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一般气象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县一般气象站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县气象局
二○一六年七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县一般气象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投资:1350万元
项目选址:某县城郊乡
建设单位:某县气象站
法人代表:**
二、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某县气象局位于某县城伏山路南段,为全额事业单位。内设综合管理科、防灾减灾科两个科室和某县气象台、**县气象服务中心、两个直属单位。局内共有在岗职工10人。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及依据
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2)《河南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豫气发〔2011〕55号);
(3)《南阳市“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4)《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7)国家计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8)《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计办投资[2002]15号;
(9)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10)南阳市气象局提供的有关资料。
2、编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范围包括:总论、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建设地址与规模、规划建设方案、节能措施、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分析等。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县位于伏牛山腹地,南阳盆地北缘,是豫西沟通南北的重要关隘,素有“北扼汝洛、南控荆襄”之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全县辖16个乡镇、340个行政村、总人口64万人,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2800平方公里,耕地万亩。
**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十万年前,“**猿人”便在境内繁衍生息。夏商时属豫州,秦时为雉县,唐时为向城县,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县名改为**至今。1928年4月,中国共产党就开始在**从事革命活动,1938年,成立**县中心区委,1947年秋,陈、谢兵团挺进豫西,**在南阳最先获得解放。
**县位于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上,南北方交汇区,800毫米等降水线上,湿润带与半湿润带交汇处,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明显特征。冬夏长,春秋短,
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一月气温最低,月均℃。极端最低气温℃(1991年12月29日)。7月温度最高,月均℃。极端最高气温℃。多年平均日照数为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19天。大于0℃积温℃。年平均降水量毫米,降水多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对植物生长极为有利。
二、**县气象局现状
**县气象局现址已被规划为**县行政新区,四周建房已把气象局观测场包围。观测环境已不符合要求,严重影响了观测数据的“三性”。在现址已无法进行综合改善建设,现业务条件较差,业务层面无条件建设,制约了现代化气象业务的开展及一流台站建设。同时现址也制约了县城整体规划发展,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及规划部门多次要求气象局进行整体搬迁,并承诺在用地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及必要的资金支付。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以上。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防御气象灾害已经成为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公益事业。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指导各级气象防灾体系建设,强化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该观测站搬迁后的建设,利用周围宽阔的地型场地,可观测到更加准确的地形资料和尽可能多的行业观测资料,建立起循化数值
预报业务体系,为精细化天气预报奠定基础。进一步加强时间、空间、量级方面预报精度的研究,加强自动站资料、雷达资料的综合运用,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数值预报产品及大气综合探测系统所采集信息的能力,预报内容拓展到气象诸多要素。以数值预报指导产品为支撑,以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为手段,开展精细化预报服务,提高对冰雹、供水、地质灾害的短期预报能力。提高公众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建立公众气象服务人机交互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气象信息与灾情传输与发布系统(电视发布平台、手机短信平台、121信息发布平台),移动气象服务系统,气象灾害评估系统,公众质量评价反馈系统,更好的服务群众,为百姓的生产生活保驾护航。
**县气象观测站为国家一般站,位于**县城伏山路南段路西,土地面积3335平方米,办公面积720平方米,距中心城区公里,启用时间为2004年1月1日。现址有3层砖混结构办公楼1栋,两层砖混结构附属房1栋,办公楼每层七间第三层为业务、人影指挥,二层为办公,一层为门卫、门厅、资料室、天气预报制作。现作业场所一直没有进行升级改造,设施陈旧,面貌落后,距一流台站建设要求相当甚远。目前,观测站周围探测环境已被破坏。县委政府承诺**气象观测站按照一流台站建设标准整体搬迁。
综上所述,**县气象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四、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县一般气象站建设项目包括原伏山路检测场1500m道路硬化及城郊乡新建气象站两部分,均不需要重新征地,从而大大节约了建设成本,实现土地利用的最大效益。
2、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及规划部门多次要求气象局进行整体搬迁,
并承诺在用地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及必要的资金支付。
第三章建设地址与规模
一、项目建设地址
**县委、县政府对**气象台站建设工作非常重视,县政府常务副
县长周华峰批示规划局协助选址,并成立以主抓城建副县长贾斌、规划、土地、城郊及气象为领导小组。拟建新址位于城郊乡贾沟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3°30′17″,东经112°23′43″,海拔高度297米,距当地政府公里,距中心城区直线距离公里,距离现址公里。
拟迁新址位于豫331线路南,处于**县2010-2020城区规划外,占地30亩。四周地形属山丘,视野开阔,没有建筑物,地形地貌与**县整体地形地貌基本相同,符合探测环境技术要求,能够代表较大
范围的天气和气候特点。
二、建设规模
**县一般气象站原伏山路检测场道路硬化1500m,拟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建设,新建项目拟在城郊乡贾沟村建设,包括海拔处一座25*25㎡的观测场;以及海拔处一座4层框架结构的业务用房,其中一层为:炮库(包括火箭发射炮库、增雨高炮炮库),人影作业仓库及门厅等;二层为:公众气象服务业务平台、为农气象服务业务平台、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业务平台、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平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室等;三层为:信息网络机房、气象装备维护维修平台、气象装备库房、发电机房、农业气象试验业务平台、农业气象试验室等。四层为:决策气象服务业务平台。新建业务用房和观测场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