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学习消化系统病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病理学课件】消化系统疾病(1)
1.主细胞 2.壁细胞 3.颈粘液细胞
第一节 胃 炎(gastritis)
胃粘膜的炎性病变 (一)急性胃炎 (二)慢性胃炎
(一)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
类型
1. 急性刺激性胃炎(acute irritated gastritis) 2. 急性出血性胃炎(acute hemorrhagic gastritis) 3. 腐蚀性胃炎(corrosive gastritis) 4. 急性感染性胃炎(acute infective gastritis)
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镜: 正常粘膜的橘红色变淡、消失,代之
以灰白或灰黄色; 粘膜明显变薄,皱襞变浅/消失; 粘膜下血管分支清晰可见。
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因 部位 抗内因子、壁细胞抗体 vitB12水平 恶性贫血 胃酸分泌 胃内G细胞的增生 血清胃泌素水平 伴消化道溃疡
A型 自身免疫 胃体、胃底 阳性
降低 常有 下降
有 高 无
B型 HP感染 胃窦 阴性
正常 无 正常或稍降 无 低 常有
慢性肥厚性胃炎
部位:胃底、体部 病变特点:粘膜肥 厚,皱襞加深变宽 似脑回状
慢性肥厚性胃炎
慢性肥厚性胃炎(Menetrier病)
慢性肥厚性胃炎
光镜: 腺体肥大增生,腺管延长
粘膜固有层炎细胞浸润不明显
疣状胃炎
消化系统疾病
Disease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消 化 系 统
消化系统疾病
胃炎 消化性溃疡 炎症性肠病 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 肝硬化 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Cadiac 贲门
Fundus 胃底
Corpus 胃体
第一节 胃 炎(gastritis)
胃粘膜的炎性病变 (一)急性胃炎 (二)慢性胃炎
(一)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
类型
1. 急性刺激性胃炎(acute irritated gastritis) 2. 急性出血性胃炎(acute hemorrhagic gastritis) 3. 腐蚀性胃炎(corrosive gastritis) 4. 急性感染性胃炎(acute infective gastritis)
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镜: 正常粘膜的橘红色变淡、消失,代之
以灰白或灰黄色; 粘膜明显变薄,皱襞变浅/消失; 粘膜下血管分支清晰可见。
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因 部位 抗内因子、壁细胞抗体 vitB12水平 恶性贫血 胃酸分泌 胃内G细胞的增生 血清胃泌素水平 伴消化道溃疡
A型 自身免疫 胃体、胃底 阳性
降低 常有 下降
有 高 无
B型 HP感染 胃窦 阴性
正常 无 正常或稍降 无 低 常有
慢性肥厚性胃炎
部位:胃底、体部 病变特点:粘膜肥 厚,皱襞加深变宽 似脑回状
慢性肥厚性胃炎
慢性肥厚性胃炎(Menetrier病)
慢性肥厚性胃炎
光镜: 腺体肥大增生,腺管延长
粘膜固有层炎细胞浸润不明显
疣状胃炎
消化系统疾病
Disease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消 化 系 统
消化系统疾病
胃炎 消化性溃疡 炎症性肠病 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 肝硬化 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Cadiac 贲门
Fundus 胃底
Corpus 胃体
《病理学》消化系统疾病 ppt课件
(1)粘膜层
(2)粘膜下层 (3)肌层 (4)浆膜层 3
第一节 胃炎 P278
一.急性胃炎
二. 慢性胃炎
(一)慢性浅表性胃炎 (二)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理学》消化系统疾病 ppt课件
4
一、胃炎(gastritis) 胃粘膜的炎症性病变 常见、多 发 急性胃炎:原因较清楚,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慢性胃 炎:自身免疫、胆汁返流、急性迁延,幽门螺杆菌
