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小学用)

合集下载

小学一年级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手抄报内容

小学一年级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手抄报内容

小学一年级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手抄报内容【导语】手抄报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正是时代的迫切需要。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的知识很多,要制成手抄报需要巧妙设计,精心安排,这就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大胆设想,尤其是版面设计,根据内容添加图画,使版面图文并茂、活泼新颖,学生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以下是本店铺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手抄报内容》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手抄报内容端午节,是集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由来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纳祥、辟邪攘灾。

习俗主要有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吃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等。

扒龙舟活动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端午食粽之习俗,自古以来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每到端午佳节,各种贺节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节味浓郁,热闹喜气。

正如歌谣:“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挂香囊;门插艾,香满堂;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彩,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这些节俗围绕着祭龙、祈福、攘灾等形式展开,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

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

端午节期间通过各种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篇二】小学一年级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手抄报内容今天是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早早的起了床(其实我是想吃粽子),端午节的来历,可是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屈原被放逐后,走到江边,独自一人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脸色憔悴。

一年级端午节小知识

一年级端午节小知识

一年级端午节小知识一年级端午节小知识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节日。

人们在庆祝端午节的时候,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戴香囊……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有关端午节的小知识。

一、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屈原是中国古代楚国的一位大臣,他不满法律不公,对国家施政不力感到愤怒,于是他辞职离开了楚国。

后来,他返乡后见到了楚国被外敌侵略的惨状,深感痛心。

他为了表达自己对国家的爱和对百姓的关心,于五月五日投江自尽。

为了纪念屈原,后人便在五月五日设立了端午节。

二、粽子的起源粽子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因为屈原投江身亡,百姓为了防止鱼虾蛇等蛰在江水里的腥腥之气毒害屈原,于是便发明了粽子。

粽子的形状像眼泪,代表屈原的眼泪;粽叶的颜色象征着生命的繁荣和幸福。

粽子馅料的形式五芳斋、红豆、糯米、梅花、豆沙等,都寓意着不同的祝福和吉祥。

三、赛龙舟的习俗另一个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是赛龙舟。

传说赛龙舟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古代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的时候,百姓在江水中划龙舟将屈原的身体救起来并将许多食物投入江中饲喂水怪,以免它们伤害屈原的身体。

之后人们就在五月五日举行赛龙舟的比赛来纪念这段历史。

龙舟的造型多为龙头、龙尾,上有竹编龙鳞,龙眼藏珠,龙爪弯曲,神态生动。

龙舟器材和船尾旗帜等多为五色,象征五福。

四、挂艾叶、香囊端午节还有一项独特的习俗就是挂艾叶、香囊。

人们将艾叶捆成一束,挂在门上或者放在家里,以求这一年家人平安。

艾叶的味道虽然很刺鼻,但据传能驱虫防疫,排毒除秽,除臭避蚊,有保健作用。

香囊也是端午节的重要风俗之一,是利用一些香料在布袋中制成,寓意祛病驱邪,达到驱蚊、镇宅、解毒等作用。

香囊的形状多为饺子、草鞋、花篮等。

还有的人在香囊上绣上一些图案或文字,寓意吉祥如意。

五、忌讳端午节同样有一些忌讳。

传统认为五月为阳气最旺的时候,鬼神也会出没,所以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惊扰。

一年级端午节小知识内容

一年级端午节小知识内容

一年级端午节小知识内容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俗,而在小学一年级,同学们也会以一些简单有趣的形式来学习端午节文化知识。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年级端午节小知识内容。

一、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 据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大臣,他为了救楚国,奔走呼吁腐败当局改革,但官场派系放手发展,屈原深感苍天有眼,便不能容忍国家沉沦,于是投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唤醒人们,让大家明白推行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从而造福于民众。

二、端午节的时间端午节是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通常是阳历6月的中旬或下旬。

三、端午节的传统食品吃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传统食品,而粽子也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咸味糯米饭食品之一,包裹的食材也有所不同。

北方人常以咸肉、花生、豆腐、鸡蛋、白菜等为馅料,甜味粽子则有红枣、桂圆、芝麻、红豆等馅料。

四、端午节的习俗(1) 赛龙舟龙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项目之一,用来纪念屈原。

