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心理学》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康复心理学教学大纲

康复心理学教学大纲

康复心理学教学大纲(供运动康复本科专业使用)前言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按照教育部有关教材编写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实用性为基本原则而制定,力求科学严谨、简明扼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用性。

医学心理学是一门医学与心理学交叉的学科,康复心理学又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康复心理学》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医学模式的特征,熟悉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康复、转归之间的相互作用,掌握康复对象的心理特征、康复治疗手段对康复对象心理的影响,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康复对象,使康复对象更好的回归社会。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康复心理学的学习,初步掌握康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康复心理健康技术和方法,并用这些理论和方法解决康复对象的一般心理问题。

在临床康复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临床康复水平。

一、学时分配表: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引论掌握:言语治疗的基本概念、言语的处理过程、言语-语言障碍的分类。

熟悉:如何进行言语治疗、言语治疗的原理。

了解:言语治疗的历史。

重点:言语的处理过程、言语-语言障碍的分类、言语治疗的原理。

难点:言语的处理过程、言语-语言障碍的分类。

第二章失语症掌握:失语症的临床表现、预后和类型、失语症的评测方法、言语训练方法。

熟悉:失语症的病因、失语症的鉴别诊断、失语症的治疗、康复、Schuell刺激疗法、小组治疗、重度失语症的训练。

了解:言语失用与口失用的治疗、促进实用交流能力的训练、阅读理解训练、文字表达训练。

重点:失语症的临床表现、预后和类型、失语症的评测方法、言语训练方法。

难点:失语症的临床表现、预后和类型、失语症的评测方法、言语训练方法、失语症的病因、失语症的鉴别诊断、失语症的治疗、康复、Schuell刺激疗法、小组治疗、重度失语症的训练第三章构音障碍掌握:构音障碍的定义和分类、重度构音障碍的治疗、脑瘫儿童构音障碍的治疗。

熟悉:构音障碍的评定。

(标准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康复心理学 》实践教学标准

(标准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康复心理学 》实践教学标准

《康复心理学》实践教学标准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类别:能力拓展
适用对象: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
总学时: 36 其中实践学时:10
实践项目: 5 个
一、实践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康复心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进一步验证理论教学中的所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

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今后从事康复训练,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二、实践的目标
(一)技能目标
(1)熟悉残疾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常见行为问题的处理、康复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社会因素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2)掌握对残疾人进行心理康复教育的原理与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加深对康复心理学有关理论的理解
(2)熟悉实训项目的基本原理以及操作的具体程序;
(3)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形成规范的实验报告;
(三)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患者有同情心和耐心,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和困难,设法帮助改善;
(2)尊重患者,鼓励其充分发挥潜能,促进患者心理康复。

(3)具有团结合作精神,能与同学互助合作,在心理康复团队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教学资料
五、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
考核依据::撰写《康复心理学实践报告》
考核办法:学生提交 5 份《康复心理学》实验报告,按实验报告质量逐份评分作为平时成绩进入课程总成绩。

评分标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的明确性;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的规范性;结果讨论的科学性。

制订人:
审核人:
审定人:。

《康复心理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康复心理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康复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664010课程名称:康复心理学英文名称:Rehabilitation p sychology课程类型: 专业拓展课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 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先修课程:人体发育学、生理学、系统解剖学、临床医学导论、组织学与胚胎学等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康复心理学》是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其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基础性与可操作性、思想性与适用性兼容并存的特点。

本门课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康复心理学的概念和基本内容,明确心理干预在康复医学中的重要性,熟悉不同身心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心理特征,心理问题的评估,心理康复的方法。

培养学社的临床思维和操作理念,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心理干预和不同疾病的心理康复为主要内容。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康复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掌握康复心理学的概念和基本内容;3.掌握康复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康复的几大基本理论;4.了解康复中的社会支持系统,不同角色对康复患者的影响;5.熟悉常用的临床心理评估,不同类别心理量表的适用范围;6.熟悉康复治疗中的心理干预方法,了解常见临床问题的心理治疗干预;7.掌握应激障碍的概念、分类、表现和心理康复方法;8.了解心身疾病的概念、特点以及常见分类;9.熟悉常见心身疾病的心理康复;10.了解躯体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心理特征和心理康复方法;11.了解感觉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心理特征和心理康复方法;12.掌握常见精神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熟悉其康复期的心理问题和干预方法;13.了解特殊群体(老年、特殊儿童、妇女)康复的临床表现,熟悉他们康复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康复方法;14.了解其他临床状况的心理康复。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心理康复的概述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学习任务及授课方式;了解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所占的百分比及最终的考核方式及其分值的比重;2)了解康复心理学的历史及发展,对比和相关学科的关系;3)了解康复心理学的实施与发展;4)了解康复心理学的课程特点和应用。

