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和折射测试题附答案
光的反射与折射练习题
![光的反射与折射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0d3859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5.png)
光的反射与折射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立竿见影B 小孔成像C 水中倒影D 海市蜃楼答案:C解析: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立竿见影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2、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将镜面转过 30°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A 30°B 60°C 90°D 120°答案:B解析:当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夹角为0°。
若将镜面转过30°角,则入射角为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 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60°。
3、下列光学器件中,利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是()A 穿衣镜B 近视眼镜C 潜望镜D 汽车后视镜答案:B解析:穿衣镜、潜望镜和汽车后视镜都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是利用光的折射规律。
4、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现象。
“云在水中飘”是小明以_____为参照物看到“云”在水中运动的现象。
“鱼在云上游”是鱼通过水面的_____形成的虚像和云在水面的_____形成的虚像同时出现的现象。
()A 湖面折射反射B 湖面反射折射C 云折射反射D 云反射折射答案:A解析:“云在水中飘”,云相对于湖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以湖面为参照物。
鱼在水中,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是鱼的虚像。
云在水面发生的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5、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路灯位置变高了。
这是由于光的_____造成的。
()A 反射B 折射C 直线传播D 色散答案:B解析: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路灯,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靠近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看到的是路灯的虚像,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这是光的折射造成的。
初三物理光的反射折射练习及答案
![初三物理光的反射折射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561330cc7931b765ce1555.png)
初三物理光的反射、折射练习一、填空:(每空0.5分,共34分)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千米/秒。
光在任何物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这个数值要。
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中时,传播速度的大小通常是。
(填不变的或改变的)2.光年是的单位,它的意义是。
3.有一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5°,则反射角为。
若使入射角增大1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
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从35°增大到90°,则反射角将从变化到。
7.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是;若入射光线不变,而将镜面转动15°,则法线转过了,反射光线转过,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比原来增加了。
8.一人立于平面镜前2.5米处,则像与人的距离是;若人以0.5米/秒的速度向镜面方向运动2秒钟,则像与人的距离变为米。
13.如图3-2所示,是光线在空气和玻璃中传播的光路,且AO、BO为光线,∠1=∠4,由图可知:O是,MM' ,NN'是;入射光线是,反射光线是,折射光线是;入射角是,反射角是,折射角是;光线BO处于物质中,光线CO处于物质中。
14.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像,前者是由光的形成的,后者是由光的形成的。
15.放映幻灯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正立像,应将幻灯机与之间的距离调远些,同时将幻灯片与之间的距离调近些,幻灯片应插。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1分,共15分)1.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2.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影子。
[]4.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
[]5.用一块比人小的平面镜,就能看到人的全身像,可见平面镜所成的像比物体要小。
[]6.凸透镜使光线会聚,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7.实像能用光屏接收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
[]8.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则相反。
[]12.用放大镜看物体,无论怎样放置,总会得到放大的虚像。
光的反射 折射练习题及答案
![光的反射 折射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3fa41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d.png)
光的反射折射练习题及答案光的反射折射练习题及答案光的折射和反射一、填空题1.光在物质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的,但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通常是,光到达两种物质之间的界面并返回到原始物质的现象是,进入另一种物质的现象是。
2、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反射角为________,若入射角增加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从40°增大到90°则反射角从________变化到________。
3.根据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的影响,请填写以下栏:具有反射功能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平面镜成像原因是________,凸透镜成像原因是________,小孔成像的原因是________。
5.一个同学距离平面镜4米,他和他之间的距离是____,当他以1米/秒的速度接近平面镜时,图像的移动速度是__________;,此时,平面镜中图像的大小将是____________。
6、太阳灶是________镜,为了受热快必须把加热物体放在________;汽车上的观后镜是________镜,使用它的目的是________。
7.光年是单位,意思是单位。
8、有了入射光线,一定要根据________________,画出反射光线。
9、________________叫光源。
________________叫光线。
10.当你放映幻灯片时,屏幕上的图像会垂直放大。
(填写正面、负面、真实和虚拟)2。
判断问题1、光的传播速度是3×105千米/秒。
()2.河流中树木的倒影和地面上树木的阴影基本上没有区别。
(3)真实图像总是在相反的一侧反转,而虚拟图像总是在同一侧竖直。
(4)当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5、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也在同一平面上。
()三、选择题1.以下光源为()a、干电池B、月亮C、蜡烛D、太阳2。
七年级科学光的反射和折射测试题精选(含答案)1
![七年级科学光的反射和折射测试题精选(含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46d4a36ff18583d048645964.png)
七年级科学光的反射和折射测试题精选(含答案)1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光纤通信,小明同学曾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在漫长的线路上,光纤免不了要拐弯、缠绕,而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激光通信信号怎能从一端传到另一端呢?后来在“研究光纤怎样传输光信号”的活动中,终于明白了:激光信号在光纤中()A.就像水流沿弯曲水管流动那样B.就像电流沿弯曲导线传播那样C.不断地经光纤壁反射而向前传播D.不断地在光纤中折射而向前传播【答案】C2.人潜入水中后看到岸边的一棵树,其实是()A.变高了的树的虚像B.变低了的树的虚像C.变高了的树的实像D.变低了的树的实像【答案】A3.小明看到盛水的碗底有一枚硬币,图中能大致反映这一现象的光路图是( )A.A B.B C.C D.D【答案】B4.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同学们发现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于是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1)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投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2)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投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3)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4)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A.(1)(3)B.(2)(4)C.(1)(4)D.(2)(3)【答案】C5.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 )A.沿ON向后转动板AB.沿ON向后转动板B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答案】B6.小科进入泳池前以为池水很浅,踩下去后却有一种“踏空”的感觉,即水的实际深度要比看上去的深一些,其原因是(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路可逆【答案】C7.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的光路是()A.B.C.D.【答案】C8.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
2023年初三物理光的反射与折射练习题及答案
![2023年初三物理光的反射与折射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aa35a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5.png)
2023年初三物理光的反射与折射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光在空气与水界面上的反射现象是属于()。
A. 折射B. 散射C. 干涉D. 反射2. 以下哪个物体属于不透明物体?A. 水B. 玻璃C. 铝罐D. 木头3. 发光物体的条件是()。
A. 温度高B. 活力充沛C. 气压大D. 包裹在黑色物体中4. 透明物体的特点是()。
A. 光可以穿过B. 光无法穿过C. 光在物体上反射D. 光只能折射,无法反射5. 当光由光密介质入射到光疏介质时,折射光()。
A. 偏离法线B. 向法线靠拢C. 不发生偏折D. 折射角等于入射角二、判断题1. 根据光的传播路径不同,物体可以分为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和半透明物体。
()2. 木板属于透明物体,光可以穿过木板。
()3. 当光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 镜子内侧涂有一层镀膜是为了增加镜子的反射率。
()5. 光在真空中传播时速度最快,折射时速度会减小。
()三、解答题1. 填空题: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填写下列横线处的字词。
光的反射定律是指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根据__________,反射角等于__________。
2. 完成下列句子,并给出原因或解释。
(1)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光线会__________。
(2)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会__________。
四、解答题答案1. 填空题答案: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填写下列横线处的字词。
光的反射定律是指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完成下列句子,并给出原因或解释。
(1)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光线会向法线靠拢。
原因是在从光密介质(水)射入光疏介质(空气)时,折射角较小于入射角。
(2)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会偏离法线。
原因是在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较大于入射角。
总结:本练习题涵盖了物理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高考物理光的反射与折射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物理光的反射与折射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eecd8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4.png)
高考物理光的反射与折射练习题及答案1. 题目:光的反射题目描述:小明用一束激光束照射到光滑的玻璃板上,发现光线发生了什么变化?答案:光线在玻璃板上发生了反射。
2. 题目:平面镜的光线追踪题目描述:如图所示,光线从物体A射入平面镜M,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屏幕上的物体F。
求物体F的位置。
答案:根据光线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等于出射角,物体F的位置与物体A的位置关于镜面对称。
3. 题目:光的折射题目描述:当光线由空气经某一介质A射入到介质B中时,发生了什么现象?答案:光线发生了折射,即改变了传播方向及传播速度。
4. 题目:折射定律的应用题目描述:光线由空气以一定角度射入水中,求光线的折射角。
答案:根据折射定律,空气中光线的入射角和水中光线的折射角满足正弦定律,即sin(入射角)/sin(折射角) = n(水的折射率)/n(空气的折射率)。
5. 题目:浸没法测定物体的折射率题目描述:用浸没法测定透明均匀介质的折射率,原理是什么?答案:浸没法是利用折射现象测定透明均匀介质的折射率。