穿戴同样的装束,一群人搭乘一个木制龙舟斗志昂扬、欢呼声连连地划桨,加强队伍凝聚力,通过比赛来增进爱国情操。

(2) 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缺的一个传统食品,许多地方在吃粽子时,还有独特的习俗,如吴淞地区的吃“灰条子”、苏州地区的“风景镇园春饼”。

(3) 剃头俗剃头俗,也叫剃头节。

起源于民间,是端午节的一个独特习俗。

传说端午前一天,接引铃上的“五毒”要到民间为非作歹,为了赶走这“五毒”,人们就采取剃头、洗澡和嗑瓜子等方式“剃除”邪恶,迎接端午节的到来。

(4) 赛夏令赛夏令是一个民间习俗,比赛的是谁最早制成“夏令”,谁就取得胜利。

然而,知道怎样做夏令不等于就能赢,在夏令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夏令捆绑的方向、粟皮的选用、粘漆的厚度、以及各个节拍的配合,才能最终赢得比赛的胜利。

五、端午节的相关传说(1)屈原投江顾名思义,端午节有个有名的传说,就是楚国大臣屈原为了表示自己对国家的爱,最后在端午节这一天投江自尽,深受百姓的爱戴,传承了五千几百年,被世人所知所传。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篇一: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小学用)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正是因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

屈平(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佳节,当然少不了粽子这个主角。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

一直到今天,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二年级端午节知识

二年级端午节知识

二年级端午节知识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世界上独具特色的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在这一天庆祝端午节,同时进行一系列传统文化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

这些活动都与端午节密不可分,也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文化传统。

一、端午节的起源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其中最为广泛的说法是与屈原有关。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思想家、政治家和诗人,在他的诗歌中表达了对国家中弊端的批判和对民众的关怀。

由于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在贬谪期间无法忍受国家的败象和自己的无能,最终选择自杀。

据说,人们在排除驱赶恶灵和万病的传统节日上,以屈原的自杀日为纪念日,来悼念这位民族英雄。

二、端午节的传统食品——粽子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是粽子,它是一种用糯米、豆沙、肉、蛋黄和花生等包裹在芦苇叶中的食品。

粽子的形状有所不同,也有不同的口味和特色。

例如江浙地区的肉粽子,广东地区的咸粽子和甜粽子等等。

粽子一直是端午节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它不仅寓意着诸多文化背景,并且也充满了中国民众的深情与热爱。

三、端午节的传统活动——赛龙舟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也是端午节传统活动之一。

这项活动是人们模仿救援传说通过划龙舟节省之前没有被水怪吃掉的生命,从而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参加龙舟比赛的人从准备划船、找队友、协调搭档、协议讲解开始训练等等系列操作,这些技能和技巧在生活中同样有很大的帮助。

四、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挂艾草挂艾草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艾草被认为是一种能够驱邪消灾并且还具有发散毒素的草药,据说艾草还能洗澡,推拿,以及纪念拔牙等功能。

在端午节,人们会将艾草挂在门上或者枕头下面,以保护自己远离恶灵和健康的影响。

同时艾叶散香也往往会被用于辟邪、驱蚊等方面。

总之,端午节是一项富有传统文化的重要节日,它囊括着民间丰富的历史和古代文化底蕴。

无论是往日的岁月还是当今光景,人们仍然需要记住端午节,去传承端午节的精神和文化,去传递端午节的价值和意义。

端午节的由来传说及礼仪习俗

端午节的由来传说及礼仪习俗

端午节的由来传说及礼仪习俗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对于端午节的由来有许多种说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具体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及故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端午由来一、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二、源于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有哪些?

【导语】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初五,⼜称端阳节、午⽇节、五⽉节等。

“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之⼀,并已被列⼊世界⾮物质⽂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有哪些?⽆忧考整理如下:1.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源⾃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来。

端午祭龙礼俗的形成与原始信仰、祭祀⽂化、⼲⽀历法以及苍龙七宿正处南中的天象有关。

中国古代的星象⽂化源远流长、博⼤精深,古⼈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套完整深奥的观星⽂化。

《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知⽆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五纬⼀轮转;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以定⽇⽉度。

