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源合作
中俄能源合作与前景分析
中俄能源合作与前景分析中俄两国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保持着长久稳定的能源合作关系,特别是本世纪以来两国在能源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原油、天然气、煤炭、核能等方面都在进行积极的合作。
受到中俄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需求在不断增长,这也对两国的能源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中国进口俄罗斯的油气在其总进口量中占较大份额。
俄罗斯出口的天然气大量输送到中国,同时中俄两国还积极合作在煤炭、核能等能源领域。
作为中国最大的外国石油供应市场之一,俄罗斯的原油和天然气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同样,对于低碳化的中国,核能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也在逐步增加,而中国进口的70%以上的核电设备均来自俄罗斯。
目前,中俄的能源合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油气合作自达成1997年签署的中俄石油合作协议以来,中俄油气合作的规模和深度不断加强。
截至2019年11月,中俄原油年总量达到约4050万吨,而中俄天然气年总量达820亿立方米,中国已成为俄罗斯天然气的最大进口国之一。
同时,两国也在朝中联合勘探天然气,拓展中俄朝天然气管道运输通道,输送地下可燃冰等方面开展合作。
2.煤炭合作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不仅局限于油气领域,在煤炭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合作。
中俄两国的嘉宾煤矿合作项目是面积最大的中俄煤炭合作项目之一。
同时,中俄两国也在煤炭市场上进行了广泛的战略合作,俄方在中国的大型煤炭企业中占有相当的份额。
3.核电合作中俄核能合作开始于1985年,至今合作已近30年。
在合作中,俄罗斯始终占据着技术优势。
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为中国建造了秦山和田湾两个核电站。
近年来,双方开展了广泛地核能合作,在原料供应、核设备制造和核电站运营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良好的合作成果。
目前,中俄能源合作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例如,中俄两国之间仍存在贸易不平衡、能源价格等问题,同时随着全球能源市场竞争加剧,中俄两国在能源合作中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但是,中俄两国的经济实力和能源需求都在不断增强,因此,中俄能源合作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巨大的发展前景。
中俄两国对世界能源合作的影响分析
中俄两国对世界能源合作的影响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能源合作愈加频繁和密切。
其中,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合作的影响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模式、影响因素以及国际能源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模式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模式主要体现在油气管道和天然气资源合作方面。
1、油气管道合作中俄两国的油气管道合作主要分为两个方向:西伯利亚-中国管道和东线天然气管道。
西伯利亚-中国管道于2009年开始建设,2010年投入使用,是中俄两国至今最大的管道合作项目。
该管道起点位于俄罗斯汉特-曼西自治区的西西伯利亚油田,经过蒙古国,终点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
该管道全长约3500千米,输送的油气量每年可达到3000万吨。
该管道的建设不仅扩大了中俄两国间的能源合作规模,也加强了两国间的经贸联系。
东线天然气管道则是指从俄罗斯开发的远东天然气田,通过哈萨克斯坦中线天然气管道和中国境内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两部分,输送到中国东北地区。
该项目自2014年提出以来,经历了多个阶段的磋商和协商,直至2019年正式开始投产。
该项目的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能够满足中国东北地区大量的天然气需求,也为俄罗斯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天然气出口市场。
2、天然气资源合作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不仅体现在管道建设方面,也包括天然气资源的合作。
中俄天然气合作历史悠久,远在2004年就已开始。
目前,中俄两国天然气合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俄罗斯自东方燃气管道向中国运输不同形式的天然气,其中包括LNG (液化天然气)和CNG(压缩天然气)等;(2)中俄两国在打造天然气超级管道方面对接,促进能源市场的融合,扩大两国间的合作交流;(3)中俄两国还合作开发了包括琼海地区的南海和东海以及北极地区的天然气资源等。
二、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影响因素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关系: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扩大了两国间的经贸联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互补性。
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研究
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研究随着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俄两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两国的能源资源互补性很强,因此在能源合作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俄能源合作现状1.石油和天然气合作中俄两国在石油和天然气方面的合作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两国合作领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中国一直是俄罗斯的第二大石油客户和第三大天然气客户。
截至2018年底,俄罗斯已累计向中国出口石油超过1.2亿吨,天然气已经达到300亿立方米。
未来中国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将会继续增加,而俄罗斯也将继续加大对华石油和天然气的供应。
2.核能合作中俄两国也在核能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两国共同建设的两个大型核电站——天然气联合体和海参崴核电站,已经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开始商业运行。
此外,中俄两国也在核燃料领域开展了合作,俄罗斯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核燃料供应国之一,已向中国出口了大量的燃料元件。
3.煤炭合作中俄两国在煤炭领域也有着紧密的合作。
中国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煤炭进口国之一,截至2018年底,俄罗斯已向中国出口了超过4000万吨的煤炭。
而中国也正在扩大自己的煤炭进口市场,俄罗斯则是其主要供应来源之一。
二、中俄能源合作特点1.互惠互利中俄能源合作是基于互惠互利原则的。
中国通过进口俄罗斯的能源资源,可以保障自己的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而俄罗斯则可以通过向中国出口能源资源,扩大自己的销售市场,获得更多的收益。
2.政治互信中俄能源合作建立在政治互信的基础上。
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比较接近,互相之间也有着较好的政治关系,这为两国能源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
3.稳定性强中俄能源合作的稳定性非常强。
两国在能源交流方面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合作机制,通过签订合同、建立长期供应关系等方式保证供应的稳定性。
此外,随着中国不断推进能源多元化战略并扩大能源进口市场,俄罗斯出口的比重也会逐步增加,两国的能源合作将更加稳定。
中俄能源产业合作模式研究
中俄能源产业合作模式研究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俄两国作为地缘政治重要大国,能源已成为双方重要的合作领域。
如何构建中俄能源产业合作模式,已成为各界关注和探讨的焦点。
一、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中国与俄罗斯是国际上最重要的能源消费国和能源出口国之一,中俄能源关系长期以来处于全面、深入、互利合作状态。
双方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等领域的合作呈现良好的局面。
1.中俄天然气合作中俄天然气合作从上世纪80 年代初开始,主要体现在中俄两国的天然气购销合同上。
2014 年,中俄联合签署了一项74 亿美元的天然气协议,每年向中国输气380 亿立方米。
另外,中俄还建造了一条从西伯利亚到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并计划建造另一条从东伯利亚到中国的天然气管道,进一步加强中俄天然气合作。
