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重点整理试题库

合集下载

教育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1期末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0分)1.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A. 《论语》B. 《学记》C. 《大教学论》D. 《普通教育学》2.教育这个子系统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

A. 教育内容B. 教育条件C. 教育影响D. 教育手段3.( )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A. 凯恩斯B. 舒尔茨C. 马斯洛D. 布鲁纳4.教学中的“陵节而施”“揠苗助长”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规律。

A. 顺序性B. 阶段性C. 不平衡性D. 个别差异性5.( )既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A. 教学目标B. 教育计划C. 教育目标D. 教育目的6.广义的教育制度即( )。

A. 国民教育制度B. 学校教育制度C. 学制D. 义务教育制度7.为人师表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的特点。

A. 艰巨性B. 创造性C. 示范性D. 长效性8.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融合而成的课程是( )。

A. 学科课程B. 显性课程C. 选修课程D. 综合课程9.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 教学工作B. 学生管理工作C. 行政工作D. 总务工作10.课外辅导是上课的( )。

A. 延续B. 必要补充C. 扩展D. 深化二、辨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其进行的顺序是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12.柏拉图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13.终极性教育目的也称为现实的教育目的。

14.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其职业角色的多元化。

15.备课是教好课的前提。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6.教育(广义)17遗传素质18.六三三制19. 经验主义课程论20.绝对评价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21.学校教育如何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22.教师的职业道德表现在哪些方面?23.简述上好一节课的基本要求。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重点整理试题库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重点整理试题库

教育学基础绪论一、何为教育学➢总之,教育学是以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的学科。

它不同于教育方针、政策,也不同于教育经验汇编。

1.何谓“教育”➢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引导、培育和规范人的发展,是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而向前发展和变革的。

2.教育学研究的切入点与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过程的规律性。

➢教育学的任务是研究教育的现象和问题,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去揭示教育的各种可验证的合逻辑的客观规律(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的有效性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

➢从研究教育规律的角度来说: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注重探讨教育的价值➢教育不仅是一种有规律的活动,也是一种有着价值取向的活动。

人在教育实践中,通过掌握规律能在一定范围内能动的作出多样化的价值选择,主体的价值选择是建立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之上的,而价值选择又会影响与引领主体的践行,故事辩证统一的关系。

►重视探讨教育的艺术➢教育也可以具有艺术性。

艺术讲究:个性——与众不同创新——前所未有➢教育者要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受教育者需要在富有艺术氛围的教育活动中成长。

►教育学同教育经验汇编的区别与联系➢教育学不是教育经验的简单汇编,而是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将教育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更好的指导教育实践二、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掌握教育规律——提高工作效率探讨教育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取向了解教育艺术——形成教育风格三、如何学习教育学1.掌握教育学的基本内容框架2.理论联系实际①联系自己的受教育经历进行反思;②联系自己所学的专业进行思索;③联系教育改革、社会热点进行批判。

教育学期末复习基础选择题

教育学期末复习基础选择题

教育学期末复习基础选择题导论一单选题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D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洛克的《教育漫话》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这一观点是A首先提出的。

A.裴斯泰洛齐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3.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CA.培根B.格斯纳C.洛克D.克伯屈4.“把一些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指的是B A.卢梭的《爱弥儿》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D.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5.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CA.《大学》B.《论语》C.《学记》D.《礼记》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一、单选题1.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A。

A.教育的生物起源论B.教育的心理起源论C.教育的劳动起源论D.教育的生活起源论2.“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

这反映了C。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3.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有A双重性质。

A.上层建筑和生产力B.上层建筑和为阶级斗争服务C.为阶级斗争服务和为发展经济服务D.为发展经济服务和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服务4.教育起源于A。

A.人类早期的心理摹仿B.人类的生产劳动C.生物界老动物对幼小动物的照料D.本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5.在A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完全分离的。

A.古代B.近代C.现代D.当代6.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D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三代教育B.近代教育C.现代教育D.原始教育7.对于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国外比较典型的三分法是把它分为(B)三个阶段。

A.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阶段B.萌芽阶段、独立阶段、科学阶段C.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发展阶段D.形成阶段、独立阶段、理论深化阶段8.“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有关教育的论述见之于对后世影响极大的B。

教育学基础题库(重点版)

教育学基础题库(重点版)

《教育学基础》题库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填空题1、教育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的实践活动。

2、教育系统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学习者、__________。

3、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__________的人。

4、教育者意味着一种________,而不是一种“实体”。

5、要充分地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每一种教育形态的有时与长处,最终形成 ________ 。