根据折射定律,当平行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到另一种介质时,光线发生折射,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可由折射率来表达。
6. 题目:全反射的条件题目描述: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全反射现象?答案:当光线由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射入折射率较小的介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7. 题目: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题目描述:折射率与光速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折射率与光速呈反比关系,介质的折射率越大,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越慢。
8. 题目:透镜的成像原理题目描述:用透镜成像原理解释人眼的视觉现象。
答案:人眼通过眼角膜、晶状体等透明介质将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再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实现了视觉。
总结:本文通过题目形式给出了对于高考物理中光的反射与折射的练习题及答案。
通过解答这些练习题,我们可以加深对光的反射与折射规律的理解。
掌握这些规律对于理解光的传播、成像等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与折射复习 题集附答案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与折射复习 题集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531f7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9.png)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与折射复习题集附答案初中物理光的反射与折射复习题集附答案一、选择题1.光在两种介质中传播发生折射现象是因为( B )。
A.光速改变B.波长改变C.频率改变D.功率改变2.光从空气(n=1)射入折射率为1.5的玻璃中,折射角为45°,则入射角为( D )。
A.30°B.45°C.60°D.51.34°3.光的反射定律又称( D )。
A.折射定律B.多普勒定律C.斯涅尔定律D.光的反射定律4. 光在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称为( C )。
A.反射折射B.全反射C.镜面反射D.反射散射5. 光向法线垂直入射的角度时,光线不发生折射,此时的角度称为( D )。
A.反射角B.入射角C.折射角D.临界角二、判断题1.光在垂直于介质表面入射时,无论介质的折射率如何,均不发生折射。
( 错 )2.光在折射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由光的反射定律给出。
( 对 )3.折射率越大,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越慢。
( 错 )4.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折射率较小的介质时,入射角的大小影响光的折射情况。
( 错 )5.发生全反射时,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
( 错 )三、填空题1. 光从真空射入折射率为1.5的玻璃中,若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为 40°。
2. 光从水(n=1.3)射入折射率为1.6的介质中,若入射角为30°,则折射角为 41.3°。
3. 光从空气射入折射率为1.5的玻璃中,若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为 31.7°。
4. 光从空气射入折射率为2.0的介质中,若折射角为45°,则入射角为 26.6°。
5. 光从水射入折射率为1.5的介质中,若折射角为60°,则入射角为 71.6°。
四、简答题1.请简要解释光的反射定律是什么?(15-20词)光的反射定律:光在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初二物理 光的反射和折射 练习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 光的反射和折射 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e05ddb19e8b8f67c1cb992.png)
八年级物理光的反射和折射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光在介质中是沿传播的,光年是的单位。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km/s,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这个速度。
(大于、小于、等于)3.太阳发出的光经过8min20s射到地球上,则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是。
4.日食的形成是因为。
发生日食时,是的影子落在上。
6.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①;②;③。
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是:①;②;③;④ ;⑤。
7.光在反射、折射时,光路是。
8.在湖边,可以看到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现象,游泳池充水后,看起来池底升高,水变浅,这是光的现象。
9.当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时,反射角将;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时,反射角为,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时,反射角为。
10.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10° 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
1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而形成的,其特点是:像到镜面的距离,像和物体的大小,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所成像的是。
12.将物体放在平面镜前2 m处,则像到镜的距离为;若将物体再远离平面镜1 m,此时物、像之间的距离为。
13.将一铅笔放在平面镜上,要使它的像和铅笔垂直,铅笔应与镜面成角;要使像和铅笔恰在同一直线上,铅笔应与镜面成角。
14.当把笔尖触到平面镜上时,看到笔尖的像与笔尖相距约4 mm,则该平面镜的厚度约为 mm。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5.下列不属于光源的物体是()A、太阳B、月亮C、明火D、工作中的电灯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只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C、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17.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日食B、小孔成像C、影子D、先闪电后打雷18.人能看见物体是因为()A、人眼能发光B、物体能发光C、光照在物体上,经物体反射后进入人眼D、人眼看见的是物体的像19.一棵树在阳光照射下,它的影子从早晨到晚上变化情况是()A、先变长后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短D、逐渐变长20.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A、白塔的影子B、白塔的实像C、比白塔略大的虚像D、与白塔等大的虚像21.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物体表面,则反射角为()A、0°B、45°C、90°D、180°22.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说法正确的是()A、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守B、镜面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而漫反射遵守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不遵守反射定律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反射定律23.一束光与镜面成3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A、60°B、30°C、120°D、90°24.黑板表面都要做得比较粗糙,主要原因是()A、便于用粉笔写字B、不使黑板发生反射C、使黑板形成漫反射D、便于黑板刷擦字迹25.我们面对平面镜逐渐靠近时,则像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小后变大26.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角()A、逐渐减少,且总大于入射角B、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C、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D、逐渐减少,且总小于入射角27.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C、物、像大小相等D、物、像到镜的距离相等28.下列不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平静的水面上出现树的倒影B、阳光下树的影子C、从玻璃中看到自己的像D、用潜望镜观看战壕外的物体29.如下图所示,某同学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应是图中的()人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9.画出下列光路图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高二物理光的反射与折射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物理光的反射与折射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d6969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6.png)
高二物理光的反射与折射练习题及答案考察题一:光的反射定律1. 一束光从媒质A射入媒质B,入射角为30°,折射角为45°。
求媒质B的折射率。
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以及两个媒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以下关系:n1 × sin(入射角) = n2 × sin(折射角)代入已知数据:n1 = 1(空气的折射率约等于1),入射角 = 30°,折射角 = 45°1 × sin(30°) = n2 × sin(45°)n2 = sin(30°) / sin(45°) ≈ 0.577 / 0.707 ≈ 0.815答案:媒质B的折射率约为0.815考察题二:光的全反射2. 一束光从玻璃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5°,已知水的折射率为1.33。
当光从玻璃射入水中的角度大于多少时,会发生全反射?解析:当光从光密介质(如玻璃)射向光疏介质(如水)时,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
临界角可以通过折射定律计算:n1 × sin(临界角) = n2 × sin(90°)代入已知数据:n1 = 1.33(水的折射率),n2 = 1(空气的折射率约等于1)1.33 × sin(临界角) = 1 × 1sin(临界角) = 1 / 1.33 ≈ 0.751临界角≈ arcsin(0.751) ≈ 49°答案:光从玻璃射入水中的角度大于约49°时,会发生全反射。
考察题三:光的折射率3. 一束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入射角为60°,已知空气的折射率为1。
求玻璃的折射率。
解析: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以及两个媒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以下关系:n1 × sin(入射角) = n2 × sin(折射角)代入已知数据:n1 = 1(空气的折射率约等于1),入射角 = 60°,折射角 = 90°(光在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可能存在临界角使得折射角为90°)1 × sin(60°) = n2 × sin(90°)n2 = sin(60°) / sin(90°) ≈ 0.866 / 1 ≈ 0.866答案:玻璃的折射率约为0.866考察题四:光的折射率4. 一束光从水射入玻璃,入射角为30°,已知水的折射率为1.33。
光的反射与折射(含答案)
![光的反射与折射(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a68681ed630b1c59eeb5ff.png)
光的反射与折射一、单选题(共7道,每道10分)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水母B.萤火虫C.月亮D.发光的霓虹灯答案:C解题思路:光源是能够自主发光的物体,水母、萤火虫、发光的霓虹灯都属于光源;我们看到月亮发亮,是由于月亮反射了太阳的光,而不是月亮自身发光。
故C选项符合题意。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源2.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α角,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减小20°,则平面镜应( )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B.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0°C.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D.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答案:D解题思路:如下图,法线始终垂直于平面镜,因此平面镜旋转度数与法线旋转度数相等。
当法线应逆时针旋转10°时,入射角减小10°,反射角也随之减小10°,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减小了20°。
故选D。
小结论:平面镜旋转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变化量是平面镜旋转角度的2倍。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3.有一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60°角入射,若平面镜方向不变,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10°,则反射角变为( )A.40°B.70°C.20°或40°D.60°答案:C解题思路:如下图,当原入射光线方向如图1时,入射角为30°。
当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10°时,入射角变为20°,反射角也变为20°。
当原入射光线方向如图2时,入射角也为30°。
但当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10°时,入射角变为40°,反射角也变为40°。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4.若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则光可能是( )A.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B.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C.从水中垂直射向空气中D.从空气中垂直射向玻璃中答案:A解题思路:(1)当光由一种介质垂直射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不发生折射;(2)当光由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3)当光由其他介质斜射入到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选A。