康复心理学教案第二章

康复心理学教案第二章
4.思维
思维是认识的高级形式,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1)思维的分类:
聚合思维:求同思维、集中性思维。遵从传统的逻辑规则,从已知的信息出发,沿着单一或归一的方向论证推导,探求正确答案的思维模式。
发散思维:扩散思维、辐射思维。在创造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尽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不受已知约束,求得不同的解决办法,衍生各种不同的结果。
(3)抑郁:一种由现实的或预期的丧失而引起的消极情绪,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轻者表现为心情不佳、少言寡语、悲观失望、自我评价低、对外界事物没有兴趣,严重者会悲观绝望,甚至有轻生念头和自杀的行为。
(4)愤怒:人们追求目标愿望受阻,或追求过程中感受到挫折时出现了一种负面情绪反应。
三、影响康复患者心理需要和心理反应的因素
3.挫折:个体因动机行为遇到无法克服的阻碍而体验到的不快、烦恼和沮丧情绪。
(五)个性心理
1.个性倾向性:指一个人具有的意识倾向和对客观事物的稳定态度。人从事各项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需要是基础。
2.个性心理特征
(1)人格:又称个性,是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第一节人的基本心理活动
一、心理学(psychology)是
二、心理的生理基础
1.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①感觉神经元:将感受器收受刺激后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
②运动神经元:将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神经冲动传出至反应器。
③中间神经元(联结神经元):传导神经冲动,只存在脑与脊髓中。
三、人类的心理过程
(2)能力:保证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心理条件,是人格特征的综合表现,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康复心理学》教学大纲

《康复心理学》教学大纲

《康复心理学》教学大纲Ⅰ、课程概况Ⅱ、课程简介1.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康复心理学是针对残疾和慢性健康人群的治疗科学,也是最早应用于临床领域的专业心理学之一。

康复心理学涉及社会心理学、临床和咨询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健康政策和慢性病心理学等,康复心理学如今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临床康复中。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康复心理学的学习,初步掌握康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康复心理健康技术和方法,并用这些理论和方法解决康复对象的一般心理问题。

在临床康复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临床康复水平。

2.教学组织与方法:教学方法方面要重视运动学与其它各科的内在联系,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循序渐进原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形象化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要求,融入典型的临床病例教学,用幻灯片、录相、模型等多媒体手段进行展示,使学生易于理解、加强记忆。

理论教学:讲授式教学法LBL、问题导向型教学法PBL、启发式教学法、自导式教学法、比较归纳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

实验教学:采用示范教学法、问题导向型教学法PBL、案例导向型教学法CBL、模拟教学法。

3.教学保障:多媒体、模拟教学设备、各种运动康复实验设备。

4.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教学网站①选用教材: 《康复心理学》,李静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康复心理学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张伟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②参考书目:《医学心理学》(第6版),姚树桥,杨彦春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心理学导论》(第13版),库恩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心理学》,戴维•迈尔斯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③教学网站:,等等。

Ⅲ、课时分配安排理论课实验课注:实验类型分为: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

Ⅳ、理论教学大纲第一章康复心理学概述一、教学要求(一)掌握康复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常用研究方法。

《康复心理学》教学内容

《康复心理学》教学内容

《康复心理学》教学内容
本课程旨在介绍康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心理健康与康复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康复过程中应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

以下是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概述:
1. 康复心理学概述
- 康复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领域
- 康复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理论
- 康复心理学的实践方法和技术
2. 康复心理健康评估与诊断
- 康复心理健康评估的重要性和方法
- 康复心理诊断的原则和工具
- 康复心理健康评估与诊断实践案例分析
3. 康复目标设定与干预计划
- 康复目标设定的原则和方法
- 康复干预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康复目标设定与干预计划案例分析4. 康复心理支持与咨询
- 康复心理支持的概念和重要性
- 康复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 康复心理支持与咨询案例分析
5. 康复心理教育与心理训练
- 康复心理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 康复心理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 康复心理教育与心理训练实践案例分析6. 康复心理评估与效果评价
- 康复心理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 康复心理效果评价的指标和方法
- 康复心理评估与效果评价案例分析
以上是《康复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概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康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相关的评估、干预和支持技能,并能够在实践中应用这些技能来促进个体的康复和心理健康。

