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 板块一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练习

合集下载

(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1.2 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课件

(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1.2 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课件
——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1.史料一总体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史料反映了男耕和 女织的内容,综合体现了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的 特点。 2.史料二论述了古代小农经济具有的自给自足性和脆弱性的特 点。史料表明小农经济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 缴纳赋税;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能力 差的简单落后小生产模式的脆弱性。
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通过《吕氏春秋·上农》 古文献对农业收益增加养活人口数量这一现象的描述,考查精 耕细作的小农经济的形成。涉及的历史核心素养主要有“时空 观念”和“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方面。具体解读如下:
考查素养
解读说明
通过“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能养活更多的人
时空观念 口这一现象来考查考生的时空观念——战国时期是
②个体农耕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 自足。 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手工业
(1)原始社会:纺织技术已经萌芽;已经掌握了冶铜技术;彩陶 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业水平。 (2)商周时期:商周时期,黄河流域的青铜铸造工艺已达到很高 的水平,_青__铜__业___繁荣。 (3)春秋战国:春秋晚期出现__人__工__冶__炼__的铁器;战国中期,炼 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
专题一 中华文明的奠基——先秦
第 2 课时 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
【关联考纲】 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 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重农抑商” 政策
农业
(1)耕作方式:由原始社会的“__刀__耕__火__种__”到商周时期的“石 器锄耕”,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_铁__犁__牛__耕___”的耕作方式。 (2)土地制度 ①商周时期实行_井__田__制___,土地名义上归国有,实际上归国王 所有。 ②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_土__地__私__有__制___,成为土地兼并的 根源。

2019版高考历史北京专用一轮作业: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 含解析 精品

2019版高考历史北京专用一轮作业: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 含解析 精品

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A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2017北京四中期末)如果你是历史剧《武王伐纣》的编剧,下面不能写入剧本的历史现象是()A.战斗取得胜利后,武王用青铜鼎举行祭祀B.纣王派人占卜预测吉凶C.农业生产使用铁器D.各级贵族使用玉器作装饰品2.(2018北京西城期末)春秋时期社会发生剧烈变化。

齐国“履亩而税”、鲁国推行“初税亩”。

这些现象的出现()A.得益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B.推动齐国和鲁国成为霸主C.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D.标志着井田制在各国崩溃3.(2017北京海淀期中)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引起巨大轰动。

下列文物可能在此次展览中展出的是()4.(2018北京海淀期中)春秋时期,很多诸侯国都进行了赋税制度改革。

楚国下令“书土田”“量人修赋”,即进行土地登记,人民按照土地收成多少缴纳赋税。

郑国“作丘赋”,以“丘”为单位征收兵赋。

这些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实行重农抑商B.增加财政收入C.抑制土地兼并D.打击豪强势力5.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活动比较发达。

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商业活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出现了许多以工商业著称的乡村集镇B.在政治中心基础上形成商业中心C.各国币制不统一不利于商业发展D.一些诸侯国采取抑制商业发展的政策6.(2016北师大附中期中)商鞅变法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婢)”。

下列对该政策评价正确的是()①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的发展②有利于废除世卿世禄制度③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④明清时期该政策阻碍经济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7.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表现。

(4分)=B组能力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2017北京海淀期末)“春初砍山,众木尽跌蹶。

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火之,借其灰以粪。

备考2019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2讲+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练习题

备考2019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2讲+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练习题

备考2019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2讲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2016•新课标Ⅰ)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 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 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答案】D【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主要经济政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农业,由题干中的“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砖中集体劳作的场景可知应选D。

本题暗示我们需要根据热点进行专题系统复习,包括之前老人教版的相干知识点,注意适度采用老教材的知识点。

2.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作坊生产②技术和生产工艺保持世界领先水平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④主要是为市场提供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交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B【考点】手工业的发展【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官营手工业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官营手工业产品不面向市场,主要是生产官府需要的产品,故④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结合所学知识中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及特点回答即可。

3.我国最早的职业商人产生在()A.原始社会末期B.商代C.春秋战国时期D.秦代【答案】B【考点】商业的发展【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回忆、再现所学基础知识,作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相关状况,属于识记知识范畴。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职业商人即产生于商朝。

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D三项均不正确,排除。

故本题B项正确。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关键是要记住商人产生的时间。

由所学知识可知,商朝出现专门从事商业的群体,即商人。

难度较易。

4.公元前246年秦国修建郑国渠之后,其灌溉面积为4万余顷,粮食亩产达到6石4斗,而当时其他诸侯国粮食单产普遍只有1石5斗左右。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学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学案

