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栈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堆栈效应 百科

堆栈效应 百科

堆栈效应百科标题:堆栈效应:深入解析和应用简介:本文将全面介绍堆栈效应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对堆栈效应的深入剖析,我们将了解到它在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堆栈效应并学会应用它,以提升个人和团队的效率和表现。

正文:第一部分:堆栈效应的定义和原理堆栈效应是指在解决问题或处理任务时,将多个相关的任务或信息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形成一个堆栈。

这个堆栈中的每一个任务或信息都必须按照顺序完成或处理,才能继续进行下一个任务或信息。

堆栈效应的原理是通过层层堆叠的方式来处理复杂的问题,确保每个任务或信息都得到妥善处理,避免遗漏或混乱。

第二部分:堆栈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堆栈效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可以将家务事按照优先级进行堆叠,确保每个任务都得到及时处理。

在工作中,我们可以使用任务管理工具来构建任务堆栈,以便更好地安排和完成工作。

堆栈效应还可以应用于学习和记忆中,通过将相关的知识点按照逻辑顺序进行堆叠,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力。

第三部分:堆栈效应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在企业管理中,堆栈效应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项目管理中,我们可以使用工作分解结构(WBS)来将项目按照任务堆栈的方式进行组织和管理,确保每个任务都得到妥善安排和执行。

在团队合作中,堆栈效应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协作和分工,形成高效的工作流程。

第四部分:堆栈效应的注意事项在应用堆栈效应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确保任务或信息的顺序安排合理,避免错乱和遗漏。

其次,要及时更新任务堆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要保证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每个任务都能得到顺利执行。

结论:堆栈效应作为一种高效的问题解决和任务管理方式,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理应用堆栈效应,我们可以提高个人和团队的效率和表现。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遵守文章中提到的注意事项,确保堆栈效应的顺利进行。

简述mpls的工作原理

简述mpls的工作原理

MPLS的工作原理1. 简介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是一种基于标签的转发技术,它将数据包与特定的标签关联,并使用这些标签来进行高效的路由和转发。

MPLS在传输层和网络层之间提供了一种灵活、可靠和高效的网络传输机制。

MPLS最初是为了解决传统IP路由协议(如OSPF、BGP)在大规模网络中存在的性能问题而设计的。

它通过引入标签来替代传统IP路由中的长地址,从而降低了路由表的大小和复杂度,提高了路由查找和转发速度。

本文将详细解释MPLS的工作原理,包括标签分配与交换、数据包转发以及MPLS VPN等方面。

2. 标签分配与交换在MPLS网络中,每个数据包都会被赋予一个唯一的标签。

这个标签是在源节点上分配并与该数据包关联的,在整个路径上保持不变,直到到达目标节点。

下面是标签分配与交换的基本原理:2.1 标签分配当一个数据包进入MPLS域时,源节点会为该数据包分配一个新的标签。

这个标签可以基于源节点的本地路由表进行分配,也可以通过与其他节点交换信息来获得。

2.2 标签交换一旦数据包被赋予了标签,它将会在MPLS网络中被交换。

每个MPLS节点都会根据数据包的标签来决定下一跳的出接口,并将该标签附加到转发的数据包上。

2.3 标签堆栈在MPLS网络中,一个数据包可能会经过多个节点。

为了跟踪数据包的路径,每个节点都会维护一个称为”标签堆栈”(Label Stack)的结构。

标签堆栈按照LIFO (后进先出)的顺序存储标签,并在每个节点上进行压入和弹出操作。

3. 数据包转发MPLS使用基于标签的转发机制来实现快速而高效的数据传输。

下面是数据包转发的基本原理:3.1 标记交换路径当一个数据包进入MPLS网络时,源节点会为该数据包选择一条适当的路径,并将这条路径上每个节点的标识信息写入到数据包中。

这些标识信息用于指导后续路由器对该数据包进行处理和转发。

3.2 标记查找与转发当一个数据包到达一个MPLS节点时,它会根据数据包的标签来查找下一跳的出接口。

堆栈工作原理

堆栈工作原理

堆栈工作原理在计算机领域,堆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概念,堆栈其实是两种数据结构。

堆栈都是一种数据项按序排列的数据结构,只能在一端(称为栈顶(top))对数据项进行插入和删除。

要点:堆,顺序随意。

栈,后进先出(Last-In/First-Out)。

针对栈这种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有两种:压栈和弹出,在栈帧中包含两个标志----栈底和栈顶,其中栈顶标识着要push或pop的数据的地址,而栈底则表示栈帧中最后一个数据的内存地址。

在Win32中,寄存器esp存放着栈底指针,栈是向低地址方向生长,因此esp指向栈顶元素堆栈对比(操作系统):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

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栈使用的是一级缓存,他们通常都是被调用时处于存储空间中,调用完毕立即释放堆(操作系统):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

