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果园生态系统碳吸存及其管理(王义祥,翁伯琦,邢世和等著)思维导图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四部分第十九章第80课时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课件湘教版
生存空 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一些岛屿被淹没(世界人口、城
间缩小 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气候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全球气候的变化,会增加人类
加剧资 利用资源的难度
源危机 某些自然资源减少或丧失,资源供给减少,影响国家安
全
自然灾 害加剧
全球变暖,自然灾害加剧,给国家、社会、个人造成巨 大经济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会引起社会动荡,威胁国 家安全
答案:B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一些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因全球变暖引起的海平 面上升而受到不利影响,此类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指南太平洋上的岛国,该区域地 势低平,海平面上升易淹没该区域的国家和地区,B正确。欧洲西部为世界经济 发达区域,大多为高收入国家和地区,A错误;南美洲中部地势较高,受海平面 上升产生的不利影响较小,C错误;中亚地区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受海平面上 升产生的不利影响很小,D错误。
[2023·海南卷]气候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 一些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因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而受到不利影响, 他们的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都很小,但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受到的 影响很大。据此完成1~2题。
1.以下区域中,此类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 )
A.欧洲西部
B.南太平洋
C.南美洲中部 D.中亚地区
数量减少,湖泊水量减少
要素 生物
其他
影响 植被会向较高纬地区或海拔较高处入侵 一些物种难以适应气候的变化,有灭绝的风险 气候变化会导致生态系统的改变。如由于降水减少,森 林生态系统有向草原,甚至荒漠生态系统演变的可能 高山雪线将会升高
(2)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
(3)对国家安全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②西部地区加强环境监管,合理推进产业布局 ③北方地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逐步降低高消耗、高排放产业比例 ④南方地区大力开发太阳能,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国两种亚热带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固定、掉落物分解及其同化过程
中国两种亚热带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固定、掉落物分解及其同化过程红树林是全球净初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全球蓝碳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碳循环研究是阐明红树林碳汇潜力及调控机制的前提,但目前亟缺乏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固定及其去向的系统研究,特别是对于亚热带地区的红树林。
本研究结合传统调查、野外定位观测和控制实验,利用涡度协方差技术和稳定同位素技术探讨了亚热带地区(云霄和高桥)红树林的碳固定、掉落物分解及其同化过程,并着重分析了极端天气如台风活动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碳交换过程的影响及生物入侵背景下红树林湿地的掉落物分解与同化过程。
主要结果与结论分述如下:(1)云霄和高桥的亚热带红树林均具有很高的生物量和年掉落物产量。
云霄(2008年8月)和高桥(2009年10月)红树林的生物量分别为82.17-118.74和85.04-161.08Ton ha-1,其中枝和直根的比例最高,根冠比的变化范围为0.35-1.47;2009-2012年云霄和高桥红树林的平均年掉落物产量分别为848.44和728.62g m-2,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和年际动态,其中叶掉落物比例最高;温度、降雨量、风速是影响红树林掉落物量的主要气候因子。
(2)生态系统碳通量研究结果表明,云霄和高桥红树林全年都表现为较强的碳汇:2009-2012年云霄和高桥红树林生态系统平均固定了683和721g C m-2yr-1,两地的年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差异较小(分别为1871和1763g C m-2yr-1),但云霄红树林的年生态系统呼吸量(RE)显著高于高桥的(分别为1287和1096g C m-2yr-1),两个站点RE/GEP比分别为0.69和0.63。
光照、云量、空气饱和蒸气压差(VPD)和温度共同调控白天红树林生态系统的NEE:云霄和高桥红树林都在中等云量(晴空指数kt值分别为0.3-0.6和0.4-0.6)时达到最大NEE。
传统方法(掉落物法)估算得到的净初级生产力远高于碳通量观测结果,可能是因为传统研究低估了掉落物量在净初级生产力中所占的比例,这意味着对掉落物产量及其去向的研究将变得更为重要。
三亚地区芒果园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布特征