2.中俄石油合作中俄石油合作始于上世纪90 年代初期,现已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的石油公司签订了多个合作协议,包括中俄东线原油管道项目,2014 年签署的总额达数百亿美元的中俄石油交易协议等。
中国还计划进一步加大对俄罗斯石油的进口,促进中俄石油合作的深入发展。
3.中俄煤炭合作中俄煤炭合作多年来已经得到稳步发展。
目前,中国与俄罗斯的煤炭合作已经逐渐扩大到煤田矿山、道路桥梁、化学工业、电站和机械等领域。
二、中俄能源合作模式中俄能源合作模式主要分为政策引导和市场化两种方式。
1.政策引导中俄能源合作模式的政策引导主要存在于国家层面。
政府在推动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同时,也在促进中俄两国在能源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进一步交流合作。
例如,两国政府签订的贷款协议、高级燃料技术合作及其他的能源贸易协议等。
2.市场化除政策引导之外,中俄能源合作模式还存在于市场化层面。
这种合作模式主要是由企业间进行的。
例如,中俄石油、石化企业成立了联合企业,积极参与跨境能源资产的开发和合作。
三、中俄能源合作模式的优势1、避免了两国在能源领域存在的不确定性中俄能源合作模式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两国在能源领域存在的不确定性。
中俄能源合作与前景分析
中俄能源合作与前景分析【摘要】中俄能源合作自上世纪60年代起就有着长久的历史,双方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领域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目前,中俄能源合作已经成为双方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在能源技术、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俄能源合作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能源价格波动、资源开发难度等。
未来,中俄能源合作仍将保持密切合作的态势,双方将继续加强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能源安全挑战。
中俄能源合作的发展对世界能源格局有着重要影响,将推动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发展,为世界能源安全做出贡献。
中俄能源合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将为双方在能源资源领域的战略合作提供更多机遇和合作空间。
【关键词】中俄能源合作、历史概述、现状、优势、挑战、前景展望、世界能源格局、重要性、发展方向、战略意义。
1. 引言1.1 中俄能源合作与前景分析中俄两国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俄能源合作逐渐步入正轨,并成为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
中俄能源合作受制于多方面因素,但双方的共同利益和互补性使得合作潜力巨大。
本文将对中俄能源合作进行历史概述,分析当前合作的现状,探讨合作中存在的优势与挑战,展望未来合作的前景,并对合作对世界能源格局的影响进行分析。
中俄能源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双方能源资源的互补性将促进双边贸易的发展,促进能源市场的多元化。
而且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也有助于提升双方在全球能源市场上的话语权和地位,增强其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影响力。
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发展和双方合作意愿的增强,中俄能源合作将继续深化,双方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展开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中俄能源合作的战略意义日益凸显,促进了两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也为世界能源合作开创了新的模式和可能性。
2. 正文2.1 中俄能源合作历史概述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随着中俄关系的持续发展,两国在能源合作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俄双方签署了第一份天然气合同,开启了中俄能源合作的先河。
中俄能源合作情况汇报
中俄能源合作情况汇报中俄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关系一直十分紧密。
在当前全球能源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俄能源合作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首先,中俄能源合作在油气领域持续深化。
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是两国能源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截至目前,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每年可输送数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同时,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预计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中俄天然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此外,中俄在油气勘探开发、油气田合作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合作。
其次,中俄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拓展。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成为了能源合作的新热点。
中俄在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双方共同推动了一系列清洁能源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为减缓气候变化、保护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再次,中俄在能源技术和能源装备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俄在能源技术和装备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涉及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清洁能源技术、能源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双方共同推动了一批高水平的合作项目,为两国能源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中俄在能源市场和能源政策领域的合作也日益紧密。
中俄两国在能源市场和政策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双方在能源供应、价格机制、能源安全等方面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和协调,共同维护了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总的来看,中俄能源合作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两国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化和全球能源格局的不断变化,相信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中俄能源合作历史机遇和战略意义
中俄能源合作历史机遇和战略意义摘要:能源作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是工业化智能化不断前进的“粮食”,是现代化发展的“引擎”,是世界经济和人类发展的驱动力。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不断提高,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量占全球能源消费量的23%。
俄罗斯是传统能源大国,出口能源在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受乌克兰危机影响,俄罗斯能源能源出口面临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中俄能源合作对中俄两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能源合作;互利共赢;国家安全1993年中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标志着能源供应形势发生了转折性变化,从而引起了能源供应思路的战略性调整。
[1]此后,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开展能源合作成为中国政府和企业重要发展战略。
近年来,中俄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入合作,俄罗斯在中国能源进口来源国中占据重要地位,中俄能源合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中俄能源合作历史机遇机遇(一)政治互信是中俄能源合作的基石自两国建交以来的70多年,中(苏)俄之间的关系经历了结盟、对抗、正常化、战略伙伴关系、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历程。