《康复心理学》课程笔记

《康复心理学》课程笔记

《康复心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康复心理学的定义与内涵1. 定义:康复心理学是研究康复过程中个体心理现象、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的一门应用心理学分支。

2. 内涵:- 交叉学科:融合了心理学、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 目标导向:旨在帮助残疾人士和心理障碍患者适应生活变化,提升生活质量,实现社会融入。

- 实践性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在康复实践中解决具体心理问题。

二、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1. 研究对象:- 康复对象:包括残疾人士、慢性病患者、老年人、事故受害者等。

- 康复专业人员:关注他们在康复工作中的心理状态和服务能力。

2. 研究任务:- 描述和解释康复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 探索心理因素在康复中的作用机制。

- 发展有效的康复心理干预策略。

- 促进康复对象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三、康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描述性研究:- 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康复对象的行为和反应来收集数据。

- 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康复对象的心理状态信息。

2. 相关性研究:- 探索心理变量与康复效果之间的关系。

- 分析不同心理干预措施与康复进程的关联。

3. 实验性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评估特定心理干预措施的效果。

- 模拟实验:在控制条件下研究康复心理问题。

4. 质性研究:- 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个别康复对象的心理体验。

- 焦点小组:收集康复对象和专业人士的深入见解。

四、康复心理学的发展简史1. 起源阶段:- 20世纪初,随着战争致残士兵的康复需求,康复心理学开始萌芽。

- 194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全面康复”概念,心理康复得到重视。

2. 形成阶段:- 1950年代,康复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逐渐形成。

- 1960年代,康复心理学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初步建立。

3. 发展阶段:- 1970年代至今,康复心理学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 国际康复心理学组织成立,专业期刊和会议推动学科发展。

高职康复心理学教案

高职康复心理学教案

高职康复心理学教案课程名称:康复心理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康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学习康复心理学的评估方法和治疗技术。

3. 培养学生对康复心理学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康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评估方法和治疗技术。

2. 难点:如何将康复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康复治疗中。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康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康复心理学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验和实习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康复心理学的评估和治疗过程。

四、教学内容:1. 康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康复心理学的评估方法,包括心理测量、访谈和观察等。

3. 康复心理学的治疗技术,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等。

4. 康复心理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身体残疾、心理障碍、儿童康复等。

5. 康复心理学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和实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或故事引入康复心理学的主题。

2. 讲解:讲解康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3. 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康复心理学的应用。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实践:通过实验和实习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康复心理学的评估和治疗过程。

6. 总结: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作业和复习任务。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康复心理学》(高职高专教材)2. 参考书籍:《康复心理学原理与应用》、《临床康复心理学》等。

3. 多媒体资料:PPT 课件、视频资料等。

4. 实验室设备:心理测量仪器、行为观察设备等。

七、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考试成绩:通过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评价。

3. 实践成绩:根据学生在实验和实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高职院校康复类专业《医学心理学》课程标准研究

