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竞赛试卷(附答案)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竞赛试卷(附答案)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竞赛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1.小红穿上旱冰鞋向右用力推墙,会被墙向左推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先对墙施加了推力,然后墙再对人施加推力B.墙对人的推力大于人对墙的推力C.人对墙的推力与墙对人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D.人对墙的推力与墙对人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2.2.体积相同的三个小球分别放入同种液体中。

所处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B.小球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C.小球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D.小球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3.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两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

现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容器中剩余液体的质量相等,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化量Δp甲、Δp乙的关系是A.Δp甲一定小于Δp乙B.Δp甲可能等于Δp乙C.Δp甲一定大于Δp乙D.Δp甲可能大于Δp乙4.下列是发生在我们身边常见的物理现象,其中解释正确的是()A.推课桌时课桌会运动,而不用力推就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放在水平讲台上的书处于静止状态,因为它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抛出的篮球在空气中沿曲线飞行,是因为它受到重力和抛力的共同作用D.竖直上抛的足球飞行到最高处时,若所有力突然消失,足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5.在物理教学研讨会上,王老师用自制教具演示了如下实验:将一只去盖、去底的饮料瓶的瓶口朝下,把乒乓球(直径略大于瓶口直径)放入瓶内并注水,看到有少量水从瓶口流出,此时乒乓球静止(如图).然后用手堵住瓶口,一会儿乒乓球浮起来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乒乓球静止时没有受到浮力作用B.图中乒乓球静止时受到的支持力与受到的重力平衡C.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受到的重力D.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始终不变6.我国最新研制的“复兴号”列车,实验的最高时速超过400km/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它和普通列车相比,动能一定大B.路旁的树相对于高速行驶的列车是运动的C.列车高速驶过时,飘落在车旁的树叶被卷入车底D.列车匀速行驶时,同车厢的乘客看到竖直向上跳起的人落回原处7.如图所示,小王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他将物体M放在水平桌面上,两边用细线通过滑轮与吊盘相连.若在左盘中放重为G的砝码,右盘中放重为2G 的砝码时,物体M能以速度v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左、右盘中的砝码不变,要让物体M能在水平桌面上以2v的速度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应在左盘中再加上砝码,所加砝码的重为(吊盘重、滑轮与细线间和滑轮与轴间摩擦不计)A.G B.2G C.3G D.4G8.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光的色散B.钢笔移位C.小孔成像D.水中倒影9.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顶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乘客一定是运动的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户是向上运动的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10.下列关于质量和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量筒做得细而高,这主要是因为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

2.XXX同学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其中最合理的猜想是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3.铁路工人在检查火车的车轮和支撑的弹簧是否有异常情况时,常用锤子轻轻地敲火车的车轮和弹簧,从听到的声音判断是否出现故障,这主要根据声音的音调。

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便可见天上有一轮红日,但其周围的景象是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闪烁。

5.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图2中的形状。

6.XXX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在8cm到16cm之间。

7.若水中的潜水员能看到岸上的人,则他看到的人其实是折射后的岸上的人。

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为了便于准确地读数,量筒做得细而高,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

2.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是最合理的猜想。

3.铁路工人通过敲击火车的车轮和弹簧,从听到的声音判断是否出现故障,主要根据声音的音调。

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周围是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闪烁,但天上有一轮红日。

5.图2中的镜面能产生把光线反向射回的效果。

6.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3所示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在8cm到16cm之间。

7.若水中的潜水员能看到岸上的人,则他看到的人其实是折射后的岸上的人。

一、改错题A。

变矮了的人的实像人变矮了,实际上是身高缩短了,这时候人的实像会变小,但是文章中写成“人的实像会变矮”,这是错误的表述。

改正后:人变矮了,实际上是身高缩短了,这时候人的实像会变小。

B。

变高了的人的实像人变高了,实际上是身高增加了,这时候人的实像会变大,但是文章中写成“人的实像会变高”,这是错误的表述。

改正后:人变高了,实际上是身高增加了,这时候人的实像会变大。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试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将答案填入上面的表格中)1.有一种说法叫做“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齐着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了―层均匀分布的小水珠。