a.粘膜变薄、皱襞变平或消失、表面呈细颗粒状 b. 正常胃粘膜橘红色→灰白或灰黄 c. 粘膜下血管分支清晰可见,出血、 糜烂
《病理学》消化系统疾病 ppt课件
8
2. 慢性萎缩性胃炎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 CAG)
② 光镜:
a. 粘膜全层内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
《病理学》消化系统疾病 ppt课件
15
TH E AUTO N O M IC N ERV O U S SYS TEM
Helicobacter pylori H . p y lo r i is g r a m - n e g a tiv e s p ir a l fla g e lla te d b a c te riu m
(一)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 依据病因、胃粘膜 病变分型 gastritis)
《病理学》消化系统疾病 ppt课件
5
(二)慢性胃炎 (chronic gastritis)
病因机制:
1)幽门螺杆菌(HP)慢性感染 2)长期慢性刺激 3)自身免疫 4)胆汁返流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
药物、环境因素、遗传因
HP感染、 2. 胃液消化作用 → 胃粘膜屏障破坏→胃液自身消化→消 化性溃疡
病理学课件PPT 消化系统疾病
42
43
病毒性肝炎
病因及传播途径
肝炎病毒 病毒性质
HAV
RNA
HBV
DNA
HCV
RNA
HDV RNA
HEV
RNA
HGV RNA
传染途径 肠道 血液、密切接触、垂直传播 同上 同上(易与HBV 协同感染) 肠道 血液
44
病毒性肝炎
病毒毒力 免疫反应 肝炎类型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反应是病毒感染后引起
82
肝硬变
类型
根据形态:小结节型、大结节型、大小结 节混合型、不全分隔型
根据病因:病毒性肝炎性、酒精性、胆汁 性、淤血性、寄生虫性
根据病因、病变及临床表现:门脉性、坏 死后性、胆汁性、淤血性、寄生虫性、色 素性
完全梗阻→可有振水音,胃蠕动波
出血 后果
大便潜血(+) 大出血
39
消化性溃疡病
结局及并发症
穿孔 癌变
胃溃疡癌变机会约1% 十二指肠溃疡几乎不癌变
40
病毒性肝炎
41
病毒性肝炎
肝脏正常组织学 概念
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 为主要病变的一种传染病
临床表现
消化不良、乏力;肝大、疼;转氨酶升高 ;黄疸、血浆蛋白异常;出血;肝昏迷
胃窦部最为常见,多灶性或弥漫性 胃黏膜充血、水肿 可伴有点状出血或糜烂 表面可有灰黄或灰白色粘液性渗出物覆盖
9
慢性浅表性胃炎
10
慢性浅表性胃炎
病理变化
镜下观(黏膜浅层炎细胞浸润,固有层腺体完整)
表浅:病变主要限于黏膜浅层(黏膜层上1/3), 呈弥漫性或灶状分布 慢性炎症: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 急性期可见黏膜浅层水肿、出血、嗜中性粒细 胞浸润和表浅上皮坏死脱落(糜烂)
43
病毒性肝炎
病因及传播途径
肝炎病毒 病毒性质
HAV
RNA
HBV
DNA
HCV
RNA
HDV RNA
HEV
RNA
HGV RNA
传染途径 肠道 血液、密切接触、垂直传播 同上 同上(易与HBV 协同感染) 肠道 血液
44
病毒性肝炎
病毒毒力 免疫反应 肝炎类型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反应是病毒感染后引起
82
肝硬变
类型
根据形态:小结节型、大结节型、大小结 节混合型、不全分隔型
根据病因:病毒性肝炎性、酒精性、胆汁 性、淤血性、寄生虫性
根据病因、病变及临床表现:门脉性、坏 死后性、胆汁性、淤血性、寄生虫性、色 素性
完全梗阻→可有振水音,胃蠕动波
出血 后果
大便潜血(+) 大出血
39
消化性溃疡病
结局及并发症
穿孔 癌变
胃溃疡癌变机会约1% 十二指肠溃疡几乎不癌变
40
病毒性肝炎
41
病毒性肝炎
肝脏正常组织学 概念
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 为主要病变的一种传染病
临床表现
消化不良、乏力;肝大、疼;转氨酶升高 ;黄疸、血浆蛋白异常;出血;肝昏迷
胃窦部最为常见,多灶性或弥漫性 胃黏膜充血、水肿 可伴有点状出血或糜烂 表面可有灰黄或灰白色粘液性渗出物覆盖
9
慢性浅表性胃炎
10
慢性浅表性胃炎
病理变化
镜下观(黏膜浅层炎细胞浸润,固有层腺体完整)
表浅:病变主要限于黏膜浅层(黏膜层上1/3), 呈弥漫性或灶状分布 慢性炎症: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 急性期可见黏膜浅层水肿、出血、嗜中性粒细 胞浸润和表浅上皮坏死脱落(糜烂)