高职院校康复类专业《医学心理学》课程标准研究

身 也 应 该 有 较 高 的 心 理 素 质 。 因 此 , 社 区 康 复专 业在 对 毕 业 生 的 “ 身 心 素 质 ”描 述 大 专 业 培 养 的 人 才 在 我 国 主 要 是 对 病 患 进 行 为 “身 心健 康 ,人 格 健 全 ,具 有 完 整 的 生 生 理 康 复 ,使 他 们 能 够 更 快 地 返 回社 会 。 理 、 心 理状 态和 较 强 的社 会 适 应 能 力 ” 。 但 在 临 床 康 复 实 践 的 过 程 中 , 对 病 患 的 心 康 复 治 疗 专 业 对 毕 业 生 “ 业 务 素 质 ” 的描 理康复也不 容忽视[ ] 【 , 因 为 在 一 定 程 度 述 为 “具 备基 础 医学 、I 临床 医 学 、康 复 医 上 ,生 理 康 复 的 好 坏 取 决 于 心 理 康 复 的 水 学 基本 理论 和 基 本 技 能 , 能熟 练 的运 用 康 平 。 我 们 在 进 行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制 定 复 治 疗 的 基 本 理 论 知 识 与 技 能 , 从 事 卫 生 前 , 走 访 、 调 研 了 多 家 行 业 的 多 位 专 家 学 工 作 ; 具有 独 立 自学 能力 和 一 定 的分 析 、 者 ,他 们 均 提 出 了在 康 复 行 业 ,必 须 懂 得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 能力 和 良好 的心 理 素 质 ” 心 理 学 的 相 关 知 识 ,懂 得 如 何 将 心 理 知 识 等 等 , 以此 做 为 课 程 标 准 制 定 的依 据 ,附 融 入 到 生 理 康 复 中去 , 以便 更 好 地 服 务 于 合 康 复 专业 培养 目标与 毕业 生 任职 要求 。 病 患 。 因 此 ,在 我 们 的 课 程 体 系 设 置 中 , 2 . 课程 定 位 将 医 学 心 理 学 放 入 了第 二 学 年 的 学 习 中 。 《 医学 心理学 》是 心理 学和 医学相 结合 在 此 , 笔 者 整 合 多 年 的 心 理 学 教 授 经 验 与 形 成 的 一 门 交 叉 学 科 , 它 将 心 理 学 的 理 论 和 行 业 实 践 经 验 , 对 康 复 专 业 《医 学 心 理 技 术应 用 于医 学实 践,研 究心 理变 量与 健康 学 》课 程 标准 制 定进 行 一些 探讨 。 或 疾病 变 量之 间的 关系 ,研 究解决 医 学领域 课程 标 准设 计 思 路 中 的 有 关 健 康 和 疾 病 的心 理 行 为 问 题 。 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对于明确课程 目 《医 学 心 理 学 》 是 医 学 的 一 门 基 础 学 标 、 内 容 、 教 学 实 施 手 段 , 指 导 任 课 教 师 科 , 它 强 调 对 人 的 整 体 性 研 究 ,并 把 深 入 性 规 范 教 学 过 程 , 完 成 教 学 任 务 , 达 到 教 学 研 究 与 综 合 性 研 究 结 合 起 来 , 从 理 论 上 全 面 目 标 具 有 重 要 的 指 导 意 义 。 在 设 计 中 , 首 阐述 心理 因素在 健康 与疾 病过 程 中的作 用 , 先 明确 课 程 标 准 制 定 的 依 据 , 在 此 基 础 上 论述社 会 环境 与人 的疾病 和健 康 的关系 等重 进 行 课 程 定 位 , 明 确 课 程 目 标 与 任 务 , 明 大 课 题 , 从 而 使 医 学 能 够 更 全 面 的 阐 明 人 类 确 课 程 教 学 内 容 , 分 析 教 学 内 容 的 组 织 安 心 理 疾 病 和 躯 体 疾 病 的 本 质 , 更 深 刻 地 揭 示 排 与教 学 实施 过程 。 防治疾 病 和维 护健康 的科 学原 则 ,为人 们提 1 . 课 程 标准 制 定依 据 供 更为 宽 阔 的医学观 、疾 病观 和健 康观 , 以 职 业 岗 位 需 求 与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及 更全 面 、更 系统 的认识 方法 和思 维方 法 。 是 制 定 课 程 标 准 的基 础 ,任 何 课 程 都 是 依 所 以,医 学心 理学 的基本 思想 和观 点 贯穿于 托 这 两 者 而 设 置 的 。社 区 康 复 专 业 培 养 掌 医学 的其它学科 之中 。 握 传 统 和 现 代 康 复 治 疗 技 术 、 亚 健 康 理 疗 《 医 学 心 理 学 》 是 心 理 学 的 一 门应 用 学 保 健 技 术 、心 理 咨 询 技 术 、具 有 康 复 治 疗 科 ,它把 心理 学与 医学 的基本 理论 和 方法结 能 力 、 康 复 资 源 协 调 能 力 、 心 理 康 复 能 力 合起 来 ,运用 于医 疗卫 生实 践 中,研 究各种 的 社 区 康 复 员 、 康 复 协 调 员 、 康 复 治 疗 疾病 发生 、发 展 、转归 和防 治 中心理 因素 的 师 、亚 健 康 保 健 员 、心 理 康 复 员 ,能 够 在 作 用 规 律 , 强 调 运 用 心 理 诊 断 和 治 疗 等 技 术 各 级 社 区卫 生 康 复 中心 、 社 会 理 疗 保 健 机 为 临床服 务 ,从而 进一 步改进 疾病 的防治措 构 和 康 复 企 业 、残 联 等 社 会 团体 从 事 康 复 施 ,提 高医疗质 量 ,促进 人类 的身心健康 。 治 疗 与 康 复 管 理 的高 端 技 能 型 人 才 。康 复 3 . 确定课 程 目标 与任务 治 疗 技 术 专 业 培 养 德 、智 、体 、美 、劳 全 课 程 的 目标 是课 程 学 习 的预 期 结果 , 面 发 展 ,掌 握 基 础 医 学 、临 床 医 学 、康 复 其 任 务 根 据 目标 制 定 。根 据 对 课程 定位 分 医 学 的基 本 知 识 和 物 理 疗 法 、运 动 疗 法 、 析, 《 医 学 心 理 学 》 课程 目标 与任 务为 : 生 活 训 练 、技 能 训 练 、言 语 训 练 和 心 理 咨 使 学 生 树 立 心 身 相 关 的 观 点 , 形 成 对 人 询 、假 肢 矫 形 器 的制 作 等 康 复 治 疗 技 能 , 的 整 体 认 识 , 能 从 生 物 心 理 社 会 医 学 模 式 具 备 在 康 复 医疗 点 、综 合 医 院康 复 科 、社 的高 度 去 认 识 和 把 握 医 学 发 展 要 求 ; 了解 区 医疗 服 务 康 复 点 、各 级 疗 养 院 、保 健 康 心 理 学 的基 础 知 识 ; 初 步 掌 握 医 学 心 理 学 复 机 构 等 单 位 从 事 康 复治 疗 、健 康 促 进 等 有 关 的精 神 分 析 、行 为 主 义 、 认 知 理 论 等 工 作 能 力 的 高端 技 能 型人 才 。 从 以 上专 业 主 要 流 派 的基 本 观 点 ;掌 握 心 身 疾 病 的 发 的 培 养 目标 可 以 看 出 , 无 论 社 区 康 复 员 、 病 机 制 和 常 见 心 身 疾 病 ; 掌 握 心 理 应激 的 康 复 协 调 员 还 是康 复 治疗 师 ,他 们 面 对 的 基 本 理 论 和 中介 机 制 ;掌 握 常 见 临 床 心 理 的 服 务 对 象 是 老 人 、 残 障 儿 童 、病 患者 、 评 估 的基 本 方 法 ;掌 握 心 理 咨 询 的 基 本 原 亚 健康 人 群 等 , 是 为 人 服 务 , 所 以 要 了解 则和 技 术 ; 掌握 认 知 治 疗 、行 为 治 疗 、 精 其 心 理 特 征 ,掌 握 心 理 交 流 技 巧 , 另 外 自 神 分析 疗 法 、人 本 主 义 中心 疗 法 的 基 本 理

