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评价李鸿章
怎样客观的评价李鸿章?
怎样客观的评价李鸿章?第一篇:怎样客观的评价李鸿章?怎样客观的评价李鸿章?评价历史人物,很难客观。
但是,不管是如何评价,理应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历史人物所处的环境中去看待,不能从现代人的标准去要求。
历史人物翻案有些有意义,但是哗众取宠居多对于一个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有很多纬度。
这很容易理解,一个人有很多角色,评价现实中的人不也有不同的视角吗?我们举个例子,马云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个企业家。
对于他,大家认为怎么评价比较客观呢?A:马云其貌不扬B:马云太帅了,在达沃斯论坛上谈笑风生!截然相反的评价,但是,都是事实。
A侧重的外貌,B说的是个人能力和表现。
A:马云太聪明了,简直是商业天才B:马云读书不行,复读三年才考上杭师大,没什么天赋两个人说的都是事实。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马云,或者别的什么人,只要有故事,有历史的人,做出很多评价。
但是,一般来说,我们对马云的评价就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很有商业头脑,而且是很有格局的一个人。
因为,马云之所以对整个社会比较重要,之所以被大家谈论,跟他的长相,高考成绩关系不大,主要是因为他创建了一家很成功的企业——阿里巴巴!评价一个人,有不同的纬度,不同的角度。
但是,对于一个公众人物来说,我们需要抓住他作为公众人物的核心因素,而不能本末倒置,虽然说的可能是真话,但是,却是有误导性的。
假如我给一个外国人介绍马云,说他是一个复读三次才考上杭师大,数学很差,但是英语很棒,成功留在杭师大当了一名英语老师,并成为杭州最出色的英语老师之一,非常励志。
我说的话都是真的,但是,跟显然,这个描述对于一个不了解马云的人来说毫无意义。
马云作为公众人物,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成功的英语老师。
而我们很多朋友给历史人物翻案,除去那些胡编瞎造的之外,通常就是抓错了重点。
岳飞镇压过农民起义,不是好人。
诸葛亮事必躬亲,累死自己,管理能力不行。
魏忠贤做事很有手腕,是个能臣。
对不起,这种评价,可以作为一个辅助资料,让历史人物的形象更丰满,但是彻底推翻历史定论是不合适的。
论李鸿章之褒贬
论李鸿章之褒贬作为晚晴的朝廷重臣,李鸿章首屈一指。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李鸿章就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缩影,不了解李鸿章,就不能深入了解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也不能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史。
对于他的评价,不管是生前还是逝世后,人们总是褒贬不一。
把他和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些屈辱性的事件联系在一起,成了某种国家落后的象征,是“投降派”和“卖国贼”的典型代表。
这是贬的观点。
他是一位精忠报国的“忠臣”,是“晚清近代化事业的主要开创者”。
这是褒的观点。
那么,李鸿章究竟是“爱国者”还是“卖国贼”?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实际上,对于李鸿章既不能简单做出判定,也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衡量他当年的所作所为,更不能一骂了事。
我们要以辩证的唯物观点去客观评价他。
19世纪是中西方两个独立发展的文明体系的冲突,这种冲突是包括政治制度、经济、文化。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李鸿章所处时代大厦即将崩塌,这是历史的必然。
而处在这一时期,作为外交大臣的李鸿章在这缝隙中艰难生存,思想也充满矛盾。
他认识到时代变局需要中国变革,而又无法从体制上乃至文化上采取根本的变革;他实现了从崇拜皇权到推崇国权的政治价值观的转变,证明他本质上仍是一位现实主义的外交家,但他在外交操作上的现实主义与晚清外交面临的两难:既要维护帝国的传统外交体制——天朝礼治体系或朝贡体系的传统理想,又要适应完全对立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现实,便构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首先谈谈他的强国之路,与国内一些改革派组成洋务派集团,从此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开了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先河。
他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近代意义上的海军和一系列军工企业,为中国工业打下最早的基础。
在经济领域,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福州船政局,李鸿章一个人就办了前三个,后来他还办了轮船招商局、天津电报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等,并且率先倡导在中国修建铁路。
可以说他在洋务活动中,创办最多,成效最大。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述——李鸿章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述——李鸿章摘要:李鸿章是晚清重臣,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是朝廷,洋务派眼中的英雄,他也是清流派,革命派眼中的“奸臣”。
纵观李鸿章一生,他是一位优秀的外交人才,是近代化脚步的推进者,但也是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者,是错误边防政策的制定者。
我们应该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态度和原则,来重新审视这一历史人物,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关键词:李鸿章;近代史;功过;一、李鸿章生平李鸿章,安徽合肥人。
世人多尊称他为李中堂,亦称李合肥。
谥文忠。
他是晚清重臣,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他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
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称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同时他也被称为“东方俾斯麦”。
他是“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光绪皇帝将李鸿章树立成“忠臣”的榜样,要求人臣模仿。
他代表清朝签订了《马关条约》等条约。