堆则是存放在二级缓存中,生命周期由虚拟机的垃圾回收算法来决定(并不是一旦成为孤儿对象就能被回收)。

所以调用这些对象的速度要相对来得低一些堆(数据结构):堆可以被看成是一棵树,如:堆排序栈(数据结构):一种后进先出的的数据结构C/C++中的堆栈区别一个由C/C++编译的程序占用的内存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栈区(stack)—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存放函数的参数名,局部变量的名等。

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2、堆区(heap)—由程序员分配释放,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

注意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

3、全局区(静态区)(static)—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在一块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块区域,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一块区域。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4、文字常量区—常量字符串就是放在这里的,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5、程序代码区—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

堆栈的工作原理

堆栈的工作原理

堆栈的工作原理
堆栈是一种数据结构,它遵循“先进后出”(LIFO)的原则。

它通常用于存储和管理函数调用、中断处理、内存分配等操作。

堆栈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初始化堆栈:在使用堆栈之前,需要先分配一块固定大小的内存空间来存储堆栈中的元素。

这个空间可以是数组、链表或是其他数据结构。

2. 压栈(Push)操作:当有新的元素要加入堆栈时,它将被放置在堆栈的顶部。

这个过程被称为“压栈”,也就是将元素插入到堆栈的顶部。

3. 弹栈(Pop)操作:当需要访问堆栈中的元素时,可以从堆
栈的顶部开始弹出元素。

每次弹出的元素都是最新加入堆栈的那个元素,所以堆栈遵循了“先进后出”的原则。

4. 栈顶指针:堆栈通常使用一个指针来跟踪堆栈顶部的位置。

压栈操作会将栈顶指针向上移动,而弹栈操作会将栈顶指针向下移动。

5. 栈溢出:如果堆栈已满时还尝试进行压栈操作,就会发生栈溢出的错误。

栈溢出意味着堆栈已经超出了它的容量限制。

6. 栈空:如果堆栈中没有元素时,就称为栈空。

这时进行弹栈操作会导致错误,因为没有可弹出的元素。

堆栈的工作原理简单明了,它提供了一个高效的方式来存储和访问数据。

通过遵循“先进后出”的原则,堆栈可以灵活地支持各种场景下的数据管理需求。

堆栈工作原理范文

堆栈工作原理范文

堆栈工作原理范文堆栈(Stack)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它遵循“后进先出(LIFO,Last-In-First-Out)”的原则,即最后放入堆栈的元素将首先被取出。

堆栈可以通过数组或链表来实现。

堆栈的基本操作包括:入栈(Push)、出栈(Pop)、查看栈顶元素(Top)和判断堆栈是否为空(Empty)。

入栈操作将一个元素添加到堆栈的顶部,出栈操作将堆栈顶部的元素移除并返回,查看栈顶元素操作返回堆栈顶部的元素而不移除它,判断堆栈是否为空操作检查堆栈中是否有元素。

堆栈的工作原理是使用一个指针(通常称为栈顶指针)来指示堆栈的顶部。

当堆栈为空时,栈顶指针指向一个特殊的标记,通常是一个无效的值。

随着元素的入栈和出栈,栈顶指针将相应地移动。

当进行入栈操作时,堆栈将会增加一个元素并将栈顶指针向上移动一个位置。

如果堆栈已满(当使用数组实现时),即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新元素,那么入栈操作将不会成功。

当进行出栈操作时,堆栈将会移除栈顶的元素并将栈顶指针向下移动一个位置。

如果堆栈已空(栈顶指针指向无效标记),则出栈操作将不会成功。

堆栈的实现方式可以是基于数组或链表。

当使用数组实现时,需要预先指定堆栈的最大容量,以确保有足够的空间存储元素。

当堆栈使用链表实现时,可以动态调整大小,没有容量限制。

使用链表实现的堆栈通常比数组实现的堆栈更加灵活,但也会占用额外的内存空间来存储指针。

堆栈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在编程中经常用于处理函数调用、递归算法、表达式求值、追踪程序运行状态、内存分配和回收等方面。

例如,当一个函数被调用时,函数的返回地址和局部变量值通常会被保存在堆栈中。

当函数返回时,可以通过出栈操作恢复函数调用之前的状态。

堆栈在计算机系统中也有很多实际的应用。

现代操作系统使用堆栈来管理函数调用和中断处理,处理器使用堆栈来管理函数调用和寄存器保存。

堆栈还可以用来实现操作系统中的进程调度、内存管理、异常处理等功能。

总结起来,堆栈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遵循“后进先出”的原则。

微机原理试题及答案3

微机原理试题及答案3

长沙理工A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 分)1、完成下面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73.25D=____________B,10010010B=__________H100101.11B=__________D=___________BCD2、指令MOV AL, BL 对源操作数来说是________寻址方式,MOV AX, [BX+6]对源操作数来说是_________寻址方式,MOV AX, DS:[2000H]对源操作数来说是________寻址方式。

3、8088CPU的地址总线有__________条,最大内存空间为__________,物理地址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形成的。

