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松散与后发优势的丧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印度的松散与后发优势的丧失
——政治经济学经典导读课程论文
小组成员:5101919052刘晓笑
边玉卿
5110159027陈达禹
印度的软件业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几年,印度也与中国、巴西、俄罗斯并称“金砖国家”。印度副总理阿德瓦尼宣称:“如果说20世纪属于西方,21世纪则属于印度!”他还说:“我们的短期目标是成为新加坡那样的发达国家!而长期目标是要与美国平起平坐。”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就已经宣称印度将在2020年步入发达国家行列。大多数印度人对能否实现这一目标持怀疑态度"
印度国民普遍对印度政治家的讲话表示怀疑是有道理的。因为印度存在的问题还是相当多的。它经济发展从地域上和产业结构上都极不平衡,国际贸易份额偏低,进出口都很少。印度目前的年出口额为430亿美元,而中国为3260亿美元。它的预算赤字已经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10%国内债务已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100%。近几年来,中国每年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都超过400亿美元$而印度还不到30亿美元.它的社会贫困问题还没有解决,贫富差距仍然悬殊。。按购买力计算,印度人均收入不到中国的一半,只到美国的2%在地区和全球性大国中几乎是最低的。印度文盲率仍高于40%有4.3亿人每天的生活费不到一美元.印度饮用水缺乏,电力不足,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它除了贫困、落后之外,还有沉闷的官僚体制和腐败。另外,谈到印度的发展,决不能忽略它固有的种姓制度和国内宗教、民族矛盾,以及与邻国的紧张关系。总之,印度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实现工业化"它要步入发达国家行列。实现经济腾飞,还是有许多包袱的,甚至是非常困难的。
究其症结,我想主要是因为印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十分的松散,缺乏集中,中央政府缺位,于是导致其后发优势的丧失,在可预见的经来,都将不能成为印度总理想象的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大国,连他们赶超中国的梦想也恐怕只是空谈。下面,我将从政治制度、宗教文化、种姓制度几个方面来阐述。
政治制度
在国家结构形式上,印度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组成印度联邦的哥哥邦基本上按雨中划分,共有25个邦和9个直辖区。各邦有与联邦议会和政府相对应的邦议会和邦政府。印度宪法规定,引渡邦联单独享有一切最重要的立法和行政权,其中包括国防、武装部队、外交、军工、战争和平、航空、铁路、交通、有点、对外贸易、外汇、货币和银行、保险等工97项。印度各邦也有一定的立法和行政的资质权限。根据印度宪法,印度各邦独立享有66项俩和行政权,其中包括公共秩序、警察、地方自治、公共卫生、农业、林业、渔业、教育、地方工业、土地立法、徒弟和建筑税等方面。宪法还规定了47项联邦和省邦共同享有的权限。但总的说,印度地方权限是有限的。它不同于典型意义上的联邦制国家,有人称印度是“具有但一直特征的联邦制国家。”
在政党制度方面,印度与西方国家也一样实行多党制。印度成立后,政党林立。据统计,1952年第一次大选时全国有大小政党192个,印度成为世界上正当最多的国家之一。
在政治体制上,印度与西方国家一样实行议会制。在仅次于中国拥有10亿人口的印度进行民主选举,对于国家资源无疑是一种浪费。另外,这种制度与印度基本国情的种种不适应也带来了诸多弊端:
1、不成熟的民主制度导致政策的不连续印度的民主制度发展仍然不成熟。 具体表现为政党之间没有达成最起码的共识。当执政党提出一项提案时,无论是基于什么原因,反对党总会提出反对意见,阻碍提案的推进。
2、选举制度中的成人普选制,使得候选人对农民阶层的选票并不重视,对农民阶层的利益也就不会重视印度的人民院和邦立法会议选举采用成人普选制。具体来说,是指在选举中,候选人只要在本选区内得票最多,就可以当选议员,而不一定要求获得一半以上有效选票的支持。(1)这一制度致使被选举人在没有获得农民的支持的前提下也能够当选。也就是
说选举结果中并没有农民阶层的政治诉求的表现。(2)
3、土地制度的私有制的影响在土地政策上,印度采用的土地私有制度导致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当农民生活困难时,他们会为解决一时之需而出卖土地,从而失去生活的最基本元素。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由于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的缺失及工作机会较少的原因 他们会逐渐向城市迁徙 这也导致了城市中存在许多的贫民窟。另一方面,在城市中的土地私有制度导致政府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受阻,这也是为什么印度的城市基础建设大大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
按照西方的标准来衡量,印度的政治体制的确是民主政体。但印度政体有两个显著特征:它是殖民地时代的遗产,同时也带有深刻的印度传统文化和宗教的色彩。这决定了印度的民主政体的特殊性。具体来说,就是政治体制的宗教化和政治体制的种姓化。这一点将在后文中详述。
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长期根植于印度文化。种姓制度有四个基本特征。第一个特征是严格的等级制度,从高到低分别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第二个特征是种姓和职业挂钩,从事干净职业的人地位就高些,从事不洁职业的人地位就地低。第三个特征是世袭的原则,你父母的种姓决定了你的种姓,你的种姓决定了你子女的种姓,一个人生下来种姓就决定了,职业也决定了,一生无法改变。第四个特征种姓之间有隔离性,每个种姓都有自己的生活禁忌与风俗,彼此之间不能相通。
同古代相比,印度现代的种姓制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自从1947年独立之后,印度采取了一系列否定种姓制度的法律、政治和行政手段。为了保证低种姓人的教育和求职权利,印度还实施了著名的“保留政策”。还给低种姓出身的学生一定的升学名额。这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至少在今天,种姓隔离和种姓歧视是不合法了。
但是种姓制度在城市和乡村的影响却十分不同。在城市受市场经济和自由民主平等等观念的影响,印度大城市里对种姓的概念越来越淡薄了。但在乡村种姓制度的影响仍十分巨大,在印度农村走动,便会发现村落的居住方式基本是以种姓区分开来,种姓制度的许多特征在乡村仍有保留。
种姓制度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对印度产生了深远印象:
1、在政治上,种姓制度作用于印度的议会制民主。一方面由于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三个种姓人数共占印度总人口10%,而首陀罗占45%,不可接触者约占18%。低级种姓的选民占多数,有利于选出维护他们自身利益的政党,从而有利于提高低级种姓的社会地位。一批代表中低种姓阶层利益的地方性政党孕育而生,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日益壮大,从积极方面来看,政治的种姓化推动印度议会民主制,使印度由一党独大转向多党并存发展。从另一方面,各个种姓各自为首,互相对立,维护自身利益,不利于国家与民族的团结,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这也是印度在历史上为什么易受外族侵略的原因。而且,印度许多的政党为了争取更多的选票不得不将一些重要的职位让给以些地方的种姓头目,以保证绝对的选票。一个印度政治家感慨地说:“随着时间的流逝,从争取自由运动中产生的具有远见和代表广大群众利益的领袖正让位于那些具有狭隘地方主义、种姓主义的政治上的新人。”(3)这无形中给政党冲突、地区冲突、种姓冲突,埋下深深伏笔。
2、在经济上,种姓制度使职业世袭这一局面难以被根本改变。因此,不论在城市还是
(1)王洪岩《当代印度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功能研究》河北师范大学优秀学位论文2007 (2)帕特·沙在浙江大学跨学科中心的演讲
(3)罗米拉·塔帕尔主编《印度的部落种姓和宗教》牛津:麦克米兰出版社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