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16春《古代汉语(1)》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1)19春在线作业1-0002

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1)19春在线作业1-000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中“殆”的文义是A.危险B.懈怠C.疑惑D.厌倦第1题正确答案:C2.“夫人将启之。
”中“之”的词性和意义或用法是A.语气词,表停顿B.代词,代共叔段C.代词,代门D.助词,指门第2题正确答案:B3.下列句子中,没有宾语前置情况的是A.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B.吾道一以贯之C.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D.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第3题正确答案:A4.“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
”中“厉”的文中义是A.病,使……困苦B.对……暴戾C.对……鼓励D.使……严肃第4题正确答案:A5.许慎的“六书”中,属于用字法的是()A.象形B.指事C.形声D.转注第5题正确答案:D6.“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中“贰”的文中义是A.两属B.两个C.二十D.第二次第6题正确答案:A7.“老夫病足,曾不能疾走”中“走”的文中义是()A.离开B.跑C.慢走D.散步第7题正确答案:B8.“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中存在的特殊语法现象是A.使动用法B.意动用法C.名词用作动词D.名词做状语第8题正确答案:B9.“或谓之曰:‘是非君子之道也。
’”中“或”字的词性为A.选择连词B.肯定性无定代词C.否定性无定代词D.副词第9题正确答案:B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中“彫”的用法是()A.通“雕”B.通“凋”C.同“凋”D.同“凋”第10题正确答案:B11.下面各句中,属于判断句的有A.夫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B.百乘,显使也。
C.千金,重币也。
D.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第11题正确答案:BCD12.下面句子中,含有宾语前置现象的有()()()()A.吾道一以贯之B.赵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C.惟奕秋之为听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第12题正确答案:ABCD13.属于古今字的一组是()A.奉—捧B.见—现C.属—嘱D.后—後第13题正确答案:ABC14.关于“夫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一)2023年春学期在线作业1-辅导资料答案3

古代汉语(一)23春在线作业1答案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中“懧”与“懦”的关系是() [第一项A.]古今字
[第二项B.]异体字
[第三项C.]通假字
[第四项D.]假借子
[正确.选项]:B
2.“卒为天下笑”从句式看,是()
[第一项A.]判断句
[第二项B.]被动句
[第三项C.]双宾语句
[第四项D.]主谓倒装句。
[正确.选项]:B
3.许慎对“六书”中“假借”所下的定义是()
[第一项A.]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第二项B.]建类一首,同意相授
[第三项C.]画成其物,随体诘誳
[第四项D.]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正确.选项]:A
4.《战国策》属于史料汇编。
是国别体,它共多少篇()
[第一项A.]23
[第二项B.]33
[第三项C.]32
[第四项D.]42
[正确.选项]:B
5.若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结构,“州、册、果”属于()
[第一项A.]指事
[第二项B.]象形
[第三项C.]会意
[第四项D.]形声
[正确.选项]:B
6.“辛垣衍怏然不悦中“然”字是()
[第一项A.]词尾
[第二项B.]代词
[第三项C.]形容词
[第四项D.]语气词。
东师16春《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东师16春《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满分答案东师16春《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战国策》属于国别体,它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多少国()A. 10B. 11C. 12D. 132. 下列句子中,“者”字用在时间词后面,是助词的是()A.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B.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C. 视吾家所寡有者D. 使吏召诸民当偿者3. 若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结构,“牛、瓜、象、羊”属于()A. 指事B. 形声C. 会意D. 象形4.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中“牢”的词义是()A. 水牢B. 关牲畜的圈C. 牢固D. 监狱5.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中“是”的词性和意义是()A. 系词,是B. 形容词,正确C. 代词,这些D. 词尾,……样子6. 传统的“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A. 象意B. 指示C. 谐声D. 转注7. “群、羣”的关系是()A. 繁简字B. 古今字C. 通假字D. 异体字8. “姜氏欲之,焉辟害?”中“焉”的词性和意义是()A. 助词,哪里B. 助词,怎样C. 代词,哪里D. 代词,怎样9. “长驱到齐,晨而相见”中“而”的词性与用法是()A. 连词,表修饰B. 代词,你C. 助词,表顺承D. 介词,在10.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中“发”的文中义是()A. 开仓赈济B. 发射C. 发送D. 打开古代汉语(一)16春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下列各句中,属于判断句的是()()()()A. 夫战,勇气也B. 百乘,显使也C. 制,岩邑也D. 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2. 下面句子中含双宾语的是()()()()A. 不如早为之所B. 生庄公及公叔段C. 公赐之食D.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3. “四体二用”说中的“二用”包括()()()()A. 转注B. 指事C. 象形D. 假借4. 下列各句中,“走”词义相同的是()()()()A.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B.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C.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D.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5. 下列各句中,有介词“以”宾语省略情况的是 ()()()()A. 以何市而反B. 食以草具C. 窃以为君市义也D. 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E.