4、在8088系统中五片中断控制器8259可控制__________个中断源。

5、执行INT 04H 后,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的CS 在_____, _____ 单元,IP 在______,______单元中。

6、串行通信有两种基本的通信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8255 有两个控制字,它们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 2 分,共20 分)1、下列8086CPU 标志寄存器FR 的标志中,不属于状态标志的是()A.OFB.PFC.IFD.CF2、在数据传输率相同的情况下,同步字符串送的速度高于异步字符传输,其原因是( )A.字符间无间隔B.双方通信同步C.发生错误的概率少D.附加位信息总量少3、在CMP AX,DX 指令执行后,当标志位SF,OF,ZF 满足逻辑关系(SF⊕OF)+ZF=0 时,表明()。

A. AX >DXB. AX<DXC. AX≥DXD. AX≤DX4、一个8 位的二进制整数,若采用补码表示,且由4 个“1”和4 个“0”组成,则最小值为()。

A.-120B.-7C.-112D.-1215、微型计算机在硬件上是由()四大部分分组成。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库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库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真题库一、填空1.数制转换A〕125D=〔 11111101 〕B =〔 375 〕O=〔 0FD 〕H=〔0001 0010 0101 〕BCDB〕10110110B=〔 182 〕D =〔 266 〕O=〔 0B6 〕H=〔0001 1000 0010 〕BCD2.下述机器数形式可表示的数值范围是(请用十进制形式写出):单字节无符号整数0~255;单字节有符号整数-128~+127。

注:微型计算机的有符号整数机器码采纳补码表示,单字节有符号整数的范围为-128~+127。

3.完成以下各式补码式的运算,并依据计算结果设置标志位SF、ZF、CF、OF。

指出运算结果有效否。

A〕00101101+10011100=B〕11011101+10110011=4.十六进制数2B.4H转换为二进制数是__00101011.0100,转换为十进制数是__43.25____。

5.在浮点加法运算中,在尾数求和之前,一般需要〔对阶〕操作,求和之后还需要进行〔规格化和舍入等步骤。

6.三态门有三种输出状态:高电平、低电平、〔高阻〕状态。

7.字符“A〞的ASCII码为41H,因而字符“E〞的ASCII码为〔45H〕,前面加上偶校验位后代码为〔C5〕H。

8.数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表示形式称为〔机器数〕。

9.在计算机中,无符号数最常用于表示〔地址〕。

10.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等〕。

11.在计算机中浮点数的表示形式有〔阶码〕和〔尾码〕两局部组成。

12.微处理器中对每个字所包含的二进制位数叫〔字长〕。

13.MISP是微处理的主要指标之一,它表示微处理器在1秒钟内可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14.PC机主存储器状根本存储单元的长度是〔字节〕.15.一台计算机所用的二进制代码的位数称为___字长_________,8位二进制数称为__ 字节____。

16.微型计算机由〔微处理器〕、〔存储器〕和〔I/O接口电路〕组成。

(完整版)微机原理试卷库合集(有答案)

(完整版)微机原理试卷库合集(有答案)

(完整版)微机原理试卷库合集(有答案)微机原理试题库合集第1套⼀、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以8086/8088CPU标志寄存器中有6个状态标志和_____3____个控制标志。

2.若有⼆个数8439H和A56AH进⾏相加,则运算后标志寄存器中的ZF= 0 ,PF=1 ,CF= 1 ,OF= 1 。

3.8086在每个总线周期的T3状态开始对 READY 信号进⾏采样,若其为⾼电平,则进⼊T4状态。

4.设CS=3100H,DS=40FEH,两段的空间均为64K个单元,则两段的重叠区为 32 个单元,两段的段空间之和为 131040个单元。

5.8086/8088系统,中断向量表中,每个中断向量占⽤___4_____个字节。

6.对于下⾯的数据定义,各条MOV指令单独执⾏后,请填充有关寄存器的内容TABLE1 DB ?,?,?TABLE2 DW 26 DUP(?)……MOV AX,TYPE TABLE1;(AX)= 1MOV BX,TYPE TABLE2;(BX)= 2MOV CX,LENGTH TABLE2;(CX)= 26MOV DX,SIZE TABLE2;(DX)= 527.在使⽤8086间接输⼊/输出指令时,必须在执⾏该指令之前将相应的端⼝地址送⼊ DX__ 寄存器中。

8.8k×8位的SRAM存储芯⽚,需要寻址线13根。

9.8086/8088CPU复位后,代码段寄存器CS的值为___FFFFH________ 。

10.8086/8088CPU,由INTR引脚引起的中断称为___可屏蔽______中断。

11.8086/8088系统中,⼀个栈的深度最⼤为_____64_____KB。

12.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的记忆设备,主要⽤来存放程序和_____数据____ 。

13.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CPU对输⼊输出的寻址可归纳为__统⼀编址_和独⽴编址两种⽅式。