病理学消化系统疾病PPT课件
反应性(返流性)胃炎
20
临床病理联系 消化不良 上腹部不适
21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
22
主要见于胃和十二指肠 又名胃、十二指肠溃疡
常见病、多发病 (10%人口) 80%以上为40岁以下青壮年
23
特点
反复发作呈慢性经过
有规律的上腹部疼痛
十二指肠溃疡 — 70%
胃溃疡
— 25%
复合性溃疡 — 5%
24
尿素酶、磷酸酯酶、蛋白酶 、 白三烯(趋化因子)
17
自身抗体(-) 泌酸功能下降较轻 肠上皮化生较常见 癌变率高(国外10%)
胃癌标本50%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
18
C 型胃炎 不良刺激:
过于刺激的食物 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 胆汁返流 吸烟等
19
其它分类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胃炎
自身免疫性慢性胃炎
68
预后 轻度者大部分可痊愈 或维持稳定状态 中度以上者约20%发展为肝硬化
69
重型肝炎
发病率 1%左右 主要由乙肝病毒引起 肝细胞坏死面积大 肝功能受损严重、死亡率极高
11
正常胃黏 膜结构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 atrophic gastritis
13
胃肠上皮化生
纹状缘 杯状细胞 Paneth细胞
14
分类与病因 A型胃炎
与自身内免疫有关 胃体多见
15
胃酸↓、内因子↓— VB12 吸收障碍 RBC细胞膜合成障碍 — 恶性贫血
16
B 型胃炎 感染:幽门螺杆菌 ( H. pylori )
40
幽门梗阻 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 炎症水肿、瘢痕收缩 幽门变形、狭窄
41
癌变
胃溃疡 1%左右(中老年人) 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癌变
20
临床病理联系 消化不良 上腹部不适
21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
22
主要见于胃和十二指肠 又名胃、十二指肠溃疡
常见病、多发病 (10%人口) 80%以上为40岁以下青壮年
23
特点
反复发作呈慢性经过
有规律的上腹部疼痛
十二指肠溃疡 — 70%
胃溃疡
— 25%
复合性溃疡 — 5%
24
尿素酶、磷酸酯酶、蛋白酶 、 白三烯(趋化因子)
17
自身抗体(-) 泌酸功能下降较轻 肠上皮化生较常见 癌变率高(国外10%)
胃癌标本50%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
18
C 型胃炎 不良刺激:
过于刺激的食物 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 胆汁返流 吸烟等
19
其它分类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胃炎
自身免疫性慢性胃炎
68
预后 轻度者大部分可痊愈 或维持稳定状态 中度以上者约20%发展为肝硬化
69
重型肝炎
发病率 1%左右 主要由乙肝病毒引起 肝细胞坏死面积大 肝功能受损严重、死亡率极高
11
正常胃黏 膜结构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 atrophic gastritis
13
胃肠上皮化生
纹状缘 杯状细胞 Paneth细胞
14
分类与病因 A型胃炎
与自身内免疫有关 胃体多见
15
胃酸↓、内因子↓— VB12 吸收障碍 RBC细胞膜合成障碍 — 恶性贫血
16
B 型胃炎 感染:幽门螺杆菌 ( H. pylori )
40
幽门梗阻 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 炎症水肿、瘢痕收缩 幽门变形、狭窄
41
癌变
胃溃疡 1%左右(中老年人) 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癌变
病理学课件消化
大体类型: 1 . 息 肉 型 :蕈状、菜花状、息肉状 ( 充盈缺损 ) 2 . 溃 疡 型 :( 龛影 )
3 . 浸 润 型 :革囊胃
4 . 胶 样 癌 :粘液样外观
精品PPT
良、恶 性溃疡的肉眼形态区别
良性溃疡
恶性溃疡
外形 圆形或椭圆形 不规则形、器皿状或火山口
深度
较深
较浅
大小 溃疡直径<2cm
精品PPT
二、疾病分类: 据发生的部位分
胃肠疾病:炎症性疾病(胃炎、阑尾炎)溃疡
消化道肿瘤 、
肝胆疾病:炎症性疾病(肝炎、 胆囊炎、胆管炎) 肝硬化、肝胆肿瘤(肝癌、胆管癌)
胆石症、
胰腺疾病:胰腺炎、胰腺癌
精品PPT
.