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6. 下面句子中,“为”是介词的有()()()()A.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B. 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C. 无以为家D.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7. 下列句子是被动句的是()()()()A. 蔓草犹不可除B. 父母宗族,皆为戳没C.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 卻克伤于矢8. 下列句子中的“乎”相当介词“于”的是()()()()A. 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B. 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C. 不知夫子发方受命乎灵王D. 飘摇乎高翔9. 关于“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夫病足,曾不能疾走’”,说法正确的有()()()()A. “趋”是“小步快走”的意思B. “谢”是“道歉”的意思C. 疾是快的意思D. “走”是“行走”的意思。
古代汉语(1)-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

(2)、为”字式:在谓语动词前面,用 “为”表被动。
如《战国策·燕册三》:“父母宗族,皆为戳没。”
(3)在谓语动词前面,用 “见”表被动。
如《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4)、被……式:在动词前面加介词“被”表示被动,
如《战国策·齐策》:“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
翻译:
赵国准备讨伐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甲壳钳住了鷸的喙。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变成肉干了。’河蚌对鹬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就成了死鹬。’它们俩谁也不肯放开谁,一个渔夫走过来,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弊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就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徙,使动用法,使(武)迁移
2.孔子侍坐于鲁哀公,哀公赐之桃与黍。哀公曰:“请用。”仲尼先饭黍而后啖桃,左右皆掩口而笑。哀公曰:“黍者,非饭之也,以雪桃也。”仲尼对曰:“丘知之矣。夫黍者,五谷之长也,祭先王为上盛。果蓏有六,而桃为下;祭先王不得入庙。丘之闻也,君子以贱雪贵,不闻以贵雪贱。今以五谷之长雪果蓏之下,是从上雪下也。丘以为妨义,故不敢以先于宗庙之盛也。”
3、偏旁变形:隶变后分化了某些偏旁,随着结构位置不同,而产生变异。如“火”在小篆里,不论处在怎样的结构位置,笔势都不变,而隶变后异化成许多形式。如 变作“然”,“火”变成四点。 变作“熏”,上“火”变成“土”,下“火”变成四点;
3、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的特点有哪些,并举例分析说明。
东师15春《古代汉语(1)在线作业试卷_最新

东师15春《古代汉语(1)在线作业试卷一、单选题:1.《礼记》流传下来的有两种本子,都是汉人辑录的,其中戴德辑录的是(满分:3)A. 《小戴礼记》B. 《大戴礼记》C. 《周礼》D. 《仪礼》2.若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结构,“亦、要、下”属于(满分:3)A. 指事B. 形声C. 象形D. 会意3.“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中的“数”字在文中的词义是(满分:3)A. 几个B. 屡次C. 细密D. 数量4.“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中“ 息”字的文中义是(满分:3)A. 气息B. 子D. 休养生息5.“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未尝君之羹。
”里“羹”的文中义是(满分:3)A. 蔬菜B. 饭C. 带汁的肉D. 鱼6.“秦师遂东。
”里的“东”的特殊用法是(满分:3)A. 名词用作动词B. 名词的意动用法C. 动词的使动用法D. 名词做状语7.“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中的“ 凶”字的文中义是(满分:3)A. 不幸B. 凶险C. 荒年D. 厉害8.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满分:3)A. 甲骨文B. 铭文C. 金文9.若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结构,“州、册、果”属于(满分:3)A. 指事B. 形声C. 象形D. 会意10.“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中第一个“ 夫”字的词性是(满分:3)A. 语气词B. 副词C. 连词D. 代词11.《左传》据传是春秋晚期鲁国史官谁所作(满分:3)A. 孔子B. 老子C. 左丘明D. 刘向12.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中的“揭”文中义是(满分:3)A. 翻开B. 起义C. 高举13.“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中“息”的意思是(满分:3)A. 气息B. 子C. 休息D. 休养生息14.下列各句中,“ 与”用作语气助词的是(满分:3)A.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遊于观之上。
B. 願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一)2023年春学期在线作业1-[资料答案]-试卷1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一)2023年春学期在线作业1-[资料答案]-试卷1](https://img.taocdn.com/s3/m/7312593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c.png)
古代汉语(一)-东北师范大学-23春在线作业1答案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第一题,《左传》相传是春秋晚期鲁国的史官谁所作()
[A.项]孔子
[B.项]老子
[C.项]左丘明
[D.项]刘向
[正确选项]:C
第二题,“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中“池”的意思是()
[A.项]池塘
[B.项]游泳池
[C.项]护城河
[D.项]沟渠
[正确选项]:C
第三题,“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中的“焉”字的词性是()
[A.项]语气词
[B.项]代词
[C.项]兼词
[D.项]词尾
[正确选项]:C
第四题,“失其所与,不知。
”中的“与”的词性和意义是()
[A.项]连词,和
[B.项]名词,同类
[C.项]动词,同盟
[D.项]介词,用
[正确选项]:C
第五题,“而臣衰,窃爱怜之”中“怜”的词义是()
[A.项]同情
[B.项]可怜
[C.项]怜惜
[D.项]喜爱
[正确选项]:D
第六题,几个具有同一的音义而形体不同的字是()
[A.项]古今字
[B.项]异体字
[C.项]通假字
[D.项]繁简字。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1标准答案

