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环境容量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黄果树旅游结论分析报告

黄果树旅游结论分析报告

黄果树旅游结论分析报告一、引言黄果树瀑布位于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作为中国最大的喀斯特瀑布之一,黄果树瀑布以其壮丽的景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本报告旨在对黄果树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为进一步开发和提升黄果树旅游业提供参考。

二、黄果树旅游资源分析1. 地理环境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东南部的石阡县黄果树乡,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使得黄果树地区成为一个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2. 自然景观黄果树瀑布以其壮丽的瀑布景色而闻名,是贵州省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瀑布的高度达到了77.8米,宽度超过100米,气势恢宏。

此外,黄果树地区还有丰富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如钟乳石洞、溶洞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探险和观光机会。

3. 文化遗产除了自然景观,黄果树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该地区是苗族和侗族的聚居地,拥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传统节日。

游客可以在黄果树旅游中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感受原生态的民族风情。

三、黄果树旅游的现状分析1. 受欢迎度近年来,黄果树旅游的受欢迎度逐渐提升。

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前往黄果树地区旅游,其中包括国内外游客。

黄果树的美丽景色和独特的自然环境成为游客选择的主要原因。

2. 旅游设施黄果树地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有宾馆、旅游车队、餐饮场所等。

游客可以在这些设施中得到良好的服务和休息。

然而,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一些旅游设施逐渐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和改造。

3. 旅游管理黄果树的旅游管理得到重视,相关的旅游规划和管理政策得到了执行。

旅游管理部门加强了景区的维护和保护,提高了游客的安全感和参观体验。

然而,仍需进一步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人为破坏。

四、黄果树旅游的发展建议1.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黄果树旅游的宣传推广仍然存在不足,很多潜在游客并不了解这个地方的独特之处。

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旅游展会和网络平台等方式,提高黄果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精简版范文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精简版范文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
简介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以其雄伟壮观的黄果树瀑布而闻名于世,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调查背景
为了更好地了解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现状和游客评价,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游客人数、游客评分、旅游设施、交通状况等方面的问题。

调查结果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以下是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评估结果:
1. 游客人数: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每年吸引了大约100万以上的游客,其中包括国内游客和国际游客。

2. 游客评分:绝大多数游客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们认为瀑布壮观、景色优美,给人带来了很好的旅游体验。

3. 旅游设施: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拥有完善的旅游设施,包括观景台、停车场、餐饮设施等。

大多数游客表示满意。

4. 交通状况: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交通状况较为便利,有公交车、旅游专车等多种出行方式可选择,方便游客前往景区。

结论
通过我们的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作为一个知名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2. 游客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评价普遍较高,认为这里的瀑布壮观且景色优美。

3.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设施比较完善,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

4.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拥有便利的交通状况,游客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前往。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是一个景色优美、设施完善且交通便利的旅游目的地,值得游客前来一览其壮丽景色。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2023版)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2023版)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本调查旨在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记录,以便提供相关信息给有关方面参考。

二、调查范围1.地理位置: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南部,距离安顺市区约30公里。

2.面积: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三、调查内容1.自然环境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地势较为复杂,地形起伏多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瀑布、溶洞、森林等。

主要自然景观包括黄果树瀑布、云雾山、天星桥等。

2.人文景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还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包括历史文化遗址、民俗活动等。

主要人文景观包括川黔铁路历史遗址、苗族传统村落等。

3.旅游设施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设施完善,包括停车场、观光车、游客中心等。

游客可以通过观光车游览风景区内的各个景点。

4.环境保护为了保护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流措施、禁止破坏自然景观等。

五、调查结论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是一处拥有丰富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旅游景点。

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同时,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设施完善,保护措施得力,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体验。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地图、照片等。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风景名胜区:指经国家批准,具有较高自然和人文景观价值,开展旅游活动的地区。

2.溶洞:地下岩石溶蚀形成的洞穴。

3.民俗活动:指某一地区民众世代流传下来的有特色的传统活动。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调查报告第一章项目背景介绍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是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该区域以其壮观的瀑布景观、独特的地质构造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而闻名于世。

本次调查报告旨在全面了解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环境、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以及管理情况。

第二章自然环境调查1. 气候与地理特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干爽。

区域地处石灰岩高原,地质构造复杂,形成了诸多特殊的地貌景观。

2. 生物资源调查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多种植物和动物。

我们进行了野外考察,发现该区域内生物多样性较高,特别是一些珍稀物种的分布。

第三章文化遗产调查1. 历史沿革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对相关历史文献进行了梳理,并与当地居民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该区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

2. 建筑与纪念物该区域内有许多历史建筑和纪念物,其中一些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我们对这些建筑和纪念物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拍摄,并整理了相关资料。

第四章旅游资源调查1. 瀑布景观黄果树瀑布是该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点之一。

我们对瀑布进行了测量和拍摄,并了解了其特点、形成原因和相关传说故事。

2. 自然景观除了瀑布,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还拥有其他以山水景观为主的自然景观,包括山脉、峡谷、溶洞等。

