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实施方案
药食同源实施方案药食同源,是指药物和食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来源,可以互相转化或替代的概念。
药食同源在中医药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食同源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药食同源的概念、意义和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药食同源的概念是指一些食物具有药用价值,而一些药物也可以作为食物来食用。
比如,大枣、枸杞、蜂蜜等食物具有滋补身体、调理气血的功效,而一些常见的中药材如黄芪、当归、人参等也可以作为食材来烹饪食用。
因此,药食同源的概念实际上是对中药和食物之间关系的一种总结和归纳。
其次,药食同源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健康保障和养生选择。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健康和养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药食同源的理念则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
通过药食同源实施方案的制定,可以将更多的药食同源产品推广给大众,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够享受到药食同源带来的益处。
针对药食同源的实施方案,首先需要加强对药食同源理念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举办药食同源产品展览、举办药食同源文化节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药食同源的概念和意义,增强人们对药食同源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
其次,需要加强对药食同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通过对药食同源产品的科学研究和开发,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药食同源产品,满足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需求。
另外,还需要加强对药食同源产品的监管和管理。
通过建立健全的药食同源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药食同源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监督,确保药食同源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需要加强对药食同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开展药食同源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加强对药食同源传统知识和技艺的传承,推动药食同源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总之,药食同源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加强对药食同源理念的宣传和推广,加强对药食同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加强对药食同源产品的监管和管理,加强对药食同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才能够更好地推动药食同源实施方案的落实,让更多的人受益于药食同源带来的健康和养生益处。
药食同源培训讲解
特殊人群的药食同源调理方案
孕妇
孕妇在孕期容易出现便秘、贫血等症状,可选用红枣、枸 杞、山药等食物进行调理,有助于补血益气。
儿童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消化不良等问题, 可选用牛奶、鸡蛋、瘦肉等食物补充营养,同时可适当食 用山楂、麦芽等食物促进消化。
老年人
老年人容易出现骨质疏松、高血压等问题,可选用黑木耳、 芹菜、山楂等食物进行调理,有助于降血压、软化血管。
THANKS.
的功效。
蔬菜类
如胡萝卜、菠菜、芹菜等,富 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 作用。
水果类
如苹果、梨、葡萄等,富含维 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 具有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功 效。
肉类及蛋类
如鸡肉、牛肉、鸡蛋等,富含 优质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 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的作
用。
常见食材的药效
药食同源的应用实例
06
常见病症的药食同源调理方案
感冒
感冒时,可选用生姜、红糖、葱白煎汤热服,以出汗散寒。或用菊 花、金银花、山楂泡水代茶饮,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功效。
咳嗽
对于咳嗽,可用梨、冰糖、川贝母煮水饮用,以润肺止咳。或用陈 皮、白萝卜煎汤,有助于理气化痰。
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时,可选用山楂、神曲、麦芽泡水代茶饮,有助于消食化积。 或用鸡内金研末冲服,能够健胃消食。
药食同源的烹饪技巧
03
烹饪前的准备
01
02
03
食材选择
选择新鲜、优质的食材, 确保其无农药残留、无污 染,以保证药食同源的效 果。
清洗处理
将食材清洗干净,去除泥 沙、农药残留等杂质,为 烹饪做好准备。
刀工处理
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
“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
《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
随着经验的积累,药食才开始分化。
在使用火后,人们开始食熟食,烹调加工技术才逐渐发展起来。
在食与药开始分化的同时,食疗与药疗也逐渐区分。
《内经》对食疗有非常卓越的理论,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
由此可见,在中医药学的传统之中,论药与食的关系是既有同处,亦有异处。
但从发展过程来看,远古时代是同源的,后经几千年的发展,药食分化,若再往今后的前景看,也可能返朴归真,以食为药,以食代药。
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
在古代原始社会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
这就是“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也是食物疗法的基础。
中医药学还有一种中药的概念是:所有的动植物、矿物质等也都是属于中药的范畴,中药是一个非常大的药物概念。
凡是中药,都可以食用,只不过是一个用量上的差异而已,也就是说法:毒性作用大的食用量小,而毒性作用小的食用量大。
因此严格地说,在中医药中,药物和食物是不分的,是相对而言的:药物也是食物,而食物也是药物;食物的副作用小,而药物的副作用大。
这就是“药食同源”的另一种含义。
中药与食物的关系是――药食同源。
大家知道,中医治病最主要的手段是中药。
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可供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部分矿物质,因此,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同的。
中药饮食中的药食同源理念
