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矿产采样要求及方法

地质矿产采样要求及方法
地质矿产采样要求及方法

地质矿产采样要求及方法

一、地质调查及研究采样 (1)

1、岩石标本采样 (1)

2、岩石薄片样 (1)

3、大化石样 (2)

4、微体化石样(含孢子花粉样) (3)

5、古地磁样 (3)

6、人工重砂(副矿物)样 (4)

7、X一射线衍射粉末样 (5)

8、岩石化学全分析样 (5)

9、岩石微量元素定量分析样 (6)

10、岩石稀土元素分析样 (6)

11、电子探针X一射线显微分析样 (7)

12、激光光谱分析样 (8)

13、K—AR(钾一氩法)年龄样 (8)

14A R40—A R39(中子活化)年龄样 (9)

15、U—TH—P B(铀一钍一铅法)年龄样 (10)

16R B—S(铷一锶法)年龄样 (10)

17、S M—N D(钐一钕法)年龄样 (11)

18、C14(碳法)年龄样 (12)

19、硫同位素样 (12)

20、铅同位素样 (12)

二、金属矿产勘查采样 (14)

1、矿区岩矿石标本样 (14)

2、矿石光片样. (15)

3、光谱分析样 (15)

4、化学分析样 (15)

5、单矿物样 (21)

6、精矿采样 (22)

7、砂矿采样 (22)

8、矿石加工技术试验采样 (24)

9、岩矿石物理力学性能试验采样 (25)

三、非金属矿产采样 (28)

1、岩矿鉴定样 (28)

2、化学样 (28)

3、物理性能及工艺性能测试样 (30)

4、矿石加工技术试验样 (33)

5、石材的采样 (34)

四、煤、泥炭矿产采样 (37)

1、煤田采样 (37)

2、泥炭采样 (45)

五、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测量采样 (46)

1、岩石、矿石磁化率和剩余磁化强度测定样 (46)

2、岩石、矿石电阻率、极化率,自然电位、自然跳跃电位测定样 (47)

3、岩石、矿石密度测定样 (48)

4地球化学土壤测量样 (48)

5、地球化学岩石测量样 (50)

6、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样 (51)

7、化探工作中的水化学测量样 (52)

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采样 (55)

1、水样的采集 (55)

2、土样、岩样的采集 (61)

3、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样的采取 (66)

一、地质调查及研究采样

1、岩石标本采样

1.1 采样目的

⑴观察研究岩石结构、构造、矿物成份及其共生组合,研究矿物的变质、蚀

变现象,确定岩石、矿物的名称,对比地层和岩石;

⑵配合其他样品的采样及分析。

1.2 采样原则和要求(以下标本样品同)

⑴所采集的样品应有充分的代表性。采集标本时要尽量采集新鲜的岩石,并

做好野外地质观察描述工作;

⑵以能反映实际情况和满足切制薄片及手标本观察的需要为原则,一般为

3×6×9cm;

⑶采集到岩矿标本应在原始记录上注明采样位置和编号,对所采样品一般要

用白漆在标本的左上角涂一小长方形,待干后写上编号,然后用麻纸包好,统一保管。

2、岩石薄片样

2.1 主要用途

⑴测定造岩矿物的种类及含量,对岩石进行定名、分类;

⑵测定透明矿物的晶形、粒度、构造、光性等特征,研究矿物的形成环境,

并为岩石对比提供信息;

⑶鉴定岩石的结构(包括粒度)、构造特点,研究岩石的成因及形成史;

⑷定矿物包裹体,了解岩石的形成条件;

⑸鉴定岩石的后期蚀变、交代及矿化,为找矿提供资料;

⑹定化石的种属、特征,研究地层的时代及古生态环境;

⑺行岩组分析,研究岩体、岩层的构造;

⑻鉴定岩石的微裂缝及孔隙度,为找油气提供资料。

2.2 采样、制样要求

⑴样品大小一般5×5×5cm,粗粒岩石含量测量样品要加大至10×10×5cm;

⑵作岩组分析及区域构造研究的样品要定向,在样品的层理、片理、线理及

节理面上标注产状;

⑶松散样品应用棉花及小硬盒包装保护,磨片前用稀释的环氧树脂浸泡固结。

⑷化石薄片样应在标本上圈出化石的位置及切片的位置;

⑸所采样品一般要用白漆在薄片标本的左上角涂一小长方形,待干后写上编

号,与此同时要填写标签,然后用麻纸包好,并进行登记。(以下样品同)

⑹必要时送样要附采样地质图或剖面图,写明采样位置;

⑺一般薄片大小为2.4×2.4 cm,粗粒岩石含量测量要磨大薄片(5×5cm);岩

组分析薄片要注明切面方向;

⑻一般薄片厚度0.03mm

化石鉴定薄片厚度0.04mm左右

包体测温薄片厚0.1— 0.7mm。

3、大化石样

3.1 主要用途

⑴研究古生物的分类、进化及古生态环境;

⑵确定地层时代,进行地层对比;

⑶研究古海洋、古气候、古环境;

⑷用于陈列。

3.2 采样要求

⑴样品大小依化石大小而定,尽量采集化石整体;

⑵对疏松化石,应先作固结处理,然后再采集;

⑶对大脊椎动物化石,应打成1×1m2的格子,并对格子编号,作野外号素

描图及照相,然后再按方格整块采集,分箱包装;

⑷化石在野外不要清理,尽量将化石周围的土、岩石一并采集,并用棉花、

皮纸保护;

⑸送样时要附采样点的地质图及剖面图。

4、微体化石样(含孢子花粉样)

4.1 方法特点

微体化石(含小壳化石)指大小从1μm—lcm的化石,主要包括有孔虫、介形虫、纺锤虫、钙质超徽体浮游生物、牙形刺(锥齿类)、放射虫、硅藻、硅质鞭毛藻、孢子、花粉等。微体化石样一般都需要通过方法处理制样,才能进行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

4.2 主要用途

⑴研究古生物的分类、命名及进化特征;

⑵确定地层的时代及地层对比;

⑵研究古海洋、古气候、古环境。

4.3 采样要求

⑴研究化石年代变化,须沿着地层层序的方向(厚度方向)分层分别采样(切

层采样法);

⑵研究化石环境变化,须顺着同一地层展布的方向分别采样(顺层采样法);

⑶不论是顺层采样或切层采样,各采样点的间距应大致相等。样品间距根据

研究的精度而定,一般为10—100㎝;

⑷有孔虫、介形虫、纺锤虫、浮游生物,主要采泥质、泥砂质及钙质岩;牙

形刺主要采泥质岩、钙质岩及硅质岩;放射虫、硅藻主要采泥质岩、硅质岩;花粉、孢子主要采泥质岩、炭泥质岩及泥炭、煤;

⑸每个采样点沿地层展布方向,以10㎝—几米的间距,取几个10㎝3的沉

积物,聚合成一个样品。花粉、孢子鉴定样要求重量较小,一般为200g 左右;

⑹采样时,要除掉表面风化部分,挖出新鲜岩石作为试样;

⑺对于疏松的土质样品,在野外须用试样袋封装;

⑻送样时附标本采样点的地质图或剖面图。

5、古地磁样

5.1 主要用途

⑴测定样品的极性,对地层进行划分和对比;

⑵测定样品的磁极方位,了解古地磁极或地块的迁移。

5.2 测定要求

测定岩石的天然剩余磁场,计算古磁极方位,对比极性事件。

5.3 采样方法

⑴样品应垂直于地层走向逐层采取。采样间距1—10㎝,侵入岩在中心相采

10块左右;

⑵样品主要采磁性较高的岩石,如基性岩、超基性岩、红色沉积岩、黄土、

粘土及花岗岩类等;

⑶样品要新鲜,未经后期变质、蚀变、交代、破坏;

⑷每块样品大于12 ×12 ×12,保证能在室内切成四块4 ×4 ×4㎝大的立方方

体;

⑸采样前必须在样品某一平面(层面、片理面、节理面)上标明该面的倾向

及倾角,误差不得超过1°;

⑹送样时要附采样地质图及剖面图,送样单要详细写明采样位置及经纬度。

6、人工重砂(副矿物)样

6.1 主要用途

⑴了解岩石(或矿石)中副矿物的种类及含量(一般以g/t作单位),对岩

石进行分类、对比;

⑵根据割矿物的各种标型特征,研究矿物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及岩石成

因;

⑶挑选单矿物作其它用途测定用(如单矿物的化学分析样、同位素年龄样等)。发现矿化异常。

6.2 采样要求

⑴样品要有代表性,一般在同一露头用10块左右的标本聚合成一个样品;

⑵样品要纯净(无包体及脉体);

⑶样品在淘洗前必须称重。鉴定含量的样品,一般重20—30kg左右。挑单

矿物的样品,其重量依单矿物的需要量而定;

⑷采样点同时采薄片样,了解副矿物在岩石中的分布特点,结晶世代及副矿

物的粒度(决定碎样粒度)。

7、X一射线衍射粉末样

7.1 主要用途

⑴用粉末数据鉴定未知矿物;

