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程序性死亡通路的研究进展
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细胞死亡是指细胞受到某种刺激或发生某种异常而引起的程序性死亡。
在细胞死亡的研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凋亡和坏死。
凋亡是一种特定的细胞死亡方式,它主要通过某些基因的表达来调节其过程。
而坏死则是细胞在动力学异常或其他原因下不可逆性死亡,这种死亡一般是由于细胞丧失生命必需的功能而导致的。
凋亡作为一种程序性死亡方式,在治疗多种疾病中被广泛应用。
在许多实验疗法中,凋亡有时被认为是某些化疗和放疗方案的核心。
例如,某些癌症治疗试剂就是以凋亡作为目标的。
在其他的疾病中,如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凋亡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尽管凋亡治疗相对较新,但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的治疗效果。
对于凋亡治疗的成功,主要要归功于这个过程的研究。
最近,对于凋亡机制研究的大量努力导致了对凋亡调节的全新理解。
这些发现将凋亡与其他单元和过程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更广泛的凋亡调节过程的图像。
某些基因和蛋白质能够调节凋亡过程。
一些基因,如 Bcl-2 家族,具有抗凋亡作用。
与此相反的另一些基因,如 Puma、Noxa等,与细胞内蛋白质 Mcl-1 相互作用,从而发挥促凋亡的作用。
通过研究这些关键基因的表达和功能,科学家可以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方式。
最近的研究发现,巨噬细胞也可以通过凋亡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
与传统的细胞毒素相比,这些凋亡调节剂在选择性杀死巨噬细胞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由于巨噬细胞在人体的免疫反应中是非常关键的,因此这些凋亡调节剂的研究发现预示着这类药物可能具有极佳的临床前景。
细胞坏死是另一种细胞死亡机制。
表面上看,坏死与凋亡的选择性和可逆性差异显然很大。
但是,随着坏死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与坏死相关的机制有时被证明与凋亡相同或有交叉联系。
最近的研究表明,与坏死相关的细胞死亡机制可能是一种新颖的细胞死亡机制,这种机制具有特定的调节因子和调节通路。
例如,壊死因子系统被发现是促进细胞坏死的主要通路之一。
在某些疾病中,如骨科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中,阻止壊死因子调节的药物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
细胞死亡途径的研究进展

细胞死亡途径的研究进展细胞死亡是生命的普遍现象之一,它与许多生物学过程有关。
细胞死亡的途径可以分为自然死亡、程序性死亡以及异常死亡三类。
自然死亡是由于受到一些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受到阳光、风吹雨淋、食物短缺等情况,导致细胞不能正常生长,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程序性死亡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些细胞按照一定的程序逐渐活化亢奋,最后自我引发细胞死亡。
异常死亡指细胞死亡的过程较快,和正常的细胞死亡过程不同。
本篇文章主要关注程序性死亡,即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是一种重要的程序性细胞死亡途径。
细胞凋亡首先是由于内部或外部刺激物的作用,导致细胞DNA损伤,而后细胞内产生许多蛋白酶,开始对胞质内的蛋白质进行分解。
此外,细胞色素C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被释放出来,与某些蛋白质结合形成一个“复合体”,并参与了细胞凋亡。
最终,细胞内的分子全部被消化,细胞逐渐萎缩、变形、断裂,最终死亡并被吞噬。
细胞凋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与许多生理和病理学过程有关。
细胞凋亡的产生与许多生理和病理学过程有关。
一些生理过程,如促细胞分化、发育、成熟、T淋巴细胞的选择性消失和免疫耐受、器官形成、染色体减数分裂和卵子的成熟等都与细胞凋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对该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医学意义。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细胞凋亡的产生机制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受内部或外部刺激物的作用,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会发生变化,发生了许多信号通路和生化反应。
这些反应涉及到大量的蛋白质,包括凋亡诱导因子、凋亡抑制因子、凋亡激活受体、凋亡反应蛋白等。
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各种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质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胞凋亡的产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
目前,人们已经对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掌握了一定的程度。
其中,一些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质的发现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过程。
例如,BCL-2家族蛋白是一类重要的凋亡调节蛋白,是抑制细胞凋亡作用最为强烈的调节因子之一。
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研究

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研究细胞凋亡是一种重要的正常生理过程,维持了健康机体的稳态。
然而,当细胞凋亡的调控出现异常时,可能会导致肿瘤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关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一、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细胞凋亡是一种自身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它受到多个信号通路的调控。
其中,线粒体途径、细胞膜受体途径、内质网途径和线粒体-核因子途径是几种常见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
在线粒体途径中,损伤信号会导致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释放细胞色素c和凋亡诱导因子等蛋白质,然后与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形成复合物,最终激活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引发凋亡。
细胞膜受体途径中,外源性分子如死亡因子结合受体,通过结合受体内的死亡结构域,激活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从而诱导细胞凋亡反应。
内质网途径则主要通过细胞内的应激信号,触发内质网的应激反应,导致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质的表达和激活。
线粒体-核因子途径是最近被发现的一种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线粒体释放DNA片段进入细胞核,进而激活凋亡基因的表达,引发细胞凋亡。
二、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的关系肿瘤是由于细胞凋亡调控失衡而发生的疾病。
一方面,凋亡信号通路的缺陷可能导致细胞凋亡的抑制,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另一方面,凋亡诱导因子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过度激活,导致过量的细胞凋亡,损害正常组织与器官结构,进而促进肿瘤的发生。
例如,线粒体途径在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角色。
肿瘤细胞常常会通过抑制线粒体膜通透性的改变,阻断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从而增加肿瘤的耐药性,促进肿瘤的进展。