中药饮食中的药食同源理念药食同源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药物和食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营养成分和药理作用,可以同时作为药物和食物来使用。
中药饮食以中药为基础,结合健康饮食搭配,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中药饮食强调药物和食物的相互作用,旨在通过食物的药用价值实现药食同源的理念。
不同的中药食材有不同的功效,例如山药有益气养阴、健脾益肺的作用;红枣有补脾养胃、提高免疫力的功效;枸杞子有明目、润肺、补肝肾等作用。
结合合理的食用方法,这些中药食材可以帮助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在中药饮食中,有一些常见的中药食材,被广泛应用于日常饮食中。
比如,黄豆是常见的补品之一,以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而闻名。
中药认为黄豆具有补气养阴、健脾益胃、降低胆固醇等功效。
黄豆可以食用,也可以作为中药的补药使用。
另外,桂圆是一种常见的水果,也是中药常用的药食同源食材。
中医认为桂圆具有补脾益血、安神养心的功效。
桂圆可以单独食用,也可以用来煮粥或炖汤,增加食物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除了以上的例子,中药饮食中的药食同源理念还可以通过搭配不同的食材来实现。
比如,中药方剂中常用的四物汤,是由当归、熟地、白芍、桂圆等中药食材组成的。
四物汤具有补血养颜、调经养肝的功效。
可以将四物汤的中药食材与糯米、红枣一起煮粥食用,既保留了中药的药效,又增加了食物的营养价值。
中药饮食中的药食同源理念也强调食物的合理搭配。
中医认为不同的食材之间存在相互促进或相互制约的关系,可以通过合理的搭配实现药食同源的效果。
例如,枸杞子和山药的搭配可以更好地达到养肝补肾的功效;红枣和黑芝麻的搭配则可以起到养血益气的作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药饮食中的药食同源并非所有人都适用。
每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同,对中药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选择中药食材搭配时,最好咨询中医师或专业人士的建议,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中药食材。
总而言之,中药饮食中的药食同源理念旨在通过合理的食用中药食材,达到调节身体机能、预防疾病的效果。
药食同源实施方案
药食同源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药食同源是指食物和药物之间存在相近的性质和功效,通过食物来达到保健和治疗的目的。
药食同源的理念在中医药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并逐渐在现代食品和保健品行业中得到重视。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项药食同源实施方案,以规范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本方案的目标是:1.确立药食同源的概念和标准,加强对药食同源产品的监管;2.提高消费者对药食同源产品的认知和理解,增加其购买信任度;3.推动药食同源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食品和医药产业的融合。
二、定义和分类2.1 定义药食同源是指具有一定药物活性或保健功能的食物或药物,经过科学鉴定并符合一定标准后,可以作为食品或保健品供人们食用,起到治疗、防病和保健的作用。
2.2 分类根据药食同源的性质和功效,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食物类药食同源:具有药物活性和保健功能的常见食物,如大蒜、姜、蜂蜜等。
2.药食同源保健品:通过萃取、加工制成的含有药食同源成分的保健品,如蜂蜜提取物、大蒜精华等。
3.药品类药食同源:经过提取纯化的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药品,但在使用时需注意剂量和适应症,如中药制剂。
三、药食同源产品质量管理3.1 原材料选择和采购药食同源产品的质量取决于原材料的选择和采购。
为确保产品质量,应采取以下措施:•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的原材料;•与可靠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把关,如检查其外观、气味、味道等。
3.2 生产工艺控制药食同源产品的生产过程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产品安全和有效。
以下是生产过程的关键控制点:•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功效,设计合理的加工工艺;•严格控制操作环境,防止受到外界污染;•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3.3 产品测试和质量监控为了保障产品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产品测试和质量监控。
以下是常规的测试和监控措施:•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符合相应标准;•进行产品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检测,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产品质量档案,记录产品测试结果和监控数据。
药食同源的看法
药食同源的看法药食同源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现象,它把药物和食物看作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以下八个方面探讨药食同源的看法:1.食疗与药物治疗的关系食疗是指通过饮食调整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而药物治疗则是使用药物来治疗疾病。
药食同源认为食疗和药物治疗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彼此关联、相互促进的。
食疗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选择合适的食物来缓解病情,为药物治疗提供更好的基础;药物治疗则可以通过药物和食物的相互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2.药食同源的理论基础药食同源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中医理论、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等。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内部五脏六腑、气血阴阳的平衡是健康的基础,而饮食不当、情绪波动等因素会破坏这种平衡,导致疾病的发生。
阴阳五行学说则认为食物和药物都有阴阳五行属性,不同属性的食物和药物可以调节人体内的阴阳五行平衡。
经络学说则认为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饮食和药物都可以通过经络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3.药食同源的历史渊源药食同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医学典籍和传说中。
例如,《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食疗和药物治疗的论述,如“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此外,传说中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也体现了药食同源的思想。