今天,中俄两国已发展成为国际社会互信程度最高、协作水平最高、战略价值最高的一对大国关系。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2002年12月中俄领导人会谈时再次强调,十年来两国关系之所以迅速发展,“高度的政治互信是基石”,“有了高度的政治互信,才有两国关系今天的大好局面”[2]“新时代的中俄关系,要始终以互信为基石,筑牢彼此战略依托。
牢固的政治互信是中俄关系最重要的特征,坚定的相互支持是两国关系的核心价值。
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和呵护双方建立起来的宝贵互信”。
[3]政治互信为两国开展能源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两国的能源合作又能够进一步强化中俄两国政治互信。
(二)经济互补是中俄能源合作的动力国际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中俄两国能够开展能源合作归根结底是开展能源合作符合两国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两国长远发展。
简述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意义
简述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意义
中俄两国能源合作是两国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俄两国能源合作涉及的领域包括油气勘探、开发、运输和销售等多个方面。
双方在合作中各自发挥优势,实现互利共赢,推动两国经济发展,增进两国人民的福祉。
中俄能源合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稳定保障能源供应。
中俄两国能源合作使得中国能够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为中国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同时,俄罗斯也能够通过向中国出售能源,实现经济多元化,减轻对欧美市场的依赖。
二、促进能源技术创新。
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开展合作,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和升级,提高能源的开采、利用和管理水平,为两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全球能源技术的发展。
三、推进双方经济发展。
中俄两国能源合作有助于推进双方经济发展,促进两国产业的互补和协作。
中方的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而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两国在能源领域开展合作,有助于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
四、促进区域和平稳定。
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开展合作,不仅能够促进两国经济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区域和平稳定。
中俄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国的友好合作有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
综合来看,中俄两国能源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双方长期稳定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方将继续在能源领域深化合作,推动两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俄罗斯和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情况如何?
俄罗斯和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情况如何?
能源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一直是各国发展的重中之重。
俄罗斯和中国作为不可或缺的能源大国,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也备受关注。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油气领域合作
俄中在油气领域的合作长期稳定。
自2009年以来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气供应国之一。
同时,中国也是俄罗斯最大的原油进口国、第三大天然气进口国。
此外,俄中还在油气勘探和开发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
比如,两国企业合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发,共同开发油气资源等。
二、核能合作
相比于传统燃煤等化石能源,核能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形式在国际上备受关注。
此外,俄罗斯和中国在核能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不少进展。
比如,中俄双方在中国首次使用俄罗斯技术投入商业运行的汉阳核电站,同时两国在福建、广东、江苏等地区进行的核能项目也得到不少关注。
三、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
在绿色环保理念不断提升的时代,可再生能源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
俄罗斯和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也不断深入。
比如,两国
共同开展了风能、太阳能等项目合作,大力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总的来说,俄罗斯和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已经成为了长期稳定合作
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自然资源互补,技术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两
国在能源领域合作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俄能源合作与前景分析
中俄能源合作与前景分析近年来,中俄两国能源合作不断深化,双方在石油、天然气、核能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这种合作不仅有利于满足两国能源需求,还有助于提升地区能源安全和稳定。
在全球能源格局不断演变的大背景下,中俄能源合作所展现的前景何等令人期待,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优势和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展望未来中俄能源合作的发展前景。
一、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1.石油合作:中俄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两国之间的石油合作一直都比较紧密。
目前,中俄两国在石油资源勘探开发、炼油加工和石油贸易等领域都有合作项目。
中俄原油管道项目是两国石油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管道,俄罗斯可以将原油直接输送至中国。
2.天然气合作:中俄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天然气合作一直是两国能源合作的重点领域。
2009年,中俄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管道项目之一。
该管道线路起点为俄罗斯伊尔库茨克,终点为中国黑龙江省布里亚特自治州。
中俄还在天然气开发、输气线建设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
3.核能合作:中俄两国在核能领域也有着合作的基础。
俄罗斯拥有先进的核电技术,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核电建设国家之一。
双方已经签署了多项核能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核电项目,推动核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1.资源互补:中俄两国在能源资源方面有着明显的互补性。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双方的资源需求和资源供应具有一定的匹配性。
2.政治互信:中俄两国在政治上有着较高的互信程度,经济利益和政治关系相互交融。
在全球能源市场动荡不安的背景下,中俄能源合作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相对较小。
3.地理位置优势:中俄地理位置相邻,交通便利,便于能源资源的输送和交换。
尤其是中俄天然气管道和石油管道的建设,有效地弥补了两国之间距离较远的不足。
以上优势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得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景更加看好。
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前景与建议
研 究结 论和建议
首 先 ,就 业质 量评 价 不能 照搬 西方 国家或 国 际组 织 的
参考文献 :
[】 e s r n e e t W r i h S a i t c 1 n i a o s 1 M a u i g D c n o k w t t t i a I d c t r . s [] e s r n u l t f m l y e t C u t y P 0 2 M a u i g q a i y o e p o m n o n i t r 1
[] 军峰 . 6李 6 就业 质 量 的 性 别 比较 分析 . 场 与人 口分析 , 市
2 0 () 0 36 .