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一、农业1.耕作方式(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使用石刀、石斧、石犁,依肥力变化而迁徙。

(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

2.耕作技术(1)商周时期:掌握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技术。

(2)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垄作法。

3.水利工程(1)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2)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

4.经营方式(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①原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②特点a.生产方式: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

b.生产目的: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

c.生产结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地位: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④评价a.积极方面: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b.消极方面: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5.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井田制①内容a.土地属于国家,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

b.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c.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剥削和奴役。

②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3)封建土地私有制①原因: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

②确立a.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③问题:土地兼并和集中,政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二、手工业1.经营形态及特点(1)官营手工业①夏、商、周时期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

2019版历史一轮通史版试题:1-2a_先秦时期的经济含解析

2019版历史一轮通史版试题:1-2a_先秦时期的经济含解析

一、选择题1.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中多配有专门的“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龄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

秦代《均工律》中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

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 ) A.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B.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C.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D.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答案 C解析 材料体现了官营手工业重视技术的传承,但是不能说明其重视技术的研究,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官营手工业对技术市场的垄断,故B项错误;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因此官营手工业作坊注重对生产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旨在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而不是产品制作工序,故D项错误。

2.《管子·乘马第五》在描述农业生产时写道: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农民自身抓紧农时。

这样,他们就能晚睡早起,父子兄弟全家关心劳动,不辞辛苦地经营。

这一经济思想( )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确立B.是在变革生产组织方式C.推行重农的经济政策D.是要废除土地国有制答案 B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土地租佃关系也逐步形成,因而推动租佃关系确立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将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是将集体生产变为农民小家庭个体生产,因而改变了生产组织方式,故B项正确;材料中将土地分租,实行分户经营是为了让农民精心生产,勤奋劳动,并不能直接体现政府的重农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废除土地国有制,故D项错误。

3.[2018·河北定州中学月考]《国语·齐语》记载,管仲把民众分成军士、农民、工匠、商贾四个阶层,各自聚居在固定的区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实行重农抑商B.按职业来划分管理C.实行社会等级制度D.实行郡县制答案 B解析 根据材料“把民众分成军士、农民、工匠、商贾四个阶层,各自聚居在固定的区域”可知管仲的做法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即按职业划分管理,B项符合题意。

高三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卷:先秦时期的经济

高三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卷:先秦时期的经济

先秦时期的经济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届湖南永州一模)现代考古在殷墟苗圃北地、孝民屯、大司空村等9处出土了石器共209件,其中农业生产工具的铲、镰、磨石等,计144件,另外出土蚌器205件,其中农业生产工具的铲、镰、刀等,计179件。

这些考古发现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社会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地位重要C.人们开始由迁徙走向定居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已经形成2.(2019届河南天一大联考)从考古材料看,北至蒙古,南至湖南、江西,西至陕西、甘肃,东至海滨,都有商代后期的青铜器出土,这可用来说明商代后期( ) A.官营手工业的发达B.等级制度走向瓦解C.地区间交流的频繁D.青铜铸造达到顶峰3.(2020届湖北黄冈高三质量检测)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一改晚商早周时期厚重典雅的风格,转为简洁朴素;饕餮纹逐渐减少,代之而起的是写实性较强的凤鸟纹和简练的重环纹。

这反映出( )A.周代青铜制造技术的进步B.周代审美标准的变化C.周人质朴尚文和注重人事D.青铜器注重实用功能4.(2019届北京朝阳区二模)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图》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青铜器物铸造以货币为主B.货币的发行流通趋向相对统一C.货币经济占据了主要地位D.钱文上镌刻的书法以隶书为主5.(2019届江苏南京、盐城二模)“子赣(贡)既学于仲尼(孔子),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即子贡)最为饶益。

……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这反映出当时( )A.商人地位遭到了一定抑制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盛行C.商业发展冲击了等级制度D.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6.(2019届安徽淮南二模)西周时期,在较大的都邑中都出现了市场,有管理市场的“质人”,商贾在市场上进行贸易,都有“质人”制发买卖的契券。

