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第33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经济学原理:短期经济波动》
第35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一.菲利普斯曲线 1. 菲利普斯曲线的由来 2. 总需求、总供给和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说明,短期中出现的通货膨胀与失 业的组合是由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使经济沿着短 期总供给曲线变动; 因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可以使总需求曲线移 动,所以它们可以使经济沿着菲利普斯曲线移 动;
货币供给
物价水平
总需求 AD1
AD2
r1
2,支出增加 货币需求
MD2
r2 1,政府购买
AD3
4,挤出效应部分抵消 了总需求的增加
上
升0
MD1
央行固定货币量
货币量
增加总需求
0
产量
图:挤出效应
第34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6. 税收变动 减税增加了消费支出,就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同样,增税抑制了消费支出,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 动;
物价水平
长期总供给
P1 物价水
平变动 P2
不影响长期中物品与 服务的供给量
0
自然水平
产量
图:总需求曲线
物价水平
LRAS1990 LRAS2000 LRAS2010
货币供给增长 总需求曲线移动
技术进步使长期 总供给曲线移动
P2010
持续的通货 膨胀
P2000
P1990
AD1990
AD2010 AD2000
二.运用政策来稳定经济 1. 支持积极稳定政策论 凯恩斯(及其许多追随者)认为,总需求的波动主要是因为非理性的悲观主义者与乐观主义者; 从原则上说,政府可以调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以对这些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情绪做出反应,从而稳 定经济; 2. 反对积极稳定政策论 反对者认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时滞; 3. 自动稳定器 ① 最重要的自动稳定器是税制; ② 政府支出也作为自动稳定器发挥作用;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3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2篇短期经济波动第33章总需求与总供给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1.经济波动是无规律的且不可预测的经济中的波动通常称为经济周期。
经济波动与经济状况的变动是相对应的。
当真实GDP 增长迅速时,经济状况就比较好。
在这种经济扩张时期,大多数企业会发现,顾客很多,且利润在增长。
当在衰退时期真实GDP减少时,大多数企业经历了销售和利润的减少。
经济波动根本没有规律,而且几乎不可能较为准确地预测。
2.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真实GDP是最普遍地用于监测经济中短期变动的一个变量,因为它是经济活动的一个最全面的衡量指标。
真实GDP既衡量了某一既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价值,也衡量了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根据通货膨胀调整过的)。
大多数衡量某种收入、支出或生产波动的宏观经济变量几乎是同时变动的。
当真实GDP 在经济衰退中减少时,个人收入、公司利润、消费者支出、投资支出、工业生产、零售额、住房销售额、汽车销售额等也都减少。
由于衰退是经济的总体现象,所以它们反映在宏观经济数据的许多来源上。
虽然许多宏观经济变量同时变动,但它们波动的幅度并不相同。
3.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当真实GDP减少时,失业率上升。
因为当企业选择缩减其产品和劳务生产数量时,它们就会解雇工人,从而使失业大军扩大。
二、解释短期经济波动1.古典经济学的假设(1)古典二分法古典二分法是把变量分为真实变量(衡量数量或相对价格的变量)和名义变量(按货币衡量的变量)。
经济学原理33部分——总需求与总供给
1第三十三章总需求与总供给Aggregate Demand and AggregateSupply2短期经济波动Short-Run EconomicFluctuations经济活动年复一年地波动Economic activity fluctuates from year to year.在大多数年份里,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上升的In most years produc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rises. 在过去50年,平均来说,美国经济的生产每年增长约3个百分点。
On average over the past 50 years, production in the U.S. economy has grown by about 3 percent per year.在一些年份,正常的增长没能出现,导致了衰退。
In some years normal growth does not occur, causing a recession.3短期经济波动Short-Run EconomicFluctuations衰退是实际GDP 下降、收入减少、失业上升的时期A recession is a period of declining real GDP, falling incomes, and rising unemployment. 萧条是严重的衰退A depression is a severe recession.4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Three Key Facts About Economic Fluctuations经济波动是不规则和不可预测的。
Economic fluctuations are irregular and unpredictable.经济当中的波动常常被称作经济周期(或译商业周期)Fluctuations in the economy are often called the business cycle .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一起波动。
第33章宏观经济学原理-总需求与总供给
第33章宏观经济学原理-总需求与总供给之前考察的是长期经济的情况,从这章开始,我们考虑短期经济下的模型,主要有以下两个变量:- 用真实GDP衡量的经济中的物品与服务的产出- 用CPI或GDP平减指数衡量的物价总水平我们使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来分析整个经济的波动。
整个模型并不是简单的供求模型,总需求与总供给都会衡量所有市场上所有企业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GDP = 消费 + 投资 + 政府购买 + 净出口左边的GDP总量表示总供给等式右边部分表示总需求首先观察总需求曲线,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从左到右会呈现向下的趋势?为什么物价水平越低,物品与服务的需求量越高?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释:所以有三个不同但相关的原因说明了为什么物价水平下降,增加了物品与服务的需求量:- 消费者更富有了,这刺激了消费品需求- 利率下降,这刺激了投资品需求- 通货贬值,这刺激了净出口需求但是总需求曲线也会向左或向右移动,主要驱动因素有以下几点:- 消费变动引起的移动:例如储蓄习惯、投资收益、税收政策等会改变人们手里钱的金额,总需求曲线就有可能会发生相应变化- 投资变动引起的移动:任何一个改变企业在物价水平既定时想投资多少的事件也都会使总需求曲线移动,例如新的科技产品、企业对未来经济的态度、投资税收政策、货币供给等- 政府购买变动引起的移动:国家决策者的直接决定会影响总需求进行移动,减少国家购买会使得往左移动,修建更多的基础建设会往右移动- 净出口变动引起的移动:在物价水平既定时任何一个改变净出口的事件也会使得总需求曲线移动。