关于出现小水珠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是水的蒸发现象B .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 .是水分子的扩散现象D .是缸有裂缝,水渗了出来2.王勇同学在宾馆饭店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

王勇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

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试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

王勇同学根据探究试验的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猜想是( )A .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B .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C .自动门本身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D .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产生一种压力传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度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 ;当蜡焰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 时,烛焰所成的像( ) A .只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 .只可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 .只可能是正立放大的像D .倒立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都可能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便可见天上有一轮红日,但其周围的景象是( ) A .一片天蓝色,万里晴空B .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闪烁C .一片明亮,无法看到星星D .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全不闪烁5.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

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钱“反向射回”。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一、 选择(1-7为单项选择,8-10为多项选择,错选、不选得0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 每题3分。

共30分)11、将绿色植物种植在盖有绿色玻璃的温室中,植物将A 、更加翠绿B 、颜色变浅C 、正常生长D 、植物将枯萎2、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取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普通锅却看不到这样的现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以下,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重新沸腾B. 熄火后,锅内温度仍高于100℃,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C. 熄火后,锅内温度仍高于100℃,冷却后锅内气压比原来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为一个大气压,所以重新沸D. 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浇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3、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A .装饰、美观 B 、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 .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 D 、提高声音的音调4、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时间应是A .21:03B .21:15C .20:15D .21:055、医生给同学检查耳道时头上戴着一个镜子,你认为这个镜子会是: A 、凹面镜、会聚光线、照亮耳朵 B 、凹面镜、成缩小的像1 2 3 4 5 6 7 8 9 10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装―――――-―――――――订――――――――――――线――――――-――――――――C、凸面镜、会聚光线、照亮耳朵D、三棱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6、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把室外冰冻的一些冻梨拿到屋子里,浸泡在冷水盆中,则可能出的现象是A. 盆中有一部分水结冰,梨的温度升高B.盆中有一部分水结成冰,梨的温度不变C.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降低D. 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不变7、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的是正常画面,但若有一只小虫正好飞落在凸透镜上,此时画面的影响为A.几乎没有影响B.画面上有只小虫C. 画面上有只小虫,但不清楚D.画面变得模糊8、在凸透镜前有一物体,当它沿主轴向透镜方向移动20厘米,则它对应的像却远离透镜移动30厘米,那么物体移动的范围可能是A.在透镜1倍焦距内移动B.在透镜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移动C.在透镜2倍焦距之外移动D.从透镜2倍焦距之外,向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移动9、某同学认真阅读了课本中的熔点表以后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 熔点表中所有物质都是晶体B.熔点表中各物质的凝固点等于其熔点C. 熔点低于0 ℃的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或气态D.铝的熔点为660 ℃,温度为660 ℃的铝应为液态10、王有同学想制作一个平行光源,班里的同学提出了以下的做法,你认为可行的是A.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B.选用凹透镜把灯泡放在焦点上C.选用凸面镜并把灯泡放在离凸透镜的焦点比较近的地方D.选用凹面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二、填空(每空1分共16分)1、一个人面向北方站在太阳光下,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左侧,则此时是当天的(选填“上午”、“下午”或“中午”);有一个人夜晚站在路灯下,他的影子在他身后,当他向前走动时,他的影子将(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图1八年级上册物理竞赛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寄语:八年级的同学们,希望你在今天的竞赛中能取得好的成绩,细心哟!祝你好运!1、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从第46届世乒赛开始,乒乓球比赛项目中,使用的乒乓球都改用“大球”,这里说的“大球”是把原来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 )A. 2μmB. 2mmC. 2cmD. 2dm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3、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会听到响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响声的变化比较明显的是 ( ) A .声音越来越大 B .声音越来越小 C .音调逐渐升高 D .音调逐渐降低4、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

