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习俗礼仪
关于中国传统礼仪习俗有哪些
关于中国传统礼仪习俗有哪些推荐文章中国的11个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热度:中秋节有哪些传统习俗热度:韩国人过七夕节吗热度:行政人员礼仪主要职热度:银行职业道德建设礼仪热度: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之称,“礼”在传统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下面店铺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中国传统礼仪习俗!中国传统礼仪习俗1、行走之礼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
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
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
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中国传统礼仪习俗2、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
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
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手礼。
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
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
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
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
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
传统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
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
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中国传统礼仪习俗3、入坐之礼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
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
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
中国古代的社会风俗与礼仪习俗
中国古代的社会风俗与礼仪习俗中国古代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社会风俗与礼仪习俗丰富多样,深深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中国古代社会风俗与礼仪习俗的方面。
一、婚姻与嫁娶婚姻在古代中国被视为一种神圣的事情,讲究着一系列的礼仪。
在婚礼前,双方家庭会进行详细的婚姻介绍和相亲,以确保双方的家庭背景和人品都是相符的。
在婚礼当天,新郎会穿上红色的喜袍,新娘则会穿上嫁衣,戴上红色的头纱,象征着喜庆和吉祥。
婚礼上,还有一些传统的仪式,如敬茶、拜堂、喜糖等,这些都是为了祝福新人的幸福和美满婚姻。
二、丧葬与祭祀中国古代对于丧葬和祭祀也非常重视。
在古代,人们认为死者需要得到合适的葬礼和祭祀才能安息。
在丧葬仪式中,家人会穿上孝服,举行隆重的告别仪式,送别逝去的亲人。
而祭祀则是为了纪念祖先和神灵,通常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如清明节和中秋节等。
在祭祀仪式中,人们会献上食物和酒水,祈求祖先和神灵的保佑。
三、宴会与饮食中国古代的宴会和饮食文化也非常丰富多样。
在古代,宴会被视为一种社交活动,人们会邀请亲友和客人一起共进美食,交流思想和感情。
宴会通常有一定的规模和等级,如官员的宴会和私人的宴会等。
在宴会上,人们会品尝各种美味佳肴,如烤鸭、鱼翅、龙虾等,同时也会欣赏音乐和舞蹈表演。
四、节日与庆典中国古代的节日和庆典也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传统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这些节日里,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放鞭炮、舞龙舞狮、赏月等。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庆典活动,如皇帝的登基仪式和举行盛大的庆典,以示国家的繁荣和安定。
五、服饰与容貌中国古代的服饰和容貌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与礼仪习俗。
在古代,人们注重穿着的品味和色彩的搭配。
男子通常穿着长袍和马褂,女子则穿着旗袍和长裙。
此外,人们还注重头发的梳理和发饰的选择,如发簪、发髻等。
同时,人们还注重容貌的修饰和保养,如化妆、梳妆等,以展现自己的美丽和魅力。
中国的民俗习惯与礼仪规范
中国的民俗习惯与礼仪规范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民俗习惯与礼仪规范是中国人民独特的宝贵财富。
这些习俗和规范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一些民俗习惯与礼仪规范。
一、婚嫁习俗在中国,婚嫁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环。
中国婚嫁习俗丰富多样,充满了浓厚的传统色彩。
首先是婚礼前的准备阶段,这包括对婚房的布置和装饰,亲朋好友的帮助等。
然后是婚礼当天,新郎需要准备娶亲车队,新娘需要穿着华丽的嫁衣,参加传统的婚礼仪式。
在婚礼过程中,还有一些具体的礼仪规范,比如敬茶、交杯酒等,旨在表达新人对亲友们的敬意。
二、生日习俗中国人对生日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
在中国,庆祝生日时,人们通常会准备一个生日蛋糕,并在蛋糕上插上燃着的蜡烛,寓意着岁数的增长。
过生日时,家人和朋友会齐聚一堂,为寿星举行生日宴会。
在生日宴会上,人们会相互祝福,送上礼物,同时也会赠送寿面等传统食物,以祝愿寿星长寿健康。
三、节日习俗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习俗和礼仪规范。
比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此时,人们要贴春联、扫尘除旧、贴窗花,全家团聚共度除夕夜,并在大年初一互相拜年。
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人们要祭拜祖先,瞻仰墓地,祈求祖先的保佑和安宁。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在这一天吃月饼、赏月、赏花灯成为人们的传统习俗。