4.药食同源的应用范围药食同源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保健养生、疾病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
在保健养生方面,药食同源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选择合适的食物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在疾病治疗方面,药食同源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选择合适的食物来缓解病情,为药物治疗提供更好的基础。
在康复护理方面,药食同源可以通过调节饮食结构、选择合适的食物来促进身体的康复。
5.药食同源的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表明,药食同源的理论和实践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营养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表明,食物和药物中的成分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最新全面药食同源目录
最新全面药食同源目录
文档框架清晰,内容要求细分各个子目录。
一、药食同源基本知识
1、药食同源概念
2、药食同源的范围
二、药食同源目录
1、中药类
a.单味药:当归、白术、赤芍、大黄、黄芩、菊花、陈皮、连翘、黄连、麦冬、三七等。
b.混合药:桔梗汤、苍术附子汤、三七降地汤、黄芩汤、薏苡仁汤、
柴胡桂枝汤等。
2、膳食纤维类:芦荟叶、莲子、芹菜、萝卜、粉苡、百合、百草、
白木耳、蕨菜、海带、桑叶、绿豆芽、玉米面等。
3、精油类:茶树精油、胡椒精油、柠檬精油、桉叶油、薄荷精油等。
4、畜草类:燕麦、豆粉、玉米等。
5、蔬菜类:西红柿、葫芦、黄瓜、甜椒、芹菜、芦笋等。
药食同源物质诠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药食同源物质诠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药食同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药食同源是指药物和食物来源相同或相似的物质,既可以作为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作为食物进行保健。
这种药食同源的概念在中医药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并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养生和治疗实践中。
药食同源物质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推动食品和药品功能性成分的开发应用,也对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药食同源的特点、应用及其在保健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章节安排和内容安排。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概述将介绍药食同源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文章结构将介绍整个文章的章节安排,目的将说明写作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分为药食同源的概念、药食同源物质的特点和药食同源在保健和治疗中的应用三个小节,分别介绍了药食同源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其在健康养生和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结论部分包括总结药食同源的重要性、展望药食同源的发展前景和结语三个小节,总结部分对药食同源的重要性进行了归纳总结,展望部分预测了药食同源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语将对全文进行一个简短的总结和概括。
1.3 目的目的部分旨在阐明本文撰写的目的,即通过对药食同源物质这一概念的解释和分析,探讨其在保健和治疗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药食同源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以及未来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药食同源物质,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对药食同源的更深刻理解,促进保健和治疗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2.正文2.1 药食同源的概念:药食同源是指药物和食物来源相同或者相似,既可作为药用,又可以作为食品。
在传统中医文化中,药食同源的概念已经被广泛应用。
中医学认为,药食同源可以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促进健康。
药食同源的概念源自我国古代医药典籍,例如《本草纲目》等。
关于药食同源我的感悟
关于药食同源我的感悟
药食同源是中国传统的食物和药物倡导理念,强调食物可以具有药物的功效和价值。
这个理念源于中国古代的养生传统,人们相信通过正确的饮食,可以预防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
在我对药食同源的学习和理解中,我得出了一些感悟。
首先,药食同源的理念提醒我们要注重饮食的健康和平衡。
我们常常听说,“食补无过药补”,这意味着通过合理的膳食选择,我们可以获取足够的营养和药用成分,从而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其次,药食同源让我认识到了食物的药用价值。
在传统中医学中,很多常见的食物被用作药材,比如生姜、大蒜、红枣等。
这些食物不仅可以起到调味的作用,还具有特定的药理作用,可以缓解不同疾病的症状。
这个发现让我更加珍惜食物,并意识到了正确的膳食选择对健康的重要性。
最后,药食同源也让我认识到了传统草药的重要性。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很多草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这些草药往往可以通过烹饪或煎煮的方式制成汤剂或药膏,并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保健和治疗。
学习药食同源的理念,让我对传统草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在自己的生活中更加注重草药的应用。
总的来说,药食同源的理念是我对食物和药物关系的新认识。
通过这个理念,我意识到了食物和药物之间的联系以及正确的膳食选择对健康的重要性。
我相信只有在注重食物健康和平衡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药食同源科普小知识
药食同源科普小知识一、药食同源的含义《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古代药食同源思想。
目前“药食同源”还没有统一的概念,从字面理解,指药物和食物是同时起源的,当前主流的看法是食物即药物,他们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二、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品种卫健委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材名单: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黑枣、酸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橘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子、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陈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2014新增中药材品种:人参、山银花、芫萎、玫瑰花、松花粉、粉葛、布渣叶、夏枯草、当归、山奈、西红花、草果、姜黄、荜茇,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