⼆、选择题 (每题1分,共10分)1.若由1K×1位的RAM芯⽚组成⼀个容量为8K字(16位)的存储器时,需要该芯⽚数为B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综合习题及答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综合习题及答案

综合习题一一、填空题1、单片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个阶段。

2、单片机与普通计算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和 3部分集成于一块芯片之上。

3、单片机的存储器设计采用哈佛结构,它的特点是。

4、CPU主要由器和器组成。

CPU中的用来处理位操作。

5、第四代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器件是。

6、MCS-51系列单片机中,片内无ROM的机型是,有4KB ROM的机型是,而有4KB EPROM的机型是。

7、—32的补码为 B,补码11011010B代表的真值为 D。

8、原码数DFH= D,原码数6EH= D。

9、100的补码= H,—100的补码= H。

10、在8031单片机内部,其RAM高端128个字节的地址空间称为区,但其中仅有个字节有实际意义。

11、通常单片机上电复位时PC= H、SP= H、通用寄存器则采用第组,这一组寄存器的地址范围是从 H~ H。

12、若PSW为18H,则选取的是第组通用寄存器。

13、8031单片机复位后R4所对应的存储单元地址为 H,因上电时PSW= H。

14、若A中数据为63H,那么PSW的最低位(即奇偶位P)为。

15、在微机系统中,CPU是按照来确定程序的执行顺序的。

16、堆栈遵循的数据存储原则,针对堆栈的两种操作为和。

17、在8031单片机中,使用P2、P0、口传送信号,且使用了P0口来传送、信号,这里采用的是技术。

18、使用8031单片机时需将EA引脚接电平,因为其片内无存储器,8031片外可直接寻址的存储空间达 KB。

19、8位机中的被码数80H和7FH的真值分别为和。

20、配合实现“程序存储自动执行”的寄存器是,对其操作的一个特别之处是。

21、MCS-51单片机PC的长度为位;SP的长度为位,数据指针DPTR的长度为位。

二、单选题1、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半个世纪中虽有很大进步,但至今其运行仍遵循着一位科学家提出的基本原理。

这位科学家是:()(A)牛顿(B)爱国斯坦(C)爱迪生(D)冯·诺伊曼2、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属于:()(A)第一代(B)第二代(C)第三代(D)第四代3、通常所说的主机是指:()(A)运算器和控制器(B)CPU和磁盘存储器(C)CPU和主存(D)硬件和软件4、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的语言是:()(A)汇编语言(B)自然语言(C)机器语言(D)高级语言5、在CPU中,控制器的功能是:()(A)进行逻辑运算(B)进行算术运算(C)分析指令并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D)只控制CPU的工作6、所谓“裸机”是指:()(A)单片机(B)单板机(C)只装备操作系统的计算机(D)不装备任何软件的计算机7、下列数据中有可能是八进制数的是:()(A)764 (B)238 (C)396 (D)7898、下列4种不同进制的无符号数中最小的数是:()(A)11011001B (B)37O(八进制数)(C)75 (D)2AH9、PC是:()(A)一根硬件信号线(B)一个可由用户直接读写的8位RAM寄存器(C)一个不可寻址地特殊功能寄存器(D)一个能自动加1计数的ROM存储单元10、在CPU内部贩映程序运行状态或反映运算结果的一些特征寄存器是:()(A)PC (B)PSW (C)A (D)SP三、判断说明题1、在微机性能指标中,CPU的主频越高,其运算速度越快。

自动栈板机原理

自动栈板机原理

自动栈板机原理自动栈板机是一种先进的物流设备,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内置电动或液压系统控制机器臂抓取货物,将货物放置在预设位置上,自动化地进行堆栈作业。

下面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自动栈板机的原理。

一、工作流程自动栈板机可以自动完成货物的入库和出库作业,其具体工作流程如下:①先通过传感器检测货物的尺寸和重量,并读取货物信息;②然后自动将机器臂移动到货物前方,抓取货物并将它们从传送带、货架等地方拿取;③接下来,自动栈板机通过电动或液压系统将货物放置在栈板上,实现自动化堆栈操作;④当货物入库完成后,自动栈板机将栈板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并通过蓝牙、无线电、计算机等方式与仓库管理系统通信,将货物信息传送给系统。

二、主要组成部分自动栈板机是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的,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①机械结构:通过控制系统,根据货物尺寸和重量来进行机械结构调整,以达到最佳抓取效果;②传感器:采用光电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技术,检测货物的尺寸、重量、位置等信息,并反馈到控制系统;③控制系统:包括 PLC 控制器、编码器、伺服电机、电路板等设备,用于控制自动栈板机的动作和操作;④栈板适应器:用于将货物放在适当的位置上,确保货物可以稳定地堆放在栈板上。

三、工作原理自动栈板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系统和机械结构协同工作,将物料从一个高度移动到另一个高度,实现堆栈操作。