四、餐桌礼仪在中国,餐桌礼仪非常重要,人们注重各种场合的用餐礼仪。
比如,家庭聚餐时,长辈要坐在主位,年长者先开饭,晚辈不得先动筷子;正式场合,人们使用公筷公勺,不可用手拿食物;宴会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客人则要敬主人一碗汤等。
这些规范体现了对尊重和亲和的礼貌,也凸显了中国人民的友好风范。
五、丧葬礼仪丧葬礼仪是中国人民表示对逝者的敬意和哀思的一种方式。
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仪非常庄重和规范,通常包括断腰、守丧、厚葬等环节。
中国传统礼仪习俗
中国传统礼仪习俗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传统的礼仪习俗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习俗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日常生活、庆祝活动、宗教仪式等。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传统礼仪习俗的魅力。
一、日常生活习俗1. 拜年在中国,每年过春节时,人们都会拜年。
拜年是中国传统的习俗,意味着表达尊敬之情和祝福之意。
在拜年时,晚辈会向长辈行拜年礼,同时互相道喜,祝福健康和幸福。
这是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的象征。
2. 尊重长辈中国文化非常注重尊重和孝顺长辈。
在中国,尊敬父母、尊重长辈被视为一种美德。
当年轻人遇到长辈时,通常会行鞠躬礼,以示尊敬之情。
此外,长辈的意见和建议也经常被称为信仰之源。
3. 宴客礼仪在中国,举办宴会是一个重要的社交活动,宴客礼仪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传统习俗,主人要亲自迎接客人,为客人服务,保证客人的满足感。
而客人则应礼貌地接受主人的款待,并表达谢意。
二、结婚习俗1. 婚礼仪式中国传统婚礼仪式独具特色。
新郎新娘在婚礼当天会先进行传统的迎亲仪式,随后进行敬茶仪式和交杯酒仪式。
这些仪式都有着特定的顺序和规定,代表着新人对彼此的承诺和祝福。
2. 禁忌和习俗中国传统婚礼中有一些禁忌和习俗。
比如新娘在结婚前一晚不能剪指甲,因为在中文中,剪指甲的发音与“分离”的发音相近;同时,新人离开婚礼现场的时候不可回头看,以示对未来美好的祝福。
三、节日习俗1.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用于祭扫和纪念祖先。
在此期间,人们前往坟墓,整理墓地,并祭拜自己的祖先。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龙舟比赛等传统活动,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2. 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人民对收获和丰收的庆祝活动。
人们会吃月饼、赏月、赵子龙、写对联、战嬴英等等。
此外,中秋节还与中国传统的家庭团聚有着重要的关联。
四、宗教仪式中国传统礼仪习俗中也包含了一些宗教仪式,例如庙会和神像崇拜。
在中国,庙会是传统的集市,充满了文化、祭祀、娱乐等各种元素。
风俗礼节(精简)
风俗礼节(精简)1、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
2、元宵节: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宋代开始有吃元宵的习俗。
3、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
4、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
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5、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
一般认为是为纪念屈原。
6、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七夕。
7、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因在秋季之中的日子,故称中秋。
8、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就是重阳。
9、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晚。
10、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11、十二生肖:又称属相。
12、生辰八字:出生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共八字。
13、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
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
14、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15三牲: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
16、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太牢”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的牺牲规格不同,天子祭祀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17、顿首:古代的礼拜,为“九拜”之一。
18、稽首:古代的礼拜,为“九拜”之一。
19、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
20、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故后世称二十岁为“弱冠”。
21、婚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行冠礼,女子十五岁行笄礼可结婚,故把婚礼,冠礼合称为“婚冠礼”22、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前做的准备。
(忌食有辛味臭气的事物,如大蒜等)。
23、六礼:中古代婚礼的六种手续和礼仪,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
24、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中国的传统礼仪与社交习俗
中国的传统礼仪与社交习俗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传统礼仪与社交习俗。
这些习俗不仅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点,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美好的体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中国的传统礼仪和社交习俗。
