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软弱下卧层验算修
软弱下卧层验算计算表(新)
![软弱下卧层验算计算表(新)](https://img.taocdn.com/s3/m/548f9f6752d380eb63946d5e.png)
基础底面长L=
基础底面宽B=
基础高度h=
轴力标准值Fk=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系数ηd=
基础砼容重γc=
软弱下卧层顶面埋置深度dz=
基础埋置深度d=
第一层土(持力层上面)土层厚度d1=
第一层土的重度γ1=
持力层土的重度γ2=
上层土压缩模量Es1=
下层土(软弱下卧层)压缩模量Es2=
地下水埋深dw=
下卧层顶面以上平均重度γm=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z=186.60kPa 基础自重Gk1= γ c * Vc =γ c * L * B * h=60.00kN 基础上的土重Gk2 = γ 1 * L * B * ( d - h)=28.80kN 基础自重Gk = Gk1 + Gk2=
88.80kN 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 z = dz - d=700mm z/B=
0.35Es1/Es2=
2.00地基压力扩散角θ=
11.2°pk = (Fk + Gk) / A=
267.20kPa pc = γ 1 * d1 + γ 2 * (d - d1)=
18.00kPa pz=L*B*(pk-pc)/[(B+2*z*tan θ)*(L+2*z*tan θ)]=192.22kPa pcz = γm * dz=
30.60kPa pz + pcz =222.82>faz=186.60kpa 未通过。
独立柱基础地基软弱下卧层验算
![独立柱基础地基软弱下卧层验算](https://img.taocdn.com/s3/m/7814854c336c1eb91a375d70.png)
双石小学校拟建教学楼地基软弱下卧层验算1、计算依据(1)根据雅安市建筑规划设计院提供的设计资料:柱心轴力最大的为2894kN,该柱下基础设计截面尺寸为3.7m×3.7m,基底埋深在±0.000以下1.8m。
(2)建筑室外地坪以教学楼2号孔标高为基准(其假设标高为999.51),即基础埋深起算点。
2、地基软弱下卧层验算如下:方案一:直接以粉质粘土层做地基持力层将基础直接做在粉质粘土层上,取粉质粘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00kPa 修正系数按粉质粘土取宽度修正系数为0.3,取深度修正系数为1.5;修正后粉质粘土层地基承载力ƒaz=146.77kN;按基础埋深 1.8m,基础截面尺寸 3.7m×3.7m计算基底处平均压力值P k=247.40kN>修正后粉质粘土层地基承载力ƒaz=146.77kN,不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故调整基础截面尺寸为5.2m×5.2m,经计算基底处平均压力值P k=143.03kN<修正后粉质粘土层地基承载力ƒaz=146.77kN,(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调整基础宽度后,基础截面尺寸较大,相互间距较小,施工不方便,可直接做成筏板基础,但该方案造价较高。
方案二:换土垫层法基础埋深1.8m,采用级配较好的砂卵石换填基底以下1.5m深的土,以强风化砂岩作下卧层,换填宽度宜超出基础边缘不小于0.65m。
根据已有的工程经验取换填后地基土承载力为150kPa修正系数按人工填土取宽度修正系数为0,取深度修正系数为1.0;修正后砂卵石垫层地基土承载力ƒaz=176kN;按基础埋深 1.8m,基础截面尺寸为 3.7m×3.7m,计算基底处平均压力值P k=247.40kN> 修正后砂卵石垫层地基承载力ƒaz=176kN,(不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故调整基础截面尺寸为4.6m×4.6m,经计算基底处平均压力值P k=172.77kN<修正后砂卵石垫层地基承载力ƒaz=176kN,(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计算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 c=36kN根据换填深度与矩形基础宽度的比值z/b=0.33,用内插法求得垫层的压力扩散角为23.2º,则计算出相应于荷载标准组合时,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 z=83.55kN;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 cz=63kN取软弱下卧层承载力ƒak=100kN修正系数按粉质粘土类别取宽度修正系数为0.3,取深度修正系数为1.5;修正垫层下软弱下卧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ƒaz=192.64kN>p z+p cz=146.55kN;(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
复合地基软弱下卧层验算
![复合地基软弱下卧层验算](https://img.taocdn.com/s3/m/e379ab5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a.png)
复合地基软弱下卧层验算
复合地基是在原有地基的基础上,通过新增加一层支撑土层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地基形式。
由于软弱下卧层的存在,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成为必要的工程措施。
而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改进地基的方法,在近年来逐渐得到工程实践的应用。
为保证复合地基的安全和稳定性,需要进行验算。
验算的目的是确认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和规范,并且经过验算后确定复合地基的工程安全性。
复合地基软弱下卧层验算的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需根据实际的工程条件确定复合地基的荷载。
毫无疑问,荷载是影响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进行验算前需要对荷载进行详细的测算和分析。