6、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__________。

7.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摹仿,是教育的_________起源说。

8、现代学校最早出现在________世纪,是应现代大工业生产的要求而产生的。

9、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之一是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________日益突出。

10、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是。

11、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的人是。

12、从一定意义上说,决定教学有效性的大小与教学所能达到的境界的高低是教育者对学习者的把握程度。

二、单项选择题1、对“教育”定义的理解,下面描述正确的是…………………………………○○1一个顽皮的孩子偶然把手指放到火苗上被灼伤,获得有关知识的过程。

○2老母鸡带领小鸡找东西吃的活动。

○3“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且是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4日常家庭生活中的“抚养”行为。

2、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指…………………………………………………○○1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手段○2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3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4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内容3、在教育学史上,一般被认为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的是……………………○①洛克的《教育漫话》②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③卢梭的《爱弥尔》④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4、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被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1《民主主义与教育》○2《教育漫话》○3《爱弥儿》○4《普通教育学》5、“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的观点属于……………………………○○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3教育的生物起源说○4教育的交往起源说三、多项选择题1、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1家庭教育○2早期教育○3学校教育○4社会教育○5终身教育2、教育影响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1教育手段○2教育方法○3教育内容○4教科书○5教育组织形式四、名词解释:1、教育2、教育影响五、简答题1、谈一谈你对教育要素中“教育者”的理解。

2024《教育学基础题库重点及解析答案》

2024《教育学基础题库重点及解析答案》

2024《教育学基础题库重点及解析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教育学的学科特点?A.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B. 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C. 系统性与发展性相结合D. 普遍性与历史性相结合答案:D解析: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包括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普遍性与历史性相结合不是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2.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教育的基本形态?A. 家庭教育B. 学校教育C. 社会教育D. 自我教育答案:D解析:教育的基本形态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自我教育不属于教育的基本形态。

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A.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B.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C.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答案:D解析: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包括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课程的主要类型?A. 学科课程B. 活动课程C. 综合课程D. 体验课程答案:D解析:课程的主要类型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体验课程不是课程的主要类型。

5.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C. 倡导启发式教学D. 坚持全面发展答案:D解析: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包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倡导启发式教学。

坚持全面发展不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二、填空题1.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 教育的基本形态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3.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包括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学生们的学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期末考试成为了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我整理了一些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1. 什么是教育?答案:教育是指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使人获得知识、技能、品德和智慧的过程。

2. 教育的目标是什么?答案: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格,使其具备良好的品德、广博的知识、扎实的基础和创新的能力。

3. 什么是教育的主体?答案:教育的主体是指教育的实施者,包括教师、家长和社会等。

4. 什么是教育的客体?答案:教育的客体是指接受教育的人,即学生。

5. 什么是教育的内容?答案:教育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品德和智慧等方面的内容。

6. 什么是教育的方法?答案:教育的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式,如讲授、实验、讨论等。

7. 什么是教育的环境?答案:教育的环境是指学校、家庭、社会等对学生教育影响的各种条件和因素。

8. 什么是教育的评价?答案:教育的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过程,包括考试、测验、作业等形式。

9. 什么是教育的改革?答案:教育的改革是指对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变革和创新。

10. 什么是素质教育?答案:素质教育是指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以上是一些关于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复习题及答案。

通过复习和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为将来的学习和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是不够的。

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技能和教育心理学知识。

因此,学生们在复习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教育思维。

此外,教育的改革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

学生们应该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总之,教育学期末复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为将来的学习和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基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基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基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的本质是: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社会化过程D. 个人发展2.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A.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B. 传授科学文化知识C.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 教育的基本原则是: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启发式教学D. 以上都是4. 以下哪项不属于教育的基本功能?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娱乐消遣D. 塑造人格5.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A. 教育内容B. 教育方法C. 教育目的D. 教育手段6.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 教育过程B. 学习过程C. 教学过程D. 教育与学习过程7. 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 选拔人才B. 促进学习C. 反馈信息D. 以上都是8.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A.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B. 培养专业人才C. 培养社会精英D. 培养经济人才9. 教育公平是指:A. 教育机会均等B. 教育资源均等C. 教育结果均等D. 教育过程均等10.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A. 课程改革B. 教学方法改革C. 教育观念改革D. 教育制度改革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教育的三大功能。

2. 描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3. 阐述终身教育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 分析当前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答案:一、选择题1. B2. A3. D4. C5. D6. D7. D8. A9. A 10. C二、简答题1. 教育的三大功能包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

2.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育、智能教学系统等,这些技术使教学更加生动、互动和个性化。

