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为人民服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体会作者围绕中心逐层论述的思路。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含义。
【教学流程】
一、发谈话,引出课题
你听过“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吗?对这句话你了解多少?
(挖掘学生已知,自然引入,利于找准教学活动的切入点。)
3、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把文中出现的优美词句抄写在积累笔记上。
2、填空,并体会这些句子的特点: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为人民服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要求】
1、自学本课的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3、深入阅读理解,体会文章逐层展开论述的思路。
二、初读课文习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含义。
2、再读课文,对课文的内容和体裁进一步认识:
⑴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自由交流对文章中心内容的理解,初步理清文章的层次。
⑵交流收集到的议论文写作常识性材料,了解文章论述上的特点,通过读书,加深体会。
(读书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所在,但读书活动不是机械的照本宣科或简单重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增强读书的目的性,在读书中理解,在读书中提高,在读书中体验。)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最新3篇)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最新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这次牛牛范文为您整理了3篇《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3.学会本课生字。
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3、4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教学过程(一)学生自己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二)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音。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课文当中有些字的字音需要特别引起注意。
如悼读d4o,不读di4o;炊读chu9,不读cu9,应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练习时可以采用选择正确读音的形式。
如: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本课共有4个生字,数量不多。
其中有3个字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来记忆。
如:这样可以利用熟字帮助学生很快记住生字。
3.课堂讨论识记难字的方法。
应该注意鸿字由三部分构成,是一个左中右结构的字,不要把氵误写成冫。
鼎字比较难写,可分成这样两部分来记:目和,记忆这部分时应抓住这部分左右基本对称的特点。
特别要强调这个字的笔顺:目、鼎。
(三)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质疑。
可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提出来小组讨论或查字典,在小组中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提出来集体讨论。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优秀教案(通用5篇)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优秀教案(通用5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篇一】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读准“剥削、追悼”等10个词语,学习“鼎”字的书写和意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2、了解文章是演讲词,属于议论性文章,能够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及围绕观点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学习引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并尝试运用。
4、抓住重点词,理解中心论点的含义。
理解死的不同意义,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生死教学重点:了解文章是演讲词,属于议论性文章,能够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知道围绕观点从哪几方面写的。
学习引用、对比、举例子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尝试运用论证方法完成练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演讲词。
1944年,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主席针对这一情况,做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
“为人民服务”这一信念从20世纪40年代一直到今天,经历了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但它依然经久不衰、深入人心,请同学们有力而响亮地再读课题——为人民服务。
二、检查预习文中有些不太容易读准的词语你能读正确吗?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强调“剥削”等难读的词语。
2、指导“鼎”的笔顺。
“李鼎铭”的“鼎”是能代表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字。
(出示鼎的图片或者放在宗庙作铭记功绩的礼器。
后来“鼎”字又引申出多种意义(出示ppt),学生组词。
这个字笔画较多,笔顺易错,仔细看老师怎么写。
师范写,生书空,写一个带“鼎”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把握内容同学们,既然这篇课文是演讲词,那么演讲是有目的的,演讲者在演讲中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让听众形成共识。
请几位同学读读这篇课文,想想毛主席在文章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哪里直接提出并解释了这个观点?引出第一自然段)1、出示句子: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专题范文]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10篇_0
[专题范文]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10篇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体会的思想感情。
2、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3、在理解课文思想资料的基础上,使学生受到“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体会思想资料。
2、如何感受主席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聚情感1、这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国庆60周年庆典的阅兵式盛况。
(多媒体播放:国庆阅兵盛况)2、同学们,“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从上个世纪开始,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依然永恒不衰。
就是我们这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
来,整齐响亮地读一遍!(板书课题:为人民服务)3、介绍写作背景这篇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主席参加一名普通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在会上发表的一篇著名演讲。
那你们对张思德有哪些了解呢?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初识张思德二、了解体裁,掌握学习方法1、师导:在半个小时的演讲中,主席没有看稿,却字字珠玑、慷慨激昂、一气呵成。
而且,丰富的肢体语言更增添了演讲的感染力。
2、同学们预习过课文,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很个性?它到底是一篇什么样的呢?对,这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既不是写人,也不是记事,它很特殊,这种文体就是议论文。
[板书:议论文]介绍议论文:它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细致的描述,没有华丽的词藻,它跟你讲道理,分析问题,它有的是深刻的思想。
你们明白吗?这是咱们小学阶段遇到的第一篇议论文.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议论文的观点是什么?课文围绕这个观点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读后交流:这篇论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就应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4、了解议论文的学习方法那里要个性跟大家介绍个规律,这议论文、演讲辞啊,每一段话都有要说的重点、要点,这些重点要点呢,大多含在每一段话的开头或者结尾。
