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
唐代诗人李白的创作风格及对后世的影响
唐代诗人李白的创作风格及对后世的影响一、引言唐代诗人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以其无拘无束的创作风格和丰富多样的题材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李白的诗歌创作风格,并探讨他对后世诗人及文化的影响。
二、李白的创作风格1.抒发豪情壮志:•李白以直抒胸臆、豪放不羁著称,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表达自己对自由、奋发向前和追求仙境之心等壮志。
•他能以亲身经历和饱满热情描绘山川河流,塑造英雄人物并展现出自己宏伟理想。
2.吸纳民间与道教元素:•李白深受民间文化和道教思想影响,其作品常包含对神仙、仙境、神话传说等主题进行诗意阐释。
•他善于吸取民间智慧与形象,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赋予作品独特的意境和魅力。
3.借用典故和古文:•李白广泛阅读、博学多才,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借用典故、引经据典。
•他善于运用历史人物和传说故事,将古代的美好形象与自己情感结合,塑造出悠久而富有时代感的诗歌形象。
三、李白对后世的影响1.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传统:•李白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开拓了唐诗后期浪漫主义诗风,并对后世影响巨大。
他的作品不拘一格,豪放奔放,直至今日仍为人们所崇拜。
2.激发了后世诗人的创作灵感:•李白擅长运用华丽辞藻表达思想情感,并通过自然景色描写和人物塑造深入打动读者。
这种创新手法激发了许多后世诗人对于字句选择、意象构建等方面的创新尝试。
3.彰显了个体诗歌的重要性:•李白的作品强调个体情感和情绪表达,他直接地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及对现实社会的感悟融入创作中,为后世诗人树立了追寻个人表达和抒发情感的标杆。
4.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李白所创造的浪漫主义诗风成功地融合了古代文学、历史、民俗等多方面元素,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贯穿千年的中国诗歌传统。
他对后世文化与艺术产生长远影响。
结论李白作为唐代卓越的诗人,以其无拘无束的创作风格和深刻丰富的内涵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他不仅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传统,还激发了其他诗人创作灵感,并塑造了个体情感抒发在文学中的价值观念。
李白诗歌艺术成就
其次表现在物象的选择上: 其次表现在物象的选择上
他最爱写晶莹透彻、光辉美好之物,如明月、 他最爱写晶莹透彻、光辉美好之物,如明月、 白日、金樽、玉杯、碧草、白露等, 白日、金樽、玉杯、碧草、白露等,给人清纯圣 洁之感。 洁之感。
5、跳跃性的结构 、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如其《宣州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如其《 白也诗无敌 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突如其来,飘然而去, 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突如其来,飘然而去,中 间时空变幻迅速。极好地宣泄自己激越的感情。 间时空变幻迅速。极好地宣泄自己激越的感情。 此外, 行路难》 将进酒》 梁甫吟》 此外,如《行路难》、《将进酒》、《梁甫吟》、 梁园吟》 《梁园吟》。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采石江边一堆土 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明李贽《焚书 李白诗题辞 李白诗题辞》 明李贽《焚书·李白诗题辞》:
“生之处亦荣,死之处亦荣,流之处亦荣, 生之处亦荣,死之处亦荣,流之处亦荣, 生之处亦荣 囚之处亦荣;不流不囚不游不到之处,读其书, 囚之处亦荣;不流不囚不游不到之处,读其书, 见其人,亦荣!亦荣!” 见其人,亦荣!亦荣!
