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资源在教学指导中的有效应用
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
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
一、教育信息化在幼儿园的应用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第一站,也开始逐渐引入信息化技术,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幼儿园利用智能互动白板,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通过触摸
屏幕进行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幼儿园还利用教育App,让家长和老师之间实现更加便捷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
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二、教育信息化在小学的应用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学习的关键时期,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也更加
深入。
小学利用电子教材替代传统纸质教材,让学生们在电子设备
上进行学习,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
同时,小学还通过在线课堂和
直播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家也能
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教育信息化在中学的应用
中学阶段是学生们迈向成年的关键时期,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也
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
中学利用智能化教学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
情况和兴趣爱好,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
同时,中学还通过虚拟实验室和在线作业,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各个教育阶段,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促进了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信息化将会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论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
论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1. 引言1.1 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更加便利和高效的教学方式,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互动性强的学习环境。
通过信息化手段,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形象,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信息化手段也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而对于学生来说,信息化手段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让他们在更加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和优化、实现个性化教学、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等。
信息化手段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其在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信息化手段在不同教学环境下的特点和优势,以及挑战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信息化手段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为教育事业的提升和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信息化手段的种类和特点信息化手段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和网络化处理,以便更有效地传递和利用信息。
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电子设备、软件应用和互联网技术等。
信息化手段的种类和特点如下:1. 电子设备:包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快速地获取信息,进行知识的传递和交流。
2. 软件应用:包括教学软件、学习平台、在线课程等。
这些软件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也能够实现教师的个性化教学。
3. 互联网技术:包括网络教学、远程教育、在线交流等。
教师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及优势
教师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及优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教育也不例外。
教师信息化教学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模式。
本文将探讨教师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及优势,并阐述如何有效地实施。
一、教师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1. 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信息化教学可以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和设备,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丰富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可以利用互联网等平台收集、整合、共享大量的教学资源,例如教学视频、电子书籍、网络课件等。
教师可以借助这些资源来补充教材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教学质量。
3. 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习惯都存在差异,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而通过信息化手段,教师可以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的优势1. 提高互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而信息化教学可以通过各种互动手段,如在线问答、讨论论坛等,促进师生互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 便于评估和反馈信息化教学可以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表现,教师可以轻松获取学生的学习数据和评估结果。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和结果,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3. 提高学习效率传统的课堂教学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的学习进度可能无法跟上。
而通过信息化手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学习,节约了时间和空间成本。
同时,信息化教学还可以提供学习辅助工具和学习管理系统,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三、有效实施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方法1. 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软件为了实施教师信息化教学,学校需要为教师提供必要的计算机、投影设备、音视频设备等硬件设备,并安装相关的教学软件和应用程序。
教师信息化应用指导方案
教师信息化应用指导方案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教育领域,教师信息化应用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应用信息化技术,本文将从多个方面给出教师信息化应用的指导方案。
一、信息化环境建设信息化环境建设是教师信息化应用的基础,要保证教师可以顺利地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工作。
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网络设施,确保教师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连接互联网。
另外,学校还应该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设备,并定期更新设备,以保证教师能够运行最新的教育软件及工具。
二、教师信息化能力培养教师信息化能力是教师信息化应用的关键。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信息化培训,提供全面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让教师掌握信息化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此外,还应该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研讨会和培训班,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
三、教师信息化资源获取教师在信息化应用中需要大量的教育资源支持。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资源库,收集和整理教师需要的教育资源,如电子课本、教育软件、网络课件等。
并且,学校还应该鼓励教师自主开发教育资源,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奖励。
四、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师信息化应用不仅仅是将电子教具引入课堂,更重要的是进行教学设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合理选择教育软件和工具,设计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信息化课堂教学是教师信息化应用的核心。
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展示课件、在线讨论、网络资源搜索等。
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化工具进行课堂管理和学生评价,提高教学效果和个性化教学。
六、教师信息化作业布置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应用,也可以用于作业布置和批改。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发布作业,学生可以在网上完成并提交作业。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批改和评价,提高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效率和准确性。