⑵用不同温度下的衍射反映特征,鉴定粘土矿物的种属;

⑶测定造岩矿物的成分;

⑷测定造岩矿物的结构状态。

7.2采样方法

⑴一般样品挑几粒矿物晶体或晶体碎屑即可。粘土矿物鉴定采粘土1009送

样;

⑵研究地质体造岩矿物的成分、结构,需要对同一地质体3个以上的样品进

行定(同一地质体的成分、结构也有一定的变化)。

8、岩石化学全分析样

8.1 主要用途

⑴了解岩石的化学组成,进行化学分类、命名;

⑵作矿物含量及参数的计算;

⑶研究岩石成分在成岩过程中的变化;

⑷研究岩石成分在时间、空间上的演化;

⑸判别岩浆岩的成固;

⑹恢复变质岩的原岩;

⑺研究沉积岩的沉积环境;

⑻研究岩石成分与成矿的关系。

8.2 分析要求

⑴硅酸盐样分析项目一般有:SiO2 、TiO2、Al2O3、Fe2O3 、FeO、MnO、

MgO、Na2O、K2O、P2O5。

⑵碳酸盐分析项目一般为6项:CaO、Mg0、MnO、CO2、SiO2、A12O3。

⑶每项分析要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误差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8.3 采样要求

⑴样品要新鲜(研究风化、蚀变者除外)、纯净(不应有外来的包体、脉体

等混人);

⑵一般一个样品重2kg。粗粒、不均匀的岩石样品重5kg。采样点必须采薄

片样进行对照研究;

⑶一般用同一露头上5块左右的岩石小块,聚合成一个样品;

⑷野外有条件时,对样品进行破碎、缩分、最后过160目,取50g送样。否

则原样送出;

⑸送样时要注明是硅酸盐样还是碳酸盐样(分析流程不同)。

9、岩石微量元素定量分析样

9.1 概念

一般指岩石样品中含量不超过1%的元素,常以PPm(百万分之一)表示。

9.2 主要用途

⑴了解岩石(矿石)中微量元素的种类及含量,为找矿提供信息;

⑵了解成岩(成矿)过程中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⑶划分或对比地质体;

⑷为研究岩石的成因及温压条件提供信息。

9.3 分析项目

常分析的元素有Pb、Li、Be、Nb、W、La、Y、Sc、Ce、Ga、Zr、Th、Sr、Ba、V、Co、Cr、Ni、Cu、Zn、Mo、Au、As、Ag、Sn、Sb、Hg、Bi、F、Cl、

B、Rb、Ta、U等。具体分析项目根据样品的用途增减。

9.4 采样要求

⑴每个样品重500g左右,由同一露头上5块左右的小块聚合而成;

⑵样品要新鲜、纯净(无风化,无外来包体、脉体)。

10、岩石稀土元素分析样

10.1 表示方法

稀土总量:ΣREE(La—Y 15种)

轻稀土:ΣCe(La—Eu 6种)

重稀土:Σ Y(Gd—Y 9种)

10.2 主要用途

⑴判别岩石、矿石的成因;

⑵研究成岩、成矿过程中稀土元素的演化;

⑶计算岩浆熔体的氧逸度;

⑷发现稀土矿化。

10.3 分折要求

⑴分析项目有La、Ce、Pr、Nd、Sm、Eu、Gd、Tb、Dy、Ho、Er、Tm、

Yb、Lu、Y共15项;

