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4.3)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的基本思路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的基本思路在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领域,存储程序控制原理是一种常见的方法,用于控制计算机程序的执行顺序和流程。
它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计算机的运行和功能发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的基本思路。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将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的内存中,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
它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指令的存储和读取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的第一步是将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的内存中。
指令通常以二进制的形式表示,每一条指令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
计算机在执行程序时,按照指令的地址顺序从内存中读取指令,并将其送入指令寄存器中。
2. 指令的解码和执行在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被取出后,计算机需要对指令进行解码,以确定指令的类型和操作。
然后,计算机根据指令的类型执行相应的操作,可能涉及到数据的读取、计算、存储等。
3. 程序计数器的更新在每一条指令执行完毕后,程序计数器(PC)需要更新,以指向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这样,计算机才能按照指令的顺序继续执行程序。
程序计数器是一个特殊的寄存器,它存储了当前指令的地址。
4. 分支和跳转指令除了按照顺序执行指令外,存储程序控制原理还支持分支和跳转指令,用于改变程序的执行流程。
分支指令根据特定的条件来决定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而跳转指令直接将程序计数器设置为指定的地址,从而实现无条件跳转。
5. 子程序和中断存储程序控制原理还支持子程序和中断的调用和处理。
子程序是一段独立的代码,可以被多次调用,并在执行完毕后返回到调用点继续执行。
中断是一种特殊的事件,可以打断正在执行的程序,并执行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的基本思路是将程序指令存储在内存中,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
它通过指令的存储、读取、解码和执行,以及程序计数器的更新、分支和跳转指令、子程序和中断的调用和处理等机制,实现了程序的控制和执行。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重要概念,对于计算机的功能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
它是一种计算机数据处理方式,通过存储程序的指令和数据,使计算机能够根据一定的程序流程执行操作。
存储程序的概念最早由冯·诺伊曼提出。
他在设计计算机时,将计算机的指令和数据都存储在同一存储器中,使指令和数据可以共享存储器,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效率。
程序控制原理是指计算机执行指令时的控制流程。
程序控制原理的基本思想是通过程序计数器(PC)来存储指令序列的地址,从而使计算机能够按照指令序列的顺序逐一执行指令,实现程序的控制流程。
程序控制原理中的条件转移和无条件转移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条件转移是根据某些条件来决定下一步执行的指令,而无条件转移则是直接跳转到指定的地址继续执行。
在现代计算机中,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已经成为计算机架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它为计算机的高效运行和复杂应用程序的实现提供了关键的支持。
- 1 -。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1、输入处理
输入处理的主要功能就是要及时检测外界进入到交换 机的各种信号,如用户摘/挂机信号、用户所拨号码 (PULSE、DTMF)、中继线上的中国No.1信令的线 路信号、No.7信令等,我们将这些从外部进入到交换 机的各种信号称为事件。输入处理是由输入处理程序 来完成的。在一次呼叫过程中,会产生许多这样的随 机事件,当事件发生时,输入处理程序要及时、准确 地检测和识别这些事件,报告给分析处理程序。
呼叫处理的过程具有以下的特点: 整个呼叫处理过程可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可以 用一个稳定的状态来表示; 整个呼叫处理的过程就是在一个稳定状态下,处理机 监视、识别输入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执行任务和输 出命令,然后跃迁到下一个稳定状态的循环过程; 两个稳定的状态之间要执行各种处理; 在一个稳定状态下,若没有输入信号,状态不会迁移; 相同的输入信号在不同的状态下会有不同的处理,并 迁移到不同的状态; 在同一状态下,对不同输入信号的处理是不同的; 在同一状态下,输入同样信号,也可能因不同情况得 出不同结果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1 1 0 0
1 1 0 0
0 1
摘机识别
挂机识别
图4.3 摘挂机识别原理