第一节:尊重长辈和敬爱师长在中国文化中,尊敬长辈和敬爱师长一直被视为重要的传统价值观。
中国人习惯于以长辈之名称呼对方,并向他们行礼以示尊敬。
在学校,学生们对待老师也是怀有崇敬之情。
这种对长辈和教师的尊重体现了中国人的孝道观念和尊师重教文化。
第二节:宴会礼仪宴会在中国社交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举办宴会是一种表达感谢和建立关系的方式。
在宴会上,主人通常会提供精心准备的菜肴,并要求客人按照次序入席。
在进餐时,客人要注意与他人友好交谈,并遵守一些用餐礼仪,如不发出噪音、不夹取太多食物等。
在宴会结束时,客人通常会向主人道谢,并表达对主人的赞赏。
第三节:礼物文化在中国,送礼物被视为一种表达感谢和关心的方式。
人们常常在节日、生日或重要场合互相赠送礼物。
在选择礼物时,中国人会考虑到对方的喜好和身份地位。
在递交礼物时,要用两手呈送并表示诚挚的祝福。
接收礼物的人也不应立刻打开,而是应该表示谦虚并等待合适的时机才打开。
这种礼物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对彼此之间关系的重视。
第四节:宴请客人的规则在中国,宴请客人是一种常见的社交方式。
宴请他人时,主人要事先精心准备并为客人营造舒适的环境。
主人通常会用餐前小吃和饮料款待客人,并在宴会开始前致以热情的欢迎。
在宴会进行时,主人要关心客人的需要,并主动提供一些服务,如倒茶、加菜等。
宴会结束后,主人应再次表达对客人的谢意,并帮助客人安排回家的交通等细节。
第五节:问候语和礼节用语在中国,问候语和礼节用语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例如,见到长辈或陌生人时,要用恭敬的语气致意,并称呼对方的称谓。
在道谢或表示歉意时,要用礼貌的措辞。
此外,在电话、邮件或短信中,也有一些特定的用语和格式要求。
中华传统礼仪大全
中华传统礼仪大全一、传统礼仪的概述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家,传统礼仪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传统礼仪包含了各种仪式、习俗和行为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华传统礼仪。
二、日常生活礼仪1. 问候礼仪:在中国,人们常常以“你好”、“早上好”等问候语向对方示意尊重和关心。
2. 餐桌礼仪:进餐时要注意文雅的用餐姿势和吃饭的顺序,尊重长辈,遵循筷子使用的规范。
3. 拜访礼仪:拜访他人时,要轻轻敲门并主动问好,进入他人家中要注意礼貌和谦和。
三、庆典仪式礼仪1. 婚礼仪式:中国传统婚礼包含了订婚、过大礼、喜宴等环节,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传承。
2. 葬礼仪式:中国葬礼注重尊重逝者,要穿戴得体,行为庄重,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
3. 开业典礼:开业典礼要进行剪彩、鞭炮等传统仪式,展示出喜庆和祝福。
四、节日习俗礼仪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包括贴春联、贴福字、打年糕等一系列活动和习俗。
2.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祖的节日,人们会扫墓、祭拜祖先,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和敬意。
3. 中秋节: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家人团聚,祈福和祭拜月神。
五、社交场合礼仪1. 商务礼仪:商务场合要注意着装得体,言谈举止得体,尊重对方的权威和地位。
2. 宴会礼仪:参加宴会时要注意礼貌待人,不插话,注意礼仪,示意对宴会主人的感谢和赞赏。
3. 社交礼仪:与朋友和同事社交要懂得尊重私人空间和底线,交谈中避免争吵和过度亲密。
六、礼仪的重要性中华传统礼仪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能培养人们的尊重和谦和,增进人际关系的融洽,维护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稳定。
同时,传统礼仪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和弘扬传统礼仪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七、结语中华传统礼仪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和继承传统礼仪,将其发扬光大,传承给后代,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民俗礼仪大全
中国民俗礼仪大全中国素来是礼仪之邦,坐立行走都有一整套的规矩。
民谚云: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一个举止优雅,待人礼貌的人,不管在什么场合下,都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人观念的改变,导致很多人丧失了基本的礼仪常识。
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下中国民间民俗礼仪大全,希望通过中国礼仪文化的学习,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1.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
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
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
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
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2.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
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
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
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3.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
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
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
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
子推便隐居山中。
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
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