我们对这些景观进行了测量和拍摄,并进行了简要介绍。

3. 旅游设施和服务为了便于游客的观光,该区域建设了一些旅游设施和提供了各种服务。

我们对这些设施和服务进行了检查和评估,以了解游客的满意度和需求。

第五章管理情况调查1. 管理机构与体制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管理由当地和相关机构负责。

我们对管理机构和体制进行了调查,并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交流。

2. 管理政策与规划为了保护和管理好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政策和规划。

我们对这些政策和规划进行了梳理,并评估了其实施情况。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1]简版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1]简版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1. 引言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一处以黄果树瀑布为核心的自然景观区。

本调查报告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环境、旅游设施以及游客体验进行了详细调查,以便为旅游者提供参考和建议。

2. 自然环境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地处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这里山峦起伏,植被丰富,气候湿润,是一片典型的亚热带雨林气候区。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壮丽的瀑布景观、奇异的石林地貌以及丰富多样的植物和动物。

瀑布是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最吸引人的景点之一。

黄果树瀑布高度达77.8米,宽度达101米,是中国著名的大瀑布之一。

水流奔腾而下,形成壮观的瀑布雾气和水雾彩虹,给人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美感。

除了瀑布,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还有众多的溶洞和石林地貌。

其中最著名的是镜海洞,洞内可见各种奇特的钟乳石和石笋,壮观程度不亚于瀑布。

此外,风景区内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包括珍稀濒危物种,如大熊猫和南华虎等。

3. 旅游设施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配备了完善的旅游设施。

景区内建有宽敞的停车场,方便游客自驾前往。

此外,还有专门的旅游码头,提供游船服务,让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瀑布美景。

为了方便游客游览,景区内设置了完善的步行道和观景台。

步行道环境优美,路况良好,游客可以在赏景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观景台分布在不同的位置,提供了多个不同角度欣赏瀑布的机会,从而让游客能够尽情享受壮丽的瀑布景色。

此外,景区内还有丰富的餐饮和住宿设施,游客可以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或选择入住风景区内的酒店。

这些设施的配备,为游客提供了舒适便利的旅游体验。

4. 游客体验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作为中国著名景点,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根据调查数据和游客反馈,我们对游客体验进行了评估。

首先,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瀑布的雾气和水雾彩虹给人一种神秘感和惊叹感,洞内的钟乳石和石笋则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贵州名胜古迹的调查报告

贵州名胜古迹的调查报告

贵州名胜古迹的调查报告调查目的:了解黄果树调查时间:200846调查内容:不同人对黄果树的看法调查方式:访谈调查对象:30名中小学生调查问题:你喜欢黄果树吗你觉得黄果树好吗你想去黄果树吗调查过程:我们历尽千辛,不怕困难,终于得到了成果调查结果:大多数人都喜欢黄果树,也有少数人对此表示反对。

因为风景区内瀑布成群,洞穴成串,峰峦叠翠,植被奇特,伏流、溶洞、石林、石壁、峡谷比比皆是,呈现出层次丰富的喀斯特山水旖旎风光。

黄果树瀑布落差74米,宽81米,河水从断崖顶端凌空飞流而下,瀑布对岸高崖上的观瀑亭上有对联曰:“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虹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此乃是黄果树瀑布的真实写照。

但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因季节而有变化,冬天水小时,它妩媚秀丽,轻轻下泻;到了夏秋,水量大增,那撼天动地的磅礴气势,简直令人惊心动魄。

有时瀑布激起的雪沫烟雾,高达数百米,漫天浮游,竟使其周围经常处于纷飞的细雨之中。

瀑布后的水帘洞相当绝妙,134米长的洞内有6个洞窗,5个洞厅,3个洞泉和2个洞内瀑布。

游人穿行于洞中,可在洞窗内观看洞外飞流直下的瀑布;每当日薄西山,凭窗眺望,犀牛潭里彩虹缭绕,云蒸霞蔚,苍山顶上绯红一片,迷离变幻,这便是著名的“水帘洞内观日落”。

洞内还有一个冰制金箍棒。

而有人认为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安顺地区的镇宁布依族自治县县城西南十五公里处的白水河上,它不仅是亚洲第黄一大瀑布也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考察后曾经写下:“翻岩喷雾,溪皆如白鹭群飞,一溪悬捣,万练飞空。

捣珠飞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其雄励。

”的佳句。

对黄果树的仰慕由来已久,今古文人墨客不乏描绘及称颂其壮丽的篇幅佳句。

还有人认为黄果树瀑布如此壮美的景观。

但还有人认为层层叠叠的巨流,如万箭齐射,狮吼阵阵,凶险万分!似乎是巨人的咆啸,是振奋人心的呐喊,无形中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和拼搏奋进的精神,激励人们勇往直前!调查结论:不同人对于黄果树有着不同的看法,总之,黄果树永远是我们国家的第一大瀑布。

黄果树景区调研报告

黄果树景区调研报告

黄果树景区调研报告调研目的:了解黄果树景区的基本情况,包括景区的规模、特色景点、游客数量、服务设施等,为进一步开展旅游推广和提升景区吸引力提供参考。

一、景区概况黄果树景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是贵州省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景区内有多条大小瀑布,其中以“黄果树瀑布”最为有名。