从物理学角度看: ( )A .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B .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C .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D .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5、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 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 ( ) A 、是凸透镜,焦距为20cm B 、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 C 、是凹透镜,焦距为20cm D 、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6、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 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1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 位置时,站在S 点对面一侧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 点;如果水面升至b 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 点,则 ( )A .P 点在S 点的上方,Q 点在S 点的上方B .P 点在S 点的下方,Q 点在S 点的下方C .P 点在S 点的下方,Q 点在S 点的上方D .P 点在S 点的上方,Q 点在S 点的下方7、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八上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八上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八上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在物理学的世界里,竞赛试题往往能够激发学生们对物理知识的热情和探索欲望。

以下是一份精心设计的八年级物理竞赛试题及其答案,旨在测试学生们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试题一:光的折射现象在清澈的湖水中,我们可以看到湖底的石头。

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到水面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请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案: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试题二:杠杆原理的应用小明使用一个杠杆来抬起一块石头。

杠杆的一端是支点,另一端是阻力点,小明施加力的点是动力点。

如果石头的重量是200N,小明施加的力是50N,杠杆的阻力臂是1m,那么动力臂的长度是多少?答案: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即50N * 动力臂 = 200N * 1m,解得动力臂长度为4m。

试题三: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在一个电路中,有两个电阻R1和R2。

如果R1和R2串联,总电阻R总是多少?如果R1和R2并联,总电阻R总又是多少?答案:当R1和R2串联时,总电阻R总等于R1和R2的和,即R总 = R1 + R2。

当R1和R2并联时,总电阻R总等于1/R1 + 1/R2的倒数,即1/R总 = 1/R1 + 1/R2。

试题四:速度和加速度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突然以5m/s²的加速度减速。

请问,汽车在减速后5秒内行驶的距离是多少?答案:首先计算汽车减速到停止所需的时间t,由公式v = u + at得,0 = 20m/s - 5m/s² * t,解得t = 4秒。

因为汽车在5秒内已经停止,所以行驶的距离等于4秒内行驶的距离。

根据公式s = ut +0.5at²,代入数值得s = 20m/s * 4s + 0.5 * (-5m/s²) * (4s)²= 40m。

试题五:浮力的计算一个木块的密度为0.6g/cm³,体积为100cm³,当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答案:首先计算木块的质量m,由密度ρ和体积V得m = ρV =0.6g/cm³ * 100cm³ = 60g。

八年级物理上册竞赛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竞赛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竞赛试题亲爱的同学们,一转眼半学期已经过去。

逝去的是光阴,播下的是辛勤,收获的是喜悦。

这份试卷将带你走进知识的乐园,请尽情采摘自己的甜蜜果实吧!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如图所示,把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

(均选填“音调”、“响度”、“音色”)2、仲秋的夜晚,皓月当空,繁星点点。

我们漫步在林荫小道上,微风和煦,传来阵阵树叶的沙沙声。

月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大地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好像在大地上撒了一地碎银……在这美好的夜晚,你可曾想到:⑴树叶的沙沙声是由于树叶的产生的,这个声音是通过传来的。

⑵大地上的圆形光斑实际上是月亮的(填“实像”或“虚像”),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上称作。

3、小明同学用蓝色墨水笔在白纸上写了一个大字,他在只有红色灯光的暗室里,看到的纸是色,看到的字是色。

4、光在直空中的速度是千米/秒,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

5、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性质制成的。

6、影响蒸发的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越高,越大,表面上的流动越快,液体蒸发的就越快。

7、干冰“人工降雨”:干冰进入云层成气体,从周围吸收大量热量,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高空水蒸气成小冰粒。