只要你掌握了这个规律,再难的议论文也会引刃而解。
《为人民服务》教案
《为人民服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含义,认识到为人民服务的意义和价值。
2. 培养学生热爱人民、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为人民服务的方法和途径。
二、教学内容1. 讨论为人民服务的意义:让学生通过讨论,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他人的服务,从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2. 学习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让学生感受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激发学生乐于奉献的情感。
3. 探索为人民服务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人民服务,讨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何实践为人民服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为人民服务的意义,培养学生热爱人民、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难点:引导学生学会为人民服务的方法和途径。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为人民服务的话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先进人物的事迹,让学生感受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引导学生学习先进人物的行为。
3. 实践指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人民服务,讨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何实践为人民服务。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先进人物事迹材料。
2. 准备讨论题目和讨论指南。
3. 准备实践指导材料。
教案剩余章节将在稍后提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先进人物的事迹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对为人民服务的兴趣。
2.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为人民服务的理解和感受。
3. 学习:介绍一些先进人物的事迹,让学生学习他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行为。
4. 实践指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为人民服务,提供一些实践指导和建议。
5.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强调为人民服务的意义和价值。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的积极参与和表达。
2.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来评估学生对为人民服务意义的理解。
3. 学生行动力: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变化,评估学生实践为人民服务的情况。
六年级语文《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最新7篇
六年级语文《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最新7篇《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篇一一、设计思路这篇文章出自毛泽东1944年的一次演讲,影响很深远。
教法上以朗读体会、比较鉴赏为主。
二、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阅读,初步领会讲演稿的特点。
2.通过熟读背诵,领略毛泽东政论文的语言风格。
3.结合文章和自己的阅历,理解为人民服务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60多年前,一个烧炭战士因炭窑倒塌而牺牲,让一代伟人吟诵出光焰万丈的名篇,它照耀了过去也温暖着今天。
这就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普通士兵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为人民服务》的讲话。
(二)整体把握1.从演讲思路上切入:毛泽东那天讲话时手里没有讲稿,却思路严谨。
朗读课文,说说他讲话的主旨是什么,有哪几个要点,观点和材料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明确:(1)讲话主旨:为人民服务。
鲜明集中的主题(话题),是演讲成功的首要因素。
(2)找段落中心句:演讲稿的中心句多在每段开头,但又不绝对。
本文三、四两段首尾句都是中心句。
(3)明确文章思路:本文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思路展开。
因前两者不证自明,故怎么办是重点。
文章围绕哀悼的话题,层层递进,构成了严谨的总分总结构。
严谨的结构是演讲成功的重要保证。
2.从人称代词上切入:本文的人称代词和指称人的名词用得较多也很有分寸。
如:我们(的队伍)、人民、张思德、李鼎铭、替法西斯卖力的(人)、别人、你、他、中国人民、他们、全民族、老百姓、村上的人。
称呼背后体现着作者的阶级分析思想、革命策略和党的方针政策,也体现出作者高超的语言策略。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揣摩体会不同词语背后的感情色彩。
3.从文本比较上切入:本文与《纪念白求恩》有何异同?小组讨论,作多角度探究比较:相同点:①体裁都是议论文(演讲);②时间都在抗战时期;③都用了道理论证、事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④都是红色经典著作。
不同点:①时间背景;②对象;③场合;④听众;⑤方式;⑥开头结尾;⑦语言风格。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教案完整版
一师一优课材料(6)教学设计《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利用课后注释和查字典的方式疏通文意。
2.培养朗读、背诵文言文的能力,比较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培养朗读、背诵文言文的能力,比较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的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过程:1.作者介绍列子,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郑国人。
思想上崇尚虚无飘渺,生前被称作“有道之士”。
古书中有他御风而行的记载,这是他潇洒的一面。
然而现实中的列子则时常处于困顿之中。
《庄子》中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
但他穷得非常有骨气。
当郑国大官员派人给他送来粮食时,他坚决地辞而不受。
《列子》共八卷,本文选自《列子·汤问》,也有人认为,《列子》一书并非列御寇所作,可能是后人假托的。
2、初步感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3、主要内容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
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4、回答问题(1)太阳是远是近,两小儿各有不同的结论,其根据是什么?一是根据视觉判断,距离近则物体形状大,远则物体形状小。
一是根据感觉推论,靠近热源就感觉热,远离热源就感觉凉。
(2)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因为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会不一致。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白座小学胥海先教材分析《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属论说文范畴。
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
语言通俗、自然、朴实。
学情分析文章有些句子含义深刻,这有益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提高认识水平。
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掌握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联系上下文理解等学法自我领悟。
同时,学习本课,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见解,谈认识上的提高,以求收到教育内化的效果学习目标根据道德课堂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的学习目标:1、读读写写“剥削、兴旺、解救、哀思、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
结合课文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2、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教法学法: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多读,多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所蕴含的道理,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点学习重点: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学习难点: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阐明的启示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聚情感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国庆60周年庆典的阅兵式盛况。