2018新增9种中药材作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仍在试点):党参、肉苁蓉、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天麻、山茱萸、杜仲叶,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
三、药食同源中药材使用原则(1)注重整体,辨识使用人体的体质,一般可分为寒热证体质、实虚证体质、燥湿证体质。
药物可以分为寒、热、温、凉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使用药食同源中药养生需要建立在对自身体质、对药物性质有清晰了解的基础上,辨识使用。
(2)注意配伍,合理调配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在与食物配伍和应用时应遵循中医理论,注意配伍和使用禁忌。
中药饮食文化中的药食同源概念解析
中药饮食文化中的药食同源概念解析中药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药食同源概念扮演着核心角色。
药食同源是指中药与食物有着相同的起源和性质,即一些食物具有药用价值,而一些药物又可以通过食物的方式摄入。
这种概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饮食观念和养生文化中,成为中国人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药食同源的理念起源于古代中国农耕文明。
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动物和植物的饮食习惯,从中发现了一些有药用价值的食物。
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人们逐渐积累了丰富的中药饮食知识,并开始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自己的饮食中。
例如,人们发现吃葱可以预防感冒,红枣可以补血,枸杞可以明目等等。
这些经验被传承下来,并形成了中药饮食文化,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的概念也体现了中医养生理论中的“治未病”思想。
中医强调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其中饮食调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通过食用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材,人们可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例如,常吃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可以保护肝脏,预防感冒;多食用具有滋阴补血作用的食物,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贫血等。
另外,药食同源的概念也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中国人注重药食相配,善于将药物与食物结合起来,形成许多具有独特药食效果的菜肴和食谱。
例如,人参炖鸡汤、黄芪炖猪蹄等,都是具有滋补作用的传统菜肴。
在中药饮食文化中,人们通过合理搭配食材,达到保健养生的效果。
这种理念也影响到了现代饮食文化中,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搭配食物,选择具有药用价值的食材,以达到保持健康的目的。
药食同源的概念在现代科学研究中也得到了一定的验证。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许多食物和药材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许多食物确实具有药用价值。
例如,大蒜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生姜可以缓解胃痛,蜂蜜具有抗氧化作用等等。
这些研究结果为药食同源的概念提供了科学依据,并进一步推动了中药饮食文化的发展。
药食同源标准
药食同源标准摘要:一、药食同源的定义与起源1.药食同源的概念2.药食同源的起源与发展二、药食同源的标准1.药食同源的分类2.药食同源的安全性评价3.药食同源的功效评价三、我国药食同源的管理现状1.法律法规体系2.监管部门的职责3.产业发展现状与挑战四、药食同源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科技创新推动药食同源发展2.国际化市场前景3.健康产业与药食同源的融合正文:药食同源,是指药物与食物具有相同的起源,可以同时作为药物和食物使用的天然产物。
药食同源的理念源于中国古代的医学和饮食文化,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药食同源,以食为药”的观念。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药食同源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健康养生方式。
药食同源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食同源的分类:药食同源物质主要包括药材、食材和保健品。
药材是指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产物;食材是指日常生活中可以作为食品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天然产物;保健品是指以药食同源物质为主要成分,经过加工制成的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2.药食同源的安全性评价:药食同源的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毒理学评价、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致畸试验、致癌试验、生殖毒性试验等。
只有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价,证明其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药食同源物质才能作为食品或保健品使用。
3.药食同源的功效评价:药食同源的功效评价主要包括药品功效评价和食品功效评价。
药品功效评价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相关法规进行;食品功效评价主要依据《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规进行。
只有经过严格的功效评价,证明其对人体具有确切保健作用的药食同源物质才能作为药品或保健品使用。
我国药食同源的管理现状相对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包括《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中医药法》等法律法规为药食同源的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监管部门的职责明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药食同源的监督管理工作。
然而,我国药食同源产业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国际化市场开拓不够等。
什么是药食同源或药食两用
什么是“药食同源”或“药食两用”?中药与食物的关系?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