①货物的定位:当货物进入自动栈板机时,通过传感器检测货物的尺寸和重量,并读取货物信息,以便机械结构可以根据其进行调整。

②货物的抓取:机器臂通过电动或液压系统控制,将货物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并精准地抓取货物。

四、使用优势①提高工作效率:自动栈板机可以自动抓取、排列和堆栈物料,使物流作业更加高效快捷。

②提升工作安全:自动栈板机减少了工人的体力负担,降低了物流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性。

③节约成本:自动栈板机可以节省人力、时间和能源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综上所述,自动栈板机是一种高效、安全、先进的物流设备,其原理基于传感器、控制系统和机械结构的协作,实现了自动化堆栈作业,为企业的生产加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堆栈简介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堆栈简介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堆栈简介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堆栈是一种数据结构,它遵循后进先出(LIFO)的原则。

堆栈通常用于存储函数调用、临时变量和其他临
时数据。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中,堆栈通常是通过内存中的一段特定
区域来实现的。

堆栈通常由两个主要操作组成,压栈(push)和弹栈(pop)。

压栈操作将数据放入堆栈顶部,而弹栈操作则从堆栈顶部移除数据。

这种操作使得最后压入堆栈的数据最先被弹出,因此堆栈遵循LIFO
原则。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中,堆栈经常用于存储函数调用的返回地址
和局部变量。

当一个函数被调用时,当前函数的返回地址会被压入
堆栈,以便在函数执行完毕后能够返回到正确的位置。

同时,函数
内部的局部变量也可以被存储在堆栈中,以便在函数执行期间可以
方便地访问和操作这些变量。

堆栈还可以用于表达式求值和语法分析。

例如,后缀表达式的
求值就可以通过堆栈来实现。

在语法分析中,堆栈可以用于存储和
处理语法规则,以便进行语法分析和语法树的构建。

在计算机硬件中,堆栈通常与栈指针(stack pointer)和基址
寄存器(base pointer)相关联。

栈指针指向当前堆栈顶部的位置,而基址寄存器则指向堆栈的基址,用于定位局部变量和函数参数的
存储位置。

总的来说,堆栈在计算机组成原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
仅是一种数据结构,还在函数调用、表达式求值和语法分析等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

深入理解堆栈的原理和应用对于理解计算机组成
原理和编程语言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

单片机堆栈工作原理

单片机堆栈工作原理

单片机堆栈工作原理单片机堆栈工作原理是单片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被广泛应用于单片机程序开发中,目的是提高程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下面我们将详细阐述单片机堆栈工作原理的步骤。

1. 什么是堆栈堆栈是一种数据结构,它具有“先进后出”的特点,类似于我们平时叠盘子的过程。

我们在叠盘子的时候,总是先叠下面的盘子,再叠上面的盘子。

当我们需要取盘子的时候,总是先取上面的盘子,再取下面的盘子。

这就是堆栈的基本原理。

2. 堆栈在单片机中的应用单片机中的堆栈主要用于保存程序执行过程中的现场信息,包括函数调用时的参数、返回地址、局部变量等。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当遇到函数调用时,单片机会自动将函数调用前的现场信息存储到堆栈中,然后跳转到函数执行,当函数执行完毕后,单片机会从堆栈中恢复现场信息,返回到函数调用点继续执行。

3. 堆栈的操作堆栈的操作包括入栈和出栈两种。

入栈指的是将数据存储到堆栈中,出栈指的是将数据从堆栈中取出。

单片机中的堆栈一般使用SP寄存器来指向栈顶位置。

当需要入栈时,单片机将要入栈的数据存储到堆栈中,并将SP寄存器的值减1。

当需要出栈时,单片机将堆栈中的数据取出,并将SP寄存器的值加1。

4. 堆栈的大小单片机中的堆栈大小一般是由编译器在编译时自动计算出来的,它取决于程序中函数的嵌套层数和局部变量的存储空间。

如果堆栈大小不够用,会导致堆栈溢出,程序会出现异常或直接崩溃。

5. 堆栈的优化堆栈的优化主要包括使用栈指针寄存器和静态堆栈两种方式。

使用栈指针寄存器可以减少堆栈操作指令的数量,提高程序执行效率;使用静态堆栈可以避免堆栈大小不够用的问题,但是会占用额外的存储空间。

综上所述,堆栈是单片机程序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可以提高程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程序中合理使用堆栈,可以有效地避免程序出现异常或直接崩溃的情况。

计算机组成简答题答案

计算机组成简答题答案

(一)说明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计算机系统可分为:微程序机器级,一般机器级(或称机器语言级),操作系统级,汇编语言级,高级语言级。

(二)请说明SRAM的组成结构,与SRAM相比,DRAM在电路组成上有什么不同之处?SRAM存储器由存储体、读写电路、地址译码电路、控制电路组成,DRAM还需要有动态刷新电路。