2.《论语》通行的注本有《论语注疏》,它为魏时何晏集解,宋时邢昺疏。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形容词常用如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东北师范大学 在线作业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古代汉语(1)20 春在线作业 1-0004 试卷总分:10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甘、本、末、刃、亦、下”属于“六书”中的() A.象形 B.指事 C.形声 D.会意 正确答案:B
2.“穆公访诸蹇叔”的“诸”相当于 A.之于 B.于是 C.之乎 D.于之 正确答案:A
9.许慎对“六书”中的“指事”所下定义是 A.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B.建类一首,同意相授 C.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D.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正确答案:C
10.“姜氏欲之,焉避害?”里“焉”的词性和语法功能是 A.疑问代词,作状语 B.指示代词,作宾语 C.指示代词, 作状语 D.疑问代词,作定语 正确答案:A
6.传统的“六书”包括:会意、形声、假借和 A.象形 B.谐声 C.指事 D.转注 正确答案:AC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B.一般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作 C.一般认为《左传》是解释《春秋》的 D.《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称为“春秋三传” 正确答案:ABCD
8.“天雨雪,武卧齧雪”中“齧”的词义是“吃”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9.“而臣衰,窃爱怜之”中的“怜”是“可怜”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10.“梁王虚上位”中“虚”是使动用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1)16秋在线作业1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1)16秋在线作业1古代汉语(1)16秋在线作业1⼀、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 “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忧者,农夫也。
”中的第⼀个“夫”的词性是. 语⽓词. 副词. 连词. 代词正确答案:2. “从左右,皆肘之。
”中“肘”字的特殊⽤法是. 名词⽤作动词. 名词的意动⽤法. 动词的使动⽤法. 名词做状语正确答案:3. 有些词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的语法功能,具有了另⼀类词的功能,这种⽤法是. 使动⽤法. 宾语前置. 词类活⽤. 意动⽤法正确答案:4. “宣⼦⽥于⾸⼭,舍于翳桑。
”中“舍”的⽂中义是. 停留. 舍弃. 住宿. 房舍正确答案:5. “君⼦不以⾔举⼈,不以⼈废⾔。
”⾥的“以”字的词性和意义是. 连词,为了. 连词,因为. 介词,因为. 介词,为了正确答案:. 形声. 象形. 会意正确答案:7. “故远⼈不服,则修⽂德以来之”中的“来”的特殊⽤法是. 为动⽤法. 使动⽤法. 意动⽤法. 对动⽤法正确答案:8. 西汉后期古⽂经学家认为《左传》解释(). 《春秋》. 《⾕梁传》. 《国语》. 《公⽺传》正确答案:9. “四体不勤,五⾕不分,孰为夫⼦?”中“勤”的⽂中义是. 勤劳. 劳苦. 安逸. 勤奋正确答案:10. “或谓之⽈:‘是⾮君⼦之道也。
’”中“或”的词性是. 选择连词. 肯定性⽆定代词. 否定性⽆定代词. 副词正确答案:古代汉语(1)16秋在线作业1⼆、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 古汉语中可以⽤作状语的名词有()()()(). 普通名词. 专有名词. ⽅位名词. 时间名词. ⼤⼈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 君⼦不以⾔举⼈,不以⼈废⾔。
. 吾道⼀以贯之。
. 斧⽄以时⼊⼭林。
正确答案:3. 下列句⼦中的“然”是词尾的是()()()(). 虎以为然. ⾂诚见其必然者也. 威王勃然怒⽈. 梁王安得晏然⽽已乎正确答案:4. 下列句⼦中,有倒装情况的是. 王⽈:“若是其甚与?”. “亦太甚矣,先⽣之⾔也!”. 孟尝君就国于薛。
东师《古代汉语(1)16秋在线作业2

B.正确
正确答案:
7.“願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中的“憾”是遗憾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许慎对“六书”中对“假借”的定义是:建类一首,同意相授。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哀公赐之桃与黍”中“赐”是“赐予”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犹不改,宣子骤谏”中“骤”的词性是副词,意义是“急速”。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中的“直”是“直行”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左右皆掩口而笑”中“掩”是“遮盖”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汉初所传的《论语》齐论、古论、鲁论之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是个主谓倒装的结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1.“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中含有判断句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2.“泪、涙”的关系属于造字方法不同的异体字。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3.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由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4.汉代古文经学家从分析大量汉字结构和用字现象中归纳出的造字和用字条例是六艺。
A.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B.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D.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东北师范大学2020年5月课程考试(网考)《古代汉语(1)》参考答案题库汇总奥鹏

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1)网考参考试题汇总标准答案1. “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中“鄙“的文中义是A. 以……为边邑B. 以……为卑鄙C. 认为……见识短浅D. 地位低下【答案】A1.下列各组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A.戶甘淼雞B.其閩築海C.元馭柴淚D.韭禮汝偏【答案】C2.许慎为“會意”下的定义是A.建類一首,同意相受B. 比類合誼,以見指摄C.視而可識,察而見意D.本無其字,依聲詆事【答案】D3.下列各组字,声符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吐徒填B、供恭戴C.剑銜錢D.聞問閩【答案】A4.以下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龜,象龟之形,指事。
B. 果,从田从木,会意。
C.社,从土示声,形声。
D.穎,从禾顷声,形声。
【答案】D5.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关系的一句是A.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B.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剪),采椽不断。