三亚地区芒果园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布特征赵牧秋;史云峰【摘要】[目的]研究三亚地区芒果园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生物量、碳含量、碳储量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分别应用平均木法、样方收获法和分层取样法采样,并测定芒果园生态系统乔木层、草本及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生物量及碳含量,计算其碳储量.[结果]三亚地区芒果园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91.72 t/hm2,其中乔木层、草本及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分别为16.17、0.95和74.60 t/hm2,分别占总碳储量的17.63%、1.04%和81.33%;乔木层各器官碳储量大小为树叶>树枝>树根>树干>果实;随土壤层深度的增加,碳储量逐渐降低.[结论]三亚地区芒果园生态系统固碳潜力较大;系统碳储量主要位于土壤层,乔木层碳储量以树叶和树枝较多,草本及凋落物层碳储量较低.【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42)004【总页数】4页(P1088-1090,1100)【关键词】芒果园;碳储量;生物量;三亚地区【作者】赵牧秋;史云峰【作者单位】琼州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海南三亚572022;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16;琼州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海南三亚572022;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芒果(Mangifera indica L.)属于漆树科芒果属,为常绿大乔木,其果实肉质细腻,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素有“热带果王”之誉称[1]。
目前全世界约有87个国家和地区栽培芒果,横跨南、北纬30°以内地区均有栽培[2]。
我国芒果种植区域主要分布于台湾、海南、广西、广东、云南、四川、福建以及贵州等省(区)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据农业部统计,2013年全国芒果种植面积不低于13万hm2(不含台湾),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是海南省[3]。
三亚是“中国芒果之乡”,芒果是该市第一大热带水果产业,三亚市芒果种植面积近2万hm2,产量超过25万t。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思维导图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课件
吸作用;呼吸作用在农业生
产上的应用。
命题角度 主要考查实验探究能力,如对“光合作用利
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的考查,此 外围绕“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环境保护 问题也是近年来的热点。
• (4)人类活动对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影响 • ①对碳—氧平衡的影响 • 人类对森林的砍伐;工厂、汽车、飞机、轮船等对矿石燃料的大量使
用,使排入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量增加,已经超出生物圈自动调节 的能力,导致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全球许多地方都出现异常气候。 • ②人类为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采取的主要措施 • a.保护现有森林,并大力植树造林,利用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 二氧化碳固定量大于二氧化碳释放量的独特优势。 • b.寻求国际合作,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典型例题
•例 3 新疆生产的水果又大又甜,以甜瓜为例,新疆与某地的光照
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但温度条件却差别较大(见下表),致使
新疆产的同品种甜瓜更甜,以下是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其推理过程
成作用
作用
能量转化 光能→储藏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将储藏在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
反应式
联系
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光合作用对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 用是植物体内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过程
典型例题
•例 2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并在 一晴天内对室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进行了24小时测定。下列曲线能 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 D )
解 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
《生态系统》PPT精品课件部编版3
生态系统的 主要功能
小结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
碳循环 形 式: CO2 物质循环概念
物质循环特点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课堂巩固
1、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循环的形式是 A.CO2 B.碳酸盐 C.碳酸 D.碳元素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发生在 A.生物群落中 B.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 C.生产者与消费者间 D.生产者与分解者间
自学指导(7mim)
1、 物质循环的过程(以碳循环为例)
1.1 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
1.2 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1.3 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 1.4 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
1.5 碳进入大气的途径
1.6 碳循环的形式
1.7 若人们乱砍滥伐森林,对碳循环有何影响?
1.8 现代工业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对碳循环有何影响?