(多媒体播放:国庆阅兵盛况)2、同学们,“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从上个世纪开始,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依然永恒不衰。
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
来,整齐响亮地读一遍!(板书课题:为人民服务)3、介绍写作背景这篇文章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主席参加一名普通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在会上发表的一篇著名演讲。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深刻领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感受作者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述的思路。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段落。
4、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2、教学难点(1)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2)领悟作者围绕主要观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问题引导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历史资料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为人民服务”这个词。
那么,你是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呢?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毛泽东同志的著名演讲——《为人民服务》,看看他是怎样阐述“为人民服务”这一理念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思考:这篇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些内容?(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3)引导学生理解“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这句话的含义。
2、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述“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一观点的?(3)结合文中列举的张思德同志的事例,体会他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伟大意义。
3、学习第三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3)理解“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这句话的含义。
(人教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优秀教学设计
4.情感体验,内化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从课文中汲取精神力量,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5.实践活动,巩固成果:课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社区志愿服务、关爱弱势群体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巩固所学成果。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难点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使他们能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深入挖掘课文内涵。
-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策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毛泽东同志的为民情怀,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难点是引导学生将这种情感态度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并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践。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毛泽东同志是如何践行“为人民服务”的?
- “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具有哪些现实意义?
-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热烈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四)课堂练习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课文《为人民服务》的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历史背景和人物故事;难点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核心思想,学会用事实、道理进行论述。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链、组织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从课文中提取有效信息,帮助他们构建知识体系。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及实录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及实录《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及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1 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大量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为此,在本课的教学中,可以以“为人民服务”的论点为中心统领全文,整合处理教材;指导学生读中感悟,体会文章的论述方法,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课文。
可以把课文的第2自然段作为突破口,体会为人民服务的内涵,理解论证的方法,学生在研究、分析、解读中获得经验。
然后,把自主权交给学生,使其运用所学到的方法,对文中其他自然段进行自学自悟。
在学生掌握主要内容后,进一步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读。
以加深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解,同时认识思路清楚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重点词句的相关课件。
2.《为人民服务》原稿。
3.搜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制作微视频。
学生准备:搜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问题导入,渗透背景1.导入:同学们,当我们漫步于北京新华门时,你们会看到在巨大影壁上有一行金色大字。
(课件出示影壁上的“为人民服务”。
)你们知道这五个字是谁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吗?(板书课题)2.知作者:同学们,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吗?你们对他又了解多少呢?(课件出示毛泽东人物图片。
)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资料,加深对写作背景的理解。
3.析课题:这篇演讲稿是毛***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作的演讲?(学生自由阅读“背景资料”后回答。
)4.识人物:据你们了解,张思德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会令毛***如此敬重?(播放专题影片《张思德》片段,学生汇报感受,教师随机引导并补充。
)5.明背景:(播放微视频)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
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
部编六下第四单元第12课《为人民服务》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六下第四单元第12课《为人民服务》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革、彻”等10个字,会写“革命、解放”等2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2、4自然段。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接受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资料,导入新课。
资料介绍: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韶山冲(今属韶山市)人。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诗人,书法家。
主要作品编入《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
