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英国飞机的命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其他国家不同,英国皇家空军(RAF)和舰队航空兵(FAA)更倾向使用名字,而不是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来命名飞机。当然,这些名字并非随意之选,而是皇家空军从1918年成立时起就采用的一套复杂的命名系统的一部分,而在二战脚步临近时,该系统已大幅修订过。

与广为流传的说法相反,尽管1918年的命名体系确实强制要求过,头韵(即首字母相同)并不是RAF/FAA的命名体系贯彻始终的规定。不过,传统的力量毕竟强大,在二战期间甚至战后的不少飞机名字上仍有所反映,如霍克“飓风”(HawkerHurricane)、肖特“斯特林”(ShortStirling)、布莱克本“博塔”(Blackburn Botha)、费尔雷“管鼻燕”(Fairey Fulmar)等。

大部分二战时期的飞机是以1932年或1939年的命名系统命名的,这两者除了用于海上的飞机外并无多少区别。1937年,舰队航空兵(FAA)从皇家空军回归皇家海军,海上飞机的起名权因此回到海军部手里。

飞机的名字或者由生产厂家所起,或出自军方之手。有一个精彩的段子,也许是虚构的,讲到雷金纳尔德•米切尔听到他设计的伟大的战斗机被命名为“喷火”时发出如是感叹:

“这就是他们会选的那种傻到根的名字!”Spitfire,除了解释为“喷吐火焰者”和“一种烟火”外,还指“ahighlyemotionalandquick-tempered person (especially a girl or woman)”,“一个高度情绪化和易怒的人(特别是女孩或妇女)”,这简直是“泼妇”嘛!难怪米切尔大叔不高兴呢。想到中文译名“喷火”,基本搭调,又体现了英国空军部对战斗机名字“速度、活力或攻击性”的要求,还没有英语里的一词多义的不良联想。

生产厂家当然也有自己的内部的飞机命名体系,通常使用字母和数字的组合。德•哈维兰公司的内部命名系统也许是最广为人知的,比如“虎蛾”(Tiger Moth)教练机的公司内部编号是

D.H.82,著名的“蚊”式(Mosquito)战斗轰炸机则在公司内被称为

D.H.98。其他的公司也与此相类,“桑德兰”式(Sunderland)水上飞机在肖特公司的编号是S.25,“兰开斯特”(Lancaster)对阿弗罗公司来说是Type 683(638型)。

然而,这些只是公司内部的编号,并不是皇家空军命名系统的一部分。

按照1932年或1939年的命名系统,各类飞机的起名规则如下:

战斗机被给予“通用的词,表现速度、活力或攻击性”。这样笼统的规定给起名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气象学名词被普遍采用,如“飓风”(Hurricane)、“旋风”(Whirlwind)、“闪电”(Lightning)和“台风”(Typhoon)等。其他被使用的还有快速的动物,比如“野马”(Mustang),甚至合适的形容词,比如“挑战”(Defiant,由于汉语和英语的差别,形容词性不容易在汉译名中体现出来,至于有人翻作“挑战者”的,则根本不通,连词性都不对,且容易与Challenger混淆)。不知道为什么那种曾经是印第安人赖以为生的食物的北美野牛Buffalo会被选中,因为似乎既无速度,又无活力或攻击性,也许与该战斗机的发福臃肿的机身有关?更可能的是得名于凶猛得多的非洲水牛,但机身看起来确实像野牛Bison。

值得一提的还有皇家空军使用的美国飞机,这些从三十年代末期批量入役的飞机也被入境随俗地纳入了命名体系。只要有可能,美国造的飞机也按同一规则取名,但更自由些。按照皇家空军的规矩,轰炸机、运输机和船身式水上飞机都用英国本土或英帝国的地名。美国飞机则被适当地赋予了美国地名,如道格拉斯“波士顿”(Douglas Boston)、寇蒂斯“克里夫兰”(Curtiss Cleveland)、马丁“巴尔的摩”(MartinBaltimore)以及联合“卡塔利娜”(Consolidated Catalina)等,基本上也符合以地名命名的规则。一些已经由他们的美国生产商命名的飞机进入皇家空军后则保留了原来的名字,如贝尔“空中眼镜蛇”(BellAiracobra),原本皇家空军准备重新命名为“北美驯鹿”(Caribou)的,但最终还是沿用原名,显然更符合其火力强大的凶猛本色。许多产家起的名字并不符合皇家空军命名规则,但也有例外,如“雷电”(Thunderbolt)。有趣的是,不少英国人起的名字还跨过大西洋,“返销”美国,成为美国陆航和海航正式采用的名字,诸如“卡塔利娜”和“闪电”等。大多数在加拿大生产的英国飞机仍沿用原名,只有一例引人注目的例外:

加拿大产的布里斯托尔“布莱尼姆”(BristolBlenheim,根据英语读音,该词不能读作布伦海姆,因为h不发音)轰炸机被称作“博林布鲁克”,博林布鲁克既是历史上英国国王的姓,也是地名,按照命名规则,似乎应该是后者。

寇蒂斯公司素有将其战斗机命名为“鹰”(Hawk)的传统,皇家空军善解人意地承续了这一做法,把P-36(Hawk-75)战斗机命名为“莫霍克”(Mohawk,原住纽约州的印第安人部落,虽然不是鹰,但名字里毕竟有个hawk),P-40被称为“战斧”(Tomahawk,印第安人的战斧,也带个hawk),以及“小鹰”(Kittyhawk)。改装“默林”发动机的P-40F原打算叫“苍鹰(”Goshawk)的,最终还是被称为“小鹰Mk.II”。

布里斯托尔的Beaufighter是个有趣的例子。Beaufighter是同一公司的“博福特”式(Beaufort)鱼雷轰炸机的战斗机版,最大程度地使用了“博福特”的部件,这种血缘关系也从名字反映出来,Beaufighter是略显笨拙啰嗦的Beaufort Fighter(博福特战斗机)的缩写版本,虽然字面上不甚雅致明了,但听上去还算不错。至于他的中译名,普遍用的“英俊战士”,则可谓谬以千里了。Beaufort 其实是指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博福特公爵,根本与“英俊”之类的无涉,也许始作俑者略知法语吧(beau在法语里有“美好”的意思),但这个名字实在不怎么样,令人不良地联想到“空中X国庆”,呵呵。实际上,还是老实地叫“博式战斗机”吧。

轰炸机以“地名——与英帝国或英国历史有关联的内陆城镇”命名。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以英国地名命名的轰炸机:

阿弗罗“兰开斯特”、汉德利•佩奇“哈利法克斯”(Handley- Page Halifax),还有阿姆斯特朗•威特沃斯“惠特利”(Armstrong-Whitworth Whitley)。在此之前的命名规则则是,轰炸机以动物命名,如费尔雷“狐狸”(FaireyFox)、霍克“雄鹿”(HawkerHart)等,但以此规则命名的轰炸机到了二战时已基本淘汰了。

费尔雷公司的Battle似乎是个例外(在国内被无一例外地译作“战斗”),但事实并非如此。巴特尔(Battle)是黑斯廷斯(Hastings)附近的一个城镇,1066年黑斯廷斯战役的发生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