据此可知,西周( ) A.形成契约精神B.规范商业行为C.履践重农抑商D.出现货币经济7.(2019届重庆杨家坪中学高三月考)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到,商民族虽已从事农业,但在商朝五百多年的历史中,迁都的次数在六次以上,而且甲骨文上有经常狩猎的记载。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先秦时期的经济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先秦时期的经济

废井田、开阡陌--土地国有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过渡
1、春秋:井田制遭到破坏
思考: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还有哪些原因?破坏的表现有哪些?
①根本原因:生产力的进步——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
直接原因:各国的税制改革 齐:相地而衰征 BC594 鲁国初税亩 ②表现:不事公田,私田私有
2、战国:私有制确立过程
★与西施一起泛舟齐 国。至陶,操计然之 术以治产,因成巨富 自号陶朱公。因经商 有道,逐成巨富,民 间有尊陶朱公为财神
★秦朝相国吕不韦, 由仕而商,成为成功 的大商人后,又由商 而仕立国定君,也是 中国第一位顺利从政 贵居相国之位的富商
思考:正常来说,战乱会破坏经济,打击生 产,但春秋战国时代的工商业却因战争而勃 兴,为什么?试加以说明。
分洪 :“鱼嘴” 使 岷江水从两边分流, 左边的外江用于,右 边的内江用于灌溉。 控制进水流量: 宝瓶口
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 飞沙堰
3、作用: 旱涝保收 千里沃野
论从史出
材料一:甲骨文卜辞:大令众人曰:协田。 《诗经》:千耦其耘。 材料二: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 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 食六人,下食五人。——《孟子·万章下》 思考:请对比材料一、材料二,思考古代农业 经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变化:经历了由井田制下的集体耕作到个体农 耕、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 济的演变。
井田制的基本特点
• ①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国王把直接 控制之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 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受田者只有使用 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 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承担义务。 • ②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 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 • ③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 称为井田。

2019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通史复习测试卷:第一单元 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2019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通史复习测试卷:第一单元    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第一单元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选择题:(共25题,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甲骨文中绝大部分是占卜的记录,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

这反映了商朝政治的突出特点是()A. 神权高于王权 B. 神权与王权合一C. 王权源于神权D.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2、“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

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

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闺门之内。

”这材料表明( )A. 统治者应减轻刑法,实行开明统治B. 家庭教育有利于社会稳定C. 宗法制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D. 君主专制难以治理好国家3、晋献公的曾祖父是晋穆侯的小儿子,晋献公夺取晋国国君位置后,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

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

这样一来,政权就落到卿大夫手中,于是就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

这说明()A.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瓦解 B.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C.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 D.家国体制退出历史舞台4、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于是天下之国,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

”王国维在此强调了当时()A.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秩序B. 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统治C. 天子与诸侯皆是兄弟甥舅关系D. 周王对异姓封国难以统治5、下图是出土的西周利簋。

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得知,簋是重要的礼器,主要用于祭祀时放置煮熟的饭食,一般与鼎相配合使用。

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大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这种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社会奢侈腐败现象严重 B.西周社会等级森严C.西周冶铜业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6、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一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课件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一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课件
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E主v张al并u实a行t此io种n政策o者n,l始y自.商鞅②。自此视农为“本 it富h”,商A为sp“末o富se”③.,S所l谓i“d崇e本s抑末fo”之r思.想N,渐E成T 为3中.国5流C行l的i经e济n思t 想P。rofile
【问题C】o指py出r材i料g中ht孟子2和0商0鞅4-对2“农01商1”的A—态s—度p李。o剑商se农鞅《持P中此t国主y古张L代是t经基d济于.史什稿么》认
耜和石锄、石犁。
(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
2.农业技术的进步
(1)商周时期:掌握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技术。
(2)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垄作法。
(3)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 3.农业经营模式的演变 (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落后,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
度分析。
(2)定时空,找关联:春秋战国以后,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式的自
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E古v代al中u国a农t业io的n主要o经nl营y方.式。 ith(3)A提s信p息o,s找e关.键S:l①i说d明e家s 庭f是o社r会.生N产E的T基3本.单5位C,具l有i自en给t自足P性ro。file
2. 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 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自然经济是相对于 商品经济而言的,是指物质生产以满足自身生活需要为目的,而非以商品交
ith换期始为社,A具s目会有p,的随封o,着其建se商生主.品产义S经分、l济散资id的、本Ee发规主vsa展模义l、小和fuo资、社ar本技会ti主术主.o义落义NnE萌后三T芽。种on的小社3l出农会.y5现经属.,济性在C;产1l自8生i4然0e于年经n春鸦济t秋片产战P战生r国争于o时后原f,ile 由于C外o国p资y本ri主g义h的t入2侵0,开0始4-瓦2解0。11 Aspose Pty Ltd.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文档:第1部分 第1单元 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精品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文档:第1部分 第1单元 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精品

