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脏器切除与重建在治疗妇科晚期或复发性恶性肿瘤的意义
全盆腔脏器切除加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20例临床分析
![全盆腔脏器切除加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20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1e9730580216fc700afdaf.png)
发生肠梗阻共 1 2例 , 6例发生在术后 2个月 内 , 中有 2次 其 以上肠梗 阻的 5例 , 伴肠 吻合 口瘘 3例 , 肠吻合 口狭 窄 2例 ; 小 肠 阴道 残端瘘 1例 ( 发生于术后 x刀放疗 中) 盆 腔痛 3例 : , 伴
阴 道 流 血 2例 。
24 生 活 状 况 .
12 手术治疗情况 . 2 0例患者中 ,1 1 例初治 时子宫 附件 已切 除 , 中 1 施行 其 0例 盆腔淋 巴清 扫 , 本次手术 只切 除膀胱 、 部分尿道 、 直肠 、 阴道 残端
子宫颈癌居妇科恶性肿 瘤之首 , 管手术 或( ) 尽 和 放疗 已使
各期子宫颈癌得到了综 合治疗 , 并也 已获得较为理想 的效果 , 但 和肿大的盆腔淋 巴结 ; 5例为初治 , 行子宫广泛性切 除及盆腔淋 由于子宫颈的解剖学位 置和癌组织 的生 物学行 为特点 , 以及 放 巴结 、膀胱 、 部分 尿道 、 直肠等器官切 除 ; 行乙状 结肠 肛管 吻合
术后再补充放疗 , 该方法在解决患者排便障碍 , 克服因放 疗累剂
量对器 官功 能损害 而不 能追 加放疗 剂量 的弊端等 方面 , 显示 了 极大的优越性 , 其中 8例存活时 间超过 了 2年( 0 0 ) 超过了 4 .% , 传统治疗方法 5 3 . %的 2年生存率。现总结分析如下。 2 结果
2 1 手 术 情 况 .
手术时间 6 ~9小 时 , 平均 7 5小 时 ;术 中出血 30 ~ . . 0
20 0 l平 均 7 5m , 术 中无 死 亡 。 0 m , 7 l无 2 2 放 疗 情 况 .
1 临床资料
1 1 病例 资料 . 晚期宫颈癌患者 2 , 0例 年龄 2 6 8~ 0岁 , 平均 4 5岁 ; 0例 1
预康复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预康复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652567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b3.png)
预康复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恶性肿瘤的治疗策略已经从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其寿命为目标的综合治疗模式。
预康复(Prehabilitation)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理念,近年来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预康复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包括其概念、理论基础、实施方法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效果评估。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本文旨在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
预康复理念强调在恶性肿瘤治疗前,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这种治疗模式不仅关注疾病的本身,更关注患者作为一个整体的生命体验。
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预康复的应用涵盖了营养支持、体能训练、心理干预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患者的耐受力和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
本文将从预康复的定义、理论基础出发,详细阐述预康复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包括营养干预、体能训练、心理支持等。
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预康复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临床实践和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预康复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预康复(prehabilitation)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主要指的是在主要手术或治疗之前,通过一系列的综合干预措施,优化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恢复速度和生活质量。
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运动生理学、康复医学以及心理学等多个学科。
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预康复的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预康复可以帮助患者在手术或治疗前达到最佳的身体状态,提高手术耐受性和成功率。
预康复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血栓形成等。
再者,预康复还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治疗的信心,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4《卵巢恶性肿瘤多学科团队协作诊治的专家共识》要点解读(全文)
![2024《卵巢恶性肿瘤多学科团队协作诊治的专家共识》要点解读(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c4e78a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85.png)
2024《卵巢恶性肿瘤多学科团队协作诊治的专家共识》要点解读(全文)全面阐释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多学科诊疗(MDT)实施方法。
目前,在全球卵巢癌致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第二位,仅次于宫颈癌。