景区以其壮丽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了大批游客。

二、特色景点1.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位于黄果树镇,高77.8米,宽101.0米,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之一。

瀑布呈琵琶状,水势汹涌,声如雷霆,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2.苗族风情村:景区内的苗族风情村保留了苗族传统建筑和风俗习惯,游客可以了解苗族文化,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并欣赏苗族歌舞表演。

3.天子观音洞:天子观音洞位于黄果树景区的核心区域,是一座巨大的石洞,内有众多石钟乳和石筇,形状各异,令人叹为观止。

洞内还供奉着观音菩萨,吸引了无数朝圣者。

三、游客数量根据景区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黄果树景区的游客数量逐年增长。

截至去年年底,年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其中70%以上为来自国内各地的游客,还有少量的国外游客。

四、服务设施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景区内建有多个服务设施,包括停车场、餐饮区、休息区、卫生间等。

此外,景区还提供导游服务和救援服务,保障游客的安全和舒适。

五、存在问题尽管黄果树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景区内的交通网络较为薄弱,很多游客到达后需要另外转乘公交车或出租车才能抵达景点。

其次,景区内的一些设施和路面存在维护不足的情况,需要加强修缮和管理。

最后,部分游客对景区内的导游服务和讲解质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需要进一步提升。

六、建议和展望为了进一步提升黄果树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交通建设,提升景区的交通便利性,方便游客抵达。

2.加大对景区设施的投入,改善设施和路面状况,提升游客体验。

桂林、黄果树旅游考察调研考察报告

桂林、黄果树旅游考察调研考察报告

桂林、黄果树旅游考察调研考察报告
报告:桂林、黄果树旅游考察调研考察报告
一、考察背景
为了了解桂林、黄果树旅游资源的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以便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我们进行了桂林、黄果树旅游考察调研。

二、考察内容
1. 桂林旅游资源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被誉为“山水甲天下”。

我们考察了桂林市区的象鼻山、两江四湖等景点,发现景区设施较为完善,游客数量较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交通拥堵和环境保护不到位等。

2. 黄果树旅游资源
黄果树位于贵州省,是中国著名的瀑布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瀑”。

我们考察了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发现该地景色壮丽,瀑布水势磅礴,吸引了大量游客。

然而,瀑布附近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相对薄弱,游客体验有待提高。

三、考察发现
1. 桂林旅游资源丰富,但在景区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仍存在问题;
2. 黄果树瀑布景区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很多游客,但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需要提高。

四、考察建议
1. 改善桂林旅游景区的交通拥堵问题,提升环境保护意识,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2. 提升黄果树瀑布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游客体验;
3. 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宣传,推动桂林、黄果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结论
桂林、黄果树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开发利用和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和加强环境保护,可以推动这两个地区的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参考文献
无。

关于黄果树风景区污染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黄果树风景区污染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黄果树风景区污染现状调查报告××级行政管理×科×班姓名:XXX 学号:XXXXXXXX调查时间:2016年07月调查地点:黄果树景区调查对象: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调查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搜集并研读国内外有关保护环境方面的文献资料,吸取有益的理论和方法。

对保护环境有所借鉴,对有效管理黄果树风景区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对项目地的考察,全面了解目地的自然资源环境和人文资源环境,并通过拍摄照片记录项目地的实际环境。

做好相关的记录和搜集有用的信息资料,为提高环境保护提供资料。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黄果树名胜风景区污染现状,探究环境污染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来减少对黄果树景区的环境污染。

一、调查情况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东经 105°36′47″—105°45′47″,北纬 25°52′08″—26°02′19″, 东北与镇宁县、六枝特区接壤, 西南与关岭县毗邻。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海拔 500~1400m 之间, 地形起伏变化大, 雨量充沛、湿度大, 年均气温 15. 6℃, 最高气温在 7 月,月均温度 26℃, 极端最高气温 34 ℃, 最低气温在 1月, 月均温度 8. 6℃, 极端低温- 4. 8℃。

年均降雨量1 307mm, 降水大部分集中在5—8 月。

年平均相对湿度 79. 1% , 年均日照时数 1 338 h, 无霜期 290~330d, 水热同季, 适宜多种林木生长。

研究区内土壤为石灰岩、白云岩发育的石灰土, 随地形、地势、坡度不同,土层厚薄差异大, 一般厚度在 10~40 cm。

原生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基本被破坏, 现有植被为次生林, 人工植被以香椿落叶阔叶林为主。

由于地形变化大, 小气候特征明显, 海拔 900m 以下的河谷地带分布有南亚热带植物成分。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自驾游成为现在旅游的一个方法,但也增加了黄果树风景区的空气污染,要提高风景区的空气质量必须要减少汽车排出的废气。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环境容量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的背景喀斯特地区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这种脆弱性主要表现在地表、地下连通性强,对污染物的自净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低,一旦受到破坏后就难以恢复。

由于喀斯特地区土层瘠薄,保水能力低下,土地的人口承载力低下,常处于超载状态。

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地球化学过程塑造出许多成因独特、风景秀丽的地貌、水文景观,它们往往成为品位较高、极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这些资源大多已开发成著名的风景区。