同时他本人也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二、李鸿章的功李鸿章一生都在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他主张洋务运动,采取了编练新军等措施。
企图通过器物制度的变革来振兴大清,但是这仍然无法改中国落后的面貌。
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也曾据理力争,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国家的损失。
他作为一个外交家,也曾只身前去同列强谈判,最终实现不割地而平息事件。
奈何国力羸弱,清朝腐败不堪,他虽有报国之心,但却无报国之力。
(一)兴办国防,促进军事近代化1.主张海防,建立海军及舰队李鸿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海防放到战略地位的大臣,李鸿章见证了外国列强的坚船利炮。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他深刻体会到建设海军的重要性。
十七、十八世纪,西方进入了海洋时代,新航路的开辟,造船技术的提升,让他们不再只满足于进行简单的货物交易。
晚清仍然处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
李鸿章是地方实力派大臣,他比中央的大臣更清楚国内当时的形式,而且更知道海防建设的重要之处。
因此他提出了重海防的思想。
在他的主持下,清朝建设了由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舰队组成的海军。
浅谈李鸿章
浅谈李鸿章说起晚清权臣李鸿章,人们总是会想到“卖国贼”、“千古罪人”这样的评价。
过去,由于受他人的影响,我也这样认为。
但是,当我看完有关李鸿章的视频后,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我懂得应该以辩证的思想去看待李鸿章,相对来说我比较认同李鸿章了。
如果理性来思考李鸿章所处时代大厦将倾的尴尬境地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李鸿章无法也不能承担晚清对外交往失败的悲剧后果。
李鸿章是大清国的一名忠臣。
他忠心耿耿、鞠躬尽瘁;他文采飞扬,才华横溢;他有卓越的军事才干和政治作为。
这些应该多论,这是他的作为,是他的贡献。
他还毕生致力于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对经济的研究有独特的心得和认识。
但是他与一般的研究经济宏观战略的经济学专家不同,因为他不仅仅局限于研究,他还以一个企业家的身份去把他的理论运用和实践到企业管理之中。
可以说,他是一名企业家,一名经济学专家,但是加上他领导者和政治家的角度和身份,所以他的远见和卓识,他的才干和能力就远远超出和高于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或者学者。
可以说,李鸿章是集众多才能于一身。
在晚清外交上,李鸿章担当了重要一职,而真是晚清外交的失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李鸿章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卖国贼”的称号也就出来了。
处在中国传统外交体制解体的历史悲剧中,李鸿章是晚清中国官僚集团中较为清醒和理性地对待“千古变局”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力图建立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的明确的原则和适应性的方式,但他的思想充满着矛盾:他认识到时代变局需要中国变革,而又无法从体制上乃至文化上采取根本的变革;他实现了从崇拜皇权到推崇国权的政治价值观的转变,证明他本质上仍是一位现实主义的外交家,但他在外交操作上的现实主义与晚清外交面临的两难:既要维护帝国的传统外交体制??天朝礼治体系或朝贡体系的传统理想,又要适应完全对立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现实,便构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两难之下,对李鸿章对外交涉的评价,必须对他的鲜明的时代意识予以充足的关注。
客观的说,在晚清权臣中,李鸿章是最具洞察力的。
对于李鸿章的评价
对于李鸿章的评价班级、学号、姓名李鸿章是晚清中国政坛上显赫一时的人物,1901年在屈辱中辞世,在他死后一百多年的今天,人们对他的评价仍然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我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从客观角度出发,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并主要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这是评价的主要标准,当然我们也要了解他的主观动机和目的。
李鸿章作为晚清封建官僚,尽管其主观动机是为了维护清朝专制统治,但他在任期间,以“练兵制器”为核心,引进西方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因此其可说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人,但和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化的潮流相比,他顽固维护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思想和文化,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落后状态,因此其进步的作用是有限的。
另一方面,李鸿章在对外战争中,战略失误,指挥失当,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战后代表清政府签订卖国的《马关条约》,尽管是被迫的,但客观上确实是丧权辱国,因此说其是卖国贼也毫不过分。
总之,李鸿章尽管是晚清有一定作为的封建政治家,他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但他向西方的学习存在着本质的局限性,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同时他对外卖国的事实是不容置疑的。
我们可以对照同一时期日本的情况。
日本在19世纪中期同样面对西方的侵略,同样为了挽救其统治,日本以天皇为首的封建政治家先是发动武装倒幕推翻腐朽的幕府统治,然后在日本实行“脱亚入欧”的明治维新,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等方面几乎是全盘西化,结果日本很快崛起为亚洲的资本主义强国,政治面貌焕然一新,不仅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而且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在日俄战争中又击败俄国,成为帝国主义俱乐部的成员!同一时期的中俄两国为什么都败给日本,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在根本上向西方学习,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隔靴搔痒式改革,和日本的革心换面式变革不可同等而语。
究竟该如何客观地评价李鸿章?梁启超:在诸葛亮之下,郭子仪之上?