光的折射与反射单元测试题
![光的折射与反射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8f9355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6b.png)
光的折射与反射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 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发生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线向法线方向偏移B. 光线离开法线方向偏移C. 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保持不变D. 光线的速度发生改变2. 下面哪个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A. 彩虹B. 镜子反射C. 闪电D. 日落3. 光的反射定律指出:A.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相等B. 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相等C. 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相等D.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相等4. 光线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发生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线向法线方向偏移B. 光线离开法线方向偏移C. 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保持不变D. 光线的速度发生改变5. 光的折射定律指出:A.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相等B. 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相等C. 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相等D.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相等二、判断题6. 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发生折射时,光线向法线方向偏移。
()7. 光线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发生折射时,光线离开法线方向偏移。
()8. 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发生折射时,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保持不变。
()9. 光线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发生折射时,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保持不变。
()10. 光的反射定律描述了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相等的关系。
()11. 光的折射定律描述了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相等的关系。
()三、简答题12. 简述光的折射现象,并给出一个例子。
13. 简述光的反射定律,并给出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14. 简述光的折射定律,并给出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四、计算题15. 当光线从空气射向水中时,入射角为30°,求折射角。
16. 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玻璃中时,入射角为45°,折射角为60°,求折射光的速度与入射光的速度的比值。
答案与解析:1. A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光线向法线方向偏移。
2. A彩虹是由于光在水滴中折射、反射和内部反射等多次作用产生的。
中考试题选光的反射和折射(附参考答案)
![中考试题选光的反射和折射(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c8c62559eef8c75fbfb3e0.png)
中考试题选――光的反射和折射一、选择题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光在同一种物质里传播的路线是直的。
B.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它的传播方向一定会改变。
D.光射到任何表面上都会发生反射,从而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
(青岛)2.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 [ ]A.白塔的影子.B.白塔的实像.C.比白塔略大的虚像.D.与白塔等大的虚像.(厦门)3.光线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光线的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B.光线的传播方向不一定发生改变.C.当光线从水中斜射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当光线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成都)4.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20°,若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变为50°,则这过程中反射光线偏转角度为 [ ] A.20°. B.50°.C.30°. D.60°(南京)5.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角 [ ]A.逐渐减小,且总大于入射角.B.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C.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D.逐渐减小,且总小于入射角.(天津)6.如图⑦入射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AON逐渐变小那么 [ ]A.∠BON逐渐变大.B.∠CON‘逐渐变小.C.∠BOC逐渐变小.D.∠BOC不变.(南宁)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看到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B.平静的水面上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C.看到湖水的深度比实际的要浅.D.小孔成像.(北京)8.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则 [ ]A.只发生折射,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B.只发生折射,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既有反射,又有折射,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既有反射,又有折射,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四川)9.当光线由水斜射入空气时,那么 [ ]A.折射角等于反射角. B.折射角小于反射角.C.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D.折射角等于入射角.(武汉)10.人从远处走近一直立的穿衣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C.不变. D.无法判定.(河南)11.图(8)所示是某同学画的潜望镜的示意图,使用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物体AB 的像是 [ ]A.放大倒立的实像.B.缩小倒立的实像.C.等大正立的虚像.D.等大倒立的虚像.(北京)12.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年”是一种时间单位.B.光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C.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它的传播方向一定要改变.(沈阳)13.一条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的镜面上时 [ ]A.没有入射角和反射角.B.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0度.C.入射用和反射角都是90度.D.入射角是0度,反射角是90度.(廊坊)14.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下列光路图⑨中正确者为: [ ](河南)15.把一个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人以2米/秒的速度垂直于平面镜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A.以4米/秒的速度远离平面镜.B.以4米/秒的速度靠近平面镜.C.以2米/秒的速度远离平面镜.D.以2米/秒的速度靠近平面镜.(天津)16.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像能用光屏收集到,虚像不能.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则相反.C.实像一定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虚像都是放大的.(山西)17.下面哪一个是实像 [ ]A.通过汽车上的观后镜看到的像.B.放映电影时银幕上的像.C.平静的水面所映出的明月的像.D.照镜子看到的像.(湖南)18.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物质里沿直线传播.(天津)19.太阳、月亮、烛焰,其中是光源的 [ ]A.只有太阳、烛焰. B.只有太阳.C.只有太阳、月亮. D.三个都是.(西安)20.一个不发光的物体,我们能够从四面八方看到它,是由于物体表面对入射光线产生 [ ]A.逐渐变大. B.漫反射.C.折射D.吸收.21.人站在直立的平面镜前,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镜长最少应是人的高度的:[ ](广西)22.下述哪种情况下成的是虚像? [ ]A.照相机中底片上形成的画面.B.放幻灯时,屏幕上出现的画面.C.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塑料布屏上形成的画像.D.从池塘中看到的游鱼.(北京)2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就会发生折射,并且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B.物体沿主轴从距凸透镜8倍焦距处移到距凸透镜2倍焦距处,则像与透镜的距离变小.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物体不论放在什么位置,都将得到放大的虚像.D.由于光的折射,斜着插入水中筷子的水中部分,从水面上斜看是向上偏折的。
最新-光的反射和折射单元训练(一) 精品
![最新-光的反射和折射单元训练(一)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f0c587c15022aaea998f0f97.png)
光的反射和折射单元训练(一)一、单选题1、两个平面镜互成直角,入射光线AB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为CD,如图,今以两平面镜的交线为轴,将镜转动10°,两平面镜仍保持直角,在入射光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经过两次反射,反射光线为C′D′,则C′D′与CDA. 不相交,同向平行B. 不相交,反向平行C. 相交成20°角D. 相交成40°角2、如图所示,平面镜沿水平方向以速率v向固定光源S平动,则S在镜中的像S′(图中未画出)移动的速度是A. v水平向右B. 3v不平向右C. 3v/2沿SS′连线指向SD. 3v沿SS′连线指向S3、如图,OM为很薄的双面镜的截面图,两反光层之间夹有一层不透光物质,S为固定的点光源。
开始时,S与MO在同一直线上,当M以ω的角速度绕O点匀速逆时针转动时,则关于点光源的像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做直线运动B. 做变速圆周运动C. 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心在O点,且角速度为2ωD. 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心在O点,角速度大于2ω(E)做非圆周的曲线运动4、如图所示,S为静止的点光源,M为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平面镜,若平面镜在水平方向做振幅为A的简谐振动(平动),则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虚像点S′的运动情况是A. 在水平方向上做振幅为2Acosθ的简谐振动B. 在SS′连线上做振幅为2Acosθ的简谐振动C. 在SS′连线上做振幅为4Acosθ的简谐振动D. 不做简谐振动5、如图所示,是实际景物的俯视图,平面镜AB宽1米,在镜的右前方站着一个人甲,另一人乙沿着镜面的中垂线走近平面镜,若欲使甲乙能互相看到对方在镜中的虚像,则乙与镜面的最大距离是:A. 0.25米B. 0.5米C. 0.75米D. 1米6、如图所示,平面镜AB水平放置,入射光线PO与AB夹角为30°,当AB转过20°角至A′B′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入射角等于50°;B.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80°;C. 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0°;D. 反射光线与AB的夹角为60°.7、如图所示, 站在平面镜前4m处的人, 沿着与镜面垂直的方向匀速率走向平面镜. 若此人行走速度为0.5m/s, 则2s末, 人相对于自己虚像的速度和人与自己虚像的距离是( ) A. 0m 、4m B. 0.25m/s 、5m C. 1m/s 、6m D. 2m/s 、8m8、a、b、c三条光线交于P点,如果在P点前任意放一块平面镜MN, 使三条光线都能照在镜面上, 如图所示, 则( )A. 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一定不交于一点B. 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一定交于一点, 该点到MN的距离与P点到MN的距离相等.C. 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一定交于一点, 该点到MN的距离大于P点到MN的距离相等.D. 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9、如图所示,A、B为站在竖直悬挂的平面镜前的两个人(俯视)。
光的反射和折射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光的反射和折射测试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a9eb5feff9aef8941e06f2.png)