(三)请说明程序查询方式与中断方式各自的特点。

程序查询方式,数据在CPU和外围设备之间的传送完全靠计算机程序控制,优点是硬件结构比较简单,缺点是CPU效率低,中断方式是外围设备用来“主动”通知CPU,准备输入输出的一种方法,它节省了CPU时间,但硬件结构相对复杂一些。

(四)简要描述外设进行DMA操作的过程及DMA方式的主要优点。

(1)外设发出DMA请求;(2)CPU响应请求,DMA控制器从CPU接管总线的控制;(3)由DMA控制器执行数据传送操作;(4)向CPU报告DMA操作结束。

主要优点是数据数据速度快.(五)在寄存器—寄存器型,寄存器—存储器型和存储器—存储器型三类指令中,哪类指令的执行时间最长?哪类指令的执行时间最短?为什么?寄存器-寄存器型执行速度最快,存储器-存储器型执行速度最慢。

因为前者操作数在寄存器中,后者操作数在存储器中,而访问一次存储器所需的时间一般比访问一次寄存器所需时间长。

(六)什么是存储保护?通常采用什么方法?当多个用户共享主存时,为使系统能正常工作,应防止由于一个用户程序出错而破坏其它用户的程序和系统软件,还要防止一个用户程序不合法的访问不是分给它的主存区域。

为此,系统提供存储保护。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存储区域保护和访问方式保护。

(七)说明计数器定时查询工作原理。

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工作原理:总线上的任一设备要求使用总线时,通过BR线发出总线请求。

总线控制器接到请求信号以后,在BS线为“0”的情况下让计数器开始计数,计数值通过一组地址线发向各设备。

每个设备接口都有一个设备地址判别电路,当地址线上的计数值与请求总线的设备相一致时,该设备置“1”BS线,获得总线使用权,此时中止计数查询。

寄存器的工作原理

寄存器的工作原理

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寄存器是计算机中一种重要的硬件组件,它负责存储和处理数据。

寄存器在计算机的运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寄存器的组成结构、数据的读写过程、寄存器的存储容量以及寄存器的优化等方面。

正文内容:1. 寄存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1.1 提供高速数据存取:寄存器是计算机中最快的存储设备,它能够迅速读取和写入数据,为计算机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基础。

1.2 暂时存储数据:寄存器作为暂时存储器件,可以存储运算过程中的中间结果,方便后续的计算和处理。

1.3 控制指令执行:寄存器还可以存储和传递指令,控制计算机的运行流程,实现各种运算和操作。

2. 寄存器的组成结构2.1 位宽:寄存器的位宽决定了其可以存储的数据大小,常见的位宽有8位、16位、32位和64位等。

2.2 寄存器数量:计算机中的寄存器数量不同,根据功能和需求的不同,可以包括通用寄存器、特殊寄存器和控制寄存器等。

2.3 寄存器的物理结构:寄存器通常由触发器或者存储单元组成,触发器可以存储一个位或者多个位的数据。

3. 数据的读写过程3.1 寄存器的读取:当计算机需要读取寄存器中的数据时,控制信号会将寄存器中的数据传送到数据总线上,供其他部件使用。

3.2 寄存器的写入:当计算机需要将数据写入寄存器时,控制信号会将数据从数据总线传送到寄存器中,存储在相应的存储单元中。

4. 寄存器的存储容量4.1 通用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用于存储暂时数据,其存储容量通常较小,以字节为单位。

4.2 特殊寄存器:特殊寄存器用于存储特定的数据,如程序计数器(PC)用于存储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4.3 控制寄存器:控制寄存器用于存储控制信号和状态信息,如程序状态字(PSW)用于存储程序运行的状态。

5. 寄存器的优化5.1 寄存器分配:编译器和优化器可以通过寄存器分配算法,将变量和计算结果尽可能地存储在寄存器中,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2022年惠州城市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惠州城市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惠州城市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选择题1、某SRAM芯片,其容量为512×8位,除电源和接地端外,该芯片引出线的最小数目应该是()。

A.23B.25C.50D.192、主存储器主要性能指标有()。

1.存储周期Ⅱ.存储容量Ⅲ.存取时间Ⅳ.存储器带宽A.I、IⅡB.I、IⅡ、IVC. I、Ⅲ、lVD.全部都是3、在原码两位乘中,符号位单独处理,参加操作的数是()。

A.原码B.绝对值的补码C.补码D.绝对值4、关于浮点数在IEEE754标准中的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I.浮点数可以表示正无穷大和负无穷大两个值Ⅱ.如果需要,也允许使用非格式化的浮点数Ⅲ.对任何形式的浮点数都要求使用隐藏位技术IⅣ.对32位浮点数的阶码采用了偏移值为l27的移码表示,尾数用原码表示5、组成一个运算器需要多个部件,但下面所列()不是组成运算器的部件。

A.通用寄存器组B.数据总线C.ALUD.地址寄存器6、某机器I/O设备采用异步串行传送方式传送字符信息,字符信息格式为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校验位和1位停止位。