究竟该如何客观地评价李鸿章?梁启超:在诸葛亮之下,郭子仪之上?如果把十九世纪世界人物做个排名,李鸿章一定能排上位置。
曾几何时,笔者读了一些晚清涉及到李鸿章的奏折、谕旨,我发现一个现象:李鸿章绝对是当时既认识到洋人的强大,也有手腕能力的人。
要知道,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00年庚子国变这段时间里,大清国皇族、贵族以及重臣们对世界大事知之甚少,依旧迷恋在自己的“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不能自拔。
然而,李鸿章却看到了洋人的强大、武器的先进。
究竟该如何客观地评价李鸿章?梁启超:在诸葛亮之下,郭子仪之上别认为这是件简单的事情,其实无比艰难。
问题是,李鸿章是看到了洋人强大以及自己的缺点,可是真正在革新方面的建树,还处于兴办工厂、购买武器装备,而不是革除满清弊端,进行大规模的政治改革。
比如日本明治维新的从上而下的大规模有效改革,这点是李鸿章不敢想的。
李鸿章做的最多的是就把大清这艘即将沉没的大船,修修补补,让它再撑上一段时间。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李鸿章把更多的智慧用在了攫取家族(个人)利益和自保上,实在有点遗憾。
究竟该如何客观地评价李鸿章?梁启超:在诸葛亮之下,郭子仪之上李鸿章自己也承认,他就是大清最好的裱糊匠。
李鸿章晚年曾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
”李鸿章喊出上面几句话时,或许已经预料到了一些事情,但他还是选择做了一个“裱糊匠”。
李鸿章被骂得最多的是甲午战争惨败以及后来签订的《马关条约》。
不过,西方报纸却从另一方面给予李鸿章评价,“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
”究竟该如何客观地评价李鸿章?梁启超:在诸葛亮之下,郭子仪之上关于李鸿章的评价,梁启超的评价时常被提起,最出名的就是那句话,“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梁启超还把李鸿章跟历史人物作了一番对比,在他看来,“(李鸿章的历史地位)在诸葛亮之下,郭子仪之上。
评价李鸿章
评价李鸿章历史上,多数人以李鸿章平发平捻为功,以其数次和议为罪,众说纷纭。
今天,我借梁启超先生在李鸿章去世2个月后所著的《李鸿章传》和安徽电视台的《评说李鸿章》,与大家交流分享一下我对李鸿章的看法。
1. 李鸿章出生在农民家庭,到父亲这代才中进士。
二十岁左右的李鸿章颇有才华,壮志凌云,一心报国。
聪慧的李鸿章在25岁就中进士二甲等13名。
因此,我说年轻时的李鸿章是一个有雄心壮志,一心报国的少年科第。
2. 而立之年的李鸿章遇上太平天国起义大军,授命操练军队防剿。
后来成立淮军。
李鸿章治兵节制有方,淮军将士勇毅,纪律整严。
李鸿章在军事上统筹兼顾,身先士卒,珍爱自己的部下,爱将程学启伤亡后,李鸿章痛悼流涕。
但在另一方面,李鸿章又出尔反尔,杀了有保人的千余名太平天国投降将士,也就是杀八王事件。
总的来说,李鸿章以会治兵,懂用军在镇压太平天国和剿灭捻军中立下战功,得到了朝廷的信任,暂时维护了腐朽的清朝统治。
3..不惑之年的李鸿章深刻认识到中国遇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强敌。
”可见李鸿章的真知灼见,世界眼光。
但他认为国家要想强大,要依赖军队,军队要强大,要依靠武器。
也表现了他作为封建官僚阶级的落后腐朽,他没有认识到国家落后的症结在于腐朽的制度。
李鸿章大兴洋务,鞠躬尽瘁,是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
他开办的洋务多于25项,涉及军事,商务,教育等等。
李鸿章在洋务时期的自强措施,开风气之先,推动整个国家的变革,为垂死腐朽的清王朝打了一针强心剂。
尤其要指出的是:李鸿章在封建年代,能从愚昧的慈禧手中拿到建设海军的经费,建立了一支有两艘7200吨排水量军舰的北洋水师。
而我们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海军最大的军舰排水量也只有3700吨。
可见,李鸿章在近代中国海军建设中不可磨灭的贡献和其独一无二的地位。
4.花甲之年的李鸿章开始代表清政府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
早在中法战争,李鸿章就主张见好就收,而在之后的甲午战争中李鸿章又有两大责任不可推卸,1.是军队组织训练方面工作没做好,导致号称亚洲最强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2是在外交上,没有使中国从朝鲜泥潭中挣脱出来,直接导致了甲午战争的爆发,赔款的白银使只打了7个月甲午战争的日本获得了1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而这些赔款使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的不归路,为日后的侵华战争埋下隐患。
如何评价李鸿章
如何评价李鸿章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
他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深得慈禧太后信任。
在职期间,大权在握,翻云覆雨,左右朝廷格局。
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同为清廷重要的汉族封疆大吏。
梁启超曾指出:“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
……读中国近世史者势不得不口李鸿章。
”(《四十年来中国大记事》)。
《清史稿》说:“独独立国事四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人当其冲,……近世所未有也”。
然而,李鸿章的地位与影响,在史学界中的研究与评价,不够深入和失之偏颇。
长期以来,人们对李鸿章的了解只停留在他如何镇压太平天国军,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在人们看来,李鸿章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汉奸、卖国贼。
这种评价是非常片面的,对历史人物是相当不公平。
按照唯物辩证史观来说,一切历史人物的评价都要一分为二。