C.位尊而無功,奉(俸)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
D.當(嘗)察亂何自起,起不相爱。
【答案】A6. 下列各组词,全是联绵词的一-组是A.苤莒馳騁囹圖B.執事 ,趑趄隳頹C、逶迤倉庚繽紛D.俊傑社稷形容【答案】C7.下列句中的“池”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中的“池”意思相同的一句是A.楚國方城以属城,漢水以码池。
B.數罟不入湾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C.南冥者,天池也。
D.花林曲池,"園園而有。
【答案】B8. 下列对“敬”和“恭”的词义辨析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程度深浅不同: “敬”表示一般的尊重;“恭”表示高度的尊重。
B.语法功能不同: “敬”除了做谓语外,还可以做定语; “恭”只能做调语。
C.范围广狭不同: “敬”只能用于下对上;“恭”没有这种限制。
D.侧重的方面不同: “敬”侧重于内心; “恭”侧重于外貌。
9.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A.案灌夫項,令謝。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一)2023年春学期在线作业1-[资料答案]-试卷4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一)2023年春学期在线作业1-[资料答案]-试卷4](https://img.taocdn.com/s3/m/ff98833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f.png)
古代汉语(一)-东北师范大学-23春在线作业1答案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第一题,着眼于字的笔画的多少的是()
[A.项]古今字
[B.项]异体字
[C.项]繁简字
[D.项]通假字
[正确选项]:C
第二题,“矫命以责赐诸民。
”中的“责”与“债”关系是()
[A.项]古今字
[B.项]异体字
[C.项]通假字
[D.项]繁简字
[正确选项]:A
第三题,“文倦于事,愦于忧”是什么句式()
[A.项]判断句
[B.项]被动句
[C.项]省略句
[D.项]主谓倒装句
[正确选项]:B
第四题,“群臣莫对”中“莫”的词性和词义是()
[A.项]副词,不
[B.项]副词,不要
[C.项]代词,没有谁
[D.项]名词,晚上
[正确选项]:C
第五题,“甘、本、末、刃、亦、下”属于“六书”中的()
[A.项]象形
[B.项]指事
[C.项]形声
[D.项]会意
[正确选项]:B
第六题,“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中“先”“后”都是()
[A.项]使动用法
[B.项]意动用法
[C.项]为动用法
[D.项]为动用法。
东师16春《古代汉语(1)》在线作业满分答案全解

东师16春《古代汉语(1)》在线作业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 谓语与宾语的关系需要译为“把……看作”、“认为……怎样”,有主观上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这种用法是A. 意动用法B. 对动用法C. 为动用法D. 使动用法2. 下列句子中属于名词用作状语的是A.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B. 于予与何诛!C. 舍瑟而作。
D. 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3. 四体二用说是谁首先提出来的A. 段玉裁B. 许慎C. 班固D. 戴震4. “子路问:‘闻斯行诸?’”中“诸”字的词性为A. 语气词B. 代词C. 兼词D. 词尾5. 下列句子中存在使动用法的是()A.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 刻削之道:鼻莫加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C. 甘其食,美其服D. 一狼洞其中6. 下列句子中“朝”是使动用法的是A. 武丁朝诸侯。
B. 使妇人载以过朝。
C. 太史书曰: “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D. 盛服将朝。
7. 下面句子中,有名词用如动词现象的是A. 吾道一以贯之。
B.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C. 孟尝君客我。
D. “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8. 下列句子中,“ 然”不是代词的是A. 赵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B. 夫子怃然。
C.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D.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惟此时为然。
9. 有些词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功能,这种用法是A. 使动用法B. 宾语前置C. 词类活用D. 意动用法10. “歌、謌”的关系是A. 繁简字B. 古今字C. 通假字D. 异体字古代汉语(1)16春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 从结构上,判定名词用作动词,注意在句中的语法地位,包括()()()()A. 看此名词是否受否定副词修饰B. 看此名词后边是否带宾语C. 看此名词的文中义D. 看此名词是否有补语2. 关于“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一)16秋在线作业2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一)16秋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中“岁”的词义是().年月.年龄.年成.季节正确答案:2.“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中“池”的意思是().池塘.游泳池.护城河.沟渠正确答案:3.“而母,婢也”是什么句式().叙述句.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正确答案:4.“纣以为恶,醢鬼侯”中“醢”的词义是().炮烙.车裂.剁成肉酱.凌迟正确答案:5.记录和传递语言的社会性的书写符号体系是().文字.书信.语音.词义正确答案:6.“执事不以釁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中“釁”的文中义是().做饭.血祭.击打.制作正确答案:7.“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中“先”“后”都是().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为动用法正确答案:8.许慎对“六书”中“会意”所下的定义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誳.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挥.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正确答案:9.“辛垣衍怏然不悦中“然”字是().词尾.代词.形容词.语气词正确答案:10.《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什么体著作().国别体.编年体.纪传体.语录体正确答案: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下列各句中,有介词“为”的是()()()().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先生所为文市义者正确答案:2.下列各句中“其”字是代词的是()()()().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正确答案:3.互为异体字关系的几个异体字之间,具有()()()().相同的读音.相同的词义.不同的形体.相同的结构正确答案:4.传统“六书”除了象形、形声,还有()()()().指事.会意.转注.假借正确答案:5.下面属于四体二用说中的“四体”的是()()()().转注.会意.形声.假借正确答案:6.属于判断句的有()()()().百乘,显使也。