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成雨滴落到地面上。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8、下列物体哪一个属于光源()A.地上的雪 B.月亮 C、通电的探照灯 D.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9、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张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60º乒乓球沙发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11、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 A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B .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C .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D .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 12、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历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下面的( )A .声音在墙壁中的传播B .声音的反射C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D .利用声音的折射现象13、池中水的深度是3m ,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X105km ,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A. 3mB.6mC.7.6X105km D.3.8X105km 14、下面的图中,哪一幅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 )15、玲玲在书房里记单词,妈妈在客厅里看电视剧,为了不受电视声音的影响,玲玲采用下列办法中较为合适的是( )A .把电视关掉B .减小电视音量C .打开书房的收音机D .打开书房和客厅的门窗16、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两次载入航天飞行。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八年级上):压强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八年级上):压强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八年级上):压强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下列哪个物理量用来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A.力B.压力C.压强D.重力2.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A.越大B.越小C.不变D.无法确定3.下列哪个现象可以用大气压来解释?A.水往低处流B.钢笔吸墨水C.磁铁吸引铁钉D.苹果落地4.下列哪个因素会影响液体内部的压强?A.液体的密度B.液体的体积C.液体的形状D.液体的颜色5.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只有液体才有浮力B.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C.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D.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大气压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大。

()3.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5.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压强的定义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______。

2.大气压是由于空气具有______和能够流动的性质而产生的。

3.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______。

5.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简述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2.简述大气压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3.简述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4.简述浮力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5.简述气体的压强与温度和体积的关系。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一块面积为0.5平方米的水平桌面受到100牛的力,求桌面受到的压强。

2.一个质量为100克的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0.98牛,求物体在空气中的浮力。

3.一个体积为1立方米的空气,在温度为0摄氏度时的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求在温度为100摄氏度时的压强。

2022年八年级上册物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2年八年级上册物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竞赛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寄语:八年级旳同窗们,但愿你在今天旳竞赛中能获得好旳成绩,细心哟!祝你好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从第46届世乒赛开始,乒乓球比赛项目中,使用旳乒乓球都改用“大球”,这里说旳“大球”是把本来乒乓球旳直径增长了()A. 2μmB. 2mmC. 2cmD. 2dm2、有关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旳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旳“高”是指声音旳音调高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由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发出较强声音旳喇叭能使它前面旳烛焰“跳舞”,阐明声音具有能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辨别出所用乐器,是运用了声音旳音色不同3、向保温瓶里灌开水旳过程中会听到响声,随着瓶内水位旳升高,响声旳变化比较明显旳是()A.声音越来越大 B.声音越来越小C.音调逐渐升高 D.音调逐渐减少4、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

从物理学角度看: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旳光进入人旳眼睛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旳眼睛C.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旳眼睛,而黑字不反光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旳本领强5、某同窗在做透镜成像旳实验时,将一支点燃旳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旳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旳像移动速度不小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A、是凸透镜,焦距为20cmB、是凸透镜,焦距也许为15cmC、是凹透镜,焦距为20cmD、是凹透镜,焦距也许为15cm图16、某校新建成一种喷水池,在池底旳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旳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 点形成一种亮斑,如图1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 位置时,站在S 点对面一侧池旁旳人看到亮斑旳位置在P 点;如果水面升至b 位置时,人看到亮斑旳位置在Q 点,则 ( )A .P 点在S 点旳上方,Q 点在S 点旳上方B .P 点在S 点旳下方,Q 点在S 点旳下方C .P 点在S 点旳下方,Q 点在S 点旳上方D .P 点在S 点旳上方,Q 点在S 点旳下方 7、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旳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八年级上册物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图1 八年级上册物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寄语:八年级的同学们,希望你在今天的竞赛中能取得好的成绩,细心哟!祝你好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从第46届世乒赛开始,乒乓球比赛项目中,使用的乒乓球都改用“大球”,这里说的“大球”是把原来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 )A. 2μmB. 2mmC. 2cmD. 2dm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3、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会听到响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响声的变化比较明显的是 ( )A .声音越来越大B .声音越来越小C .音调逐渐升高D .音调逐渐降低4、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