例如卖的更少、卖的更多、汇率变化。
总供给曲线:在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可是在短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总供给就是指一个经济中的物品与服务生产,即真实GDP。
那为什么在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呢?因为长期中,一个经济的物品与服务生产(真实GDP)取决于它的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的供给,以及可得到的用于把这些生产要素变为物品与服务的技术。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33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第12篇短期经济波动第33章总需求与总供给33.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1)经济波动是无规律的且不可预测的。
(2)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
(3)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
2.经济波动的基本模型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大多数经济学家用来解释经济活动围绕其长期趋势的短期波动的模型。
总需求曲线是表示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家庭、企业和政府想购买的物品与劳务量的一条曲线。
总供给曲线是表示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企业生产并销售的物品与劳务量的一条曲线。
3.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表示在物价水平为既定时经济中需求的所有物品与劳务量。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这意味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济的物价总水平下降会增加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量。
(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①财富效应:物价水平下降增加了真实财富,鼓励消费支出。
②利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降低了利率,鼓励投资支出。
③汇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引起真实汇率贬值,鼓励净出口支出。
(2)总需求曲线会移动的原因是:①消费引起的移动在物价水平为既定时,使消费者支出增多的事件(减税、股市高涨)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在物价水平为既定时,使消费者支出减少的事件(增税、股市低落)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②投资引起的移动在物价水平为既定时,使企业投资更多的事件(对未来的乐观、由于货币供给增加引起的利率下降)都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在物价水平为既定时,使企业投资减少的事件(对未来的悲观、由于货币供给减少引起的利率上升)都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3)资源充分利用阶段。即C以上部分,这时总供给曲 线是一条垂线,这表示无论价格水平(P)如何上升,总供 给(Y)都不会增加。
这是因为从长期来讲,人类所拥有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当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时,即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宏观 经济学中的充分就业是指包括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在内的 所有生产要素都得到充分利用的状态,而不仅仅只是劳动人 口的充分就业),此时,无论如何提高价格,总供给也不会 增加。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资源总是会实现充分就业的,因 此,这种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又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在左图中,总需求增加,使 得总需求曲线从AD0移动到AD1 ,得到新的均衡点E1,对应的均 衡国民收入为Y1,均衡价格水平 为P0;总需求减少,使得总需求 曲线从AD0移动到AD2,得到新 的均衡点E2,对应的国民收入为 Y2,均衡价格水平为P0。
2.资源接近充分利用阶段
资源接近充分利用阶段的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直 线,即短期总供给曲线。在这种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引起 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动。也就是说,总需求增加 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总需求减少会使国民收 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如下图所示。
(2)资源接近充分利用阶段。即BC段,这时总供给曲线 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它表示总供给(Y)的变动会引起 价格水平(P)的同方向变动。
这是因为在资源接近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产量增加会引起 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从而生产成本增加,进而导致总价格水 平上升。这种情况在短期生产中比较常见,所以这种向右上方 倾斜的总供给曲线又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
(二)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如生产技术的提 高)的变动会引起总供给的变动,表现在图形上,就是总 供给曲线的移动。总供给曲线的移动有两种情况,一是总 供给增加,引起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如下图中总供 给曲线从AS0移动到AS2;二是总供给减少,引起总供给曲 线向左上方移动,如下图中总供给曲线从AS0移动到AS1。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讲解】