李白奇特想象往往和现实紧密相连, 李白奇特想象往往和现实紧密相连,其对幻 想世界的追求正是对现实世界不满的一种曲折反 如其《梦游天姥吟留别》 古风》十九。 映,如其《梦游天姥吟留别》、《古风》十九。
2、大胆生动的夸张 、
不论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 不论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李白都多用夸 张手法。李白的夸张又善于和新颖的比喻、 张手法。李白的夸张又善于和新颖的比喻、奇特 的想象结合,形成鲜明的形象。 的想象结合,形成鲜明的形象。
李白诗的特点和风格
李白诗的特点和风格
1、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
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
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
他的想象,极其丰富,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
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
他常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
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2、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3、李白诗歌的语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语,有的豪放,不拘声律,近于散文,但都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之中。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一:引言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诗人之一。
他以其独特而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展现了自己独有的个性与才华。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李白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个性。
二:浪漫主义情怀1. 自然景观描写:李白善于运用生动形象和细腻感官描述,表达对大自然壮美景色深深地迷恋。
a) 展示山水意境:通过描绘山峦河流等元素,营造出奇幻梦幻般气息。
b) 表达豪放心态:借助天空云彩或海洋波涛等场景,在作品中传递无拘束精神。
2. 对历史典故及英雄事迹赞颂:a) 崇尚英勇行为: 描述战斗场面并称颂军队胜利者, 张扬民族荣誉感.b)回顾历代名臣贤相: 赞美他们的智慧和忠诚,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三:豪放奔放风格1. 酒与宴会:李白以饮酒作为自我解脱和追求无拘束境界的象征。
a) 描绘狂欢场景: 赞美喝酒带来的愉悦感受, 表现出不羁性格.b)借用神话传说中君王盛宴形式: 借此突显壮丽气派及个体超凡品质.2. 自由挥洒笔触:a) 运用夸张手法:通过修辞手段如比喻、夸张等增强意境效果,并展示作者胆大心高精神面貌。
b)采取流畅押韵方式: 擅长运用平仄音节配合多样化押韵技巧,使其作品更具旋律感。
四:哲理思考与审美主题1. 对生命存在价值反思:a) 探讨人生意义问题 : 李白常从历史或者寓言角度阐述"天地万物皆有灵", 引发读者深入思索.b) 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通过描绘时光流转,表现出作者对时间与命运的思考。
2. 追求心灵自由:a)批判封建礼教:李白以个体主义立场贬低守旧观念,倡导追随内心真实欲望.b)探索超越世俗境界: 将诗歌视为寻找精神解放之途径,并呼吁读者跳脱束缚、追求自我价值.五:结论李白作品中所展示的艺术个性包括浪漫主义情怀、豪放奔放风格和哲理思考与审美主题。
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而不可替代的印记。
本文档涉及附件:1. 杜甫诗选.pdf2. 百家姓.docx法律名词及注释:1. 版权法:指保护原创作品(如文字、音乐等)权益并规定其使用范围和方式合法性相关条例。
李白的诗歌特色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一、李白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二、李白诗歌的意象往往是超越现实的三、李白诗歌的生动、大胆的夸张四、李白的诗歌的丰富奇特的想象五、清新、豪放的语言艺术李白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
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他的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李白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
关于李白诗歌的艺术我们可以分以下几点来论述:一、李白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塑造了诗人自己的形象。
李白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在许多作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诗人的自我形象活跃在其中。
例如《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即便是叙事或写景的诗篇,也能使人感到有诗人的形象活在其中。
如《峨眉山月歌》:峨嵋山月半轮秋,应如平羌江水流。
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在半轮月色的映照之下,我们看到诗人孤舟疾进的身影。
比如他的有名的作品《蜀道难》,这首诗是这样写的:噫吁哦!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这首诗里极力描写蜀道的奇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在诗中三次出现,回旋往复,带有诗人强烈的感情色彩,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然而这首诗的气势却是豪放的,感情是激昂的。
李白笔下的形象往往是个性化的,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的色彩。
李白的写诗风格和特点
李白的写诗风格和特点李白的写诗风格和特点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下面一起去看看小编整理的李白的写诗风格和特点吧!李白的写诗风格和特点篇1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
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
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
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又是那样天真直率。
总之,他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倜(俶)傥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
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
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
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
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
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
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诗歌艺术风格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艺术风格独特,具有豪放、奔放、飘逸、清新、自然等特点,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诗仙”。
李白的诗歌风格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豪放、洒脱,他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手法,展现出恢宏的气势和独特的个性。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象生动,常常以自然景物为依托,表达出对生命、自由、爱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同时,李白在诗歌中也表现出强烈的个性,不拘泥于传统的诗歌规范和形式,敢于创新和突破,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除了豪放、奔放的特点之外,李白的诗歌还具有清新、飘逸、自然的一面。
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意象清新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同时,李白也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等,使得他的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总之,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是多面的,他不仅在诗歌的内容和主题上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也在诗歌的形式和技巧上不断创新和突破,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后人所景仰和传承。
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歌风格
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歌风格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那么你想知道这位著名诗人的诗歌风格是怎样的吗?如果想知道就不要错过这篇文章了,和小编我就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吧。
诗歌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
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
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
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又是那样天真直率。
总之,他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倜(俶)傥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
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
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
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
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
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
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的诗歌艺术特色
李白的诗歌艺术特色
李白写的诗歌的风格特色是:
1、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2、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3、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
4、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
因此,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李白写的诗歌的风格特点概括为: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李白的成就有哪些?