(板书:为人民服务)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鸿毛(hóng máo)哀思(āi sī)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课文是围绕什么来讲的?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三方面的意思:(1)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2)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3)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互相关爱,使人民团结起来。
2.毛主席告诉我们,人死的意义有哪两种?(1)为人民利益而死,意义重于泰山;(2)为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意义轻于鸿毛。
四、交流探讨,体会前后关系。
1.思考:(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3)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2.全班交流。
(一切出发点——为人民服务。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掌握了本课的生字、新词和课文大意,懂得了为人民利益而死,意义重于泰山的道理。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及反思语文版
- 进行调查研究:让学生针对社会上存在的不平等、不公正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 撰写心得体会:要求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反思本节课所学内容在自己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七、典型例题讲解
七、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课文中的英雄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请举例说明。
答案:对我来说,“为人民服务”意味着我们应该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为社会做出贡献。一个现实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是参与社区清洁活动,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还增强了社区凝聚力。
例题3:课文中的英雄人物如何影响你的价值观?
答案:课文中的英雄人物让我认识到,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他们的精神激励我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要发挥助人为乐的精神,将“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贯彻到底。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为人民服务”的主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为人民服务的故事或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讲解课文背景和分析英雄人物时,我可能过于强调知识点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精神营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此外,在教学方法上,我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虽然我采用了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显得不够积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计划尝试更多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项目、问题解决任务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人教版五下《为人民服务》课堂教学设计及评析
《为人民服务》课堂教学设计及评析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第十二册第四课第一课时(学习第一、二自然段)设计思路:首先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为人民服务;然后通过自学、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弄清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最后,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深刻领会文中所讲的道理。
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
2、理解文中含义深的语句:“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能力训练点1、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抓住课文的中心,体会作者阐述问题的思路。
●德育渗透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美育渗透点通过讲解课文,让学生理解本文的语言之美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之美。
重点及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学法引导:●教师教法:点拨、引导法。
●学生学法:自主探究,合作研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渗透背景1、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的学习,我们看到了李大钊在刑场上视死如归、郝副营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
今天,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
(板书:演讲)介绍演讲的相关知识:演讲,指在某一特定的场合,面对听众把自己对某一问题或事件的看法较为系统全面地说出来。
演讲时所说的内容就是演讲词。
这一篇是演讲词、演讲稿,属于议论文,在表达上,论点鲜明,偏重于议论,层层深入,语言通俗、自然。
2、当我们漫步于北京新华门就能看到在巨大影壁上的一行金色大字(板书课题)你知道这五个字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你是怎样知道这些资料的?通过课前预习提示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第12课《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第12课《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南安市毓元中学林金朗【学情分析】本文实际上讲的是人活着为什么的问题,是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材料。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学生掌握中心后,进一步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读。
以加深学生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解,同时认识思路清楚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材分析】本文是语文版八下第四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属议论文范畴。
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
语言通俗、自然、朴实。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培养演讲稿的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
从而进一步弄清作者的演讲思路2、理解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方法。
3、背诵第二段4、理解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讨论:本文围绕主题讲了哪些内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张思德的高尚品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重点难点】教学难点:文章难点在于如何理解文章第三段"精兵简政"这一事例与本段中心句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通过通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我们都应当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做到为人民服务。
2、概括能力训练,读懂文章,归纳各段内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你漫步于北京新华门的那段路的时候,你是否注意过那里有一块巨大的影壁,影壁上有一行金色的大字,写的是"为人民服务",那你知道这几个字是谁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么?这是毛泽东提出来的。
在1944年9月8日,张思德牺牲后三天,在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上,毛泽东题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之后,毛泽东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12《为人民服务》第一课时 教案-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情朗读课文,会写本课生字和词语,背诵第2自然段。