”上古时代⼈们定天之象、法地之仪,根据⽇⽉星⾠的运⾏轨迹和位置,将黄道和⾚道附近的区域分作28组星宿,俗称“⼆⼗⼋宿”,按东南西北四⽅各分为七宿,即为“四象”;在东⽅的“⾓、亢、氐、房、⼼、尾、箕”组成⼀个完整的龙形星象,即为“苍龙七宿”。

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年四时周期相⼀致。

在传统⽂化中,⽅位和时间以及⼋卦是联系在⼀起的。

先天⼋卦以乾坤定南北,天南地北为序,上为天为乾,下为地为坤;正南为先天⼋卦的乾位,即为“天”。

仲夏午⽉午⽇,苍龙七宿运⾏⾄正南中(乾)⽅位,是龙升天的⽇⼦。

苍龙群星⼀年四时的运⾏情况及事象规律,在《易经·乾卦》的⽘辞中有阐发,仲夏端午苍龙运⾏⾄正南中天⽅位,对应乾卦第五⽘“飞龙在天”。

在《易经》中,以⼋卦为基础⼜两两重合⽽构成六⼗四重卦;重卦乾由上下两个乾卦重合⽽成,它的卦形由六根阳⽘组成;⽘是要从下往上数,⽽阳⽘⼜以“九”代称,故从下数第五⽘称“九五”;九五之⽘在上乾卦中居于中的位置,称“得中”,⽽且从总卦来看,它处于奇数的位置,阳⽘处于奇位称“得正”,故九五⽘既“得中”⼜“得正”,从其所处位置来看,就是⼤吉之位。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易经》称其为“飞龙在天”,此时龙星处在“中正”之位,既“得中”⼜“得正”,为⼤吉⼤利之象。

小学生端午节知识

小学生端午节知识

小学生端午节知识小学生端午节知识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节日。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食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来庆祝这个经典的节日。

对于小学生们来说,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不仅能增长文化知识,还能让他们更好地感受这个美好的节日。

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小学生必备的端午节知识。

1. 端午节的由来相传,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屈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爱国者。

但由于和反对他的贤臣不断发生矛盾,最后被流放到了汨罗江。

屈原在流放期间,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并且表达了对故乡和国家的思念之情。

他深爱着自己的家乡,惋惜于楚国君主的迷失和短视。

他极力劝谏,但是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终于,他绝望了,抱石投汨罗江,殉国而亡。

后来,百姓为了纪念屈原,就将每年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后来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

2. 端午节习俗在端午节这个美好的日子里,人们有很多的独特的风俗习惯。

其中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吃粽子了。

粽子是一种用糯米、猪肉、豆沙等馅料包裹在竹叶中蒸熟的食品,因其象征安康和平而被广受喜爱。

另外,还有比赛龙舟的习俗。

龙舟比赛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之一,源于我国古代的祭龙活动,最早出现于南方的吴越地区。

龙舟是一种大型的木质划艇,以龙形为船头,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龙舟比赛通常在端午节期间进行,可以体验竞技和团结合作的感觉。

除了吃粽子和比赛龙舟之外,人们还会在门口悬挂艾叶、菖蒲等植物,熏制蒜、皮革等物品,祛除瘟疫。

有些地方还会悬挂五色丝线、五色手帕和五彩蒲扇等物品,迎来夏季的到来。

3. 端午节的意义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它以饮食、赛龙舟、踏青等方式,向人们传达了中华民族对丰收、繁荣、安康、吉利的美好愿望。

同时,端午节也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时机。

回顾屈原的事迹,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还能使我们热爱国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端午节的庆祝活动,我们能了解文化底蕴增长文化自信,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端午节由来和风俗及传说故事二年级

端午节由来和风俗及传说故事二年级

端午节的由来、风俗和传说故事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等,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其他民族的节日之一,始于春秋时期。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这个节日包括丰富的由来、风俗和传说故事,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深受人们喜爱。

一、端午节的由来
据传,端午节最早起源于古代中国,起源于楚国的屈原,他是楚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诗人。

据说,战国时期,楚国被灭,屈原无法忍受国家的覆灭,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以身殉国,举世闻名。

为了纪念他,后人将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

二、端午节的风俗
端午节时,人们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粽子是端午节时最有代表性的食品
之一,包裹在粽叶里面,有糯米和各种馅料,口感香甜,让人垂涎欲滴。