《康复心理学》课程标准97214

《康复心理学》课程标准97214

三年制康复专业《康复心理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背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健康概念的改变,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使得对医学生进行医学心理学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也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医学心理学已被列为全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医学生的必修课程。

康复心理学也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成为康复专业学生必修的医学课程针对康复专业的特点,将教学重点着眼于使学生掌握现代医学模式的特征,了解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康复、转归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残疾人的心理特征,了解康复治疗手段对康复对象心理的影响,真正把我们服务的对象看成是人,而不仅仅是残疾,用全面、整体的观点看待和服务于患者,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促进其全面康复,维护健康。

使患者真正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真正地提高生活质量。

二、课程性质康复心理学是研究残疾人和病人在康复过程中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康复心理学》属于医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高等康复治疗技术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康复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康复心理学》为三年制大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必修课,是康复医学的基础课程。

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是《康复医学导论》、《内科学》、《外科学》等先修课,学生为高中毕业生。

介绍康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康复内容、研究范围及我国康复心理学发展状况。

重点学习病残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常见行为问题的处理、康复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社会因素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三、课程基本理念1.《康复心理学》是康复医学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直接为临床康复治疗工作服务。

通过学习掌握对病残人进行心理康复教育的原理与基本方法,指导病残人发展健全人格,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来提高、调动机体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各项功能,提高病残人的病残后的康复率与生活质量。

2.《康复心理学》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紧贴临床康复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必需、够用”的前提下,突出“精简、新颖、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康复心理学的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标准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康复心理学 》课程标准

(标准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康复心理学 》课程标准

《康复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类别:能力拓展适用对象: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总学时:36理论学时:26实践学时: 10一、课程定位《康复心理学》是康复医学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直接为临床康复治疗工作服务。

《康复心理学》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紧贴临床康复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必需、够用”的前提下,突出“精简、新颖、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康复心理学的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熟悉病残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常见行为问题的处理、康复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社会因素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2)掌握对病残人进行心理康复教育的原理与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1)具有观察病残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常见行为问题的能力。

(2)具有对病残人进行心理康复咨询和宣教能力。

(3)具有在康复治疗中合理运用不同的疗法发挥其心理效应的能力。

3.素质目标(1)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创业,并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

(2)培养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三、课程教学设计1、课程设置依据: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课程设计思路:《康复心理学》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

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3、课程实训设计:通过技能训练、案例分析、临床见习、模拟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实现实训、见习、实习要求与岗位技能一体化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基本职业能力。