目 录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8篇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23.1 复习笔记23.2 课后习题详解2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24.1 复习笔记24.2 课后习题详解24.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9篇 长期中的真实经济第25章 生产与增长25.1 复习笔记25.2 课后习题详解25.3 考研真题详解第26章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26.1 复习笔记26.2 课后习题详解26.3 考研真题详解第27章 基本金融工具27.1 复习笔记27.2 课后习题详解27.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8章 失 业28.1 复习笔记28.2 课后习题详解28.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0篇 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第29章 货币制度29.1 复习笔记29.2 课后习题详解29.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0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30.1 复习笔记30.2 课后习题详解30.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1篇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第31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31.1 复习笔记31.2 课后习题详解[视频讲解]31.3 考研真题详解第32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32.1 复习笔记32.2 课后习题详解[视频讲解]32.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2篇 短期经济波动第33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33.1 复习笔记33.2 课后习题详解3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4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34.1 复习笔记34.2 课后习题详解34.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5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35.1 复习笔记35.2 课后习题详解35.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3篇 最后的思考第36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36.1 复习笔记36.2 课后习题详解36.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二部分 模拟试题及详解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8篇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23.1 复习笔记1.经济的收入与支出在一国的宏观经济中,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第33章总供给与总需求
第33章总供给与总需求1、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事实1:经济波动是无规律的且不可预测事实2: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事实3: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2、古典二分法,把变量分为两类:真实变量—衡量数量或相对价格的变量名义变量—按货币衡量的变量货币中性:货币供给的变动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真实变量3、总需求曲线告诉我们在任何一种既定的物价水平时经济中所有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4、经济中的GDP:Y = C + I + G + NX5、总需求曲线为什么会向右下方倾斜财富效应(消费减少):假设物价水平上升:人们持有的美元只能购买更少的物品与劳务,真实财富减少,人们觉得变得更穷,结果:消费减少利率效应(投资减少):假设物价水平上升:购买物品与劳务需要更多的货币,为了得到货币,人们出售债券或其他资产,这使利率上升,结果:投资降低汇率效应(进出口减少):假设物价水平上升:美国利率上升(利率效应),外国投资者想要更多的美国债券,外汇市场上对美元的需求增加,美元升值,美国出口物品相对于外国人而言变得更贵,而美国居民觉得进口的物品变得更便宜。
结果:净出口减少6、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会移动消费变动引起的移动股市繁荣/大跌;偏好变化:消费与储蓄之间的权衡取舍;增税/减税投资变动引起的移动企业购买新计算机,设备和建造新工厂;乐观预期/悲观预期利率,货币政策;投资税收优惠或其他税收激励政府购买变动引起的移动联邦政府的支出,如国防开支;州和地方政府支出,如公路、学校净出口变动引起的移动购买我们出口产品的国家经济的繁荣/衰退;外汇市场上国际投机者引起货币升值/贬值6、(物价水平不变时引起的移动)任何改变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或净出口的事件—除开物价水平的变动—都会移动总需求曲线(物价水平变动会引起沿着曲线的变动)7、总供给曲线告诉我们在任何一种既定的物价水平时企业生产并销售的物品与劳务总量8、自然率产量取决于经济中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存量以及技术水平。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第三十三章总需求与总供给课件
3.错觉理论:未预料到的低物价水平使一些企业认为自己 的相对价格下降了,这引起生产减少
PPT学习交流
45
表 2 短期总供给曲线:总结
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
1. 劳动引起的移动:可得到的劳动量增加(也许是由于自然失业率 下降)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可得到的劳动量减少(也许是由于自 然失业率上升)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 这种生产水平也称为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 • 自然产量率是长期中经济所趋向的生产水平。
PPT学习交流
31
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
• 经济中任何改变自然产量率的变动都会使长期总供 给曲线移动。
• 我们可以把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归入古典模型中 影响产出的各种因素引起的移动。
PPT学习交流
32
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
2. 资本引起的移动:物质或人力资本增加使总供给需求向右移动;物 质或人力资本减少使总供给需求向左移动
3. 自然资源引起的移动:自然资源可获得性的增加使总供给曲线向右 移动;自然资源可获得性的减少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4. 技术引起的移动:技术知识进步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技术的可 获得性减少(也许由于政府管制)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5. 预期物价水平引起的移动:预期物价水平下降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 右移动;预期物价水平上升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PPT学习交流
46
图 7 长期均衡
物价水平
长期总供给
PPT学习交流
2
总需求与总供给
• 短期经济波动
• 收入减少,失业增加,这种时期被称为衰退。 • 如果衰退较为严重,就称为萧条。
《总需求与总供给》PPT课件
Ns
W P 0
0
N0
N1
N
劳动市场的均衡
1.