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对应学生用书第12页)考点1|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朝统一(1)条件①各诸侯国力图通过兼并战争统一天下。

②人民经受长期分裂和混战后,也渴望统一;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③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2)概况①统一六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②北固边疆:北击匈奴,收复河套,修筑长城和直道。

③统一岭南:开凿灵渠,平定岭南并设郡。

④平定西南:在“西南夷”(今云贵高原和川西及甘南)地区,开辟“五尺道”,并设官吏。

(3)结果: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内容:地方设有郡县两级,“郡”直属于中央,“县”隶属于郡。

县下设有“乡”“里”两级基层行政机构。

②特点: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③意义: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官吏考察:秦朝考核官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由中央委派的专职官员进行监督、视察;二是年终由官员自行汇报当年政绩。

(5)秦律:细密、严苛。

以“轻罪重刑”为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

3.意义(1)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2)其建立的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选修融会]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选修4)1.建立集权统一国家(1)焚书坑儒:对思想文化严加控制。

(2)修筑长城①工程艰巨,民夫大量死亡。

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

(3)大兴土木:仿建六国王室宫殿、修建阿房宫、修骊山墓。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_2先秦时期的经济课件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_2先秦时期的经济课件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①匹妇蚕之,则老 ——《孟子· 尽心上》
者足以衣帛矣。 思考 3 试 答
史料解读:①反映出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 成部分,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
史料三反映出家庭手工业有何特点?
5.请图解中国古代的土地所有制度。
试 答 提示:
6 . 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都面向市场 吗? 试 答
提示:否。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的目 的主要是满足统治者的需要,即使有一些官营手工业产品流 入外国,也主要是由统治者作为赠品,赏赐给外国人的。民 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7.古代中国的“城”和“市”一样吗? 试 答
提示: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城”和“市”是两个不同 的概念, 前者是统治者的政治中心, 后者是商业活动的场所。
板块二 互动探究· 分层突破
Step1 微考点——图文证史深化 微考点一 一 小农经济的特点 ①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
其分事也。②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 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
史料二反映出小农经济有何特点?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
徭役。„„①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 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 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②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 者。 ——晁错《论贵粟疏》 思考 3 试 答 史料三反映出小农经济有何特点?
思考 2 试 答
据史料二指出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者的经营
特点,与官营手工业相比有何不同?
史料解读: ①表明私营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 到外地 谋生, 体现了私营手工业的主要特点是由民间商人经营, 产 品投放市场。不同:与官营手工业为官府服务,由政府官员 经营的特点相比,私营手工业在服务对象和目的上不同。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讲义:第一单元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讲义:第一单元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 Word版含解析

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一、农业1.耕作方式(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使用石刀、石斧、石犁,依肥力变化而迁徙。

(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

2.耕作技术(1)商周时期:掌握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技术。

(2)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垄作法。

3.水利工程(1)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2)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

4.经营方式(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①原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②特点a.生产方式: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

b.生产目的: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

c.生产结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地位: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④评价a.积极方面: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b.消极方面: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5.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井田制①内容a.土地属于国家,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

b.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c.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剥削和奴役。

②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3)封建土地私有制①原因: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

②确立a.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③问题:土地兼并和集中,政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二、手工业1.经营形态及特点(1)官营手工业①夏、商、周时期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 板块一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练习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 板块一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练习

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一、选择题1.(2017·北京东城区期末)《诗经》《楚辞》既是中华文学宝库的瑰宝,也可以作为研究当时社会经济的第一手材料。

《诗经》中出现了135种植物,《楚辞》中出现了100种植物。

其中“稻”“黍”等作物两者都有记录。

由此可以推论出( )A.经济重心已移至长江流域B.“稻”“黍”等作物已经广泛种植C.外来高产农作物大量引入D.《楚辞》成书时间略早于《诗经》解析:B 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故A项错误;《诗经》《楚辞》都提及“稻”“黍”,说明周代这两种作物广泛种植,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外来农作物,故C项错误;《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楚辞》成书于战国时期,故D项错误。