东师16春《古代汉语(2)》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东师16春《古代汉语(2)》在线作业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其中“怒”的意思是( )A. 振奋B. 奋发C. 愤怒D. 怨愤2.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中“ 之”的词性是( )A. 代词B. 助词C. 动词D. 语气词3. 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歸的本义是A. 回来B. 打扫C. 女子出嫁D. 赠送4.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中“ 特”的词义为( )A. 独B. 特别C. 特殊D. 公牛5.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中“重”字存在的语法现象是( )A. 宾语前置B. 名词用作动词C. 使动用法D. 意动用法6. 《礼记?月令》:“鹰乃学习。
”句中“习”用的是它的( )A. 本义B. 引申义C. 假借义D. 变义7. 古韵学家按韵尾的不同把韵分为三类,其中一类是无韵尾或以元音收尾的称作( )A. 阴声韵B. 阳声韵C. 上声韵D. 入声韵8. “子”的词义由“子女”发展为今义“儿子”,它的词义范围的变化属于A. 扩大了B. 缩小了C. 转移了D. 偏离了9. 首鼠属于复音词中的A. 连绵词B. 叠音词C. 附音词D. 合成词10. “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北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A.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B.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C.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
D.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古代汉语(2)16春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 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字是一个复音词的是( ) ( )( ) ( )A.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B.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C.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D. 技经(肯綮)之未尝2. “ 燕王好微巧,卫人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
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关于此句,理解正确的是( )( )( )( )A. 好是喜好的意思B. 说理解为“悦”C. 乘读为shèngD. 奉是俸禄的意思3. 古汉语中的复音词可分为A. 连绵词B. 叠音词C. 附音词D. 合成词4. 关于“天之苍苍,其正色邪?”中“苍苍”,说法正确的是A. 是个叠音词B. 是个复音词C. 深蓝色的意思D. 苍白的意思5. 七言律诗两种首句不入韵的平仄格律格式是 ( )( )( )( )A.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东师古代汉语(1)19春在线作业1-0001参考答案

东师古代汉语(1)19春在线作业1-0001参考答案A.XXX以为仁者B.以言举事C.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D.以夜继日答案:ABCD15.在古汉语中,下列哪些词可以用作副词()()()()A.已B.复C.徒D.尝答案:ABD16.下列句子中,哪些是由“以”字引导的状语()()()()A.以慈为怀B.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C.以言举事D.以夜继日答案:ABCD17.下列哪些词语可以用作古汉语中的连词()()()()A.而B.乃C.故D.则答案:ABCD18.下列句子中的“则”字词性是连词的是()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XXX。
则也。
C.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D.巧言令色,鲜矣仁!答案:B19.下列哪些词语可以用作古汉语中的助词()()()()A.之B.乎C.者D.也答案:ABCD20.下列句子中哪些是由“不”字引导的状语()()()()A.不自失其道B.不因人废言C.不耻下问D.不忘沟壑答案:ABCD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5分)21.古汉语中,没有形容词,只有形容词性的词语和结构,如“美人”、“好汉”等。
(。
)答案:对22.古汉语中,动词和形容词可以互换使用,如“风吹落叶”和“落叶飘飘”意思相同。
(。
)答案:错23.在古汉语中,可以用“以”字引导的状语表示手段、方式、原因等。
(。
)答案:对24.在古汉语中,可以用“者”字结构作为主语、宾语、表语等。
(。
)答案:对25.在古汉语中,可以用“不”字引导的状语表示否定、反问、禁止等。
(。
)答案:对26.在古汉语中,“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六种。
(。
)答案:错27.在古汉语中,“之”字可以作为代词、介词、连词等词性使用。
(。
)答案:对28.在古汉语中,“乃”字可以用作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
)答案:对29.在古汉语中,“而”字可以用作连词、副词、助词等词性使用。
(。
)答案:对30.在古汉语中,“是”字可以用作代词、形容词、连词等词性使用。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一)2023年春学期在线作业1-辅导资料答案2

古代汉语(一)23春在线作业1答案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在许慎的“六书”中,属于用字法的是()
[第一项A.]象形
[第二项B.]指事
[第三项C.]形声
[第四项D.]转注
[正确.选项]:D
2.“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中的“揭”文中义是()[第一项A.]翻开
[第二项B.]起义
[第三项C.]高举
[第四项D.]拿着
[正确.选项]:C
3.古文经学家从分析大量汉字结构和用字现象中归纳出的造字和用字条例是()[第一项A.]六艺
[第二项B.]六书
[第三项C.]六经
[第四项D.]六子
[正确.选项]:B
4.“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中的“夫”的词性与意义是()
[第一项A.]连词,就
[第二项B.]语气词,表停顿
[第三项C.]副词,才
[第四项D.]代词,那
[正确.选项]:D
5.“老夫病足,曾不能疾走”中“走”的文中义是()
[第一项A.]行走
[第二项B.]跑
[第三项C.]小步快走
[第四项D.]散步
[正确.选项]:B
6.“诺,恣君之所使之”中“恣”的词义是()
[第一项A.]放肆
[第二项B.]恣意
[第三项C.]任凭
[第四项D.]故意。
东师16春《古代汉语(1)》在线作业满分答案讲解