旅游开发固然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过大的旅游接待规模容易对景区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破坏。

贵州现有1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中11个分布在典型的喀斯特地区。

近年来,这些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生态旅游方兴未艾。

但由于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旅游业发展造成的资源、生态、环境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尤其是在“五一”、“十一”等旅游黄金周,常常出现人满为患的情况,给旅游地的环境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旅游业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和物质需求不断进步而相应发展的产业。

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政策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现以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为例-------------------黄果树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景观,其位于贵州省西南部,距省会贵阳市128公里,距西部旅游中心城市安顺市区45公里,有滇黔铁路、株六复线铁路、黄果树机场、320国道、贵(阳)黄(果树)高等级公路贯通全境,新建的清(镇)黄(果树)高速路直达景区。

景区筹建于1977年,1980年6月省政府批准成立“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管理处”,1982年8月被国务院定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07年3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景区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区”、“中国最美的地方”、“西部最具魅力旅游景区”、“中国风景名胜区顾客十大满意品牌”、“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等荣誉称号。

黄果树调研报告

黄果树调研报告

黄果树调研报告一、引言黄果树,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黄果树瀑布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被誉为“东方第一瀑布”。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黄果树的自然环境、旅游资源以及发展潜力,以为进一步的规划和开发提供依据。

二、调研内容1. 自然环境黄果树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带,年均气温15左右,降水充沛。

周围环境多为山地,空气清新,森林覆盖率较高。

黄果树瀑布是当地著名的降水旅游景点,短瀑长70米,层层叠叠,浑如琼带。

即便是夏季高温时节,站在瀑布下方,也能感受到凉爽的水气。

2. 旅游资源黄果树瀑布是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另外还有太慈溪、伏牛山、灰毛庙等自然风景区。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当地也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传统的苗族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保留和发展。

苗族的歌舞表演和手工艺制作都吸引了很多游客。

3. 发展潜力黄果树瀑布及其周边景区的自然风景和文化底蕴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比较粗放,未来可以进一步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增加旅游项目和活动,创新旅游产品,提升游客体验。

此外,可以加强对当地苗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

三、调研结果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黄果树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

2. 黄果树瀑布是当地最大的旅游亮点,吸引了大量游客。

3. 黄果树及周边景区的旅游资源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以在设施和服务上做进一步的改善,扩大旅游项目和活动。

4. 需要加强对当地苗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

四、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

2. 增加新的旅游项目和活动,如举办登山比赛、乡村旅游、自驾游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3. 引进专业的旅游规划和管理机构,制定长远的规划,做好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4. 加强对当地苗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举办苗族文化节和展览,推出以苗族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品。

黄果树瀑布旅游调研报告

黄果树瀑布旅游调研报告

黄果树瀑布旅游调研报告黄果树瀑布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是中国著名的瀑布之一。

作为中国最大的喷水式瀑布,黄果树瀑布的落差高达77.8米,宽101米,以其壮观的景色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目前,黄果树瀑布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黄果树瀑布的旅游现状,我进行了一次旅游调研,以下是我的调研报告。

首先,黄果树瀑布的交通便利性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

安顺市是黄果树瀑布所在地,市区距离瀑布约50公里,交通便利。

从安顺市区到黄果树瀑布有多种交通方式,包括公交车、出租车等。

此外,黄果树瀑布还建有一条专门的观瀑公路,方便游客的观赏。

其次,黄果树瀑布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

黄果树瀑布位于乌江上,水势湍急,喷水声震耳欲聋,给游客一种震撼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阳光照射下,水滴在空中形成一条条绚丽的彩虹,给人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

同时,黄果树瀑布周边的山脉和森林也增添了它的神秘感和自然之美。

再次,黄果树瀑布还提供了多种旅游项目和设施。

游客可以选择乘坐游船观赏瀑布,也可以选择乘坐缆车俯瞰整个瀑布景色。

此外,游客还可以尝试攀岩、漂流等刺激活动,增加旅游的趣味性。

瀑布周边还建有餐饮、住宿等设施,方便游客的消费和休息。

最后,黄果树瀑布的旅游开发与管理也值得肯定。

瀑布周边设有专门的游客中心和导游服务,提供导览、讲解等服务,使游客更好地了解瀑布的历史和故事。

游客中心还提供了一些特色纪念品,游客可以购买作为纪念。

此外,瀑布周边还有一些文化活动和表演,让游客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还能领略当地的文化魅力。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由于黄果树瀑布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游客数量庞大,导致了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损坏。

一些游客对瀑布进行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严重破坏了瀑布的环境。

此外,一些商家也存在价格不透明、质量不过关等问题。

这些问题对游客的旅游体验和瀑布的可持续发展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我建议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管理,提倡文明旅游,倡导保护环境。

黄果树瀑布旅游调研报告

黄果树瀑布旅游调研报告

黄果树瀑布旅游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黄果树瀑布位于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之一,也是国家5A级景区。

黄果树瀑布具有壮观的水势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为了进一步了解黄果树瀑布的旅游资源、管理情况以及游客满意度,本次调研对黄果树瀑布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2. 调研目的和方法2.1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黄果树瀑布景区的旅游资源、管理情况以及游客满意度,为景区提供发展建议和改进意见。