1、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
在盛唐诗人中,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2、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
3、李白在词坛上处于开山祖地位,这是词学家的共识。
4、其书法也是有极高的成就,《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行草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
5、李白的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爱国内涵,并富于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
李白介绍
李白是我国唐代时期的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在我们的学生时期,会陆陆续续学习许多李白的诗歌,因此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李白这个历史人物是相当熟悉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李白是个高度个性化的人物,常以饱满丰富、激昂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写诗,使其诗充满浓厚的自我表现特征。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下面是相关的内容,快来围观吧。
【李白的艺术特点】在盛唐诗人中,李白是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
在中国史上,他作品的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
一、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如《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二、强烈的感情色彩,喷发式的抒情方式。
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爆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
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让人直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如《鸣皋歌送岑征君》抒写对于政治黑暗、是非颠倒的愤慨,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完全是李白式的。
三、想象变幻莫测,随意生发,离奇惝恍,意象壮美而不乏清新明丽。
与喷发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如《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真是想落天外,匪夷所思。
他的奇特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惝恍,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
四、壮美与优美的意象。
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这与其作诗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
李白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似乎尤为倾心,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们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如《渡荆门送别》意象便极为阔大壮观。
但是,李白诗里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
那些由清溪、明月、白鹭、竹色、白露等明净景物构成的清丽意象,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艺术蕴含。
李白诗歌的艺术手法
李白:豪放奔放的诗人李白(701年-762年)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其豪放奔放、意境深远而著称。
李白的诗歌艺术手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豪放奔放的风格:李白的诗歌以豪放奔放为主要特点,他擅长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排比等,以表现其奔放豪情。
他的诗歌意象广阔,气势磅礴,常常运用丰富的词藻和夸张的形容词,使作品充满了激情和张力。
2. 自然描写与山水意境:李白热爱大自然,他的诗作中常常描绘山水景色,表现自然之美。
他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界的景色,将自然景色与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他的山水描写多姿多彩,独具一格,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3. 唐诗的音乐性与节奏感:李白的诗歌具有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他注重音韵的运用,善于运用平仄、押韵等修辞手法,使诗句流畅优美,读起来有一种韵律感。
他的诗歌节奏感强烈,行文流畅自然,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4. 借景抒怀与抒情表达:李白的诗歌往往通过描绘景物或者抒发个人情感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他善于通过借景抒怀的手法,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外在世界相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他的诗作情感真挚,表达直接,给人以共鸣。