光的折射与反射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1.5题分,共39分)1、关于光的反射定律,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反射定律只适用于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情况B、光在两种物质交界面上发生折射时,光的反射定律就不成立了C、在发生漫反射时,只有部分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D、光在任何形状的物体表面上反射时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2、早晨的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光线会发生弯曲,关于这个问题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是地球周围的大气层不均匀所导致的B、这是光被大气层反射的结果C、这是光在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发生的折射现象D、这是一种视错觉,实际上光在任何时候都是沿直线传播的3、用笔尖贴着镜面时,笔尖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为6毫米,则镜子的厚度为()A、3毫米B、6毫米C、12毫米D、1毫米4、当物体从距凸透镜1.5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向3倍焦距处的过程中,物体的像距将()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5、物体在凸透镜前20厘米的地方,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若将物体放在这个凸透镜前10厘米处,所成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6、下列例子中,不能选用凹面镜的是()A、探照灯的反光镜B、医生检查病人耳道用的反光镜C、汽车上的观后镜D、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镜7、烛焰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若用硬纸片盖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将()A、只剩下半部分B、完全消失C、只剩上半部分D、仍然完整8、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在方形孔上,那么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A、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B、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C、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D、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9、放映幻灯时,要使银幕上所成的像变小一些,应采取下面哪个方法?()A、减小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B、增大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C、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D、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1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放大清晰的像,如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其他不动,将凸透镜向蜡烛方向移动B、其他不动,将光屏向凸透镜方向移动C、其他不动,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D、其他不动,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11、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能用光屏收集到,虚像不能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实像则相反C、实像一定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D、实像有放大和缩小的,而虚像都是放大的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白纸上写红色的字在红色灯光下很难辨认B、白纸在绿色灯光下看起来仍是白色的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颜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D、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如果比例适当会是白色13、某人以1m/s的速度垂直于镜面走向平面镜,则他在镜中的像靠近人的速度是()A、0.5m/sB、1m/sC、2m/sD、4m/s14、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1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原来的入射角是()A、35°B、45°C、60°D、25°15、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MN的夹角是30°,如果保持入射光线不动,使平面镜绕入射点沿顺时针转动10°,则反射光线转动了().A、40°B、20°C、10°D、5°16、激光是今后战争中的有效武器.有关它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中飞机在攻击隐藏的潜艇时,激光炮应瞄准所看到的目标B、海中的潜艇用激光炮攻击空中飞机时,应瞄准目标的下方C、地面上的激光炮,瞄准空中的飞机就能击中目标的上方D、在地面上用激光炮攻击飞行的飞机时,应瞄准目标的正前方17、从平面镜内看到一台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如图23所示,此时的实际时刻().A、10点10分B、1点50分C、2点50分D、11点10分18、若从平面镜中看到汽车号码为"10---18",则该汽车的号码为()A、81----01B、10---18C、01—18D、18—1019、小猫在平静的池塘边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像,图24中正确的是()20、渔民钗鱼时,渔钗对准鱼的()A、正上方B、正下方C、看到鱼的位置D、看到鱼的侧面21、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
2.5光的反射和折射(练习)(解析版)
![2.5光的反射和折射(练习)(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741b9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4.png)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五节光的反射和折射【同步练习-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示意图中,潜望镜内部的两块镜片安装正确且观察效果最好的是()A.B.C.D.【答案】A【解析】潜望镜是利用两块平行的平面镜通过两次反射后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镜岭廊桥在水中形成倒影的原因是()A.光的反射B.光的色散C.光的折射D.光的直线传播【答案】A【解析】水中的倒影,类似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如下图所示,若要让反射光线恰好照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竖直向上移动B.水平向左移动C.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动D.绕入射点O逆时针转动【答案】D【解析】A.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不能照中目标,故A不符合题意;B.将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照中目标,故B不符合题意;C.绕入射点顺时针转动,入射角变小,则反射角也变小,反射光线向上移动,不能照中目标,故C不符合题意;D.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入射角变大,则反射角也变大,反射光线向下移动,能照中目标,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灯光的简图,在晚上开车时()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B.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C.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干燥的路面发生了光的折射【答案】B【解析】A.由图知道,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B.由于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很少的反射光线进入驾驶员眼睛,所以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故B符合题意;C.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发生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光射到干燥沥青路上容易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不是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光的反射和折射测试题附答案.docx
![光的反射和折射测试题附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ccb3c663240c844768eaee82.png)
光的折射与反射测试卷姓名: ___________、选择题(每小1.5题分,共39分)1、关于光的反射定律,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光的反射定律只适用于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情况B 、 光在两种物质交界面上发生折射时,光的反射定律就不成立了C 、 在发生漫反射时,只有部分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D 、 光在任何形状的物体表面上反射时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 早晨的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光线会发生弯曲,关于这个问题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这是地球周围的大气层不均匀所导致的B 、 这是光被大气层反射的结果C 、 这是光在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发生的折射现象D 、 这是一种视错觉,实际上光在任何时候都是沿直线传播的3、 用笔尖贴着镜面时,笔尖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为 6毫米,则镜子的厚度为( )A 、3毫米B 、6毫米C 、12毫米D 、1毫米4、 当物体从距凸透镜1.5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向 3倍焦距处的过程中,物体的像距将( ) A 、逐渐变大 B 、逐渐变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5、 物体在凸透镜前20厘米的地方,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若将物体放在这个凸透镜前 10厘米处, 所成的像是( )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正立、放大的虚像C 、倒立、缩小的实像D 、倒立、等大的实像6、 下列例子中,不能选用凹面镜的是()A 、探照灯的反光镜B 、医生检查病人耳道用的反光镜C 、汽车上的观后镜D 、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镜7、 烛焰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若用硬纸片盖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将()A 、只剩下半部分B 、完全消失C 、只剩上半部分D 、仍然完整8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在方形孔上,那么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A 、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B 、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C 、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D 、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9、放映幻灯时,要使银幕上所成的像变小一些,应采取下面哪个方法?()A 、 减小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B 、 增大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C 、 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D 、 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1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放大清晰的像, 如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11、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实像能用光屏收集到,虚像不能B 、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实像则相反C 、 实像一定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D 、 实像有放大和缩小的,而虚像都是放大的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白纸上写红色的字在红色灯光下很难辨认B 、白纸在绿色灯光下看起来仍是白色的C 、 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颜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D 、 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如果比例适当会是白色13、某人以1 m /S 的速度垂直于镜面走向平面镜,则他在镜中的像靠近人的速度是()A 、0. 5 m /SB 、1 m / SC 、2 m / SD 、4 m /S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 、其他不动,将凸透镜向蜡烛方向移动C 、其他不动,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B 、其他不动,将光屏向凸透镜方向移动 D 、其他不动,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14、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1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原来的入射角是()A、35°B、45°C、60°D、25°15、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 MN 的夹角是30°,如果保持入射光线不动,使平面镜绕入射点沿顺时针转动 10°,则反射光线转动了 ()•A 、 40°B 、 20°C 、 10°D 、 5°16、激光是今后战争中的有效武器•有关它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空中飞机在攻击隐藏的潜艇时,激光炮应瞄准所看到的目标 、海中的潜艇用激光炮攻击空中飞机时,应瞄准目标的下方 、地面上的激光炮,瞄准空中的飞机就能击中目标的上方 、在地面上用激光炮攻击飞行的飞机时,应瞄准目标的正前方 17、从平面镜内看到一台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如图23所示,此时的实际时刻 () 、11点10分 A 、10点10分 B 、1点50分 C 、2点50分 D 18、若从平面镜中看到汽车号码为 "10---18" ,则该汽车的号码为 A 81——01 B 10---18 C 、01 —18 18— 10 19、 小猫在平静的池塘边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像,图 24中正确的是( 20、 21、 22、 A.渔民钗鱼时,渔钗对准鱼的( A 、正上方B、正下方CC.D . 、看到鱼的位置、看到鱼的侧面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岀”刺眼的亮光,影响 阅读。