2.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

我们随机选择了黄果树瀑布景区的300名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对景区的实地考察和相关数据的分析来综合评价。

3. 调研结果和分析3.1 旅游资源和管理情况根据调研结果显示,黄果树瀑布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瀑布高度达77.8米,水势磅礴,引人注目。

此外,景区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以及多样化的自然风光,为游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观赏体验。

然而,对于景区的管理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存在一定的问题。

游客在景区内发现了一些垃圾和乱扔烟蒂的现象。

同时,景区内的厕所设施也需要进一步改善,洗手间的卫生状况不尽人意。

这些问题需要景区管理方加强管理和环境保护意识。

3.2 游客满意度在游客满意度方面,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游客对黄果树瀑布景区表示满意。

游客对景区的自然景观、瀑布的壮观程度以及丰富的观赏点给予了高度评价。

同时,游客还对景区的设施和交通情况表达了满意之情。

然而,调研结果也反映出一些游客对景区的不满意。

游客认为景区内的商业氛围过于浓厚,过多的商业设施和商贩对游客观景体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一些游客也对景区内的导游服务和餐饮服务提出了一定的改进建议。

4. 结论与建议综合以上调研结果和分析,针对黄果树瀑布景区的发展和管理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景区管理方应加强对游客的环境保护宣传,增设垃圾桶和提示标识,减少游客乱扔垃圾和烟蒂的行为。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是中国贵州省安顺市的一处著名旅游景区,以其壮丽的瀑布景观、奇特的石林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进行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

1、引言1.1 背景介绍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的西南部,距离安顺市中心约45公里,地理坐标为。

该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1.2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评估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情况,分析旅游服务质量,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2、自然资源调查2.1 地理环境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地处于贵州高原地区,气候温和多雨。

区内地势起伏,山峰林立,其瀑布景观尤为著名。

2.2 瀑布景观黄果树瀑布是该区的主要景点之一,高度为,宽度为。

瀑布壮观而迷人,大量游客慕名而来。

2.3 石林景观另一个吸引游客的景点是黄果树石林,石林由奇特的石头组成,形成了各种形状和造型。

游客可以在石林中漫步并欣赏到独特的自然景观。

3、文化资源调查3.1 历史背景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并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根据考古发现,该地区在时期已有人类活动的证据。

3.2 传统文化活动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定期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例如。

这些活动使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并增加他们对该区域的兴趣。

4、旅游服务调查4.1 设施设备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基础设施经过不断改善,如道路、停车场和卫生间等。

游客可以方便地进入景区,并享受到良好的服务。

4.2 导游服务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配备了一批专业的导游,在游客中享有良好的声誉。

这些导游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讲解能力,使游客对景区有更深入的了解。

5、改进建议5.1 提升服务质量建议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专业素质,提供更好的游客接待服务。

5.2 发展特色文化建议加强与当地文化相关的活动策划与推广,增加游客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兴趣和参与度。

6、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地图、旅游手册和照片等。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调查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的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旅游设施等情况,为进一步开发和管理该景区提供参考意见。

二、自然环境调查1.地理位置:位于安顺市乌江流域,距离市区约30公里。

2.地形地貌特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地势起伏,水质清澈,且附近有壮观的瀑布。

3.植被类型:调查发现,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植被种类繁多,包括常见的松树、柏树等。

4.动物资源:经过调查统计,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包括鸟类、兽类等。

三、文化背景调查1.历史沿革: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

2.文化遗产:调查发现,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拥有许多文化遗产,包括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手工艺品等。

3.民俗风情:当地居民有独特的民俗风情,例如举办传统的节日庆典等。

四、旅游设施调查1.交通状况: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交通便利,有多种交通工具可选择,包括公交、出租车等。

2.景区设施:在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内,设有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餐饮区等设施,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3.旅游项目: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提供多样化的旅游项目,包括观赏瀑布、徒步旅行等。

五、调查结论和建议通过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加强环境保护:作为一个自然风景区,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应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禁止乱扔垃圾等行为。

2.提升旅游设施: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可以进一步完善游客服务设施,提升游客体验。

3.开展文化推广:加强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推广,增加游客对该区域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调查问卷、调查记录表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景区:指供游客观赏、参观或游玩的区域。

2.环境保护:指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和维护,避免污染和破坏。

3.文化遗产: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民族等价值,代表着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遗产。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本月修正2023简版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本月修正2023简版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1. 引言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西南约15公里,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该景区以其壮丽多样的瀑布景观,著称于世,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光临。

本次调查报告将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其特点和发展潜力。

2. 背景信息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的西南部,距离市中心约15公里,总面积约58.54平方公里。

该景区以其瀑布群和石林奇观而闻名,在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建设中有重要地位。

该区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亿年前的石炭纪时期,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巨大地质景观。

区域内有独立、连续的石灰岩,以及大量的水力石灰山丘和峭壁。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以其壮丽多样的水力瀑布和景区内富有特色的植被景观而闻名。

3.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和数据分析等。

首先,我们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包括对景区内瀑布、植被和地质景观的观察和拍摄。