3、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
源是来自
A.食物中的碳 C.燃料中的碳
B.大气中CO2 D.非生物环境中的碳
《生态系统》PPT精品课件部编版3
4、如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图解,图中的甲、 乙、丙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C.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 D.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
无机环境
光合作用、化能生合物成群作落用
CO2和碳酸盐 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
有机物
碳循环图解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光呼
呼
微 生 物
合吸 作作 用用
吸 作 用
的 分
植物 摄食 动物
化石燃料
解
作
用
暑期高中生物专题十四
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
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 (λ),并得到如下图所示
答案:C
的曲线。据此图分析得到的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5年调查的年龄 组成可能为衰退型
B.第4到第8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原因可能是食 物的短缺和天敌增多
C.第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第8到第16年间种群数 量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 D.如果持续第16到第20年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 将呈“J”型曲线增长
6.下表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田鼠种群摄食植物后 能量流动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项目
摄取量 粪便量 呼吸作用散失量
能量[J/(hm2·a)] 1.05×1010 3.50×109
4.55×109
A.田鼠同化的能量中约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
繁殖
B.田鼠粪便量不属于其同化能量中流向分解者能
量的一部分
专题十四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思维导图·成一统]
构建食物链的一般方法
1.依据曲线图构建食物链(网)
2.依据柱形图或饼状图构建食物链(网)
3.依据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模型图构建食 物链(网)
4.依据表格数据(能量值)直接构建食物链(网)
营养级 A B C D Pg 15.9 870.7 1.9 141.0
C.以田鼠为食的天敌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
1.4×109 J/(hm2·a)
D.田鼠的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7.0×1010
J/(hm统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单位 :J/(cm2·a)]。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A
A.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 J/(cm2·a) 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 J/(cm2·a) 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0% D.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5 J/(cm2·a)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复习PPT课件
(1)图1中能构成群落的是 B、C、D、E、F,图2
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__F____。
(2)种群丙在a、d、c、d四个时期中种内斗争最剧烈
的是____a___期。
(3)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将.减少
41
(4)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 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 图中②代表的能量主要(以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形式贮存;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1.1×105 kJ/m2·y,能量从 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 15.6% 。
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的过程
能量的源头:太阳能
过 程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太产阳者能固的定总的量
途径:食物链或食物网
单向流动:沿食物链方向由低营养
特 点
级流向下一营养级 逐级递减: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递
减;传递效率为10%~20%。
能量金字塔
研究 意义
科学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 有效利用;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 持续高效的流向. 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32
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
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
C
处于第二营养级的
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该生态系统中人
的作用非常关键,植
物是主要成分
C.该生态系统的建
立,提高了各营养级
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沼气池的建造和
植树造林,提高了该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35
2.(08年广州二模.18) 18.某草原上长期生活着兔、狐 和狼,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经测定各种生 物所含的能量如下表[能量单位:kJ/(km2·a)]。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PPT精品课件
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
① 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②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循环 流动,不会消失,生物可反复利用。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