细胞膜受体途径中,死亡信号内化、突变或基因剪切等因素的异常都可能导致信号传导的错误,影响细胞凋亡的正常进行。
这些异常往往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内质网途径的紊乱同样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内质网应激反应的异常激活会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进化,调节凋亡相关蛋白质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正常行使。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吴子媚1*李林玉1陈璐1施孝金1, 2陈海飞1, 2**(1.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药剂科上海 201907;2.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药剂科上海 200040)摘要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 PD-1)/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PD-L1)信号通路是诱导肿瘤免疫逃逸的主要机制,在肿瘤形成中起着免疫检查点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成功地用于治疗黑素瘤、肾细胞癌、膀胱癌和非小细胞肺癌,PD-1/PD-L1抑制剂已成为实体瘤免疫治疗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本文概要介绍PD-1/PD-L1抑制剂用于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 结直肠癌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中图分类号:R979.19; R730.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0)15-0018-04Research advances of PD-1/PD-L1 inhibitors in the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WU Zimei1*, LI Linyu1, CHEN Lu1, SHI Xiaojin1, 2, CHEN Haifei1, 2**(1. Department of Pharmacy, Northern Division of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907, China;2. Department of Pharmacy,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ABSTRACT Programmed cell death-1 (PD-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PD-L1) signaling pathway is the main mechanism of inducing tumor immune escape and plays the role of immune checkpoint in tumor formation. With th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PD-1/PD-L1 in melanoma, renal cell carcinoma, bladder cancer an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D-1/PD-L1 inhibitors have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solid tumor immunotherapy. In this review, we present a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of immunotherapy through PD-1/PD-L1 blockade and review the related research advances in colorectal cancer.KEY WORDS programmed cell death-1; 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colorectal cancer; tumor immunotherapy;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结直肠癌是全球发病率排名第三、死亡率排名第四的癌症类型[1]。
细胞凋亡及其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及其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细胞凋亡是一种命运的决定,它是指细胞按照一定的程序主动死亡的过程。
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凋亡是细胞保持内部恒态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解决人类疾病问题,研究细胞凋亡及其信号通路已成为当前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就细胞凋亡及其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从细胞凋亡发生的生理学、生化特点、细胞凋亡的诱导因子、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凋亡的调控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细胞凋亡发生的生理学、生化特点细胞凋亡的生理学、生化特点包括细胞体积变小、形态改变、细胞成分的改变、包括内质网在内的细胞器分离以及DNA片段的产生等。
与坏死不同,细胞凋亡的过程没有炎性反应,不会引起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的生理学特点是细胞按照程序性死亡的过程,使细胞内外环境得到控制,避免人类疾病的发生。
而细胞凋亡的生化特点则是由于细胞产生许多蛋白质、酶和相应的基因表达调节,以使细胞具有死亡的特征,包括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和外因性因素的活化等。
二、细胞凋亡的诱导因子细胞凋亡可以由内外因素诱导而发生,细胞内因素包括DNA损伤和氧化状态异常;细胞外因素包括化学药物、辐射、细菌、病毒、免疫因素、营养失衡等。
其中,调节细胞生长与凋亡平衡的基因在细胞内外均起重要作用。
内在的调节因素如BCL-2家族在细胞生长与凋亡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而外在的调节因素中,许多病原体和化学药品在诱导细胞凋亡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在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很多信号通路被纳入了其中,其中一些信号通路抑制了凋亡的程序,而另一些信号通路则加速了细胞的死亡,并在细胞凋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的研究表明,细胞凋亡信号通路路线十分复杂,包括膜体内和膜体外通路。
主要的膜体内通路包括CD95通路、TNF-α通路和BCL-2家族通路,膜体外通路则主要包括钙离子介导的通路。
四、细胞凋亡的调控因素细胞凋亡的调控因素包括BCL-2家族、p53蛋白以及细胞色素C等。
BCL-2家族是一系列凋亡抑制因子,主要能够控制线粒体的释放等,在凋亡中起到重要作用。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PDCD5)研究进展

·综 述·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PDCD5)研究进展杨丰赫1 叶菁菁2 郑 铭1,△(1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北京100191;2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和临床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北京100044)摘要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programmedcelldeath5,PDCD5)在人体各种组织中广泛存在,可以通过多种凋亡通路促进细胞凋亡,其在大部分肿瘤中低表达,对肿瘤化疗具有增敏效应。
近年发现,除了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作用外,PDCD5在多种疾病的病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动脉粥样硬化等。
PDCD5蛋白结构简单,无二硫键,其重组蛋白药物开发较便利,具较高的药物基因组学应用价值。