在图4.3中,每隔200ms处理机调用摘挂机扫描监视程 序对用户线状态进行扫描,图中每个箭头代表一次 200ms扫描监视程序的执行。由于摘机时用户线状态从 “1”变为“0”,挂机时用户线状态从“0”变为“1”,因 此我们只要将前一个200ms周期的扫描结果,即“前次 扫描结果”,与当前200ms周期扫描的结果,即“这次 扫描结果”进行比较,确定用户线状态从“1”到“0” 的变化点和从“0”到“1”的变化点,就可识别出摘机 信号和挂机信号。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的基本内容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的基本内容一、概述存储程序控制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指计算机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一系列存储在主存储器中的指令。
本文将介绍存储程序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指令的存储和执行过程、程序计数器、指令寻址和跳转等内容,以及存储程序控制的优点和应用。
二、指令的存储和执行过程存储程序控制的核心是指令的存储和执行过程。
计算机通过将程序的指令存储在主存储器(RAM)中,然后按照指令的顺序逐条执行。
在存储器中,每一条指令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计算机使用程序计数器(PC)来保存当前指令的地址,并且在每次指令执行完毕后自动增加PC的值,以指向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三、程序计数器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PC)是存储程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个特殊的寄存器,用于保存当前指令的地址。
计算机通过不断更新PC的值来控制指令的执行顺序。
1. PC的初始化在程序开始执行之前,PC的值需要初始化为程序的入口地址,即第一条指令的地址。
这样计算机就能够从正确的地址开始执行指令序列。
2. PC的更新在每次指令执行完毕后,计算机会自动将PC的值增加,以指向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这个过程称为PC的更新。
3. PC的跳转有时候,程序需要根据一定的条件来改变指令的执行顺序,这就需要用到PC的跳转。
PC的跳转可以通过条件分支和无条件跳转两种方式实现。
四、指令寻址和跳转存储程序控制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令的寻址和跳转。
指令的寻址是指计算机通过地址访问存储器中的指令,而跳转是指根据条件改变指令的执行顺序。
1. 直接寻址直接寻址是指指令中直接包含了操作数的地址。
计算机根据指令中给出的地址,直接访问存储器中的数据。
2. 间接寻址间接寻址是指指令中包含的是一个地址的地址。
计算机根据指令中给出的地址,先从存储器中读取出一个地址,然后再根据这个地址访问存储器中的数据。
3. 条件分支条件分支是指根据指令中给出的条件来决定是否要跳转到某条指令。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的基本内容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的基本内容一、存储程序控制原理概述存储程序控制是指计算机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自动地执行指令,并根据需要完成数据的输入、输出和处理等功能。
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人们通过物理连接来实现计算机的控制,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非常难以维护。
因此,在上世纪40年代末期,冯·诺伊曼提出了存储程序控制的思想,从而开创了现代计算机的基础。
二、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的基本组成部分1. 存储器存储器是存放程序和数据的地方。
在计算机中,所有指令和数据都被转化为二进制形式,并被存放在内存中。
当计算机需要执行某个指令时,就从内存中读取相应的指令,并按照指令所规定的操作进行处理。
2. 控制器控制器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它负责解释并执行从内存中读取到的指令,并按照指令所规定的操作来完成相应任务。
在执行每个指令时,控制器会依次完成以下步骤:(1)取出指令:从内存中读取指令,并将其存放在指令寄存器中。
(2)解码指令:将指令翻译成控制信号,以便计算机能够执行相应的操作。
(3)执行指令:根据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进行数据的读写、算术运算等。
(4)更新程序计数器:将程序计数器中存储的地址加1,以便下一条指令能够被正确地执行。
3. 程序计数器程序计数器是存储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地址的地方。
当计算机需要执行某个程序时,程序计数器会被初始化为该程序的起始地址。
在执行每个指令时,程序计数器会自动加1,以便下一条指令能够被正确地执行。
4. 标志寄存器标志寄存器用于存储各种状态信息。
例如,在进行算术运算时,标志寄存器可以用来记录是否发生了溢出或进位等情况。
在控制转移语句时,标志寄存器可以用来判断条件是否满足,并根据结果进行相应的跳转操作。
三、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的工作流程1. 程序加载在开始执行某个程序之前,需要先将该程序从外部设备(如硬盘、U 盘等)加载到内存中。
加载程序的过程通常由操作系统来完成,操作系统会将程序分配到内存中的某个空间,并将其起始地址存储在程序计数器中。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引言存储程序控制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计算机内部执行指令的基本原理之一。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使得计算机能够按照预定的顺序执行指令,实现各种任务。
本文将介绍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一、存储程序的概念存储程序是一种将指令和数据存储在计算机内存中的方法。
在存储程序控制原理下,计算机能够根据存储器中的指令顺序执行程序,而不需要人工干预。
这种方式使得计算机能够自动执行复杂的任务,提高了计算机的效率和可靠性。