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
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4.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
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
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5.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中国礼仪知识大全
中国礼仪知识大全中国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国礼仪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宴会、婚礼、葬礼等等。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国礼仪知识,让您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宴会礼仪在中国,宴会常常用于庆祝重要节日、生日或者其他特殊场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宴会礼仪:1. 长者优先:在座次安排时,年长者通常坐在主位或靠近主位的位置,以示尊重。
2. 温馨的敬酒:在宴会上,人们常常相互敬酒,这是一种表达友好与祝福的方式。
敬酒的时候,应该先敬年长者,然后按照年龄和地位顺序敬其他人。
3. 注意餐桌礼仪:用餐时,应注意文明礼貌。
不要发出过于大声的咀嚼声,避免同时开启多个碟子或者放置过多的食物在碟子上。
二、婚礼礼仪中国传统婚礼有着丰富多样的仪式,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婚礼礼仪:1. 迎亲:通常在新娘出嫁前,新郎一行人会去新娘家迎接新娘。
新娘的家人会准备一些门前的小考验,如猜谜语或者数红包里的钱数,以增添欢乐氛围。
2. 敬茶:在中国婚礼上,新人通常会向双方父母敬茶以表达孝心和感恩之情。
新人先敬父母,然后是双方的长辈。
3. 鞠躬致谢:婚礼结束后,新人要向宾客鞠躬致谢,表示对宾客的感激之情。
三、葬礼礼仪葬礼是中国人表达对逝者敬意和哀悼的重要仪式,以下是一些葬礼礼仪:1. 按照传统习俗:根据不同地区和宗教信仰的不同,葬礼仪式可能有所不同。
但是,普遍的传统习俗包括穿着素色服装、戴白色襟花、守丧期等。
2. 哀悼礼仪:在葬礼仪式上,人们会进行默哀、丧家人守夜、送葬等仪式,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缅怀之情。
3. 慰问亲属:葬礼结束后,朋友和亲人会前往家中慰问亲属,送上慰问礼物,并表达对逝者家庭的慰问与支持。
四、其他场合的礼仪除了宴会、婚礼和葬礼,中国礼仪还适用于许多其他的场合,包括商务会议、拜访他人、出席节日庆典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其他场合礼仪:1. 商务拜访:在商务拜访中,注意穿着得体,提前发送拜访通知,并带上合适的礼物表示诚意。
中国人礼仪规矩大全
中国人礼仪规矩大全
中国人的礼仪规矩是多种多样的,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中国人礼仪规矩:
1. 礼貌用语:例如在见面时,用“你好”、“您好”表示问候,道别时用“再见”、“拜拜”表示告别。
2. 尊敬长辈:中国人尊敬长辈是一种传统习俗。
当与长辈交谈时,要表示敬意和尊重,如称呼
长辈时要加“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称谓。
3. 礼节性问候:中国人在见面时经常会问候对方的身体和家庭状况,如“您身体好吗?”、“您
家人好吗?”等。
4. 餐桌礼仪:进餐时,中国人有一套独特的餐桌礼仪,如不可用筷子指着别人、不可打嗝大声
嚷叫等。
在吃饭前向长辈或老人敬酒也是中国人的传统礼仪。
5. 穿着规矩:在特殊场合或宴会中,中国人会穿正式的服装,如西装、礼服等。
而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一般会穿着得体,避免穿得过于暴露或不得体的服装。
6. 礼物赠送:中国人在生活中喜欢互送礼物,送礼时要注意礼品的选择和包装。
同时,打开礼
物后要表示感谢并表达喜爱。
7. 客人礼仪:中国人对客人有着特殊的礼节,如在客人到来时应主动招待客人,并设宴款待等。
8. 礼仪用语:中国人注重客套,常使用一些礼仪用语,如“请”、“谢谢”、“不客气”、“对不起”等。
9. 敬酒礼仪:在宴会或者公共场合,中国人常常以敬酒的方式表达敬意,喝酒时有一定的礼节,如敬酒时要互相碰杯、不可逾越长辈的杯子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饮食文化和社交礼仪在不同地区可能有所差异,以上列举的是一些常见
的礼仪规矩,并不能代表全部。
在与中国人交往时,应尊重当地的习俗和文化,并适应当地的
礼仪规范。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活动中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活动,传统的节目文化是民族文明的精华之一,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共同享受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会自然形成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具有巨大的精神影响力。
下面分享中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活动11、除夕——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习俗:吃团圆饭,祭祀,熬夜守岁。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
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
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习俗:春节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等为主;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家人吃团圆饭,一起看春节晚会。
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4、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习俗:起火烧饭、吃冷食禁烟火,只吃冷食。
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
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5、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习俗:扫墓、踏青。
春风拂煦清明节,踏青祭祖念先人。