其次,我们对该地区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文化资料进行了文献研究,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最后,我们对该景区的游客数量、满意度和经济效益等数据进行了分析,以了解其发展潜力和改进方向。

4. 自然景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以其瀑布景观而闻名于世。

其中最著名的是黄果树瀑布,其宽度达101米,高度达77.8米,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之一。

瀑布的水流汹涌澎湃,形成了一幅壮观的自然画卷。

此外,景区还有众多其他瀑布,如荷花瀑布、羚羊瀑布等,各具特色。

除瀑布外,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还拥有独特的植被景观。

区域内植被繁茂,种类丰富,包括大量的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

这些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为该景区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5. 文化遗产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该区域内保存着许多历史遗迹和古迹,如黄果树寨遗址、苗族村寨等。

这些遗迹和建筑展示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探索和学习。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是中国贵州省的一处著名景点,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

这里以其壮观的瀑布景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于世。

本报告将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

2. 自然环境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地处贵州省西南部,属亚热带湿润气候。

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拥有许多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里的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宜旅游观光。

3. 瀑布景色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最为著名的景点就是黄果树瀑布。

这是一座壮观的瀑布,高达77.8米,宽约101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瀑布之一。

水势汹涌,气势磅礴,令人惊叹不已。

瀑布周围的山林环绕,景色十分壮观美丽。

4. 景点设施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除了瀑布景色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和设施供游客观赏和使用。

其中包括:观景台:游客可以从观景台俯瞰整个瀑布景色,感受到瀑布的雄伟壮丽。

游船观光:游客可以乘坐游船在瀑布附近的湖面上游览,近距离欣赏瀑布的壮美景色。

步行小道:游客可以沿着步行小道漫步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休闲区:景区内还设有休闲区,提供餐饮和休息的场所,为游客提供便利。

5. 旅游体验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是一处非常适合旅游观光的地方。

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大自然的壮丽和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神奇。

在这里,游客可以放松身心,尽情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快乐和宁静。

6. 环境保护措施为了保护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环境,确保游客的安全和便利,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

其中包括加强景区的环境管理,控制游客的数量,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引导,以及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7.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是一处壮丽的自然景点,以其独特的瀑布景色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而闻名。

游客可以在这里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护并管理好这一区域,以确保游客能够安全、便利地游览。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成为贵州省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桂林黄果树旅游考察调研

桂林黄果树旅游考察调研

桂林黄果树旅游考察调研桂林是国内知名的旅游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产。

黄果树瀑布是桂林区域最具特色的旅游景点之一,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详细介绍笔者对桂林黄果树旅游的考察调研情况。

一、黄果树瀑布简介黄果树瀑布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的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距离桂林市区约240公里。

瀑布群主瀑高77.8米,宽101米,是亚洲最大的准天然瀑布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黄果树瀑布可分为中、左、右三部分,右边瀑布为主瀑,其宽度达到了101米。

在春天,瀑布像千色彩带一样下垂,摇曳于群山之间;夏天,瀑布势如雷鸣,感人肺腑;秋天,瀑布裹挟着枯叶舞蹈,银盈金彩;冬天,瀑布则因冻结而增添了新的夺目景观——银穗瀑布、雪瀑瀑布和琼花瀑布。

二、桂林黄果树旅游业现状据了解,桂林黄果树瀑布以其独特的风景和不断创新的服务理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首先,黄果树瀑布人流量过大,导致景区的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游客需求。

特别是在旅游旺季,桂林黄果树瀑布的游客数量特别庞大,很多游客需要长时间排队才能进入景区,游览过程中也很容易拥挤,给游客带来不便。

其次,景区营销手段缺乏创新,导致桂林黄果树瀑布的知名度不高。

桂林黄果树瀑布作为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如果营销模式缺乏创新,长期下来很难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这也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最后,桂林黄果树瀑布的服务质量与业务水平需要提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对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景区不能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会失去游客信任和口碑。

三、桂林黄果树旅游业发展机遇桂林黄果树瀑布的旅游业发展仍有很多机遇。

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旅游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桂林黄果树瀑布也有冷静思考和采取切实措施提升旅游业发展的空间。

首先,景区可以通过优化管理、改善基础设施等方式来解决人流量过大问题。

改善旅游体验,提高景区的吸引力,就能让更多的游客选择前来游览,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收入。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调查报告1. 简介1.1 背景介绍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

该景区以其壮观的黄果树瀑布而闻名于世,同时还拥有独特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本调查报告旨在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进行综合调查,了解该景区的特色、管理情况、发展潜力等方面的信息。

1.2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 了解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了解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游客数量、消费情况和满意度;- 评估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效果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探究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2. 自然景观调查2.1 黄果树瀑布2.1.1 瀑布的高度、宽度及水量 2.1.2 瀑布的景观特点2.1.3 瀑布的保护情况2.2 其他自然景观2.2.1 山脉及峡谷2.2.2 植被及野生动植物2.2.3 溪流及湖泊3. 文化遗产调查3.1 历史背景及重要事件3.2 文化古迹3.3 传统习俗与民俗活动4. 游客数量与消费调查4.1 每年的游客数量统计4.2 游客来源地统计4.3 游客消费情况统计5. 管理效果评估5.1 安全管理5.2 环境保护措施5.3 交通管理5.4 服务质量评估6. 可持续发展潜力分析6.1 发展前景评估6.2 产业发展潜力6.3 旅游产品创新7. 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极具吸引力,但存在管理上的问题,需要加强保护和管理;-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游客数量和消费情况稳定增长,可以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应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同时积极开发旅游产品。