从物理学角度看: ( )A .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B .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C .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D .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5、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 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 ( )A 、是凸透镜,焦距为20cmB 、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C 、是凹透镜,焦距为20cmD 、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6、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 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1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 位置时,站在S 点对面一侧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 点;如果水面升至b 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 点,则 ( )A .P 点在S 点的上方,Q 点在S 点的上方B .P 点在S 点的下方,Q 点在S 点的下方C .P 点在S 点的下方,Q 点在S 点的上方D .P 点在S 点的上方,Q 点在S 点的下方7、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8上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8上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物料节约类无形效益描述一、引言物料节约是指通过合理的资源利用和管理,减少物料消耗,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物料节约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还可以带来一系列的无形效益。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物料节约类无形效益的描述。

二、环境保护效益物料节约可以减少资源的开采和消耗,从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具体而言,物料节约可以带来以下环境保护效益: 1. 减少能源消耗:物料节约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减少对化石燃料等有限能源的依赖,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化。

2. 减少水资源消耗:物料节约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减少水资源的开采和消耗,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减少土壤污染:物料节约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对土壤的污染,保护土壤的生态功能和农田的可持续利用。

三、经济效益物料节约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而言,物料节约可以带来以下经济效益: 1. 降低原材料成本:物料节约可以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2. 减少废品损失:物料节约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品损失,降低废品处理和处置的成本,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3. 提高生产效率:物料节约可以优化生产过程,减少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四、社会效益物料节约还可以带来一系列的社会效益,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具体而言,物料节约可以带来以下社会效益: 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物料节约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保护生态环境:物料节约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类居住环境。

3. 增加就业机会:物料节约可以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五、企业形象效益物料节约还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力。

具体而言,物料节约可以带来以下企业形象效益: 1. 绿色品牌形象:物料节约可以使企业的产品更加环保和可持续,提升企业的绿色品牌形象,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八年级物理上竞赛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竞赛试题(含答案)

- 1 - (图3) 八年级物理竞赛试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计30分) 1.北京奥运场馆射击馆进行了全方位隔声设计。

据悉,射击馆设备间的楼板采用浮筑楼板,防止固体声的传播;设备间墙体采用双面双层钢龙骨石膏板隔墙,内填空腔和吸声材料,能够隔绝噪声达到53分贝;设备间的门窗均采用隔声门和隔声窗。

即使屋外下大雨,观众在室内也听不到。

这种隔声设计采用的方法是:( ) A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以上三种方法都用到了 2.自行车尾灯的设计非常巧妙,它虽然不能发光却能让后面的汽车司机清清楚楚的看到,因为它能把各个方向的光线按原路反射回去,这样,后面的司机就可以看到前面自行车反射汽车发出的光,避免了追尾事故的发生。

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图中自行车尾灯的结构表示正确的是:( )3. 小名游览一座古寺时发现里面有一个变音钟,随着钟下燃烧的香火越旺,敲出的声音越高亢。

分析原因的可能是 ( ) A . 香火使钟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传声效果越来越好 B . 任何物体温度升高时,振动发出的声音音调都会变高 C . 香火使振动的振幅加大,使声音响度变大 D . 香火使钟的温度升高。

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钟振动频率改变 4.如图3所示,房间内一墙角处相临两墙面挂了两个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在该墙角紧靠镜面处放有一个脸盆,盆内有水。

某同学通过镜面和水面最多能看到自己像的个数为( ) A .3个 B .6个 C .9个 D .无穷 5.一次抓“瞎”游戏时,被蒙住眼睛的小刚偶尔摸到一块镜子,他偷偷摘下面罩,通过镜子看到小张的眼睛,然后迅速戴好面罩,转身摸到小张,但小张却说他作弊。

请你判断小张是否能看到小刚摘掉面罩:( ) A .能看到,因为光路具有可逆性 B .能看到,因为小张眼睛反射的光进入小刚的眼睛中 C .不能看到,这是小刚猜的 D .不能看到,小刚摘面罩时,背对小张 6.“……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空气可以传声 B .锣鼓声响度很小C .观察者离声源很远D .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7.蝴蝶每秒钟振翅5-6次,蜜蜂每秒钟振翅300-400次。