推进信息化教学资源有效应用实施方案
中宁县第六中学推进信息化教学资源有效应用实施方案依据教育局教研室推进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试点工作实施的有关精神要求,实现“三通两平台”建设;为加快我校教育信息化步伐,进一步提高我校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教研等方面的深入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全面融合,变革教育理念,创新教学与学习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现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教育信息化应用为主线,以提高效益为核心,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构建信息化平台,促进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迅速提升,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以校本教研为载体,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创设适合学校实际、教师实际和学生实际的应用环境,以解决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内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内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在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中有效运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有效应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二、工作目标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未来两年我校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有效应用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全面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关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加大资金、人员、物资等方面投入,构建一个人人可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逐步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目标,促使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和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不断提升,基本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学校管理电子化的要求,为变革教育理念,创新教学与学习模式,提高人才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二)具体目标:1、建立相关制度,形成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收集、开发和运用机制,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
2、进一步完善硬件,充实软件,逐步建设信息资源库,加强网络资源的推广和应用,实现校校互通、班班互通,逐步构建能够满足师生教育教学需求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平台。
论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
论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关注,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效应和影响。
信息化手段可以丰富教学资源。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下载课件和教学视频,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通过向学生展示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资料,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比起传统教学方式,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教师可以使用电子教案、PPT等软件来设计教学过程,将内容系统化地呈现给学生,不仅可以减少教师的备课时间,还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线提交作业,教师可以迅速对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指导。
信息化手段可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传统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学生参与度较低。
而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可以改变这一现状。
通过使用在线教学平台、教学游戏等方式,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积极思考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设计在线互动课堂,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点击、回答问题等方式与教师互动,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提高课堂效果。
信息化手段可以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是不同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
而信息化手段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利用教育软件来进行智能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水平,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指导。
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教师的教学技术水平和信息化应用能力有限。
虽然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但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和应用能力才能运用好这些手段。
如果教师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支持,就可能无法有效地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
信息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信息化教学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支持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信息化教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作业布置等方面介绍信息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信息化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1. 多媒体教学: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可以将丰富的图像、动画、视频等媒体素材引入课堂教学中,使抽象的科学概念得到直观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还能够提供丰富的听觉和视觉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互动式教学:通过使用电子白板等交互式工具,学生可以在教室中与教师进行实时互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问问题,解答问题。
互动式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3. 网络资源应用: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和收集与科学教学相关的优质资源,如教学视频、在线课程、电子教材、实验模拟等。
利用这些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拓宽教学内容的来源,还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功能,促进学生间的知识共享和合作学习。
二、信息化教学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1. 虚拟实验: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虚拟实验平台等工具,可以进行虚拟实验,模拟真实实验中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虚拟实验能够解决实验条件受限、设备不足、安全性问题等实验难题,使学生能够在无实际实验操作的情况下,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实验内容的学习和实践。
2. 远程实验:利用信息化技术,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实施实验操作,并通过网络接收实验数据。
远程实验可以使学生参与复杂的实验操作,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实验学习机会。
3. 实验视频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录制实验操作过程的视频,展示给学生观看。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实验视频,了解实验的操作流程和实验结果,提前做好实验思考和准备工作,提高实验效果和实验安全。
三、信息化教学在小学科学作业布置与批改中的应用1. 电子作业布置:教师可以通过电子教学平台、学校网站等工具,将作业布置给学生。
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信息化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本文将探讨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
1.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为常见的应用方式之一。
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展示有趣的图片、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源,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形象。
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演示几何图形的旋转、平移等运动,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几何变换的概念。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帮助教师更好地准备和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电子书籍随着电子书籍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材也开始以电子书籍的形式呈现。