清明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庭共同记忆,促进家庭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中国礼仪大全
中国礼仪大全礼仪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了人的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待人接物方式等方方面面。
在中国,一个人的礼仪修养被认为是其品德和文化素养的体现。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国礼仪的各个方面,从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到商务场合中的礼仪,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日常生活礼仪1.问候礼仪:在中国,问候是非常重要的,常见的问候方式包括握手、鞠躬、敬献茶水等。
在与长辈或客人交流时,鞠躬以示尊敬是必不可少的。
2.餐桌礼仪:中国餐桌礼仪非常独特,如使用筷子的技巧、宴会席上的座次安排、尊敬长辈的敬酒等,都需要学习和掌握。
3.礼貌用语:中国人非常重视礼貌用语,如道谢、请、对不起、不好意思等,这些用语的使用能够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4.穿着礼仪:适当的着装能够给别人带来一种尊重感,所以在不同场合中,选择合适的服装是很重要的。
二、商务场合礼仪1.商务会议礼仪:在商务会议上,准时到达、恭敬地与对方握手、合适的行为举止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礼貌和谦和的态度。
2.商务餐宴礼仪:商务场合中的餐宴是进行商业交流的重要环节。
要注意餐桌礼仪,如如何使用餐具、如何邀请对方敬酒等,这些细节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
3.商务信函礼仪:商务信函是商务交流中常用的沟通方式。
要注意文笔得体、用词准确,同时,要注意信函格式的规范以及行文的整齐美观。
4.商务谈判礼仪:商务谈判是商业合作中的重要环节。
在谈判过程中,要保持冷静、理性,并注意维护自己和对方的面子,以达成互利共赢的目标。
三、节日庆典礼仪1.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拜年、赏灯、放鞭炮等活动,要遵循传统习俗,尊重长辈,并向亲朋好友表达祝福。
2.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喝茶等。
在这一节日中,要注意与家人团聚,并尊重老人的意愿和安排。
3.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扫祖先的节日,要注意恭敬地祭拜祖先、整理墓地,并遵循清明节的习俗。
中国民俗礼仪大全
中国民俗礼仪大全中国素来是礼仪之邦,坐立行走都有一整套的规矩。
民谚云: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一个举止优雅,待人礼貌的人,不管在什么场合下,都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然而,随着时代的开展,个人观念的改变,导致很多人丧失了根本的礼仪常识。
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下中国民间民俗礼仪大全,希望通过中国礼仪文化的学习,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1.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
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
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
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收、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
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
随着社会的开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2.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
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
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
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3.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
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
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
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
子推便隐居山中。
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
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
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
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4.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那么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
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
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5.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中国古代的民间习俗和风俗习惯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民间习俗和风俗习惯有哪些知识点:中国古代的民间习俗和风俗习惯1.传统节日:中国古代民间习俗中,节日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都有其独特的习俗和风俗,如贴春联、赛龙舟、赏月等。
2.婚礼习俗:中国古代的婚礼习俗丰富多样,如纳采、问名、订婚、迎亲等。
其中,六礼是婚礼的主要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3.丧葬习俗:中国古代的丧葬习俗有着严格的礼仪规范,如守丧、出殡、下葬、守孝等。
其中,守丧是子女表达对逝去父母的一种哀思和尊重,出殡是送别逝者的仪式,下葬是安放逝者遗体的地方。