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军,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等恶行被人们指责,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站在李鸿章的阶级立场和利益上看,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虽不符合历史潮流,但却符合他所在的地主阶级。
身为朝廷命官,一切以清廷利益为重。
太平天国运动威胁到了清廷统治,他必须义无反顾起来镇压。
现代人为什么会反感呢?大多原因是现代人从书上了解清末腐朽的统治,清朝官员们还死守着中间已烂的的苹果,现代人无法理解。
要知道以前的人生活在那么封闭的世界中怎么会想到他们的朝廷快不行了,所以我们也要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
我觉得现在绝大多数的人在评价人的时候,还是停留在简单的好人和坏人之分,先入为主的观念很难改。
比如林则徐,大家都知是虎门销烟的英雄,但是把他镇压太平天国的事给忘了;康有为,戊戌变法掀开了中国政治改革的帷幕,但是他还在变法中强调要防止农民起义。
如果按照简单的好人和坏人之分,先入为主的观念,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所以我们不能因一件事就对人一锤定音。
就那些劣迹来看,李鸿章只不过是棋手手中的一枚“棋子”。
历史趣谈如何评价李鸿章 对李鸿章的客观评价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如何评价李鸿章对李鸿章的客观评价
导语:一、对李鸿章的客观评价李鸿章是过渡时代的过渡性人物,是晚清中国政坛上少有的开明的封建官僚。
作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他首先要维护地主
一、对李鸿章的客观评价
李鸿章是过渡时代的过渡性人物,是晚清中国政坛上少有的开明的封建官僚。
作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他首先要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镇压太平天国、兴办洋务都是这一阶级属性的具体体现。
李鸿章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并身体力行,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他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是其政治制度本身,向西方学习存在着本质的局限性,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
李鸿章在对外战争中,指挥失当、极力妥协,战后代表清政府签定卖国的《马关条约》等条约,尽管是被迫的,但客观上确实是丧权辱国,他是清朝的主要卖国贼之一。
二、李鸿章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转型时期,而这样一个过程,又是在中国被动落后挨打的局面下,由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鸦片和洋枪、大炮、军舰逼迫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的。
正是在这样一个大变局当中,社会上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中国人提出形形色色的说法和方案,试图寻找出一条强国富民的理想道路。
这时候,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国内太平天国运动,一个新兴的统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从清王朝统治集团的高层产生出来。
他们接过传统儒家经世致用的旗帜,提倡和标榜“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图挽封建末世的狂澜于既倒。
所以这样的一个改革派也可以称之为封建统治的“补天派”,因为他们虽然可以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但
生活常识分享。
对李鸿章的评价
对李鸿章的评价
李鸿章是清朝末期的重要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他也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以下是对他的评价:
1.功绩:李鸿章在清朝的现代化和西化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推动
了许多重要的改革和建设,包括建立现代海军、兴办近代工业、训练新式军队等等。
他还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外交活动,为清朝签订了一些重要的条约。
这些条约在当时虽然引起了争议,但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与西方的关系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局限性:然而,李鸿章也有其局限性。
他在处理一些外交事件时表现
出了一定的妥协性和不稳定性,这导致了外界对他的质疑和批评。
此外,他在推动现代化改革时也受到了保守派的阻挠和反对,这使得他的改革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
3.影响:尽管如此,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具有重要地位。
他的思
想和行动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一些思想和行动也为后来的改革和革命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综上所述,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贡献和影响不容忽视。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他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认识历史和推进现代化进程。
[如何评价李鸿章]如何评价李鸿章这个人?