电子书籍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便捷的学习途径,还可以提供丰富的交互式学习资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选择合适的电子书籍,让学生通过电子书籍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3. 互动教学平台互动教学平台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的一个在线教学平台,学生和老师可以在上面进行互动式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互动教学平台设置在线作业、讨论区等功能,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服务。
学生可以通过互动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育信息化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小学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在视听的双重感受中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而且,通过互动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自主选择学习资料,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个性化学习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学习服务。
教育信息化与智能教学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信息化与智能教学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也逐渐步入了信息化时代。
教育信息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模式,并引入了智能教学系统。
本文将探讨教育信息化与智能教学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与特点教育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教育过程进行支持、改善和创新的过程。
它包括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环境的构建等方面。
教育信息化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促进教学革新: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使教学资源得以共享,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和资源,促进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
2.个性化学习:教育信息化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3.拓宽学习空间:教育信息化使学习不再受制于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拓宽了学习的空间。
二、智能教学系统的概念与功能智能教学系统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学辅助系统,它能够模拟人类智慧,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智能教学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个性化教学:智能教学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2.学习评估:智能教学系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供相应的教学反馈和建议。
3.资源共享:智能教学系统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共建,教师可以通过系统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取相关资源。
三、教育信息化与智能教学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案例1.教育信息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教育信息化平台,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如名著阅读、古诗词欣赏等。
同时,通过智能教学系统的学习评估功能,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2.教育信息化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在数学教学中,教育信息化可以提供一系列数学学习工具,如数学练习软件、数学建模软件等。
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师教学指导能力
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师教学指导能力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机遇。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教学指导是关键环节之一,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师教学指导能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师教学指导能力,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构建全面信息化教师教学指导平台教师教学指导涉及到课程设计、学习资源管理、教学辅助工具等多个方面,构建一个全面信息化教师教学指导平台是实现教学指导能力的必要条件。
该平台应当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
1.学习资源库:收集和整理各类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讲义、试题、多媒体资料等,为教师提供便捷获取的资源。
2.课程设计工具:提供一个可供教师设计课程的平台,包括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安排、学习活动设计等功能,帮助教师制定合理的课程计划。
3.个性化学习支持:通过个性化学习推荐算法和学习进度跟踪系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指导,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学生学习情况的实时反馈。
4.教学辅助工具:提供一系列教学辅助工具,如在线评测系统、作业管理系统、互动性的多媒体工具等,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实施和评价。
二、开展在线教师培训和交流信息化手段为教师提供了更多全球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和优秀教学案例,但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以跟上技术的发展。
为此,开展在线教师培训和交流是提高教师教学指导能力的重要途径。
1.在线培训平台:建设在线培训平台,为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线上学习资源,包括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设立课程证书制度鼓励教师参与学习。
2.教师交流社区:建立一个教师交流社区,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展示优秀的教学案例,进行问题交流和探讨,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成长。
三、利用数据分析提供教师教学反馈信息化手段提供了大量的学生学习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可以为教师提供准确、及时的教学反馈,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调整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法。
浅谈信息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信息化教学的背景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化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着教学过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个性化的教学。
而信息化教学则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实现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使教学过程更加灵活、个性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信息化教学的背景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更在于适应当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现代化能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需要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利用的能力,信息化教学正是帮助学生培养这些能力的有效途径。
信息化教学也能够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整合,让优质教育资源不再受限于地域和资源的限制,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信息化教学的背景意义在于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现代化能力和信息素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传播。
信息化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2 信息化教学的定义信息化教学的定义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对教学过程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传统教学内容搬到电脑或网络上进行展示,更重要的是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创造出更加丰富、生动、互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信息化教学还倡导个性化学习,通过技术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差异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还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能够主动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出更加独立自主的学习者。
通过信息化教学,教师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指导、启发和引领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3 信息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信息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案例