3. 终身教育是指个人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

其重要性在于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终身学习能力的要求,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考点及整理)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考点及整理)

《教育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的教育指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它包括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教育、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教育、有固定场所和无固定场所的教育等等。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有广义跟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两个方面。

其中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达到作为一门专业所要求的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

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个体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熟,并逐渐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即为狭义的教师发展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学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

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

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有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设置的课程,各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学周的编制。

课程标准:是对希望在小期间应形成的特定知识、技能和形态的非常清晰明确的阐述。

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课程标准关照绝大多数学生,提出的是一些基本的要求,而不是最高的要求。

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B. 教育政策和法规C. 教育技术与方法D. 教育心理学答案:A2.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什么?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塑造人格D. 促进社会进步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的基本原则?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强制灌输D. 启发式教学答案:C二、填空题4. 教育的三大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_________和教育影响。

答案:受教育者5. 教育学中,_________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答案:教育过程三、简答题6. 简述教育的四个基本功能。

答案:教育的四个基本功能包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和促进社会进步。

7. 什么是终身教育?答案:终身教育是指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持续不断地接受教育和学习的过程。

四、论述题8. 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手段和方法,提高了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它使得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和易于获取,促进了教育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和学生不断适应和掌握新的教育技术。

五、案例分析题9. 某中学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实施素质教育。

请分析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及其可能面临的挑战。

答案: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平衡学科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如何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及如何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等。

六、结束语通过本学期的教育学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教育活动中。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政策答案:A2.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

A. 研究教育现象B. 揭示教育规律C. 指导教育实践D. 制定教育政策答案:B3.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答案:D4. 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答案:A5. 教育的目的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促进社会进步D. 以上都是答案:D6.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技能C. 塑造人格D. 以上都是答案:D7. 教育的基本原则是()。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启发式教学D. 以上都是答案:D8. 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A. 德育B. 智育C. 体育D. 以上都是答案:D9. 教育的组织形式包括()。

A. 班级授课制B. 小组合作学习C. 个别辅导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 选拔人才B. 促进学生发展C. 改进教学方法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是研究_________的一门科学。

答案:教育现象及其规律2.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3. 教育的三大功能是传授知识、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培养技能、塑造人格4. 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5. 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德育、智育、体育6. 教育的组织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5篇可选)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5篇可选)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5篇可选)第一篇: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填空1、教育的实质:一种特定的培育人的社会活动2、教育的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巩固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3、杜威提出实用主义教育学说4、教育揭示的两大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相联系,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适应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组建班集体6、教师的劳动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专业性、长期性7、判断德育水平的标志(未找出)8、教师的素质: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二、简答(1)影响人发展的因素?遗传素质——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①遗传素质提供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可能性②遗传素质的逐步成熟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③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影响(2)环境——人的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发展的方向、进程和速度环境——围绕人们周围的客观世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3)主观能动性——人的发展的内因和动力,对人的发展起关键作用人们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接受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自己。

(4)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即主要的、引导受教育者按照教育者所要求的方向发展的功能:(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2)教育促进个体个性性化的功能(3)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2、如何转化后进生?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②深入了解分析后进生原因,有的放失,因材施教③热爱关心后进生④善于发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因势利导⑤善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感化作用⑥联系学生家长,共同教育后进生⑦对后进生要有耐心和信心,要反复抓,抓反复⑧学会用多元化手段拓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空间3、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关系?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的一种最基本的关系。

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

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

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一、填空题1、教育活动的特殊性体现在教育活动是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的,其专门职能就是影响人的发展。

2、学校教育诞生于奴隶社会。

3、西周时期,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4、19世纪60年代起,德、英、美、法、日等国纷纷建立工科大学,标志近代大学教育的产生。

5、1904年颁布“癸卯学制”,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的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

6、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和教育艺术的科学。

7、《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的总结,它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章。

8、意大利卓越的文人主义者、教育家维多利诺被人们称赞为“第一个新式学堂的教师”。

9、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完成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标志。

10、德国教育界赫尔巴特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他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最早提出涉及教育思想并论证班级授课制,被认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形成的标志。

11、从教育作用的性质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12、教育功能的特征有:客观性、整体性、层次性、迟效性。

13、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

14、教育目的体系有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的、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等构成。