2020年,卵巢癌造成全球约有20万女性死亡,1990年至2019年的流行病学趋势研究表明,高度发达地区的负荷和死亡率最高[1]。
因其发病隐匿性高,缺少有效筛查手段,70%的患者来医院就诊时已是晚期[2]。
同时卵巢癌患者易复发,尽管标准地经过R0手术和6个疗程以上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约70%的患者仍会在2年左右复发[2]。
这些都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正是由于卵巢恶性肿瘤治疗的复杂性、长期性,传统的“一医一患”,或者“专科医师治疗专科病”的模式越来越难以提供全面优质的诊治方案,因而患者无法获得满意的治疗结局。
多学科团队(MDT)协作诊治模式,通常由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影像科、病理科、放疗科、心理治疗科、营养科等多个学科共同诊断、共同制定诊治计划,从而保证高质量的诊治方案,避免误诊、误治,使患者生存受益。
2021年12月,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妇科肿瘤学组专门编撰发布《卵巢恶性肿瘤多学科团队协作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3],以期为临床实践中MDT诊疗理念实施提供最新指导,本章将对该专家共识核心内容进行解读。
卵巢恶性肿瘤MDT协作诊治的目的和意义首先,MDT模式提供了全流程的诊治决策和管理方案,其最终目标定位于改善患者生存和提高生命质量。
第二,避免单一专科治疗的局限性,节省多个学科分次诊治的时间,从而降低医疗费用,提高诊治效率。
其三,促进各学科专业人员的交流与协作。
其四,有助于医院、区域甚至全国范围内卵巢恶性肿瘤诊治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最后,有利于卵巢恶性肿瘤诊治领域高水平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实施,并促进卵巢恶性肿瘤诊治相关基础研究的开展和研究成果的转化。
卵巢恶性肿瘤MDT协作诊治的执行与实施(一)MDT会议的标准流程●病历汇报及信息汇总:由提请讨论病例的主管医师详细汇报准确的临床病历信息。
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014f376bbe23482fb4da4ccc.png)
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总则
• 阴道癌:手术及放疗均有困难,解剖原因:阴道膀胱间隔及阴 道直肠间隔仅有5mm。 • 总的原则:阴道上段癌可参照宫颈癌治疗,阴道下段癌可参 考外阴癌治疗 • 子宫肉瘤: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或化疗及孕激素治疗。 •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化疗为主,手术和放疗为辅。 •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手术首选,高危者辅以化疗。
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理念
1、科学化:要遵循科学原则,针对病情,客观手术指证、入路、 方式、技术路线; 2、规范化:根据循证医学证据,按规矩办事; 3、个体化:在规范和科学原则基础上,根据患者年龄、婚育状况、 症状、病情(包括全身情况、病理组织类型、分期、分级); 考虑和尊重患者和家属意愿与要求以及经济情况;并考虑就医 单位和手术者等。
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细则
一、外阴癌手术治疗
• 细则: 1、对于早期外阴癌患者手术治疗应个体化,在不影响预后的前提 下,尽量缩小手术范围,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尽量保留外 阴的生理结构(包括美观),改善生活质量。 2、对于晚期外阴癌患者应该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将放化疗与手术 的优势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痛苦、缩小手术范围、 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
FIGO 分期
Ⅰ期
可选择的术,有前述5种情况之 一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浆乳癌手术范围与 卵巢癌类似(包括大网膜和阑尾); 全子宫或广泛子宫切除及双附件切除术,同时行盆腔及腹 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与宫颈癌手术范围相同);
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并发症
一、出血处理 1、明确出血血管—结扎,大血管应双重结扎,有的需要贯穿缝合 结扎(如大隐静脉); 2、渗血或不明确出血—压迫,要有耐心,渗血常可奏效,压迫止 不住者要明确出血的血管来源; 3、大血管撕破—缝合,明确破口,准确轻柔,不再撕脱,可用血 管夹或压迫“上游”阻一臂之力; 4、请注意几个危险区—闭孔窝、右髂总静脉区、髂前区、腹主动 脉及下腔静脉。 二、膀胱修补、肠管修补、输尿管修补等脏器损伤应急处理
江苏省全盆腔脏器切除术管理规范(试行)
![江苏省全盆腔脏器切除术管理规范(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581ff7a20029bd64783e2cc8.png)
江苏省全盆腔脏器切除术管理规范(试行)【文 件 号】苏卫办医[2010]99号【颁布部门】江苏省卫生厅办公室【颁布时间】2010-08-04【实施时间】2010-08-04【时 效 性】有效 为加强妇科全盆腔脏器切除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妇科全盆腔脏器切除术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全盆腔脏器切除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妇科全盆腔脏器切除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妇科全盆腔脏器切除术主要包括妇科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以及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和根治性直肠切除术等诊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全盆腔脏器切除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妇产科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全盆