4.传统服饰:中国古代民间的服饰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地域特色。
如汉服、旗袍等。
不同的服饰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地位和民族。
5.饮食习俗:中国古代的饮食习俗多样,如满汉全席、八大碗等。
饮食习俗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食品的讲究和饮食习惯。
6.传统建筑:中国古代民间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如四合院、园林等。
这些建筑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和审美观念。
7.传统艺术:中国古代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如书法、绘画、戏曲、剪纸等。
这些艺术形式展示了古代人们的才华和创造力。
8.民间信仰:中国古代民间信仰种类繁多,如道教、佛教、儒家等。
民间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
9.社交礼仪:中国古代民间的社交礼仪有着严格的规范,如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等。
这些礼仪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10.传统习俗:中国古代民间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习俗,如过大年、闹元宵、庆祝生日等。
这些习俗代表着古代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以上仅为中国古代民间习俗和风俗习惯的部分知识点,还有许多其他的习俗和风俗未能一一列举。
这些知识点对于中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习题及方法:1.习题:请简述中国古代婚礼的六礼及其意义。
方法:回顾课本中关于婚礼习俗的相关内容,提取六礼的定义和意义,进行整理和归纳。
答案: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中国古代的社会习俗和礼仪规范
中国古代的社会习俗和礼仪规范中国古代是一个注重礼节和仪式的社会,社会习俗和礼仪规范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婚礼、葬礼、宴会等方面探讨中国古代社会习俗和礼仪规范。
一、婚礼习俗在古代中国,婚礼是人们生活中的一大盛事,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和规范。
婚礼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聘礼、迎亲和婚礼仪式。
在聘礼阶段,男方要派人送礼给女方家庭,表达求亲之意。
迎亲阶段男方要亲自带队前往女方家庭迎娶新娘,婚礼仪式是整个婚礼的主要环节,双方家族成员及亲友齐聚一堂,举办隆重而庄重的仪式,祈祝新人新婚快乐。
在婚礼中,新人需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
例如,新娘需穿戴婚纱,头上戴上鲜花,以示纯洁和美丽;新郎则需穿着传统的婚礼装束,显得庄重和大方。
此外,新人需向长辈行鞠躬礼,接受长辈的祝福。
婚礼上,亲友们还会为新人举行喜宴,一同分享新人的喜悦。
二、葬礼习俗古代中国人对待逝者的葬礼十分庄重,有一套独特的葬礼习俗。
葬礼通常分为告别仪式、入殓仪式、出殡仪式和安葬仪式。
在告别仪式中,亲友们会聚集在逝者家中,穿着素服,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入殓仪式上,家人会将逝者的遗体整理入棺材,并选定一位长者主持仪式。
出殡仪式是葬礼的一大环节,逝者的亲友们会前往殡仪馆为逝者送行,祈祷其安息。
最后,家人会将逝者安葬于墓地,并进行祭祀仪式以示哀思。
三、宴会礼仪在古代中国,举办宴会是表示尊重和感谢的一种方式,因此有一套严格的宴会礼仪。
宴会通常要设有主宾席,并按照身份高低有序安排座次。
主人负责招待客人,宾客则需遵循一定的礼节行为。
例如,宴会开始前,宾客需要行酒仪,即以金杯轻碰,互相祝福。
在就座后,宾客需等主人坐下后方可开餐,用餐时要注意吃相文雅,互相照顾。
在宴会上,主人还会赠送礼物给来宾,以示感谢和亲近。
宾客则要当场感谢,并在适当的时间回礼以示回报。
四、节日习俗中国古代有许多重要的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习俗和礼仪。
例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贴春联、张灯结彩以迎接新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与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与习俗中国传统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礼仪和习俗而闻名于世。
这些传统所凝聚的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一直被世代传承。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与习俗,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1. 婚礼习俗婚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仪式,其仪式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通常情况下,婚礼仪式会遵循一系列的传统习俗。
比如,新娘和新郎会穿着传统的婚纱和礼服,新郎还要行三跪九叩的敬拜礼,以表达对婚姻和家庭的尊重。
同时,宴席上的敬酒仪式也是婚礼中的重要环节,新婚夫妇要向长辈敬酒以示孝顺,并接受长辈的祝福。
2. 尊敬长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敬长辈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礼仪。
无论是在家庭还是社会中,老人都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
尊敬长辈的方式包括称呼礼貌以及孝顺行为。
比如,中国人会用"爸爸"、"妈妈"、"阿姨"、"叔叔"等称呼长辈,这种称呼方式凸显了尊敬之情。
同时,孝敬父母、尊重长辈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孝顺的表现可以是尽孝道、尽孝心,比如孩子们会帮助父母做家务、照顾患病的长辈等等。
3. 茶道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道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礼仪的追求。
茶道源远流长,被视为表达情感和与客人交流的一种方式。
倒茶时要面向客人,端茶时用两只手递给客人是尊重的示意。
此外,喝茶本身也有着一套独特的礼仪。
在茶道中,人们注重细节、追求和谐,并用茶道展示自己的优雅和品味。