在古代原始社会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那时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
而且有一些成份已沿用至今。
这就是“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也是食物疗法的基础。
中医素有“药食同源”之说,表明中药与饮食属同一个起源。
实际上,饮食的出现,比医药要早得多,因为人类为了生存、繁衍后代,就必须摄取食物,以维持身体代谢的需要。
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人们逐渐了解了哪些食物有益,可以进食;哪些有害,不宜进食,那些对人体有很好的功效和作用,哪些可以用来治病,通过合理的使用饮食,使某些疾病得到医治,而逐渐形成了药膳食疗学。
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药食同源的理论来源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
“药食同源”是中医养生保健的强大物质基础,占据重要地位。
“药食同源”不仅开中医养生保健之先河,且经久不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成为独特的优势所在。
“药食同源”的功能符合现代营养免疫学理念。
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均衡人体、调节内分泌腺功能正常;②,具有自然的清净功效,没有副作用;③,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及其他营养的来源;④,供给免疫系统所需的营养。
“中药与食物的关系?皇帝《内经》对食疗有非常卓越的理论,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
由此可见,在中医药学的传统之中,论药与食的关系是既有同处,亦有异处。
但从发展过程来看,远古时代是同源的,后经几千年的发展,药食分化,若再往今后的前景看,也可能返朴归真,以食为药,以食代药。
药食同源故事
药食同源故事
药食同源是指许多食物也是药物,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同样能够防治疾病。
药食同源的优点在于其纯天然,无化学物质添加,正确食用对人体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
以下是一些药食同源的故事:
1. 黄精的传说故事:宋代徐铉所作的志怪小说《稽神录》第六卷中《食黄精婢》篇讲述了一个被虐待的婢女逃到深林里以吃野菜维生,但她的身体却变得轻盈,因此躲过了主人的多次追捕。
最后主人引诱她吃了人间饭食,使其身体变得沉重,最后被抓到并逼迫她说出吃的野菜,原来就是黄精。
2. 薏苡仁的故事:相传,东汉大将军马援在南方作战时,因山林湿热蒸郁、瘴气流行,马援便和士兵们经常食用薏苡仁。
食后战士们不仅感觉身体很轻且还能战胜瘴疟之气。
后来马援在凯旋归来时,装了一车薏苡仁回来,作为种子以引种栽培。
3. 益智的故事: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四卷中讲述了益智的传说。
故事中,一位进士陆迈忽得吐血不止,气蹶惊颤,狂躁直视。
他遍用方药无效,最后在梦中得到观音授方,按照方子服药,病愈。
总之,这些故事都展示了药食同源植物在传统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们在防治疾病方面的神奇功效。
药食同源食品安全
药食同源食品安全药食同源是指一些食物具有药用价值,同时也被用作日常食材。
药食同源食品在中国传统饮食中占据重要位置,被认为既能滋补身体,又能预防疾病。
然而,由于药食同源食品的特殊性,其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药食同源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和食用这类食品。
一、药食同源食品的种类药食同源食品包括但不限于人参、灵芝、黄精、枸杞、当归等。
这些食物既可以作为日常食材,也被用于药膳疗法。
传统上,药食同源食品被认为具有调养身体、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药食同源食品的安全问题尽管药食同源食品有其独特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
首先,一些药食同源食品可能含有药物残留或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长期食用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
其次,由于药食同源食品的药用价值,其用量和烹饪方法需要慎重选择,否则可能导致药物中毒或其他不良反应。
因此,在选择和食用药食同源食品时,消费者需要谨慎对待,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三、正确选择和食用药食同源食品的建议1. 购买正规渠道的药食同源食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或质量不过关的产品;2. 在食用药食同源食品时,注意控制食用量和频次,避免过量引起不良反应;3. 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食用药食同源食品时需要谨慎选择,最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4. 在烹饪药食同源食品时,选择合适的方法和辅料,避免破坏其中的药用成分。
综上所述,药食同源食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然而,消费者在选择和食用这类食品时需谨慎对待,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只有正确使用药食同源食品,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营养和药用作用,对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让大家能够更好地享受药食同源食品带来的益处。
药食同源清单大全(2023年最新版)
药食同源清单大全(2023年最新版)
药食同源,指的是一些食材具有药物的功效,能够对我们的健
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以下是2023年最新版的药食同源清单:
1. 蔬菜类
- 大蒜:具有抗菌、降血压以及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 葱姜蒜:有助于预防感冒、改善血液循环和消化系统。
- 西红柿:富含番茄红素,有助于提高皮肤抵抗力和保护视力。
2. 水果类
- 橙子:富含维生素C,能够提高免疫力和促进胶原蛋白生成。
- 柠檬:具有抗炎、理气和滋润喉咙的作用。
- 蓝莓: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有助于预防老年眼病和大脑
退化。
3. 谷类和坚果类
- 黑豆:富含蛋白质和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 绿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
- 核桃:富含脂肪酸和维生素E,有助于改善记忆和保护心脏健康。
4. 动物类
- 鸡肉: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肉类,有助于补充营养和增强体力。
- 鱼类:含有丰富的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预防心脏病和改善脑功能。
- 瘦肉:富含维生素B和铁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提高肌肉力量。
5. 其他
- 蜂蜜:具有抗菌、缓解咳嗽和保护喉咙的功效。
- 红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调节肠道功能。
- 茶叶:富含茶多酚和咖啡碱,有助于抗氧化和提神醒脑。
以上是2023年最新版的药食同源清单,选择适当的食材搭配,将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食药同源