5. 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李白的诗作中常常融入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他关注社会时事和人生哲理。
他以自己的独特视角观察社会,对时代变迁和人生命运进行深入思考,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总的来说,李白的诗歌艺术手法以豪放奔放、自然描写、音乐性与节奏感、借景抒怀与抒情表达、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等为特点。
他的诗作丰富多样,情感真挚,表现力强,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李白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1、李白诗歌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即使现在道路还是很艰险的,因为这前面有一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暗示了他现在境地是艰难的,但是最后一句表达出他天生的豁达,和踌躇满志。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
这些诗句都能体现李白自身的自负,豪迈,激昂。
2、李白的诗倡议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
李白诗歌中有大量气势磅礴之作。
读起来节奏感强烈,能让人充分感受到他的激昂,奔放。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3、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爆发强烈的情感。
形成李白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
而他往往是喷发时的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最后几句“与君论心握君手,荣辱于余亦何有?孔圣犹闻伤凤,董龙更是何鸡狗!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
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韩信羞将绛灌比,祢衡耻逐屠沽儿。
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诗意起伏跳宕,奇突转折。
“孔圣犹闻伤凤麟”,象孔子那样的圣人,尚不能遭逢盛世实现他的理想,何况我呢?“董龙更是何鸡狗”,如董龙之辈的李林甫、杨国忠这些宠臣又算什么东西!诗人的心情抑郁难平,因而发出了“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的声声慨叹。
接着,诗人又以严陵、韩信、祢衡这些才志之士作比,表现出傲岸不屈、不为苟合的高洁人格和豁达大度的胸怀。
诗人任凭感情自由奔泻,如长江大河,有一种浪涛奔涌的自然美。
可以说,诗人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英风豪气溢于笔端。
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傲世独立的人格。
4、诗歌想象奇特,发无端,变莫测。
唐代诗人李白的艺术特点与诗歌价值
唐代诗人李白的艺术特点与诗歌价值唐代诗人李白,被誉为“诗仙”,其诗歌风格独具一格,具有丰富的艺术特点和深厚的诗歌价值。
下面从多个角度探讨李白的艺术特点和诗歌价值。
一、自然主义李白崇尚自然,倾向于以自然为题材,表达对大自然的爱与感受。
他的诗歌中出现大量的山水、花鸟等元素,对自然进行了生动的描绘。
他的《将进酒》中,“山呼万岁复万岁,万万岁”的口号,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悠久和永恒的憧憬。
李白的自然主义,不仅在审美视野上开阔了文学的思路,而且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二、豪放派李白豪放不羁,他的诗歌抒发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反对束缚,追求自由的个性与本质。
他视抒情为至高的情感方式,情感表达生动真实,充满表现力和感染力。
他的诗歌豪放、奔放,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气势,是诗歌史上独树一帜的艺术表现。
三、浪漫主义李白是诗壇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代表人物。
他的诗歌充满热情和感性的色彩,谱写了浪漫的生活画卷。
他的《庐山谣》、《夜泊牛渚怀古》等诗歌,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情感,也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浪漫情怀,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的经典作品。
四、从“诗经女风”到“旷世狂人”李白的诗歌风格较为丰富,包括以古乐府为风格、颂阳、讴歌其祖国秦川大地等,因此,在历史上被誉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更被誉为一位“传承了诗经女风并创造了旷世狂人形象”的诗人。
五、李白的诗歌价值李白的诗歌价值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首先,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他个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呈现出了唐代的社会风貌、道德观念、文化状况等,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其次,李白的诗歌对于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诗歌风格独具一格,对后世诗歌创作有很大启示,为后世文学的创新开辟了新的空间。