其次,需要进行承载力分析。
在进行承载力分析时,需要考虑地基与土层之间的接触面、地基的形状以及土体的力学性质等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和计算,可以确定复合地基在不同荷载下的承载能力。
最后,还需要进行稳定性分析。
在进行稳定性分析时,需要考虑复合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土层的剪切强度以及不同荷载下的变形等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确定复合地基在不同荷载下的稳定性。
总的来说,复合地基软弱下卧层验算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计算过程,需要对荷载、承载力和稳定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计算,并且需要遵循相关的工程规范和标准。
对于工程设计者来说,需要了解复合地基验算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并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选择合适的验算方法,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的应注意的问题研究
![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的应注意的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a690e7925c52cc58bd6be20.png)
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的应注意的问题研究摘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98)以下简称规范中给出了单独基础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公式。
当相邻基础按规范压力扩散角传到软弱下卧层顶的附加压应力不产生重叠时(图1) ,按此进行验算是合适的和正确的。
但是,实际工程设计时常遇几个相邻基础靠得较近、按规范压力扩散角传到软弱下卧层顶的附加压应力产生重叠的情况(图2),第i个基础在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应力值Pi,而规范对此并未作出规定,有的设计人员不考虑基础间的应力叠加影响,按单独基础验算下卧层承载力,认为单独基础满足Pcz+Pz≤fz即可(Pcz为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标准值,fz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设计值);有的设计人员在考虑基础间的应力叠加影响时,采取应力重叠区的应力之和小于下卧层承载力设计值fz,即Pcz+ΣPzi≤fz的方法来验算下卧层承载力。
这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差别很大。
因此,对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进行探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应力叠加一、对规范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规定的理解规范第五章第一节第5.1.6条和第5.1.7条对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作出了规定,这就是设计人员验算软弱下卧层的依据。
规范的这些规定是通过单独基础的模型试验及野外试验研究并参照双层地基中附加应力分布的弹性理论解答,根据基底压力与扩散面积上总附加压力相等的条件进行简化得到的。
在规范的规定中,压力扩散角Ø的确定是最关键的。
由规范表5.1.7可知,Ø是根据E1/E2和Z/B来确定的(E1为上层硬土层压缩模量,E2为为下卧层压缩模量E2,Z为基底至下卧层的距离,B为基础宽度)。
规范压力扩散角的试验是在基宽B与硬持力层厚度Z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
试验研究表明,当基底压力较小、地基土处于弹性变形阶段时,硬土层具有较强的跨越作用,Ø值较大,传到软土顶界面上的压应力较小;随基底压力增加,当基底下土出现塑性区后,硬层挠曲变形不断增加,Ø降低,传到软土顶界面上的压应力急剧增加,直到硬持力层出现开裂、发生冲剪破坏,压力扩散角Ø达到某一定值。
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应注意的问题
![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应注意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3463e2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4.png)
验算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软弱下卧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在验算时,应根据软弱下卧层土
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密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等,来确定软弱下卧层土的承载能力。
2 地基土体的厚度:地基土体的厚度也是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因素之
一,所以在验算时,应注意地基土体的厚度是否足够。
3 地基土体的形态:地基土体的形态也会影响地基的承载能力,所
以在验算时,应注意地基土体的形态是否合理。
4 地基土体的水状态:如果地基土体的水状态不好,会影响地基的
承载能力,所以在验算时,应注意地基土体的水状态。
5 地基土体的应力状态:地基土体的应力状态也会影响地基的承载
能力,所以在验算时,应注意地基土体的应力状态。
6 设计荷载:在验算时,还应注意设计荷载是否合理,以及荷载是
否均匀分布。
7 其他因素:还应注意其他因素,比如地震作用、温度变化、湿度
变化等,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地基的承载能力。