本文主要介绍近20年来PDCD5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肿瘤、免疫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可能的应用、存在的不足、以及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PDCD5;凋亡;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图分类号 R363ProgressinPDCD5ResearchandItsPathophysiologicalRelevance YANGFeng He1,YEJingJing2,ZHENGMing1,△(1DepartmentofPhysiologyandPathophysiology,SchoolofBasicMedicalSciences,HealthScienceCenter,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191China;2DepartmentofCentralLaboratory&InstituteofClinicalMolecularBiology,PekingUniversityPeople'sHospital,Beijing100044China)Abstract ProgrammedCellDeath5(PDCD5)isubiquitouslyexpressedinvarioushumantissues,promotingcellapoptosisthroughmultipleapoptoticpathways;PDCD5haslowexpressionlevelinmostkindsoftumors,anditcanincreasethesensitizationoftumorsinresponsetochemotherapy.Increasingevidenceshowedthat,inadditiontoparticipatingincellapoptosis,PDCD5playsimportantrolesinavarietyofdiseases,suchascancers,immunesystemdiseases,inflammatorydiseases,ischemiareperfusioninjuries,andatherosclerosis.ThestructureofPDCD5proteinisquitesimplewithoutdisulfidebond,therefore,itisveryconvenienttodevelopandproducetherecombinantproteinfortherapeuticpurposeinthefuture.ThisreviewmainlyfocusesontheresearchadvanceofPDCD5intherecenttwodecades,thepotentialapplicationanddefectsofPDCD5astherapeuticstrategiesforcancers,immunesystemdiseasesandcardiovasculardiseases,aswellasperspectivesofthevalueofPDCD5inotherdirections.Keywords PDCD5;apoptosis;tumor;cardiovasculardiseases 1999年,北京大学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利用cDNA差示分析法(representativedifferencesanaly sis),从诱导凋亡的TF 1细胞用中成功克隆了在凋亡时表达上调的人类新基因,命名为TFAR19(TF 1cellapoptosisrelatedgene19)(Liu等.1999)。
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细胞凋亡,亦被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高度有序的细胞自我消亡过程。
这一过程在个体发育、组织稳态维持以及对抗病原体等方面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然而,凋亡过程的失控或异常,也往往与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疾病等。
因此,对细胞凋亡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生命的本质,还可能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近年来细胞凋亡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凋亡的分子机制、调控网络、以及凋亡在疾病发生和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
我们将首先回顾细胞凋亡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然后重点介绍近年来在凋亡分子机制方面的新发现,包括凋亡信号通路的精细调控、关键凋亡蛋白的新功能等。
我们还将对凋亡在癌症治疗、神经保护等领域的应用进行详细的探讨,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细胞凋亡研究现状概览。
二、细胞凋亡的基本过程与机制细胞凋亡,又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
它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
细胞凋亡是多细胞有机体为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
细胞凋亡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启动阶段:细胞凋亡的启动可以由多种因素触发,包括内源性因素(如DNA损伤、生长因子剥夺等)和外源性因素(如化疗药物、射线等)。
这些因素通过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最终激活凋亡的执行者。
执行阶段:凋亡的执行阶段主要涉及到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家族的激活。
Caspase家族成员在凋亡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能够切割多种细胞内蛋白,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最终引发细胞凋亡。
降解阶段:细胞凋亡的最后阶段,细胞内的蛋白和细胞器被Caspase 和其他蛋白酶降解,细胞逐渐失去其特有的形态和功能,最终形成凋亡小体。
这些凋亡小体随后被其他细胞吞噬,从而避免引发炎症反应。
肿瘤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肿瘤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进展肿瘤细胞死亡机制是肿瘤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其研究不仅对理解肿瘤发生、进展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寻找新型治疗策略起到了推动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现有肿瘤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够为该领域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细胞程序性死亡(又称凋亡)是一种高度有序的细胞死亡方式,它涉及到一系列信号分子和蛋白质的参与,以最终形成细胞死亡。
凋亡机制是正常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也是一些化疗药物和放疗引起肿瘤细胞死亡的途径之一。
早期的研究表明,在存在正常细胞的环境下,肿瘤细胞一般具有凋亡的倾向。
但是,肿瘤细胞往往能够通过改变基因表达、激活抗凋亡途径等方式逃避凋亡,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进展和治疗难度的增加。
目前,透明质酸酶促凋亡蛋白1(TNFAIP1,又称裂解相关蛋白,CLP)在肿瘤细胞凋亡机制中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许多研究表明,CLP的高表达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和进展。
另外,阳离子蛋白激酶(PKC)也被认为是肿瘤细胞凋亡的重要调节分子。
PKC家族成员的不同部位与肿瘤细胞死亡的不同进程相关联,PKC抑制剂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除了凋亡,受精卵发育抑制蛋白(SET)也被认为是调节肿瘤细胞死亡的重要分子。
SET能够诱导多种肿瘤细胞死亡,包括凋亡和自噬。
此外,研究还发现,SET对肿瘤细胞中的OPA1蛋白也有影响,OPA1的低表达会引起线粒体内结构和能量代谢的异常,因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除了上述分子,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还涉及到一些关键的信号通路,如c-Jun N-端激酶(JNK)通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通路、氧化应激通路等。