总之,李白的艺术特点和诗歌价值是不可忽视的,他的诗歌对于我们了解唐代文化和历史、开阔诗歌视野、推进诗歌创新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李白(701-762),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抒情流畅,意境宏大,为其他诗人所效仿,其作品在千百年里仍然受到广泛的欣赏。
探究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古典诗体的继承和发展。
李白受到了古典诗体的影响,并做出了自己的发展和创新,他把小乐府和古文观止相结合,把传统的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结合在一起,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如“安邑思高尚”等,这样,整体上使他的诗歌更加精美流畅,更具有表现力。
二、情景式思维方式。
李白风格清新雅致,有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是情景式表现,他经常用一幅情景将自己的抒情感情表达出来,无论是饱含婉转余音的孤枕隐梦、憔悴历险的折醉花献江东、满怀厚重的欣赏芝兰之精神,还是苍凉恐怖的落日寒照,都能通过描绘一定的自然情景表达出来,有别于其他诗人。
三、无限的伟大的思想意境。
李白继承了传统诗学的内容,但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的诗歌内容多达包括宗教信仰、自然诗思想问题等,他有自己突出的个人主张,如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用一种超越时代限制的观念去审视世界,李白的诗歌不仅有现实的主题,而且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到了宇宙观的层面,将理想情景也抒写在他的诗歌中,更能触及读者的心灵,提升读者的精神境界。
四、精湛的艺术手法。
李白的诗歌的艺术功底非常深厚,他艺术手法非常具有表现力。
在叙事上,他以景象和伴随的心情来描绘,充满了“以小见大”的意蕴;在修辞上,他运用“夸张”、“反讽”等手法,将他的深奥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他还开辟出了以“早安”为题材的新诗体,为后世诗人赋予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此外,他在形式上运用对偶、结构对仗等技巧,做到对称性与协调性,使文章结构更加端庄大方。
总的来说,李白的诗歌构思深邃,意境宏大,内容丰富,语言文态婉转,艺术手法生动形象,多年来受到了无数诗人的瞩目,被誉为“金石之师”,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简述李白歌行体诗歌的艺术特色
简述李白歌行体诗歌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歌以豪放奔放、飞扬跋扈、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艺术风格著称,而《将进酒》、《庐山谣》等长篇抒情叙事诗又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神奇的想象力成为了一代经典。
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所展现出的艺术特色,正是李白歌行体诗歌的艺术特色之一。
一、奔放飘逸的语言表达李白笔下的诗歌语言奔放自由、雄浑飘逸,尤其善于运用诗句、词藻、比喻等语言手法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外界的感知。
例如《将进酒》中的“红酥手,黄踏鞭,快意走街,便溜儿童,十五年儿灯下泣,不成孤恨,何时听”、《早发白帝城》中的“钟山只隔数重山,春水曾入数点泉,不是愁来愁去处,爱他肠断寸寸心”等,不仅语言自然流畅,且字词选用贴近生活、富有色彩感,不少成语俚语、民俗风情皆得巧妙运用,使其作品更具有民间文化的生动性和情感的真实性。
二、诗意浪漫的意境描绘李白的诗歌往往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融合在一起,从而营造出一种诗意浪漫的意境,让读者沉醉于其中难以自拔。
例如《将进酒》中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给人一种神秘深邃之感,同时也表现了饮酒过度之后的离愁别绪;《庐山谣》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不仅富有南国水乡的生动特征,更抒发了诗人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
这种通过意境描绘所营造的诗意浪漫,也是李白歌行体诗歌的艺术特色之一。
三、情感奔放的人物形象李白的诗歌不仅以诗意浪漫这种富有气氛的套路来吸引读者,更是善于营造具有情感共鸣的人物形象。
例如《将进酒》中的“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表现出诗人对文化人才的敬仰之情,有一种宏大、壮丽的史诗气息;《古风其二十五》中的“岳阳楼上赤城山,正值春将暮雨间。
轻纱谩落春桃广,砌镜眼明深柳暗。
红颜勿惜酒加兴,胡马长鸣望远岸。
愿得琵琶闻声夜,无人于我一相觑”,则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追求和对人生的狂热。
这种情感奔放的人物形象,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也是李白歌行体诗歌的艺术特色之一。
总之,李白的诗歌是具有代表性的歌行体诗歌,其艺术特色表现在奔放飘逸的语言表达、诗意浪漫的意境描绘和情感奔放的人物形象等方面,不仅富有现实生活的丰富性和民间文化的深厚内涵,更蕴藏着诗人富有人生哲理和价值追求的个性特质。
分析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