【】 羽 . 业 能 力 对 就 业 质 量 的 影 响 . 7柯 就 当代 青 年 研 究 ,
rp t sP 2 1. e o t 1 - 4
评 价指标体 系,也不能照搬 法律和法规来 约束和调整 就业质
量 ,必须适 应中国各行业 的现实背景 ,综合考量劳 动者就业
质 量 的评 价 。
[】 3 国福 丽 . 内就 业 质 量 研 究 述 评 : 涵 义 、量 化 评 价 及 影 响 国
积 极 主 动 地 构 筑 劳 动 保 障 的 良好 质 量 环 境 , 以期 提 升 就 业 质
Hale Waihona Puke 社会弱 势一方 的劳动者 ,在就业质 量考量 中不得不首先 考虑
劳 资 关 系 问题 。
三 是 注 重 对 强制 性 社会 保 障 的要 求 , 即 所 谓 的 劳 动
保险。
量,让人 民享有体 面劳动。口
因素 . 中国集体经济 ,2 0 ( . 088 )
【] 4 刘素华. 就业质量: 概念 、 内容及其对就业数量的影响. 人 口与计划生育,2 0 () 057.
中俄能源合作与前景分析
中俄能源合作与前景分析近年来,中俄两国在能源合作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伙伴之一。
两国在天然气、石油和核能等领域都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成为了全球能源市场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从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历史、合作方式和前景展望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历史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当时,苏联和中国之间的能源交易主要集中在石油领域,两国签署了《中苏长期合作条约》,苏联每年向中国出口大量石油。
随着苏联解体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俄能源合作经历了一段低潮期。
2009年,中俄两国签署了《天然气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再度升级。
根据这一协议,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天然气,为中国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供应。
两国还在核能和油气勘探领域展开了合作,共同开发资源,推动能源技术的合作与交流。
1. 能源资源输出与进口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供应国之一。
中国需要大量的能源资源来支持其经济发展,而俄罗斯则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俄罗斯向中国输出石油和天然气,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持。
2. 能源技术合作中俄两国在能源技术领域也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双方在油气勘探、开采和加工技术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共同推动了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3.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中俄两国还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了合作。
双方合作建设了中俄天然气管道和中俄原油管道,加强了两国能源之间的联系。
三、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景展望1. 加强天然气合作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地位也日益受到重视。
中俄两国在天然气领域合作的前景非常广阔。
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需求国之一,双方在天然气领域有着天然的合作基础。
可以预见,未来中俄天然气合作将会更加紧密,为双方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
中俄两国可以继续加大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力度,共同推动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善。
新形势下关于中俄能源深化合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关于中俄能源深化合作的思考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推进,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使得我国与他国之间合作往来逐渐深入。
近年来“一带一路”经济建设持续深入,促进中俄两国合作进一步发展,中俄两国召开第四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对深入能源合作展开交流,基于此本文将主要探讨中俄能源合作的重要意义,并分析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中俄能源合作。
关键词:新形势;中俄;能源合作;实施举措前言:中俄两国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11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在2019年提升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得两国合作进一步深入。
中俄能源合作在两国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两国关系进一步深入,能源合作也取得重要成效。
中俄两国能源合作能够弥补两国能源方面的不足,促进两国发展。
1.新形势下中俄能源深入合作重要意义中俄两国在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等方面具有互补优势,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入,第四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的召开使得两国能源合作逐步加深。
能源问题对一个国家的安全、战略规划等方面具有重大影响,一直以来是各个国家所关注的重点问题。
当下,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局面不断变化,风能等新能源供应不稳定,使得国际能源局面更加动荡,俄国作为能源大国,在新形势下深化两国能源合作是实现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
核能合作作为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重要内容,当前,中俄双方在核电、核科技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田湾便是中俄双方核能合作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与此同时中俄两国正积极谋划核环保、核燃料、先进核电技术、市场开发等领域的新合作契机。
中俄两国核能合作推动了中俄科技合作,提升两国务实合作科技水平,同时,两国核能合作还能够促进绿色发展,深化两国贸易合作。
此外,中俄核能合作对改善能源结构,保障供电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深化两国合作伙伴关系。
中俄两国国土相邻,开展能源合作能够有效缓解我国油气能源不足现状,同时,绿色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共识,中俄两国在开发可再生资源方面达成共识,而我国技术手段较为成熟,科学技术水平位于世界前列,拥有完备的风力、水力发电等全系列技术设备,装备性价比较高,生产规模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俄国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开发潜能巨大,两国深化能源合作不仅能够在油气等不可再生资源方面互补,还能够促进俄国可再生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在保障能源安全同时进一步落实绿色发展这一理念。
俄罗斯和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有哪些项目?