⑵分析精度要求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10.4 采样要求

同岩石化学样。

11、电子探针X一射线显微分析样

11.1 方法特点

⑴可对任何矿物微区(1μm2)的元素进行定量分析。

⑵不破坏样品。

11.2 主要用途

⑴矿物中微小固体包裹体成分测定。

⑵矿物环带结构的成分研究。

⑶金—银连续固溶体的成分分析。

⑷铂族矿物的成分分析。

⑸矿物中元素成分及赋存状态。

⑹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⑺造岩矿物常量元素的快速分析。

11.3 分析要求

⑴测定主要元素的百分含量。

⑵提交背散射电子图象(显示轻重不同元素的分布)。

⑶提供二次电子图象(显示样品的表面形态和微观结构)。

11.4 制样要求

⑴样品不得大于试样座的内径(一般直径为10mm)。

⑵样品表面应尽可能光滑平坦,尤其在作定量分析时,样品表面磨得越平越

好。

⑶要防止样品表面的污染(甚至用手也不能摸),磨好的样品不能在空气中

久置。

12、激光光谱分析样

12.1 方法特点

⑴可以检测电子探针所不能检测的低浓度微量元素。

⑵制样简单,分析简便快速。

⑶用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很困难。

12.2 主要用途

⑴“新、微、细、杂”矿物的鉴定。

⑵矿物中微量元素(含量万分之几)的测定。

12.3 制样要求

⑴不需要特殊制样。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能放下的光片、薄片、重砂、手标本

都可进行分析。

⑵只有固体样品才能进行分析(粉末样及液体样需作某些处理)。

⑶样品表面要磨光,切忌污染。

⑷样品分析区最好在1μm以上,并应在样品上圈出。

13、K—Ar(钾一氩法)年龄样

13.1 特点

⑴适合测新生代一中生代样品的年龄。

⑵矿物中氩(Ar)容易丢失,所测年龄常偏低。

13.2 主要用途

⑴测定未受后期热变质岩石的成岩年龄。

⑵研究成岩后的热事件。

13.3 采样方法

⑴采未受后期热变质岩石中未蚀变的矿物。

⑵常用的测定对象为云母类、角闪石类、辉石类、钾长石类、海绿石、伊利

石、霞石及火山玻璃、玄武岩、隐晶质全岩。

⑶取单矿物样时,时代越新样品越重,矿物含钾量越低则样重越大。测中、

新生代单矿物样重25—100g,全岩样500g。

⑷单矿物样品粒径>0.25mm,全岩样粒径0.3—1mm。

⑸样品纯度98%以上。

⑹样品野外加工时不能用酸碱处理及80℃以上温度烘烤。

⑺送样时要附送样单,内容见Ar40—Ar39样。

1 4 Ar40—Ar39(中子活化)年龄样

14.1 方法特点

⑴只需测定氩的同位素比值,分析精度高。

⑵可多阶段加热测定样品的结晶年龄及后期多次热事件的年龄。

⑶叮测定硫化物的年龄。

14.2 主要用途

⑴测定岩浆岩的结晶年龄及后期热事件。

⑵测定沉积岩的沉积年龄及后期热事件。

⑶测定变质作用的年龄。

⑷测定矿床中硫化物的年龄。

14.3 采样要求

⑴测定岩浆岩的结晶年龄,要采岩浆结晶时生成的含钾矿物:辉石( 2g)、角

闪石( 2g)、云母类(0.5g)、钾长石(0.5g)、斜长石(2g),火山熔岩全岩样需250—500g。样品要求新鲜,未受后期的交代、蚀变、风化。

⑵测定沉积岩的年龄,要采沉积同时生成的含钾矿物,如海绿石(0.5g),尽

量挑选绿色粗大颗粒。

⑶测定变质作用的年龄,要采变质形成的新生矿物如云母类(0.5g)、钾长石

类(0.5g)、石榴石(2g)、透辉石(2g)、绿帘石(2g)等,样品要未遭受后期的再改造。

⑷测定矿床的成矿时代,要采与矿床同期的硫化物,如黄铁矿、黄铜矿、方

铅矿、辉钼矿等,样品重量为5g。

⑸样品纯度要接近100%,尽量挑选1—2mm左右级的样品,不要研加工。

⑹样品加工时不能用酸碱处理及高温烘烤。

⑺送样时需附详细的送样单。内容包括:a、样品编号;b、样品名称和重量;、

采样地点;d、采样点的地质描述(附相关地质图图件);e、样品岩石描述(附薄片);f、采样目的;g、测试方法及分析要求;h、送样单位;i、送样人;j、送样时间。

15、U—TH—Pb(铀一钍一铅法)年龄样

15.1 方法特点

⑴半衰期较长,只适于测中生代及其以前的样品。

⑵一组样品数据可以进行多种数学方法处理,信息量大。

15.2 采样要求

⑴在新鲜岩石中碎样、分离,挑选含铀单矿物。分离过程要严防铅污染。

⑵送样对象主要为晶质铀矿、锆石、独居石及磷灰石。

⑶每种单矿物应按物性不同、色调不同、粒度不同、晶形不同等,分别进行

测定,每分样品重1.5—2g,纯度>98%。

⑷送样时应附详细的送样单,内容同Ar法。

1 6 Rb—S(铷一锶法)年龄样

16.1 方法特点。

⑴半衰期较长,只适于测中生代以前的样品。

⑵可同时获得岩石的年龄数据及物质来源信息。

16.2 主要用途

⑴用一组同源、同期的中酸性岩及沉积岩的全岩样品,测定、计算岩石的生

成年龄。

⑵用一组遭受同期变质的单矿物样或变质矿物样,测定、计算变质年龄。

16.3 采样要求

⑴测定中、酸性岩的生成年龄,采同期、同源、不同岩性的标本10—30块,

对于成分、结构均匀的岩石,每块标本重1蛀左右;对于不均匀的岩石,样品重量可加大到10kg。样品要新鲜,避开外来包体及脉体。

⑵测定沉积岩生成年龄,采同层位的海绿石或泥质页岩标本10—30块。海

绿石样重1g,纯度>90%;全岩样重1kg。尽量避免混有陆屑成分及后期风化蚀变。

⑶测定变质年龄,采同地点、同变质期的数种单矿物3—6个,每个单矿物

样重lg,纯度>98%。

⑷全岩样需研磨至200目,缩分至30—50g送样。为防止样品污染,样品加

工最好由测试单位进行。

⑸送样时需附选样单,内容同Ar法。

17、Sm—Nd(钐一钕法)年龄样

17.1 方法特点

⑴衰变期较长,适于测古生代以前岩石和超基性岩年龄。

⑵岩石中Sm、Nd保存好,比其它方法可靠。

⑶可同时获得岩石的年龄数据及物质来源信息。

17.2 主要用途

⑴测定岩浆岩、变质岩的原岩年龄。

⑵测定沉积岩的原岩年龄。

⑶研究岩浆岩的物质来源。

17.3 采样要求

⑴采同期、同源全岩标本5—10块左右。

⑵样品研磨至200目,缩分至50g达仔。

⑶送样内容同Ar法。

18、C14(碳法)年龄样

18.1 主要用途

测定200—50000年间含碳物质的年龄,是获得最新年龄较好的方法。

18.2 采样方法

⑴测定对象:沉积泥炭、动植物化石、陶瓷文物等。

⑵样品重量0.5g。

⑶附送样单,内容见Ar法。

19、硫同位素样

19.1 主要用途

⑴判别成岩、成矿物质来源。

⑵计算成矿温度。

19.2 采样要求

⑴判别成岩、成矿物质来源的样品,一定要采与研究对象同源的硫化物样品。

作岩体与矿体硫化物对比的样品,最好采同一种矿物。作为试样的矿物不能有固溶体状态的其它硫化物存在,样品重量0.5g左右,粒度0.2—0.4mm,纯度>98%。挑样时避免高温烘烤。同一地质体的样品,至少应在5个以上。

⑵计算成矿温度的样品,要采硫化物(或硫酸盐)的矿物对,样品应经矿相

学研究,证实确属同一世代的共生矿物,为保证同位素分馏达到平衡,应采集2—3对矿物来计算温度,互相验证。最常用的矿物对是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闪锌矿。样品重0.5g,粒度0.2—0.4mm,纯度>98%,样时避免高温烘烤。样品不能含有其它硫化物包体或固溶体。

20、铅同位素样

20.1 主要用途

⑴研究成矿物质的来源和矿床成因。

⑵计算含铅矿物的生成年龄。

20.2 采样要求

⑴测定矿物主要是方铅矿、闪锌矿,特殊情况也可以用钾长石、黄铁矿、磁

铁矿,矿物中不能有呈固溶体状态的硫化物。

⑵样品要新鲜,不能在风化、淋滤带及放射性强的地段样。

⑶样品重1—2g,纯度>98%,不碾碎。

⑷由于同一地质体铅同位素组成有一定的变化范围,因此同一地质体的样品

应在3个以上。

二、金属矿产勘查采样

1、矿区岩矿石标本样

1.1 采样目的

⑴采集岩矿观察标本及鉴定样品,是为研究岩矿石结构、构造、矿物成

份及其共生组合,研究岩矿石矿物的变质、蚀变现象,确定岩矿石名

称,为研究矿床提供资料。

⑵为配合物相分析,确定矿石氧化程度,划分矿石类型,进行矿床分带。

⑶为配合矿石加工技术试验,提供矿石加工和矿产综合利用方面的鉴定

资料。

1.2 采样原则和要求

⑴所采集的样品应有充分的代表性,矿区内不同类型的岩、矿石要系统

采集,包括产于各地层单元的代表性岩石、矿床中不同类型矿石及相

关矿物标本,以便统一认识、统一名称。

⑵采集标本时要尽量采集新鲜的岩、矿石,并做好野外地质观察、描述

工作。

1.3 采集标本的规格

以能反映实际情况和满足切制光、薄片及手标本观察的需要为原则,一般为3×6 ×9cm。对矿物晶体及化石标本,视具体情况而定。

1.4 样品的登记、包装和送样要求

⑴采集到岩矿标本应在原始记录中注明采样位置和编号,填写标签和进

行登记,并在标本上刷漆标明编号。

⑵标本与标签一起包装,应注意不使标签损坏。对于特殊岩矿标本或易

磨损的标本,应妥善包装。对易脱水、易潮解或易氧化的某些特殊标

本应密封包装。装箱时箱内应放入标本清单,箱外须写明标本编号及

采样地点。

⑶需切制光、薄片进行岩矿鉴定样品,应认真填写送样单,注明鉴定要

求,一般需留手标本,以便核对鉴定成果。对某些岩石、矿石样品,

需要磨制定向、定位光薄片者,应在标本上圈定明显标志,并在采样

说明书(送样单)中加以说明。

2、矿石光片样.

2.1 主要用途

⑴测定不透明矿物的种类及含量。

⑵观察不透明矿物的矿相,了解矿物的形成条件及生成顺序。

2.2 采样、制样要求

⑴样品采手标本大小即可。

⑵光片大小一般2 ×3cm,厚0.5cm,表面要抛光。

3、光谱分析样

3.1 样品用途

了解矿石和围岩中有益、有害元素的种类和大致含量,是提供确定化学分析项目的依据。为了减少送样的盲目性,节约样品分析费用,野外工作中在采化学样前,宜先进行光谱分析。

3.2 采样要求

自同一矿体的不同空间部位和不同矿石类型,可以是拣块样岩送样重量一般在200—300g;也可利用有代表性地段的基本分析副样来确定组合分析或化学全分析项目,使用分析副样重量100g左右。

4、化学分析样

按照分析项目不同和方法上的差异,又分为基本分析、组合分析、化学全析、物相分析。

4.1 采样目的

⑴了解矿石中有益、有害元素或组份的种类和含量,确定矿体与夹石、

围岩的界线。

⑵定矿石质量。

⑶研究各组份问的相互消长关系和空间变化规律。

4.2 采样原则

⑴采样应沿矿体厚度方向,即沿物质成份变化最大的方向采样。

⑵采样应按不同矿体、不同矿石类型和品级,分段采样。

⑶样品必须有代表性,并严防其他物质混入,避免人为的富化或贫化。

4.3 采样方法

⑴地表和坑道工程中取样,一般用刻槽法、刻线法、拣块法、剥层法、

全巷法和岩心钻探采样。勘查阶段不同、取样对象不同,方法也有所

不同。

⑵采样的具体长度,取决于矿体厚度大小、矿石类型变化情况和矿化均

匀程度,以及工业指标所规定的最低可采厚度和夹石剔除厚度。矿体

厚度不大,或矿石类型变化复杂、矿化分布不均匀的矿床,或需要依

据化学分析结果圈定矿与围岩界线时,采样长度不宜过大,一般不大

于可采厚度或夹石剔除厚度。

⑶矿体与夹石、围岩界线不清楚时,则需连续采取样品,确定界线;当

矿体与围岩界线较为清楚时,矿体顶、底板围岩要各采一个样品,样

品长度0.5—1m。

⑷某些矿种工业利用中允许的有害杂质要求严时,虽然夹石较薄也必须

分别采样。

4.3.1 刻槽法

应用最广,也是各勘查阶段最常用的取样方法。样槽布置尽量水平,对矿石类型和品级不同的矿体,沿厚度方向分段连续取样,并要穿过矿体的全部厚度。刻槽法采样的一般规格,见表2-1。

在探槽取样,样槽布于其一壁或槽底。探井中样槽,视矿化均匀程度布于一壁、对壁或四壁。硐探中穿脉工程,样槽布于一壁,当矿化很不均匀时,则在两壁同时采样,然后合并成一个样;沿脉采样,是了解矿体沿走向品位变化情况,其间隔视矿化均匀程度而定,一般在掌子面上采取。

4.3.2 刻线法

刻线法线沟规格一般2 × 1cm(宽×深),断面呈三角形,上大下小。样线布置,是在取样点一定范围内,按相同的间距(一般为5—lOcm),等距平行刻取3—6

条采样线,合成一个样,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采样线长度可参考刻槽法采样规格。当矿层(体)厚度大、品位稳定、矿石均一、地表采样工作量大时,可部分采用此法。

表2-1 主要金属矿产常用采样规格参考表

矿种采样方法断面规格

宽×深(cm)