二、存储程序控制的原理存储程序控制的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指令寄存器:计算机通过指令寄存器将存储器中的指令取出并放入指令译码器中进行解析。
指令寄存器是存储程序控制的核心组件之一,它负责存储并传递指令。
2.指令译码器:指令译码器负责将指令转换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信号,从而控制计算机的执行。
指令译码器能够将指令的不同部分解析出来,并根据解析结果控制计算机的运算器、存储器等组件进行相应的操作。
3.程序计数器:程序计数器是存储程序控制中的重要组件之一,它用于存储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当一条指令执行完毕后,程序计数器会自动加1,以便执行下一条指令。
4.存储器:存储器是存储程序控制的核心部件,它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
存储器中的指令按照顺序存放,计算机能够根据程序计数器的值来读取指令,并根据指令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操作。
三、存储程序控制的应用存储程序控制原理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它实现了存储程序控制原理,能够自动管理计算机的资源和执行各种任务。
操作系统通过存储程序控制原理,实现了进程管理、文件管理、内存管理等功能。
2.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开发软件的工具,它们也是基于存储程序控制原理设计的。
编程语言提供了丰富的语法和库函数,使得开发人员能够按照顺序编写指令,实现各种功能。
3.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系统,它通常用于控制各种设备和系统。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课件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总结词
智能、舒适、便利
详细描述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利用存储程序控制原理,实现对家居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提供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交通讯号控制系统
总结词
安全、高效、环保
详细描述
交通讯号控制系统运用存储程序控制原理,对城市交通讯号进行实时调控,提高交通效率,保证交通安全,降低 环境污染。
指令类型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的指令 系统包括单地址、双地址 和多地址指令,以及串行 和并行指令等。
指令结构
指令系统还包括指令长度 、指令格式和指令中的操 作码等结构。
指令的功能
指令系统能实现数据传输 、运算、逻辑判断和控制 转移等操作。
寻址方式
立即寻址
立即寻址是指将操作数直接编码 在指令中,这种寻址方式速度快
。
系统稳定性改进
容错技术
通过硬件冗余、软件重试等技术手段,提高系统 的容错能力,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故障检测与恢复
实时监测系统状态,快速定位并处理故障,减小 系统故障对业务的影响。
负载均衡
公道分配系统资源,避免单点故障,提高系统的 整体稳定性。
系统可维护性提升
可扩大性设计
01
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便于系统功能的扩大和升级。
第三代计算机采用了集成 电路(IC)作为逻辑电路 的基本元件,这使得计算 机的体积进一步缩小,运 算速度更快,价格更低。
第四代计算机采用了大规 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 规模集成电路(VLSI)作 为逻辑电路的基本元件, 这使得计算机的体积进一 步缩小,运算速度更快, 价格更低。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的应用范围
01
020304 Nhomakorabea科学计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_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_第4章存储系统_课件PPT
存取方式 读写功能
随机读写:RAM 顺序(串行)访问:
顺序存取存储器 SAM 直接存取存储器 DAM
12
4.1 存储系统概述 4.1.2 存储器分类:不同的分类标准
存储信息的介质
在计算机中的用途
存放信息的易失(挥发)性
存取方式 读写功能
读写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
13
存储信息的介质
在计算机中的用途 存放信息的易失(挥发)性 存取方式 读写功能
易失:RAM 非易失:
ROM 磁盘
……
11
4.1 存储系统概述 4.1.2 存储器分类:不同的分类标准
存储信息的介质 在计算机中的用途 存放信息的易失(挥发)性
存储器的存取时间 与存储单元的物理 地址无关,随机读 写其任一单元所用
无
36
8086系统总线
D0~D7
A1~A13 MEMR MEMW
A0
D8~D15 A1~A13 MEMR MEMW
BHE
&
A19
A18
A17
&
A16 A15 A14
6264与8086系统总线的连接
6264
D0~D7
A0~A12
CS1
OE
WE
CS2
6264
D0~D7
A0~A12
CS1
OE
WE
CS2
74LS138
每次读出/写入的字节数 存取周期
价格
体积、重量、封装方式、工作电压、环境条件
14
4.1 存储系统概述 4.1.2 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容量 速度 可靠性
可维修部件的可靠性: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存储程序控制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和数据都存储在内存中,并且由中央处理器按照程序顺序执行。