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案例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案例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案例是指向各级各类学校提供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典型案例。
通过这些案例,可以了解到教育信息化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一、智慧校园建设智慧校园是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重要示范案例之一。
通过建设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实现学校各个环节的信息化管理。
例如,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务管理等都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更高效的管理与运作。
同时,智慧校园还可以提供在线教育资源和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优质的教育服务。
二、虚拟实验室建设虚拟实验室是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另一个重要示范案例。
通过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在没有实际实验设备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验练习,提高实践技能。
虚拟实验室还可以提供更加安全和经济的实验环境,减少实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成本。
三、在线学习平台建设在线学习平台是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另一个成功案例。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在线学习平台还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四、教育大数据应用教育大数据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教育大数据还可以帮助学校进行绩效评估和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案例在推动教育创新和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智慧校园建设、虚拟实验室建设、在线学习平台建设和教育大数据应用等示范案例的推广和应用,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教案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教案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当今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教案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旨在帮助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在教案准备中的应用在教案准备环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教案的质量与效率。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索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
通过在网络上查找教育网站、学术论文等资源,教师可以获取更全面和及时的教学素材,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案的编写与排版。
使用专业的教案编写软件,可以实现教案的模板化设计和美化排版,使教案更加整洁美观。
二、信息技术在教案展示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教案展示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依赖于黑板和讲义等工具,教学内容的呈现比较单一。
而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投影仪、电子白板等设备,将教学内容以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形式展示给学生。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还能够更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三、信息技术在教案实施中的应用在教案实施过程中,信息技术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电子课件、教学软件等工具辅助教学。
利用电子课件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模块呈现,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通过电子教学软件提供针对性的辅助教学。
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在线讨论平台等与学生进行互动与沟通。
教师可以随时与学生进行交流,解答疑惑,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四、信息技术在教案评估中的应用教案评估是教学质量控制与提高的重要环节,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辅助教案的评估工作。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评估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从而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记录、整理和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数据,为教学改进提供有力的支持与参考。
信息化教学资源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信息化教学资源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摘要:新环境下,中职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类课程,教材内容复杂,而且涉及领域广泛,传统的教育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信息化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为教师提供了多种教学思路,可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多方面增强课程育人效果,锻炼学生审美思维。
所以教师需加强重视,采取不同的举措,提高教学质量。
故本文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为例,探索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希望能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资源;中职;美术教学;应用引言: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对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将信息化教学资源融入到中职美术课程教学,不但能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储备。
这也能将抽象的知识内容简单化、具体化,促使学生领悟到美术课程的学习内涵,塑造正确审美观念。
所以中职教师应深入思考,寻找二者之间的教学着力单,从而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人才。
一、优化教学流程,注重课前导入中职教师在美术课程教学中,想发挥出信息技术资源的优势,增强教育效果,应注重转变教育理念,树立起正确的教学意识。
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充分将信息化教学资源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优化教学流程。
这种方式下,不仅能让学生拥有不同的学习体验,还能班级内营造出浓厚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潜移默化改变学生思想认知[1]。
为达到这种运用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围绕教材内容,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源,对学生创设教学情境。
从而消除学生对美术课程学习的陌生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跟随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在引导,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当中。
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尽量在信息化教学资源中,补充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物。
进一步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美术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以《中国绘画艺术》设计教学为例,这节课主要通过古代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介绍了不同画种的审美特征与艺术成就。
教材内容丰富,而且同历史知识密切相关。
小学科学信息化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变革。
科学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式也在逐渐信息化。
本文以小学科学课程为例,探讨信息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优势和实施策略,以期为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引言科学是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科学素养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化教学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新趋势。
本文旨在探讨信息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优势和实施策略。
二、信息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信息化教学通过多媒体、网络等手段,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地球自转时,教师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地球的自转,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信息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科学知识。