在这些信号通路中,JNK是一个紧密相关的分子,它被认为是TNFα和氧化应激通路中的共同点之一。
实际上,JNK通路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诱导凋亡、调节细胞生长和增殖等。
总体而言,肿瘤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已经获得了很大进展。
早期的研究表明,在存在正常细胞的环境下,肿瘤细胞一般具有凋亡的倾向,但是肿瘤细胞往往能够通过改变基因表达、激活抗凋亡途径等方式逃避凋亡。
GSK-3β参与心肌缺血中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进展

通路——线粒体通路 。 细胞 凋 亡 的 线粒 体 通 路 被 B l c 一2蛋 白 家族 类 所 调 控 。
B l 2蛋 白 家 族 类 中 的 凋 亡 前 蛋 白 导 致 线 粒 体 外 膜 透 化 c一 ( MP 释 放 一 些 细胞 凋 亡激 活 因 子 到 细 胞 质 中 , MO ) 包括 细 胞
色 素 c S C、 酸 内切 酶 G 和 凋 亡 诱 导 因 子 ( I 。 其 中 、MA 核 AF) 最主 要 的是 细胞 色素 c 细胞 色 素 e释放 后 激 活 一 系列 级 联 。 反 应 , 终 导 致 细 胞 凋 亡 。 细胞 色 素 C与 A a 一1在 A P 最 pf T/ dT A P存在 下 发 生 构 象 变 化 形 成 复 合 体 , 为 凋 亡 体 。 凋 亡 称
定 性 因素 。 内 源性 和 外 源 性 的 因 素 ( 缺 血 再 灌 注 、 胞 毒 如 细
细 胞 因子 类 和 癌 症 化 疗 ) 以损 伤 线粒 体 功 能 和 以 线粒 体 为 可 平 台 的信 号 通 路 。 缺 血 导 致 线 粒 体 生 产 A P的 能 力 下 降 , T
体 激 动 剂 、 钙 交 换体 阻 滞 剂 和 环抱 素 A 。再 灌 注 诱 导 的 钠 …
心肌坏死有 两种基本机 制 , 一种是过 收 缩导致肌 浆膜破 裂 ,
另一 种 是 mP P不 可 逆 的 开 放 导 致 线 粒 体 功 能 障 碍 。 T
Mc 一1和 A , 有 B l 1含 H1~ 4结构域 。( ) 2 凋亡前 体蛋 白 , 包 括 B xB k和 B k 含有 B 1 a、a o, H ~3结构域。( ) H 3 B 3一ol n y凋
昆虫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进展

昆虫学报Acta Entomologica Sinica ,June 2008,51(6):652-658ISS N 045426296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2007);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ABA1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0073,30370056).作者简介:刘凯于,男,1968年11月生,湖南湘阴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昆虫分子生物学和害虫防治的研究,E 2mail :liukaiyu @nu.3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 2mail :hzhong @ 收稿日期Received :2007212229;接受日期Accepted :2008205220昆虫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进展刘凯于1,2,邓玉杰1,张许平1,彭建新1,2,李 毅1,2,洪华珠1,2,3(11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 430079;21华中师范大学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9)摘要:在昆虫发育和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过程中,细胞凋亡与自噬性死亡现象十分常见。
昆虫细胞凋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的成果,但是有关细胞自噬程序性死亡的研究还正在深入。
昆虫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至少有3条:一条类似于线虫细胞的凋亡信号通路,另一条类似于哺乳动物细胞的凋亡信号通路,还有一条不依赖于胱天蛋白酶的凋亡信号通路。
在昆虫的多种组织细胞中,细胞凋亡与自噬程序性死亡在信号通路上存在互串(cross 2talking ),可以相互促进、抑制或替代。
了解昆虫细胞程序性死亡对防治害虫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昆虫细胞;细胞凋亡;自噬程序性死亡;信号转导途径;互串中图分类号:Q9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426296(2008)0620652207R esearch progress in programmed cell death in insectsLI U K ai 2Y u1,2,DE NG Y u 2Jie 1,ZH ANG Xu 2Ping 1,PE NGJian 2X in1,2,LI Y i1,2,H ONG Hua 2Zhu1,2,3(11C ollege of Life Sciences ,Huazhong N 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China ;21K ey Laboratory of Pesticide&Chemical Bi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Huazhong N 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China )Abstract :Cell apoptosis and autophagic cell death are comm on during insect development and resistance against pathogens.Insect cell apoptosis has been elucidated better than insect cell autophagic death.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in insect cell apoptosis :the first one is similar to nematode apoptosis pathway ,the second similar to that used by mammals ,and the third independent on caspases.Although insect cell apoptosis is distinguished from insect cell autophagic death ,the cross 2talking may exist between both.The tw o types of cell death pathways can prom ote ,inhibit or substitute each other in insect cells.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est control to understand programmed cell death in insects.K ey w ords :Insect cell ;cell apoptosis ;autophagic programmed cell death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cross 2talking 哺乳动物细胞死亡类型及其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细胞死亡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细胞死亡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细胞死亡是生物体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
其中,最常见的细胞死亡方式是凋亡和坏死。
凋亡是一种规范的、可控制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而坏死是一种非规范的、不可控制的细胞死亡过程,通常是因为细胞遭受到巨大的外界伤害和损伤而发生的。
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关于细胞死亡机制方面的研究被开展。
这些研究不仅为我们深入了解细胞生命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疾病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一、凋亡与坏死凋亡是在多种细胞类型中都可以发生的一种保护性机制,它通常包括早期的“发育阶段”、中期的“执行阶段”和晚期的“清除阶段”。
在发育阶段,细胞膜外发生凋亡的信号,细胞内的一些分子开始发生变化。
在执行阶段,细胞形态改变,核形态也发生改变,甚至核膜破裂。
在清除阶段,机体的免疫细胞清除凋亡细胞的残骸。