[如何评价李鸿章]如何评价李鸿章这个人?[如何评价李鸿章]如何评价李鸿章这个人, 篇一 : 如何评价李鸿章这个人, 网友陈峰对[评价李鸿章]如何评价李鸿章这个人,给出的答复:是一个尽到了自己责任,称职的政府工作人员网友蒙面大侠对[评价李鸿章]如何评价李鸿章这个人,给出的答复:摘录自《罗辑思维》,最后为视频链接~~~~~~~~~~~~~~~~~~~~~~~~~~~~~~~~~~~~~~~~~~~~~~~~~~~~~~~~~~~~~~~~~~~~~~卖国还是爱国,这实在是一个一百多年来都打不清的官司。
我们就说一个人吧,李鸿章。
他卖国已经卖出品牌来了,后来西方列强找清政府签合约,都得叫李鸿章来。
李鸿章不来这边人都不大放心。
最典型的是《马关条约》了,日本人点名,你必须李鸿章到马关来签。
但是李鸿章他气死了,所以在《马关条约》之后,1896年他有一次环球航行,这次航行后来的历史书报道很少。
但实际上,他从中国到了俄国,然后又到了英国、德国,然后又去了美国,然后从美国又从日本回到中国。
这样一次环球航行,他见到了俾斯麦,见了俄国的皇太子,然后见了美国的格兰特总统等等。
这就是他这一趟的行程。
什么叫爱国,就是你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妈一样。
有人说爱国主义是一种伟大的情怀。
你说伟大那就伟大咯,但是我认为这是一种基本情怀。
只有人格极不完善的人他才有可能不爱国。
所以说爱国是一种正常情绪,你说伟大,我觉得是一种过奖之词。
你搁到李鸿章身上,他也会爱国。
你说一个人七十多岁了,老脸皮厚的,他真的愿意去签那个不平等条约啊。
没办法嘛,打不过嘛。
所以老人家从横滨换船的时候,就是他原来坐的是美国轮船,到横滨,要换招商局的船回国内。
老头就倔得不得了,说我就不上日本土地,我终生不踏日本土地。
这就跟很多船员提了一个难题,那怎么办呢,你最好是上码头,然后换船嘛。
说不行,就不上日本土地。
所以没办法,最后把美国船和招商局的船拼在一起,弄了个跳板,老头冒着生命危险,颤颤巍巍走跳板过去,不踏日本土地。
如何评价李鸿章的功与过?李鸿章是好人还是坏人
如何评价李鸿章的功与过?李鸿章是好人还是坏人>学习中国历史,没有人不知道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而这些条约的签署者,就是遭万人唾骂的清政府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
与这些条约在一起,李鸿章成了千古罪人,朝廷斥责他办事不力,免去了他的显赫职务,国人斥之为卖国贼,民间则传说他拿了日本人的银子,甚至有人公开声明要不惜一切杀掉他以雪“心头奇耻大辱”。
而在这同时,关于李鸿章的很多与洋人有矣的逸事在不胫而走,比如:李鸿章可能是第一个到国外去看足球比赛的中国人,并且对这些人把一只球踢来踢去,跑得满头大汗感到匪夷所思,李鸿章在国外的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当客轮驶往美国的途中,来揭秘吧据悉李鸿章在船上对每一位他见到的美国人都问这样的三个问题:你是做什么的?你能挣多少钱?你住得离纽约近吗?李鸿章不顾礼仪用手撕烤鸡吃,主随客便的英国人从此翻开了吃鸡时可以不用刀叉、直接动手的新篇章,李鸿章让厨子用下脚料做的杂碎成了宴老外的一道名菜……这些传说,有的像是在耻笑李鸿章的不谙西洋风情,有的则像是赞扬李鸿章与洋人打交道时的雍容和机智。
其实,来揭秘吧认为很多事情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对李鸿章这个人也同样如此。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由李鸿章出面签署那些条约,并不等于就应该由李鸿章来承担全部责任。
清朝的全体军机大臣曾经给皇帝上过一份奏折,里面说:“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曾令李鸿章老泪纵横。
这句话里面也的确包含着合理成分。
尽管李鸿章在清朝的外交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时候,“每当聚议时,一切辩驳均由李鸿章陈词,所奏朝廷折电,概出李鸿章之手。
”但他毕竟只是大清朝的马前卒而已。
中日甲午战争后,面对日本人割让辽东、台湾、澎湖,赔款军费3亿两白银的“要价”,朝廷在给李鸿章的电报中均是模棱两可的“着鸿章酌量办理”。
李鸿章考虑,如果采取强硬的态度和立场,就会导致中日战争继续扩大,而以清朝当时的军事力量,战争的结果只能是整个东北的沦丧,如果答应日本人的条件,清政府的主权和财产也会遭到巨大的损失。
浅谈对李鸿章的评价
浅谈对李鸿章的评价1000字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他的一生历经起伏,涉及到很多重大事件和历史问题。
因此,对于他的评价也会涉及很多方面。
首先,李鸿章是一位有爱国心的政治家。
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受过熏陶的他深知家国天下的重要,对于维护国家的利益努力尽忠职守。
他反对封建势力的压迫,支持改革开放,积极推动自强运动,不断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为国家的根本利益奋斗终身。
其次,李鸿章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
他在外交领域陆续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受度支矿务局指派,与英国达成《马关条约》,这一条约解决了中英两国在贸易和领土等问题上的纠纷,为两国未来的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他还成功地让德国,法国等国家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为清代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李鸿章还是一位值得敬佩的军事家。