例如,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优化教学过程信息化教学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同时,信息化教学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4. 促进师生互动信息化教学有助于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交流,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讨科学问题。
三、信息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1. 建立科学的教学资源库教师应根据教学需求,收集整理科学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实验器材等,建立科学的教学资源库。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资源库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学校应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条件。
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工具和资源,也为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通过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师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效果。
一、设计多媒体教学资源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教学资源已成为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和工具,制作生动、直观的教学课件,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软件展示课件,利用图片和图表直观地表达概念,使用视频和音频资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通过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师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记忆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课堂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在线课堂已逐渐成为教学的新方式。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设虚拟课堂,通过网络视频或音频进行教学。
在线课堂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方便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
在线课堂可以通过即时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利用在线课堂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解答问题,提供指导。
通过在线课堂,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三、引入教育游戏和模拟实验信息化手段还可以引入教育游戏和模拟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教育游戏可以通过游戏化设计和互动性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语言学习应用程序,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利用数学游戏软件,培养学生的数理思维。
模拟实验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平台进行,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实验原理和过程。
通过引入教育游戏和模拟实验,教师能够使学生在游戏和实践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四、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信息化时代,互联网资源丰富多样,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搜索引擎、在线图书馆等工具,查找相关知识和资料。
教师信息化教学工具及应用案例
教师信息化教学工具及应用案例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教育领域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教师信息化教学工具的使用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教师信息化教学工具的意义以及一些成功的应用案例。
首先,教师信息化教学工具的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备课、批改作业等。
而信息化教学工具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使得教学过程更加高效。
教师可以通过电子课件、在线教学平台等工具来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知识传递更加直观和生动。
其次,教师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应用可以提升学习者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现代学生生活在数字化的世界中,他们对于传统教学方式可能不再感兴趣。
而信息化教学工具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教学平台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从而增加学习者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应用还可以促进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能力都不同,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而信息化教学工具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通过在线测试、学习记录等功能,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实现个性化辅导和指导。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校和教师已经积极探索和应用各种信息化教学工具。
例如,一些教师善于利用微信公众号、班级网站等平台进行教学互动,及时发布课堂内容和作业要求,方便学生和家长了解教学进展。
另外,一些学校还引入了虚拟实验室、在线课程等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资源。
总的来说,教师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应用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积极性以及个性化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师们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更多的信息化教学工具,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和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服务。
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师教学效果
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师教学效果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教学资源、促进教学方式的创新和灵活性的提升,进而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重点讨论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师教学效果。
一、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为教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学术数据库等途径,获取到相关领域的教学资料、教学视频、教学案例等,以及各种教育应用软件。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获得大量的学习资源。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从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二、引入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手段为教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如投影仪、智能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等。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这些工具,将抽象的知识以形象的方式进行展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多媒体教学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提高他们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三、优化教学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师可以有效地管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借助电子教案软件、教学管理平台等工具,对教学过程进行规划、记录和分析。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提供即时反馈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四、个性化教学信息化手段为实现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在线作业系统等工具,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据此了解学生的学习差异和学习风格,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指导。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软件和在线交流平台,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和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五、开展在线学习信息化时代,教师可以开展在线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开设虚拟课堂,进行在线教学和讨论。
教师教案体现及教学实践中运用信息化手段情况
教师教案体现及教学实践中运用信息化手段情况教师教案体现及教学实践中运用信息化手段情况导言在当今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也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不断推进。
教师教案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既是教学过程的规划和指导,也是教学实践中运用信息化手段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从教师教案体现、信息化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以及个人观点和理解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师教案体现1.教案定义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编写的一种指导教学活动的文稿。