赛龙舟是端午节时的另一项重要活动,龙舟比赛激烈有趣,是人们展现团队合作精神的良好机会。

三、传说故事
在端午节的传说中,还有关于屈原的传说,人们相信穿彩线可辟邪,把白蒜带
在身上可以驱邪。

此外,还有许多和屈原相关的寓言、神话等,流传至今。

总结起来,端午节是一个生动有趣的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民
俗风情,通过这些由来、风俗和传说故事,我们能更加深入地了解端午节的意义,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美。

愿端午节这个美好的节日能够一直延续下去,传承千秋。

端午节的来历小学作文(通用12篇)

端午节的来历小学作文(通用12篇)

端午节的来历小学作文(通用12篇)端午节的来历小学作文(通用12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来历小学作文(通用1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的来历小学作文1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

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

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

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

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

楚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

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

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

列如赛龙舟,挂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啊!端午节的来历小学作文2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在饭厅快快乐乐的吃着粽子。

我突然问爸爸:“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爸爸说他也不知道,其他人也纷纷表示不知道。

于是,我只好自己去翻书查找。

相传在古代,楚国谋士—屈原深受楚怀王的重用。

那些卑鄙小人就经常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怀王渐渐不用他了,屈原见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悲愤不已。

有一回强大的秦国派人找楚怀王议和,屈原看出这是秦王的阴谋,便去劝阻楚怀王,没想到楚怀王不但不听他的,还将他驱逐出都城。

小学生讲端午节的来历

小学生讲端午节的来历

小学生讲端午节的来历小学生讲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这个传统的节日,因为有了赛龙舟、吃粽子等这些活动而显得更加有意义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讲端午节的来历,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小学生讲端午节的来历1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

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

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

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

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

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

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小学生讲端午节的来历2你们想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重午节。

关于端午节还有一道儿歌:“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戴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端午节的资料和风俗一年级

端午节的资料和风俗一年级

端午节的资料和风俗一年级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举办隆重的庆祝活动。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风俗和习惯,来表达对节日的敬意和祝福。

以下是一些与端午节相关的资料和风俗,希望对小学一年级的同学有所帮助。

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其由来有多种说法。

其中最为广泛的一种说法是,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当时的楚国大将屈原因得不到楚国国君的信任,被贬至汨罗江边。

屈原感到十分失落和孤独,遂投江自尽。

百姓为了纪念他的忠诚和爱国精神,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划龙舟赛和闹蛋糕,以表达对他的怀念和纪念。

端午节的风俗端午节的风俗非常丰富多彩,其中最为有名的要数赛龙舟和吃粽子了。

此外,还有挂艾叶、佩香囊、喝雄黄酒等传统习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端午节风俗:赛龙舟:每年端午节这一天,各地的人们都会在河湖中划龙舟,以纪念屈原投江救国和百姓划船打渔的传统。

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美食,它是用糯米做饭,填入肉、蛋黄、豆沙等馅料,再用竹叶包裹而成的。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互相送粽子,或是自己家庭包制粽子,以表示团圆和感恩的心情。

挂艾叶:端午节时还有挂艾叶的习俗,艾叶被认为有驱邪、消毒、祛病的作用,所以人们会在门口、床上、电器上挂艾叶,以祈求平安和健康。

佩香囊:端午节时还有佩香囊的习俗,香囊是用布料缝制,里面放入香料和艾叶,用绳子系在手腕上,具有驱蚊、灭蝇、驱邪、吉祥、保平安的作用。

喝雄黄酒:雄黄酒是一种传统汉族酿造的饮料,用雄黄、白酒、蜂蜜等多种原料制作而成,具有驱邪、保健、增强体质的作用。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千杯不醉地喝雄黄酒,以祈求平安和健康。

以上是端午节的一些资料和风俗,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了解这个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在这个传统节日中度过一个快乐、温馨的时光。

一年级了解端午节的知识内容

一年级了解端午节的知识内容

一年级了解端午节的知识内容一年级了解端午节的知识内容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

它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也是为了纪念他被世人所爱戴和怀念的故事。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举行许多有趣的活动和仪式。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了解端午节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这不仅可以增加他们的文化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一年级可以了解的端午节的知识内容。