物
味
平补类:猪肉、羊肉、鱼、蛋等,适于一般性疾病病人、临床 上阴阳寒热偏颇不明显者;
食物的四性
四性 寒 凉 温 功 能
具有清热除烦的作用,适合于炎热的环境及阳热体质者如绿豆、藕、西瓜、 梨、荸荠、菊花等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热证、 实证。
具有助阳御寒的功效,适合于寒冷阴寒体质者如生姜、大葱、红枣、核 桃、小茴香等,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寒证、虚 证
脾、开胃、滋阴等作用。
禁忌:生冷硬固粘食物 适宜 : 营养丰富的血肉有情之品和五谷杂粮、
青年人
气血旺盛,活动量大
新鲜果菜
禁忌:暴饮暴食饥饱无度
适宜:食清淡、化痰食物
适宜:食滋阴、生津、补血食物
பைடு நூலகம்
体胖 多痰湿 禁忌:肥甘厚补血食物
体瘦 多阴虚
禁忌:辛辣动火伤阴食物
八纲辨证的饮食调护
服用中药的一般原则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饮食调护亦应遵循此原则。
要做到饮食宜忌必先根据辨证原则进行饮食指导:
表证、恶热无汗者:可适当给予一些热粥、热汤以助其发汗解表,应忌辛辣、油腻、生冷之品, 给予平补膳食;
热证、便秘者:可给予清补膳食,以清淡为宜,并多食瓜果蔬菜,忌辛辣厚味,多饮水;
实证、热淋者:给予平补膳食,以清淡可口,多食水果蔬菜,大量饮水,忌辛辣; 虚症、不寐者:可给予清补膳食,应清淡可口,忌辛辣肥腻及浓茶、咖啡等,晚餐不宜过饱; 里证、水肿者:可给予平补与清补结合膳食,以清淡可口,易于消化,限制钠盐及水的摄人,
四性具体表现
五 味 具 体 表 现
食物的性、味、功效与分类
中医学认为:食物与中药一样,都具有“四气”、“五味”的不同性能。
药食同源 定义
药食同源定义《说说“药食同源”那些事儿》“药食同源”,这四个字听起来就特别有意思。
咱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啊,可真是不简单!药和食物居然能同源,这可太奇妙啦。
你想想看哈,我们平常吃的好多东西,既能当饭吃,还能有药用价值。
比如说那红枣吧,甜甜的,平常当零食吃也不错,但是你知道不,它还能补气血呢!还有那山药,炖排骨的时候加进去,好吃得很,同时它也能健脾益胃。
这就相当于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顺带着把身体给调理了,多划算呀!对于咱普通人来说,“药食同源”最接地气的地方就是,让咱能更方便地照顾自己的身体。
不用非得去吃药打针什么的,通过日常的饮食就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就像我自己,有时候感觉有点上火了,我就会泡点菊花茶喝喝,清热解毒还挺好喝。
再比如说,冬天的时候,很多人喜欢吃点羊肉,因为羊肉可是大补的呀!吃了能让身体暖和起来,这其实也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体现。
不用医生开药,咱自己就知道该吃啥来补补身体。
就像是身体给咱发出了信号,咱就顺着这个信号去找对应的食物来“对症下药”。
但是呢,这里面也有个度的问题。
可不能因为知道某种食物有药用价值,就拼命吃。
那就不是养生,可能会变成养病啦!比如说,虽然枸杞是个好东西,但也不能一天吃半斤呀。
不然的话,估计身体也受不了。
而且呢,“药食同源”也不是说所有的食物都能当药使。
有些食物虽然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真要是生病了,该吃药还是得吃药,可不能光靠吃食物来治病。
毕竟食物不是万能的嘛。
总之,“药食同源”的理念特别好,它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了一种关注健康、照顾自己的方式。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食物来进行调理。
既能满足嘴巴的享受,又能对身体有好处,这不是一举两得嘛。
让我们好好利用这老祖宗的智慧,吃得健康,吃得开心!。
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什么是药食同源?“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药食同源的理论来源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
“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
《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
随着经验的积累,药食才开始分化。
在使用火后,人们开始食熟食,烹调加工技术才逐渐发展起来。
在食与药开始分化的同时,食疗与药疗也逐渐区分。
《内经》对食疗有非常卓越的理论,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
由此可见,在中医药学的传统之中,论药与食的关系是既有同处,亦有异处。
但从发展过程来看,远古时代是同源的,后经几千年的发展,药食分化,若再往今后的前景看,也可能返朴归真,以食为药,以食代药。
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
在古代原始社会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
这就是“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也是食物疗法的基础。
中医药学还有一种中药的概念是:所有的动植物、矿物质等也都是属于中药的范畴,中药是一个非常大的药物概念。
凡是中药,都可以食用,只不过是一个用量上的差异而已,也就是说法:毒性作用大的食用量小,而毒性作用小的食用量大。
因此严格地说,在中医药中,药物和食物是不分的,是相对而言的:药物也是食物,而食物也是药物;食物的副作用小,而药物的副作用大。
药食同源认证流程
药食同源认证流程药食同源认证是指对食品和药品进行同源认证,即通过对植物、动物等自然材料的研究和评价,确定其既可用作食品又可用作药品,并按照相关标准加工生产出来的产品。
药食同源认证可以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地选择健康的食品和药品,同时也促进了药食同源产品的市场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下药食同源认证的流程。
1. 申请首先,企业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交药食同源认证申请。
在申请材料上,企业需要提供相关产品的生产工艺、原料来源、产品性能、用途等基本信息,以及与产品相关的实验报告、专利证明、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资料。
同时,企业还需要缴纳一定的认证费用,根据产品的种类和规模进行定价。
2. 材料审核申请材料提交后,相关部门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
主要是检查企业提交的资料是否齐全、真实有效,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如果审核通过,企业将被要求进行下一步的实地检查和取样。
3. 实地检查和取样审核通过的企业将接受实地检查和取样。
实地检查主要是对企业的生产设施、原料储存、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控制等进行检查,以确保企业符合相关标准的生产要求。
同时,还会对产品样品进行取样,送交相关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
检测分析的项目包括产品的化学成分、微生物污染、重金属含量等,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4. 实验室检测取样送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后,检测结果将直接影响产品是否通过认证。
实验室检测主要是对产品的成分、安全性、功能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以确保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5. 结论评定实验室检测完成后,相关部门将根据检测结果对产品进行评定。