而坏死则是由于对细胞的不适当因素的直接损伤导致的脱落和破裂。
二、细胞死亡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 抗肿瘤疗法细胞凋亡达到药理水平的抗癌疗法是广泛使用的。
例如,阿片类药物可诱导胃肠道等刺激去除,引起细胞凋亡。
此外,许多治疗肿瘤的药物也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如顺铂、紫杉醇等。
抗血管生成治疗(AβT)和莎麻叶素可引起癌细胞凋亡,这些药物被用于当前抗肿瘤疗法的研究中。
2. 神经保护细胞死亡在神经保护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研究表明,在帕金森病中,该病是由于额叶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的死亡导致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相关细胞的凋亡可以减缓或治疗疾病。
3. 烧伤治疗大量的坏死细胞存在于烧伤组织中,这些细胞得到修复,坏死细胞的清除非常必要。
因此,控制细胞凋亡和清除通过坏死而死亡的细胞,是一种治疗或预防烧伤组织死亡的重要方法。
三、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在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方面,一些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以揭示凋亡分子的活动方式。
例如,Bcl-2家族蛋白质,已被证明参与了多种凋亡途径,如线粒体介导的途径,内质网途径等。
PD—1/PD—L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PD—1/PD—L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PD-1(Programmed Death-1,程序性死亡分子-1)与其配体PD-L1/PD-L2是近年发现负性共刺激分子,共同参与机体共刺激信号的传导,该通路视机体炎症程度、免疫状态及遗传背景的不同而激活或抑制T淋巴细胞,因此通过阻断该途径,激活初始T细胞,使其增殖、分化而保护机体避免自身免疫性损伤,维持免疫稳态,治疗相关疾病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主要就PD-1及其配体PD-L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其信号通路在免疫耐受(包括慢性炎症、肿瘤)、免疫清除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相关综述。
标签:PD-1/PD-L通路免疫耐受免疫调节T细胞的激活是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开始,其激活的双信号假说最早由Lafferty等[1]提出,其认为:T细胞有效活化需要两个信号来完成,包括MHC-抗原肽复合体提供的第一信号和APC表面共刺激分子所提供的第二信号(也称为共刺激信号)。
单独的第一刺激信号并不能完全激活T 细胞而发生活化、增殖,必须要有第二刺激信号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
第二刺激信号为非抗原特异性的,可为T细胞活化提供相关的辅助信号,其既可促进T细胞活化而发生免疫激活,也可抑制T细胞活化而诱导发生免疫耐受,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抗原刺激的初始T细胞是进入增殖、分化阶段,还是进入无反应阶段或凋亡状态[2-5]。
各方面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PD-1/PD-L的结构、分布及生理功能与作用1.1结构、分布PD-1最初是Ishida[6]在凋亡的T细胞杂交瘤中发现的,当时认为与细胞凋亡存在一定的联系,故以此命名,但后期却发现其并非直接与细胞程序性凋亡存在显著相关性。
人PD-1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5×103,分子结构由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组成,胞外区含有一个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胞内区含有1个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ion motif,ITIM)和由C端的酪氨酸残基参与构成的1个免疫受体酪氨酸交换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switch motif ,ITSM)[7],其中后者在PD-1介导的负性调节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一机构状态确保了PD-1成为一种复杂的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分子。
免疫学中的细胞凋亡研究细胞凋亡在免疫应答与自身免疫中的作用

免疫学中的细胞凋亡研究细胞凋亡在免疫应答与自身免疫中的作用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它在生物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免疫学领域中,细胞凋亡在免疫应答和自身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细胞凋亡在免疫学中的研究进展,并介绍其在免疫应答和自身免疫中的作用。
一、细胞凋亡的研究概述细胞凋亡作为细胞死亡的重要方式,自20世纪70年代被科学家们首次提出并得到广泛关注。
随着技术的发展,细胞凋亡的机制和调控途径逐渐被阐明。
在免疫学领域,细胞凋亡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调节方式,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
二、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细胞凋亡的过程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的调节。
在免疫应答中,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抗原,进而激活细胞内的信号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凋亡的发生。
这些信号通路包括细胞内凋亡信号通路和细胞外死亡受体通路。
通过研究这些调控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凋亡的过程和作用。
三、细胞凋亡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细胞凋亡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是保持免疫耐受和免疫平衡的重要机制之一。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凋亡能够清除不需要的或异常的免疫细胞,从而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此外,细胞凋亡还可以促进免疫记忆的形成,提高机体对抗原的记忆能力,从而增强免疫应答的效力。
四、细胞凋亡在自身免疫中的作用自身免疫病是由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发生异常反应而导致的疾病。
在自身免疫病的发生过程中,细胞凋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清除异常细胞和自身抗原特异性T细胞来维持免疫平衡。
然而,在自身免疫病中,这些清除异常细胞的功能出现异常,导致异常细胞的积累,从而引发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五、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前景随着对细胞凋亡机制的深入研究,新的调控因子和信号通路被不断发现。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我们对细胞凋亡的认识,还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利用细胞凋亡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了一系列针对细胞凋亡通路的抗癌药物。
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一、绪论细胞凋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一种形式,具有重要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发挥正常生长发育、免疫防御反应、排除无用或有害细胞等作用。
本文围绕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来探究其研究进展。
二、细胞凋亡的调控信号通路1.细胞凋亡的主要通路(1)外在通路细胞外界因子、激素等物质通过结合受体,触发细胞内部的信号传导通路,进而引起特异性细胞凋亡。