#八学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八学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比赛试题( 201102)班别座号姓名评分一、选择题(每题3 分,共 30 分)1.量筒做得细而高(图 1 所示),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这主假如因为( )A .实验中,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B .细高的量筒能够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添稳度C .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对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正确地读数D .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许多,筒壁所受压强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此不便读数 (图 1)2.王勇同学在旅馆饭馆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凑近时, 门会实现自动开闭。

王勇同学对此产生了浓重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怎样实现自动控制的。

为此他频频做了几次试验:当他轻轻地凑近自动门时,门自动翻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翻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翻开。

王勇同学依据研究试验的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 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此中最合理的猜想是()A .自动门 “听 ”到来者的声音时,经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B .自动门探测到凑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经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C .自动门自己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凑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D .凑近门的物体经过空气能产生一种压力传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 3.铁路工人在检查火车的车轮和支撑的弹簧能否有异样状况时,常用锤子轻轻地敲火车的车轮和弹簧,从听到的声音判断能否出现故障,这主要依据()A .声音的音调B .声音的响度C .声音的音色D .声音的动听程度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仰头即可见天上有一轮红日,但其四周的情景是()A .一片天蓝色,万里晴空B .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闪耀C .一片光亮,没法看到星星D .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全不闪耀5.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奇妙。

当后边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钱“反向射回 ”。

图 2 是尾灯的剖面表示图, 此顶用于反光的镜面拥有不一样的形状。

初二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二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二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A. 3×10^5 km/sB. 3×10^8 m/sC. 3×10^7 km/sD. 3×10^6 m/s2. 以下哪个不是力的作用效果?A.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 改变物体的形状C. 改变物体的质量D. 改变物体的体积3.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将保持什么状态?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变速直线运动D. 曲线运动4.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重力是多少?A. 20NB. 4NC. 19.6ND. 2N5.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A. 彩虹B. 透镜成像C. 影子D. 光在水中传播速度变慢6.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A. 电流大小B. 导体电阻C. 通电时间D. 所有以上因素7. 以下哪个设备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A. 电动机B. 发电机C. 变压器D. 电容器8. 以下哪个现象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A. 光的折射B. 光的散射C. 平面镜成像D. 透镜成像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温度单位?A. 摄氏度B. 华氏度C. 开尔文D. 所有以上都是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功率单位?A. 瓦特B. 焦耳C. 牛顿D. 米/秒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

12.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____有关。

13. 电流的单位是____。

14. 电压的单位是____。

15. 欧姆定律的公式是____。

16. 物体的浮沉条件是____。

17. 电能的单位是____。

18. 物体的热膨胀系数与物体的____有关。

19. 物体的机械能包括____和____。

20.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21. 简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22. 什么是能量守恒定律?请举例说明。

物理竞赛初二试题及答案

物理竞赛初二试题及答案

物理竞赛初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5 km/sB. 3×10^8 m/sC. 3×10^6 m/sD. 3×10^7 m/s2. 物体的惯性与其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B. 惯性与物体的形状无关C. 惯性与物体的颜色有关D. 惯性与物体的温度有关3.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A. 地球绕太阳公转B. 钟摆来回摆动C. 植物的生长D.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4.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A. 静止状态B.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旋转状态D. 任意运动状态5. 以下哪种力属于非接触力?A. 摩擦力B. 重力C. 支持力D. 磁力6.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m/s²,那么在第3秒内物体的位移是:A. 6mB. 8mC. 10mD. 12m7.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A. 彩虹B. 透镜成像C. 影子D. 光的反射8. 以下哪种物质的密度不是1g/cm³?A. 水B. 酒精C. 铁D. 空气9.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由于大气压力造成的?A. 吸管吸饮料B. 马德堡半球实验C. 飞机升空D. 潜水艇下潜10. 以下哪种物质的熔点最高?A. 冰B. 铜C. 铁D. 金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表示______的单位,1光年等于______米。