东师16春《古代汉语(1)》在线作业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 谓语与宾语的关系需要译为“把……看作”、“认为……怎样”,有主观上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这种用法是A. 意动用法B. 对动用法C. 为动用法D. 使动用法2. 下列句子中属于名词用作状语的是A.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B. 于予与何诛!C. 舍瑟而作。
D. 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3. 四体二用说是谁首先提出来的A. 段玉裁B. 许慎C. 班固D. 戴震4. “子路问:‘闻斯行诸?’”中“诸”字的词性为A. 语气词B. 代词C. 兼词D. 词尾5. 下列句子中存在使动用法的是()A.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 刻削之道:鼻莫加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C. 甘其食,美其服D. 一狼洞其中6. 下列句子中“朝”是使动用法的是A. 武丁朝诸侯。
B. 使妇人载以过朝。
C. 太史书曰: “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D. 盛服将朝。
7. 下面句子中,有名词用如动词现象的是A. 吾道一以贯之。
B.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C. 孟尝君客我。
D. “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8. 下列句子中,“ 然”不是代词的是A. 赵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B. 夫子怃然。
C.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D.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惟此时为然。
9. 有些词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功能,这种用法是A. 使动用法B. 宾语前置C. 词类活用D. 意动用法10. “歌、謌”的关系是A. 繁简字B. 古今字C. 通假字D. 异体字古代汉语(1)16春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 从结构上,判定名词用作动词,注意在句中的语法地位,包括()()()()A. 看此名词是否受否定副词修饰B. 看此名词后边是否带宾语C. 看此名词的文中义D. 看此名词是否有补语2. 关于“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东师古代汉语(1)17春在线作业2-2

东师古代汉语(1)17春在线作业2-2一、单选题1、D2、A3、B4、D5、D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25分。
)V1.“子路问:‘ 闻斯行诸?’”中的“诸”字是兼词,相当于A.之于B.于之C.于是D.之乎正确答案:D满分:2.5分2.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都有的一组是()A.象末牧店B.鱼本州步C.人上逐牢D.刀刃亦泪正确答案:A满分:2.5分3.“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
” 中“ 或”的词性是A.连词,或者B.肯定性无定代词,有人C.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人D.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正确答案:B满分:2.5分4.汉初所传的《论语》有三种,除了齐论、鲁论外,还有A.楚论B.秦论C.晋论D.古论正确答案:D满分:2.5分5.下面句子里,哪个是兼语句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大人间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C.人十能之,己千之。
D.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正确答案:D满分:2.5分6.“惜也,越竟乃免。
”中的“竟”与“境”的关系是A.古今字B.异体字C.通假字D.繁简字正确答案:A满分:2.5分7.在“有子问于曾子曰:‘ 问丧于夫子乎?’”里,“ 丧”可理解为A.丢官B.凶事C.走失D.逃窜正确谜底:A总分值:2.5分8.下列句子中,“ 与”字词义为“赞同”的是A.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遊于观之上。
B.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C.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D.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正确答案:D满分:2.5分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殆”字的文中义为A.危险B.懈怠C.疑问D.厌倦正确答案:C满分:2.5分10.“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经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中的“ 若”可语释为A.如果B.这样C.你D.象正确谜底:B总分值:2.5分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50分。
)V 1.“ 孟尝君就国于薛。
”中的“就”的文中义是“成就”。
A.错误B.正确正确谜底:A总分值:2.5分2.“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中“管”指的是锁钥,相似目前的钥匙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满分:2.5分3.“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2015春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二及满分答案-更新

2015春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二及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得分:30V1. 《战国策》是国别体。
它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多少国,共多少篇() A. 10,23 B. 11,32 C. 12,33 D. 13,42正确答案:C 满分:3 分得分:32.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
”是() A. 判断句 B. 被动句 C. 省略句D. 主谓倒装句正确答案:D 满分:3 分得分:33.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里“贤”的文中义是() A. 贤能 B. 超过 C. 尊敬 D. 错过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得分:34. “辛垣衍怏然不悦中“然”字是() A. 词尾 B. 代词 C. 形容词 D. 语气词正确答案:A 满分:3 分得分:35. “老夫病足,曾不能疾走”中“走”的文中义是() A. 行走 B. 跑C. 小步快走D. 散步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得分:36. “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中“岁”的词义是()A. 年月B. 年龄C. 年成(试卷出镨了,应是”收成”) D. 季节正确答案:C 满分:3 分得分:37. 对“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说法正确的是()A. 含双宾语B. 是兼语句C. 含宾语前置D. 是判断句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得分:38.