光的反射和折射(含答案)
![光的反射和折射(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3145e058f5f61fb6366606.png)
光的反射和折射组卷一.选择题(共24小题)1.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确的是()A.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蜡烛远离平面镜时,蜡烛的像变小C.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是因为光的折射D.只将F板绕ON向后转动,还能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线2.一本物理教材掉到了地上,小聪和小明从不同的位置都看到了它,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小聪看到教材是光发生漫反射,小明看到教材是光发生镜面反射B.小聪看到教材是光发生镜面反射,小明看到教材是光发生漫反射C.小聪和小明看到教材都是光发生漫反射D.小聪和小明看到教材都是光发生镜面反射3.小杨同学新家装修,已知爸爸身高1.80m,妈妈身高1.70m,小杨身高1.54m,为在家里竖直安装一面全家均能照见全身的平面镜﹣﹣“穿衣镜”,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应为()A.85cm B.90cm C.154cm D.168cm4.如图所示,容器底部有一探照灯S发出一束光线投射到MN木板上,在B点形成一光斑,当向容器中注水时,光斑B将移向()A.B的上方B.B的下方C.B的左边D.B的右边5.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由空气进入某透明物质时,在界面上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0可能是入射光线B.OB可能是折射光线C.OC必定是反射光线D.B0必定是入射光线6.鱼类能够在水中看物,这是因为鱼眼的晶状体几乎圆得可以“混珠”,故有足够的折射能力.鱼在岸上由于折射能力太大,鱼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到模糊的景象.正常人的眼睛在水中看物体则会一片模糊,因为光从空气射人眼睛折射程度大,而光从水中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就明显减小.关于在水中看清物体,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鱼在岸上是“远视眼”,戴高度远视眼镜才能看清晰B.高度近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C.正常人在水中戴高度近视眼镜才能看清晰D.高度远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7.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一台石英钟的指针位置,此刻钟的实际读数是()A.9点25分B.5点45分C.2点35分D.3点20分8.如图所示,有一人甲从平直的桥面沿直线从A处走向B处的过程中,在岸边C处的乙可清晰看到平静水面上甲的倒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甲在桥面上竖直向上跳起来,甲的倒影大小不变B.乙能够看到甲的倒影是因为光的反射C.当甲刚过点B后,乙就无法再看到甲的倒影D.只要乙能够看到水中的“甲”,甲就能看到水中的“乙”9.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示意图,在竖直的玻璃板前10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再取和蜡烛A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像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当把蜡烛B撤掉以后,发现蜡烛的像的火焰消失B.为了使像更加清晰,实验时可以用手电筒照亮蜡烛B处C.将光屏放置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在光屏上可找到蜡烛的像D.若将蜡烛A以3cm/s的速度靠近玻璃板,2s后像与板相距4cm10.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屏ab上(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来显示液面高度.如图所示为光路图,当光屏上的光点由a移到b点时,表示液面()A.上升B.不变C.下降D.都有可能11.在皮鞋擦过鞋油之后,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A.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漫反射效果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C.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复擦可增加皮鞋反光性能,从而增加漫反射效果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反复擦可增加皮鞋吸收阳光的能力,所以越擦越亮12.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的装置.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与目的说法正确的是()A.多次改变AO与法线的夹角,可以得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B.入射角为0°时,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此时不存在反射现象C.观察每次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位置,可说明它们分居法线两侧D.改变板EF与平面镜的夹角,可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共面13.如图所示,某同学自制了一个小孔成像仪观察烛焰,现有以下说法:a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b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有可能是放大的,;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移动内筒减少筒长,烛焰的像变大;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移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更明亮了.其中正确的是()A.abcd B.acd C.ab D.cd14.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雨过天晴,有时天空中会出现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漫反射现象B.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C.从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鱼实际位置要浅一些,因为这是光的反射造成的D.炎热夏天,当你乘坐的车辆行驶在被晒得很热的公路上,你突然会看到远处路面上出现一片“水洼”景象,这是海市蜃楼现象,是光发生了镜面反射15.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A. B. C. D.16.小明同学学过光的折射现象后,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久放的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的,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他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是()A.该光路是可逆的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不会沿直线传播C.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D.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17.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A.图(a)雷峰塔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B.图(b)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C.图(c)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D.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8.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相交成60°角,一束光线AO射到平面镜MP上,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AO重合,但方向相反.则AO与平面镜MP的夹角α是()A.30°B.45°C.60°D.90°19.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据测定,室内洁白、光滑的墙壁能将射到墙上的太阳光的80%反射,长时间再这样刺眼的环境中会感到很不舒服.如果将墙壁表面做成凹凸不平,其作用之一可以使射到墙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减少污染,这一实例利用的原理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镜面反射C.光的漫反射D.光的折射20.中星湖滨小区有一个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图中没有画出),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原处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原处21.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处,若入射光线保持不变,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处,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①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②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③只将平面镜水平向下移动一段距离④平面镜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⑤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A.①④B.②⑤C.③④D.①⑤22.如图所示,N点是人眼在M处看到的河中鱼的位置.若有人从M处用一根鱼叉叉鱼,应对着叉去,若从M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照射到鱼身上,则激光应对着射.()A.N点,N点B.N点下方,N点上方C.N点下方,N点D.N点左方,N点下方23.平面镜M沿水平方向以大小不变的速度v移向点光源S,运动中镜面始终保持与运动方向垂直(如图所示),则S在镜中的像S′移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A.以速度v水平向左移动B.以速度v水平向右移动C.以速度2v水平向左移动D.以速度2v水平向右移动24.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在棱镜后侧白色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B.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二.填空题(共4小题)25.小云同学用一只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平水面,在竖直白墙上出现了两个红色亮点A和B,如图所示,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下移至A′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方向转动(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B下移至B′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方向转动(填“顺时针”或“逆时针”).26.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二层塑料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填“倒立”或者“正立”)的像.若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填“改变”或者“不变”).如果要让灯丝的像变大,写出你认为可行的两种措施:①;②.27.某班同学在楠溪江春游,小明刚下车时感觉空气特别的清新,弥漫着芳香的泥土气息;绿树红花,倒影在清澈的江水中特别的美丽;流水涓涓,鱼儿在水中自由的嬉戏;鸟儿在枝头唱着欢快的歌曲…(1)绿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的现象,岸上的绿树树叶为什么是绿色呢?老师告诉他绿色的物体只(填“吸收”或“反射”)绿光;看到水中的鱼是(实像或虚像),想用鱼叉抓鱼,你认为他们应把鱼叉往哪个方向插下去.(填AB、AC或AD)(2)刚开始可以闻到的芳香气味,时间久了就感觉不到了,这是因为嗅觉的(填“适应性”或“差异性”).听到鸟叫声感觉和自然特别的接近,听觉形成的部位是.28.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做小孔成像的实验时,记录了当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到小孔不同距离(2)分析表格同学们可以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大小跟屏到小孔的距离,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三.实验探究题(共11小题)29.小明在照镜子时发现靠近镜子时像也在靠近平面镜,当他远离平面镜时像也在远离平面镜,查阅资料发现镜中的像到镜子的距离与物体到镜子的距离相等,请帮助小明用实验证明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1)写出你选用的物品或实验器材:.(2)简述实验过程:.30.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恰好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丙).(1)倒入一些水后看到硬币的是(选填“实”或“虚”)像,比硬币实际的位置(选填“高”或“低”).(2)在图乙中,大致画出所示光线所对应的折射光线.(3)在图丙中,通过图示和标注的形式说明为什么能看到硬币.31.小李、小张和小诸在一起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使用了激光笔、纸板、平面镜、量角器等器材.