另外,在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时,应使用适当的土力学理论和计算方法,确保验算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还应注意计算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与实际情况相符。
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应注意的问题
![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应注意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a2c083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b.png)
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应注意的问题
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是确定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步骤。
针对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的验算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要正确识别软弱下卧层地基的承载力特点,例如地基的强度大小、稳定性、屈服特征等,应合理选择合理的设计参数。
根据不同重要性设计对应的抗压及抗拔强度,也是施工安全常识。
2、精确把握软弱下卧层地基能否满足工程要求的情况,在一般条件下,地基下面必须有足够的稳定性,确保地基的承载强度和刚度满足工程的要求。
3、明确地基承载力的试验,针对软弱下卧层地基,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试验类型,应尽可能使用收集全面详细的定位水平和垂直承载力试验数据。
4、确定地基支撑方法,软弱下卧层地基必须提高支撑质量,开展加固、助推、补偿等支撑措施,合理选择支撑分布和结构参数,确保工程特性。
根据以上分析,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的验算,应注意的问题说明了,要正确识别软弱下卧层地基的承载力特点,精确把握软弱下卧层地基能否满足工程要求,明确地基承载力的试验,以及确定地基支撑方法等。
只有将以上问题得到解决,才能保证软弱地基验算的准确性,确保设计施工的安全性。
软弱下卧层验算(新)
![软弱下卧层验算(新)](https://img.taocdn.com/s3/m/65e788a9aef8941ea66e0534.png)
基础底面长L=基础底面宽B=
基础高度h=
轴力标准值Fk=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系数ηd=
1.0基础砼容重γc=
25.0kN/m 软弱下卧层顶面埋置深度dz=
7950mm 基础埋置深度d=
第一层土(持力层上面)土层厚度d1=
第一层土的重度γ1=
持力层土的重度γ2=
上层土压缩模量Es1=
下层土(软弱下卧层)压缩模量Es2=
地下水埋深dw=
下卧层顶面以上平均重度γm=
10.523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z=
218.34kPa 基础自重Gk1= γc * Vc =γc * L * B * h=46333.50kN 基础上的土重Gk2 = γ1 * L * B * ( d - h)=88168.83kN 基础自重Gk = Gk1 + Gk2=
134502.33kN 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 z = dz - d=1757mm z/B=
0.02Es1/Es2=
2.00地基压力扩散角θ=
0.0°pk = (Fk + Gk) / A=124.27kPa
pc = γ1 * d1 + γ2 * (d - d1)=111.47kPa
pz=L*B*(pk-pc)/[(B+2*z*tanθ)*(L+2*z*tanθ)]=12.80kPa
pcz = γm * dz=83.60kPa
pz + pcz =96.40<faz=218.34kpa通过。
软弱下卧层上天然地基底面积验算的简便方法
![软弱下卧层上天然地基底面积验算的简便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407291210a6f524ccbf85fd.png)
软弱下卧层 , 须验算软弱下卧层承载 力。根据 《E c 筑地基基础 趸
设 计 规 范 中 的相 关规 定 , 出 了可 以 直接 满足 软 弱 下 卧 层 承 导 载 力要 求 的 基础 底 面 积计 算 的 简便 方 法 。 【 键 词 】 弱 下 卧层 ; 关 软 地基 承 载 力 ; 算 验
Gr n ar d e ac ai n ehodwhihc ndie ty g r ut ou d, e uc dc lulto m t c a r cl f u eo i
p- k ■ ~
假 设方 形 基础 边长 为 6 基 础底 面积 为 A= :且 , 6, G =  ̄b, 以公式 () 以表达 成 : k y 所 2可
征值 ; 基础 底 面 至 软 弱 下 卧 层 顶 面 的 距 离 ; f 2 0 P ,= 10 P , z为 0  ̄ 5 k a  ̄ 0 k a 基础 埋深 为 d 1 m, = f= - . 软弱 下 卧 5 为 地 基 压 力 扩 散 线 与 垂 直 线 的 夹 角 , 查 《 范》 可 规
基础工程设 计I
E nei eino t r n I e r g D s h Go d n g fe u
【 章 编 号】 0 79 6 (0 0 0 —150 文 10—4 7 2 1) 60 0 2
软弱 下 卧层 上 天然 地基底 面积 验算 的简 便 方法
■ 吴晓枫 ( 江苏常州工学院, 江苏 常州 2 30 ) 10 2
软弱 下 卧层
值 ; 为 软 弱 下 卧 层 顶 面 处 的 土 的 白重 应 力值 ; P 厂
。
图 1软 弱 下 卧 层 上 天 然地 基 方 形 基 础
软弱下卧层验算
![软弱下卧层验算](https://img.taocdn.com/s3/m/39d9a8096edb6f1afe001f03.png)