采样长度(m) 备注

铁矿刻槽5×2—10×3 0.3— 2 内化矿床采样断面不小于20 ×5cm。

锰矿刻槽5×2—10×5 0.3—2 化矿床不小于20 ×15cm。

铬矿刻槽5×2—10×5 0.3—2 风化矿床不小于20 × 15cm。

铜铅锌刻槽5×3—10×3 1—2 脉浸染大型铜矿床,采样长度可以适当放长。钼矿刻槽5×3—10×3 1—2 脉浸染大型矿床,采样长度可以适当放长。硫化镍刻槽5×3—10×3 1—2

铝土矿刻槽5×2—10×3 0.5—1

汞、锑刻槽5×3—10×5 0.5—1.5

钨、锡刻槽5×3—10×5 0.5—1.5

岩金刻槽10×3—20×5 <2

钴土矿刻槽10×5—20×20 0.5—1

铍矿刻槽10×3—20×5 0.5—2

铌、钽刻槽5×3—20×5 1—2

4.3.3 拣块法

在取样点一定范围内,按相同的间距(一般为5—10cm)、相同长度(样长),连续敲取同等大小的矿石组成一个样品。适用于矿点(区)踏勘和预查、普查阶段。

4.3.4 剥层法

剥层法相当于断面加大了的刻槽法,其样品布置原则与刻槽法相同,剥层宽度一般为20—50 cm,深度5—15 cm。该方法其样品主要用于品位不均匀或厚度小的矿床(如产于伟晶岩内的矿床或贵金属矿床)采样。

4.3.5 全巷法

全巷法采样,是坑道掘进一定进尺时,采取全部或部分矿石作为样品的取样方法,其规格和坑道一致,样长通常为2m。具体方法是:根据取样任务和所需要的样品重量,将2m距离(样品长度)内爆破下拉的全部矿石作为一个样品用矿车运出。全巷法主要用于矿石加工技术试验样品采样(也可在评价矿化极不均匀的矿床时使用)。

4.3.6 岩心钻探取样

岩心钻探取样包括矿心、矿屑和矿粉三部分。其中以矿心为主,只有当矿心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黄海农场农业服务中心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如实反映客观情况,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先决条件。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并根据不同分析项目采用相关的采样和处理方法。为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1、采样单元 采样前要详细了解采样地区的土壤类型、肥力等级和地形等因素,将测土配方施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 由于我场地势平坦,肥力均匀,采样单元一般为200~300亩。采样单元应集中在典型地块,相对在中心部位。每个采样单元采一个混合样。为使采样更加方便快捷,对于土壤均一、地块形状规则的,亦可在采样单元内距地头100~200米面积为1~10亩的典型地段采一个混合样。 2、采样时间 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前采集(上茬作物已经基本完成生育进程,下茬作物还没有施肥),一般在秋收后。进行氮肥追肥推荐时,应在追肥前或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 3、采样周期 同一采样单元,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每季或每年采集1次,无机氮每个施肥时期前采集1次,土壤有效磷钾2~4年,微量元素3~5年,采集1次。植株样品每个主要生长期采集1次。 4、采样点数量 要保证足够的采样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采样点的多少,取决于采样单元的大小、土壤肥力的一致性等,一般为7-20个点为宜。 5、采样路线 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一般采用S形布点采样,能够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所造成的误差。在地形较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取样,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6、采样点定位 有条件的可采用GPS定位,记录经纬度,精确到0.01″。无条件的可在地图上标明采样点位臵,并记录样点名称、田块名称、固定参照物的距离和方位。 7、采样深度 采样深度一般为0-20cm,土壤硝态氮或无机氮的测定,采样深度应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主要根系分布深度来确定。 8、采样方法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采样要求

野簿的记录格式 野外记录簿(简称野簿)是专门用来记录野外地质现象的观测结果。这些观测结果是十分珍贵的第一性资料,是同学们每天辛勤劳作的汗水结晶。因此,要分外爱惜野外记录簿,注意保存,不要随意丢失,也不要随意撕页。 野簿记录的格式虽然没有统一的规范,但是应该简明扼要,实事求是,条理清楚,方便自己和他人阅读。一般要求用铅笔记录野簿,而不是用钢笔或圆珠笔。这是考虑到野外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造成野簿受潮或被水浸泡,铅笔的字迹或线条不容易散开,从而便于及时补救。 翻开野外记录本,右页是划线页,记录文字描述的内容;左页是方格网页,记录的则是图件,也可带少量说明文字(图6-7-1)。每次出队前要求事先在划线页上用铅笔画两条竖线,分别距划线末端约1-1.5厘米。这样,划线页被划分成左侧、中间(主体)和右侧三部分,每部分都记录着各自不同的内容。 野簿的记录是随着野外地质观测路线的开展,记录下路线上每个观察点上的观测内容。每条路线的开始都要求单独另起一页记录,在该页上面写清楚当天的日期、星期、天气和工作地点。每个观察点要填写和描述的内容包括点号、点位和点性三方面。 点号:所有的观察点都要连续编号,采用“TS”或“No.”等为前缀的阿拉伯数字,如“TS05”或“No. 23”。 点位:每个观察点位置可以根据地质图或附近标志明显的地貌或人工参照物来确定,象山峰、垭口、沟口、小路分岔、路标、桥梁等等都可以用来做参照物。例如,图6-7-1的TS02号点的位置是“羊山东沟沟口水库西岸公路拐弯处”。每个观察点的位置和编号都需要在地质图上表示出来。 点性:观察点的布置一般选择重要的地质界线,如地层单元内部或彼此之间的接触界线、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界线、侵入体内部的岩相分界、断层等等,也可以是构造如褶皱转折端和节理统计处、化石、矿化点等等。观察点上,要尽可能地详细观察和描述地质现象,内容包括地质现象的组成、岩石学特征、地质时代、形状和规模等多方面。此外,还要测量地质体的产状和尺度,画地质素描图或照相,采集岩石或化石标本。所采集的岩石和化石标本也要分别统一编号,将编号登记在每个观察点描述的后面,并且用记号笔或红蓝铅笔在标本表示出来。

主要原材料检验标准与取样方法细则

主要原材料检验标准与取样方法细则 一、钢筋的取样试验 (一)钢筋 1.检验标准: 钢筋原材试验应以同厂别、同炉号、同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同一进场时间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时,亦按一验收批计算。 2.取样数量: 每一验收批中取试样一组(2根拉力、2根冷弯、1根化学)。低碳钢热轧圆盘条时,拉力1根。 3.取样方法: ⑴试件应从两根钢筋中截取:每一根钢筋截取一根拉力,一根冷弯,其中一根再截取化学试件一根,低碳热轧圆盘条冷弯试件应取自不同盘。(25/45,30/50) ⑵试件在每根钢筋距端头不小于500mm处截取。 ⑶拉力试件长度:7d0+200mm。 ⑷冷弯试件长度:5d0+150mm。 ⑸化学试件取样采取方法: 1)分析用试屑可采用刨取或钻取方法。采取试屑以前,应将表面氧化铁皮除掉。 2)自轧材整个横截面上刨取或者自不小于截面的1/2对称刨取。 3)垂直于纵轴中线钻取钢屑的,其深度应达钢材轴心处。 4)供验证分析用钢屑必须有足够的重量。 (二)冷拉钢筋 应由不大于20t的用级别、同直径冷拉钢筋组成一个验收批,每批中抽取3根钢筋,每根取3个试样分别进行拉力冷弯试验。 (三)冷拔低碳钢丝 1.甲级钢丝的力学性能应逐盘检验,从每盘钢丝上任一端截去不少于500mm后再取两个试样,分别作拉力和180°反复弯曲试验,并按其抗拉强度确定该盘钢丝的组别。 2.乙级钢丝的力学性能可分批抽样检验。以同一直径的钢丝5t为一批,从中任取三盘,每盘各截取两个试样,分别作拉力和反复弯曲试验。如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应在未取过试样的钢丝盘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再做各项试验。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应对该批钢丝逐盘检验,合格者方可使用。注:拉力试验包括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两个指标。 二、焊接钢筋试件的取样 焊接钢筋试验的试件应分班前焊试件和班中焊试件;班前焊试件是用于焊接参数的确定和可焊性能的检测。班中焊试件是用于成品质量的检验。 (一)钢筋闪光对焊接头 1.钢筋接头检验标准: 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200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作为一批。若同一台班内焊接的接头数量较少,可在一周内累计计算。若 累计仍不足200个接头,则仍按一批计算; 2.取样数量: 每一批取试件一组(6个)3个拉力试件、3个弯曲试件; 3.取样方法: ⑴试件应从成品中切取; ⑵在钢筋同规格、同型号、同焊接生产条件下作焊接模拟试件; ⑶模拟试件的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复验应从成品中切取试件,其数量和要求与初始试验时相同。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如实反映客观情况,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先决条件。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并根据不同分析项目采用相关的采样和处理方法。为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1、采样单元 采样前要详细了解采样地区的土壤类型、肥力等级和地形等因素,将测土配方施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 由于我场地势平坦,肥力均匀,采样单元一般为200~300亩。采样单元应集中在典型地块,相对在中心部位。每个采样单元采一个混合样。为使采样更加方便快捷,对于土壤均一、地块形状规则的,亦可在采样单元内距地头100~200米面积为1~10亩的典型地段采一个混合样。 2、采样时间 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前采集(上茬作物已经基本完成生育进程,下茬作物还没有施肥),一般在秋收后。进行氮肥追肥推荐时,应在追肥前或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 3、采样周期 同一采样单元,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每季或每年采集1次,无机氮每个施肥时期前采集1次,土壤有效磷钾2~4年,微量元素3~5年,采集1次。植株样品每个主要生长期采集1次。 4、采样点数量 要保证足够的采样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采样点的多少,取决于采样单元的大小、土壤肥力的一致性等,一般为7-20个点为宜。 5、采样路线 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一般采用S形布点采样,能够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所造成的误差。在地形较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取样,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6、采样点定位 有条件的可采用GPS定位,记录经纬度,精确到0.01″。无条件的可在地图上标明采样点位臵,并记录样点名称、田块名称、固定参照物的距离和方位。 7、采样深度 采样深度一般为0-20cm,土壤硝态氮或无机氮的测定,采样深度应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主要根系分布深度来确定。 8、采样方法