(1)实验过程中,入射光线可见,发现反射光线只能看到其中部分光路,如图.你觉得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请帮他们解决?(2)改进后,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小李和小张对测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小李认为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反射角和入射角是相等,而其它入射角都比反射角小,说明第一组数据测量有误:小张认为后两组数据不等是因为误差造成的,已经可以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了.但小诸却认为两3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丽同学选取一块薄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所示:(1)小丽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她观察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你认为在图2所示的甲、乙、丙三幅图中,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2)实验器材调整正常后,若在实验中,小丽增大了蜡烛A与玻璃板的距离,则A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若小丽将薄的平板玻璃换成厚的平板玻璃,实验中将会出现.33.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使用的器材有两支相同的蜡烛A、B和直尺.关于这个实验:(1)应选择较(填“厚”或“薄”)的(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观察像时,会发现无论怎样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3)如果在像A'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A'.(4)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关系;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关系.(5)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4.小文同学通过以下的实验过程,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提出问题】光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设计与进行实验】(1)如图甲所示,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作光屏)竖立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2)当一束光贴着左侧纸板沿AO方向射到O点时,在右侧纸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在纸板前不同方位都能看到光的传播途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了反射.(3)让光线逆着BO的方向射向镜面O点,会发现反射想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性.由(2)、(3)能发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4)若将右侧纸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右侧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5)再如图乙所示,若将纸板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则右侧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35.小明想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老师给小明提供如下器材:①刻度尺一把②厚玻璃一块③薄玻璃一块④规格相同的蜡烛1对⑤大蜡烛1支⑥火柴一盒⑦光屏一面⑧固定支架一副;(1)请你写出该实验不需要的器材序号:;(2)在实验中,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3)组装好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直放在玻璃板后面并不断地调整位置,直到看上去根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是:;(4)小明将实验数据填表:小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不一定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你认可小明的结论吗?为什么?(5)如果小明还想探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他该怎么操作?(6)如果蜡烛A位置不动,竖直向上提起平面镜,蜡烛A的像将(填“向36.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回答:(1)图1中A是玻璃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2)在记录数据表中发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几组不相等,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3)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如图2所示,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4)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37.如图是小周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根据相关知识帮她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探究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A.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C、C'.B.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甲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C.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D.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2)步骤A的实验目的是;(3)步骤D的选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目的是;(4)步骤C选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5)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观察到清晰不重合的两个像,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厘米,则玻璃板的厚度为cm.38.如题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l)实验步骤a、b、c、d的合理顺序是(填写步骤前字母)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1'.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A2、A2';A3、A3'(如题图乙所示).d.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A1.(2)实验时应选(较厚/较薄)的茶色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而用茶色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目的是.(3)选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说明像和物的大小.(4)如果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无论怎样,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5)通过实验可以得知像与物大小相同;用刻度尺和笔将A、B所在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39.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造成的;(2)小丽将蜡烛A逐渐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将逐渐向(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此时要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使其与像A′完全重合,但小丽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使其与蜡烛的像A′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4)发现问题并改进后,小丽重新做实验,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小丽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此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像(填“实”或“虚”).四.解答题(共1小题)40.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早起之后面对穿衣镜整理一番衣容是许多人的生活习惯.如图所示,身高1.8m的阿刚直立在水平地面上,前面的竖直墙上镶嵌的一块平面镜刚好能照出他的全身像,忽略他眼睛与头顶间的距离,图中已画出他审视自己头顶的像的光路.(1)画出脚的光路图.(2)推算阿刚的穿衣镜最少有多长.光的反射和折射组卷(答案)一.选择题(共24小题)1.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确的是()A.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蜡烛远离平面镜时,蜡烛的像变小C.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是因为光的折射D.只将F板绕ON向后转动,还能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线【分析】A、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B、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正立的虚像;C、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或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D、反射定律的内容可得,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A、影子是因为物体挡住光线的传播而形成的阴暗区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蜡烛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与蜡烛等大;故B错误;C、插在水中的铅笔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逆着光线看去,所成的像在筷子的上方,所以看到筷子“折断”了;故C正确;D、反射光线、法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只将F板绕ON向后转动,不能够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线;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2.一本物理教材掉到了地上,小聪和小明从不同的位置都看到了它,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小聪看到教材是光发生漫反射,小明看到教材是光发生镜面反射B.小聪看到教材是光发生镜面反射,小明看到教材是光发生漫反射C.小聪和小明看到教材都是光发生漫反射D.小聪和小明看到教材都是光发生镜面反射【分析】光照在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反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物体照在光滑的物体表面,反射光线向着同一方向射出,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解答】解:教材的表面凹凸不平,光照在上面发生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是向着四面八方的,所以小聪和小明在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镜面反射是将光朝同一方向反射,漫反射是将光朝各个方向反射,这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在实例中表现出来的最大不同,所以本题关键在于“不同位置”上都能看到.3.小杨同学新家装修,已知爸爸身高1.80m,妈妈身高1.70m,小杨身高1.54m,为在家里竖直安装一面全家均能照见全身的平面镜﹣﹣“穿衣镜”,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应为()A.85cm B.90cm C.154cm D.168cm【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分别找出头顶、眼睛和脚在平面镜中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图,结合三角形中位线可计算得平面镜长应为人身高的一半,镜的上端应在人的头顶和眼睛之间距离的中点位置的高度.【解答】解:因为爸爸的身高最高,所以以爸爸的身高为标准作图,如图所示:A、C、B分别表示人的头顶、眼睛和脚的位置.EF为平面镜位置,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确定A′、C′、B′为A、C、B的像,因为OC=OC′,所以OC=CC′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知:EF=A′B′=AB,EF为平面镜的最小长度,AB为人的身高,所以镜的长度应为人身高的一半.此人身高1.8m,则镜长最小为0.9m.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以及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原理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平面镜的位置应满足:镜的上端E点应在人的头顶和眼睛之间距离的中点,否则也无法看到全身的像.4.如图所示,容器底部有一探照灯S发出一束光线投射到MN木板上,在B点形成一光斑,当向容器中注水时,光斑B将移向()A.B的上方B.B的下方C.B的左边D.B的右边【分析】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会在原来光线的下方,即光斑会在B的下方.【解答】解:在入射点O做出法线,因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所以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应远离法线,所以注水后光斑应向下方移动,如图所示:。
光的反射、折射专题+答案
![光的反射、折射专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ad10e4bb68a98270fefa45.png)