软弱下卧层验算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一、工程信息1.工程名称: 鲁山建业2.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二、设计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三、计算信息1.基础类型:矩形基础2.几何参数:基础宽度 b=12.000 m基础长度 l=49.000 m3.计算参数:基础埋置深度dh=2.500 m地基压力扩散角θ: 204.荷载信息:竖向力标准组合值 Fk=88200.000 kN基础及其上覆土的平均容重γ=20.000 kN/m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230.000 kPa四、软弱下卧层验算1.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z地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总深度d=10.900 mfaz=fak+ηd*γm*(d-0.5)=230.000+1.0*21.468*(10.900-0.5)=453.266 kPa2.计算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pk=Fk/(b*l)+γ*dh=88200.000/(12.000*49.000)+20.000*2.500=200.000 kPa3.计算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c=∑γi*ti=50.000 kPa4.计算地基压力扩散角地基压力扩散角θ: 205.计算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值 pz矩形基础:pz=l*b*(pk-pc)/[(b+2*z*tanθ)*(l+2*z*tanθ)]=49.000*12.000*(200.000-50.000)/[(12.000+2*8.400*0.364)*(49.000+2*8.400*0.364)]=88.343 kPa6.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 pcz:pcz =∑γi*t i=234.000 kPa7.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有软弱下卧层时,应按下式验算:pz+pcz=88.343+234.000=322.343<faz=453.266 kPa 【5.2.7-1】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满足要求第1页,共1页。
关于桩基软弱下卧层验算的几点认识
![关于桩基软弱下卧层验算的几点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26aafb9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3.png)
关于桩基软弱下卧层验算的几点认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引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物需要在软弱下卧层进行桩基施工。
软弱下卧层验算
![软弱下卧层验算](https://img.taocdn.com/s3/m/3f26bb2e647d27284b7351b1.png)
软弱下卧层验算(G B 50007-2002)子程序界面技术条件编制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计算设置基础类型可选择“矩形基础”、“条形基础”。
□自动计算地基压力扩散角θ程序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7-2002)(以下简称“地基规范”)表5.2.7 计算地基压力扩散角θ。
如果勾选“□自动计算地基压力扩散角θ”,当上层土压缩模量E s1与下层土压缩模量E s2的比值小于 3 时,超出地基规范表 5.2.7 给定范围。
参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表 5.4.1,程序取压缩模量比E S1/E S2=1,θ=4°(z/b=0.25)及θ=12°(z/b=0.50),用于1≤E S1/E S2<3 的情况下进行地基压力扩散角θ 插值计算。
基础参数基础底面长度ll———基础底面长度(mm)。
基础底面宽度bb———基础底面宽度(mm)。
基础根部高度HH———基础根部高度(mm)。
基础端部高度hh———基础端部高度(mm)。
基础砼的容重γcγc———基础混凝土的容重(kN/m3)。
当不勾选“□自动计算基础自重、土重”时,输入框为“基础自重、土重G k”。
基础自重、土重G kG 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标准值(kN)。
当勾选“□自动计算基础自重、土重”时,输入框为“基础砼的容重γc”。
轴力标准值F kF 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力值(kN)。
地基参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f ak———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当不勾选“□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输入框为“修正后的特征值f az”。
修正后的特征值f azf az———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当不勾选“□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输入框为“修正后的特征值f az”。
承载力修正系数ηdηd———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软弱下卧层土的类别查表5.2.4 取值。
软弱下卧层验算exel计算公式(设计院专用)
![软弱下卧层验算exel计算公式(设计院专用)](https://img.taocdn.com/s3/m/be92142abd64783e09122b36.png)
z(m)=3.026.5基底短边宽b 2.55基底长边宽l 2.5
基础埋深: 1.58028kPa 0.52
N=822KN,Mx=13KN.m,My=1KN.m,160kPa
0(kPa)
132.00