2.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______。

3.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______,其中F代表______,m代表______,a代表______。

4.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______米/秒。

5.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电压的单位是______,电阻的单位是______。

6. 一个物体的重力为10N,其质量大约是______千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试题2011-12-8题号12345678910选项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将答案填入上面的表格中)1.有一种说法叫做“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齐着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了―层均匀分布的小水珠。

关于出现小水珠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水的蒸发现象B.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是水分子的扩散现象D.是缸有裂缝,水渗了出来2.王勇同学在宾馆饭店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

王勇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

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试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

王勇同学根据探究试验的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猜想是()A.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B.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C.自动门本身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D.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产生一种压力传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度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当蜡焰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时,烛焰所成的像()A.只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只可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只可能是正立放大的像D.倒立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都可能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便可见天上有一轮红日,但其周围的景象是()A.一片天蓝色,万里晴空B.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闪烁C.一片明亮,无法看到星星D.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全不闪烁5.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

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钱“反向射回”。

图1是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

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6.小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2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8cmB.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C.一定在8cm到16cm之间D.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7.若水中的潜水员能看到岸上的人,则他看到的人其实是()A.变矮了的人的实像B.变高了的人的实像C.变矮了的人的虚像D.变高了的人的虚像8.坐在岸边的小明同学看到河对岸的修桥工地上有工人用手上下挥动铁锤,每隔ls敲打钢轨一次。

当铁锤碰到钢轨时,小明刚好听到敲击声,而工人停止敲打以后,小明又听到了两次敲击声。

如果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则河的宽度大约是()A.680mB.510mC.340mD.170m9.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B、物体经小孔成的像是正立的、缩小的实像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D、图3中空气泡对入射的平行光线具有发散作用10.开启电风扇,对着一盆0℃水的水面吹风,过了一段时间()A.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降到0℃以下B.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仍为0℃C.水不会结冰.温度也保持0℃不变D.水不会结冰,但温度要下降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1.人站在两座相对的山峰之间的山谷中大喊一声,2s后听到第一次回音,再过2s听到第二次回音,则两座山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

12.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了爆炸的火光。

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的错误:(1);(2)。

13.如图4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

用小锤轻敲玻璃瓶,如果能分别发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___________。

(图4)(图5)(图6)14.如图5所示为潜望镜工作原理图。

若现有一军舰位于S点处,则潜水艇中的人通过潜望镜看到军舰的像在图中的______点处。

15.图6为色光三基色的示意图。

图中区域1应标色,区域2应标色。

16.如图8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当把烛焰放在距该凸透镜25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如果此时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17.据传有一夏天洋人宴请林则徐,其中一道点心为冰淇淋,因其上方白气不断,林则徐以为必烫故以嘴吹之,谁知入口却冷,洋人笑以为柄;林则徐声色不动,过几日,回宴洋人,其中一道热汤刚刚煮沸,浮有厚油,无一丝白气冒出,林则徐热情请之,洋人一口吞下一匙,顿时龇牙咧嘴,哈哈有声,不停乱弹,出尽洋相。

试分析那冷冷的冰淇淋上方的白气是由于形成的;而滚滚的热汤反而无白气,是由于;根据生活经验,浮有厚油的沸汤比普通开水还要烫,其原因是:18.小峰身高1.70m,眼睛距头顶8c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照镜子。

如果他想从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里看到自己的脚,这面镜子的底边离地面的高度不应超过_________。

19.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将它放入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96℃,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读数6℃。

现将该温度计挂在房间的墙上,观察它在一天内读数的变化,最高读数为33℃,最低温度为15℃,则这一天内房间里的最高温度比最低温度高出。

三、作图与简答题(共20分)20.(1)(3分)如图10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障碍物ABCD,较大的平面镜MN在某一高度上水平放置,试用作图法画出眼睛位于O点从平面镜中所能看到的障碍物后方地面的范围(所能看到的范围是图中的)。