俄罗斯和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有哪些项目?能源是任何国家的经济命脉。
由于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俄罗斯的丰富资源储备,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关系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和提升。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在能源领域的重要合作项目。
1. 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项目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工程之一,自从2009年开始,便成为两国之间能源领域的合作之一。
该工程将俄罗斯的天然气输送到中国市场,为中国提供了巨大量的能源,供给合同金额超过4000亿美元。
从俄罗斯开始的一条天然气管道已经经过蒙古,抵达了中国的中部地区。
作为一项极具战略性的合作,这一项目在未来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两国的能源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2. 石化产业合作中国和俄罗斯的石化企业一直在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中国的大型石油企业和俄罗斯的天然气及石油企业通力合作,共同打造了一些大型的石油化工项目,比如东方石化、中石油化项目等,无疑是两国经济互惠合作的极佳案例。
双方在石油勘探、炼油、化工、销售等各环节都能够开展深入合作,进一步加强了两国间的合作关系。
3. 核电合作项目中国和俄罗斯拥有领先的核技术,在核能领域的合作已成为两国合作的又一亮点。
两国在核电站建设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如静压堆技术、钚多余反馈技术等,双方合作建设的天然反应堆项目、电力合作等都是清洁能源领域的重要代表。
中俄两国还将在高温气冷堆技术研发、核废料处理技术等方面继续展开深入合作,为两国能源领域的发展和世界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4. 清洁能源、太阳能等新技术领域合作清洁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俄两国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合作拓展也越来越多。
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研发、应用也成为双方合作的新兴领域。
2018年,中国清洁能源发电设备生产商九洲电气成为俄罗斯电力公司第一个选择的太阳能组件供应商, 双方还在共同寻求合作建设涉水的太阳能电站等绿色能源项目。
着眼未来,中俄两国将在新技术方面继续保持合作与交流,共同发展新能源,为人类智慧打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我国可以和俄罗斯合作的领域
我国可以和俄罗斯合作的领域
中俄两国有着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涵盖了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合作领域:
1. 能源合作:中俄两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可以在石油、天然气、核能等能源领域进行合作,包括能源资源交流和开发合作。
2. 贸易和投资:中俄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规模巨大,可以进一步加强经济交流,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的增长。
3. 交通和基础设施:中俄两国在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可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互联互通和贸易流通。
4. 科技创新:中俄两国在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可以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科技创新和技术转让,推动双边科技合作的深入发展。
5. 文化交流:中俄两国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可以加强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促进人员互访和人文交流。
6. 医疗卫生合作:中俄两国在医疗卫生领域可以进行合作,包括医药生产、疾病防控和医疗设备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合作领域还需要根据双方的需求和合作意愿进行商讨和协商。
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和谐合作
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与发展内容提要: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是当今世界仅有的一个尚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其自然资源储量不仅极其丰富,而且品种繁多,潜力巨大。
中国在自然能源方面也拥有相当的丰富的总量,中国还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巨大的市场。
中俄合作开发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的自然资源,有利于两国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有利于两国贸易额的扩大,有利于两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振兴,有利于促进东北亚乃至亚太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资源开发合作一、中俄两国历史渊源及新世纪发展谈及中俄两国的外交关系,可以追溯到350多年前的明末清初时期。
两国的经济联系也大约始于那时。
由于中俄两国的地理位置在那时还处于相互接壤的状态,因此当时的边疆贸易尤其频繁,是当时主要的贸易往来手段。
然350多年的中俄经济贸易关系同两国外交关系,政治关系一样,经历了十分复杂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当时的苏联随即开始了大规模的友好合作,其中从建国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可以看作是中苏经贸联系的第一个高潮以及随后的第一次低谷。
由于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采用“保护贸易政策”,明确指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保护倾向。
同时因为是刚建国不久,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仍然存有歧视还对我国实行了许多的贸易壁垒,主动限制我国的进出口。
这样造成我国的对外贸易与经济交流都只局限于苏联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进行,尤其我国对苏联的对外贸易依赖程度最高。
众所周知,当时我国的主要科技产业和重工业等都是依赖于苏联这个“老大哥”的。
但好景不长,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上产生了重大分歧,严重恶化了两国的经贸关系。
由于中俄两国都是对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的两个大国,两国在地理位置及战略合作方面都有互补性。
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国在新世纪又重新为两国共同发展寻求合作。
中俄两国在很多方面都有合作,经贸、科技、能源、军事上等等,就两国能源问题近年来两国重要高层领导进行多次会谈,双方在很多方面也达成一致,今天我主要讲的是两国在未来十年里能源方面的发展与合作。