光的反射、折射专题+答案光的反射、折射专题一、选择题1.(多选)如图所示,O1O2是半圆柱形玻璃体的对称面和纸面的交线,A、B是关于O1O2轴等距且平行的两束不同单色细光束,从玻璃体右方射出后的光路图如图所示.MN是垂直于O1O2放置的光屏,沿O1O2方向不断左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光斑P,根据该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玻璃体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折射率小B. 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高C. 在该玻璃体中,A光比B光的速度大D. 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长【答案】A,C,D【解析】【解答】解:ABD、通过玻璃体后,A光的偏折程度比B光的小,则该玻璃体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 光的折射率,而折射率越大,光的频率越高,说明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低,由c=λγ知,A光的波长比B 光的长,A、D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根据v= 得知,A光的折射率较小,则A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较大.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CD附近射入的光线到达圆弧ACD面时,入射角较小,不发生全反射,可以从圆弧面折射出来.所以屏上有一亮区,其宽度小于AB边的长度,故C错误;D、材料的折射率n=1.5,临界角小于45°,从AB面射入的所有光线在AC面上都发生全反射.从AB面中间附近射入的光线到达圆弧ACD面时,入射角较小,不发生全反射,可以从圆弧面折射出来.所以屏上有一亮区,其宽度小于AB边的长度,当屏向远离玻璃砖的方向平行移动时,屏上亮区先逐渐变小,一旦越过,折射光线的交点后,亮区渐渐变大.故D正确;故选:BD3.如图,一个棱镜的顶角为θ=41.30°,一束白光以较大的入射角从棱镜的左侧面射入,在光屏上形成从红到紫排列的彩色光带,各色光在棱镜中的折射率和临界角见表.当入射角逐渐减小到0°的过程中,彩色光带的变化情况是()色光红橙黄绿蓝紫折射率 1.513 1.514 1.517 1.519 1.528 1.532临界角/(°)41.370 41.340 41.230 41.170 40.880 40.750 A. 紫光最先消失,最后只剩红光、橙光 B. 紫光最先消失,最后只剩红光、橙光、黄光C. 红光最先消失,最后只剩紫光D. 红光最先消失,最后只剩紫光、蓝光【答案】A【解析】【解答】解:由表格数据看出,紫光的折射率最大,临界角最小,当入射角θ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光线射到棱镜右侧面的入射角减小,紫光的入射角最先达到临界角,发生全反射,最先消失.当入射角θ减小到零时,光线射到棱镜右侧面的入射角等于α=41.30°,小于红光与橙光的临界角,所以这两种光不发生全反射,仍能射到光屏上.故最后光屏上只剩下红、橙两种色光.故A正确.故选A4.如图是一个圆柱体棱镜的截面图,图中E、F、G、H将半径OM分成5等份,虚线EE1、FF1、GG1、HH1平行于半径ON,ON边可吸收到达其上的所有光线.已知该棱镜的折射率n= ,若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并覆盖OM,则光线()A. 只能从圆孤NF1射出B. 只能从圆孤NG1射出C. 可能从圆孤G1H1射出D. 可能从圆孤H1M射出【答案】A【解析】【解答】解:由临界角公式sinC= 得:sinC= .设圆弧的半径为R,RsinC= R,则当光线从F点入射到圆弧面F1点时,恰好发生全反射.当入射点在F1的右侧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将发生全反射,光线将不能从圆弧射出.当入射点在F1的左侧时,入射角小于临界角,不发生全反射,光线将从圆弧面射出.所以光线只能从圆弧NF1射出.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5.如图所示,空气中在一折射率为的玻璃柱体,其横截面是圆心角为90°、半径为R的扇形OAB,一束平行光平行于横截面,以45°入射角照射到OA上,OB不透光,若只考虑首次入射到圆弧AB上的光,则圆弧AB 上有光透出部分的弧长为()A. πRB. πRC. πRD. πR【答案】A【解析】【解答】解:光线在AO面折射时,根据折射定律有:=n= ,得:sinr=0.5,可得折射角为:r=30°.过O的光线垂直入射到AB界面上点C射出,C到B之间没有光线射出;越接近A的光线入射到AB界面上时的入射角越大,发生全反射的可能性越大.根据临界角公式:sinC= ,得临界角为:C=45°如果AB界面上的临界点为D,此光线在AO界面上点E入射,在三角形ODE中可求得OD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80°﹣(120°+45°)=15°,所以A到D之间没有光线射出.由此可得没有光线射出的圆弧对应圆心角为90°﹣(30°+15°)=45°所以有光透出的部分的弧长为πR.故选:A6.明代学者方以智在《阳燧倒影》中记载:“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一面五色”,表明白光通过多棱晶体折射会发生色散现象.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增大入射角i,则b光先消失B. 在该三棱镜中a光波长小于b光C. a光能发生偏振现象,b光不能发生D. 若a、b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的遏止电压低【答案】D【解析】【解答】解:A、根据折射率定义公式n= ,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入射角相同,光线a对应的折射角较大,故光线a的折射率较小,即n a<n b,若增大入射角i,在第二折射面上,则两光的入射角减小,依据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时,才能发生光的全反射,因此它们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故A错误;B、根据折射率定义公式n= ,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入射角相同,光线a对应的折射角较大,故光线a的折射率较小,即n a<n b,则在真空中a光波长大于b光波长,故B错误;C、只要是横波,均能发生偏振现象,若a光能发生偏振现象,b光一定能发生,故C错误;D、a光折射率较小,则频率较小,根据E=hγ,则a光光子能量较小,则a光束照射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小,根据qUc= ,则a光的遏止电压低,故D正确;7.打磨某剖面如图所示的宝石时,必须将OP、OQ边与轴线的夹角θ切割在θ1<θ<θ2的范围内,才能使从MN 边垂直入射的光线,在OP边和OQ边都发生全反射(仅考虑如图所示的光线第一次射到OP边并反射到OQ边后射向MN边的情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θ>θ2,光线一定在OP边发生全反射 B. 若θ>θ2,光线会从OQ边射出C. 若θ<θ1光线会从OQ边射出 D. 若θ<θ1光线会在OP边发生全反射【答案】D【解析】【解答】解:AB、从MN边垂直入射,由几何关系可知光线射到PO边上时的入射角i= ﹣θ,据题:θ在θ1<θ<θ2的范围内,才能使从MN边垂直入射的光线,在OP边和OQ边都发生全反射,说明临界角C的范围为:﹣θ2<C<﹣θ1.若θ>θ2,光线在PO上入射角i= ﹣θ<﹣θ2<C,故光线在OP边一定不发生全反射,会从OP边射出.故AB错误.CD、若θ<θ1,i= ﹣θ>﹣θ1>C,故光线在OP 边会发生全反射.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光线OQ边上入射角i′较大,光线会在OQ边发生全反射,故C错误,D 正确.故选:D.三、解答题8.如图所示,横截面为半圆形的某种透明柱体介质,截面ABC的半径R=10cm,直径AB与水平屏幕MN垂直并与A点接触.由红光和紫光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沿半径方向射向圆心O,已知该介质对红光和紫光的折射率分别为n1= 、n2= .①求红光和紫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比;②若逐渐增大复色光在O点的入射角,使AB面上刚好只有一种色光射出,求此时入射角的大小及屏幕上两个亮斑的距离.【答案】解:①根据v= 得:红光和紫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比= =②紫光的折射率比红光的大,由sinC= 知紫光的临界角比红光的小,当增大入射角时,紫光先发生全反射,其折射光线消失.设紫光的临界角为C.则sinC= =得C=45°此时入射角i=C=45°红光入射角也为i,由n1=可得sinr=两个亮斑的距离为:d=R+代入数据解得d=(10+5 )cm答:①红光和紫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比为:2;②两个亮斑间的距离为(10+5 )cm.9.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点光源S到玻璃平行砖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为d,玻璃砖的厚度为,从S发出的光线SA以入射角θ=45°入射到玻璃砖上表面,经过玻璃砖后从下表面射出.已知沿此光线传播的光从光源S到玻璃砖上表面的传播时间与在玻璃砖中传播时间相等.求此玻璃砖的折射率n和相应的临界角C?【答案】解:据题意得光从光源S到玻璃砖上表面的传播时间: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设光进入玻璃砖的折射角为γ,光在玻璃砖中传播时间:由折射定律得:n=由于t1=t2,所以联立以上各式解得:γ=30°,又根据临界角定义可得:所以可得:C=45°答:此玻璃砖的折射率和相应的临界角45°.10.如图所示,一束截面为圆形(半径R=1m)的平行紫光垂直射向一半径也为R的玻璃半球的平面,经折射后在屏幕S上形成一个圆形亮区.屏幕S至球心距离为D=(+1)m,不考虑光的干涉和衍射,试问:①若玻璃半球对紫色光的折射率为n= ,请你求出圆形亮区的半径;②若将题干中紫光改为白光,在屏幕S上形成的圆形亮区的边缘是什么颜色?【答案】解:①如图,紫光刚要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光线射在屏幕S上的点E,E点到亮区中心G的距离r就是所求最大半径.设紫光临界角为C,由全反射的知识:sinC=由几何知识可知:AB=RsinC= .OB=RcosC=RBF=ABtanC=GF=D﹣(OB+BF)=D﹣又=所以有:r m=GE= AB=D ﹣nR,代入数据得:r m=1m.②将题干中紫光改为白光,在屏幕S上形成的圆形亮区的边缘是紫色.因为当平行光从玻璃中射向空气时,由于紫光的折射率最大,临界角最小,所以首先发生全反射,因此出射光线与屏幕的交点最远.故圆形亮区的最外侧是紫光.答:①圆形亮区的最大半径为1m.②屏幕S上形成的圆形亮区的最外侧是紫光.11.如图所示,ABCD是一直角梯形棱镜的横截面,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束光线由O点垂直AD边射入.已知棱镜的折射率n= ,AB=BC=8cm,OA=2cm,∠OAB=60°.①求光线第一次射出棱镜时,出射光线的方向?②第一次的出射点距C点多远?【答案】解:①因为sinC= ,临界角C=45°第一次射到AB面上的入射角为60°,大于临界角,所以发生全发射,反射到BC面上,入射角为60°,又发生全反射,射到CD面上的入射角为30°根据折射定律得,n= ,解得θ=45°.即光从CD边射出,与CD边成45°斜向左下方.②根据几何关系得,AF=4cm,则BF=4cm.∠BFG=∠BGF,则BG=4cm.所以GC=4cm.所以CE= cm.答:①从CD边射出,与CD边成45°斜向左下方②第一次的出射点距cm.12.某光学元件的折射率n= ,上半部为直角三角形,∠BAC=30°,下半部为半圆形,半径R=20cm,现有一平行光束以45°的入射角射向AB面,如图所示,求该光学元件的圆面上有光射出部分的圆弧的长度(不考虑盖光学元件内部光的二次反射)【答案】解:光路图如图所示:根据折射定律,则有:n=由几何关系可知,i=45°,且n= ,故得r=30°可知,折射光线垂直AC射向圆弧面设射到圆弧上的光临界角为C,则有:sinC=得C=45°如图,光线恰好在D点和E点发生全反射,根据几何关系知,DE段圆弧上有光线射出,且∠DOE=90°所以圆面上有光射出部分的圆弧的长度:L= •2πR= = cm=31.4cm13.如图所示,一圆柱形桶的高为d,底面直径d.当桶内无液体时,用一细束单色光从某点A沿桶口边缘恰好照射到桶底边缘上的某点B.当桶内液体的深度等于桶高的一半时,任然从A点沿AB方向照射,恰好照射到桶底上的C点.C、B两点相距,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3.0×106m/s,求:(i)液体的折射率n;(ii)光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v.【答案】解:(i)光线在液面上的入射角正弦:sini= =折射角的正弦:sinr= =则折射率n= =(ii)根据公式n=得v= = ≈1.9×108m/s14.如图所示,在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有一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周的柱状玻璃体OPQ,OP=OQ=R,一束单色光垂直OP面射入玻璃体,在OP面上的入射点为A,OA=,此单色光通过玻璃体后沿BD方向射出,且与x轴交于D点,OD= R求:①该玻璃的折射率是多少?②将OP面上的该单色光至少向上平移多少,它将不能从PQ面直接折射出来.【答案】解:①在PQ面上的入射角sinθ1= = ,得到θ1=30°由几何关系可得OQ=Rcos30°=QD=OD﹣OQ= ﹣= ,则∠BDO=30°,θ2=60°所以折射率n= =②临界角sinC= =从OP面射入玻璃体的光,在PQ面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刚好发生全反射而不能从PQ面直接射出.设光在OP面的入射点为M,在PQ面的反射点为N OM=ONsinC=至少向上平移的距离d=OM﹣OA= ≈0.077R15.折射率n=2的玻璃球半径为R,O为球心,将玻璃球切掉一部分,形成一个球缺,如图所示,球缺的高度h= R.与球缺截面面积相同的均匀光柱垂直截面射入球缺,求光第一次射到球缺下方的界面时,透出的光的能量(不考虑透光位置光的反射)与入射光柱光的能量之比.【答案】解:如图所示.由sinC= = 得:全反射临界角C=30°由几何关系得R2=RsinC= R由题意可得θ=30°R1=Rcosθ= R透出的光柱能量与入射光柱的能量之比就是两光柱截面积之比.则得= = = = =答:透出的光的能量与入射光柱光的能量之比是1:3.16.如图为半圆形玻璃柱的截面图,半圆形玻璃柱半径为R,平行于直径AB的单色光照射在玻璃柱的圆弧面上,其中一束光线经折射后恰好通过B点,已知玻璃柱对单色光的折射率为①求该束光线到AB的距离;②试说明,入射光线经过折射后,直接照射到CB段弧面上的折射光线,不可能在CB段弧面上发生全反射.【答案】解:①设离AB边距离为d的光线折射后刚好射到B点,设此光线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有i=2r根据光的折射定律有n= ,即= ,得:r=30°由几何关系可得该束光线到AB的距离为:d=Rsini=R②设折射后折射光线在圆弧面BC上的入射角为β,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此折射光在CA弧面上折射角也为β,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光线一定会从CB段弧面上出射,不可能发射全反射.答:①该束光线到AB的距离是R;②证明见上,17.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斜边AB=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 .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求:(1)一条光线以45°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右侧射入棱镜,画出光路图,并求光线从棱镜射出的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来路返回的情况).(2)一条光线以45°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左侧射入棱镜,画出光路图,并求光线从棱镜射出的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路返回的情况).【答案】(1)解:设AC面上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由折射定律得:n= …①解得:r=30°…②光线以45°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右侧射入棱镜时,根据几何知识得知,光线与AB垂直,光路图如图1所示.