腔脏器切除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三)有至少2名具备妇科全盆腔脏器切除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有经过妇科肿瘤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妇科全盆腔脏器切除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四)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第二类医疗技术妇科全盆腔脏器切除术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三级综合医院、三级妇产医院和三级肿瘤医院,开展妇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妇科病房实际开放床位数不少于40张,5年内累计完成妇科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手术病例累积300例以上;肠外科开展根治性直肠切除术累计300例以上;泌尿科开展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累积300例以上。
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具备满足危重病人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3、开展妇科全盆腔脏器切除术的医疗机构,还应当具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肿瘤化学治疗与放射治疗诊疗科目。
4、具备满足实施妇科全盆腔脏器切除术需求的临床辅助科室设备和技术能力,如膀胱镜检查和结直肠镜检查等。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妇科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医师。
晚期宫颈癌的手术治疗进展
![晚期宫颈癌的手术治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573f94df7ec4afe04a1dfbc.png)
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化疗后追加根治术,常用的术式有 Ⅱ、Ⅲ、Ⅳ、V级子宫根治术及系统淋巴结清扫术(平均切除淋 巴结36枚)或选择性的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平均切除淋巴结 14枚)或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平均切除淋巴结18枚)。5年 生存率比单纯放疗组提高10%一15%¨1。化疗后追加根治术 是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且Ⅲ级子宫根治 术治疗对化疗敏感的晚期宫颈癌是可行的,尤其对于Ⅲ一Ⅳ期 患者附加手术(淋巴结清扫术及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或盆腔脏器 去除术)是很重要的一J。 3.2未经辅助治疗,直接给予手术治疗
6
局部晚期宫颈癌手术治疗的重要性 局部晚期(ⅡB一ⅣA期)宫颈癌指病灶超出宫颈但无盆腔
外转移的I临床证据。关于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一直找不到 最佳治疗方案。多年来,单纯放疗是其治疗标准。虽然在放疗 的技术上有些改变,但治愈率并不理想。如果晚期转移到上腹 腔,目前的放疔技术并不能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ⅢB一ⅣA期 宫颈鳞癌患者如先接受放疗,肾衰的危险性很大,易造成膀胱 阴道瘘、输尿管阻塞等并发症。因此手术治疗成为需要¨1。 晚期宫颈癌是否手术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对于手术 范围是否过大,是否切除部分无病变组织很有争议,但手术对 提高局部控制率、准确分期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确有帮助。 对于腹腔状态不利于手术的患者则可以适当缩小手术范围,减 少局部复发,改善生活质鼍p J。 2晚期宫颈癌手术治疗的时机 晚期宫颈癌治疗失败大多为盆腔内复发,因此目前有一种 倾向就是术前辅助化学药物治疗,使瘤体缩小,减少局部和远 处的复发率,提高局部控制率,为失去手术治疗的患者创造手 术机会。目前常用的术前辅助治疗方案有以下几种。 2.1新辅助化疗(1)顺铂+吉西他滨:I B2~ⅣB期宫颈癌 患者,第1天给予顺铂100 ms/m2,第l、8天给予吉西他滨
盆腔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PPT课件
![盆腔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897d6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e.png)
盆腔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
常用药品
– CDDP – ADM – 5-Fu – MMC – 明胶海绵
盆腔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
股动脉穿刺插管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穿刺入路:便于超选
择插管
– 右侧 – 左侧
大剂量顺铂动脉灌注治疗膀胱癌
适应症
– 膀胱癌术前
• 肿瘤缩小,便于手术 • 手术降级:膀胱全切→病灶切除→电切 • 病理降级;减少复发机会
– 中晚期膀胱癌
• 姑息治疗 • 二期手术
大剂量顺铂动脉灌注治疗膀胱癌
化疗药物
– 顺铂:100mg/m2 体表面积 – 阿霉素:50mg/m2 体表面积
辅助药物:
– 硫代硫酸钠 – 甘露醇 – 素尿
膀胱癌 首次动脉化疗
三周后
膀胱癌 化疗前
两次治疗后
膀胱癌:膀胱造影
治疗前
治疗后
妇科恶性肿瘤
盆腔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
盆腔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
膀胱癌 妇科恶性肿瘤 盆腔恶性肿瘤术后复发 盆腔转移瘤
盆腔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
治疗目的
– 缓解临床症状 疼痛 出血 压迫 – 提高手术机会 提高切除率、减少转移机会 – 姑息治疗 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痛苦
盆腔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
导管选择:
– Cobra(C2) – RC(RC2) – RIM – RH