力学样采样要求

1.采样层位 1)第四系覆盖层。 2)基岩风化裂隙带:一般在强、中、弱风化裂隙带中分别采取,各带中砂岩类取一组,泥岩类取一组,约6组。 3)非煤系地层:不同岩性各采一组,约5组左右。 4)主采煤层:要求在顶板以上30m至底板以下20m范围内,系统地分层采取岩样(即变层就要取样)。一般顶板3~5组,底板1~3组。 5)主采煤层各采一组。 2.采样方法 1)第四系覆盖层在钻孔中采用取土器采取,在地表用锹或其它工具从四周下切,后用刮刀慢慢削切。 2)岩石样一般在钻孔所提取的岩芯中采取,岩芯直径不小于75mm。 3.样品数量 1)实验室要求: 1抗压强度6块,每块做成5×5×10cm的长方体,即干抗压3块,湿抗压3块。 2抗拉强度6块,每块做成5×5×5cm的正方体,即干抗拉3块,湿抗拉3块。 3抗剪断强度18块,每块做成5×5×5cm的正方体,即干抗拉9块,湿抗拉9块。 2)样品采取及所做的项目: 每层岩石中,尽可能的把项目做全,即尽可能的把力学样取至2m。如果岩石长度没有2m,则要求:

1每层力学样最少3块,每块长度不小于10cm(只做湿抗压:5×5×10cm 3块)。 2若单块岩芯长度大于10cm,其累加长度大于2m,只取2m。(能分割成5×5×10cm 长方体6块,做干、湿抗压; 5×5×5cm的正方体6块,做干、湿抗拉;5×5×5cm的正方体18块,做干、湿抗剪断。) 3)若岩芯大于3块,每块大于10cm,累加长度小于2m,有多少块取多少块。 4.采样要求 1)对所要采样层位,整理好大于10cm的岩芯,在每块岩芯上用红漆划上箭头,箭头指向上方。 2)用塑料薄膜多层缠绕,然后贴上标签,再用透明胶布封好。 3)样品编号,钻孔从上往下依此编号,编号为ZK××—1-n/n、ZK××—2-n/n、…… 例如:第4组,共有6块,从上向下依此编号为ZK××—4-1/6、ZK××—4-2/6、ZK××—4-3/6……ZK××—4-6/6。 4)量取每组样品长度,记录采样深度及岩性。 5.送样单填写 1)整理好每组样品,统计样品长度。 2)物理性质:比重、容重、天然含水率、孔隙率全打勾。力学性质:弹性模量、泊松比全打勾。 3)根据每组所取的样品长度,对力学性质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断强度进行打勾。 1 每组样品长度能分割成5×5×10cm的长方体3块,只对湿抗压打勾。

采样方式及采样要求

编号:SY-AQ-06232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采样方式及采样要求 Sampling mode and sampling requirements

采样方式及采样要求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定点采样 1)采样点的选择原则 (1)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作业人员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空气监测类型及采样要求 空气监测类型 采样点 采样时段 评价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评价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 评价监测 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连续采样3个工作日(班),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

最高的工作日(班) 在1个工作日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连续采样3个工 作日(班) 日常监测 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班)采样1个工作班 在1个工作班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 最高的时段进行 监督监测 在1个工作班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 在1个工作班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 最高的时段进行 事故性监测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监测至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低于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为止

(2)在不影响作业人员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作业人员。 (3)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再进行采样。 (4)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2)采样点数目的确定 (1)工作场所按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至少应设置1个采样点。 (2)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3台设置1个采样点;4-10台设置2个以上采样点;10台以上,至少设置3个以上采样点。 (3)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2台以上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逸散同一种有害物质时,采样点应设置在逸散有害物质浓度大的设备附近的工作地点;逸散不同种有害物质时,将采样点设置在逸散待测有害物质设备的工作地点。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方案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包括土壤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 一、准备工作 主要准备工具,器材,用具等。 二、布点采样 样品由随机采集的一些个体所组成,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为了达到采集的监测样品具有好的代表性,必须避免一切主观因素,使组成总体的个体有同样的机会被选入样品,即组成样品的个体应当是随机地取自总体。另一方面,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样品应当有同样的个体组成,否则样本大的个体所组成的样品,其代表性会大于样本少的个体组成的样品。所以“随机”和“等量”是决定样品具有同等代表性的重要条件。 1.布点方法 1)简单随机 将监测单元分成网格,每个网格编上号码,决定采样点样品数后,随机抽取规定的样品数的样品,其样本号码对应的网格号,即为采样点。随机数 的获得可以利用掷骰子、抽签、查随机数表的方法。关于随机数骰子的使用 方法可见GB10111《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办法》。简单随机布点 是一种完全不带主观限制条件的布点方法。 2)分块随机 根据收集的资料,如果监测区域内的土壤有明显的几种类型,则可将区域分成几块,每块内污染物较均匀,块间的差异较明显。将每块作为一个监 测单元,在每个监测单元内再随机布点。在正确分块的前提下,分块布点的 代表性比简单随机布点好,如果分块不正确,分块布点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 反。 3)系统随机 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几部分(网格划分),每网格内布设一采样点,这种布点称为系统随机布点。如果区域内土壤污染物含量变化较大,系

统随机布点比简单随机布点所采样品的代表性要好。 2.基础样品数量 1)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计算样品数 用下列公式可计算所需的样品数: N=t2s2/D2 式中:N 为样品数; t 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选定为95%)一定自由度下的t 值(附录A); s2 为均方差,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或者从极差R(s2=(R/4)2)估计; D 为可接受的绝对偏差。 2)由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 N=t2s2/D2 可变为:N=t2CV2/m2 式中:N 为样品数; t 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选定为95%)一定自由度下的t 值(附录A); CV 为变异系数(%),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资料中估计; m 为可接受的相对偏差(%),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限定为20%~30% 。 没有历史资料的地区、土壤变异程度不太大的地区,一般CV 可用10%~30%粗略估计,有效磷和有效钾变异系数CV 可取50%。 3.布点数量 土壤监测的布点数量要满足样本容量的基本要求,即上述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是样品数的下限数值,实际工作中土壤布点数量还要根据调查目的、调查精度和调查区域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 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少设3 个点。 区域土壤环境调查按调查的精度不同可从2.5km、5km、10km、20km、40km 中选择网距网格布点,区域内的网格结点数即为土壤采样点数量。

地质采样规定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内容 1. 野薄记录格式 日期:年月日天气:(晴、阴、雨)地点:(野外基站) 路线:( 如:自经至) 手图号:航片号: 任务:( 岩区(或地层分布区)主干(或一般)穿越(或追索)路线地质调查;追索断层(或层) 人员:(记录);(手图与航片) 点号:(如:0066) 座标:X: Y: GPS: (经度纬度高程 ) 位置:(如: 村(或高地)NE35°460m处小路东侧) 露头:(人工采场或天然),良好(或一般、差等) 点性:(地层界线点、构造观察点、化石点、岩性岩相观察点等) 描述:(点E为………;点W为………;接触关系为………) 标本: (于900m处采同位素年龄样一件, 样号为0066-1, 岩性为………) 照相:( 记录照相序号、位置、照片内容简述等) 遥感影像特点:(仅对要求建立遥感解译标志的地质路线进行遥感影像的描述与记录; 遥感地质解译记录的具体内容是:(1) 解译点号和解译区位置; (2)所解译的地质体或地质界线及其两侧影像特征及解译标志) 点间:(如: (1) NO0066SE+650m 650m: 沿途为……… (2) 650ms+850m1500m: 沿途为……… (3) 1500mssw+900m 2400m NO0067: 沿途为……… ) 路线小结:(当日路线结束后必须认真撰写小结,小结含三项基本内容: 一是对当日路线工作量统计(路线总长、地质点个数、素描图个数、照相数量、各类标