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等细节,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起到了明确和指导的作用。
2.教案的要求教案的编写应该具备全面、深度和广度等特点。
全面体现在教案中应注重教学目标的规划,内容的有机关联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深度体现在教案中应对知识进行逐层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能力的提升。
广度体现在教案中应将相关知识点和跨学科的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3.信息化手段在教案中的体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教案也逐渐融入了信息化手段。
在教学目标的规划上,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目标的设定和跟踪评估;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可以通过网络资源的筛选和整合,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有趣;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利用幻灯片、视频等形式来展示和解释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实践中运用信息化手段的情况1.信息化手段的种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使用电子白板、多媒体投影仪等设备,可以将课堂变成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通过使用网络课堂、在线教学平台等工具,可以实现远程教学和互动交流;通过使用教学软件、学习平台等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2.信息化手段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信息化手段具有许多优势。
信息化手段能够提供更加丰富和真实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信息化手段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教育部门如何有效推进信息化教育
教育部门如何有效推进信息化教育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和重要。
信息化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育部门应该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来推进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一、完善政策法规与指导文件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信息化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制定政策法规和指导文件,明确信息化教育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政策法规要包括信息化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资源的配置和管理、教师培训和支持措施等方面的详细规定。
指导文件可以提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课程目标、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等相关内容,为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信息化教育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育部门应该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和实践机会,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在线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分享,鼓励他们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进行教学研究和探索。
三、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和平台信息化教育需要有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平台来支持教学活动。
教育部门可以与相关企业和机构合作,建设共享教学资源库和在线学习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站式的学习和教学环境。
教学资源可以包括教学视频、教材、习题和实验模拟等,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年级要求进行分类和整理。
四、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化教育还需要有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和教育技术设备支持。
教育部门应当重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在每个学校提供稳定的网络环境,并配备适当的教育技术设备,如电脑、投影仪、智能黑板等。
同时,要加强对学校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五、加强家校合作和社会资源整合信息化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内部的事情,也需要家长和社会的支持。
教育部门应该鼓励学校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信息化学习和教育发展。
同时,可以鼓励学校与社会机构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企业提供的实习机会、创新项目和志愿者服务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拓展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资源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开题报告《信息化资源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开题报告课题编号:JXKT-XJ-04-020吴忠市利通区板桥中心学校武淑君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背景当今,人类社会正全面进入信息时代,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
信息化教学资源已成为现代教学的有力支持,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再现场景、渲染氛围、简化步骤等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充当着更多的中介作用,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如今充分使用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1.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为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
信息化普及实现了办公现代化,优化了课堂教学,为课堂带来更加实用的辅助作用。
2.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正在进行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这次课改为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在辅助教学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应用的情况和效果却存在一定问题:有些教师不能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不少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时没有针对重难点设计内容等。
那么如何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这是摆在我校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也是我们孜孜探索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3.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我校地处吴忠市城郊,是一所村级完小,学校已经将信息技术引入了课堂,今年乘着市教育局“三通两平台”网络建设的东风,我校也已实现了“班班通”,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管理、使用、维护措施。
教师通过早期的培训,对信息技术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并且被广泛应用,一批教师已经具备自主开发课件和制作课件的能力。
但部分教师只是死板地借用,不能根据教材、学生实际情况自行设计。
所以导致使用的积极性不高,使用效率不高,且有应付之嫌。
因此,我校教师从“课堂教学”这个点上再做深入探索和研究,通过行动和反思总结出一些方法来优化课堂教学,在深入研究“信息化资源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推广经验。
(二)意义新课程理念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施研究性课题和问题导向式的学习模式,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而信息化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集成性、多样性等特征。
可以肯定,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能够提高课堂互动水平,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显而易见,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可提高教学有效性,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二、拟研究解决的问题1.拟解决教师利用信息化资源进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拟提高教师利用信息化资源进行教学活动的有效形式和操作方法。
3.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资源的功能,以此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认可度、参与度,形成现代信息技术真正融入其中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4.改变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为了技术而技术,为了白板而白板,对新技术的应用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先进技术的优势未能很好地凸显。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一)研究目标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努力使学生在新颖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堂上,充满兴趣,自主探究,培养思维,达到全面地发展,适应新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1.培养教师运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实现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让资源“走进课堂,面向学生,用于教学”。