4、信息化教学手段:课内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建有校级在线资源课程供学生课外线上学习。

(标准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康复心理学 》课程标准

(标准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康复心理学 》课程标准

《康复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类别:能力拓展适用对象: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总学时:36理论学时:26实践学时:10一、课程定位《康复心理学》是康复医学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直接为临床康复治疗工作服务。

《康复心理学》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紧贴临床康复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必需、够用”的前提下,突出“精简、新颖、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康复心理学的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熟悉病残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常见行为问题的处理、康复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社会因素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2)掌握对病残人进行心理康复教育的原理与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1)具有观察病残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常见行为问题的能力。

(2)具有对病残人进行心理康复咨询和宣教能力。

(3)具有在康复治疗中合理运用不同的疗法发挥其心理效应的能力。

3.素质目标(1)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创业,并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

(2)培养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三、课程教学设计1、课程设置依据: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课程设计思路:《康复心理学》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

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3、课程实训设计:通过技能训练、案例分析、临床见习、模拟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实现实训、见习、实习要求与岗位技能一体化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基本职业能力。

4、信息化教学手段:课内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建有校级在线资源课程供学生课外线上学习。

《康复心理学》教学计划

《康复心理学》教学计划

《康复心理学》教学计划康复心理学教学计划1. 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康复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

通过分析康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学生将了解到康复心理学在实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内容包括心理健康评估、康复心理咨询、康复心理干预和康复心理支持等方面的知识。

2. 教学目标- 理解康复心理学的概念和原理。

- 掌握康复心理学在康复过程中的应用。

- 培养学生的康复心理咨询和干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教学内容3.1 康复心理学基本概念- 定义康复心理学- 康复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康复心理学的发展历程3.2 康复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 康复心理学的评估原则- 康复心理学的干预方法- 康复心理学的支持策略3.3 康复心理评估- 康复心理评估的流程- 康复心理评估的工具与技术- 康复心理评估的结果分析3.4 康复心理干预- 康复心理干预的步骤与计划- 康复心理干预的技术与方法- 康复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估3.5 康复心理支持- 康复心理支持的目标与作用- 康复心理支持的团体与个体形式- 康复心理支持的策略与技巧4.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通过讲座和讲解,介绍康复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

-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模拟康复心理咨询和干预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康复心理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 视频观摩:观看康复心理学实际应用的案例视频,加深对康复心理学的理解。

- 个人研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学术论文,进行个人研究和思考。

5. 评价方法- 课堂参与:根据学生的课堂讨论情况和参与度进行评价。

- 平时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包括康复心理评估和干预方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

- 期末考试:开设统一的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康复心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6. 参考教材- 《康复心理学导论》(杨华,2018)- 《康复心理学实践指南》(张文静,2019)- 《康复心理学案例与分析》(刘明,2020)以上是《康复心理学》教学计划的内容概述,具体教学安排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康复心理学》教学指南

《康复心理学》教学指南

《康复心理学》教学指南康复心理学教学指南介绍本教学指南为《康复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辅助材料,旨在帮助教师全面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研究兴趣。

课程概述课程名称:康复心理学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课程学分:3学分课程时间:每周2学时,共16周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康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进行综合掌握,使学生能够加强对康复心理学的理解和运用,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康复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2. 康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3. 康复心理学的常见疾病和障碍4. 康复心理学的评估与干预方法5. 康复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践案例教学方法1. 授课讲授:教师以讲授的形式介绍康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 小组讨论: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深入研究和分析康复心理学的实践案例。

3.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康复心理学的实践操作,在实际案例中应用相关理论和方法。

4. 案例分析: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康复心理学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加深对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应用。

评估方法1.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进行考查。

2. 小组报告:要求学生组成小组,选择一个康复心理学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撰写报告。

3.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查。

参考书目1. 《康复心理学导论》2. 《康复心理学实践案例研究》3. 《康复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指南》教学资源1. 课程PPT和讲义2. 相关案例和实践材料结束语本教学指南提供了一套全面的教学方案,帮助教师有效地开展《康复心理学》课程教学。

通过合理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培养学生对康复心理学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康复心理学教案教学设计