本采集数量);二是对当日路线的地质认识; 三是对存在问题及对相邻工作路线的工作建议。) (注意:所有主干穿越路线必须有信手剖面,1/3的点须野外素描或照相;所有的一般穿越路线1/5的点须野外素描或照相; 追索路线视情况而定) 2. 野薄记录格式说明 ①每天开始一页应记录日期、工作区、天气状况,其中工作区记录工作站或填图地区。 ②点位应以观察点附近的高程点、村庄或其它固定地物作标志。 ③记录本的右面作文字记录,左面作素描图、路线剖面或附贴照片,必要时也可作简要文字批注或补充记录。摄影资料记在相应地质观察记录之后,应注意数码照相编号或底片编号、摄像对象和内容及方位,凡图上有路线通过的地点必须有文字记录。 ④工作小结应另起一页。记录本内不得记与野外地质调查无关的内容。 ⑤产状标记方法(记录或信手剖面):层理140°∠30°;次生面理50°∠40°,可在产状前注明S0、S1、S2或糜棱片理等;断层120°∠45°;节理320°∠70°;轴面A40°∠50°;枢纽Fh30°∠60°;线理L3000∠10°等。 3. 野外工作手图勾绘内容 野外工作手图必需标记和勾绘如下内容: ①地质点(直径1mm的小圆)及点号(一般标记在地质点的右下方); ②地质点上所观测到的岩层产状和各种面理产状; ③地质界线(地层单位之间的分界线、断层线、岩性岩相分界线、侵入体侵入界线、含矿层界线、地貌单元之间分界线等,勾绘时需遵循“V形法则”及野外实际展布情况); ④地质体填图单位(各种正式和各种非正式填图单位)代号及岩性岩相代号或花纹; ⑤各类样品采集点及编号; ⑥地质路线(用绿色虚线标绘)和实测剖面线(用黑色实线标绘)及剖面代号。 各类样品的采集与测试登记表

地质矿产采样要求及方法

地质矿产采样要求及方法 一、地质调查及研究采样 1岩石标本采样 1.1采样目的 1.1.1 观察研究岩石结构、构造、矿物成份及其共生组合,研究矿物的变质、蚀变现象,确定岩石、矿物的名称,对比地层和岩石。 1.1.2 配合其他样品的采样及分析。 1.2 采样原则和要求 1.2.1 所采集的样品应有充分的代表性。采集标本时要尽量采集新鲜的岩石,并做好野外地质观察描述工作。 1.2.2 以能反映实际情况和满足切制薄片及手标本观察的需要为原则,一般为3×6×9cm。 1.2.3 采集到岩矿标本应在原始记录上注明采样位置和编号,对所采样品一般要用白漆在标本的左上角涂一小长方形,待干后写上编号,然后用麻纸包好,统一保管。 (以下标本样品同) 2岩石薄片样 1.2主要用途 2.1.1测定造岩矿物的种类及含量,对岩石进行定名、分类。 2.1.2测定透明矿物的晶形、粒度、构造、光性等特征,研究矿物的形成环境,并为岩石对比提供信息。 2.1.3鉴定岩石的结构(包括粒度)、构造特点,研究岩石的成因及形成史。2.1.4定矿物包裹体,了解岩石的形成条件。 2.1.5鉴定岩石的后期蚀变、交代及矿化,为找矿提供资料。 2.1.6定化石的种属、特征,研究地层的时代及古生态环境。

2.1.7行岩组分析,研究岩体、岩层的构造。 2.1.8鉴定岩石的微裂缝及孔隙度,为找油气提供资料。 2.2采样、制样要求 2.2.1样品大小一般5×5×5cm,粗粒岩石含量测量样品要加大至 10×10×5cm。 2.2.2作岩组分析及区域构造研究的样品要定向,在样品的层理、片理、线理及节理面上标注产状。 2.2.3松散样品应用棉花及小硬盒包装保护,磨片前用稀释的环氧树脂浸泡固结。 2.2.4化石薄片样应在标本上圈出化石的位置及切片的位置。 2.2.5所采样品一般要用白漆在薄片标本的左上角涂一小长方形,待干后写上编号,与此同时要填写标签,然后用麻纸包好,并进行登记。(以下样品同)2.2.6必要时送样要附采样地质图或剖面图,写明采样位置。 2.2.7一般薄片大小为2.4×2.4 cm,粗粒岩石含量测量要磨大薄片(5×5cm);岩组分析薄片要注明切面方向。 2.2.8一般薄片厚度0.03mm;化石鉴定薄片厚度0.04mm左右;包体测温薄片厚0.1- 0.7mm。 3大化石样 3.1主要用途 3.1.1研究古生物的分类、、进化及古生态环境。 3.1.2确定地层时代,进行地层对比。 3.1.3研究古海洋、古气候、古环境。 3.1.4用于陈列。 3.2采样要求 3.2.1样品大小依化石大小而定,尽量采集化石整体。 3.2.2对疏松化石,应先作固结处理,然后再采集。 3.2.3对大脊椎动物化石,应打成1×1m2的格子,并对格子编号,作野外号素描图及照相,然后再按方格整块采集,分箱包装。

工程地质勘察钻探中的取样问题

工程地质勘察钻探中的取样问题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国土面积庞大,达到960万平方千米。现代化进程逐渐 加快,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这就使得社会上出现众多问题, 因此需要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开发,重视对土木工程的建设。在国家的各项工作中,对工程的勘察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做好对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才能够更好 的建设祖国,满足人们对各项资源的需求,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为国家的现代 化建设做贡献,因此我们需要运用各项技术来精准的完成岩土工作的勘察,保证 土木工程的良好建设。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钻探;取样 引言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按勘察或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要求,从钻孔(或从探坑、 探井、探槽)内某一深度处采取一定数量的实物样品,这是工程地质勘探的主要 任务,是工程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勘探获取地表以下地质资料的主要手段,也是 检验建筑物基础等地下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方法。 1工程地质钻探取样分析 1.1钻探技术和取样测试目的 在工程地质勘察钻探实践中,进行钻探取样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工程地质所处区域地层情况进行揭露与划分,对岩土性质以及具体成分 进行鉴定并描述;第二,对地质构造进行准确分析,掌握工程现场不良地质条件 的分布界限以及具体类型;第三,针对钻孔、探槽、探井或探坑中的样品进行分 析实验,以明确相应样本的物理理性性质;第四,对地下水类型进行探测,同时 进行水位测量,采取水样并对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1.2工程地质勘查钻探方法及工具应用 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工程地质勘察钻探工作中所涉及到的钻探方法较多,包括岩心钻探法、机械钻进法、螺旋钻进法以及回转钻探法等多种类型。其中, 以机械钻进法与螺旋钻进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较为频繁。前者是在振动器的作 用下使钻头与钻杆产生周期性振动,能量传递下使周边岩土层振动频率上升,降 低抗剪强度,并在振动器以及钻具的共同作用下,使钻头能够深入岩土层内进行 钻进作业,目前,本方法在砂土层、粘性土层中应用较多;后者是指利用螺旋钻 头回转作用将岩粉直接传输至地表,在软岩层中较为适用。 2工程地质勘探钻探的样品种类分析 2.1原状土样 原状土样是天然成分和结构未破坏的不扰动样,通过室内试验获得土层天然 结构、渗透系数、含水率、密度、压缩系数、压缩模量、抗剪强度、抗压强度、 天然坡角等项目设计所需要的资料,以对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作出定量评价。原状土的采取要使用专门的取土工具—取土器。取土器结构一般由接头、余 土管、取土衬管、取土管、管靴、封闭装置等部件组成。取土时管靴切入土体, 多余的残土进入余土管,有效土样进入取土管的衬管内。操作时取土器必须顺利 地切入土体,以免对土体结构扰动和预防取土器提升时土样脱落。取土器的封闭 装置是防止土样脱落的结构,有上部和下部封闭装置两类,上部封闭装置起吸附 作用,下部封闭装置起承托或卡紧作用,下部封闭装置又分为自由活塞式和固定