分析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诗人李白诗歌其语言艺术上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大胆的艺术夸张和想象,语言流畅自然,潇洒清丽。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分析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任真淳朴,着意追求自然美,不事雕琢用李白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雕虫丧天真”,为了做到这一点,李白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了尝试。
1.善于向民歌学习,从乐府民歌中点化而来。
李白的一生漫游从未停止过,他每到一地都会学到当地的知识,为他向民歌学习打下了基础,尤其是汉魏六朝乐府民歌对李白的诗歌创作具有很大影响。
如“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显然受到南朝乐府《西洲曲》里“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的启发。
李白还有大量以乐府旧题创作的诗作,如《蜀道难》《将进酒》《长干行》《子夜歌》等。
其中的《子夜四时歌》不管是从选材还是艺术表现手法上,都极具乐府色彩,明代王世贞评得精当:“青莲拟古乐府而以己意己才发之。
”2.善于锤炼诗的语言,使之工整自然。
李白在诗歌创作时,经常会力求精选最具表现力的语言。
如“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秋浦歌》),表达了诗人游寓秋浦欲达扬州,而又留恋长安的愁闷心情。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听蜀僧睿弹琴》),此句写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
这种精炼的语言,在五言诗中运用的最为明显,例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低头是故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在这首诗中毫无掩饰吞吐之语与矫揉造作之情,用最平淡的语言,唤起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
3.善于将怵目惊心的自然景象,写得平和自然,令人神往。
李白的很多诗歌既有雄浑的意境,让人领略到奇险的自然景象,又使人心旷神怡,情绪松快。
例如《送友人入蜀》,诗人写道“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绕,人在栈道上走,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蜀道一方面显得峥嵘险阻,另一方面也有优美动人的地方,瑰丽的风光就在秦栈上,“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唐代诗人李白的创作风格分析
唐代诗人李白的创作风格分析
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流传,并被后世誉为“诗仙”。
本文将从韵律和形式、题材
和意境以及艺术手法三个方面对李白的创作风格进行分析。
韵律和形式
1.多样性:李白的诗歌作品包含了各种各样的韵律和形式,如绝句、律诗、
七言古体诗等。
2.随意性:李白在创作中注重自由自在的表达,他经常打破传统规则,灵活
运用韵律,并且不拘泥于传统的格式要求。
题材和意境
1.醉境与豪情:李白擅长描绘醉酒时的情景,用浓烈而狂放的笔触描述自己
豪放不羁、追求自由的个性。
2.山水与自然:李白善于以山水和自然景观为题材,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
现出自己豁达奔放的情感。
3.人生与哲理:李白的诗作中常常融入对人生、时光流逝等哲学思考,表达
对生死、宇宙等大问题的独特见解。
艺术手法
1.意象丰富:李白运用丰富多样的意象,如美酒、明月、繁星等来营造醉心
境界和豪迈气概。
2.修辞独特:李白善于使用比喻、夸张和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加了他的诗歌
表达力和艺术感染力。
3.语言生动:李白的诗作语言通俗易懂,注重音韵美,通过音乐般的节奏感
打动读者的心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李白在创作中具有多样性的韵律与形式,以及涉及各种题材和意境。
他在艺术手法上也有着独特之处。
这些特点使得他的诗歌层次丰富、内涵深刻,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瑰宝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神奇瑰丽
李白的生平、思想及其创作,均可以一言蔽之,那便是一 个“奇”字。 前人评李白,无论抑扬,均好用一个“奇”字。 如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是时山东 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 白居易《与元九书》:“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 才矣奇矣,人不逮矣。” 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笔端降太白,才大语终奇。” 唐代孟棨《本事诗》记:“李太白初至京师,舍于逆旅, 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 《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赏者数四,号为谪仙。” 贺知章所谓“谪仙”,虽不言奇,而奇亦自在其中矣。
三、飘逸洒脱
李白的歌行体诗歌,最具有飘逸潇洒的艺术风格。 如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梁园吟》等作品, 以自身主观情感和意向为轴心展开篇章,飞腾想 象,虚实相间,笔势大开大合,完全打破诗歌创 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 了任随性情之所至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 境界。不仅感情一气直下,而且还以句式的长短 变化和音节的错落,来显示其回旋振荡的节奏旋 律,造成诗的气势,突出诗的力度,呈现出豪迈 飘逸的诗歌风貌。
二、神奇瑰丽