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南方,据传说,屈原是一个著名的爱国诗人,生活在战国时期,他爱祖国,爱人民,写了许多优美的诗来表达他对祖国的爱。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被流放到了一座名叫汨罗的县城里。

他的才华绝没有因为流放而消失,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他是一个忠诚的爱国者,纷纷来看他,向他请教咨询。

他也通过写诗来传播他的爱国思想。

但是,最终他还是被贪官污吏所围守,落得不能自拔的处境。

在他心灰意冷之时,他选择了投江自尽,以表达对祖国的爱,以期让人民重新向心向往的时代!龙舟竞渡端午节最有趣的活动之一是龙舟竞渡。

这项活动源自中国南方,是纪念屈原的一种方式。

在这个传统活动中,多支龙舟会在同一条河流中竞渡,各船载有不同的人员,其中包括划手、鼓手和舵手等人。

这项活动通常在节日期间举行,远近的人们都会慕名参加,并为各个队伍加油打气。

孩子们可以参加这个活动,并学习如何划龙舟。

这不仅能增强他们的体质,还能锻炼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吃粽子除了龙舟竞渡,端午节还有一项美食活动,那就是吃粽子。

粽子是用糯米制作的一种传统食品,通常包裹着肉类、咸蛋黄、红枣等食材。

粽子形状像三角形,象征着屈原投江时划船救民的形状。

孩子们可以亲自动手制作粽子,并在家人的陪同下品尝这个美味的传统食品。

挂艾叶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还会挂上艾叶,这是一种有着强烈香气的植物。

挂艾叶是为了防止病疫的侵袭。

孩子们可以亲自动手制作艾叶,并将其挂在家里的门上,以保健康平安。

总之,了解端午节的知识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端午节的由来风俗二年级作文

端午节的由来风俗二年级作文

端午节的由来风俗二年级作文1五月五日是端午节,这是中国著名人士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又称重五节、五月节、午节、端阳节。

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女儿回娘家、比赛、击球、荡秋千、吃咸蛋。

端午节的起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包粽子的时候可以包不同的形状,比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粽子是咸的,甜的,花生的。

赛龙舟一是因为宇宙飞船可以救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二是因为人们害怕龙伤害屈原的.身体,所以人们可以用锣鼓把龙赶走。

每年五月初五,都会有龙舟比赛。

这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我爱端午节!端午节的由来风俗二年级作文2中国的传统文化像是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有过年的倒福、中秋节、还有端午节,现在我就给你介绍一下端午节。

传说楚国的皇上就是一个昏君,只顾吃喝玩乐,屈原却说无效就投江自尽了,他投江时候还抱着一块巨大的石头,因为这样他一下江就沉下去,在也上不来了。

屈原投江以后两岸的老百姓划龙舟去救屈原,人们把江都找遍了,但是还是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

在这个紧张危险的时候,突然有一位百姓站出来,他说我们就不了屈原不要紧张,我们可以丢鱼与虾爱吃的东西比如:粽子、雄黄酒、蛋等东西去江里……从此,人们把这一天作为端午节,人们一到端午节就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时间慢慢长久了,传统文化也慢慢流传下来。

端午节的由来风俗二年级作文3每当我看见粽子,就会想起那个难忘的端午节。

每每想起在去年那个晚上,我激动地睡不着觉。

我对姥姥说:“姥姥我想吃粽子了。

”可姥姥说:“现在是晚上12:00啊,我现在没有食材做不了啊!”我说:“姥姥我想了个好办法咱们拿粘土做吧,”姥姥说:“好呀!”于是我们俩拿出来五彩缤纷的粘土,说完我们就开始了,姥姥先把白色的粘土揉成一个小三角形,再把绿色的粘土揉成叶子型,把它裹在上面,我和姥姥为了小粽子可爱,然后又在他的身上安了两只小眼睛和一只小嘴巴,那樱桃般可爱的小嘴巴,好像正冲着我和姥姥微笑呢。

关于小学生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精选10篇)

关于小学生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精选10篇)

关于小学生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精选10篇)关于小学生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精选10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生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生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1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这里有着不少的传说,最著名的的就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

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

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

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过端午节,中国各地有很多习俗。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