子宫癌 绒癌、恶葡 宫颈癌 卵巢癌 其他恶性肿瘤
妇科恶性肿瘤 宫体腺癌化疗1
化疗前
两次化疗后
妇科恶性肿瘤 宫体腺癌化疗2
两次化疗后
化疗前
妇科恶性肿瘤 子宫绒癌术前栓塞1
联合脏器切除在腹盆腔局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联合脏器切除在腹盆腔局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62d4510a8114431b90dd829.png)
【 摘 要】 目的 总结联合脏器切除在腹盆腔局部 晚期恶性肿瘤临床 治疗 中的经验 。方法 对 2 2例腹 盆腔恶
性 肿 瘤 进 行 联 合 脏 器 切 除 的 临床 资 料 进行 回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2 2例 均 进 行 联 合 脏 器 切 除 , 术 后 2 4小 时 因 大 出 血 死
为 ,在 大 肠癌 累 及 或 与 周 围 脏 器 粘 连 浸 润 , 同 时又 无 远 处 转 移 时 ,采 取 积 极 的 联 合 脏 器 切 除 是 提 高 五 年 生 存 率 的 一 项
措 施 。
多数 局部 晚 期 胃癌 均 伴 有 局 部 广 泛 种 植 转 移 ,周 围组 织 水 肿 ,淋 巴结 肿 大 融合 成 团 ,无 明 显 解 剖 界 线 ,不 利 于 联 合 脏 器 切除 ,但 确 有 小 部 分 胃癌 或 术 后 复 发 的 胃癌 只 侵 犯 胰 头 ,应 予 以行 胰 十 二 指 肠 切 除 _ 。有 人 报 道 :进 展 期 胃癌 联 3 ]
维普资讯
5 8
福建医药杂志 2 0 0 6年第 2 8卷第 5期
F j nMe Vo. 8 No 5 2006 ui dJ 12 , a
.
联 合 脏 器 切 除在 腹 盆 腔 局 部 晚期 恶性 肿 瘤 治 疗 中 的作 用
福 建省 肿 瘤 医院 (5 0 4 30 1 ) 叶 文 飞 应 敏 刚 游 原 瑜 吴 贤毅 冯 梅
1 2 治 疗 方 法 :对 于 贫 血 、低 白蛋 白 及 电 解 质 紊 乱 者 ,均 . 予 以纠 正 后 进 行 手 术 探 查 ,2 2例 均 进 行 了 联 合 脏 器 切 除 术 。 分 别 是 全 胃切 除 加 胰 、十 二 指 肠 切 除 2例 ;全 胃 切除 加 左 肝 外 侧 叶 切 除 3例 ;全 胃切 除 加 脾 、胰 体 和 胰 尾 切 除 5例 ;全 胃切 除 加 横 结 肠 部 分 切 除 2例 ;全 胃切 除 加 脾 切 除 1例 ;直 肠 癌 根 治 术 加 部 分 膀 胱 切 除 2例 ;直 肠 癌 根 治 术 加子 宫 切 除 1例 ,加 阴道 部 分 切 除 2例 ; 卵 巢 癌 根 治 术 加 直 肠 前 切 除 2 例 ;左 肾癌 术后 复 发 行 累 及脏 器 广 泛 切 除 1 ;盆 腔 间 质 肉 例 瘤 行 直 肠 Mi ’ 术 切 除 加 部 分 回 肠 切 除 1例 。 ls e
肿瘤术后复发的原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肿瘤术后复发的原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998863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1.png)
肿瘤术后复发的原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而术后复发是肿瘤治疗中常见且令人担忧的问题。
尽管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地切除肿瘤组织,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的患者在手术后经历肿瘤的再次出现。
这种术后复发的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首先,肿瘤细胞的残留和残留微转移是导致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手术可以切除肿瘤的可见部分,但微小的癌细胞可能会残留在周围的组织中。
这些残留的癌细胞可能难以被察觉,但它们具有重新生长和扩散的潜力。
因此,即使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肿瘤被完全切除,仍有可能在手术切口附近或其他身体部位出现复发。
其次,术后复发可能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有关。
在治疗过程中,肿瘤细胞可能会逐渐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
术后复发可能是由于这些耐药细胞在手术后重新生长和扩散导致的。
这使得治疗难度增加,同时也加大了患者的痛苦和困扰。
此外,免疫力的失调也是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往往受到抑制,使得机体对癌细胞的清除和监控功能下降。
手术切除肿瘤后,免疫系统的受损状态可能仍然存在,导致患者对癌细胞的防御能力下降,从而为肿瘤的复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总而言之,肿瘤术后复发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问题,其原因涉及到残留癌细胞、耐药性以及免疫力失调等多个方面。
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术后复发的机制,并为有效预防和治疗术后复发提供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
首先,引言部分将概述肿瘤术后复发的问题并提供对该主题的背景介绍。
其次,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导致肿瘤术后复发的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种原因是...(在2.1部分进行详细叙述)。
第二种原因是...(在2.2部分进行详细叙述)。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上述结构,本文将全面介绍肿瘤术后复发的原因,并提供详细的解释和分析。
新辅助化疗后机器人辅助与开腹手术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术后生存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
![新辅助化疗后机器人辅助与开腹手术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术后生存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87105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f.png)