中俄合作的好处
中俄合作的好处
中俄合作有很多好处,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好处:
1. 经济合作:中俄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
两国合作可以促进贸易和投资,拓宽市场机会,并促进产业和技术转让。
2. 能源合作: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
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可以促进能源安全,并确保两国的供需平衡。
3. 地缘政治平衡:中俄合作可以加强两国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维护地区的稳定与平衡。
这对于国际秩序和地缘政治格局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4. 高科技合作:中俄合作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和研发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两国合作可以分享技术和经验,加强相互间的科技交流,推动双方的科技发展。
5. 文化交流:中俄合作可以促进两国在文化、教育和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这有助于提升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6. 政治合作:中俄合作可以增强两国之间的政治互信和战略合作。
两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协作可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总之,中俄合作具有广泛的利益和深远的影响。
通过加强合作,中俄两国能够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推动世界的繁荣与进步。
能源行业国际合作案例分析
能源行业国际合作案例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能源行业的国际合作变得日益重要。
国际合作可以帮助各国分享能源资源、提升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推动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分析几个能源行业国际合作的案例,探讨其背后的动因、合作模式以及带来的成果。
一、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管道合作案例中国与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一直备受瞩目。
其中,天然气管道合作是两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之一,而俄罗斯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
双方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能源供需平衡。
为了促进合作,中俄两国共同建设了“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
该管道项目将俄罗斯的天然气输送到中国,旨在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天然气需求。
此举也有助于俄罗斯减少对欧洲市场的依赖,实现多元化市场布局。
这一合作案例的成功背后,有以下几个关键因素:首先,双方各自具备天然气资源和市场需求,合作互利共赢;其次,政府层面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降低了风险;最后,合作模式灵活,采取了公私合作的方式,有效整合了资源。
二、德国与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案例新能源领域是能源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合作机会。
德国与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成果显著。
德国作为全球绿色能源的典范,具有丰富的技术和经验。
中国则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双方合作可以实现技术输出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
德国与中国在新能源方面的合作主要集中在风电、太阳能和储能等领域。
例如,德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共同开发了风电项目,实现了技术引进和产业化。
此外,德国还在中国投资建设了多个太阳能发电项目,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这一合作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技术互补和市场需求的契合。
德国的技术和经验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支持,而中国巨大的市场为德国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三、国际能源组织合作案例除了双边合作,国际能源组织也在推动能源行业的国际合作。
国际能源组织的合作案例中,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是其中最著名的之一。
中国与俄罗斯加强能源贸易合作共同构建能源安全格局
中国与俄罗斯加强能源贸易合作共同构建能源安全格局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保证能源安全对于国家的发展和民众的生活至关重要。
中国和俄罗斯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能源出口国,加强能源贸易合作对于共同构建能源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国与俄罗斯加强能源贸易合作的背景、重要性以及合作可能带来的影响。
一、背景中国和俄罗斯两国都是全球能源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对外能源依存度逐渐增加。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而俄罗斯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和重要的石油出口国,具有丰富的能源资源。
因此,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能源贸易合作具有天然的互补性和合作潜力。
二、加强能源贸易合作的重要性1. 保障能源供应中国能源市场需要更多的能源资源来满足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而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加强能源贸易合作可以确保中国的能源供应稳定性,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增强国家的能源安全。
2. 降低能源成本中国与俄罗斯加强能源贸易合作可以推动资源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降低能源进口的成本。
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丰富,具有价格竞争力,可以为中国提供更加优惠的能源进口渠道。
3. 推动经济合作发展能源贸易合作有助于推动两国经济的互利共赢。
中国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可以促进双方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同时,合作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促进两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三、合作可能带来的影响1.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和俄罗斯作为邻国,在能源贸易合作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双方可以加强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能源输送能力,实现能源之间互联互通。