(2)内在通路细胞内源性因子(如DNA损伤)或外源因子进入细胞,作用于内部信号通路,引起细胞凋亡。
2. 各通路的核心分子(1)TNF-α通路通过TNF-α刺激受体的结合,聚集FADD等相关蛋白,激活Caspase-8,进而激活Caspase-3产生细胞凋亡。
(2)CD95L通路CD95L与细胞表面CD95受体结合,激活蛋白FADD,进而激活Caspase-8,启动细胞凋亡。
(3)Bcl-2/Bax通路在Bcl-2、Bax因子等协同作用下,在凋亡信号未被激活前,Bcl-2通过抑制Caspase-8的活性,保持细胞的存活状态。
而在凋亡信号被激活后,Bax则会表达并进入线粒体,激活Caspase-9,最终引导细胞凋亡。
(4)Smac/DIABLO通路当Caspase-9被激活时,出现Smac/DIABLO因子,破坏Caspase与X-chromosome-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XIAP)之间的联系,启动细胞凋亡。
三、细胞凋亡通路的研究进展1.抗肿瘤研究细胞凋亡通路的异常调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近年来研究表明,对计划LMP和Mitophagy过程的干预措施,如MITA蛋白、UVRAG蛋白等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发展,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2.糖尿病研究研究发现,在巨噬细胞凋亡中,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显著相关性。
主要通过细胞内的氧化胁迫和缺少营养物质,引发细胞凋亡。
研究者正在开发新型药物和干预措施,以控制细胞凋亡过程,减缓糖尿病的发病和发展。
细胞凋亡及细胞程序性坏死和细胞焦亡的研究进展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1年3 J!第犯卷第3期J Chin P h u m Dia仰Ther/Mar. 2〇21. V〇l. 3:,. \〇. 3• 321••综述•细胞凋亡及细胞程序性坏死和细胞焦亡的研究进展郭双.邢栋.吕勃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K院心内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1摘要:细胞死亡方式包括细胞凋亡、细胞程序性坏死和细胞焦亡。
细胞凋亡丨(4于非炎症性细胞死f方式.形态学不涉及 细胞质、细胞膜的破裂。
细胞程序性坏死和细胞焦亡在形态‘7:丨M]•友现为细胞质、细胞膜破裂.释放一系列炎性w f-.弓丨起炎性反应•属于炎症性细胞死亡方式。
三#在形态学及发卞机制丨:有所K別•但/(•:某邱方面乂存f t符联系。
在某邱疾 病的发卞过程中.并非仅出现一种细胞死亡方式。
水文就3种细胞死亡方式的形态学改变、发生机制及x者间关系的研 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细胞凋亡;细胞程序性坏死;细胞焦1_’:Advances in apoptosis, necroptosis and pyroptosisGUO Shuang. XIN(i Dong, LYU BoDepart/mjnt o f Curdiolof^y *the Second A J f i l i a t e d Hos/^ilal o f Harbin M edical U niversity •H a rb in,H ei/ongjiu ng l j〇081 .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LYU Bo, E-mail:2855928554@Abstract:C'ell death includes apoptosis, necroptosis and pyroptosis. Apoptosis is the first clise«avered mode of cell death and l)〇longs to non inflfimmntory cell death. and its morphology involves no rupture of cytoplasm or membrane. But nccroj)tosis and pyroptosis are demonstrated by rupture of cytoplasm and membrane in morphology, releasing a scrie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causing inflammatory response, therefore, necroptosis and pyroptosis belong to inflammatory cell death. Apoptosis, necroptosis and pyr〇i)tosis are different in morphology Jind have different mechanisms. l>ut they arc related with each other in some respects, and exist in some diseases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and mechanisms of these three types of cell death 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m.Keywords:ap〇i)tosis:necroptosis;pyroptosis细胞死亡是正常细胞的然终点,是不可逆的细 胞功能的终结。
nrf2信号通路与肝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又叫程序性细胞死亡或者细胞的自杀性死亡,是机体固有的一种自我调节形式。
当细胞凋亡受到抑制或者凋亡过度,打破了机体的平衡能力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氧化应激是机体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体内产生过多高分子活性物质而引起组织和细胞损伤的过程,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受到破坏,从而影响多种信号转导通路。
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tor2,Nrf2)是一个在全身表达的一种转录因子,主要在一些代谢性器官表达,如肝脏、肾脏、神经系统、皮肤[1]等,参与到各种细胞生命活动中,包括维持氧化还原平衡、代谢、增殖和凋亡。
此外,多方面的证据表明其在肝脏的损伤和修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3]。
研究表明,Nrf2可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细胞再生。
本文主要归纳了Nrf2信号通路及其在氧化应激下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探讨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1肝细胞凋亡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代谢、合成器官,可抵御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侵害。
但当肝细胞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时,会出现过度的凋亡,引发一系列病理变化,导致疾病的发生。
以往人们认为肝细胞凋亡受到两个途径调控:1)外源性(死亡受体途径):基本机制是Fas系统的激活,当细胞在接受凋亡信号(如TNF-α、FASL等)后,Fas和细胞膜上FasL受体相结合,激活了细胞凋亡通路[4]。
细胞表面分子受体相互聚集并与细胞内的衔接蛋白相结合,procaspases募集在受体周围并相互活化,产生级联反应,启动细胞凋亡。
2)内源性(线粒体途径):当肝细胞受到多种信号(如:活性氧、钙离子、P53等)刺激时,可导致线粒体外膜通透性增加和膜电位的下降,线粒体内膜上的细胞色C(Cytochrome C,Cyt-c)释放到胞质中,并与胞质内的凋亡肽酶激活因子-1、ATP等结合形成凋亡小体,活化了Pro-caspase-9并激活下游的促凋亡蛋白激酶,不但使得DNA降解为寡聚核苷酸片段,同时将肝细胞骨架拆散,切断其与周围的联系,诱导了肝细胞表达促凋亡信号,引发细胞凋亡[5]。
细胞程序性死亡在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明胃饥饿素可促进体质量增高[10]。
瘦素是胃饥饿素的拮抗激素,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它可以抑制能量摄入并促进能量消耗,使得体质量减轻。
肝硬化患者存在轻微的系统性炎性反应,表现为TNF-α和IL-1水平升高。
研究表明高水平的TNF-α和IL-1可升高血清瘦素水平,导致食物摄入量减少、体质量减轻;而TNF-α和IL-1上调瘦素表达的程度不受食物摄入量的影响,这进一步表明肝硬化患者自身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对瘦素的表达有独立影响[11]。
由此可见,肝硬化患者自身的内环境会对瘦素表达产生更直接的刺激作用,加剧肝硬化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导致体质量减轻。