新辅助化疗后机器人辅助与开腹手术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术后生存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周潇妮1,唐旭秀2,蔡丽萍3,涂春华3,张智3,张琦玲3,肖子文2,赵娜4(1.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 江西 景德镇 333000;2.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3.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江西 南昌 330000;4.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江西 景德镇 333000)摘 要目的:探究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后应用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术后生存质量的差异,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接受治疗的76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其中研究组为机器人手术组,38例患者全部于新辅助化疗结束后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为开腹手术组,38例患者在新辅助化疗结束后行开腹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两组均对部分患者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
纳入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特征、术后手术质量评价指标并统计和分析其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
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一般临床特征无差异,但研究组术后多项手术质量评价指标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病理预后因素、无病生存期、总生存期、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宫颈浸润程度和术后是否补充放化疗为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比传统开腹手术的手术质量评价好,但两者在患者病理预后因素及术后生存期上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子宫颈癌;机器人辅助手术;开腹手术;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中图分类号 R608 R7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7721(2024)02-0178-08收稿日期:2022-04-29 录用日期:2022-11-31Received Date: 2022-04-29 Accepted Date: 2022-11-31基金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2ACBL20038);江西省科技计划重大项目(20152ACG70022)Foundation Item: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Jiangxi Province(20192ACBL20038); Maj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of Jiangxi Province(20152ACG70022)通讯作者:蔡丽萍,E-mail:*********************Corresponding Author: CAI Liping, E-mail: *********************引用格式:周潇妮,唐旭秀,蔡丽萍,等.新辅助化疗后机器人辅助与开腹手术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术后生存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J].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2024,5(2):178-185.Citation: ZHOU X N, TANG X X, CAI L P,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postoperative survival between robotic surgery and conventional laparotomy for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J].Chinese Journal of Robotic Surgery, 2024, 5(2): 178-185.179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postoperative survival between robotic surgery and conventional laparotomy for locally advancedcervical cancer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ZHOU Xiaoni 1, TANG Xuxiu 2, CAI Liping 3, TU Chunhua 3, ZHANG Zhi 3, ZHANG Qiling 3, XIAO Ziwen 2, ZHAO Na 4(1.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the Second People ’s Hospital of Jingdezhen, Jingdezhen 333000, China; 2.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00, China; 3.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00, China; 4.