4. 节日习俗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中独特的一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习俗和礼仪。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期间人们会贴春联、贴桃符、燃放烟花等来庆祝新年的到来。
清明节则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人们会为祖先祭拜,祭奠逝去的亲人,并且清理墓地以示尊重。
这些节日习俗不仅有助于承传中国传统文化,也成为人们纪念和缅怀祖先以及加强家庭纽带的重要方式。
中国各个民族礼仪习俗
1、蒙古族: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
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
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
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让坐时不得随便坐。
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是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
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捧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2、回族:在日常生活中,见面都要问安,穆斯林之间的问候,问者要说“色俩目尔来孔”,答者要说:“安色俩目”,也可简化为只说“色俩目”。
在宗教场合或晚辈见到长辈,在问“色俩目”的同时,还要右手平放胸前鞠躬。
客人来访,要先沏茶,还要端上瓜果点心或自制面点招待,而且所有家庭成员都要来与客人见面、问好。
若遇上老年客人,还要烧热炕请老人坐,并敬“五香茶”或“八宝茶”。
送客时,全家人都要一一与客人道别、祝福,对远客、贵客还要送出村庄或城镇才分手。
3、藏族:十分重视馈赠,凡遇喜庆,必互相送礼致贺。
哈达是必备的高贵礼物,多为丝织品,白色居多,也有淡黄色和浅蓝色的。
在相互交往中,必热情款待,送别亲友,常敬青稞酒,唱酒歌,把哈达挂在亲友的脖子上,然后相互亲切的碰额、亲脸,以示热情致意良好祝愿。
说话很讲礼节,用语分普通语、敬语和最敬语。
为尊重对方,一般都用敬语、最敬语,如有疏忽,则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4、维吾尔族:在路上遇到长者或朋友时,习惯把右手掌放在左胸上,身体前倾,并连说“牙克西姆斯孜”(您好);当行路人无处进餐或住宿时,只要说明来意,虽不相识,主人也会热情招待;走路让长者走在前面,谈话让长者先谈,如坐让长者坐上座,吃饭先端给长者;小辈在长者面前不喝酒、不吸烟;老人骑马出门,年轻人要为老人备鞍,扶老人上马,而且,卸鞍、饮马、喂马的事都由年轻人去做;家里来了客人,全家都出来欢迎,然后由女主人用盘子端来茶水、瓜果点心招待。
中国有哪些传统礼仪
中国有哪些传统礼仪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它的文化底蕴极为丰富。
在其中,传统的礼仪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生活,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之一。
在下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中国传统礼仪的内容。
一、表达敬意的礼仪在中国,表达敬意的礼仪非常多样化。
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向对方鞠躬。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向长辈、领导或是对方表示谢意时,都可以选择鞠躬。
此外,还有见面时的问候礼仪,如握手、双手合十、施礼等。
这些礼仪都能够温润人心,表达出我们对他人的尊重和敬意。
二、餐桌礼仪餐桌礼仪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宴会、餐会等场合,人们需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规矩,与人为善、和谐相处。
比如,要注意自己的放置,纠正刀叉的使用方式,使用餐巾等等。
在中式的餐桌礼仪中,对准次序和位置还有餐具用法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三、传统婚礼礼仪中国传统的婚礼礼仪与时俱进,在祖宗遗风的延续与发展中不断吸取新鲜血液。
在婚礼中,新郎新娘需要注意着装和仪态,将自己变得更加美好。
仪式上,新郎需手捧花束迎接新娘,两人合掌拜天地和父母,交换婚戒,新娘需入门拜见婆婆等等,这都是中国传统婚礼礼仪中的一部分。
四、节日礼仪中国的节日非常多且各具特色,同时也拥有独特的礼仪,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比如,中秋节的月饼、春节的红包、端午节的粽子等等,这些节日内的礼仪都与传统习俗和意义息息相关,为节日增添了更多的文化魅力。
五、习俗礼仪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不同地域的人们拥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和礼仪。
譬如,南方的丧葬仪式中有辞让、随礼、挂挽等传统礼仪;北方的婚礼仪式中讲究“三七之礼”;长江流域地区则有青年男女在春天相互赠送五彩的“追儿”(指手绢)等。
上述内容只是中国传统礼仪的冰山一角。
无论是在家庭、社交、还是公共场所,中国特有的礼仪文化,都能在我们的日常交往中得到体现。
它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我们构建了尊老爱幼、尊重他人、和谐相处的社会风尚。
古代中国的习俗礼仪
古代中国的习俗礼仪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礼仪。
这些习俗礼仪涉及到生死离别、婚嫁纳采、新春祈福、节日庆典等方面,无不体现着中国人民对于生命、情感和文化传承的崇敬和重视。
一、生死离别的习俗礼仪中国人对于生老病死的态度一直是尊重和敬畏的,因此对于死者和亲人的丧礼习俗也非常讲究。
在古代,人们认为生者与死者都应该有一种仪式感。
当亲友离世时,中国人会按照规定用木棺盖住死者的身体,白色帛衣蒙面,头上要系上黄绸绳子,这是为了防止鬼神侵犯。
此外,还要烧香送别,拜祭先人。
在葬礼上,人们都会在棺材旁边燃放纸钱和爆竹,以辟邪驱鬼。
家属会在棺材和墓地前磕头三跪九叩,望先人早日超生。
二、婚嫁纳采的习俗礼仪婚礼在人生中至关重要,每个地方的习俗也不尽相同。
在传统婚礼中,中国的女方需要先将自己收拾干净,并坐在正房里,等待男方前来“拜见”自己及家人。
这称作“门第一拜”。
接着,男方则需要赠送聘礼以表达自己对女方和家庭的诚意,以及表达对婚姻的认可。
然后双方进行“过河拆桥”的谈判,约定各项婚礼细节、仪式,确定婚期。
在婚礼上,除了新人喜庆的服饰和礼品,还有一些细节也非常讲究。
例如,在宴会上敬酒,新人需要先敬长辈,再敬晚辈,并按照规定先后顺序敬酒,以表示尊敬和家族传统。