2.3 体育锻炼与肌少症大多数肝硬化患者(特别是等待肝移植的患者)久坐、缺乏运动,而体力活动是肌肉蛋白合成的重要因素,它可以通过上调IGF-1水平激活骨骼肌的mTOR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肌肉蛋白合成[12]。
一项有13名男性参加的单腿抗阻力运动,分别在运动前和运动后对股外侧肌肉进行活体组织检查,结果显示运动后受试者的IGF-1、肌原蛋白(组成肌原纤维的蛋白质)水平较运动前升高,肌生成抑制素水平较运动前下降,这表明抗阻力运动可促进肌肉蛋白的合成[13]。
肝硬化患者的训练分为抗阻力训练和耐力训练,抗阻力运动可增高肌肉的质量,耐力训练可提高肌肉的功能,两者联合可能对肝硬化患者更有益。
有研究纳入了17例肝硬化患者,在保证能量摄入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运动治疗组和对照组,12周后经过抗阻力和耐力锻炼的患者的下大腿围明显增加,体质量明显增高,而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这表明综合运动对肝硬化患者肌肉蛋白的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2]。
建议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每日每千克理想体质量摄入≥30 kcal能量的情况下,步行30~40 min,每周3~4次[14],并尽可能同时每周2~3次举哑铃锻炼[12],这被认为是预防或改善肝硬化患者发生肌少症及其他并发症的有效措施[15]。
2.4 高氨血症与肌少症肝脏是人体分解氨的主要器官,肝硬化导致分解氨的能力减弱,使得过多的氨蓄积在体内,引起高氨血症。
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细胞是构成生命的最基本单位。
在生物学的研究中,细胞死亡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受到上一世纪50年代起系统性研究细胞死亡的研究者的启发,程序性细胞死亡被发现并成为研究热点。
目前,程序性细胞死亡已被广泛研究,其作用机制和应用研究都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本文将着重介绍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1. 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定义和作用机制程序性细胞死亡是指由特定的分子信号引发的、有预定的,严格可控的死亡过程。
它与非程序性细胞死亡(如坏死等)不同,后者是一种非预定性的死亡方式。
程序性细胞死亡通常由细胞自主触发,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受到外界刺激的作用。
程序性细胞死亡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分别是凋亡途径和坏死肢解途径。
其中,凋亡途径是最为重要的、最为常见的途径。
凋亡途径可以分为内源性通路和外源性通路。
内源性通路主要通过发挥mitochondria的作用,包括细胞对生理或病理刺激的反应,mOMP等作用。
外源性通路主要由凋亡受体引导而来,通常由TNFα、FAS、TRAIL等配体,结合其相应的接受体发挥下游的凋亡反应。
坏死肢解途径是一种相对较少见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它通常由內在的分解机制启动,引起胀大、炸裂、分离等死亡形式。
2. 程序性细胞死亡在疾病中的应用研究由于程序性细胞死亡在组织发育、免疫应答、代谢调控等生物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2.1 癌症治疗癌症是一种长期以来屡试不爽的难以治愈的疾病,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通常是通过化疗、放疗进行杀细胞治疗。
而程序性细胞死亡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则是相对较新的研究方向。
与传统的治疗方式不同,程序性细胞死亡治疗主要是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凋亡途径,使癌细胞进入死亡径路。
例如,BCL-2家族的抑制剂能改变肿瘤细胞的凋亡反应,通过上调肿瘤细胞的凋亡途径,从而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分子机制研究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一种重要的细胞死亡机制,可以促进组织细胞损伤的修复和间歇性细胞死亡,同时还能够保持组织的稳态。
近年来,PCD 的分子机制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探讨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本文将从从细胞凋亡、坏死、自噬细胞死亡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探讨。
一、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一种通过激活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家族成员引发线粒体脱离、形态改变、DNA断裂和磷脂外翻等一系列特征的细胞死亡形式。
之前的研究表明,细胞凋亡起始于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激活,其激活机制大致可分为胞内和胞外信号通路两种。
鉴于细胞凋亡对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展和细胞分化发育的调节作用,生物学家对于细胞凋亡的研究非常感兴趣。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通过利用CRISPR/Cas9技术分别删去了酪氨酸激酶Inhibitor-κB激酶(IKK)家族成员IKKα和IKKβ,发现这两个IKK成员在多种细胞凋亡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IKK成员的遗失会导致细胞膜相互吸附,从而细胞凋亡的进程被中断。
这些新的结果不仅阐明了IKK价值,还为细胞凋亡相关的疾病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细胞坏死细胞坏死是一种多种病理状态下发生的、无程序的、快速和非正常的细胞死亡方式。
和细胞凋亡不同,细胞坏死死亡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和细胞内的氧化反应。
在一系列细胞代谢异常、线粒体受损或内酯酶体抗原(NLR)通路受损的情况下,细胞坏死常常会被激发。
在这方面,最近的研究表明,NLRP3通路由于其信号包括线粒体DNA、ROS生成、TNF-α和外界物质诸如细菌产生的毒素等多元化,可以作为细胞坏死的激活通路之一。
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细胞坏死的促进是由于少数细胞具有抵抗死亡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被被胞质载体分泌的变异NLRP3(vNLRP3)削弱,从而导致细胞坏死的加剧。
三、自噬细胞死亡自噬细胞死亡是由于线粒体受损或胞内压力过大、或受损的蛋白质和细胞器需要被降解的情况下而发生的死亡过程。
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细胞凋亡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现象,指的是细胞自身启动程序性死亡的过程。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凋亡过程有助于保持组织和器官的健康,清除不必要或有害的细胞,维持身体内平衡;而在疾病发生时,凋亡的异常也可能导致组织受损、肿瘤发生等现象。
因此,凋亡的信号通路也成为目前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凋亡的信号通路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网络系统,影响因素众多。
目前已经发现了数十种触发凋亡的信号分子,它们彼此之间复杂交叉,也与其他细胞生命活动相关联。
因此,深入地研究凋亡信号通路,不仅能提供更多的生命科学理论依据,也有望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目前,生命科学研究者对凋亡信号通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家族化寡聚体受体(FAS)通路的研究在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细胞膜上的FAS激活对细胞的凋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此外,FAS通路还直接参与了免疫系统的监控作用,调节癌细胞的免疫逃逸及免疫毒副作用。
近年来,科研人员通过对FAS通路的分子机制研究,已经确定了很多与FAS通路相关的生物分子,对于了解FAS通路的关键机制理解和治疗肿瘤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线粒体通路研究线粒体是细胞内能量的主要生产者,除此之外还具有重要的官能作用。