和分解等过程。 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 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 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 量就是通过食物链在生 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 的。
太阳能
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活动1:讨论水族箱中能量的来源和流动
分析讨论
1.水箱中各种动物如何获得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 从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中获得能量。
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① 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 ② 单向流动。
组成生物体的物 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 之间的往返循环就是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活动2:分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工业排放
分 解 者 的
呼 呼光 吸 吸合 作 作作 用 用用
分
摄食
解
作
用
厂房、汽车
煤炭 石油
环境之间往返循环。
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污染物 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的过 程。生物富集作用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 不断加强。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往返循环
范围 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
生物圈
联系
同时存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课堂练习
猫头鹰
蛇 1.此食物网有__4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 吃虫的鸟
中国两种亚热带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固定、掉落物分解及其同化过程
中国两种亚热带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固定、掉落物分解及其同化过程中国拥有丰富的红树林资源,其中包括两种亚热带红树林生态系统:珠江三角洲和海南岛。
这些红树林生态系统不仅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而且在碳固定和同化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碳固定是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
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红树树种具有独特的适应能力,能够在潮间带泥沼环境中生长,并具有发达的气根系统,使其能够在低氧环境下进行呼吸作用。
这些红树树种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氧气,起到了重要的空气净化作用。
研究发现,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强度较高,其碳固定速率可达每年1000 g/m²。
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和动物大量依赖于红树树种所掉落的叶子和木材。
红树树种的叶子是富含有机物的,掉落后会逐渐分解并转化为养分,供其他生物利用。
在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甲壳动物和腐蚀性生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生物通过分解和矿化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释放出二氧化碳和其他溶解态的物质。
研究发现,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地下根系是掉落物分解的主要场所,其分解速率较高,每年可释放出大约1000 g/m²的碳。
红树林生态系统不仅能通过碳固定和掉落物分解来维持自身的生态系统功能,同时还能将固定的碳作为能源转化为植物和其他生物的有机物。
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
这些有机物质作为能量来源供给植物生长和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珠江三角洲和海南岛是中国两个重要的红树林分布区。
这些地区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对维持海岸线的稳定和保护滨海生物多样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固定和同化过程也对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加强对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深入了解其碳固定、掉落物分解及其同化过程,对于科学保护红树林资源、推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与气候变化
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与气候变化我们的地球生态系统是包含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四个部分的有机整体。
生态系统包括物种群落、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过程。
生态过程指的是互动作用,其中包括物质和能量的转移过程。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生态过程就是碳循环,它一直在我们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着,影响着我们人类的生存。
碳循环是指因为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碳从地球大气中、生物体和岩石中的二氧化碳(CO2)分子转移到其他地方的循环过程。
这些地方包括树木、植被、海洋、大气和岩石圈。
通过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过程,碳在不同的地方来回流动。
这就意味着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体都依赖于碳循环,而它也会影响气候变化。
碳循环包括两个主要过程:碳固定和碳储存。
碳固定指的是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分子被生物体吸收和转化为有机物质,如植物和海洋中的浮游植物。
这些有机物质在自然死亡或被其他生物吞噬后,会进入碳储存的过程。
碳储存指的是有机物质在土地、河流和海洋中的沉积下沉,形成碳质岩石或储藏在土地和河流中的化石燃料。
这样,这些碳就被永久储存起来。
碳循环对于气候变化非常重要。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量增加,导致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一部分被地面吸收,另一部分被反射回大气层。
然而,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吸收被反射回来的热量,并向地面释放所吸收的能量,这就形成了温室效应。