在他担任大元帅时,与众将士一起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击退了太平天主洪秀全以及他的军队,在践行了故国忠诚的同时还保卫了自己的家乡。
而在甲午战争中,李鸿章发挥了重要作用,领导中国的外交谈判,成功让列强停火,保护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
不过,人无完人。
李鸿章虽然在近代的中国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还是有一些负面的评价。
有一些人认为,李鸿章是一个忠于清朝封建政权的反动派。
他与列强达成的一些协议,有的对中国是不利的。
此外,他一些行为被视为过度跟随外国势力,蔑视民众的期望,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
综上所述,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在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对于中国改革开放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也是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评价。
无论如何,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发人深思。
对李鸿章的评价
维 护 国 家 利 益
以前有很多人说李鸿章因为代表中国和外国列强签 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而给他扣了个“卖国贼”的大 帽子,殊不知李中堂当年在谈判桌上曾极力争取为 国家减少赔款数额,甚至老泪纵横,哭求当时外国 首脑。
面对日方提出的苛刻条件,中方只有“允”和“不允”两种选 择,而丝毫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李公一直磨到点灯时分,口 干舌燥地要求再削减五千万两,实在达不目的了,又说减少二 千万两也行,最后甚至满眼含泪向伊藤博文哀求,看到我这把 老骨头的面子上,多少减一点儿,算送给我回国的路费吧。可 以说他是忠实地执行了清廷的电旨:“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 但人家根本不为所动。老人家何等可怜!日方更以中方代表能 否安全回国相要挟,李氏父子只得无可奈何的在《马关条约》 上签了字。 “弱国无外交”正反映了当时中国尴尬的外交局势, 并非李鸿章卖国求荣,实在是逼不得已、无可奈何之举。
谢谢
对李鸿章的 评价
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 少时有志匡华夏,老来失策亲虎狼。
马关喋血卖国契,糊裱难堵漏风墙。
辛丑叠恨终呕命,至死屈身背骂名。
对于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李中堂,不同人对他有着不同 的评价。有人认为由于时任内阁总理大臣的他跟外国列 强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称他为卖国贼。 也有人由于在近代兴办洋务运动而说他是近代一名了不 起的功臣。
兴 办 洋 务 , 建 立 北 洋 水 师
18世纪60年代,中国正处于水深火 热、内忧外患的境地。大清帝国早已 没有昔日的辉煌,只留下一个外强中 干的躯壳。中国人名被赋予了一个耻 辱的名字——东亚病夫 可是即使这 样,清政府内部还有一批顽固分子仍 不知变通,死守“祖宗之法”。就在 这一时刻,一个人站来出来,并与顽 固派进行了斗争,用自己的方式来使 国家富强。这个人就是李鸿章。 且 不论他兴办洋务的最初目的是什么, 单就他创立了中国近代早期军工企业 和中国近代的民用企业这点来看,他 的功绩还是值得肯定的。因为是他促 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对李鸿章的评价
对李鸿章的评价有这么一首评价李鸿章的诗: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
少时有志匡华夏,老来失策亲虎狼。
马关喋血卖国契,糊裱难堵漏风墙。
辛丑叠恨终呕命,至死屈身背骂名。
对于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李中堂,不同人对他有着不同的评价。
有人认为由于时任内阁总理大臣的他跟外国列强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称他为卖国贼。
也有人由于在近代兴办洋务运动而说他是近代一名了不起的功臣。
不过以上两种观点未免有断章取义之嫌,还是让我们回顾李中堂的一生,整理一下他的功与过。
功绩:【1】镇压太平天国运动【2】兴办洋务,建立北洋水师【3】维护国家利益【4】对维新派及革命者的宽容态度过失【1】在太平军的战斗中曾经杀降【2】指挥失误致使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我认为评价李鸿章,必须弄清以下两个前提:一是李鸿章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转型时期。
而这样一个过程,又是在中国被动落后挨打的局面下,由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鸦片和洋枪大炮军舰,逼迫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的。
正是在这样一个大变局当中,社会上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中国人,提出形形色色的说法和方案,试图寻找出一条强国富民的理想道路。