研究表明,在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线粒体功能异常与细胞凋亡直接相关。
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线粒体通路是诱导凋亡的明显信号通路。
在凋亡基因控制调控方式上,线粒体通路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因此对于线粒体通路分子机制研究将对肿瘤细胞凋亡机制有重要的启示。
三、细胞周期调节通路研究细胞周期的正确性对于细胞的生长分化和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影响着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复制等过程。
细胞周期调节通路一方面参与了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过程,另一方面还参与了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过程。
甚至,这些通路还能够调节成年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凋亡途径,因此为了抑制疾病的发生,调节细胞周期通路不仅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生命科学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程序性死亡通路的研究进展
作者:敏云馨, 马忠仁, Min Yunxin, Ma Zhongren
作者单位:敏云馨,Min Yunxin(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730030), 马忠仁,Ma
Zhongren(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730030;西北民族大学生物工程与技术国
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30;甘肃省动物细胞工程中心,兰州,730030)
刊名:
生物技术通报
英文刊名:BIOTECHNOLOGY BULLETIN
年,卷(期):2009(11)
1.Boyce M;Yuan J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6
2.Fluur C;De Milito A;Fry TJ;Vivar N查看详情 2007
3.Gajate C;Mollinedo F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7(02)
4.Hengartner MO查看详情 2000(07)
5.Xuefang Cao;Richard L;Bennett W;Stratford M c-Myc and caspase-2 are involved in activating Bax during cytotoxic drug-induced apoptosis.[外文期刊] 2008(21)
6.Sperandio S;Poksay K;de BI Paraptosis: mediation by MAP kinases and inhibition by AIP-1/Alix.[外文期刊] 2004(10)
7.Forcet C;Ye X;Granger L The dependence receptor DCC (deleted in colorectal cancer) defines an alternative mechanism for caspase activation[外文期刊] 2001(06)
8.Sperandio S;de Belle I;Bredesen DE An alternative, nonapoptotic form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外文期刊] 2000(26)
9.Overholtzer M;Mailleux AA;Mouneimne G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7(05)
10.Asher E;Payne CM;Bernstein C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95
11.Okada H;Mak TW PATHWAYS OF APOPTOTIC AND NON-APOPTOTIC DEATH IN TUMOUR CELLS[外文期刊] 2004(8)
12.Degterev A;Huang Z;Boyce M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5(02)
13.Lisa D;Kalischuk G Douglas Inglis 2007
14.Ryoke T;Gu Y;Ikeda Y查看详情 2002
15.Barros LF;Hermosilla T;Castro J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1
16.Deryk Loo;Nancy Pryer The glycotope-specific RAV12 monoclonal antibody induces oncosis in vitro and has antitumor activity against gastrointestinal adenocarcinoma tumor xenografts in vivo.[外文期刊] 2007(3)
17.Sareen D;Darjatmoko SR;Albert DM;Polans AS查看详情 2007
18.Sedding DG;Homann M;Seay U Calpain counteracts mechanosensitive apoptosis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外文期刊] 2008(2)
19.Eva S;Una F;Afshiin S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3
20.Qi X;Mochly-Rosen D The PKC{delta} -Abl complex communicates ER stress to the mitochondria - an essential step in subsequent apoptosis.[外文期刊] 2008(pt 6)
21.Karbowski M;Youle RJ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3
22.Chipuk JE;Bouchier-Hayes L;Green DR Mitochondrial outer membrane permeabilization during
apoptosis: the innocent bystander scenario.[外文期刊] 2006(8)
23.Waterhouse NJ;Riccl JE;Green DR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2
24.Clarke PG查看详情 1990
25.Sen N;Das BB;Ganguly A;Banerjee B Leishmania donovani: intracellular ATP level regulates apoptosis-like death in luteolin induced dyskinetoplastid cells[外文期刊] 2006(03)
26.Leist M;Jttel M Four deaths and a funeral: from caspases to alternative mechanisms.[外文期刊] 2001(8)
27.Mansilla S;Priebe W;Portugal J查看详情 2006(01)
28.Chan YW;Chen Y;Poon RY Generation of an indestructible cyclin B1 by caspase-6-dependent cleavage during mitotic catastrophe.[外文期刊] 2009(02)
29.Morse1 DL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5
30.Shintani T;Klionsky DJ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4
31.Gozuacik D;Kimchi A Autophagy as a cell death and tumor suppressor mechanism.[外文期刊] 2004(16)
32.Akematsu T;Matsuoka T查看详情 2008(01)
33.Ida Stenfeldt Mathiasen Calcium and calpain as key mediators of apoptosis-like death induced by vitamin D compounds in breast cancer cells.[外文期刊] 2002(3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wjstb20091100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