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he Second People ’s Hospital of Jingdezhen, Jingdezhen 333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postoperative survival between patients underwent robot -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 and conventional laparotomy for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on 76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6. Among which, 38 patients underwent robot -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 and 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38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laparotomy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to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part of patients underwent para -aortic lymph node sampling in both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erms of the gener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surgical quality evaluation indicator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thological prognostic factors, disease -free survival, overall survival, 3-year survival rate, and 5-year survival rate (P >0.05). Doing chemoradiotherapy or not after surgery wa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risk factor.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 robot -assisted surgery has better evaluation of surgical quality after surgery than the conventional laparotomy,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erms of pathological prognostic factors and postoperative survival between the two ways.Key words Cervical Cancer; Robot -assisted Surgery; Laparotomy; Overall Survival; Disease -free Survival宫颈癌是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平均初诊年龄为53岁,平均死亡年龄为59岁,每年新发和死亡病例数为57万和31万,是导致女性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盆腔廓清术中盆底功能重建的应用
![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盆腔廓清术中盆底功能重建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03625d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d.png)
• 246•实用妇产科杂志2〇2丨年4 j彳第只卷第4 期加抓《/C.vn<TO;og.v202 丨.4p r. VW.37,;V〇.4图3提肛肌下盆腔廓清术2.4重建盆腔廓清术的重建主要毡含3个内容。
①阴道重建:盆腔廓清术后的阴道重建非常的重要,它既可以为患者尤其是年轻的患者创造一个阴道,N 时重建的阴道又可以很好地填充盆腔的空虚,减少术 后并发症。
一般阴道重建常用的手段毡括腹直肌皮 瓣阴道重建、阴股沟皮瓣阴道重建、股内侧(股薄肌)肌皮瓣阴道重建等。
②泌域系重建:采用Bmnschwigs 的方法早期应用的较多,这种方法将双侧输尿管种植 于乙状结肠,这样和大便共用一个造瘘袋,但是缺点 十分明显,不容易护理,易发生肾盂肾炎和高氯血症 性酸中毒,H前已经很少应用。
里程碑式的重建方法 是Brid^r方法,这种方法首次将尿便分流,以末端回 肠代替膀胱,将输尿管和这段代膀胱进行吻合,并将 此段代膀胱经腹壁造瘘,术后容易管理,缺点是仍然需 要戴尿袋,而且排尿不可控近些年很多人尝试可控膀 胱,但是这种方法手术相对复杂,易出现并发症。
③肠 道重建:对于那些接受全量放疗的患者,即便是提肛肌 上盆腔廓清术,也常选择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造瘘,W为 这些已经接受过全量放疗的患者,如果将降结肠与末端直肠进行吻合常伴有较高比例的吻合口瘘。
而对于那 些未接受过放疗的患者,常常可以通过吻合器将降结肠 或乙状结肠与末端直肠进行吻合,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 质量有益处对于提肛肌下盆腔廓清术,很少有机会进 行肠吻合,需要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造瘘参考文献1Brunschwig A. Complete excision of pelvic viscera for advanced carcinoma: a one-stage alulominoperineal operation with end colostomy andbilateral ureteral implantation into the colon al)〇ve the colostomy [ J .C a n re r,1948,l(2) :177 -183.[2] Berek JS,Howe C,I^agasse I.l),et al. Pelvic exenteration for recurrentgynecologic malignancy :.s urvival and morbidity analysis of the 45-yearexperience at UCLA { ]}.Gynecol Oncol ,2005 ,99 ( 1) : 153 -159. [3] Roos F2J,Van Eijkeren MA,Boon TA,t*l al. Pelvic exenteration astreatment of recurrent or advanced gynecologic- and urologic cancer[J]. Int J Gynecol Cancer, 2005,15 (4) :624 -629.