这时候,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和国内太平天国运动,一个新兴的统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从清王朝统治集团的高层产生出来。
他们接过传统儒家经世致用的旗帜,提倡和标榜“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图挽封建末世的狂澜于既倒。
所以,这样的一个改革派,也可以称之为封建统治的“补天派”,因为他们虽然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但只是停留在器物革新的层面上,无法触动封建社会体制的根本痼疾。
二是李鸿章究竟干了一些什么事。
从1862年当上江苏巡抚起,李鸿章在晚清社会政治舞台上活动了整整四十年,其时间之长、涉及的领域之广、所做的事情之多,是任何同时代的政治家所无法比拟的。
他先后担任过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湖广总督,从1870年起,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一直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文华殿大学士,是清朝政府高层参与决策、执行决策的重要人物。
浅议李鸿章——国之功臣还是人民的罪人
浅议李鸿章——国之功臣还是人民的罪人李鸿章,晚清时期著名大臣。
在清政权即将灭亡之际,为清廷鞠躬尽粹立下了赫赫功勋!死后被慈禧太后赞为“再造玄黄”之人。
对于李鸿章的是非功过,人们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他创建洋务运动,创北洋舰队,为中国求强求富立下了不朽功绩,但也有人说,他参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卖国求荣,又参加过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他是个卖国贼,人民的罪人。
那么,李鸿章到底是国之功臣还是人民的罪人呢?下面我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看他的功和过,功大于过,国之功臣;过于大功,人民的罪人。
纵观李鸿章的一生,作为晚清重臣,他是参与了清政府对外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但我们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一下,这些丧权辱国条约都是在清政府战败的前提下签订的。
“弱国无外交”,积贫积弱的中国屡战屡败,只能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即使不是李鸿章,换作其他人去,难道会扭转时局避免屈辱条约的签订?真正造成这样恶果的罪魁祸首是清政府,是叶赫那拉氏。
李鸿章只不过是清廷的替罪羊,是这些丧权辱国条约的牺牲品。
他实际上是这一系列条约的受害者—有苦说不出,只好为清政府背上这千古骂名!至于他组织淮军,镇压太平军,试想作为一个封建时期的大臣,“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他又有何理由违抗圣旨而背叛朝廷呢?更何况,当时的太平军已严重威胁到了清政府的统治。
国之危亡,作为大臣,食朝廷俸禄却不为国效力,那不又背上了不忠的臭名了吗?所以,无论李鸿章是签订卖国条约,还是镇压太平军,那是时代使然。
我们不能因此把他一杠子打死,就认定他是罪人。
其实,李鸿章的整个一生都在为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卖命。
从李鸿章个人来说,他是有着雄才大略的,是有着常人不具备的卓越才能的。
他组织洋务运动三十多年,呕心沥血,苦心经营:先为中国求强,后又为中国求富。
虽然这次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它也顺应了历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诞生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如何正确评价李鸿章
如何正确评价李鸿章李鸿章,作为晚清政治舞台上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可谓是“权倾天下,谤满天下。
不同人对他的评价不一,褒贬不同。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评价这一历史人物呢?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该从他所处的时代和他的主要事件来进行客观评价。
李鸿章一开始一因为文学方面的才华被曾国藩赏识,之后担任翰林学士等,却不得志。
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人物,然而身边却无才人可用,之后曾国藩向咸丰皇帝推荐李鸿章,李鸿章因此参与筹备淮军。
在抗击太平天国运动中,李鸿章善于任用人,不计前贤,因此张树生、树珊、周盛波、盛传、藩顶新、刘铭传等一些有能的志士皆进入淮军中,并成为淮军里面的名将。
之后经过多次战役,洪秀全大势已去,太平天国内部更是人心涣散,之后尽管李秀成这位豪杰出来反抗,却仍无法力挽狂澜,最后被擒。
在抗击太平天国起义中,李鸿章极其带领的淮军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李鸿章的军事才能开始被人所知。
李鸿章善于用人,治军严谨,有一定的军事才能,然而太平天国的失败不全是由于李鸿章,太平天国内部自身腐败、幻想用虚幻的力量代替自身的努力,这是他们的悲哀。
也限制了起义的发展。
有人说李鸿章用农民的血染红自己的项戴花,这是无法辩驳的,身处在晚清的李鸿章,这是当时所有封建统治者的污点。