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中“牢”的词义是()A. 水牢B. 关牲畜的圈C. 牢固D. 监狱正确答案:B9.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中“乃”的词性和词义是()A. 连词,就B. 介词,在C. 副词,才D. 助词,表顺承正确答案:C 满分:3 分得分:310. “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中“权”与“虏”的用法是()A. 名词使动用法B. 名词的意动用法 C. 名词用作动词 D. 名词做状语正确答案:D 满分:3 分得分:3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得分:27V1. 关于《战国策》,说法正确的有()()()() A. 此书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B. 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12国C. 共33篇D. 作者无可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师16春《古代汉语(1)》在线作业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 谓语与宾语的关系需要译为“把……看作”、“认为……怎样”,有主观上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这种用法是A. 意动用法B. 对动用法C. 为动用法D. 使动用法2. 下列句子中属于名词用作状语的是A.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B. 于予与何诛!C. 舍瑟而作。
D. 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3. 四体二用说是谁首先提出来的A. 段玉裁B. 许慎C. 班固D. 戴震4. “子路问:‘闻斯行诸?’”中“诸”字的词性为A. 语气词B. 代词C. 兼词D. 词尾5. 下列句子中存在使动用法的是()A.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 刻削之道:鼻莫加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C. 甘其食,美其服D. 一狼洞其中6. 下列句子中“朝”是使动用法的是A. 武丁朝诸侯。
B. 使妇人载以过朝。
C. 太史书曰: “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D. 盛服将朝。
7. 下面句子中,有名词用如动词现象的是A. 吾道一以贯之。
B.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C. 孟尝君客我。
D. “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8. 下列句子中,“ 然”不是代词的是A. 赵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B. 夫子怃然。
C.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D.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惟此时为然。
9. 有些词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功能,这种用法是A. 使动用法B. 宾语前置C. 词类活用D. 意动用法10. “歌、謌”的关系是A. 繁简字B. 古今字C. 通假字D. 异体字古代汉语(1)16春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 从结构上,判定名词用作动词,注意在句中的语法地位,包括()()()()A. 看此名词是否受否定副词修饰B. 看此名词后边是否带宾语C. 看此名词的文中义D. 看此名词是否有补语2. 关于“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说法正确的是A. “擐”的意思是穿B. “即”是动词,走向C. 是被动句D. 是判断句3. 古今字的来源主要有两个,分别是()()()()A. 同源分化B. 同音假借C. 同形分化D. 同体分化4. 句子属于判断句的句子是()()()()A. 彼所谓豪杰之士也B. 百乘,显使也C. 千金,重币也D.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5. 下列各句中的“ 以为” 的词义为“认为”的是A.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B.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D.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6. 下列句子中,“于”属引进行为主动者的有A. 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者B.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C.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D.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7. 下列各句中“夫”字为远指代词的是A.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B. 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C.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 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8. 下面句子中,含有宾语前置的有()()()()A.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B. 其虞虢之谓C. 夜以继日D. 唯利是图9. 对《战国策》一书,说法正确的是()()()()A. 《战国策》流传到现在的本子有两种,都是汉人辑录的B. 此书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C. 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12国D. 共33篇10. 关于“权,然后知轻重。
”中的“权”字,说法正确的是A. 权,秤锤,这里用如动词B. “权”的文中义为权衡利弊C. “权”的文中义为称东西D. 权,黄华木,这里用如动词古代汉语(1)16春在线作业1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50 分。
)1. “草书”本是个总名,里面还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章草、今草和狂草。
A. 错误B. 正确2. “孟尝君就国于薛。
”中的“就”是“英勇就义”的意思。
A. 错误B. 正确3. “邻之厚,君之薄也。
”是一个判断句。
A. 错误B. 正确4. “梁王虚上位”中“虚”是使动用法A. 错误B. 正确5. “祭先王不得入庙”中“庙”为“寺庙”的意思A. 错误B. 正确6. 现在最通行的《礼记》注本《礼记注疏》,是东汉杜预作的注,唐孔颖达作的疏。
A. 错误B. 正确7. “羊、象、瓜、火、日、月”都属于“六书”中的象形字。
A. 错误B. 正确8. 传统的“六书”包括:指事、形声、象形、会意、转注和假借。
A. 错误B. 正确9. 四体二用说中的“四体”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
A. 错误B. 正确10. 关于《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
作者无可考。
流传到现在的本子是经汉代刘向整理过的,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12国,共33篇。