值得指出的是,李白诗的这种结构表面上看来没 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 而实际上是天衣无缝 , 不露痕迹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高度统一。 他的诗歌的结构不是以事件的发展为线索来安 排 , 而是以情感的发展为线索来安排。由于诗 人的感情激昂奔放 , 起伏变化 , 因而形成跳 跃的结构。如《将进酒》、《行路难》等都是 这样。
二、神奇瑰丽
李白诗歌的奇还表现在它那大起大落的结构上。 清人方东树说:“大约太白诗与庄子文同妙,意接而词不接, 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昭 昧詹言》卷十二) 清代诗人赵翼评李白诗说:“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 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 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瓯北诗话》 卷一) 李白诗“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王世贞《艺苑卮言》 卷四),侧重于抒写豪迈的气概和激昂的情怀,所以很少 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作细致的描述。一旦感情兴发,就 毫无节制的喷涌而出,形成江河奔腾式的大起大落、大开 大阖的结构。这种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的结构,往往能将 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产生的急速变化的感情,表现 得淋漓尽致。
一、雄壮豪放
当然,李白好“大言”,自然也就常用大胆夸张 的手法。 他写《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他写《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 轩辕台。” 他写饮酒:“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襄阳歌》)。 他写大风:“一风三日吹倒山”(〈横江词〉)。 这些极为大胆的夸张,往往能形成磅礴的气势, 给人以雄壮豪放的美感。
三、飘逸洒脱
李白的绝句境界清新,也内含飘逸潇洒的风神。他的爽朗 的性格、自由自适的气质,反映到他的绝句里, 就是飘飘 欲仙、超尘脱俗、情韵隽永、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象,形 成了清新飘逸的情思韵味。如: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 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 在这些诗句里,我们基本上看不到世俗的污浊和混乱,看 不到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的肮脏和庸俗,所能看到的只是 安闲的山,悠然的水,淡泊宁静的心情,感受到的是心随 物化、心与物冥的潇洒与安然。在空明、澄净、悠然的意 象里,渗透着诗人对世俗社会的否定和批判,更传达着诗 人个性的风流倜傥和浪漫洒脱。
李白个性飘逸不群,他蔑视礼法权贵,追求个性自由。他 的这种人格精神在对月亮的描写中也得到了充分的折光反 映。 李白现存诗900余首,其诗作内容丰富,意象繁多。据前 人统计,在李白诗中,明月意象共出现76次,而提到月的 诗句不下400处。 在他的诗中,明月成了他的知心朋友:“花间一壶酒,独 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其一) 成了他旅游的伴侣:“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梦游天姥呤留别》) 成了他送信的使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 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雄壮豪放
正因为李白的诗常有一种雄壮之气,所以即使他的那些言 愁的诗句,也让人感到很豪壮。 李白经常把愁字挂在嘴边,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 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 日多烦忧。”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 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 雪。”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 万古愁”。 我们只要将李白的愁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 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柳永的 “多情自古伤 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作一下对比, 我们就会感觉到李白的愁,愁得有力,愁得健康,愁得有 气派,它是一种豪情万丈的愁,愁中自有一股浩然之气。 这就更典型地表现出了李白诗歌雄壮的特点。
一、雄壮豪放
曹丕《典论· 论文》说:“文以气为主。”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说:“五言古、 选体及七言歌行,太白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 以俊逸高畅为贵。” 李白的诗歌确实带有一种雄壮之气。
一、雄壮豪放