232.7681.36验算:pz+pcz=132.00+81.36=213.36<232.76 满足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cz(kPa):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z:下卧层承载力设计值faz(kPa):独立基础软弱下卧层验算
根据地质资料,拟设计基础埋深d=1.5m,基础持力层为粉质粘土,fak=120kPa,在
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24.4。
软弱下卧层顶至基底的距离:上层土弹性模量Es1下层土弹性模量Es2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fak=地基压力扩散角θ(°)基底的平均压力设计值Pk(kPa):基底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c):宽度修正系数ηb:深度修正系数ηd:基础荷载设计值:=θ+θ+-=)
tan 2)(tan 2()(z l z b p p lb p c k z =
-γη+=)5.0(d fak f m d z a。
桩基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验算
![桩基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验算](https://img.taocdn.com/s3/m/64fb2d76f242336c1eb95edd.png)
桩基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验算计算书项目名称 软件测试 工程编号 1-1计 算_____________校 对_____________审 核_____________一、设计资料1.1基础参数:基础长度A :10.00m基础宽度B :8.00m1.2荷载效应组合: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 k :24000.00kN桩基承台自重及承台上的土重标准值G k :8000.00kN1.3桩参数: X 向间距:1.20m,Y 向间距:1.20m 桩行数:8,桩列数:6 桩长l :10.00m,桩径d :300mm 1.4土层参数:天然地面标高:40.00m 水位标高:38.00m 桩顶标高:36.00m XY100008000120012001200120012001200120012001200120012001200软弱下卧层54.0044.0038.0023.6011.20天然地面标高土层参数表格注:表中承载力指天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桩侧阻力指桩侧阻力标准值(kPa)二、下卧土层承载力验算当桩端平面以下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按下式验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σz +γm h +γi (l +t )≤f aσz =(F k +G k )-γm hA -2(A 0+B 0)∑q si l i(A 0+2t ·tan θ)(B 0+2t ·tan θ)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 k =24000.00kN 桩基承台自重及承台上的土重标准值G k =8000.00 kN承台底面以上各层土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按土层厚度计算的加权平均值 γm = ∑γi h i ∑h i=18.00×1.20+19.00×0.80+9.00×2.001.20+0.80+2.00=13.70 kN/m 3 承台埋深h = 4.00m基础长度桩群外缘矩形面积的长边长A 0 = 1.20×7+0.30 = 8.70m 基础长度桩群外缘矩形面积的短边长B 0 = 1.20×5+0.30 = 6.30m ∑q si l i = 45.00⨯0.80+50.00⨯8.00+65.00⨯1.20=514.00 kN E s1=∑E s l i ∑l i = 20.00⨯2.802.80 =20.00 kPaE s1E s2=20.003.00=6.67 , z b = 2.808.00= 0.35 E s1为上层土压缩模量(按土层厚度计算的加权平均值), E s2为下层土压缩模量; 查"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表9.2.8,得θ = 18.67°; 坚硬持力层厚度t = 2.80m; σz =(F k +G k )-γm hA -2(A 0+B 0)∑q si l i(A 0+2t ·tan θ)(B 0+2t ·tan θ)= (24000.00+8000.00)-13.70×4.00×(10.00×8.00)-2×(8.70+6.30)×514.00(8.70+2×2.80×tan18.67)(6.30+2×2.80×tan18.67)=32000.00-4384.00-17887.2010.59×8.19= 12196.00 86.77= 140.56 kPa承台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之间各土层重度(地下水以下取浮重度)按土层厚度计算的加权平均值γi= ∑γi h i ∑h i= 9.00×0.80+9.00×8.00+9.00×4.000.80+8.00+4.00= 9.00 kN/m3γm h+γi(l+t)= 13.70×4.00+9.00×(10.00+2.80) = 170.00 kPa软弱下卧层顶面以上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按土层厚度计算的加权平均值γ0= ∑γi h i ∑h i= 18.00×1.20+19.00×0.80+9.00×2.80+9.00×8.00+9.00×4.001.20+0.80+2.80+8.00+4.00= 10.12 kN/m3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 a = f ka + ηdγ0(d-1.50)= 50.00 + 1.00⨯10.12⨯(16.80-1.50)= 204.82 kPaσz+γi(h+l+t) = 140.56 + 170.00 = 310.56 kPa > f a = 204.82 kPa 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
软弱下卧层验算步骤