这种控制方式使得计算机能够按照程序的指令来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是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础之一。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的核心是指令的存储和执行。
在计算机系统中,指令和数据都被存储在内存中,中央处理器根据程序计数器指向的地址来获取下一条指令,然后执行它。
这种存储程序控制原理使得计算机能够根据不同的程序来执行不同的任务,而无需对硬件进行改动。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的实现依赖于指令集架构。
指令集架构定义了计算机系统中的指令格式、操作码和寻址模式等,它决定了计算机能够执行哪些操作和如何执行这些操作。
在存储程序控制原理下,计算机的指令集架构需要支持从内存中获取指令和数据,并且能够按照程序顺序执行这些指令。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还需要有一个能够解释和执行指令的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能够解释指令、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并且控制数据的流动。
在存储程序控制原理下,中央处理器需要能够按照程序的顺序来获取和执行指令,同时还需要能够处理中断和异常情况。
除了中央处理器,存储程序控制原理还需要一个能够存储程序和数据的内存系统。
内存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临时存储器,它用来存储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和数据,以及中央处理器需要的指令和数据。
在存储程序控制原理下,内存系统需要能够快速地读写数据,并且能够按照地址来寻址数据。
总的来说,存储程序控制原理是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础之一,它使得计算机能够按照程序的顺序来执行各种复杂的任务。
它依赖于指令集架构、中央处理器和内存系统等多个方面的支持,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通过深入理解存储程序控制原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从而能够更好地设计和优化计算机程序和系统。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举例(马鞍山至湖州)
如存在1,则1,2,5; 如不存在1,则2,4,5
30
4.2.2 内部处理:通路选择
任务:根据已定的入端和出端号,在交换网 络中选择空闲的通路。 F-150系统交换网络内部空闲时隙 ITS 表示 TST网络的通路选择
忙闲状态表运算 通路选择流程
31
32
4.2.2 内部处理:通路选择
56
影响 BHCA的因素
处理机速度 指令功能 无呼叫发生时的开销 呼叫处理开销 其他开销 程序结构和编制 安全系数 话务参数
57
BHCA值的估算
t = a + b*N t:处理机的时间开销 a:与话务量无关的固有开销 b:处理一次呼叫的平均时间开销 N:BHCA值。
58
4.3.4 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的执行级别----按实时性强弱分为三级。
1)故障级: 发生故障时即响应故障中断,调用故障级 处理程序,进行故障处理。
2)时钟级: 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定时启动运行,一到时 间无条件执行,可被故障级中断。
3)基本级: 没有固定的执行周期,有任务就执行, 可以被前面两种程序中断。
45
正常调度过程
16
4.2.1 扫描与输入:双音多频 DTMF信号 双音多频信号的组成
17
4.2.1 扫描与输入:双音多频 DTMF信号
识别周期和原理(10ms) 有数字到,收号器将信号出现位SP置“1”,过后
再置“0”,数字扫描程序如果发现(前次SP⊕本次 SP)∧前次SP = 1 ,就到收号器中读取数字。
18
4.2.2 内部处理:数字分析
用程序判断分析 数字分析流程 图4.13 预处理,对应前1~3位 号码分析 查表分析 塔形结构:数字分析查表举例 线性结构: 图4.15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它是指将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内存中,并通过程序计数器(PC)来控制程序执行的顺序。
存储程序允许计算机执行不同的任务,而无需手动重新编程。
程序控制原理则关注如何在执行过程中控制程序的流程,包括分支、循环和子程序调用等。
在存储程序中,程序被存储在内存中的指定地址中。
程序计数器是一个寄存器,它保存当前执行指令的地址。
当计算机执行一条指令时,它从指令地址中读取指令并执行。
然后,程序计数器递增,指向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这样,计算机就能够按照程序顺序依次执行指令,而无需手动干预。
程序控制原理则关注如何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更改执行流程。
分支语句用于在程序中创建条件语句,根据条件跳转到不同的代码块。
循环语句则允许程序反复执行一段代码,直到满足退出条件。
子程序调用语句则允许程序调用其他程序,并在执行完毕后返回原程序。
总的来说,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是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们使计算机能够执行复杂的任务,从而实现了现代计算机的高效性和实用性。
- 1 -。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SR:状态变化指示存储器
7
1⊕ 1
0பைடு நூலகம்
扫描脉冲
本次扫描结果存储器(PR)中的数据与上次扫描结果存储器 (LR)中的数据相比较,可得到每个接口监视信号的变化
本次扫描存储器(PR)与前次扫描存储器(LR)异或 后得0,表示状态未发生变化。每当输入电平变换时, 状态变换指示存储器(SR)将相应地置1。
为了对这些复杂功能用简单的方法来表示,我们采用了 SDL(规范化描述语言)图来表示呼叫处理过程。
稳定状态和状态转移
稳定状态:我们把整个接续过程分为若干阶 段,将接续过程中稳定不变的阶段称为稳定 状态,如空闲、等待收号<识别到主叫摘机 信号>、收号、振铃<被叫摘机识别>、通话 <被叫摘机识别>、听忙音等。每一阶段用 一个稳定状态来标志,各个稳定状态之间由 要执行的各种处理来连接。