当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温室效应就会加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从而影响气候变化。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植树造林来增加碳固定。
树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使用它来生长。
此外,我们还可以切断化石燃料的使用并采用清洁的能源,比如太阳能和风能。
这些都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步骤。
总而言之,碳循环是我们生态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态过程,它需要我们的关注和保护。
在气候变化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我们的生态系统。
翻耕和生草对果园土壤碳排放的影响_王义祥
中国农业气象(Ch i n ese Journal ofAg r o m eteoro logy)2010,31(增1):20-22翻耕和生草对果园土壤碳排放的影响*王义祥1,2,吴志丹3,翁伯琦2**,邢世和1,黄毅斌2(11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州350002;2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州350013;3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州350013)摘要:于2007年10月利用LI-8100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定位测定福州郊区柑橘果园翻耕和生草2种干扰措施下土壤呼吸的变化规律,为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和提高土壤碳固定提供参考。
结果表明:翻耕造成柑桔果园生态系统土壤呼吸速率的增加,在试验期内翻耕使土壤CO2排放量提高了4910%。
套种豆科牧草使土壤呼吸速率提高了26124%,但果园生草处理使系统有机碳库增加了340010kg#hm-2。
关键词:果园;翻耕;生草;土壤呼吸Effects of T illage and Grass Intercroppi ng on Soil Respiration inC itrus Reticulate O rchardW ANG Y-i x i a ng1,2,W U Zh-i dan3,W ENG Bo-qi2,X I NG Sh-i he1,HUANG Y-i bin2 (11Co lleg e of L ife Sc iences,Fu jian A gr i culture and Fo restry U n i ve rs i ty,F uzhou350002,Ch i na;21Institute ofA gr i culture Eco l ogy,Fu jian A cade m y o f Ag ricu ltura l Sc i ences,Fuzhou350013;31T ea R eseareh Institute,F uji an A cade m y of A gr i cultural Sciences,Fuzhou350013)Abst ract:The so il resp iration under the cond itions o f tillage and grass i n tercr opp i n g i n C itrus reticula te Orchard i n Fuzhou w ere m easured continuously w ith LI-8100auto m ated soil CO2flux syste m on October,2007.It cou l d prov ide so m e references for researc h i n g agricultural greenhouse.The resu lts sho w ed t h at tillage sign ifi c antly m ade so il respira-ti o n rate i n crease in c itr us orchard ecosyste m.So il resp irati o n i n creased by4910%in t h e fie l d experi m en.t A lthough soil resp iration i n creased by26124%by intercropp i n g g rass i n orchard,but carbon storage o f the ecosyste m also i n-creased by340010kg#ha-1.K ey w ords:O rchard;T illage;Grass i n tercropping;Soil resp iration农业土壤碳库是受到强烈人为干扰而又在较短的时间尺度上可以调节的碳库,对于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土壤碳固持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与缓解气候变化趋势具有积极意义[1]。
《碳管理 从零通往碳中和》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第3章 区域层面碳核算
01
3.1 区域 温室气体清 单概述
02
3.2 能源 活动排放
03
3.3 工业 生产过程碳 排放
04
3.4 农业 碳排放计算
06
3.6 废弃 物处理碳排 放计算
05
3.5 土地 利用变化和 林业碳排放 计算
3.8 区域温室气体 清单报告的编写
3.7 数据的收集及 不确定性分析
前碳管理这个行业的真实面貌,以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碳管理这个行业,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内容简介
碳汇究竟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么?不妨看看这本 书
第1章 碳管理行业综述
1.1 碳管理行业的 来龙去脉
1.2 碳管理行业的 几大领域
1.3 碳排放管理员 的几类职业发展方向
1.4 关于碳管理职 业规划的一些常见问 题
3.9 社区及工业园 区的温室气体清单
第4章 产品碳足迹核算
01
4.1 生命 周期评价方 法与产品碳 足迹
02
4.2 功能 单位确定
03
4.3 过程 图绘制及系 统边界确定
04
4.4 活动 数据的收集
06
4.6 产品 碳标签
05
4.5 碳足 迹的计算与 数据质量
第5章 碳资产开发
01
5.1 碳资 产的分类
03
9.3 集齐 中美欧碳管 理项目经验, 如今开...
05
9.5 从卖 房到“卖 碳”,一位 销售人员 的...
9.7 教育领域 1
创业失败的我, 在“双碳”...
9.8 “碳圈” 2
从业17年,个 中滋味只有...
3 9.9 我如何通
全球气候变化和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共60页PPT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全球气候变化和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高二生物上学期(人教版必修3)
科学思维
构建碳循环模式图
燃烧
化石 燃料
环境中的CO2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植物 动物摄食 动物
分解者分解作用
枯枝、落 叶、尸体、 粪便
科学思维
构建碳循环模式图
燃烧
化石 燃料
环境中的CO2
分解者分解作用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
呼吸作用
枯枝、落
生产者
动物摄食
消费者
叶、尸体、 粪便
科学思维
构建碳循环模式图
死有机质 (g/m2)
土壤有 机碳 (g/m2)
净初级 生产力* [g/(m2
·年)]
异氧呼 吸** [g/(m2 ·年)]
老龄
12 730
2 560
5 330