这将对中国和俄罗斯乃至整个亚洲区域的经济一体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2. 加大国际能源市场竞争力中国和俄罗斯加强能源贸易合作有助于提高两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竞争力。
双方合作可以形成双赢的局面,共同打造全球能源市场新秩序。
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研究
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研究中国与俄罗斯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两国在能源领域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俄能源合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涉及了石油、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详细的探讨。
一、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1.中俄石油合作中俄石油合作始于1996年,两国签署了首份石油合作协议。
目前,中俄之间的石油合作包括石油开采、运输和加工等多个环节。
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之一,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原油资源。
此外,中俄也在石油管道建设、炼油厂投资等领域展开了合作。
2.中俄天然气合作中俄天然气合作始于2001年,两国签署了首份天然气供应协议。
目前,中俄之间的天然气合作主要体现在西线和东线两条天然气管道上。
西线天然气管道自2014年开始向中国供气,每年向中国输送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东线天然气管道自2019年开始向中国供气,每年向中国输送3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3.中俄核能合作中俄核能合作始于1992年,两国签署了首份核能合作协议。
目前,中俄之间的核能合作主要体现在核电站建设和核燃料供应两个方面。
中俄在核电站建设领域具有深入合作,双方已经共同建设了多个核电站。
此外,俄罗斯还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核燃料。
4.中俄可再生能源合作中俄可再生能源合作始于2006年,两国签署了首份可再生能源合作协议。
目前,中俄之间的可再生能源合作主要体现在风能和太阳能等领域。
中俄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技术上进行了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二、中俄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1.价格谈判问题中俄能源合作中存在着价格谈判问题。
两国在能源资源的供应和采购过程中,经常出现价格谈判的纠纷和争议,因为两国对于能源资源的定价存在不同的看法。
2.项目合作问题中俄能源合作中存在着项目合作问题。
虽然双方在石油、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展开了合作,但是在具体的项目开发和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合作项目的迟滞,效率低下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俄能源合作、修建输油管道的来龙去脉2007年12月12日自2003年“安大线”输油管道搁浅后,中俄能源合作走向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能源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补充,也是今后两国关系深入发展的基础。
但是,在日本巨大投资允诺和俄罗斯一些利益集团的鼓动下,这一合作项目迟迟无法落实。
国际舆论认为,中俄日三国能源合作背景复杂,不但各自有经济利益的考虑,也有深刻的地缘政治因素。
一1996年,中俄两国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后,将能源合作提上日程,欲以能源合作为龙头推动两国经济发展,夯实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然而长达十几年的能源管线合作一波三折,至今仍无结果。
(一)2001年,中俄政府正式签署输油管道可行性研究工作协议。
1996年4月,俄罗斯时任总统叶利钦访华,中俄双方确立了平等互信、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期间双方首次开始以能源为主的大规模经济合作,将包括中国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引进石油和天然气作为双方会谈重要内容之一,并正式签署《中俄共同开展能源领域合作的政府间协定》。
此后,中俄双方在能源合作分委会领导下,开始就铺设从俄通向中国的输油、输气问题进行磋商,并签署多项协议。
2001年7月,江泽民主席应邀访问俄罗斯,双方签署为期20年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并将发展经济合作作为中俄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战略基础。
在此期间双方签署了《中俄输油管道可行性研究工作协议》等文件。
同年9月7日,朱鎔基总理访问俄罗斯,与俄总理卡西亚诺夫在圣彼得堡正式签署《中俄输油管道可行性研究工作总协议》。
该协议对双方输油管道合作的相关事宜做了具体规定:(1)输油管道走向:计划铺设从俄罗斯安加尔斯克到中国大庆的输油管道(安大线),全长2400公里。
预计2002年7月前结束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2005年投放运营,输油量为2500万至3000万吨;(2)双方参加的公司:“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尤科斯”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3)经费:首先,双方各自分摊3000万美元可研经费。
其次,据估计,修建“安大线”管道需要投资17亿美元,中方承诺承担中国境内800公里部分管线所需的4.83亿美元的全部投资,俄方部分在中方积极配合下资金筹措有保障。
(二)2003年3月,俄政府提出管线“二并一”折衷方案。
中俄双方自决定修建“安大线”后,中国政府于2002年12月初批准中方公司的报告,但俄方一直未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而且俄高层态度前后摇摆。
就在中俄有关单位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俄石油管道前期准备工作的时候,承担中俄管道技术经济论证的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却出人意料地提出放弃中俄石油管道方案,改修一条从东西伯利亚经过远东地区到太平洋港口的石油管道新方案(简称“远东方案”,即“安纳线”)。
2003年2月7日,俄能源部召开会议,俄各大石油公司,包括国家和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的代表均与会参加讨论,最终作出决定:将安加尔斯克--大庆输油管道和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石油管道两条线合并为一条线,建设一条有支线经外贝加尔斯克通往中国大庆的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输油和输气干线,通到中国的管道线路将优先开工,之后再从中国国境附近的中继地赤塔转接远东的纳霍德卡,并将此方案提交给政府会议进行审议。
2003年3月12日,俄政府经审议后基本确定了“一线双向”的石油管道“折衷方案”,即修建“安纳线”的同时修建“安大线”分管道,并决定先修“安大线”。