A. 错误B. 正确11.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中“衣”做动词,“穿”的意思A. 错误B. 正确12. “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中有宾语前置情况。
A. 错误B. 正确13. 古汉中,“是”在个别时候也作系词用,系词“是”是由代词“是”的复指用法发展来的A. 错误B. 正确14.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中的“踵”字的用法是名词做状语。
A. 错误古代汉语(1)16春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 下列句子中,没有宾语前置情况的是A.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B. 吾道一以贯之C.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D.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2. 记录和传递语言的社会性的书写符号体系是 :A. 文字B. 书信C. 语音D. 词义3. “慚”与“慙”的关系是A. 繁简字B. 古今字C. 通假字D. 异体字4. “秦师遂东。
”中“东”的用法是A. 名词用作动词B. 名词的意动用法C. 动词的使动用法D. 名词做状语5.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中“城”的文中义是A. 城市B. 城都C. 城墙D. 城堡6.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中的“ 颁”当怎样理解A. 是动词,颁布的意思B. 用的是本义,大头的意思。
C. 通“斑”,花白的意思。
D. 形容词,众多7. “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中“焉”的词性和语法功能是A. 指示代词,作状语B. 指示代词,作宾语C. 疑问代词,作状语D. 疑问代词,作定语8.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里“也”字的词性和意义或用法为A. 副词,也B. 连词,表承接C. 语气词,表停顿D.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9.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中“庠”的文中义是A. 羊圈B. 市场C. 学校D. 宗庙10. 下面句子中,不含数词用作动词的是()A. 六王毕,四海一B.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C. 人一己百D.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古代汉语(1)16春在线作业2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 关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中的“夫”说法正确的是A. 词性是指示代词B. 可译为“那”C. 词性是发语词D. 表示将发表议论2. 下列句子中的“其”是代词的有()()() ()A. 臣诚见其必然者也B. 权使其士C. 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D. 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3. 古今字的来源主要有两个,分别是A. 同源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B. 同音假借而形成的古今字C. 同形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D. 同体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4. 关于“ 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中“置邮”,说法正确的是A. 置、邮,都是古代传递政令的方法B. 置驿,指马递。
邮驿,指车递。
C. 置、邮,不是古代传递政令的方法D. 置驿,指车递。
邮驿,指马递。
5. 下列各句中“其”字是代词的是()()()()A.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B.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C.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D. 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6. 秦以后文字,基本上属于今文字阶段,它包括A. 隶书B. 楷书C. 草书D. 行书7. 下列句子中,有使动用法的句子有A.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
B.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D. 武丁朝诸侯。
8. 异体字形成的原因有三个:分别是.A. 造字方法不同的异体字B. 造字素材不同的异体字C. 偏旁位置不同的异体字D. 造字形符不同的异体字9. 关于《礼记》一书,叙述正确的是A. 《礼记》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
B. 《礼记》流传下来的有两种本子,都是汉人辑录的。
C. 戴德辑录了《小戴礼记》,戴圣辑录了《大戴礼记》。
D. 《礼记》即《小戴礼记》。
10. 下列句子里的“以”是介词的是A.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B. 以此众战,谁能御之?C. 宫之奇以其族行。
D.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古代汉语(1)16春在线作业2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50 分。
)1.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中有意动用法。
A. 错误B. 正确2. “以重金为鲁连寿”属于双宾语结构。
A. 错误B. 正确3. 关于《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
作者是刘向。
A. 错误B. 正确4. 金文又称作殷虚文字。
A. 错误B. 正确5. 关于《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
作者无可考。
流传到现在的本子是经汉代刘向整理过的,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12国,共33篇。
A. 错误B. 正确6. “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中“陵”的文中义是大山。
A. 错误B. 正确7. 汉代古文经学家从分析大量汉字结构和用字现象中归纳出的造字和用字条例是六艺。
A. 错误B. 正确8.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译为“将军认为他大气夸奖他,于是就指着厅里张贴的画让他做对子”A. 错误B. 正确9. “遽诘之曰:“童子何来?”中“遽”是副词,“立刻”的意思.A. 错误B. 正确10. 古今字主要的两个来源是同源分化和同音假借。
A. 错误B. 正确11. 省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省略句子的某个成分,省去的部分可以补出来。
A. 错误B. 正确12.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中的“以诸侯之师”是介宾短语做状语。
A. 错误B. 正确13. 主语代表的人物不施行这个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这种用法是使动用法。
A. 错误B. 正确14. “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中“则”字本指法则,这里用如动词,当“ 效法”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