若要求每秒传送640个字符,那么该设备的有效数据传输率应为()。

A.640b/sB.640B/sC.6400B/sD.6400b/s7、总线按连接部件不同可分为()。

A.片内总线、系统总线、通信总线B.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C.主存总线I/O总线、DMA总线D.ISA总线、VESA总线、PCI总线8、假定机器M的时钟频率为200MHz,程序P在机器M上的执行时间为12s。

对P优化时,将其所有乘4指令都换成了一条左移两位的指令,得到优化后的程序P。

若在M上乘法指令的CPl为102,左移指令的CPl为z,P的执行时间是P”执行时间的1.2倍,则P中的乘法指令条数为()。

A.200万B.400万C.800万D.1600万9、计算机()负责指令译码。

计算机组成原理选择题试题库含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选择题试题库含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选择题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IOO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外部中断的事件是()oA、无效操作码B、键盘缓冲满C、采样定时到D、打印机缺纸正确答案:A2、以下叙述中,不符合RISC指令系统特点的是()oA、寻址方式种类丰富,指令功能尽量增强B、指令长度固定,指令种类少C、设置大量通用寄存器,访问存储器指令简单D、选取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些简单指令正确答案:A3、设x=-0.1011B,则8位补码[X]补为()oA、1.0101000BB、1.0000101BC、1.0001011BD、1.1011000B正确答案:A4、冯•诺依曼计算机中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CPU区分它们的依据是()。

A、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B、指令操作码的译码结果C、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D、指令和数据所在的存储单元正确答案:A5、半导体EPRoM中写入的内容,可以通过()擦除。

A、紫外线照射B、电信号C、口令D、DoS命令正确答案:A6、SP的内容是()。

A、堆栈的起始地址B、堆栈的顶部C、堆栈的底部D、堆栈的最大地址正确答案:B7、使用741S181和74182来构成一个16位组内并行,组间并行的A1U,则需要使用()片74181和()片74182。

A、4、1B、1、4C、4、2D、2、4正确答案:A8、在集中式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下,若每次计数都从上次得到响应的设备随后一个设备号开始,则()。

A、每个设备的优先级均等B、设备号大的设备优先级高C、设备号小的设备优先级高D、每个设备的优先级随机变化正确答案:A9、补码加法运算是指()A、操作数用补码表示,将被加数变补,然后相加B、操作数用补码表示,连同符号位一起相加C、操作数用补码表示,符号位单独处理D、操作数用补码表示,将加数变补,然后相加正确答案:B10、CPU响应中断的时间是()。

A、执行周期结束B、间址周期结束C、中断源提出请求;D、取指周期结束正确答案:A11、在定点数运算中产生溢出的原因是()。

单片机堆栈工作原理

单片机堆栈工作原理

单片机堆栈工作原理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其中包含了一个微处理器、内存、外设寄存器、输入输出接口等。

在单片机中,堆栈是一种很重要的数据结构,其原理是在内存中开辟一个特殊的区域,用来存储程序运行时的函数调用、返回地址和局部变量等数据。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堆栈的工作原理。

1. 堆栈的基本概念堆栈是一种后进先出的数据结构,也称为栈。

其基本操作包括入栈和出栈。

入栈是指将一个数据存入栈中,其地址为栈顶。

出栈是指从栈顶取出一个数据。

2. 堆栈在函数调用和返回中的作用在单片机程序中,函数调用和返回是通过堆栈来实现的。

当程序执行调用指令时,将当前的程序计数器PC(即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存入堆栈中,同时将堆栈指针SP向下移动一位。

然后跳转到函数的首地址开始执行。

当函数执行完毕后,返回指令将返回地址POP出堆栈,同时将堆栈指针向上移动一位,回到调用函数的下一条指令处继续执行。

3. 堆栈的内存分配在单片机中,堆栈是在内存中开辟一个区域来存储数据。

由于存储空间有限,需要进行合理的内存分配。

堆栈指针SP是指向堆栈顶部的指针,其地址会随着入栈和出栈操作的变化而改变。

在程序运行时,需要将内存分配给堆栈、程序、数据区等不同的部分。

4. 堆栈溢出堆栈的大小是有限的,当程序执行入栈操作时,如果堆栈已满则会发生堆栈溢出。

当发生堆栈溢出时,会导致程序崩溃或者出现意外的结果。

因此,如果程序中使用了堆栈,必须要考虑堆栈的大小和运行时的安全性。

5. 堆栈的应用场景堆栈在单片机程序中有广泛应用,例如实现多任务处理、中断处理、嵌套函数调用等。

在多任务处理时,可以通过堆栈来保存每个任务的程序执行状态以及占用的堆栈空间。

在中断处理时,CPU会自动保存中断前的栈状态,然后切换到中断处理程序,并从堆栈中取出寄存器保存的数据。

在嵌套函数调用时,每个函数都有自己的堆栈空间,可以避免局部变量之间互相影响。

总之,堆栈是单片机程序中重要的数据结构,实现函数调用和返回、多任务处理等功能。

堆栈push和pop微机原理

堆栈push和pop微机原理

堆栈push和pop微机原理
堆栈(stack)是计算机科学中一个重要的数据结构,它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具有“先进后出”(LIFO)的特性。