(2)(6分)实验中有时需要将一束粗平行光变成细(图10)平行光,这可以利用两块透镜的组合来解决。

请在图11的两个方框中各画出一种组合方式(凸透镜用符号“”表示,凹透镜用符号“”表示,要在图中画清光束粗细的变化),并分别写出两块透镜间的距离s跟两块透镜的焦距f1、f2的关系。

甲乙(图11)s1=s2=21.(3分)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柱,其横截面如图12所示,应该沿哪个方向(“a方向”或“b方向”)观察才能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读数。

为什么?(图12)22.(4分)有一种“傻瓜”相机,这种相机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拍摄时,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不需要根据景物的远近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不需要调焦),在底片上的像(底片上成的像是像)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

小柯的相机说明书上注明“拍摄时,景物要在3m以外”。

下表是这架相机物距u和像距v的变化情况(相机镜头的焦距f=35mm。

)根据表中数据,简单分析为什么拍摄时不需要调焦?u(m)0.10.51.01.52.02.53.03.54.04.55.05.56.0v(mm)53.8537.9536.2735.8435.6235.5035.4135.3535.3135.2735.2535.2235.203.(4分)在炎热的夏天,向晒得发烫的地面上洒一些水,有时会感到凉爽,有时却感到更热了,这是为什么?请用你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四、综合解答题(共18分)24.(10分)某校同学在学习了眼睛后,想通过实验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

他们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用薄膜充入水后制成的水凸透镜(与注射器相连,注射器里有少量水)、光屏等。

水凸透镜的厚薄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其装置如图13所示。

(图13)(1)(2分)在此实验装置中,相当于人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人眼球中视网膜。

(2)(4分)当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要在视网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晶状体会变得更凸、还是较扁?请你用此实验装置进行探究,要求写出实验过程。

(3)(4分)请你说出近视眼的成因;并用此实验装置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过程。

25.(8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吴洋同学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

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甲),看到手指的像;再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乙),看到房屋的像。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甲乙丙(2)他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有关。

于是,他在如图丙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物体到光屏上像到光屏上凸透镜的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cm/cm3.00光屏上没有像5.00光屏上没有像12.0060.00放大20.0020.00等大25.0016.67缩小30.0015.00缩小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3)吴洋所在班级照毕业像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摄影师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还应(选填“增加”、“缩短”或“不改变”)照相机的暗箱长度,才会在取景框内得到清晰满意的画面。

八年级物理竞赛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5:BCDDB6-10:BDAD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1.1020m12.(1)太空中不能听到声音(2)若能听到,也应先看到光,再听到声音13.丁、甲、乙、丙14.B15.绿白16.倒立缩小靠近17.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滚滚的热汤不能使空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油膜阻碍了沸汤的蒸发,其温度比普通开水的温度要高18.0.81m或81cm19.20℃三、作图与简答题(共20分)20.(1)作图略。

(2)作图略,s1=f1+f2,s2=f1-f221.应沿a方向观察。

因为沿a方向观察时,观察面是圆弧形,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使我们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虚像。

22.倒立、缩小的实答:从上表中像距v的差值可知,当物距u>3m时,像距v的变化非常微小,像的位置几乎不变,人眼观察不出像的清晰度的变化,基本上认为清晰,因此拍摄时不需要调焦。

23.在炎热的夏天,向晒得发烫的地面上洒一些水,水蒸发得很快,水蒸发时要吸热,地面的温度会降低一些,如果此时有风,湿度增大的空气很快被吹跑了,就不会影响人体汗液的蒸发,再加上地面温度的降低,人就会感到凉爽。

但是如果没有风,湿度增大的空气包围着人体,人的汗液蒸发就大大受阻,尽管地面温度低了,但人反倒感觉闷热。

四、综合解答题(共18分)24.(1)水凸透镜光屏(2)更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