在中国中部的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钟馗与一个离奇传闻有关,相传中国唐代(618年—907年)的皇帝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而啖之,自称钟馗,醒后令画家吴道子描成画像,相貌凶残丑陋,以为打鬼、驱邪、除祟之用。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

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

端午小学生作文: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端午小学生作文: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端午小学生作文: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端午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有很多的习俗活动,来历源自一个古老的传说。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端午小学生作文,分享给大家!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我们大家都知道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吗?那我就给大家讲讲吧!端午节的来历: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午”,“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午”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赛龙舟等。

粽子又叫“角黍”、“简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组成。

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今天又到了端午节,又该吃粽子了,但你们会包粽子吗?我会包,刚学的,下面我给大家说一下我包粽子的过程吧。

首先找两个大小差不多的粽叶,把两个粽叶往外拉长一些,然后从中间往里裹成一个像漏斗一样的三角形,这样模具就做好了。

下一步就开始往里放米了,放一点,使劲压一压,再放一点,米压的越结实越好。

接着是把左这的叶子往右边裹,右边的叶子往左边裹,一定要裹结实,这样大致就包好了,最后一步就是缠线,手拿着粽子,缠三个角交叉缠,缠的越结实越好,这样粽子就包好了。

包粽子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看起来简单的事表,做起来却很难。

传统的端午节今天、是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说,端午节到了,我们去买些粽子吃吧,顿时冒出几声,“行行”。

我说:“今天还不是端午节,买粽子干啥?”我妈妈说:“对呀,还没到,这样吧,我们今天先买些荷包等辟邪的东西准备一下,明天是端午节。

”我的表妹、表哥早已忍不住说先给我们买几个让我们尝一尝好吃不好吃,我表妹也在旁边呐喊助威,同意同意,双手赞成、“哈哈,这是多么有规律的呐喊声啊!我妈妈无奈,只好带着我们出去了,到大街上以后,妈妈给我们一人买了一个荷包,闻起来让人精神气爽,我们买完以后眼睛尖鼻子灵的表妹看见了买粽子的,我们都还在那里挑辟邪的东西,陆续我和我妈妈看见了,我们到了那里买了5块钱的,拿回家里后,我们便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我们也帮助爸爸妈妈挂开了辟邪的东西,心中也顿时踏实了许多,就这样,6月6日到了。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由来11、端午节的由来简介端午节,吃粽子,忆屈原,插艾叶,赛龙舟。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到汨罗江,百姓们十分他,为了不让鱼虾咬蚀他的尸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还划着像龙一样的小舟驱赶着河里的鱼虾,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五月五日这一天称为端午节。

2、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3、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端午节的由来。

其实是纪念屈原的,屈原是一位爱国者,他想让的国家,强大起来,就常常跟国王提意见,可是国王不喜欢听,就把他赶出了国都。

有一次秦国来打楚国,楚国很快就被打败了,国家就快没有了,屈原更加伤心,这一年的五月初五,他搬着一块大石头投江了自尽了。

人们知道后,非常悲伤,为了不让鱼吃了屈原,就把竹筒里面装着粽子,扔到河里,鱼吃饱了就不会吃屈原了,粽子也就是这样来的。

端午节的由来2端午节,吃粽子,忆屈原,插艾叶,赛龙舟。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到汨罗江,百姓们十分尊重他,为了不让鱼虾咬蚀他的尸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还划着像龙一样的小舟驱赶着河里的鱼虾,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五月五日这一天称为端午节。

2、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3、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端午节的由来。

其实是纪念屈原的,屈原是一位爱国者,他想让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就常常跟国王提意见,可是国王不喜欢听,就把他赶出了国都。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儿童版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儿童版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儿童版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端午节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也是中国传统节气立夏之后的第一个节气。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许多传说。

最为广泛流传的传说是关于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诗人。

他致力于为楚国谋求利益和民生,并反对与秦国进行联姻以保持楚国的独立。

然而,他的政敌编造了许多谣言诽谤他,导致他失去了最重要的职务。

最终,屈原被迫流放到汨罗江,他感到无奈和绝望,并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自尽。

当屈原的乡亲们听闻他的死讯后,纷纷划船去拯救他,但无济于事。

为了避免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人们纷纷投放各种各样的食物和酒到江中。

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就会举行龙舟竞赛,并吃粽子。

除了屈原的故事,端午节还和中国古代对抗瘟疫的习俗有关。

在古代,五月是湿热的季节,容易引发瘟疫。

为了避免瘟疫的发生,人们就会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各种仪式,以祈求瘟疫的消失和人民的健康。