{上到下:逐步具体化;下到上:逐步大成}15、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的。

16、个体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倍尔等人。

17、形式教育理论也被称为训练理论、真理论基础主要是官能心理学。

18、学生的权利:生存权利、安全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

19、教育机制体现了教师的创造性。

目前,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培养模式正处于多元化阶段。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把“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21、我国学校的德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教育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教育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教育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1.以下哪个是教育的目标? A.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B.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C.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D. 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
答案:A.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育的本质是指: A. 传授知识的过程 B. 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C. 提高学生的成绩 D. 提供学习资源
答案:B. 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3.以下哪个是教育的基本原则? A. 统一性 B. 科学性 C. 全面性 D. 相对性
答案:C. 全面性
4.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 A. 教育的理论基础 B. 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C. 学习和教学的心理过程 D. 教育体制与政策
答案:C. 学习和教学的心理过程
5.以下哪个是有效的学习方法? A. 颠倒学习 B. 被动
接受 C. 多元化学习 D. 积极回避
答案:C. 多元化学习

注:本文档参考教育学相关课程内容整理而成,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题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题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教育规律B. 教育方法C. 教育目的D. 教育内容2. 教育的起源是()。

A. 生物学起源说B. 心理学起源说C. 劳动起源说D. 社会起源说3.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

A.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B.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C.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D.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的4.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标志是()。

A.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 卢梭的《爱弥儿》D. 康德的《教育学》5. 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

A. 传递文化B. 促进经济发展C. 促进社会变革D. 所有选项6. 教育的个体功能主要体现在()。

A. 促进个体社会化B. 提高个体素质C. 促进个体全面发展D. 所有选项7.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体现在()。

A.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B.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 社会文化传统D. 所有选项8. 教育制度的类型主要包括()。

A. 正规教育制度B. 非正规教育制度C. 非正式教育制度D. 所有选项9. 教育评价的功能包括()。

A. 诊断功能B. 导向功能C. 激励功能D. 所有选项10. 教育研究的方法主要有()。

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所有选项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

A. 传递文化B. 促进经济发展C. 促进社会变革D. 促进个体发展2. 教育目的的确定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 社会需求B. 个体发展需求C. 教育制度D. 教育内容3. 教育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

A. 教育目标B. 教育结构C. 教育内容D. 教育方法4. 教育评价的原则包括()。

A. 客观性原则B. 公正性原则C. 发展性原则D. 科学性原则5. 教育研究的类型包括()。

A. 基础研究B. 应用研究C. 发展研究D. 政策研究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教育学基础试卷(一)

教育学基础试卷(一)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1. 机体*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2.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B.个体主观能动性C.环境D.成熟3. 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思想B.教育制度C.教育方法D.教育目的4. 双轨制形成于()A. 美洲B. 欧洲C.亚洲D.非洲5. "师生在课堂上呈现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师生关系" ()A.**型B.依赖型C.自由放任型D.对立型6.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7. 活动课程的主要缺点包括()A.儿童缺乏学习的自觉性B.儿童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C.儿童获得的知识欠缺系统性D.儿童缺乏广泛的学习空间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知识、智力、能力B.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C.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D.知识、智力、情感9.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

A.巩固知识B.领会知识C.引起学习动机D.运用知识10. 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D.课外辅导11.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12.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A.杜威B.维果茨基C.夸美纽斯D.巴班斯基13. 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基础绪论一、何为教育学➢总之,教育学是以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的学科。

它不同于教育方针、政策,也不同于教育经验汇编。

1.何谓“教育”➢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引导、培育和规范人的发展,是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而向前发展和变革的。

2.教育学研究的切入点与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过程的规律性。

➢教育学的任务是研究教育的现象和问题,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去揭示教育的各种可验证的合逻辑的客观规律(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的有效性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

➢从研究教育规律的角度来说: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注重探讨教育的价值➢教育不仅是一种有规律的活动,也是一种有着价值取向的活动。

人在教育实践中,通过掌握规律能在一定范围内能动的作出多样化的价值选择,主体的价值选择是建立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之上的,而价值选择又会影响与引领主体的践行,故事辩证统一的关系。

►重视探讨教育的艺术➢教育也可以具有艺术性。

艺术讲究:个性——与众不同创新——前所未有➢教育者要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受教育者需要在富有艺术氛围的教育活动中成长。

►教育学同教育经验汇编的区别与联系➢教育学不是教育经验的简单汇编,而是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将教育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更好的指导教育实践二、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掌握教育规律——提高工作效率探讨教育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取向了解教育艺术——形成教育风格三、如何学习教育学1.掌握教育学的基本内容框架2.理论联系实际①联系自己的受教育经历进行反思;②联系自己所学的专业进行思索;③联系教育改革、社会热点进行批判。