胃炎
概述:1、定义:
指发生于胃粘膜的一种常见的非特异性1、肝细胞的变性、坏死:
(1)胞浆疏松化、气球样变(ballooning degeneration):
细胞肿大,胞浆疏松呈网状、半透明。 受损后肝细胞内水分增多
细胞进一步肿大呈球形,胞浆几乎完全透明 (2)嗜酸性变:胞浆水分脱失浓缩、嗜酸性增强
嗜酸性坏死:胞浆进一步浓缩,胞核浓缩、 消失,
1、化学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亚硝酸盐等。 2、 HP感染 3、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维生素 C 缺乏。 4、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慢性
胃溃疡。 胃粘膜上皮重度异型增生是胃癌发生的病理基础; 胃粘膜大肠型肠上皮化生与肠型胃癌有一定关系。 5、其它:嗜酒、食物过热、遗传等。
精品PPT
病理变化
(急性蜂窝织性)
杆菌\链球菌)
精品PPT
三、慢性胃炎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不明
1、长期慢性刺激:烟、酒及急性胃炎多次反复发作 2、十二指肠液、胆汁的反流:破坏粘膜屏障 3、自身免疫损伤:主要见于A型萎缩性胃炎
3 . 浸 润 型 :革囊胃
4 . 胶 样 癌 :粘液样外观
精品PPT
良、恶 性溃疡的肉眼形态区别
良性溃疡
恶性溃疡
外形 圆形或椭圆形 不规则形、器皿状或火山口
深度
较深
较浅
大小 溃疡直径<2cm
精品PPT
二、疾病分类: 据发生的部位分
胃肠疾病:炎症性疾病(胃炎、阑尾炎)溃疡
消化道肿瘤 、
肝胆疾病:炎症性疾病(肝炎、 胆囊炎、胆管炎) 肝硬化、肝胆肿瘤(肝癌、胆管癌)
胆石症、
胰腺疾病:胰腺炎、胰腺癌
精品PPT
.
胃炎
概述:1、定义:
指发生于胃粘膜的一种常见的非特异性1、肝细胞的变性、坏死:
(1)胞浆疏松化、气球样变(ballooning degeneration):
细胞肿大,胞浆疏松呈网状、半透明。 受损后肝细胞内水分增多
细胞进一步肿大呈球形,胞浆几乎完全透明 (2)嗜酸性变:胞浆水分脱失浓缩、嗜酸性增强
嗜酸性坏死:胞浆进一步浓缩,胞核浓缩、 消失,
1、化学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亚硝酸盐等。 2、 HP感染 3、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维生素 C 缺乏。 4、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慢性
胃溃疡。 胃粘膜上皮重度异型增生是胃癌发生的病理基础; 胃粘膜大肠型肠上皮化生与肠型胃癌有一定关系。 5、其它:嗜酒、食物过热、遗传等。
精品PPT
病理变化
(急性蜂窝织性)
杆菌\链球菌)
精品PPT
三、慢性胃炎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不明
1、长期慢性刺激:烟、酒及急性胃炎多次反复发作 2、十二指肠液、胆汁的反流:破坏粘膜屏障 3、自身免疫损伤:主要见于A型萎缩性胃炎
病理学-消化系统疾病PPT课件
肝癌
1.巨块型; 2.多结节型; 3.弥漫型
1.鳞状细胞癌; 1.肝细胞性肝癌;
2. 腺癌;
2.胆管上皮癌;
3.小细胞癌; 3.混合性肝癌
食管中段
——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
由一组亲肝病毒(肝炎病 毒)引起的肝脏炎症以变质为 主(肝细胞变性坏死).
二、基本病理变化:
(一)肝细胞变性和坏死
1、肝细胞水肿(气球样变) 2、肝细胞脂肪变性 3、嗜酸性变或嗜酸性坏死 4、溶解性坏死 5、点状坏死 6、碎片状坏死 7、桥接坏死 8、大片、亚大片坏死
常由高度气球样 变发展而来。
核固缩、溶解、 消失;
多见于急性肝炎
5、碎片状坏死(piecemeal necrosis)
发生在门管区附近的坏死,炎细胞和变性碎裂 的肝细胞呈带状或灶状分布,引起肝细胞界板处呈 “虫蚀”状表现。
常见于慢性肝炎 。
6、桥接坏死 (bridging necrosis) 为肝细胞之带状融合性坏死, •门管区与中央静脉之间 •门静脉与门静脉之间 •中央静脉与中央静脉之间。 见于中、重度慢性肝炎, 日后发展为肝硬化。
形态学
病变可能累及整个肝脏或仅部分累及。由于大量肝细胞 坏死,肝脏缩小至500~700g,被膜皱缩,切面呈黄色 或红褐色,混有胆汁颜色——急性黄色肝萎缩。
第四节 肝硬变
肝实质损伤与修复过程
非连续性纤维瘢痕形成
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 血流途径改建
肝脏变形,质地变硬(肝硬变,终末阶段 )
普通性肝炎
表现为肝小叶内散在 点状坏死
(大)
气球样变; 嗜酸性小体 (完全再生)
慢性
轻 点状坏死、偶见 汇管区纤维增生,肝
病理学08消化系统疾病PPT课件
适度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 功能,预防便秘等问题。
合理用药
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长 期大量使用对消化系统有损害的药物。
THANKS
感谢观看
肝硬化
肝硬化的病因
肝硬化的症状
常见病因包括肝炎、酒精中毒、药物或毒 物损伤、血吸虫病等。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可出现肝功能减 退和门静脉高压的表现,如黄疸、出血倾 向、肝掌、蜘蛛痣等。