而在微机原理中,堆栈的push和pop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在程序运行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堆栈的push和pop操作。

当我们向堆栈中添加一个新元素时,我们使用push操作,这会将新元素放置在堆栈的顶部。

而当我们需要移除堆栈顶部的元素时,我们使用pop 操作,这会将顶部的元素弹出堆栈。

这种push和pop操作的方式使得堆栈可以被用来实现函数调用、表达式求值、内存管理等各种重要的功能。

在微机原理中,堆栈的push和pop操作通常与CPU的寄存器和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密切相关。

当一个程序需要调用函数时,它会将当前的程序计数器(PC)和其他相关的寄存器值压入堆栈,然后跳转到函数的入口地址。

当函数执行完毕后,它会从堆栈中弹出之前保存的寄存器值,恢复程序的执行状态。

这种方式使得程序可以在函数调用间进行平稳的切换,同时也确保了函数的局部变量和参数可以被正确的管理和访问。

此外,在微机原理中,堆栈的push和pop操作也被广泛的用于实现递归调用、中断处理、指令执行等功能。

通过堆栈的push和pop操作,CPU可以方便地保存和恢复程序的执行环境,从而实现复杂的程序控制流程。

总的来说,堆栈的push和pop操作在微机原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为程序的执行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同时也为程序设计和实现提供了便利。

因此,对于理解和掌握堆栈的push和pop操作,对于理解微机原理和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browserstack原理

browserstack原理

browserstack原理
浏览器堆栈(BrowserStack)是一个基于云的移动应用和网页测试平台,它允
许开发人员在不同的浏览器、操作系统和设备上进行测试。

浏览器堆栈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浏览器和设备的虚拟实例部署在云服务器上来模拟真实的测试环境。

浏览器堆栈使用了虚拟化技术,它在云服务器上创建和管理许多虚拟机,每个
虚拟机都运行着一个特定的浏览器版本和操作系统。

通过使用这些虚拟机,开发人员可以在不同的浏览器上运行和测试他们的应用程序,而无需购买和维护多台真实设备。

当开发人员提交测试任务时,浏览器堆栈会将该任务分配给一个可用的虚拟机,在该虚拟机上运行相应的浏览器和操作系统。

开发人员可以通过远程桌面连接到虚拟机,就像在自己的计算机上一样操作浏览器。

他们可以测试网页的响应性、布局、功能以及移动应用的兼容性,并查看任何错误或问题。

浏览器堆栈提供了广泛的浏览器和设备覆盖,包括最新的移动设备和平台。


发人员可以通过浏览器堆栈平台进行多浏览器兼容性测试,以确保他们的应用程序在各种浏览器和设备上都能正常工作。

最重要的是,浏览器堆栈可以加快应用程序开发和测试的速度,并帮助开发人
员快速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兼容性问题。

它提供了一个方便的解决方案,使开发人员能够在不同的浏览器、操作系统和设备上进行全面的测试,从而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应用程序质量。

总结而言,浏览器堆栈是一个基于云的测试平台,它通过虚拟化技术提供了广
泛的浏览器和设备覆盖,帮助开发人员进行多浏览器兼容性测试并加速应用程序开发过程。

它是一个强大而便捷的工具,有助于提高应用程序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堆栈工作原理
在计算机领域,堆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概念,堆栈其实是两种数据结构。

堆栈都是一种数据项按序排列的数据结构,只能在一端(称为栈顶(top))对数据项进行插入和删除。

要点:堆,顺序随意。

栈,后进先出(Last-In/First-Out)。

针对栈这种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有两种:压栈和弹出,在栈帧中包含两个标志----栈底和栈顶,其中栈顶标识着要push或pop的数据的地址,而栈底则表示栈帧中最后一个数据的内存地址。

在Win32中,寄存器esp存放着栈底指针,栈是向低地址方向生长,因此esp指向栈顶元素
堆栈对比(操作系统):
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

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栈使用的是一级缓存,他们通常都是被调用时处于存储空间中,调用完毕立即释放
堆(操作系统):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

堆则是存放在二级缓存中,生命周期由虚拟机的垃圾回收算法来决定(并不是一旦成为孤儿对象就能被回收)。

所以调用这些对象的速度
要相对来得低一些
堆(数据结构):堆可以被看成是一棵树,如:堆排序
栈(数据结构):一种后进先出的的数据结构
C/C++中的堆栈区别
一个由C/C++编译的程序占用的内存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栈区(stack)—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存放函数的参数名,局部变量的名等。

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2、堆区(heap)—由程序员分配释放,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

注意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

3、全局区(静态区)(static)—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在一块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块区域,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一块区域。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4、文字常量区—常量字符串就是放在这里的,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5、程序代码区—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