2.
在有伸缩性的工 资和价格下,实 际工资立即调整 到劳动供求相等 的水平。 此时,产量始终 等于潜在产量。
W W Nd ( ) Ns ( ) P P
第三节
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
• 由于涉及不变生产要素、人口、技术水平变化等因素,宏观 经济学的长期所意味着的时间要长于微观经济学的长期。有 的西方学者称之为超长期。 • 宏观经济学的短期主要涉及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 的调整所需要的时间长短。有的西方学者称之为“中期”或” 中间时期”。
在此假设前提下,市场自发均衡时只可能存在自愿失业或自然失业, 即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所以,经济中的产量始终等于潜在产量。
长期总供给曲线
P 从长期看,价格和工资 都是有伸缩性的,经济中 的产量始终等于潜在产量。 或者说,在长期,资源 已经充分利用。无论价格 水平如何变动,总供给都 不会增加。
LAS
0
yf
r LM(P0 ) r1 r0 E1 E0
IS1 IS0
0
y0
y1
y
P
P0
E0
E1
AD0 0 y0 y1
AD1 y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一、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 ——某一时期一个经济社会中各企业所愿意生产的商品与劳务 的价值的总和。 • 总供给函数[Aggregate supply Curve] ——表示实际国民收入总供给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
Nu
Nf
N
借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 究中心卢锋:《中级宏观 经济学》讲义第二讲《总 供给、总需求与产出决定 概论》图2-1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优秀课件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优秀课件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均衡国民收 入水平和价格水平。
由于总供给曲线有不同的形状,因而均衡国民收入 和价格水平的决定也可以分不同情况来探讨。有两 种情况: 一是货币工资弹性假设下均衡国民收入和价格 水平的决定; 二是货币工资刚性下均衡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 的决定。
2 实际余额效应 P↑→资产实际价值↓→相对贫穷→C↓ →Y ↓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优秀课件
3 税收效应 P↑→名义收入↑→T↑→DPI ↓→C↓ →Y ↓
4 外贸效应 P↑→ X↓ →(X-M)↓ →Y↓ M↑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优秀课件
三、总需求曲线的图形推导
r IS0 rr01
E0 E1
LM0 LM1
劳动供给曲线
W/P
W0/P0 W0/P1
Nd A B
Ns0 Ns1
O N0 N1
N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优秀课件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由于货币工资存在下限,因而存在以下函数关系: 生产函数:Y=f(N) 实际工资水平:w=W/P 劳动供给函数:Ns=f(W/P) 劳动需求函数 :Nd=f(W/P) 劳动市场均衡条件:
r IS0 r0 r1
E0 E1
LM0 LM1
O
Y0 Y1
Y
P
(a)
AD0 AD1
P0
E0 E1
O
(b) Y Y 0总需求—1总供给模型优秀课件
Y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经济学原理第33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第三十三章总需求与总供给一、名词解释1.经济周期2.总供给-总需求模型3.自然产量率4.滞胀5.抵消性政策二、选择题1.以下哪一种关于经济波动的表述是正确的?( D )A.当产量高于自然产量率时存在衰退B.萧条是不严重的衰退C.经济波动之所以称为“经济周期”是因为,产量变动是有规律而且可预测的D.可以用各种支出、收入和产量的衡量来衡量经济波动,因为大多数宏观经济量往往同时波动。
2.以下哪一项不是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C )A.财富效应B.利率效应C.古典二分法或货币中性效应D.汇率效应E.以上各项都是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3.以下哪一种关于长期总供给曲线的表述是正确的?长期总供给曲线( B )A.当自然失业率下降时向左移动。
B.是垂直的,因为所有物价与工资相等的变动并不影响产量C.向右上方倾斜,因为价格预期和工资在长期中是固定的。
D.当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时向右移动。
4.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中,消费者乐观情绪的增长最初的影响是( C )A.短期总供给向右移动。
B.短期总供给向左移动C.总需求向右移动D.总需求向左移动E.长期总供给向左移动5.假设物价水平下降,但由于名义工资合约固定,实际工资上升,而企业削减产量。
这是以下哪一种理论的证明?( A )A.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粘性工资理论B.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粘性价格理论C.短期总供给曲线的错觉理论D.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古典二分法理论6.假设经济起初处于长期均衡。