2.(2018·广东深圳模拟)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

这一制度( )A.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B.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D.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解析:B 战国时期,随着各国变法的进行,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确立。

材料中“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的做法,有利于土地流转,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故B项正确。

财产继承属于宗法制下的一项权利,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无法说明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故A项错误;这一制度与促进工商业发展无关,故C项错误;这一制度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

3.春秋后期,周天子对土地的最高支配权丧失,新兴的地主阶级招徕逃亡奴隶和破产平民,作为自己的“私属徒”,把土地分给他们耕种,从中收取地租。

这一状况表明春秋后期( ) A.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B.铁器牛耕得到了推广C.租佃制度开始出现D.自耕农成为国家税源解析:C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春秋后期新兴地主阶级把一些逃亡的奴隶和破产平民招到自己手下耕种土地,收取地租,这是私人的耕种与收租关系,属于租佃制的表现,故答案为C项。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课件:第2讲 先秦时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课件:第2讲 先秦时

误区警示 封建土地私有制与地主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包括地主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 有制三种主要形式。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 系的基础。农民土地所有制广泛而分散地存在,但由于农民经济力量薄 弱,土地往往被兼并。 3.经营模式 (1)集体劳作 a.原因:先秦时期,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很低。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解题关键 认识“农耕之利”的影响。
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思维启迪 《孟子· 滕文公上》中说:“方里而井,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百亩,其中为公 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材料体现了何 种土地制度?至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井田制。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变。
◆史料呈现
史料1
主题
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与影响
史料2 宗法制的封闭性是为了家族的“肥水不外流”,而在沉重的赋税负担和激烈的 土地兼并下,宗法制则起有强化、自保家族生存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①依靠男耕女织, 实现自给自足,更具有抵御破产风险,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所以自给自足的生产与消费 方式,也成为农民狭隘的生产目的,②客观上也割裂了小农家庭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将自己 封闭在一个与世无争的狭小空间里……小农经济的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方式,使自己所
(1)生产力因素。耕作方式、耕作技术、土地制度等。
(2)小农经济自身特点。自给自足、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抵御天灾 人祸能力差等。
(3)政府政策因素。封建政府为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固,明智的统治者大 都采取重农政策。 (4)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及严重的自然灾 害。 3.评价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单元检测卷精品全集(含答案)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单元检测卷精品全集(含答案)

单元检测(一)先秦时期(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王国维说:“商人兄弟相及。

凡一帝之子,无(论)嫡庶长幼甘为未来的储贰,故自开国之初,实无封建之事。

”这说明商代()A.深受前代禅让制的影响B.具备了初步的家法秩序C.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度D.废分封以强化中央集权解析:选B根据材料“凡一帝之子,无(论)嫡庶长幼甘为未来的储贰”可知是实行继承制,不是禅让制,故A项错误,B项正确;西周时期确立了完备的宗法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废除分封制的信息,故D项错误。

2.(2018·吉林百校联考)据记载,西周初期分封诸侯后,大部分诸侯经历了平定当地部族的反抗并重新建“国”的过程。

这说明分封制初期()A.形成了家国同构格局B.具有开疆拓土的作用C.加剧了诸侯间的争夺D.树立了周天子的权威解析:选B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与材料中诸侯平定部族反抗无关,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诸侯受封后,需要平定当地部族反抗,重新建国,可知分封制初期具有开拓领土,确定疆界的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诸侯与当地部族对抗,不是诸侯之间的争夺,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维护周天子权威的内容,故D项错误。

3.《左传》记载:“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

是故鲁为诸姬,临于周庙。

为邢、凡、蒋、茅、胙、祭临于周公之庙。

”此材料中的规定()A.催生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B.形成对“王权至上”的认同C.强化了嫡长子的政治地位D.逐渐削弱了周王的统治权威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同姓、同宗的关系,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中央集权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鲁国与周王室的血缘关系,不是突出王权的体现,故B 项错误;材料反映出诸侯有同姓、同宗、同族之分,符合西周时嫡长子继承制中大宗小宗的划分,故C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诸侯血缘亲疏,没有体现其削弱周王统治的作用,故D项错误。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文档:第1部分 第1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精品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文档:第1部分 第1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精品

第一单元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时空坐标单元概览]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对应学生用书第1页)考点1|先秦时期的政治[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神权色彩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商朝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3.内容4(1)积极:周朝初期加强了对地方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稳定了当时的统治秩序,使周朝的政治文化得以稳定延续。