470
440
幼龄
1 460
3 240
4 310
360
390
(1)大气中的碳主要在叶绿体____基__质______部位被固定,进入
生物群落。幼龄西黄松群落每平方米有_____3_6_0_____克碳用于
生产者活 死有机 生物量 质 (g/m2) (g/m2)
土壤有 机碳 (g/m2)
净初级生产力 异氧呼吸**
* [g/(m2·年)]
[g/(m2·年)]
12 730 2 560 5 330
470
440
1 460 3 240 4 310
360
390
考题呈现
西黄 松生 态系统
生产者活 生物量 (g/m2)
吸收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_光__反__应阶段;又如经改造的 蓝藻能在细胞内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有__机___物直接发酵转化为燃料
第五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朱文稿演示
1.下列生物中,属于消费者的是(C )
举例:大多数菌类:霉菌、杆菌等 真菌:蘑菇、灵芝、酵母菌等
一些腐食性动物:蚯蚓、蜣螂、屎壳郎
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排遗物等有机物 分解为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
判断
• 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 • 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 腐生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
2012/28/11
生产者
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分解者
消费者
(二)生态系统的成分间相互关系
主要成分
归类:自养型生物
举例:光能自养型:绿色植物、蓝藻等 化能自养型:硝化细菌、硫细菌
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能量的来源
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者
化光 细
能合 合作
胞 呼
成用 吸
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分解者
消费者
生产者
消费者
c.消费者
归类:异养型生物
分类
捕食性动物 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
次级消费者—以植食性动物为食 三级消费者—以次级消费者为食
次级消费者—以植食性动物为食 三级消费者—以次级消费者为食
寄生型动、植物(病毒、蛔虫、菟丝子)
作用: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有利于生产者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
生产者
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分解者
遗体,粪便
消费者
细菌、真菌、腐食性动物(屎壳郎 、蚯蚓,大至秃鹫等)
分解者
d.分解者
必不可少的成分
归类: 异养型生物
6.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对关系图解进行 填空。据图回答
(实 实([(态A32)现现)左系1本])的的_图统生_左生;。,_的态_图产BA什系_→中→者_么统_A的B_成的的固的A分能过,定过?量程B太程,流是阳是C动通能通,是过开过D光从_始_分呼__合_的吸别__作_作。_为__用_用生_
福州郊区7年生柑橘果园植被的碳吸存研究
福州郊区7年生柑橘果园植被的碳吸存研究王义祥;吴志丹;翁伯琦;邢世和;王峰【期刊名称】《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年(卷),期】2010(5)3【摘要】果园作为一种重要农用型的植被类型,其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评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以福建省分布面积最大的柑橘果园植被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果园植被碳库、碳吸存量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7年生柑橘果园植被的碳密度为5.589 t·hm-2,年固定有机碳为2.028 t·hm-2·a-1,其所吸存的有机碳中23.82%的有机碳以活体生物量形式存留在植被层中,41.42%储存于果实而被移到系统之外,34.76%以凋落物分解的形式进入土壤或释放到大气中.【总页数】6页(P43-48)【作者】王义祥;吴志丹;翁伯琦;邢世和;王峰【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州,350013;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州,35000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州,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州,350013;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州,35000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州,3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相关文献】1.福州地区7年生柑橘果园生态系统的碳氮储量 [J], 吴志丹;王义祥;翁伯琦;蔡子坚;温寿星2.植被恢复对侵蚀型红壤碳吸存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J], 肖胜生;房焕英;段剑;董云社;杨洁3.33年生福建柏人工林碳库与碳吸存 [J], 何宗明;李丽红;王义祥;邹双全;岳永杰;王小国4.湖南省杉木林植被碳贮量、碳密度及碳吸存潜力 [J], 李斌;方晰;项文化;田大伦5.植被恢复对侵蚀退化红壤碳吸存的影响 [J], 谢锦升;杨玉盛;解明曙;黄石德;钟炳林;岳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省高中生物备课资料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课件 新人教必修3
有机物 中,成为稳定的化学能。
分解者 5.[F]
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
将动植物尸体、遗体、排泄 物或残落物。中的有机物分解
为无机物,并释放其中能量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72022/1/17January 17,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72022/1/172022/1/171/17/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72022/1/17
②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 之间循环往返。
练习:
甲、乙、丙分别 指生态系统中的 什么什么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练习题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能量
流动是从[C ] 草 固
定[ A] 太阳光能 开 [A]
始的,能量流动的特 点是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草[C]
[B]
昆虫[D]
鸟[E]
2.[B]CO2 进入[C]所进行的生化反应
[F]
的反应式是6CO2+1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