5月18日,俄总理卡西亚诺夫宣布“折中方案”基本通过,同时表示9月才可最终定案。
俄提出的“二并一”方案实际上是对争论不休的“中俄方案”和“远东方案”的折中,是俄政府在分别支持两种方案的力量之间作出的一种妥协。
俄国内舆论认为,这一方案“最大限度地符合国家利益,有利于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发展以及有利于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
2003年5月26-28日,胡锦涛主席首次访问俄罗斯,与普京总统会晤时双方讨论了关于修建能源管线问题。
普京表示,“能源合作是俄中关系非常重要的领域之一,有多个合作方向”,但他在石油管道项目问题上并没有表示任何具体的承诺,只在《中俄联合声明》中作了肯定的表述。
28日,中国天然气集团总公司与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签署了《关于中俄原油管道原油长期购销合同基本原则和共识的总协议》。
但事隔两天后,俄高层领导人在6月20日表示“安大线”与“安纳线”各有优势,最终方案要在对西伯利亚储油量及经济技术可行性等问题进行全面论证后才能决定。
同时,俄罗斯向中国提出无限期推迟原定于2003年8月25日举行的两国政府能源分委会会议。
媒体对此纷纷发表评论,认为“最后拍板确定将延到2004年3月俄总统大选以后”。
2003年9月,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访问中国。
他表示,俄会尽力满足中国对石油天然气的需要,将“履行承诺,信守协议”,完成连接两国的输油管道。
他在俄中总理会谈结束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俄中“安大线”输油管建设工程的投资认证尚未完成,油管的最终走向尚未选定,这项工程的实施之所以有所拖延,是因为“油管走向涉及生态安全”。
由于油管走向的两个方案都离贝加尔湖不远,工程制订者“对工程的生态安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有关管道走向的修改建议将在三四个月后完成,并且将提交专家认定。
同时,卡西亚诺夫指出,俄罗斯政府将创造一切条件吸引俄罗斯公司为中国提供石油,决定将“2004至2005年通过铁路运往中国的石油数量由每年180万吨增加到450万至500万吨”,运往中国的石油数量还将逐渐增加,直到俄中输油管建成。
不久,2003年10月,俄政府以偷税、诈骗、制造假文件、利用欺骗手段造成别人财产损失、侵占财产和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等6项罪名,逮捕了中俄管线俄罗斯合作方尤科斯石油公司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
霍至今仍被羁押在狱中。
这使该公司的实力、地位受到削弱,也进一步使中俄石油管线合作前景更加扑朔迷离。
(三)2004年初俄罗斯酝酿出台新方案。
2004年2月26日,普京在出席俄远东运输基础发展设施会议时曾听取了萨哈共和国总统什特罗夫关于通往纳霍德卡最佳石油管道路线方案的汇报,并委托其制订远东油气出口管线具体方案。
萨哈共和国政府所提议的石油天然气管道统一走廊的基本路线是:下波伊马(邻近泰舍特)--尤鲁布琴--托霍莫油气田--上乔纳油气田--塔拉坎油气田--恰扬达油气田--连斯克--奥廖克明斯克--阿尔丹--涅留恩格里--滕达--斯科沃罗季诺--布拉戈维申斯克--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
线路全长6224公里。
然后,科维克金、杜尔西米宁斯克、亚克金斯克油气田也将加入这一线路。
不久,3月3日,俄罗斯国营石油运输公司公布了远东石油管道“新方案”。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新方案”计划修建两条管道,一条通往纳霍德卡,另一条分管道通往中国。
管道起点是贝加尔--阿穆尔铁路的枢纽泰舍特,途经阿穆尔州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4个地区,总长度约4100公里,建设周期4年。
预计在今年底前结束成本核算,2005年初完成技术和经济论证。
“新方案”将俄远东地区所有的大型石油天然气产地连接到一个统一网络之内,将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远规划,实行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
据称“新方案”已上报俄政府待批,但俄新政府组建后对输油管线走向问题尚未做出正式表示。
一些西方媒体纷纷猜测石油管线走向,为正视听,新任外长拉夫罗夫3月17日明确表示,俄政府“近期不会做出通往日本石油管道的决定”。
二俄政府在中俄石油管线合作问题上犹豫不决,不但有深层权衡利益的考虑,也有国内企业集团和地方政府等的牵制,以及国际因素的干扰。
(一)俄国内企业集团和地方利益之争,影响政府决策。
普京在第一任期内加强权利基础,出台一系列治理国家的法规和政策,稳定国内政局。
与此同时提出“强国富民”政策,将中心工作逐步转向发展经济,使俄经济出现复苏迹象。
在振兴经济过程中,俄企业集团和地方成为主力军。
目前,俄排名前20位的工业—金融等企业集团掌控国家70%财富,它们对中央决策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同时,根据2003年出台的《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伊尔库茨克和萨哈将被辟为新的油气开采中心,俄中央在政策上对该地区予以更多扶持。
随着企业集团和地方在俄经济地位的上升,它们对中央决策的影响也在日益增大。
“安大线”搁浅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俄国内企业集团和地方利益之争所至。
由于控制贝加尔湖以北油田的俄罗斯石油公司和负责管道建设的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想抢占远东能源开发先机,提出“北线”方案,即“安纳线”,与尤科斯公司发生冲突。
他们的主要考虑是,在俄境内的“安大线”输油管道只有1600公里,而“安纳线”管长近4000多公里,负责管道管理的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从后者获得的石油销售税和管道运输费比前者要多两倍以上,而且俄的管道运输费还在不断提高,所以竭力主张修建“安纳线”。
远东一些领导人强烈反对“安大线”,是因为该管线只经过伊尔库茨克和赤塔两个州,而“安纳线”,将经过远东地区五个州。
专家估算,若管线穿过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当地财政每年增收2500万美元,还可增加就业。
所以,在2003年底的俄联邦安全会议上,远东地方领导人最先非难“安大线”。
他们称,“安大线”在俄境内要经过西伯利亚东部一些自然保护区,将会对那里的生态安全构成威胁,甚至要挟政府选择此线“违反了俄法律以及俄对国际社会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俄石油运输公司,以及远东和西伯利亚一些地区官员积极呼吁修建“安纳线”,俄滨海边疆区行政长官达里金、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行政长官伊沙耶夫和俄总统驻远东全权代表普利科夫斯基都表示支持“安纳线”,为了向政府施加压力,他们2003年5月向普京上书“远东州长联名信”,要求修建“安纳线”。
按照俄方法律程序,俄罗斯的任何国际合作项目在实施前都须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项目技术资金论证和设计实施论证三个阶段,且每个阶段的论证报告都须经政府批准和总统签字后方可行动。
据此,尚未得到政府和总统批准的“安大线”存在改变或被否决的可能性。
(二)日本为推进能源进口多样化战略,不惜重金介入远东能源合作,为中俄管线增加变数。
伊拉克战争爆发后,迫使日本积极推行石油采购地点多样化战略,以降低90%的石油供应靠中东的风险。
日本首相小泉看准普京急于开发远东能源而急需资金,2002年下半年主动提出将加强能源合作、修建远东石油管道作为俄日经济合作的重点,并开始酝酿首次访俄问题。
在小泉出访前夕,日本政府向俄罗斯政府建议:日本打算每天向俄罗斯购买100万桶石油。
同时,日本方面还表示将为修建从西伯利亚安加尔斯克到远东纳霍德卡港的3800公里长的输油管道提供金融援助。
日本这一思路与俄罗斯“扩大能源出口、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不谋而合。
2003年1月9-12日,小泉正式访问俄罗斯,与普京签署“日俄行动计划”,并首次将加强俄日能源合作列入该计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