一次成功的局内呼叫中交换机处理的 各阶段的动作:
7. 被叫应答,双方通话:被叫摘机应答,交换机检 测到后,停送振铃信号和回铃音;建立双方的通 话路由,开始通话;启动计费设备,开始计费, 同时监视主被叫用户状态。
8. 话终挂机、复原:交换机检测到话机挂机后,进 行相应的拆线工作。如果交换机检测到主叫先挂 机,通话路由复原,停止计费,向被叫送忙音; 如果交换机检测到被叫先挂机,通话路由复原, 停止计费,向主叫送忙音。
一次成功的局内呼叫中交换机处理的各 阶段的动作:
3、收号:由收号器接收用户所拨号码,收到第一位号 后,停送拨号音,并将收到的号码按位存入相应的 存储器;对“应收位”、“已收位”进行计数。
4、号码分析:将收到一定位数的号码(号首,一般为 3位)送向分析程序进行分析(叫做预译处理), 以决定呼叫类别是本局呼叫还是出局呼叫,是否长 途,特殊服务呼叫等,并决定该收几位号;检查该 呼叫是否应该接通,是否是限制用户。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课件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它介绍了存储程序控制 的基本概念、步骤和应用,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这一领域的奥秘。
课程介绍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是什么?它是计算机科学中研究如何使用存储程序来控制计算机运行的原理。 历史背景: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的发展与计算机硬件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 重要性:它是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的基石,是实现计算机智能化的关键。
控制器解析存储程序中的指令,根据
指令的意义执行相应的操作。
3
结果存储
计算机将指令执行的结果存储在内存 或寄存器中,供后续指令使用。
存储程序控制应用
计算机架构中的存储程序控制
现代计算机中的指令和数据都存储在存储器中,由控制器进行解析和执行。
实际应用案例介绍
掌握存储程序控制原理可以应用于计算机系统的开发、优化和故障排查。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
存储程序
通过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指令序列来控制计算机运行。
控制器
负责解析并执行存储程序中的指令,驱动计算机的各个部件。
数据通路
用于传输数据和指令的路径,将存储程序中的操作应用于计算机硬件。
存储程序控制的步骤和过程
1程序读取ຫໍສະໝຸດ 计算机从存储器中读取存储程序,并
指令解析和执行
2
将其存储在内部的寄存器中。
存储程序控制的优势与挑战
1 优势
存储程序控制可以实现更复杂的计算和操作,提高计算机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
2 挑战
设计和调试存储程序控制系统需要深入理解计算机硬件和程序语言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4第四章存储器PPT课件精选全文
4.2
11
4.2
请问: 主机存储容量为4GB,按字节寻址,其地址线 位数应为多少位?数据线位数多少位? 按字寻址(16位为一个字),则地址线和数据线 各是多少根呢?
12
数据在主存中的存放
设存储字长为64位(8个字节),即一个存 取周期最多能够从主存读或写64位数据。
读写的数据有4种不同长度:
字节 半字 单字 双字
34
3. 动态 RAM 和静态 RAM 的比较
主存
DRAM
SRAM
存储原理
电容
触发器
集成度
高
低
芯片引脚
少
多
功耗
小
大
价格
低
高
速度
慢
快
刷新
有
无
4.2
缓存
35
内容回顾: 半导体存储芯片的基本结构 4.2
…… ……
地
译
存
读
数
址
码
储
写
据
线
驱
矩
电
线
动
阵
路
片选线
读/写控制线
地址线(单向) 数据线(双向) 芯片容量
D0
…… D 7
22
(2) 重合法(1K*1位重合法存储器芯片)
0 A4
0,00
…
0,31
0 A3
X 地
X0
32×32
… …
0址
矩阵
A2
译
0码
31,0
…
31,31
A1
器 X 31
0 A0
Y0 Y 地址译码器 Y31 A 9 0A 8 0A 7 0A 6 0A 5 0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程序控制原理主要涉及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过程及其控制流程。
它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点:
1. 顺序执行:程序中的指令按照存储的顺序依次执行。
每条指令执行后,控制流会顺序移到下一条指令。
2. 条件分支:在执行过程中,程序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执行不同的指令。
通常使用条件分支语句(如if语句)来实现。
3. 循环控制:为了重复执行某个指令块,可以使用循环控制语句(如for循环、while循环)。
循环控制语句中的条件会被
定期检查,只要条件为真,循环就会继续执行。
4. 子程序调用:为了将程序模块化,可以将常用的指令块封装成子程序,并在需要的地方进行调用。
当调用子程序时,控制流会暂时转移到子程序中执行,执行完后再返回主程序。
5. 中断处理:当外部事件(如硬件中断)发生时,会打断当前的程序执行,转而执行中断处理程序。
中断处理程序执行完后,控制流会回到原来被中断的位置继续执行。
6. 异常处理:当程序执行过程中发生错误或异常情况时,可以通过异常处理机制来进行处理。
异常处理通常包括捕获异常、处理异常以及恢复正常执行。
总而言之,程序控制原理涉及了程序执行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控制、子程序调用、中断和异常处理等多个方面,这些机制共同协调着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过程。
第4章-存储程序控制原理课件
第4章-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承上启下:
交换—复用—开关(开关阵列组成的连接器)—连接(连接函 数)—网络(单级与多级交换网络区别)—电路交换接口电路 设想一下,接下来内容是什么?