如果产品的检测结果符合药食同源认证标准的要求,将颁发相关的药食同源认证证书,标明产品为药食同源产品。
6. 监督抽检认证通过的企业产品,在获得药食同源认证证书后,还将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抽检。
监督抽检是对已认证产品的生产、质量进行定期抽检,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7. 更新维护药食同源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一般为三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菊花的药食同源功效摘要:菊花是世界著名花卉,多作为观赏植物被人们所熟知。
然而菊花除了极高的观赏价值外,还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因此,菊花也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
本文介绍了实用菊发展的历史,主要对实用菊的药食同源功效进行综述,引起人们对菊花药食同源功效的关注。
关键词:菊花;药食同源;食用菊。
Efficacy of the medicinal and food chrysanthemum Abstract: Chrysanthemu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rnamentals in the world. However, chrysanthemum cultivars not only have the extremely high ornamental value, but also have the effects of medicinewhile is an edible plant. Thus, chrysanthemum is a precious medicinal and food plant.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 the practical chrysanthemum medicine food homology efficacy.Key words: chrysanthemum; medicine food homology; practical chrysanthemum.菊花是世界著名花卉,多作为观赏植物被人们所熟知。
然而,菊花除了极高的观赏价值外,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著名的药食同源性植物。
多数菊花品种具有抗菌消炎、清热明目的作用。
根据用途可将其分为观赏性菊花和实用性菊花。
这里所说的菊花为实用菊,其包括药用菊、茶用菊和食用菊三种。
典型的药用菊具有清热明目、抗菌消炎、降血压、抗肿瘤等作用,对头痛眼花、风热感冒、高血压等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
茶用菊,是指经窨制后既可与茶叶混用,也可单独饮用的菊花品种,具有清香、甘甜的口感。
食用菊又称为真菊,可用来做汤、炒食或作为食物配料,常被归类为蔬菜。
将菊花做成药膳食用,具有平肝明目、清风散热、抗肿瘤、降血压的药食同源功效。
实用菊作为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兼具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有良好的医疗保健效果。
本文简要介绍了实用菊的历史,并对实用菊种质资源及其药食同源功效进行了初步的介绍和总结。
希望引起人们对菊花药食同源功效的关注价值。
1实用菊发展历史菊花在中国作为药材和食材至少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
菊花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约为4 000 年前。
在《夏小正》九月中称“荣鞠树麦。
鞠,草也。
鞠荣而树麦,时之急也”。
成书于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221 年) 的《礼记》中《月令篇·季秋之月》有“鸿雁来宾……鞠有黄华……”的描述。
从《夏小正》到《礼记·月令》,均将菊花的开花习性作为农业生产时令的标志。
自战国时代起菊花一直作为药用和食用植物被人们认识,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才作为观赏植物在园林里广泛栽培。
1.1菊花入药的历史菊花开始作为药用植物是在春秋时代。
《周礼·秋官·司寇·第五》:“蝈氏掌去蘸咀,焚牡药,以灰洒之则死。
”《尔雅·释草》云:“藕,治蔷。
”秦汉之际的典籍《神农本草经》对菊花轻身延年的功效极为赞赏,“鞠华,味苦平,主风头炫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
服之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较为明确阐述菊花具体药效的是南朝梁陶弘景的《名医别录》:“( 菊) 主治腰痛去来陶陶,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描述到:“菊春生夏茂,秋华冬实。
倍受四气,饱经风霜,叶枯不落,花稿不零。
”对菊花药用功效的记载较为清晰:“治头目风热,风旋倒,脑骨疼痛,身上一切游风令消散,利血脉,并无所忌。
作枕明目,叶亦明目,生熟并可食。
养目血,去翁膜,主肝气不足。
”后世医学典籍关于菊花的记载更为详尽。
明代朱橇《普济方》卷七十九有一药方名为“甘菊散”,具有“治头风目眩痛”之功效。
其配方云:“甘菊花三分,获荃一分,犀牛角屑三分,防风一两,升麻三分,石膏一两,白芷半两,芍莹半两,牡荆子一两,葛根一两,枳殼半两。
”当代菊花是一味重要的中药,不同品种功效不同。
疏风清热多用黄菊,平肝明目多用白菊。
还可以与其他中药成分配伍,制成多种中成药[1-3]。
1.2菊花食品的发展食菊最早见于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在《楚辞·离骚》中的诗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兮。
”汉代菊花被用来做酒以馈赠亲朋好友。
西汉时期,记载长安城佚事传闻的《西京杂记》中曾有这样的表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在宫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
元代王挥《茹野菊赋》序云:“丙寅春三月,予以司明告病,避忌食物,无可供嚼啮者,家人辈采菊芽为蔬,考之图经,味甘平,疗风热,于头目极顺适也。
”菊花药膳历史也很悠久。
《内经》中的“半夏粳米汤”、《金匮》中的“当归羊汤”、《食医心境》中的“豆豉酱猪心”、《本草纲目》中的“杜仲腰花”等均为药膳。
《遵生八笺》中介绍道:“菊花粥,用菊新长嫩头,丛生叶摘来洗净,细切,入盐同米煮粥,食之,清目宁心。
”《慈山粥谱》说:“菊花粥养肝血、悦颜色。
久服美容艳体抗老防衰。
”普通人食菊或为饱腹,或为治病,或为长生。
然而,从北宋开始文人则多以食菊为高雅之举,多有彰显品格高尚之意,这种意味源于东晋陶渊明对菊花的赞赏。
近现代菊花食品类型多样,不胜枚举。
菊花是当今人们餐桌上必备的佳馔之一,鲜食、干食、生食、熟食,焖、蒸、煮、炒、烧、拌皆宜。
最常见的菊花类饮品就是菊花茶。
菊花酒被称为长寿酒,味道甘甜爽口,具有滋补气血、健身养颜、明目养肝、延缓衰老等功效,可谓保健佳品。
随着菊花加工工艺的发展,还出现了菊花啤酒。
以菊花为食材制作的糕点也是花样翻新,当代菊花药膳更是类型多样。
3实用菊的药理药效药典中关于菊花的记载如下:菊花的干燥头状花序,性凉,味甘、苦,具有平肝、明目、散风、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疔疮、心胸烦热、肿毒等病症。
实验研究证明[4-5],菊花中含有的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黄酮类、菊甙、腺嘌呤、绿原酸、挥发油等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消毒、镇痛等医学功效,且对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胆固醇代谢具有一定的作用[6-7]。
食用菊花中含有人体必需的7 种微量元素( 铜、铁、锌、钴、锰、锶、硒等),各种菊花中锰、锌、硒的含量均较高。