(2)消极:后期,诸侯势力强大,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是导致诸侯分裂、割据混战的重要根源。

5.演变(1)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强大的诸侯纷纷称“王”。

(3)秦汉时期:秦始皇大一统,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汉初又兼采之,实行郡国并行制,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

(4)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但性质不全相同,仅为皇权体现。

三、西周的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1.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内容(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规定宗族内的嫡庶系统。

(2)建立起大宗、小宗体系,形成宗族内等级关系和政治上隶属关系。

3.实质按父系血缘关系继承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

4.影响(1)使宗统和君统结合起来,强化了王权。

(2)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障了分封制的推行。

(3)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的分封。

(4)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结构,如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

2019届高考历史课标通史版一轮复习夯基提能作业本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

2019届高考历史课标通史版一轮复习夯基提能作业本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

第 1 页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A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2019河北石家庄期末)位于石家庄淖沱河畔的南杨庄文化遗址迄今六千年左右,遗址内发现了粟和用来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还发现了仿照家蚕蛹制作的陶蚕蛹和纺丝用的陶纺轮等。

这说明当时淖沱河流域() A.原始农业、手工业发展 B.种植经济刚刚起步C.“男耕女织”经济成型D.已经注重精耕细作2.(2019山东泰安月考)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个体生产是封建农业的标志。

个体生产的发展速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A.铁农具推广程度B.牛力等畜力使用程度C.封建政府重视程度D.土地私有化发展程度3.(2019山东师大附中期中)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形成了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

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精耕细作 B.刀耕火种C.男耕女织D.自给自足4.(2019山东师大附中期中)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公输班被誉为木匠祖师,他发明了锯子、刨子、钻子、凿子、铲子等木工用具。

这些发明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B.铁制工具的普遍推广C.冶金技术的进步D.“百家争鸣”的出现5.(2019河北保定联考)商代甲骨文中出现蚕、帛、丝、桑等字(下图),并由此辟生出从“桑”、从“糸”等与蚕丝有关的文字100多个。

从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商代() A.种桑养蚕现象开始出现B.丝织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C.丝、帛等成为主要衣料D.丝织业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第 2 页 6.(2019吉林长春质检)自西周末始,井田制已出现瓦解的迹象,到春秋中期,“公田不治”已很普遍,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到战国时期,魏国实行“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授田制,秦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废井田,开阡陌”。

这一变化说明() A.铁犁牛耕导致土地私有制的产生B.商鞅变法标志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各国变法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D.土地制度的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二、非选择题7.(2019湖北黄冈期中)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一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练习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一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练习

学习资料专题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2017·北京东城区期末)《诗经》《楚辞》既是中华文学宝库的瑰宝,也可以作为研究当时社会经济的第一手材料。

《诗经》中出现了135种植物,《楚辞》中出现了100种植物。

其中“稻”“黍”等作物两者都有记录。

由此可以推论出( )A.经济重心已移至长江流域B.“稻”“黍”等作物已经广泛种植C.外来高产农作物大量引入D.《楚辞》成书时间略早于《诗经》解析:B 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故A项错误;《诗经》《楚辞》都提及“稻”“黍”,说明周代这两种作物广泛种植,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外来农作物,故C项错误;《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楚辞》成书于战国时期,故D项错误。

2.(2018·广东深圳模拟)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

这一制度( )A.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B.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D.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解析:B 战国时期,随着各国变法的进行,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确立。

材料中“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的做法,有利于土地流转,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故B项正确。

财产继承属于宗法制下的一项权利,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无法说明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故A项错误;这一制度与促进工商业发展无关,故C项错误;这一制度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

3.春秋后期,周天子对土地的最高支配权丧失,新兴的地主阶级招徕逃亡奴隶和破产平民,作为自己的“私属徒”,把土地分给他们耕种,从中收取地租。

这一状况表明春秋后期( ) A.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B.铁器牛耕得到了推广C.租佃制度开始出现D.自耕农成为国家税源解析:C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春秋后期新兴地主阶级把一些逃亡的奴隶和破产平民招到自己手下耕种土地,收取地租,这是私人的耕种与收租关系,属于租佃制的表现,故答案为C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
一、选择题
1.(2017·北京东城区期末)《诗经》《楚辞》既是中华文学宝库的瑰宝,也可以作为研究当时社会经济的第一手材料。