附件:-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详细地图- 调查问卷及统计数据法律名词及注释:1. 自然景观保护:指对自然景观进行保护、修复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旨在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2. 文化遗产:指历史、文化、艺术、社会、宗教等方面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包括古迹、遗址、古籍、传统技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环境容量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的背景喀斯特地区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这种脆弱性主要表现在地表、地下连通性强,对污染物的自净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低,一旦受到破坏后就难以恢复。

由于喀斯特地区土层瘠薄,保水能力低下,土地的人口承载力低下,常处于超载状态。

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地球化学过程塑造出许多成因独特、风景秀丽的地貌、水文景观,它们往往成为品位较高、极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这些资源大多已开发成著名的风景区。

旅游开发固然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过大的旅游接待规模容易对景区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破坏。

贵州现有1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中11个分布在典型的喀斯特地区。

近年来,这些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生态旅游方兴未艾。

但由于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旅游业发展造成的资源、生态、环境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尤其是在“五一”、“十一”等旅游黄金周,常常出现人满为患的情况,给旅游地的环境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旅游业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和物质需求不断进步而相应发展的产业。

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政策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现以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为例------------------黄果树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景观,其位于贵州省西南部,距省会贵阳市128公里,距西部旅游中心城市安顺市区45公里,有滇黔铁路、株六复线铁路、黄果树机场、320国道、(阳)(果树)贵黄高等级公路贯通全境,新建的清(镇)黄(果树)高速路直达景区。

景区筹建于1977年,1980年6月省政府批准成立“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管理处”,1982年8月被国务院定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07年3 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景区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区”、“中国最美的地方”、“西部最具魅力旅游景区”、“中国风景名胜区顾客十大满意品牌”、“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等荣誉称号。

景区规划面积16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约900米,年平均温度为16摄氏度,景区内空气清新,每立方厘米空气含负氧离子两万八千个以上,素有“天然大氧吧”之称。

景区接待设施完善,是休闲、度假、观光、疗养、吸氧“洗肺”的理想胜地。

黄果树大瀑布之所以闻名于世,是因为景区内以黄果树大瀑布为中心,分布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瀑布,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基尼斯记录。

其中黄果树大瀑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最为壮观的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赏的瀑布,也是世界上唯一有水帘洞自然贯通且能从洞内外听、观、摸的瀑布。

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考察大瀑布赞叹道:“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伟;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以大瀑布景区为中心,分布有石头寨景区、天星桥景区、滴水滩瀑布景区、霸陵河峡谷三国古驿道景区、陡坡塘景区、郎宫景区等几大景区。

近年来,由于景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游客前来观光。

二调查的目的为使黄果树景区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黄果树景区旅游环境承载量,旨在为黄果树景区旅游业发展的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深入研究喀斯特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环境容量,在理论上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旅游环境容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体系,在实践中可为当地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调查的内容及结果通过多次前往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实地考察作出如下分析:(一)黄果树景区实施道路封闭管理近年来,黄果树开始在景区内实施交通封闭式运行管理,所有进入黄果树景区游览的自驾车将禁止驶入景区内各交通要道,自驾车辆都将在指定停车场内进行停放。

在陡坡塘停车场,我们看到,景区已在原停车场的基础上修建了面积约为17000平方米的新停车场,专门用于自驾车辆的停放工作,据介绍,该停车场可以停放800余辆自驾车。

同时,游客在购买景区门票后,可凭门票免费换乘景区专用的导运车辆进入景区各点参观游览,为了确保所有游客在节假日期间能安全有序进入景区游览,景区在节前就做足了功课。

据黄果树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道祥介绍“除了我们景区35台观光车外,我们还向三家大巴车营运公司租了60多台大巴,来确保景区运营,一共90多台大巴完全能确保小长假期间的运力,使游客安全有序进入景区”。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我省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明显改善和黄果树景区的名誉度日益提升,自驾游正逐渐成为黄果树景区游客的“主力军”,每天进入景区的机动车辆猛增,景区内道路及相关附属服务设施超负荷运转,环境和交通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确保景区交通秩序顺畅、服务规范、安全有序,实现“安全、健康、秩序、质量” 四统一目标,进一步提升景区旅游形象,黄果树景区从小长假开始进行交通封闭运行管理工作,并逐步实施工作常态化。

目前,景区已新修建了两个停车场,可容纳1500多辆自驾车停放。

但每天进入景区的车辆随着接待能力的提高而剧增,致使景区的承载量不断增加。

(二)从环境承载量看旅游景区的生态保护国际统计资料研究表明:人均年收入500-800美元,旅游需求会逐年增多。

特别是我国实行五天工作制和每年十多天的休假制后,短途和周末旅游机会大大增加,长途和中途旅游成为可能,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然而旅游热了,生态保护问题作为同旅游发展相矛盾的一面便日益突出。