肝硬化的预防
肝硬化的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控 制肝炎病毒、戒酒等。
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同时采取保肝、 降酶、利尿等对症治疗。
肝炎
肝炎的分类
根据病因可分为病毒性肝炎(如甲型、 乙型、丙型肝炎)、药物性肝炎、酒 精性肝炎等。
肝炎的症状
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 腹胀等,严重时可出现黄疸、肝衰竭 等症状。
肝炎的预防
针对不同病因采疗
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同时采取保 肝、降酶等对症治疗。
的损害。
02
控制体重
避免过度肥胖或消瘦,保持适中 的体重,有助于预防消化系统疾
病。
04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消化系统检查,及时发 现并处理潜在的消化系统疾病。
保健方法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 维持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情绪调节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不 良情绪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消化系统的疾病分类
感染性疾病
炎症性疾病
由于细菌、病毒等微生 物感染引起的消化系统 疾病,如胃炎、肠炎等。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消 化系统炎症,如胃炎、
肠炎等。
肿瘤性疾病
消化系统病理PPT教学课件(1)
吗啡喃类
3
HO
N OH
OH O HO
OH O OH
酒石酸布托啡诺
(熟悉)
苯吗喃类
喷他佐辛(镇痛新)
哌啶类
CH3
N
1
HCl
4
O
O
CH3
盐酸哌替啶
化学名:1-甲基-4-苯基-4-哌啶 甲酸乙酯盐酸盐
性质
盐酸哌替啶经碱化后成油状物,熔点低 酯由于空间位阻的影响不易水解 口服有首过效应,故采取注射 镇痛作用约为吗啡的1/8---1/10,但成瘾
A具有特殊的颜色反应 B有旋光性,水溶液呈右旋性 C在光照下能被空气氧化变质 D酸性条件下加热,易脱水生成阿扑吗啡 E酸性条件下可和亚硝酸钠反应
•代谢产物仍具镇痛作用,且作用时间较长
•为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效果强过吗啡和 哌替定。
右丙氧芬 (熟悉) See P403
其他类
N N
HCl CH3
O
盐酸布桂嗪(熟悉)
9 10
8
7
S1
6 5
2
4
3
N
CH3 苯噻啶(熟悉)
H3C N
CH3
H
HO
HCl
OCH3
盐酸曲马多(熟悉)
镇痛药的构效关系(熟悉) See page405
第六章 镇痛药和镇咳祛痰药
第一节、镇痛药
类型(掌握)
{ 吗啡生物碱类 半合成镇痛药 合成镇痛药
吗啡生物碱类
17
16 N CH3
10 D 9 H
1
11 15
B 14
8
2
12
A
13 C
7
HCl 3 H2O34HOFra bibliotekE O5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组织学变化 (二)、慢性肝炎
第二节 肝硬变
肝硬变: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引起肝 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结缔组织广泛 性的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使肝小叶的正常结构 破坏,肝脏变硬变形的过程。
一、病理变化 1、眼化(如图)
二、肝硬化的类型
1、门脉性肝硬变
2、坏死后肝硬变 3、寄生虫性肝硬变 三、对机体的影响 1、门脉性高压
2、肝功能不全
第九章 消化系统病理
第一节 肝 炎
一、肝炎的病因类型 (一)、传染性肝炎
1、病毒性肝炎(如图)
2、细菌性肝炎(如图) 3、霉菌性肝炎(如图) 4、寄生虫性肝炎(如图) (二)、中毒性肝炎(如图)
二、肝炎的病理变化
(一)、急性肝炎(如图)
1、早期 (1)、眼观变化 (2)、组织学变化 2、中后期
(1)、眼观变化
第二节 肝硬变
肝硬变: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引起肝 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结缔组织广泛 性的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使肝小叶的正常结构 破坏,肝脏变硬变形的过程。
一、病理变化 1、眼化(如图)
二、肝硬化的类型
1、门脉性肝硬变
2、坏死后肝硬变 3、寄生虫性肝硬变 三、对机体的影响 1、门脉性高压
2、肝功能不全
第九章 消化系统病理
第一节 肝 炎
一、肝炎的病因类型 (一)、传染性肝炎
1、病毒性肝炎(如图)
2、细菌性肝炎(如图) 3、霉菌性肝炎(如图) 4、寄生虫性肝炎(如图) (二)、中毒性肝炎(如图)
二、肝炎的病理变化
(一)、急性肝炎(如图)
1、早期 (1)、眼观变化 (2)、组织学变化 2、中后期
(1)、眼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