在端午节当天,有一系列的习俗和活动。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龙舟竞赛。

龙舟竞赛起源于屈原的故事,人们划着精美的龙舟在江河中比赛速度。

人们还会在龙舟上打鼓、吹号,以增加士气和庆祝活动的气氛。

此外,端午节还有吃粽子的习俗。

粽子是用糯米、红豆、豆沙和其它各种配料包裹在竹叶中蒸煮而成。

人们相信吃粽子能够驱邪、祛病、增加运气和延寿。

在端午节这一天,家人们都会一起包粽子,并分享这些美味的食物。

在一些地方,还有贴艾叶和穿香囊的习俗。

艾叶是一种香草,具有驱除邪恶和保护健康的特性。

人们会在端午节前后挂把艾叶在门口、窗户或床边,以祈求家人平安健康。

另外,人们也会将香草和花朵制成香囊,并系在身上,以驱赶蚊虫和疾病。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还会到户外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如野餐、爬山、放风筝等。

这些活动让家人们可以一起享受户外的阳光和自然的美丽。

总之,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和有趣的节日之一。

无论是龙舟竞赛、吃粽子还是贴艾叶,这些丰富多样的端午节习俗和活动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健康和吉祥的美好祝愿。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儿童版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儿童版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儿童版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是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的。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一个著名的传说故事,琪琪小朋友,你想知道吗?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国有一个伟大的诗人和爱国者名叫屈原。

屈原在古代国家楚国的时候,为了保护国家的利益,他发表了很多爱国诗篇,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然而,有一天,楚国发生了内乱,国家陷入了危机之中。

屈原非常担心国家的未来,于是通过他的诗歌号召人们起来抵抗外敌。

可是,他的呼声没有得到响应,国家仍然无法摆脱危机。

为了对国家的未来感到绝望,屈原只好选择了一种悲伤的方式来表达他对国家的忠诚。

他在五月初五这一天走到了汨罗江边,抱着巨石跳入江中,以此来寄托自己对国家的痛苦和忠诚。

当知道屈原投江后,人们都感到非常悲痛,纷纷涌到江边想要救他,但已经来不及了。

人们买来了很多小船,撒下许多米和包子,希望能够引开江中的鱼龙,不让它们伤害到屈原的身体。

从那时起,屈原的痛苦和忠诚就被流传下来,人们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天举行各种纪念活动,以怀念他。

端午节的风俗也非常有趣,你知道吗?在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以纪念屈原和避邪。

包粽子的时候,首先要准备好粽叶和糯米,然后把糯米放在粽叶上,再放入喜欢的馅料,最后再用细麻绳捆绑起来,煮熟后就可以吃啦!有的地方还会在粽子中夹入丝线和各种草药,以辟邪和增添吉祥的意义。

除了包粽子,还有很多其他的端午节习俗。

比如,人们会挂艾草和菖蒲,以求平安和驱邪。

还有赛龙舟的活动,龙舟是一种长而窄的船,通常由八人或更多人组成的队伍划动。

这项活动源于人们划船前去江中救屈原的传统。

现在,人们可以组织龙舟比赛,还可以欣赏精彩的划船表演。

此外,还有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挂鹅卵石。

人们会把鹅卵石挂在门上,这样可以带来好运和安全。

还有一种风俗是喝雄黄酒,雄黄是一种药材,喝下去可以驱邪和祛病。

所以,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假期,也是一个庆祝屈原精神和纪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正是因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

屈平(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
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佳节,当然少不了粽子这个主角。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

一直到今天,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在湖南汨罗市,赛龙舟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

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
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而在广东,龙舟竞渡之前,要首先进行请龙、祭神的仪式。

赛龙舟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除了端午节之外,也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

如果从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个说法去理解,它现在已经超越了一项体育运动的范畴,变成了一种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精神图腾。

端午节戴佩饰香包之类的小物件也有着一段悠久的历史。

香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也有用碎布缝成的。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颜色鲜艳,袋囊内的填充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