![软弱下卧层验算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d1d523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5.png)
软弱下卧层验算步骤软弱下卧层是指地质性质较差、地基承载能力较弱的地层。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对软弱下卧层进行验算是确保工程安全稳定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详细阐述软弱下卧层验算的步骤,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更好地处理软弱下卧层问题。
第一步: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软弱下卧层验算的首要步骤。
通过地质勘察,可以了解地下情况,包括软弱下卧层的厚度、性质、结构特点等。
地质勘察包括采集岩芯样品、测量地层厚度、记录地层岩性等,这些数据将为后续的验算提供重要依据。
第二步:地下水位调查地下水位是影响软弱下卧层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进行验算前,需要进行地下水位的调查、监测和分析。
通过地下水位调查,可以确定软弱下卧层的饱和度,从而判断地基承载能力是否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
第三步:软弱下卧层特性分析软弱下卧层的特性分析是验算的核心步骤。
在进行特性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软弱下卧层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水文性质等。
通过对软弱下卧层特性的分析,可以了解其变形特点、强度特点以及与上下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后续的验算提供基础。
第四步:验算方法选择根据软弱下卧层的特性分析,可以选择合适的验算方法。
常见的验算方法包括传统的有限元分析、数值模拟方法以及试验法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软弱下卧层情况,如软黏土、强风化岩层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第五步:验算参数确定进行验算时,需要确定合适的验算参数。
验算参数包括软弱下卧层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以及与上下层之间的边界条件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应基于实际调查数据和合理的工程假设,以保证验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六步:模型建立和分析根据确定的验算参数,可以建立软弱下卧层的模型,并进行相应的分析。
模型建立可以采用二维或三维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
在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软弱下卧层的承载能力、变形情况以及与上下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评估软弱下卧层的稳定性和影响范围。
第七步:验算结果评估根据模型分析的结果,可以评估软弱下卧层的稳定性和工程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基软弱下卧层验算
1、由PKPM计算出上部荷载作用在基础顶部的标准值荷载:
F gk = 1800.00 kN F qk = 80.00 kN
不变荷载分项系数r g = 1.20 活荷载分项系数r q = 1.40
F = r g·F gk+r q·F qk = 2272.00 kN
2、根据地勘资料可知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如下表:
地基软弱下卧层计算简图
4、地基软弱下卧层验算
(1)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假设:2
16
4
4m
b
l
A=
⨯
=
⨯
=
kPa
194.68
)5.0
5.1(
m
/
18
6.1
)3
4(
m
/
6.
19
3.0
160
)3
(
)3
(
3
3
=
-
⨯
⨯
+
-
⨯
⨯
+
=
-
+
-
+
=
m
kN
m
kN
kPa
d
b
fak
fak
m
d
b
γ
η
γ
η
(2)验算基础底宽度
2
23
16m 80.13m
5.1m /2068.1942272m A kN kPa kN h fa Fk A =≤=⨯-=-≥
γ 故:假设基础底面积21644m b l A =⨯=⨯=满足要求。
(3)基底处附加压力
kPa
m
m kN m m
m m m kN kN A Gk Fk Pc Pk P 1455.1/18m
445.144/202272330=⨯-⨯⨯⨯⨯+=+=-= (4)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设计值
由5.04
2
z 359.14.40.721==<==≥
b MPa MPa Es Es A ,;故由《规范》知︒=23θ kPa
46.71)
23tan 224)(23tan 224(14544)tan 2)(tan 2(0=︒⨯⨯+︒⨯⨯+⨯⨯=++=
m m m m kPa
m m z l z b lbp Pz θθ(5)下卧层顶面处自重应力标准值
kPa m m kN m kN m m kN Pcz 6.462)/8.9/6.19(5.1/18333=⨯-+⨯= (6)下卧层顶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3333/31.1325.12)/8.9/6.19(5.1/18m kN m
m m m kN m kN m m kN m =+⨯-+⨯=γ
(7)下卧层顶面处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 149.93)5.05.3(m /31.130.1110)
3(3=-⨯⨯+=-++=m kN kPa d fak fak m d γη (8)验算下卧层强度
kPa fa Pz 93.149118.06kPa 46.6kPa kPa 46.71=<=+=
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