再假设发生了摧毁了大部分小麦的干旱。
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长期中物价和产量会发生什么变动?( E )A.物价上升,产量仍然是其初始值不变。
B.物价下降,产量仍然是其初始值不变。
C.产量增加,物价仍然是其初始值不变。
D.产量减少,物价仍然是其初始值不变。
E.产量和物价都仍然是其初始值不变。
(2).短期中物价和产量会发生什么变动?( B )A.物价上升,产量增加B.物价上升,产量减少C.物价下降,产量减少D.物价下降,产量增加7.以下哪一个事件会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C )A.政府军备支出增加B.物价预期上升C.石油价格下降D.货币供给减少E.以上各项都不是8.如果决策者做了以下哪一件事,就可以说他们“抵消”不利的供给冲击?( A )A.对不利供给冲击的反应是增加总需求,这会进一步提高价格。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第三十三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调整
总需求和总供给在经济中会随着不同因素的变化而发生调整。 - 多样化需求引发的调整: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引发了不同行业的需求调整。 - 总产出的调整:总产出的变化反映了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情况。
总需求
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代表了整个经济中所有产品和服务的总体需求。
影响总供给的因素
总供给的变动受多个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决定了国家经济能够生产的总量。 - 生产能力:国家经济体系能够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总量。 - 技术进步:技术的改进使得在相同资源条件下能够生产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 劳动力供给:人们的劳动力参与到经济活动中的总量。 - 自然资源:国家经济可利用的自然资源总量和质量。
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和总供给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描述了经济中所有产品和 服务的总体需求和总体供给。 - 总需求的概念:总需求反映了社会各界对产品和服务的总体需求。 - 总供给的概念:总供给表示经济中所有产品和服务的总体供给。 - 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关系:总需求和总供给在经济中相互影响和调整。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第三十 三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了解宏观经济学的概述及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概述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现象的学科,关注经济的总体表现和相互关系。 - 定义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整体运行规律及其对社会福祉的影响。 -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国家经济的总体规模、求的变动受多个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改变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 私人消费支出:个人和家庭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 投资支出:企业购买资本设备、建筑物等的支出。 - 政府支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 净出口:国外对本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减去本国对国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总需求与总供给-经济学原理-课件-22
31
3、错觉理论
错觉理论(新古典经济学派):物价总水平的 变动会暂时误导供给者对自己出售产品的个别 市场发生的变动的看法,从而对物价水平变动 做出了反应,这种反应引起了总供给曲线向右 上方倾斜。
如果P超过PE,企业在认识到所有物价都上升之前 先看到了自己产品价格的上升,误认为是自己产品 的相对价格上升,因此反应是增加产出和就业。 所以较高的P引起较高的Y,SRAS正斜率。
人们手中的货币只能买到较以前少的物品和劳务。 所以真实财富下降。 人们感到更贫穷。
结果:C下降
13
利率效应(P和I)
假设P上升
购买物品和劳务需要更多的货币 为了获得这些货币,人们出售债券或其他资产 这使得利率提高
结果:I下降
14
汇率效应(P和NX)
假设P上升
本国利率提高(利率效应) 外国投资者希望持有更多的本国债券 外汇市场上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加 本国货币汇率上升 本国的出口相对外国人更贵,进口相对本国人更便 宜
为了解释短期波动,我们要用到一个新的模型。