然而李鸿章是不是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呢,从李鸿章所处的时代背景看,我们不能单纯的用坏人评价他,在那个时代,作为清政府的一名官员,他当然想通过抗击起义维护清朝的统治,实现自己的仕途顺利。
因此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我们说李鸿章只懂洋务、不懂国务,这是最恰当不过的。
李鸿章等洋务派主张引进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兴办洋务,这在当时是进步的,然而他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当时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体制落后,他们提倡“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根本原因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因此洋务企业在管理上十分腐朽,并对外国具有依赖性,以至于洋务运动未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标,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以失败告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正确评价李鸿章
李鸿章,作为晚清政治舞台上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可谓是“权倾天下,谤满天下。
不同人对他的评价不一,褒贬不同。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评价这一历史人物呢?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该从他所处的时代和他的主要事件来进行客观评价。
李鸿章一开始一因为文学方面的才华被曾国藩赏识,之后担任翰林学士等,却不得志。
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人物,然而身边却无才人可用,之后曾国藩向咸丰皇帝推荐李鸿章,李鸿章因此参与筹备淮军。
在抗击太平天国运动中,李鸿章善于任用人,不计前贤,因此张树生、树珊、周盛波、盛传、藩顶新、刘铭传等一些有能的志士皆进入淮军中,并成为淮军里面的名将。
之后经过多次战役,洪秀全大势已去,太平天国内部更是人心涣散,之后尽管李秀成这位豪杰出来反抗,却仍无法力挽狂澜,最后被擒。
在抗击太平天国起义中,李鸿章极其带领的淮军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李鸿章的军事才能开始被人所知。
李鸿章善于用人,治军严谨,有一定的军事才能,然而太平天国的失败不全是由于李鸿章,太平天国内部自身腐败、幻想用虚幻的力量代替自身的努力,这是他们的悲哀。
也限制了起义的发展。
有人说李鸿章用农民的血染红自己的项戴花,这是无法辩驳的,身处在晚清的李鸿章,这是当时所有封建统治者的污点。
然而李鸿章是不是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呢,从李鸿章所处的时代背景看,我们不能单纯的用坏人评价他,在那个时代,作为清政府的一名官员,他当然想通过抗击起义维护清朝的统治,实现自己的仕途顺利。
因此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我们说李鸿章只懂洋务、不懂国务,这是最恰当不过的。
李鸿章等洋务派主张引进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兴办洋务,这在当时是进步的,然而他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当时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体制落后,他们提倡“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根本原因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因此洋务企业在管理上十分腐朽,并对外国具有依赖性,以至于洋务运动未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标,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以失败告终。
洋务运动是李鸿章的一个失败之作,这是他的封建思想在阻饶他,也是他没有远见的表现。
然而洋务运动并非毫无利处,我们也不能因为洋务运动的失败而全盘否定李鸿章,至少它给当时带来了进步思想,开阔了人们眼界。
之后李鸿章作为一个外交家,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李鸿章也因此被骂成卖国贼,从此官场,生活均不得志,最后抑郁而死。
很多人对李鸿章的评价都是卖国贼,坏人等负面的评价,但我想说李鸿章并不是像我们所说的是卖国的恶人。
李鸿章对于他的国家即清政府还是十分忠心的。
与李鸿章谈判过的人都会敬佩李鸿章在外交方面的才能与强硬态度,然而处于弱势的中国不可能因为李鸿章一个人而与列强在外交上平起平坐,也不可能因为李鸿章的才能而使列强放弃那些不平等条约。
我悲叹李鸿章个境遇,他有才能,却因为所处时代的局势使得他没有因才华而闻名于后人,而是落得满身臭名抑郁而死。
李鸿章有他的错误与缺点,这是无法泯灭的,然而他不失为一个豪杰,一个时代造就的伟人,但不是一个造就时代的伟人,我肯定他的才能与知识,也悲叹他的境遇,更希望他能得到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