三、新春祈福的习俗礼仪中国人历来非常讲究春节,因为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盛大、最热闹的节日。
在春节来临前,准备各种物品是必不可少的,如年画、福字和大红灯笼等。
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在门上陈列寓意吉祥的物品,祈求新年平安、快乐和幸福。
此外,还会进一步加强家族成员之间的归属感和亲情。
四、节日庆典的习俗礼仪中国有着很多传统的节日,例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等。
每个节日都有许多的习俗和礼仪。
例如,在端午节,人们会吃粽子,并用红线穿插粽子以防恶鬼附身。
在中秋节,人们会赏月,家中会备上各种点心和水果以敬祖先、招待客人。
总之,中国的习俗礼仪在传统文化和国情背景下得以发展和继承,它们在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和不可或缺的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习俗礼仪
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那么你们知道中国传统习俗的礼仪是什么吗?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准备的中国传统习俗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中国传统习俗礼仪
行走之礼
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
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
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
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
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
这样既表示对尊者
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见面之礼
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
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
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上行拱手礼。
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
如果
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
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
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
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
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
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
社会对至尊者还
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
现今
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
在当今
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入坐之礼
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
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
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
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
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
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
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
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
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
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
“虚坐尽后”。
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饮食之礼
饮食礼仪在中国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
迎宾的
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
宴饮之
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
宴席上饮酒有许多
礼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
所谓:“与人同饮,莫先起觞”。
客人如果要表达对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谢意,也可在宴
饮的中间举杯向主人敬酒。
在进食过程中,同样先有主人执筷劝食,客人方可动筷。
所谓:“与人共食,慎莫先尝”。
古代还有一列进
食规则,如“当食不叹”、“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投骨
于狗”等,主客相互敬重,营造和谐进食、文明进食的良好氛围。
小贴士
奉茶之道
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一民俗。
古代的齐世祖、陆纳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
唐朝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
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唐
宋时期,众多的文人雅士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中歌
颂描写过茶叶。
最基本的奉茶之道,就是人客来访马上奉茶。
奉茶前应先请教客人的喜好。
俗话说:酒满茶半。
奉茶时应注重:茶不要太满,以八
分满为宜。
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
同时有两位以
上的访客时,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配合茶盘端出,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