在创作的过程中,诗人的感情往往如喷涌而出的洪流, 不可遏止地滔滔奔泻,其间裹挟着强大的力量。 例如《蜀道难》感情就特别强烈,写到激情处,甚至 当头棒喝蜀道上的行人:“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 人胡为乎来哉!”读起来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感受。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感情也十分强烈,“俱 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种博大豪壮的 情怀,可以说正是李白诗歌的基调。 李白这种豪壮的诗句还有很多,如《江上吟》:“兴 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 汉水亦应西北流。”如《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 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如《梦游天姥吟留 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如《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 海。” 这些诗中,也都流贯着一种雄壮之气。
二、神奇瑰丽
李白也好写一些奇异的景物。 如《蜀道难》写蜀道,它不仅写了神话传说,想象奇特, 把人们带入了“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神 话世界和“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的神奇想 象中;而且它把蜀道上的自然景物也写得非常奇异。 写山势高危,行路艰难,就说“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 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 援。” 《蜀道难》渲染青泥岭一带的阴森恐怖气氛,有这样的诗 句:“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 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这种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可谓奇而又奇。
一、雄壮豪放
李白的诗歌往往给人一种雄壮豪放的美,这可能 与李白好大言有关。 李白在《上李邕》一诗中写道:“时人见我恒殊 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 可轻年少。” 这种“大言”,实际上就是夸大的话,也就是说 大话, 常常有意夸大数目,用巨额数量词进行修饰, 如 “白发三千丈”(《秋浦歌》)、 “飞流直 下三千尺”(《望庐山瀑布》)等,这样就容易 给人一种豪壮的感觉。
二、神奇瑰丽
李白还好写一些奇幻的境界。 如《古风》第十九写他升天神游的美丽幻想:“西上莲花 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 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 鸿凌紫冥。” 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借写梦游天姥山,却引出 了一个虎啸鸾鸣、仙人纷至的神奇境界:“熊咆龙吟殷岩 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 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 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 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这种境界可谓奇之又奇。
李白研究讲义
第四章 李白诗歌 的风格特色
商丘师院文学院 王增文教授主讲
第四章 李白诗歌的风格特色
李白上承庄、骚的浪漫主义精神,又以个 人的艺术天才创造性地运用了浪漫主义艺 术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 统一。他的诗歌的风格有多维度的呈现, 但以雄奇飘逸、真率自然为主。平时谈及 李白的诗风大都比较笼统,这里谨对李白 雄奇飘逸的艺术风格作一些具体的分析。
二、神奇瑰丽
例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其重点不是写离 情别绪,而是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思 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 跳跃发展,在这首诗里被完美地统一起来了。 诗一开头就平地突起波澜,揭示出郁积已久的强烈精神苦 闷;紧接着却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秋空,从“酣 高楼”的豪兴到“揽明月”的壮举,扶摇直上九霄,然后 却又迅即从九霄跌入苦闷的深渊。直起直落,大开大合, 没有任何承转过渡的痕迹。 这种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的结构,最适宜于表现诗人因理 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产生的急遽变化的感情。
三、飘逸洒脱
李白还有一首《下江陵》的绝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多么壮丽的山川,多么畅快的归 途,多么飘逸潇洒、神采飞扬的诗句 啊!它将诗人流放夜郎,途中遇赦, 返回江陵时的那种轻快喜悦表达得是 多么俊雅飘逸啊!
三、飘逸洒脱
三、飘逸洒脱
李白是一个才情浪漫、飘逸不群的诗人, 杜甫 《饮中八仙歌》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 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是一种多么飘逸的风采呀! 他狂傲不羁、飘逸洒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 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这是何等的气魄 呀! 他可以潇洒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的程度,他整日幻想着那“驾鸿凌紫冥”的神仙 生活,以至于他的死也被后人传说成是“跳江捉 月”、“骑鲸升天”,死也死得潇洒飘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