分组和分析1.教师给出一个关于学生早餐食物的调查问题,学生填写调查表。

2.学生根据填写的数据表,根据不同的食物特点进行分组,选择适当的图形进行数据分析和展示。

3.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和展示,总结不同食物的特点和总体情况。

步骤五:复习和总结1.教师梳理课堂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和总结。

2.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提出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

•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上,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了数据整理的方法。

•在数据整理和展示上,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标签和图形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收集整理(二)》教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收集整理(二)》教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收集整理(二)》教案设计第2课时数据搜集整理〔二〕教学目的:1、能依据统计结果回答以下效果、发现效果,停止复杂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别。

2、让先生停止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际性和理想性,激起先生的学习兴味,培育先生的应意图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让先生选择记载方法作记载,并体会哪种记载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学难点:依据统计表提出效果并初步停止复杂的预测。

教学进程:一、情境引入教员说话:同窗们,新的学期曾经末尾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明天,教员要请你们帮助,为教员评选一名数学科代表。

教员出示评选条件1、数学效果优秀。

2、数学效果普通,但十分希望能提高数学效果。

3、情愿为大家效劳,乐意为数学教员效劳。

师:你想引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先生自在发言并说出理由。

〕教员依据先生的回答,挑选出两位先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三、李四。

二、互动新授1、学习用记载的方法搜集、整理数据。

〔1〕搜集数据。

教员引导:刚才我们经过挑选选出了两位适宜的同窗,那么,这两位同窗哪个更适宜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窗中选一位,你有没有适宜的方法?先生讨论,说说选择的方法。

教员提问: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小结: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要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窗不公允、不信服的状况,影响同窗之间的自相残杀,那有没有更公允、公正的方法呢?〔先生自在发言。

〕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议谁能担任科代表。

教员解说投票的方法,拿出预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先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下去。

〔2〕学习记载方法。

教员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

师:如今教员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知名字,同窗们要想方法把它记在纸张上,教员报一个,你记一个,不时到把这些纸张记完。

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预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 第2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2)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 第2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2)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 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2)》教

课程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并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学习目标
•了解数据收集的重要性
•掌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板书准备:标题为“数据收集整理”,板书相关概念和定义
•准备学生小组提供的数据样本
•准备工具:纸和笔、计算器、数据整理表格
教学流程
1.开场导入(5分钟)
–教师引入本节课主题,提出数据收集整理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2.知识讲解(10分钟)
–讲解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意义,引导学生如何规范记录数据。

3.数据整理示范(15分钟)
–教师示范如何将一组数据进行整理,学生跟随操作并记录。

4.小组实践(20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数据样本,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5.分享讨论(10分钟)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数据整理成果,并进行总结和讨论。

6.拓展练习(10分钟)
–课堂练习或小组竞赛,巩固数据整理的方法和技巧。

7.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数据整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课后作业
•练习册相关习题
•搜集一组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思考如何运用数据整理的知识解决日常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记录,培养数据处理能力,做一个善于发现和分析问题的小专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 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 青岛版(五四学制)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青岛版(五四学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和分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 数据的描述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1. 数据的整理和描述方法。

2. 数据分析的方法及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具。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尺子、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如何进行整理和描述?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

2.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数据的描述和分析方法,让学生学会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和分析。

3.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家长协助检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环节中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方法的教学。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二)》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二)》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二)》教案
教学目标
•理解数据收集的重要性
•学会使用不同方式整理数据
•能够分析和解释数据
教学准备
•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工具:小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数据收集卡片
教学过程
导入
1.复习:请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数据收集整理基础知识,例如什么是数据、常见的数据收集方式等。

2.引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数据收集整理(二),告诉学生今天将学习如何使用更多的方式整理数据。

学习
1.讲解:首先,讲解给定数据的例子,然后介绍使用表格和图表整理数据的方法。

2.示范:老师示范如何使用表格或图表整理数据,让学生理解并学会这些方法。

3.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尝试使用表格或图表整理数据并分析结果。

4.讨论:让学生展示他们整理的数据,并进行讨论分析,引导他们思考数据背后的含义。

巩固
1.小组合作:学生分组,给定一组数据让他们使用表格或图表整理数据,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数据。

2.展示:每组展示他们的整理结果,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

3.总结:老师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强调数据整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积极参与数据整理活动。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更多的数据整理方法,提高了数据分析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些技能,并更深入地理解数据的奥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二)》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二)》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了解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技巧,掌握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整理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据整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如何使用图表整理数据。

2.掌握数据分类、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1.学生在数据整理过程中逻辑思维的培养。

2.学生如何正确运用图表展示数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以示范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数据收集整理的基本步骤。

2. 学习数据整理方法1.讲解数据整理的方法,包括分类、整理、比较等内容。

2.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练习。

3. 学习数据展示1.引导学生如何使用图表展示数据。

2.学生尝试制作简单的柱状图或折线图来展示所整理的数据。

4. 拓展练习1.学生在小组中完成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据整理和展示任务。

2.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进行互相比较和讨论。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据整理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实践。

五、课后作业1.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整理一组数据,并用图表展示。

2.查找一则新闻中的相关数据,整理后撰写一份简短的数据分析报告。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掌握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际案例的引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教案,希望能够对学生有所帮助,引领他们更好地理解数据收集整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收集整理(二)》教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收集整理(二)》教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收集整理(二)》教案设计
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

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

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三、李四。

二、互动新授
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收集数据。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两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
学生讨论,说说选择的方法。

教师提问: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小结: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不服气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那有没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任科代表。

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学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

(2)学习记录方法。

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

师: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完。

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收集整理(二)
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例2。

教学目标:
1、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学用具:课件
教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引导中探索,探索中发展,发展中提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科代表。

教师出示评选条件:
1、数学成绩优秀。

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

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

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三、李四。

二、互动新授
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收集数据。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两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
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
(学生讨论,说说选择的方法。


教师提问: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小结: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不服气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那有没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任科代表。


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学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


(2)学习记录方法。

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

师: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完。

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提示学生:纸张很多,报得又很快,必须抓紧时间统计,最好能分工合作。


(指名学生说,肯定学生的方法,如画“○”、画“∣”、画“正”等。

及搜狐请方法独特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


讲述:记录完的讨论一下,哪种方法记得既清楚又方便,将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

完成统计表。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担任数学科代表。

(3)小结。

谈话:刚才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你们能说说是怎样记的吗?
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喜欢这种方法的理由。

2、教学例2。

(1)过渡: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

多媒体课件出示投票结果。

师: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画“√”、画“正”、画“○”)
(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回答问题: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谁参加比赛?(陈小菲)
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让学生讨论可能性。

)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即使把缺勤同学的两票同学的两票加到王明明的票数中,也不影响投票结果,所以,结果不会改变。

(3)从上面这道题中,你有没有学到新的记录方法?(让学生自由说。


教师: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下次你统计事物数量时,就可以用上这种记录方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

出示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天气情况吗?
1、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3、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什么?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应用统计知识帮助老师选了一位同学们心目中的数学科代表,老师先谢谢同学们,我们还学到了统计的另一种方法——投票,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了记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二)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