采样要求

地质观察点路线记录表 共页第页矿区名称 点号 位置: 路线 观察地质描述 标本、样品标号 声、象资料标号 编录:年月日

附录H (提示的附录) 各类样品的采集与测试登记表 各类样品的采集与测试是开展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技术支撑之一。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分析测试技术,将应采集的各类样品、及其测试要求、采样要求、各类登记表格说明如下。各专业调查采集样品种类、数量、分析项目及分析方法等的选择,根据研究内容、调查面积等内容具体确定。一般情况下某些特种样品,均需配套采取薄片,标本、光谱样品视具体情况确定。 H 1 各类测试样品 H 1.1 薄片及标本 鉴定要求:确定岩石的矿物或碎屑颗粒的种类、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对岩石定名分类;测定岩石的沉积、变质变形等显微结构构造特征;鉴定岩石后期交代及矿化;测定矿物的晶形、粒度、构造、蚀变、光性、物理性质等特征等。 采样及制样要求:样品一般采手标本大小(3×6×9cm )即可,磨片大小2.4×2.4cm 厚度0.03mm 。 H 1.2 光片 鉴定要求:测定不透明矿物的种类及含量,矿物共生组合。 采样及制样要求:样品采手标本大小,光片一般2×3cm ,厚0.5cm ,表面抛光。 H 1.3 岩组分析 1)鉴定要求:对矿物颗粒向量进行测量统计,研究应力大小和方向。 2)采样要求:采手标本大小,在构造面上标注产状,如 (节理),磨片厚度0.04mm 。 H 1.4 人工重砂 鉴定要求:副矿物特征,有用矿物的赋存状态,挑选单矿物作其它测试用。 采样要求:一般在同一露头用拣块法采10—20Hg 岩石。 H 1.5 粒度分析 鉴定要求:沉积岩粒度概率统计分析 采样要求:采手标本大小,制薄片。 H 1.6 大化石 鉴定要求:化石定名、特征描述(附照片及素描)、确定时代及对古环境作出判断。 采样要求:样品大小依化石大小而定,尽量采集化石整体;对疏松化石,先作固结处理, 再采集;对大脊椎动物化石,应打成1×1m 2 的格子,对格子编号、照相,按格子整块采集。化石在野外要进行初步整理。 H 1.7 微体化石 鉴定要求:微体化石种属、特征描述(附照片及素描)、统计微体化石的出现率组合及演化、确定时代及对古环境作出判断。 采样要求:一般逐层采集,采样间距一般5—10m ,取掉表面风化物,样品重量一般不少于1Hg ,以1.5—2Hg 为适。 H 1.8 X —射线衍射分析样 400∠300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如实反映客观情况,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先决条件。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为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1、采样单元(严格按照已经给定大家的GPS定位为准,如果该点已经有建筑非农田,可以就近取土壤类型、种植作物一致的露天大田非大棚土壤,如玉米小麦是山东典型作物。如果就近实在没有作物地块,可以标注上是蔬菜地,如白菜地。非原始点位的,需要文字说明点位漂移的大致方位距离等) 点位漂移的另选取典型代表地块,采样地块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选取地势平坦,肥力均匀,采样单元一般为100平方米地块。采样单元应集中在典型地块,相对在中心部位,采一个混合样。 3、采样路线 采样时应“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一般采用S形(下图)布点采样,能够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所造成的误差。或者梅花采样即取四个角加中心点。田块选取要避开路边(有交通工具汽车尾气扬尘等污染影响结果的准确性)、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3、采样点数量 一个样点至少采集6个点位的土壤,然后混匀。(要保证足够的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混匀后,用四分法(见下图)将多余的土壤弃去。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混匀后放在盘子里或塑料布上、蛇皮袋上,剔除落叶石块等杂物后弄碎、混匀,铺成四方形,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把对角的两份分别合并成一份,保留一份,弃去一份。如果所得的样品依然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所需数量为止。一个混和土样以取土1公斤左右为宜。 4、采样点定位(必须有,尤其是点位漂移的)

各类样品的作用与采样要求

各类样品用途与采样要求(转) 来源:隋清霖的日志 各专业调查采集样品种类、数量、分析项目及分析方法等的选择,根据研究内容、调查面积等内容具体确定。一般情况下某些特种样品,均需配套采取薄片,标本、光谱样品视具体情况确定。 1 薄片及标本确定岩石的矿物或碎屑颗粒的种类、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对岩石定名分类;测定岩石的沉积、变质变形等显微结构构造特征;鉴定岩石后期交代及矿化;测定矿物的晶形、粒度、构造、蚀变、光性、物理性质等特征等。采样及制样要求:样品一般采手标本大小(3×6×9cm)即可,磨片大小2.4×2.4cm厚度0.03mm。 2 光片测定不透明矿物的种类及含量,矿物共生组合。采样及制样要求:样品采手标本大小,光片一般2×3cm,厚0.5cm,表面抛光。 3 岩组分析对矿物颗粒向量进行测量统计,研究应力大小和方向。采样要求:采手标本大小,在构造面上标注产状,如(节理),磨片厚度0.04mm。 4 人工重砂副矿物特征,有用矿物的赋存状态,挑选单矿物作其它测试用。采样要求:一般在同一露头用拣块法采10—20Kg岩石。 5 粒度分析沉积岩粒度概率统计分析。采样要求:采手标本大小,制薄片。 6 大化石化石定名、特征描述(附照片及素描)、确定时代及对古环境作出判断。采样要求:样品大小依化石大小而定,尽量采集化石整体;对疏松化石,先作固结处理,再采集;对大脊椎动物化石,应打成1×1m2的格子,对格子编号、照相,按格子整块采集。化石在野外要进行初步整理。 7 微体化石微体化石种属、特征描述(附照片及素描)、统计微体化石的出现率组合及演化、确定时代及对古环境作出判断。采样要求:一般逐层采集,采样间距一般5—10m,取掉表面风化物,样品重量一般不少于1Kg,以1.5—2Kg为适。 8 X—射线衍射分析样一般样品挑几粒—十几粒晶体(X—射线单晶,采用粒径为0.1—2.0mm左右的单晶体),一般需矿物重量十几克,粘土矿物鉴定采粘土100g以上,同一地质体需采三个以上样品测定。测试要求:1)X—射线粉晶矿物定名,测定结构简单的矿物晶体晶包参数及格子类型,区别同质多象变体及长石有序度;(2)X—射线单晶测定晶胞参数(a、b、c、α、β、γ)、空间群、原子坐标参数(表征晶胞中原子种类、数目和相对位置),分子晶体中分子立方体构型、键长、键角、电荷分布、分子间的距离、离子晶体的配位、构型、离子大小、晶体结构的有序、无序等。 9 电子衍射法样测定矿物晶体结构及参数,确定矿物种类。采样:采手标本大小的块状样品。 10 红外光谱分析样鉴别矿物种类(尤其是胶体矿物和火山玻璃等均质体)、确定矿物中水的存在形式、区分类质同像和某些同质多像矿物、区分矿物多形结构、阴离子基团配位对称性、原子的有序—无序分布、阳离子配位数、确定沉积岩成熟度和相指标、含油岩层中干酪根的特征和演化,测定海绿石膨胀层含量。采样要求:挑所需单矿物2克左右,液体1 ml,气体200ml 。

土样采集技术规范

土样采集技术规范 郑州市宇来科贸有限公司测土施肥事业部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如实反映客观情况的先决条件。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并根据不同分析项目采用相关的采样和处理方法。为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所需工具:土钻(或土铲)、量尺、蛇皮袋。 土壤样品的采集原则: 采样点的选择:采集的土样要真实反映土地养分状况,才能够保证测土配肥的科学准确。因此要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①单位田块土壤状况应基本相同。土壤比较均匀时,面积可适当大些,均匀性较差的,面积要小一些。大田作物一般在5亩至50亩之间,也可以更大。经济作物在1亩至10亩间比较合适。 ②每个田块要选择5-20个取样点,样点分布要均匀,切忌在田边、路边、沟边、粪堆旁或堆放化肥的地方取样。 ③多点混合取样采集土样要规范,各采集点土样采集方法要统一,量要一致。取样的方法可采用对角线取样法、五点取样法、蛇形取样法、棋盘取样法等。一般每块地至少取五个样点。将各点所取土样置蛇

皮袋上,压碎,充分混合均匀,依四分法(将所取土样全部集中混合均匀,平堆成正方形,依对角线分成四份,任意保留其中对角两份)弃去多余部分,拣去枯枝败叶、石砾等杂质,保留约半公斤,作为化验分析的待测样品。根据土地情况,大致可分为旱田、水田、果园三种状况,采用不同取样方式:旱田:取样深度以0-20cm为准。 1、采样单元 采样前要详细了解采样地区的土壤类型、肥力等级和地形等因素,将测土配方施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平均采样单元为100亩 (平原区、大田作物每100~500亩采一个混合样,丘陵区、园艺作物每30~80亩采一个混合样)。为便于田间示范追踪和施肥分区需要,采样集中在典型农户,采样单元相对在中心部位,以一个面积为1-10亩的典型地块为主 2、采样时间 粮食作物及蔬菜在收获后或播种前采集(上茬作物已经基本完成生育进程,下茬作物还没有施肥),一般在秋后。进行氮肥追肥推荐时,应在追肥前或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 3、采样周期

地质采样工安全操作规程

地质采样工安全操作规程 1、熟悉掌握入坑通则,遵守各项相关安全规定。 2、到现场采样首先处理好作业区段浮石,在确认顶板、两帮安全条件良好情况下开始刻槽采样。 3、采样工作粉尘浓度较高,必须戴好防尘口罩和防护眼镜,在有通风机的现场采样必须开风机作业,及时排出粉尘。 4、天井采样要与现场作业人员联系好,严禁双层作业。 5、采场采样注意放矿抽斗情况,防止抽人事故。 6、偏僻、危险地点,严禁单人作业,必要时要采取一定安全措施方可实行。 采样工安全生产责任制 1、严格遵守井下作业的一般规定。 2、熟悉通往作业地点的安全通路。 3、进入工作面后要检查工作面的安全情况,特别是顶板和岩帮的浮石,注意周围的电线及来往车辆等。 4必须排除并确认没有不安全因素和安全威胁后方可开始作业。 5、熟练使用采样工具,要经常检查,锤头不牢固的要及时修理。使用锤子、钎子时要注意周围的电线和行人。 6、当工作面附近有爆破作业时一定要提前做好联系,做好躲避和撤离。 7、发生事故或发现事故险情时,必须及时组织抢救、保护好现场,并立即向单位领导报告。