硬第件4章系-存统储程的序基控制本原理组成
概况
现代通信发展的基点:传输方式数字化和控制方 式计算机化。 存储程序控制(SPC):通过软件变动就可达到 改变交换系统的组态和功能的目的。 程控交换:泛指存储程序控制信息交换,如程控 电话交换,数据分组交换等。 课堂思路: 呼叫处理过程 实现基本功能 硬件配置 软件结构
• 2.实际控制系统的种种差别主要来自它们所使用的CPU不同。
• 3.接口电路应能将各种外设输入的信号转变成适合CPU总线传输的 信号,从而使CPU能如同读写存储器那样读写接口电路。
• 4.总线是CPU设计的一部分,不同的CPU常要求使用不同的外设接 口电路。为了增强适用性,许多接口电路也常设计成可连接多种总 线,在具体应用中使用哪种总线连接方式可通过编程选择。
(1)图中共有6种状态,在每个状态下任一输入信号可以引 起状态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同时进行一系列动作,并输出 相应命令。
(2)一个局内呼叫(也包括其它呼叫)过程包括以下三部 分处理:输入处理、内部处理、输出处理。
第4章-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激励—响应过程
第4章-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对于处理机来讲,在一个状态下,如果没有输入,则处理 机不去理会,反过来说就是,输入引起状态转移。但是,
第4章-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号码分析
数字双频号码
第4章-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4.2 程控交换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
程控交换的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常具有下述模式:
(1)接收外界信息,如外部设备的状态变化, 请求服务的命令等;
现代交换4wxy
三、程控交换系统的数据与数据管理
3. 程控交换系统的数据管理
各种数据要按照其性质组织成紧凑的表 格结构。各种表格结构,因交换系统容 量、性能要求、内存容量、存取方法等 因素而异。
三、程控交换系统的数据与数据管理
4. 程控交换系统的数据管理举例
忙闲表:用户和话路设备的忙闲状态 呼叫记录 设备信息表 号码分析树 新业务登记表
四、呼叫处理软件
4.3 输出驱动: 任务:编制好要输出的控制信息并在适 当的时刻输出。
五、维护管理软件
1. 功能要求:
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帐务 管理、安全管理; 2. 实现方式简介:
作业:
P114 习题1,3,5,6
四、呼叫处理软件
4. 呼叫处理软件的基本组成: 输入处理:收集话路设备的状态变化和有关信 息。大多用扫描的方法实现;按一定周期执行。 内部处理:包括数字分析、路由选择、通路选 择等。内部处理程序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要通过 查表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判断,也可称为分析 处理。内部处理程序的结果可以是启动另一个 内部处理程序或者启动输出处理。 输出处理:根据内部处理的结果输出命令,完 成话路设备的驱动。
一、概述
采用存储程序控制极大地提高了控 制系统的能力,将交换系统的设计 重点从交换器的设计转移到控制子 系统上来,为交换与控制的分离打 下基础。
一、概述
2. 程控交换机软件系统的特点:
规模大 实时性强 多道程序并行处理 可靠性要求高
一、概述
3. 程控交换机软件系统组成P95图4.25
一、概述
二、程控交换系统的操作系统
☆ 动态调度则完全按各程序的优先级来进行的。 所有要求占用处理机的程序都有其相应的优先 权,由操作系统中相关部分预先向调度程序登 记(例如形成一些队列或表等),调度程序按登 记的情况,根据优先级高低先后调它们占用 处理机。 优点: 能合理地反映各任务的实时性情况, 处理机使用效率较高。 缺点: 算法稍微复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1)T接线器:实现信息时隙变换
TS1 a 0 1 ... 1023 0 ... 7 ... 1023 a TS7 a
TS7 a 0 1 ... 1023 0 ... 7 ... 1023 a
TS1 a
SM
SM
1
CM
1
CM
入线:顺序存入,控制读出
出线:控制存入,顺序读出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第一级 0 1 2 0 0 下表10首地址 下表20首地址 10 11 12 0 0
第二级 110 下表110首地址 下表120首地址 „„ 111 112 0 0
第三级
下表地址 下表地址
„„ 20 9 21 0 0 下表210首地址 下表220首地址 „„ „„ 90 119 1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从PTSW_k → STSW_i的通路( B → A ):是否也要 这么查找?