《诗经》中出现了135种植物,《楚辞》中出现了100种植物。

其中“稻”“黍”等作物两者都有记录。

由此可以推论出( )
A.经济重心已移至长江流域
B.“稻”“黍”等作物已经广泛种植
C.外来高产农作物大量引入
D.《楚辞》成书时间略早于《诗经》
解析:B 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故A项错误;《诗经》《楚辞》都提及“稻”“黍”,说明周代这两种作物广泛种植,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外来农作物,故C项错误;《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楚辞》成书于战国时期,故D项错误。

2.(2018·广东深圳模拟)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

这一制度( )
A.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
B.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
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D.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解析:B 战国时期,随着各国变法的进行,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确立。

材料中“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的做法,有利于土地流转,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故B项正确。

财产继承属于宗法制下的一项权利,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无法说明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故A项错误;这一制度与促进工商业发展无关,故C项错误;这一制度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

3.春秋后期,周天子对土地的最高支配权丧失,新兴的地主阶级招徕逃亡奴隶和破产平民,作为自己的“私属徒”,把土地分给他们耕种,从中收取地租。

这一状况表明春秋后期( ) A.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B.铁器牛耕得到了推广
C.租佃制度开始出现
D.自耕农成为国家税源
解析:C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春秋后期新兴地主阶级把一些逃亡的奴隶和破产平民招到自己手下耕种土地,收取地租,这是私人的耕种与收租关系,属于租佃制的表现,故答案为C项。

小农经济突出了自给自足及家庭式经营,A项与题意不符;B项本身正确,但材料无体现;D项材料中的“破产平民”转化为佃户,而非自耕农,交租对象为地主而非国家,排除D项。

【新知生成】古代社会中租佃制大规模形成是在北宋,其特点是地主把土地租给佃户,收取地租。

而这一做法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本题则体现了租佃制度开始出现不晚于春秋后期。

4.《考工记》关于制作合金成分的叙述如下图,《考工记》的这一记载能够说明春秋时期( )
A.青铜铸造技术的先进
B.铁器产品多样化
C.手工业生产规模庞大
D.冶铁技术水平高超
解析:A 材料的核心信息:一是春秋时期的官方手工技术专著《考工记》,二是关于铜锡合金制作的工艺,不同比例配料制造不同的手工业产品,这是青铜铸造技术先进的表现,故答案为A项。

材料不涉及铁器内容,排除B、D两项;材料与手工业生产规模没有关系,排除C项。

5. 相传春秋时期范蠡发明的秤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标记,又加上了福禄寿三星,意为缺一两折福,缺二两折禄, 缺三两折寿。

中国的秤文化能够说明( )
A.中国的秤是世界上最为精准的衡器
B.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商业经营理念
C.中国的秤促进了古代商品经济繁荣
D.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人诚信经营的状况
解析:B 材料中“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秤”“做标记”,反映了天文文化与秤的结合;福禄寿三星体现的是人们对诚信经营文化的期待,故答案为B项。

A项材料体现不出,C项表述夸大秤的功能,秤的出现应是商品经济的伴生物。

D项仅反映了材料部分信息。

6.《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

”《周礼》记载:“以九职任万民……六曰商贾,阜通货贿。

”材料反映了当时统治者( )
A.实施重农抑商政策
B.重视和鼓励商业发展
C.提倡“工商皆本”
D.强调耕战以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B 材料中“二曰货”“六曰商贾”表明当时商业有一定地位,反映了统治者重视和鼓励商业发展,故B项正确,A项错误。

C、D两项材料无体现。

二、非选择题
7.(2017·江西南昌摸底)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文明在相互融合,也在艰难曲折中演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

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材料二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从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

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

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

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分析“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的经济根源是什么?你是否
赞同“交了粮,自由王”这一说法,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人类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

分析影响文明转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解析:第(1)问,经济决定政治,中国农村长期实行小农经济,这种经济具有分散性和封闭性的特点。

“观点”只要能用相关史实论证即可;第(2)问,前一小问依据材料关键信息“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可知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后一小问由“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和“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可归纳出“影响文明转型的主要因素”。

答案:(1)经济根源:小农经济。

观点一:赞同,中国小农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自主性强,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轻。

观点二:不赞同,中国小农除了交纳国家赋税外,还受到地主剥削,并承担国家的徭役、兵役等。

(2)演进过程:由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

主要因素:生产力的发展与科技进步、人类思想认识的进步(或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