2.理解课题对全文的统领作用,把握各自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3.了解主席说明观点的方法,借助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理解课题对全文的统领作用,把握各自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了解主席说明观点的方法,借助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课件,设计好“资料卡”。
2.学生课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填写“资料卡”。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聊一聊毛主席1.出示毛泽东主席的图片:还记得画面上的人吗?我们学过很多有关毛主席的课文,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再次领略伟人的风采。
2.出示三个关键词:这里有三个关于主席的关键词,看到这些关键词你分别想起了哪些课文?预设1:领袖——《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预设2:诗人——《七律·长征》——在历经了千难万险的长征后,毛主席写了《七律·长征》这首诗让我们一起朗诵!预设3:父亲——《青山处处埋忠骨》——面对爱子牺牲的消息,主席悲痛万分,此时我们看到了一位深爱孩子的父亲;在面对爱子的遗骨是否归葬祖国这一问题时,他最终选择把儿子的遗骨留在朝鲜。
此时,我们又看到了一位伟大的父亲。
一、导入新课,理解课题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与毛主席有关,准备好上课了吗?一起读课题。
同学们,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1944年9月8日所作的演讲。
也就是说,这篇课文是一篇演讲稿。
2.理解课题。
(1)提问:什么是“为人民服务”?预设:无私地帮助别人。
(2)出示学习提示1:同学们,课文中有一句话为我们解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请打开书,默读课文,找一找“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涵。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为人民服务》第一课时-【通用,经典教学资料】
《为人民服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读写写“剥削、兴旺、解救、哀思、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2、熟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定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述的。
教学难点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联系前文,导入新课1、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
缅怀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
今天,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
(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
3、你在哪儿见过或者听过这句话?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如: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谁要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二、检查自学1、认读生字词:“剥.削兴.旺哀思炊事员轻于鸿毛李鼎铭精兵简政死得其所”(注意着重号的多音字)出示“鼎”图片,象形字及楷书,指导书写。
2、释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五湖四海死得其所三、初步读文,感知文本1、初读课文,思考问题。
2、检查自读情况:(1)这篇文章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呀? (学生交流写作背景。
)(2)张思德是何许人?谁能通过自己的课前搜集,谈谈你对张思德的了解。
(学生简介张思德)(3)这篇文章是毛泽东主席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做的演讲(板书:演讲辞)(图片演示主席演讲的各种姿态。
)在半个小时的演讲中,主席没有看稿,却字字珠玑、慷慨激昂、一气呵成。
而且,丰富的肢体语言更增添了演讲的感染力。
(4)同学们预习过课文,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生汇报后,师小结: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既不是写人,也不是记事,这种文体就是议论文。
(板书:议论文) 它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细致的描写,没有华丽的词藻,它跟你讲道理,分析问题,它有的是深刻的思想。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节主题活动《为人民服务》,设计意图在于通过活动,让孩子们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含义,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含义,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含义,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难点: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卡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发生在幼儿园里的真实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到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
故事讲述一名小朋友在幼儿园里主动帮助他人,得到了大家的赞扬和感谢。
2. 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为人民服务”的含义,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
3. 小组讨论: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为人民服务,并以卡片的形式记录下来。
4. 实践环节:让孩子们分成小组,选择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小任务,如整理教室、帮助清洁工阿姨打扫卫生等。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孩子们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5. 分享环节: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实践经历,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对方的长处。
五、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孩子们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含义,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 难点: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多为人民服务,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这节主题活动,我希望孩子们能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为他们将来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人民服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彻底、司马迁、鸿毛、兴旺、目标、炊事员、送葬、哀思。
2、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这类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难点是如何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怎样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1.一进北京大门,朱红的影壁墙上“为人们服务”这五个金黄的大字便映入眼帘了。
同学们已经查找了一些资料,谁来告诉大家,这几个字是谁题写的?
《为人民服务》(板题)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张思德是什么人?谁来介绍?(指名介绍)
二.新授课:
1.请同学们看自学要求:(课件1)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真读课文,看文章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3)把自己觉得含义深刻的句子划下来,并想想从中体会到什么。
(4)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按要求自学,同桌交流。
3、交流: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根据回答,板书)
宗旨
死的意义
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团结,战斗
寄托哀思,团结人民
4、质疑问难。
5、把你划出的含义深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三、总结。
在这节课的最后,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让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牢牢地记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