分析分2个阶段进行。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1)预译处理:号首分析 在收到用户开始拨的几位号码(号首)后,程序分析呼 叫类型,并做好进一步的呼叫准备。 号首一般为1~3位,在交换机安装时先设置好。
如:拨号第一个为“0”:国内长途,走中继。
再拨号第二个也为“0”:国际长途,走中继。 拨号第一个为“1”:特服接续,如110、12315。 拨号第一个为“2-9”:本地电话或其他定义。
1 4 7 *
2 5 8 0
3 6 9 #
A B C D
770 Hz
852 Hz
941 Hz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交换机上专门有几套收号器用来检测这种信号,并把
它识别为具体的数字(16进制形式),称为收号。
多用数字滤波器和组合逻辑电路实现。软件扫描只需 定期读取这些数字。
f1数字滤波 输入 f2数字滤波 „„„ f8数字滤波 数 字 逻 辑 识 别 输出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2)拨号分析:全部号码分析,确定用户位置及接续方案。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3) 查表分析: 表格有塔形结构和线性结构2种。以塔形结构为例: 塔形结构由多级表组成,每收到一位号码,就查一级表格。
即第1位查第1级表,第2位查第2级表,依此类推。
表中每个单元的含义: 第一位若为0: 表示继续查找,其后即为下表地址。 第一位若为1: 表示停止查找,其后即为接续任务代码。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与门 接 口 检 测 信 号 0 1 „ 7 „
PS 0 1 1
8ms
其中:1表示用户环路电流小(挂机);
0表示用户环路电流大(摘机)。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分析: 一直为1: ? 挂机状态
一直为0: ?
1→0: ? 0→1: ?
摘机状态 状态转换,开始摘机
状态转换,开始挂机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3) 输出处理 输出驱动属于输出处理,也是与硬件直接有关的低层软件。 输出处理与输入处理都要针对硬件设备,可以合称为设备
处理。扫描是处理机输入信息,驱动是处理机输出信息,它们 是处理机在呼叫处理过程中与硬件联系的两种基本方式。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4) 呼叫处理程序的结构:
0 0 0 0 0
1 0 1 0 1
1 1 0 0 0
SR=PR LR
SR LR
SR LR
摘机识别
挂机识别
用户摘挂机识别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4.3.3 双音多频(DTMF)信号的扫描
按键电话机用双音多频(DTMF)信号表示号码,话
机送出的拨号号码由两个音频组成。
1209 Hz 697 Hz 1336 Hz 1477 Hz 1633 Hz
收集话路设备的状态变化和有关的信令信息称为输入处理。
各种扫描程序都属于输入处理。实时性要求较高。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2) 内部处理
内部处理是呼叫处理的高层软件,与硬件无直接关系。例 如数字分析、路由选择、通路选择等。
呼叫建立过程的主要处理任务都在内部分析、处理中完成。 内部处理程序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要通过查表进行一系列的 分析、译码和判断。内部处理程序的结果可以是启动另一个内 部处理程序或者启动输出处理。
改变,只有在局间中继线调整时才会发生变化。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1. 路由选择的任务
C局
迂回路由
最 终 3 路 由
2 高效路由 1
A局
直达路由
B局
直达路由
(a) 迂回路由示例
( b)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数字分析程序输出路由索引(RTX, Route Index),其中 有两个数据:
(1)中继群号(TGN, Trunk Group)
bit位号→ 0 单元偏 移地址→ (行号) 1 „ 31 „„ 31 1 „„ „„ 1 0 0 1
怎样根据存储位置计算时隙编号?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若行号、位号及内部时隙编号(0-1023)都写成二进 制形式。在二进制下: 位号(0-31)为5位,记作T4~T0 行号(0-31)为5位,记作T9~T5 则: 内部时隙编号:T9~T0.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时隙TSA和TSB都是固定的,通路选择就是确定两个内 部时隙: (1) i →k : ITS_i; (2) k →i : ITS_k;
?: 在P和Q点是否有空?