2.探索教学运用信息化资源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充分发挥信息化资源的作用,构建多元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3.利用信息化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素质得到提高,运用能力得到增强。
4.在教学中利用信息化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二)研究内容:围绕研究目标,开展以下内容研究:1.开展适合各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组织教师尝试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创设出适合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尝试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2.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
对参与本项目研究的技术人员和学科教师分别进行技术培训,指导技术人员搜集教育教学素材,利用校园网,达到资源共享;使学科教师具有自己能够制作简单课件的能力。
3.对信息化资源对促进学生提高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研究。
在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全面的发展。
4.对信息技术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及避免措施论证研究。
为了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课题重点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有效应用,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与评价方案。
具体内容包括:信息技术资源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和社会、美术等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国外研究现状:21世纪是教育全面信息化时代,信息化资源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信息资源的建设和研究起步阶段。
日本于1995年开始实施“100所中小学联网”实践研究。
他们不仅把网络技术作为一种信息文化,而且深入地探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培养具有高度创造性的、能适应21世纪国际竞争的全新人才。
美国从1996年开始动用5亿美元实施“下一代Internet计划(NGI)”,其目的是:在国民教育方面保证美国人能够“终身学习”,接受远程教育,使美国中小学全部联网,儿童8岁会使用计算机,12岁会上网;英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署在2000年通过调查2110所学校中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了信息化教育资源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结果显示,具备良好信息资源的学校77%的学生达到了要求的水平,这体现了教育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中的重要作用。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起步较晚,1998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有关研究人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提法,第一次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并于1998年6月开始设立“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组,并将其列入“九五”重点课题的子课题进行立项。
我国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源于1994年的“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模式改革试验课题,以及1996年,教育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推广“几何画板”软件,以几何画板软件为教学平台,开始组织“CAI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课题。
网络辅助英语教学,来源于网络辅助语言教学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 正引导着外语教学信息化潮流。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课程整合与中小学“校校通”、“班班通”、信息技术必修课、网络教育等热点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是,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充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促进学科教学过程的变革,以实现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和信息素养的综合教育目标,仍是我国基础教育研究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
不难看出,许多课题组正在涉足在这一领域但并未有创新性的研究,对于我们的研究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国内外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研究与突破的方向。
目前,国内外总结出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多见于以下三种情况:1.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2.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学”模式;3.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教学”模式。
以上三种教学模式是对以往信息技术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的教学实践的概括,也是对相关理论的具体化。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教师控制教学全过程,占主导地位,教学设计注重系统设计,但教学流于程序化。
它注重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确立起来;“虚拟现实教学”模式更多的应用于未来教育及培训领域,而“网络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信息传播与利用率,而且学生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同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平等地通过“协商”进行学习,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缺乏有效地指导与调控。
为此,我们提出了“信息化资源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课题。
试图探索教育技术环境下,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通过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创新各学科的教学模式,获得成功值得推广的经验。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什么是信息化资源呢?信息化资源是伴随着互联网的诞生而诞生的,从广义上讲,信息化资源即互联网上的一切资源,如网上新闻、网上图书馆、网上商城等等。
与我们教育教学相关的又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媒体资源;第二类是集成型教学资源,是一种复合型资源,即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操作与练习、虚拟实验型、微世界、教育游戏、电子期刊类、教学模拟类、教育专题网站、研究性学习专题、问题解答型、信息检索型、练习测试型、认知工具类和探究性学习对象等。
第三类是网络课程。
信息化资源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指的是利用信息手段的优势,解决学科教学当中传统手段难以解决的困难,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思考教与学的模式及方法。
在资源应用过程中,教师选择符合教学内容的资源类型和资源内容,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投入恰当的时间和精力,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具体而言,就是营造有效的教与学支撑体系,使学生学会高效率学习,建立教师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提高课堂实施的质量和效率。
六、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一)研究思路1.成立课题组。
确定课题组成员具体分工,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立项、申报工作。
2.前期调研。
开展问卷调查、课堂调研、查阅文献、专家指导等活动,并对初期研究方案进行补充、调整和完善。
3.组织培训。
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信息技术应用参与式培训,熟悉交互式白板的操作使用。
4.开展研究。
对信息化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应用的策略进行研究并开展与此相关的各种教学竞赛活动。
如:优秀教学设计、论文、案例评比;信息化资源使用优质课竞赛等。
5.资料汇总。
收集整理优秀教学设计、典型课例、研究论文、教学光盘、阶段性研究报告等成果。
6.结题总结。
对三年来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二)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认真学习信息技术的相关理论,为从事课题研究提供正确可靠的理论依据;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的信息化资源在其他学科中应用的已有成果、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为我校课题研究的经验借鉴。
2.行动研究法:学校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的优势,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提出问题,收集信息,拟定具体计划、行动(实施行动)、评价总结,以探索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