9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大多数经济学家用来 解释经济活动围绕其长期趋势的短期波动模型。
物价水平
P
短期总供给
SRAS
模型决定的均 衡物价水平
P1
总需求
AD Y1 Y
和均衡产出 (真实GDP)
真实GDP,产出量
10
总需求(AD)曲线
P
AD曲线表明 在任何一种 既定的物价 水平时经济 中所需求的 所有物品与 劳务量。
P SRAS P2 P1
里,P的上升 会引起物品和劳 务供给量的增加
Y1 Y2 Y
总供给和总需求高鸿业宏观经济学
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是实现长期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关键。政府可以通过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如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
总供给和总需求失衡的原因及影响
原因
总供给和总需求失衡的主要原因包括经 济周期波动、政策失误、外部冲击等。 例如,经济过热可能导致总需求过度, 而经济衰退则可能导致总需求不足。
素的影响。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移动方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方向取决于总供给变化的方向,总供给增加时,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总供给减少时,总供给 曲线向左移动。
移动原因
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包括技术进步、生产要素积累、经济体制改革等长期因素,以及短期内的生产冲击、气候 变化等短期因素。
Part
03
总需求理论
总需求的决定因素
通过增加总需求,创造更 多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力 市场活跃度。
通货膨胀的预防和控制
通货膨胀
由于货币供应过多或总需求过旺,导致物价普遍 上涨的现象。
控制手段
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减少总需求, 降低物价上涨压力。
ABCD
预防措施
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保持适度经济增长和 就业水平。
稳定物价
保持物价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通货膨胀。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因为当价格水平下降时,货币的 购买力增强,消费者和企业会增加购买和投资,从而推动总 产出量增加。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货币供应量增加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会导致利 率下降,进而刺激消费和投资增 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预期未来收入增加
如果消费者和企业家预期未来收 入会增加,他们可能会增加当前 的消费和投资,从而使总需求曲 线向右移动。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课件
价格上升导致以真实购买力表示的财 富“缩水”,人们变得比较“穷”了, 结果减少支出,产出减少。反之亦然。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Arthur Pigou: 1877-1959)强调了这一效应,因而 又称为庇古效应。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2) 利率效应
物价上升——货币交易需求上升— —利率上升——抑制投资需求和居 民信贷消费需求——产出减少。
物价水平的变动。
N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2、劳动需求
劳动需求者——厂商 这里只考虑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企业的劳动需求决策条件? 企业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条件是: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即劳动的边际产品(P)=实际工资水平
(W/P) 厂商不会有货币幻觉。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二、宏观经济的一般均衡分析
案例研究:
假设一国由于国内景气长期不振,
为刺激经济,政府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
率,这一举动对该国国民收入、利率、
物价、就业以及工资水平会产生什么影
响?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分析: 1、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运用LM曲线分析
LM
货币供给增加——
LM曲线右移——使 国民收入增加,同时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 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通
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总需求衡量的是经济中各种行为主体的
总支出。包括:c、i、g和国外需求。 二、总需求函数 产量(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曲线