在选择之前,需要建立每个PTSW出线和每个STSW 入线的每个时隙忙闲表,称为网络映象。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2)下一个(迂回)路由(NRTX, Next RTX)
根据中继群号TGN ,查询路由表,可以找到其中的空闲中
继线。如果没找到空闲中继线,就查下一个(迂回)路由
NRTX 。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2. 迂回路由的选择
RTX 路由索引表 空闲链队指示
6
0
0
1 2
6
NRTX(8) TGN(4)
3 4 5 0
NWk
PTSW_k STSW_k
B接收
B在TSA ( ) 时隙→ PTSW_ →(在指定的 内部时隙 ITS_k ) i入 A 时隙→ PTSW_ ik →(在指定的 SS 内部时隙 ITS_i )→ →k入线→ i出线→ STSW_ i→在( )时隙→ A接收。 线→ Q点→P k点→ 出线→ STSW_ k →在 TSB时隙→ B接收。
„„
119接续
一张表
22
最多100张表
最多10张表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获得接续功能,继续查被叫用户的相关数据,如: 路由索引、计费索引、还需要补充的号码位数等。
路由索引用于路由选择(呼叫通过什么途径到达被叫方)。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4.3.5 路由选择
4) 路由选择 路由选择的任务是根据路由表,确定所需的中继线群,从 中选择一条空闲的出中继线。 如果线群全忙,还可以依次确定各个迂回路由并选择空闲 中继线。 路由表是交换局开局时由维护人员人工输入的,一般不再
稳定状态 扫描 输入处理
分析 内部处理 任务执行
稳定状态 硬件
驱动 软件
输出处理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4.3.2 扫描与输入处理
1) 用户摘挂机识别 用户挂机时,用户线为维持状态,电流很小,假定扫描点 输出为“1”。摘机后,电流较大,扫描点输出为“0”。 用户线状态从挂机到摘机的转折,表示用户摘机,反之表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2)S接线器:实现信息空间变换,在TST网络中,S接线器 按时隙工作: 0 1 入 „„ 线 M-1
0 1 „制原理
(3)TST网络(FETEX-150系统) 有64个输入T级和64个输出T级,S级为( ? )。 每个T接线器的时隙数为1024个,时隙编号为0~1023。
输入T级称初级T接线器(PTSW,Primary Time Switch);
输出T级称次级T接线器(STSW,Second Time Switch); 编号相同的PTSW、STSW和S接线器组成一个网络模块。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i A发送
i A接收 Q k
NWi
PTSW_i
k P
STSW_i
B发送
STSW的i入线,又怎样存储呢?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对STSW的i入线,行号在此基础上加32,其他不变。 右图为完整的第i个网络模块忙闲表。
bit位号→ 31 0 单元偏 移地址→ (行号) 1 „ 31 „„ 1 „„ „„ 1 0 0 1
31 32 33 „ 63 1
„„ „„
1 0
0 1
一个PTSW出线或一个STSW入线的一个时隙忙闲状况 用( ? )bit(忙、闲)表示,每线都是1024个时隙。共 有( ? )个这样的数据。 PTSW出线: ( STSW入线: ( ); );
这么多数据,在存储单元怎样存储,以方便查找?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若一个存储单元为32位(一个字),需要( ? )单 元。 对PTSW的i出线: 其中,“1”表示闲。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4.3 呼叫处理软件
4.3.1 呼叫处理过程 4.3.2 扫描与输入处理
4.3.3 双音多频(DTMF)信号的扫描
4.3.4 (拨号)数字分析 4.3.5 路由选择 4.3.6 通路选择 4.3.7 输出驱动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4.3.1 呼叫处理过程
为呼叫建立而执行的处理任务可分为3种类型:输入处理、 内部处理和输出处理。 1) 输入处理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4.3.4 (拨号)数字分析
数字分析的任务是对被叫号码进行翻译,以确定接续方向。 如果是出局呼叫,应找出相应的中继线群。 数字来源可以是从收号器扫描来的用户呼叫号码(本地呼 叫),也可以是局间信令传送过来的号码(中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