康复心理学教案教学设计

运用临床心理评估技术,如投射测验、情境测验等,深入探究患者潜在
的心理问题。
诊断过程及标准
诊断标准
参照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如《 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 或《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第5版(DSM-5),对患者进行准确
诊断。
诊断流程
遵循规范化的诊断流程,包括收集 资料、初步诊断、鉴别诊断等环节 ,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采用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 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和 干预。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康复心理学的基本概 念、理论和方法,了解常 见心理障碍的评估和治疗 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康复心理学的知 识和技能,对患者进行心 理评估、制定康复计划并 实施干预。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患者的同情心 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职 业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
02 基础知识:心理学原理及 其在康复中应用
心理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心理学的定义
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 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包括认知、情感、动机、 行为等方面。
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 、情感等方面的基本原理 。
心理学在康复领域中应用
1 2
康复心理学的定义
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和解决康复领域 中的心理问题。
制定家庭资源整合计划
03
家庭和社会资源整合
1
调动家庭内外资源,形成合力
社会资源整合
2
3
了解并利用政府相关政策及福利措施
家庭和社会资源整合
寻求社区、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的 支持与合作
加强与相关机构的沟通与协作,形成 资源共享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制康复专业《康复心理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背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健康概念的改变,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使得对医学生进行医学心理学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也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医学心理学已被列为全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医学生的必修课程。

康复心理学也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成为康复专业学生必修的医学课程针对康复专业的特点,将教学重点着眼于使学生掌握现代医学模式的特征,了解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康复、转归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残疾人的心理特征,了解康复治疗手段对康复对象心理的影响,真正把我们服务的对象看成是人,而不仅仅是残疾,用全面、整体的观点看待和服务于患者,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促进其全面康复,维护健康。

使患者真正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真正地提高生活质量。

二、课程性质康复心理学是研究残疾人和病人在康复过程中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康复心理学》属于医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高等康复治疗技术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康复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康复心理学》为三年制大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必修课,是康复医学的基础课程。

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是《康复医学导论》、《内科学》、《外科学》等先修课,学生为高中毕业生。

介绍康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康复内容、研究范围及我国康复心理学发展状况。

重点学习病残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常见行为问题的处理、康复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社会因素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三、课程基本理念1.《康复心理学》是康复医学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直接为临床康复治疗工作服务。

通过学习掌握对病残人进行心理康复教育的原理与基本方法,指导病残人发展健全人格,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来提高、调动机体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各项功能,提高病残人的病残后的康复率与生活质量。

2.《康复心理学》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紧贴临床康复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必需、够用”的前提下,突出“精简、新颖、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康复心理学的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康复心理学》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

主张以“研究性学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4.《康复心理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和职业素质,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职业意识。

通过贴近临床的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临床实践(心理治疗),使学生认真体会康复治疗师的角色,增强对康复治疗师职业的热爱,树立关爱患者的意识,将关爱患者的意识逐渐转化为一种职业习惯。

5.《康复心理学》的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要注重学习过程和技能,更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其过程中的努力。

注意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1.《康复心理学》课程总学时为30 学时,理论24 学时,实验 6 学时,在第 3 学期开设。

各校可根据其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2.《康复心理学》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1学时序号主要内容理论实验总计第一章概述22第二章心理学基础33第三章应激与应激障碍11第四章心理生理障碍11第五章变态心理学11第六章临床心理评估224第七章心理治疗22第八章求医行为与医患关系22第九章康复科常见的心理学问题112第十章康复治疗与心理112第十二章常见残疾的心理康复11第十三章老年病患者的心理康复11第十四章残疾儿童的心理康复11第十五章精神疾病的康复11第十六章康复心理咨询222考查2合计24630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基本知识教育目标1、熟悉病残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常见行为问题的处理、康复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社会因素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2、掌握对病残人进行心理康复教育的原理与基本方法。

二、能力教育目标1.具有观察病残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常见行为问题的能力。

2.具有对病残人进行心理康复咨询和宣教能力。

3.具有在康复治疗中合理运用不同的疗法发挥其心理效应的能力。

三、态度教育目标1.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创业,并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