3.结合相关学科进行学习四、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当时的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等其他学科中分化出来,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是一些零散、片断、现象描述、经验总结等,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的哲学思想和作品中。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代表人物:孔子、荀子、韩愈、朱熹、颜元等►代表作:《论语》、《学记》、《劝学》、《师说》、《语录》等《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1.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主要是古希腊、古罗马)►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昆体良等►《理想国》、《论演说家的培养》等《论演说家的培养》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比《学记》晚三百来年。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这时的教育研究逐渐从现象的描述过渡到理论的说明,强调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天性和身心发展,开始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论述教学问题,出现了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教育学终于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代表人物:夸美纽斯、洛克、卢梭、康德、赫尔巴特、裴斯塔洛齐等►代表著:《大教学论》、《教育漫话》、《爱弥尔》、康德《普通教育学》、《林哈德与葛笃德》等《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时间代表人物著作或事件1861斯宾塞《教育论》1901梅伊曼提出“实验教育学”1908拉伊《实验教育学》1916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1939凯洛夫《教育学》。

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1930杨贤江《新教育大纲》1956布卢姆制订教育目标分类系统1963布鲁纳《教育过程》、发现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1975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他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1972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1806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通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定义: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社会性、目的性【根本区别】)广义和狭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专门组织的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

教育的质的特点:➢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传承经验的互动活动➢激励和教导受教育者自觉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活动教育的四个基本的构成要素:➢教育者。

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影响作用的人,都可以称为教育者。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受教育者的启发、激励、引导和规范上。

教育者是作为社会的代言人和有着独立个性的个体的统一。

➢受教育者。

凡是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都称为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活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活动➢教育内容。

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挑选和加工的、最有教育价值和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人类科学文化成果的结晶,概括起来,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及综合实践等几个方面。

➢教育活动方式。

涉及教育基本要素的组合与教育工具和手段的应用,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的历史发展:Array(一)古代教育特点:1.教育主要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进行;2.学校出现并发展;3.教育的阶级性出现并不断强化;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小结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教育既要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又要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定义:*狭义的个体发展则是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是指儿童的发展。

儿童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儿童的成人过程,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分为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性发展。

三个方面相互制约,相辅相成,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及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特点:➢未完成性。

人的发展的未完成性表现为人的非特定化、儿童的未成熟状态、人的不完善性等。

蕴涵着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潜藏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

➢能动性。

人的发展的能动性表现在人的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方面,是人的发展与自然界及动物的发展变化最重要的不同,能动的自我塑造是人的教育与其他实践活动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人的发展的规律性➢顺序性。

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发展,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不平衡性。

人的发展不总是匀速渐进的,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速率,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的采取有效措施,卓有成效的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阶段性。

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和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有效促进个性发展。

➢个别差异性。

要求教育必须深入了解学生,针对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的发展。

➢整体性。

人的整体发展总是呈现出其各个方面相对独立发展时所不具有的一些性质和功能,要求教育吧学生看成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行等方面和谐的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一)遗传遗传是指人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命机体及生理解剖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

1.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3.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4.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环境泛指个体生存于其中,在个体的活动交往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

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精神文明。

影响人的发展的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它是前人以自己的劳动和活动为后代所设置的生活环境,是儿童成长发展的现实条件和源泉,对人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环境的给定性是指由自然、历史,由前人、他人为儿童所创设的环境,它对于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的。

环境的给定性表现在环境能给予人的发展的条件是既成的、有限的。

人的能动性突出地表现在人对环境条件的能动地选择上,而且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主体对环境的能动性、选择性在逐步增强。

(“真环境”)►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环境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1. 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外部条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的发展;2. 人可以能动地适应、选择、改造环境为自己和后代的发展服务;3. 二者的相互作用蕴涵着人的多种多样的发展可能。

(三)个体的能动性人的能动性是指人在活动和社会生活中产生并表现出来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同时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一种能力。

►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意义)1.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3.个体活动制约着环境影响的内化与主体的自我建构4.个体通过能动的活动选择、建构着自我的发展教育必须通过引领和组织学生的主体活动,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促进其自我设计、自我建构,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与个性的发展。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引领作用它是一种专门化、制度化、正规化的教育。

比起非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目的性更明确,计划性更强,更讲求效率。

引导年轻一代通过掌握知识获得身心发展,使他们按社会发展和家庭及个人所期望的要求社会化、专门化、个性化,以保障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的培养,从而积极有力地促进社会向前发展(二)教育主要通过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文化知识对人的发展的价值1.知识的认识价值: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来认识事物,并掌握认识事物的工具和资源;2.知识的能力价值: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来发展认识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知识的精神价值: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来陶冶人生智慧,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4.知识的实践价值: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来指导社会实践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