8、严格遵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采样工作细则 采样的目的是确定矿产的质量和数量获取品位参数,进而确定工业矿体的形态,确定不同类型、不同品级的矿石界线,以便进行储量计算。通过采样还应达到查明矿化强度和均匀程度,查明有益伴生元素等地质目的。生产勘探和开采过程中的采样,同时也是验证地质探矿阶段的采样工作,指导开采,正确合理地计算矿石的损失和贫化,评价矿产资源利用情况。因此,采样工作是地质工作中一项重要工作,采样数据和分析结果,是地质的重要原始资料和数据。 一、采样原则 1、凡是地探、生探、采准、采矿、开拓和其他基建工程揭露的矿化地段(脉带)均应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细致的采样。 2、真实反映岩、矿石的品位,反映矿体真厚度。禁止跨岩性或构造采样。 3、布置样槽必须垂直或近似垂直矿化带的走向。 二、分样依据 1、岩性、脉体、矿物的自然分带。矿化自然类型、均匀程度。 2、脉体产状及变化。断层、褶皱、节理产状及变化。 3、整体观念(上下、左右、高低工程布样),综合考虑使其具有代表性。 4、单个样品限定长度要求(不超过最低可采厚度)。

7地质样品如何采样

采样 其学 二○○八年四月

目录 1 概述 (1) 1.1畴 (1) 1.2意义 (1) 1.3常见的样品种类 (1) 1.3.1 标本 (1) 1.3.2 化学分析样 (1) 1.3.3 选矿试验样 (1) 1.3.4 其他样品 (1) 1.4常用的采样方法 (2) 1.4.1 拣块法 (2) 1.4.2 刻槽法 (2) 1.4.3 刻线法 (2) 1.4.4 劈心法 (2) 2 样品的布置 (2) 2.1样品布置原则及要求 (3) 3 采样方法及技术要求 (6) 3.1采样工具用品 (6) 3.2采样方法 (6) 3.2.1 拣块化学样 (6)

3.2.2 连续拣块化学样 (6) 3.2.3 刻线化学样 (6) 3.2.4 刻槽化学样 (7) 3.2.5 岩心取样 (8) 3.2.6 矿石体重样 (8) 3.2.7 组合分析样 (10) 3.2.8 物相分析样 (10) 4 采样地质编录 (10)

采样 1 概述 1.1 畴 这里讲的采样是指固体矿产勘查过程中的样品采集。 1.2 意义 在固体矿产勘查过程中矿体圈定、矿石质量,包括有益有害组份含量的确定,矿产开发利用都必须采集样品进行分析测试、试验。因此,采样工作是矿产勘查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1.3 常见的样品种类 1.3.1 标本 有列标本、岩矿鉴定标本等。 1.3.2 化学分析样 如基本分析样、全分析样、组合分析样。 1.3.3 选矿试验样 有矿石可选性试验样、实验室流程试验样、半工业试验及工业试验样。 1.3.4 其他样品 如力学测试样、体重样、同位素样、水样等。

1.4 常用的采样方法 1.4.1 拣块法 在岩矿体露头或岩心上敲取一规格的块体作为样品。 1.4.2 刻槽法 大致沿岩矿体厚度方向按一定规格刻取其碎块、粉末作为样品。常用规格有5×2、7×3、10×3、10×5cm,样槽规格、样品长度视矿种、矿化均匀程度、地质情况不同而异。 1.4.3 刻线法 大致沿岩矿体厚度方向刻取宽度及深度都较小的“线状”碎块、粉末作为样品。 1.4.4 劈心法 沿岩心长轴方向1/2或1/4劈(锯)开,一半作为样品,另一半保存于岩心箱。 1.4.5 定向样 进行古地磁、地应力研究时常需采集定向样,采样时在采集的样块上标注三维空间方位。 2 样品的布置 除特殊意义的样品外,样品的布置必须具有代表性,每件样品应能真实地反映其控制围的岩矿信息。下面主要就化学分析样品中刻槽样品的布置原则及技术要求进行说明。 化学分析样采集方法可用拣块、连续拣块、刻线、刻槽、劈(锯)

地质矿产采样要求及方法

地质矿产采样要求及方法

一、地质调查及研究采样 (1) 1、岩石标本采样 (1) 2、岩石薄片样 (1) 3、大化石样 (2) 4、微体化石样(含孢子花粉样) (3) 5、古地磁样 (3) 6、人工重砂(副矿物)样 (4) 7、X一射线衍射粉末样 (5) 8、岩石化学全分析样 (5) 9、岩石微量元素定量分析样 (6) 10、岩石稀土元素分析样 (6) 11、电子探针X一射线显微分析样 (7) 12、激光光谱分析样 (8) 13、K—AR(钾一氩法)年龄样 (8) 14A R40—A R39(中子活化)年龄样 (9) 15、U—TH—P B(铀一钍一铅法)年龄样 (10) 16R B—S(铷一锶法)年龄样 (10) 17、S M—N D(钐一钕法)年龄样 (11) 18、C14(碳法)年龄样 (12) 19、硫同位素样 (12) 20、铅同位素样 (12) 二、金属矿产勘查采样 (14) 1、矿区岩矿石标本样 (14) 2、矿石光片样. (15) 3、光谱分析样 (15) 4、化学分析样 (15) 5、单矿物样 (21) 6、精矿采样 (22) 7、砂矿采样 (22) 8、矿石加工技术试验采样 (24) 9、岩矿石物理力学性能试验采样 (25) 三、非金属矿产采样 (28) 1、岩矿鉴定样 (28) 2、化学样 (28) 3、物理性能及工艺性能测试样 (30) 4、矿石加工技术试验样 (33) 5、石材的采样 (34) 四、煤、泥炭矿产采样 (37) 1、煤田采样 (37) 2、泥炭采样 (45) 五、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测量采样 (46)

1、岩石、矿石磁化率和剩余磁化强度测定样 (46) 2、岩石、矿石电阻率、极化率,自然电位、自然跳跃电位测定样 (47) 3、岩石、矿石密度测定样 (48) 4地球化学土壤测量样 (48) 5、地球化学岩石测量样 (50) 6、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样 (51) 7、化探工作中的水化学测量样 (52) 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采样 (55) 1、水样的采集 (55) 2、土样、岩样的采集 (61) 3、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样的采取 (66)

矿山取样

矿山取样的方法及要求 1.取样的概念 取样是指:从矿体或近矿围岩和堆积物中采集一小部分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各种分析、测试、鉴定及实验,以研究确定矿产质量、物化性质及开采加工技术条件的专门性工作。 2.取样的目的 查明矿石和围岩的质量、矿物成分、化学组分、分带性和内部结构、技术和工艺性质的唯一有科学依据的方法。 3.取样的分类 (1)材料取样中,根据具体采样位置不同可分为:自然露头、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及矿石堆、矿车取样等。 (2)根据取样目的任务不同和分为 化学取样、岩石鉴定取样、加工技术取样、开采技术取样、地球物理取样 等。 4.取样的一般程序 样品的采集→加工处理→分析、测试鉴定、实验等→结果的检查和评定。 5.常见的样品种类 (1)标本如陈列标本、岩矿鉴定标本等。 (2)化学分析样如基本分析样、全分析样、组合分析样。 (3)选矿试验样如矿石可选性试验样、实验室流程试验样等。 (4)其他样品如力学测试样、体重样、水样等。 6.常用的采样方法 (1)刻槽法 方法:在矿体露头上大致沿岩矿厚度方向按照一定规格用取样钎、锤或取样机开凿槽子,将槽中刻取下来得全部矿岩碎块、粉末作为样品。 规格:宽×深(cm)有5×2、7×3、10×3、10×5cm,刻槽规格、样品长度视矿种、矿化均匀程度、地质情况不同而异,矿化均匀时规格小些,矿化不均匀时规格大些。 用途:为金属、非金属矿产最常用的取样方法。在探槽、井巷、回采工作面等人工露头或自然露头上采集样品。 (2)刻线法 方法:在矿体露头上大致沿岩矿厚度方向刻一条或几条连续的或规则断续的线型样沟,取宽度及深度都较小的“线状”碎块、粉末作为样品。 规格:宽×深(cm)为:(1~3)×(1~3),线距10~40cm 用途:单线刻槽矿化均匀的矿床;多线刻槽用于矿化不均匀矿床;常用于采场内取样。 (3)网格法 方法:在矿体露头上画出网格或铺以网绳,在网线的交点上或网格中心凿取大致相等的矿(岩)石碎块(粉)作为样品。网格形状有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 规格:网格总范围一般为1m见方,单个网格边长10~25cm,一个样品有15~100点合成,总重2~10Kg。 用途:代替刻槽法 (4)点线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