物
总供求模型中的总
价 水
需求是一条向左下 平
方倾斜的曲线。
一、由经济衰退到充分就业
总供给与总需求本章主要内容总供给...
由于劳动量的增加、资本的积累以及技 术的进步,就出现了经济增长
总需求的增加大于长期总供给的增加,就会 引起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
GDP
物
价 水
140
平
( 130
LAS增加引 起经济增长
LAS0
LAS1
平 120
减
指 110
数
, 100
90
)
0
通货膨胀
AD1
经济增长
AD0 6实.0际GDP(7.10992年万亿8.美0 元)
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购 买,减少税收,或增 加政府转移支付。
总需求的变动
总需求减少
总需求增加
货币政策减少货币量 和提高利率
汇率上升或国外收入 减少
货币政策增加货币量 和降低利率
汇率下降或国外收入 增加
三、 不同供给的总需求政策
凯恩斯情况 总需求政策效果显著(产出、价格)
古典情况 总需求政策对产出无效,价格变化
SAS1 SAS0
石油价格上 升减少了 短期总供给
AD0 6.0 6.5 7.0 7.5 8.0 8.5
实际GDP(1992年万亿美元)
1992=100
二、供给学派经济学
降低税收的作用
对AS曲线的影响 对AD曲线的影响 对税收的影响
供给学派:税收的影响
三、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经 济周期
与微观的区别: 价格含义, 长短期弹性
第一节 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曲线的类型 1、古典的总供给曲线(长期)
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价格水平的变动不影响总供给量。 资源已经充分利用,总产出不变,只
有价格发生变化
长期总供给变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十三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周期
2.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3.自然产量率
4.滞胀
5.抵消性政策
二、选择题
1.以下哪一种关于经济波动的表述是正确的( D )
A.当产量高于自然产量率时存在衰退
B.萧条是不严重的衰退
C.经济波动之所以称为“经济周期”是因为,产量变动是有规律而
且可预测的
D.可以用各种支出、收入和产量的衡量来衡量经济波动,因为大多
数宏观经济量往往同时波动。
2.以下哪一项不是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C )
A.财富效应
B.利率效应
C.古典二分法或货币中性效应
D.汇率效应
E.以上各项都是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3.以下哪一种关于长期总供给曲线的表述是正确的长期总供给曲线
( B )
A.当自然失业率下降时向左移动。
B.是垂直的,因为所有物价与工资相等的变动并不影响产量
C.向右上方倾斜,因为价格预期和工资在长期中是固定的。
D.当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时向右移动。
4.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中,消费者乐观情绪的增长最初的影响是
( C )
A.短期总供给向右移动。
B.短期总供给向左移动
C.总需求向右移动
D.总需求向左移动
E.长期总供给向左移动
5.假设物价水平下降,但由于名义工资合约固定,实际工资上升,
而企业削减产量。
这是以下哪一种理论的证明( A )
A.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粘性工资理论
B.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粘性价格理论
C.短期总供给曲线的错觉理论
D.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古典二分法理论
6.假设经济起初处于长期均衡。
再假设发生了摧毁了大部分小麦的
干旱。
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长期中物价和产量会发生什么变动( E )
A.物价上升,产量仍然是其初始值不变。
B.物价下降,产量仍然是其初始值不变。
C.产量增加,物价仍然是其初始值不变。
D.产量减少,物价仍然是其初始值不变。
E.产量和物价都仍然是其初始值不变。
(2).短期中物价和产量会发生什么变动( B )
A.物价上升,产量增加
B.物价上升,产量减少
C.物价下降,产量减少
D.物价下降,产量增加
7.以下哪一个事件会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C )
A.政府军备支出增加
B.物价预期上升
C.石油价格下降
D.货币供给减少
E.以上各项都不是
8.如果决策者做了以下哪一件事,就可以说他们“抵消”不利的供
给冲击( A )
A.对不利供给冲击的反应是增加总需求,这会进一步提高价格。
B.对不利供给冲击的反应是减少总需求,这会降低物价。
C.对不利供给冲击的反应是减少短期总供给。
D.不对不利的供给反应做出反应,并允许经济自行调整。
9.根据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在长期中,货币供给增加将引起:( C )
A.物价上升和产量增加
B物价下降和产量减少
C.物价上升和产量保持不变
D.物价下降和产量保持不变
三、判断题
1.投资是经济周期中特别易于变动的支出部分。
正确。