2.培养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第三部分课程标准序号工作任务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学时活动设计理论实践第一章概述1、熟悉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及分支20通过典型案例或进入2第二章心理学基础第三章应激与应激障碍第四章心理生理障碍第五章变态心理学第六章临床心理评估2、熟悉康复、康复医学的定义3、熟悉康复心理学的概念及其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4、了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新的医学模式在现代医学中的意义5、了解医学心理学的发展简史及主要学派6、了解康复心理学的发展、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1、熟悉心理学、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人格的概念2、熟悉认识过程(感觉、知觉、学习、记忆、遗忘、思维、注意)、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概念、气质、动机、挫折的定义3、熟悉感觉的一般特性、知觉的基本特征、记忆的基本过程4、熟悉动机冲突的概念和类型5、熟悉感觉分类、记忆的类别、遗忘的分类、遗忘症、气质类型6、了解心理的实质;学习理论、情绪理论1、掌握应激的概念、应激源的概念、分类和强度评估2、掌握心理防御机制和应对的定义3、理解应对策略与健康的关系4、熟悉应激反应、应激障碍5、了解心理防御机制和应对的具体表现形式1、掌握心理生理障碍的概念及病因2、掌握心身障碍的诊治原则3、熟悉心身障碍的中介机制4、了解临床常见的心身障碍(睡眠障碍、进食障碍)1、熟悉变态心理学的定义2、熟悉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3、了解精神病性障碍、抑郁性障碍、人格障碍的定义、精神病性症状及常见神经症性障碍1、熟悉心理评估的定义、心理测验的定义和特点2、熟悉心理测量工具的品质3、熟悉心理量表应用的基本准则4、熟悉智商、人格测验、神经心理测验、症状评定量表5、了解心理测验的分类临床(如有条件的话),使学生明确康复心理学的具体任务,理解康复心理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提高学生对学习康复心理学重要性的认识。

30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10通过典型案例,解释应激与应激障碍、心理防御机制和应对的概念,理解其与健康的关系。

10通过典型案例,解释心理生理障碍的概念、病因及诊治原则。

10通过典型案例,了解变态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22通过心理测量工具的实际使用,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第七章心理治疗第八章求医行为与医患关系第九章康复科常见的心理学问题第十章康复治疗与心理第十二章常见残疾的心理康复第十三章老年病患者的心理康复第十四章残疾儿童的心理康复第十五章精神疾病的康复第十六章康复心理1、掌握心理治疗的概念2、掌握心理治疗产生疗效的共同要素3、掌握心理医生应具备的条件4、熟悉各种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及方法1、掌握疾病、病感、求医行为、患者角色、医患关系的定义2、掌握求医行为与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3、熟悉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和处理原则4、熟悉医患关系的模式5、了解医务人员的心理素养1、掌握残疾后的心理过程、康复治疗中的心理障碍及处理对策2、熟悉影响康复患者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3、了解心理康复中常用的心理治疗种类和方法4、了解残疾后的应对方式1、掌握康复过程中治疗关系的特点、治疗师承担的角色及如何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2、熟悉治疗师的品质和基本技能3、熟悉康复治疗手段的心理作用4、熟悉康复治疗手段与康复心理1、掌握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截肢常见的心理障碍2、熟悉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截肢的心理干预3、了解高血压病、糖尿病的心理康复1、熟悉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心理危机及影响因素2、熟悉老年病患者的心理康复3、了解老年痴呆患者的心理康复1、掌握康复过程中的亲子关系2、熟悉残疾儿童的心理特征3、熟悉残疾儿童的教育4、了解正常儿童的心理变化及影响因素1、掌握精神康复的原则2、熟悉精神康复的内容3、了解精神障碍的预防1、掌握心理咨询的定义、目标、准20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20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识,使学生掌握如何更好处理医患关系。

11通过多媒体(或挂图),结合临床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11回顾所学的康复治疗技术,让学生讨论这些治疗手段的心理作用,及临床的应用。

10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常见残疾的心理康复。

10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讨论老年病患者的心理康复。

10通过典型案例或进入临床(如有条件的话),使学生了解残疾儿童心理康复的特点10通过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精神疾病康复的特点22让学生相互进行心理咨询4咨询则的演练,熟悉教学内容。

2、熟悉康复心理咨询者应具备的条件3、掌握康复心理咨询的对象和内容4、了解康复心理咨询的形式和方法5、了解心理咨询的特点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突出康复专业特点,为临床康复工作奠定基础《康复心理学》是康复专业的一门的基础课,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正确运用可以更好地为临床的“康复治疗”服务。

康复治疗师在临床执行医嘱施行康复治疗时:治疗前必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没有某些心理问题存在应该如何更合理地安排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手段对患者的心理有什么影响进行康复治疗时如何运用心理学的技巧提高治疗效果等等。

必要时对患者的反应及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出适当的解释。

在施行康复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康复心理学》的课程目标就是为临床“康复治疗”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病残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常见行为问题的能力及对病残人进行心理康复咨询和宣教能力。

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教学中应突出康复专业的特点,紧紧围绕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临床岗位的实际需要开展教学,加强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充分利用临床实践中的典型病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授,充分阐述课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与临床工作之间的关系,从而强调课程的地位,提高学生对学习康复心理学这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2.注重渗透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康复也强调包括心理康复在内的全面康复、整体康复,这对康复治疗师的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康复治疗师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具备专业技能外,还要具有宽泛的人文社科知识,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