其中黄菊的钴、铜、锌含量较高,贡菊的锰、锶含量较高,怀菊和亳菊的铁含量较高,滁菊的硒含量很高。
此外菊花中还含有17 种氨基酸,其中含量较高的有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
药理学研究显示,菊花具有抗炎、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氧化、保护心血管、抗癌、抗突变体等广泛的功效[8]。
3.1抗菌消毒、抑病毒的作用研究表明,菊花中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化合物主要是挥发油及一些微量元素。
通过纸片法和微量液基稀释法对自然风干和加工的菊花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抗微生物的效果评价,结果显示,加工菊花中的挥发油含有更高的樟脑以及更好的抑菌活性,说明樟脑是菊花发挥抑菌活性的主要成分[9]。
从菊花中分离的芹菜素-7-O-β-D-(4-咖啡酰基) -葡萄糖苷对感染HIV-IⅢB病毒的MT-4 细胞显示抗HIV病毒活性[10]。
菊花对单纯疱疹病毒(HSV-1)、脊髓灰质炎病毒和麻疹病毒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1]。
另有研究发现,菊花中的微量元素对抗炎作用也有影响。
亳菊有显著的抗炎作用,添加微量元素后,亳菊的抗炎作用明显提高,表明微量元素对提高菊花的抗炎作用影响很大[12]。
3.2抗衰老、抗氧化及抗肿瘤作用菊花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成分,因而具有抗氧化衰老的作用。
Kim 和Lee[13]从菊花中分离得到两个新化合物3,5- 二咖啡酰基-epi- 奎宁酸(3,5-epi-DCQA) 和1,3- 二咖啡酰基-epi- 奎宁酸(1,3-epi-DCQA),发现它们具有强大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活性,在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系统中表现出比槲皮素更强的DPPH 自由基清除活性[14]。
菊花挥发油中的β-榄香烯已经被证实具有抗肿瘤活性[15]。
菊花中其他抗肿瘤成分包括芹菜素、木犀草素和小白菊内酯,它们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以及抗氧化、抗诱变、增强免疫等功能[16]。
3.3降血压和血脂的作用临床研究表明,杭白菊制剂对心绞痛病症减轻的总有效率达83.0%,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减轻慢性冠脉供血不足[17]。
菊花能显著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力。
进一步研究发现,杭白菊黄酮类化合物对心脑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明显增加冠脉流量,缓解由乌头碱和氯仿诱发的心律失常,还能拮抗Ca2+的内流,从而改善心肌细胞的收缩力,而且具有明显的舒张血管和降血脂作用[18]。
菊花提取物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 有明显抑制作用,并有一定亚族选择,研究也证实杭白菊提取物可以显著增加离体大鼠心脏的冠脉流量,显著对抗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离体大鼠心肌收缩功能,对冠脉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功效较大。
参考文献[1] 张荣东. 中国古代菊花文化研究[D].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08[2] 徐慧颖, 丁义峰, 张国贞, 等. 不同菊花品种花瓣的食用价值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1, 50(3): 530-2[3] 苏爱国. 菊花食用价值研究.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13, (1):4-5[4]戴思兰, 陈俊愉. 中国菊属一些种的分支分类学研究.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7, 15(10): 27-34[5] 吕琳, 秦民坚, 贺丹霞, 等. 不同种源药用菊花,野菊和菊花脑ISSR分子标记及遗传关系分析.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8, 17(1): 7-12[6]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I部[S].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219[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 第七册[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810[8] Rajic A, Akihisa T, Ukiya M, et al. Inhibition of trypsinand chymotrypsin by anti-inflammatory triterpenoids fromCompositae flowers. Planta Med, 2001,67(7): 599-604[9] Shunying Z, Yang Y, Huaidong Y, et al. Chemicalcomposition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the essential oilsof Chrysanthemum indicum. J Ethnopharmacol, 2005,96(1): 151-8[10] Lee JS, Kim HJ, Lee YS. A new Anti-HIV flawonoidglucuronide from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PlantaMed, 2003, 69(9): 859-61[11] 方雪玲, 胡晓彤, 王涛, 等. 杭白菊萃取液对小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浙江医学, 2002, 24(9):526-7[12] 高宏. 菊花中微量元素对其抗炎作用的影响.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6, 14(1): 24-5[13] Kim HJ, Lee YS. Identification of new dicaffeoylquinicacids from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and theirantioxidant activities. Planta Med, 2005,71(09): 871-6[14] 姜保平, 许利嘉, 王秋玲, 等. 菊花的传统使用及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中国现代中药, 2003, 15(6):523-30[15] Wang YJ,Yang XW, Guo QS. Studies on chemicalconstituents in Huangjuhua. Chn J Chn Materia Med,2008, 33(5): 526-30[16] 孙向珏, 沈汉明, 朱心强. 菊花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草药, 2008, 39(1): 148-51[17] 蒋惠娣, 王玲飞, 周新妹, 等. 杭白菊乙酸乙酯提取物的舒血管作用及相关机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5,21(2): 128-32[18] 华波, 吕圭源, 张园. 杭白菊黄酮类化合物的心血管药理实验研究进展,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6, 19(15):1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