2.物价预期上升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错误,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3.错觉理论解释了总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错误,解释了短期总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右上方倾斜。
4.总需求增加的短期效应使产量增加和物价水平上升。
正确。
5.如果决策选择使经济走出衰退,就应该用减少总需求的政策工具。
错误,应该增加总需求。
四、问答题
书后问题与应用:2、3、7、8、11、13
2、假设经济处于长期均衡。
a.用图形说明经济的状态。
标出总需求、短期总供给和长期总供给。
b.现在假设股市崩溃导致总需求减少。
用你的图说明短期中产量和物价水平发生的变动。
失业率会发生什么变动
股市崩溃导致总需求减少,则短期总需求曲线会从AD1左移至AD2,从而均衡的产量和价格都下降,并且由于产出低于长期水平,因此失业也要高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
c.用总供给的粘性工资理论解释长期中产量和物价水平将发生什么变动(假设政策不变),在这种调整中,预期的物价水平起了什么作用用图形确切地说明你的分析。
如果物价水平下降而名义工资由于粘性而并没有下降,企业就会被迫进行裁员和降低产出。
在长期中,由于对预期物价水平的调整,短期供给曲线会右移至SRAR2,则产出和失业都恢复到长期水准。
3、解释下面每一个事件将使长期总供给增加、减少,还是没有影响a.美国经历了移民高潮。
长期总供给增加,因为劳动力更多了。
b.国会把最低工资提高到每小时10美元。
长期总供给减少,因为失业率上升。
c.英特尔公司投资于新的、更强劲的电脑芯片。
长期总供给增加,因为技术进步使得生产率上升。
d.严重的暴风雨危及东海岸的工厂。
长期总供给减少,因为资本存量下降。
7、假设美联储扩大货币供给,但由于公众预期到了美联储的这个行动,它同时提高了物价水平预期,短期中产量和物价水平将发生什么变动把这种结果与美联储扩大货币供给,但公众没有改变自己物价水平预期时的结果相比。
答:若公众预期到美联储的行动,则短期中产量不变,物价水平上升。
当公众未预期到美联储的行为,则短期中产量上升,物价水平不变。
(考试时的简答题,如果能画图分析的尽量画图分析,比单纯的文字说明要清晰,也容易得分。
)
8、假设经济现在处于衰退中。
如果决策者没有采取行动,经济会如何变动用文字和总需求与总供给图解释。
答:如图所示,衰退时经济均衡点为A,若决策者没有采取行动,则
总需求不会发生改变,总供给曲线会从AS1右移至AS2,从而达到新的均衡点B,经济中价格水平下降,产出回到长期水平。
11、根据下列每一个事件,解释假设决策者不采取行动时对产量和物价水平的短期与长期影响。
a.股市急剧下跌,减少了消费者的财富。
短期中物价下降,产出减少,经济从A点移动到B点;长期中物价水平下降,产出不变,经济从B点移动到C点。
b.联邦政府增加对国防的支出。
短期中价格上升,产出增加,经济从A点移动到B点;长期中物
价水平上升,产出不变,经济从B点移动到C点。
c.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率。
短期和长期中都是物价水平下降,产出增加。
经济从A点移动到B点
d.国外衰退引起外国人购买的美国物品少了。
短期中物价下降,产出减少,经济从A点移动到B点;长期中物价水平下降,产出不变,经济从B点移动到C点。
13、在1939年,美国经济没有完全从大萧条中复苏,罗斯福总统宣布感恩节将比通常提前一周,以便在圣诞节前的销售期得以延长。
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解释这个决策。
答:该决策是为了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以便尽早将产出恢复到长期中的水平。
如图所示。
补充题:
1.以下事件对哪一项有初始影响:总需求、短期总供给、长期总
供给,或者短期与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还是向左移动
a)政府修复年久的道路和桥梁。
总需求向右移动。
b)OPEC提高石油价格。
短期总供给向左移动。
c)政府增加失业津贴,这提高了自然失业率。
短期和长期总供给向左移动。
d)美国人感到自己的工作更有保障,并变得更为乐观。
总需求向右移动。
e)发生了把电脑运用到钢铁业中的技术进步。
短期和长期总供给向右移动。
f)政府提高最低工资。
短期和长期总供给向左移动。
g)由于物价预期下降,新大学毕业生的工资要求下降了。
短期总供给向右移动。
h)联邦储备减少货币供给
总需求向左移动。
2.假设经济处于图1中的B点,就是总需求减少,而经济处于衰退中。
根据三种理论上的总供给曲线中的每一种,说明经济自身调节到C点必要的调整过程。
a) 粘性工资理论
在B 点,名义工资合约根据了更高物价水平的预期,因此,实际工资上升,而且,工人被解雇。
由于工人和企业意识到,物价水平下降(知道预期为P 3),新的合约将降低名义工资,实际工资下降,而且,企业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增加生产,这使短期总供给向右移动。
b) 粘性价格理论
在B 点,一些企业由于菜单成本,并没有降低自己的价格。
它们的产品较为昂贵,而且,销售量减少。
当它们认识到物价水平降低是持久的时(知道预期为P 3),它们降低自己的价格,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产量增加,这使短期总供给向右移动。
c) 错觉理论
在B 点,一些企业错误地认为,只有它们产品的价格下降了,而且,它们削减生产。
由于它们认识到,所有的物价长期AS 短期AS2
短期AS1 AD2 AD1 Y1 Y2 A B C 物
价
水平
P1 P2
P3 实际产量
都下降了(知道预期为P3),它们在每一种物价时将增加生
产,这使短期总供给向右移动。
d)你认为以上描述的调整类型是在衰退中进行得快,还是在产量
高于长期自然率时快为什么
走出衰退更为缓慢,因为这要求价格下降,而且价格通常
具有向下的黏性。
当产量高于正常水平时,调整要求物价
与工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