如何处理好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我认为,风景旅游点必须确定合适的环境承载量。

环境承载量是直接影响风景名胜区旅游景点一定阶段内可容纳的游客量的最上限额指标,是决定风景区对外交通、供水、供电和其它旅游设施以及景区景点建设快慢和生态保护的重要依据。

环境承载量定量分析,则是对风景名胜区合理环境承载量进行确定的一项重要程序。

一份完整的环境承载定量分析包括:(1)根据生态规律和生态系统运作机制,研究旅游客体和景区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2)考证景区旅游对生态系统运作机制的不同影响;(3)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根据景区不同时期及不同阶段进行环境承载量的评估统计;(4)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多目标决策规划方法来合理规划景区旅游和管理策略。

环境承载量分析要求景点在有效保护自然景物资源能持续、稳定保持的前提下,在规划旅游产品和设施的长远目标上,一定要高起点,富有超前性、科学性,又着眼于现实的可操作性。

确定合理的环境承载量有益于景点生态系统的协调和正常循环,从而正常发挥自然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九寨沟是我国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根据早期景区旅游规划,环境承载量是按景区内道路每十米一人的方法测算出来的。

曾经的九寨沟由于过量的游客涌入而导致景区内出现程度不一的水土流失。

环境承载量计算方法很多,目前主要有两种:一是面积容量法;二是路线容量法。

权威专家指出正确的环境承载量计算应由旅游对生态系统机制影响来决定,同时还取决于对资源消耗以及对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方面,而这些因素还具有着动态性,即在一个地区不同时期,环境承载量也会相差很大。

所以必须采取措施保证景点游客疏散畅通性,以保证在一定时间内游客在景区景点的滞留时间。

现实中的环境承载量会因景点等级高低而有所不同。

景点等级高低是依据旅游资源评价得出的,一般从景点的观赏特征、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生态环境条件等各方面依据愉悦度、奇特度、完整度采用非尔特法打分,一般以得分在80分以上作为一级景点,80-60分作为二级景点,60分以下作为三级景点。

景点等级不同势必造成景点同一时间游客通量的不同,另外景区的区块层次结构,一般分为中心区、次中心区、片区,各区性质不同,游客容量也会有所不同,景区主管部门应依据景区总体规划,多方论证,慎重行事。

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表现,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陶冶情操的高雅活动。

如今,随着各地众多的风景名胜旅游景点的兴办、开放,使得旅游行业之间的竞争益显强,短时期内景区游客通容量达到最大值便是经营利润达到最大值的时候。

商家只考虑市场经营中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性,增加人为景点,增辟路线,明显忽略了给景点旅游开发留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后路。

合理的环境承载量的确会使得景点生态系统发育良好,能基本保护自然与次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而且要求对风景区采取有效而严格的管理措施,封山育林,严禁挖掘草根,有步骤分批补植阳性阔叶林和色叶林,逐步增添常绿树种;并从景点的生态平衡诸多因素的综合发展出发,营林和调整两方面相结合,以期达到森林生态群落平衡,生物物种多样性;此外,要注重景点生存能力,开发旅游景点时必须保证一定比例的收入用于自然保护,以确保景区合适的环境承载量的永久持续性,并形成市场稳固且迅速增长的格局。

景区负责人在项目增设过程中,还必须加入环保论证,项目在得到可实施性论证后才得以施行。

分布有珍稀树种的观光路线要适时施行疏少游客量等措施,景区外围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场,旅游从业人员应以正确的生态观来指导景区旅游开发。

现实市场经济下,消费者持理性的消费态度,要求越来越高,对旅游已不仅仅停留在旅游的表面,看重的是旅游深入地一面:生态环境。

旅游给景区带来的最大问题是环境压力,景区经营者必须以环保来稳固自己经营的旅游景区质量,以便赢得更持久的客源量。

总之,确保风景名胜区合理的环境承载量,需要做到“四个限”:限发展比例,限挖掘深度,限游客容量,限规模过大。

经营管理者应摒弃地毯式的开发,加大力度制定景点环境维持和保护制度,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来达到景点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相和谐,旅游景点才能达到恰到好处发挥开发作用。

不切实际的投入,只会导致惨重性的损失。

强化旅游开发的质量意识,加大环境承载量计算,同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并带动旅游观光人员的环保进步意识,不失为保护风景旅游点生态的一个良好措施。

四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贵州是一个以喀斯特地貌闻名的省份,山地国土占全省的61.9%。

其拥有极为丰富的观赏石、矿物晶体石、古生物化石资源,民间藏石、赏石之风盛行,独树一帜的石文化更成为当地的一大地域特色。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有滇黔铁路、株六复线铁路贯通全境,景区筹建于1977年,1980年省政府批准成立“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管理处”,1982年被国务院定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09年10月,黄果树携手华铁传媒开通上海到贵阳的旅游品牌专列,为迎接世博做了充足的准备。

目前,世博期间,国内外大量游客涌入,黄果树趁此良机,借联盟旅游企业、护送客源东风,拓展旅游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