设出射点F,由几何关系得:AF= a…③即出射点在AB边上离A点a的位置.(2)解:光线以45°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左侧射入棱镜时,光路图如图2所示.设折射光线与AB的交点为D.由几何关系可知,在D点的入射角:θ=60°…④设全反射的临界角为C,则:sinC= …⑤由⑤和已知条件得:C=45°…⑥因此,光在D点全反射.设此光线的出射点为E,由几何关系得∠DEB=90°BD=a﹣2AF…⑦BE=DBsin30°…⑧联立③⑦⑧式得:BE= a即出射点在BC边上离B点a的位置.18.如图所示,ABCD是一玻璃砖的截面图,一束光与AB面成30°角从AB边上的E点射入玻璃砖中,折射后经玻璃砖的BC边反射后,从CD边上的F点垂直于CD边射出.已知∠B=90°,∠C=60°,EB=10cm,BC=30cm.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求:(1)玻璃砖的折射率;(2)光在玻璃砖中从E到F所用的时间.(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解:光在三棱镜中传播的光路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i=60°,r=∠BQE=∠CQF=30°由折射定律得:n= = = ;(2)解:由v= ,得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v=×108m/s;=由几何关系得=2 =20cmcos30°=(﹣)cos30°=(15 ﹣15)cm则光在玻璃砖中从E到F所用的时间t= =1.8×10﹣9s19.如图所示,ABC为一透明材料制成的柱形光学元件的横截面,该种材料的折射率n= ,AC是一半径为R 的圆弧,O为圆弧面圆心,ABCO构成正方形,在O 处有一点光源,从点光源射入圆弧AC的光线,进入透明材料后首次射向AB或BC界面直接射出.下面的问题只研究进入透明材料后首次射向AB或BC界面的光线,已知AB面上的P点到A点的距离为R.求:(1)从P点射出的光线的折射角;(2)AB和BC截面上没有光线射出部分的总长度.【答案】(1)解:设射向P点的光线入射角为θ1,由几何关系有:θ1=∠AOP=30°根据折射定律有:=解得:θ2=60°(2)解:设材料的临界角为C,射向M点的光线恰好发生全反射,则有:sinC=AB截面没有光线射出部分的长度为:BM=(1﹣tanC)=(1﹣)R根据对称性知,两截面上没有光线射出部分的总长度为:l=2(1﹣)R代入解得:l=(2﹣)R或0.59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折射与反射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39分)1、关于光的反射定律,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反射定律只适用于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情况B、光在两种物质交界面上发生折射时,光的反射定律就不成立了C、在发生漫反射时,只有部分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D、光在任何形状的物体表面上反射时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2、早晨的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光线会发生弯曲,关于这个问题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是地球周围的大气层不均匀所导致的B、这是光被大气层反射的结果C、这是光在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发生的折射现象D、这是一种视错觉,实际上光在任何时候都是沿直线传播的3、用笔尖贴着镜面时,笔尖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为6毫米,则镜子的厚度为()A、3毫米B、6毫米C、12毫米D、1毫米4、当物体从距凸透镜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向3倍焦距处的过程中,物体的像距将()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5、物体在凸透镜前20厘米的地方,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若将物体放在这个凸透镜前10厘米处,所成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6、下列例子中,不能选用凹面镜的是()A、探照灯的反光镜B、医生检查病人耳道用的反光镜C、汽车上的观后镜D、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镜7、烛焰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若用硬纸片盖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将( )A、只剩下半部分B、完全消失C、只剩上半部分D、仍然完整8、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在方形孔上,那么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A、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B、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C、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D、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9、放映幻灯时,要使银幕上所成的像变小一些,应采取下面哪个方法()A、减小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B、增大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C、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D、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1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放大清晰的像,如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其他不动,将凸透镜向蜡烛方向移动B、其他不动,将光屏向凸透镜方向移动C、其他不动,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D、其他不动,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11、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能用光屏收集到,虚像不能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实像则相反C、实像一定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D、实像有放大和缩小的,而虚像都是放大的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白纸上写红色的字在红色灯光下很难辨认B、白纸在绿色灯光下看起来仍是白色的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颜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D、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如果比例适当会是白色13、某人以1 m/s的速度垂直于镜面走向平面镜,则他在镜中的像靠近人的速度是()A、0.5 m/sB、1 m/sC、2 m/sD、4 m/s14、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1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原来的入射角是( )A、35°B、45°C、60°D、25°15、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MN的夹角是30°,如果保持入射光线不动,使平面镜绕入射点沿顺时针转动10°,则反射光线转动了( ).A、40°B、20°C、10°D、5°16、激光是今后战争中的有效武器.有关它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中飞机在攻击隐藏的潜艇时,激光炮应瞄准所看到的目标B、海中的潜艇用激光炮攻击空中飞机时,应瞄准目标的下方C、地面上的激光炮,瞄准空中的飞机就能击中目标的上方D、在地面上用激光炮攻击飞行的飞机时,应瞄准目标的正前方17、从平面镜内看到一台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如图23所示,此时的实际时刻( ).A、10点10分B、1点50分C、2点50分D、11点10分18、若从平面镜中看到汽车号码为"10---18",则该汽车的号码为( )A、81----01B、10---18C、01—18D、18—1019、小猫在平静的池塘边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像,图24中正确的是()20、渔民钗鱼时,渔钗对准鱼的()A、正上方B、正下方C、看到鱼的位置D、看到鱼的侧面21、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
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 )A、把台灯换为吊灯B、把台灯放到正前方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22、图中,能正确地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情况是( )23、如图所示,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24、把一枝竹筷插入水中,所见到的现象应是图中的( )25、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线从空气到水中传播的路径,依图可判断出折射角是( )A、QOCB、∠NOCC、∠POAD、∠QOB26、如图所示,A点发出的光通过水面射向B点,光的传播路线为AOB,如果一束激光要从B点射到A点,则激光的入射方向是()A、BC方向B、BO方向C、BD方向D、以上方向均可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光在________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自然界中的月食和日食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 造成。
2、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互垂直,入射角是_________度,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反射面时,反射角为__________度。
3、站在平静的湖面,既可以看到水中映出蓝天白云,也可以看到水中的鱼,前者是由于_________形成的后者是由于_________形成的。
4、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一些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发生了__________的缘故,黑板“反光”则是发生了_____________ 。
5、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0,则反射角为_______。
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20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 。
6、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___2倍焦距时,能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时,能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7、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 镜;幻灯机的幻灯片应放在离镜头__________之间,能______________ 的实像。
8、小孔和凸透镜都可以成实像,小孔成的实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而凸透镜成的实像是通过凸透_________光线实际的会聚而成的。
9、一个人立于平面镜前1米处,则像和人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如果人以1米/秒的速度背离镜面方向运动2秒,则人与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 。
10、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一个烟囱的影长为15米,与此同时一根直立的米尺的影长为米,那么该烟囱的实际高度为___________。
11、、物理之美,无处不在.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了而成的像,太阳实际上是在图21中的位置.(填“甲”或“乙)12、一条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若保持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而将平面镜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角,则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13、图中,A、B、C是空气和水中的三条光线,OA是其中一条的折射光线,则是OA的入射光线。
14、如图有一束光从某种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在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其中入射角是度,折射角是度。
三、作图题(21分)1、如图所示,由发光点S发出的光射到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A点,试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2、图A中,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AA B3、图B中,B为隧道中的一堵墙,墙的左边有一激光器发出一束激光经平面镜MN反射后恰好经过A点,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一条符合要求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四、问答题(12分)1、太阳光从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500秒才能到达地球,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有多远(5分)2、潜水员在水中看到岸上的景物要比实际的景物高些还是矮些呢为什么请画出光路图加以说明(7分)五、能力提高(10分)如图所示,某单色平行光束射入每个方框,通过方框中若干平面镜的反射后,又从方框里射出来,试在方框内画上平面镜的位置和光路图光的反射和折射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5 D A A B B 6—10 C D D A C 11—15 A B C A C 16—20 B A A C B 21—26 C B D C B B二、填空题1、均匀介质、直线传播2、45 、03、光的反射、光的折射4、漫反射、镜面反射5、600、8006、大于、1倍焦距、2倍焦距7、凸透、1倍焦距到2倍焦距、放大倒立8、直线传播、折射9、2米、6米10、30米11、折射乙12、70°13、BO14、40°30°三、作图题1、 2 、3、AAS'四、问答题1、×1011米2、高些,这是因为光的折射,岸上的景物反射的光右空气进入水面时发生折射后才进入潜水员的眼中,看起来就觉得这些光线好像是从折射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射来的,所以在水中看岸上的景物要比实际的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