^ 4 j Shamia S,()dunsi K, Driscoll I),et al. Pelvic exenterations for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twenty-year experience at Koswell Park Cancer,Institute[ J]. Int J Gynecol Caneer,2005,15(3) :475 -482.[5] (ioldherg GL,Sukumvanich P, Einstein M H,el al. Total pelvic exenteration: the Albert Kinstein College of Mt'dicine/Montefiore MedicalCenter Experience ( 1987 to 2003) [J].Gynecol Oncol, 2006, 101(2):261 -268.[6 j Mockel M , Domhofer N. IVIvic exenteration lor gynaecologicaltuniours:achievements and unanswered questions [ J . I^ancet Oncol, 2(X)6, 10(10) :837 -847.[7]陈明,潘凌亚.盆腔廓清术在复发性子宵颈癌患者屮应用的系统评价[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6) :460 -465.[8]李雷,吴鸣.盆腔廓清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6,32(8) :804 -809.[9]李雷,吴鸣,马水清,等.盆腔廓清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40例研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丨6,32(10):%7-972.L10 l.i L,Ma SQ,W u M ,et al. Pelvic exenteration for recurrent and pt*rsis- len! cervical cancer J . Chin Med J,2018,131 ( 13) :1543 ~ 1548.(收稿 H 期:202M)2-09)文章编号:1003 -6946(2021 )04 -0246 -04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盆腔廓清术中 盆底功能重建的应用邓浩,王志启,王建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北京1(>()〇44)中图分类号:K737.3文献标志码:B盆腔廓清术是一项复杂的根治性手术,以整块方 式切除骨盆内脏器宫,甚至包含部分会阴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来说,通常对于骨盆屮央的复发性子宫 颈癌、子宫体恶性肿瘤、阴道癌和外阴癌进行盆腔廓通讯作者:王志启,E-m ail: wangzqnet@ sina.com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 年4 月第37 卷第4 期Jouma/ 付ri« anW 2021 々)r. VW. 37,y V o.4• 247•清术。
妇产科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与护理PPT课件
![妇产科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与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311c8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1f.png)
诊断
辅助检查
腹水或腹腔冲洗液细胞学:腹水明显者,可直接从腹部穿刺,若腹水少或 不明显,可从后穹隆穿刺。所得腹水经离心浓缩,固定涂片,进行细胞学 检查。
诊断
肿瘤标志物
HE4:人附睾蛋白4是一种新的卵巢癌肿瘤标志物。正常生理情况下,HE4 在人体中有非常低 水平的表达,但在卵巢癌组织和患者血清中均高度表达,可用于丽巢癌的早期检测、鉴别诊 断、治疗监测及预后评估。88%的卵巢癌患者都会出现HE4 升高的现象。与CA125相比, HE4 的敏感度更高、特异性更强,尤其是在疾病初期无症状表现的阶段。疾病早期 HE4 诊断 的敏感度是 82.7%,而CA125 却仅有45.9%。与CA125 仅 20%的特异性相比,HE4的特异性 高达99%。HE4 与CA125 两者联合应用,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可增加到 92%,并将假阴性结 果减少 30%,大大增加了卵巢癌诊断的准确性。
腹腔内其他部位或脏器无明显的转移病灶。③术者有足够的技术以完成整个手术。卵巢癌的腹腔镜手术仅用于 下列几个方面:①明确卵巢癌的诊断及病情程度的评估。
早期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包括卵巢癌的腹腔镜探查活检术,腹腔镜下大网膜切除术及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
卵巢癌的腹腔镜再分期手术。
“卵巢癌三联症”:即年龄40~60岁、卵巢 功能障碍、胃肠道症状,可提高对卵巢癌的 警戒。
卵巢癌
![卵巢癌](https://img.taocdn.com/s3/m/f119b84de518964bcf847cf9.png)
卵巢癌卵巢癌是发生于卵巢组织的恶性肿瘤。
卵巢癌有起病隐匿,早期不易发现,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
占所有妇科恶性肿瘤的15%左右。
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中所占的百分率为2.4-5.6%。
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占第三位,次于宫颈癌和宫体癌。
在妇女生殖道癌瘤中,卵巢癌是造成死亡原因最高的一种肿瘤。
卵巢肿瘤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
卵巢癌属于中医学的"癥瘕"、"积聚"范畴。
卵巢是产卵与分泌女性激素的器官,人体中共有2个卵巢,而卵巢癌是发生在卵巢的恶性肿瘤。
卵巢癌目前是世界上第5大高发癌症,死亡率超过宫颈癌与子宫体癌的总和,占妇科肿瘤首位。
卵巢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大多发生在绝经之后--其中半数发生在65岁之后。
据美国统计,美国妇女一生中发生卵巢癌的危险约为1.5%。
中国妇女卵巢癌的发生率略低。
在1997年,约有26800个美国人被诊断为卵巢癌,其中14200人死于该病。
如果能做到早期诊断则5年生存率可达92%。
然而,在确诊患有卵巢癌时往往已至肿瘤晚期,可能已广泛转移至肝、胃、小肠等脏器,也可能已通过血液与淋巴转移至其他部位。
按全球统计,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50%。
不能早期诊断卵巢癌的原因主要有二个方面:因为卵巢肿瘤深藏于盆腔,当出现提示恶性肿瘤发生的变化时不易被检查出;卵巢癌生长相对较为迅速,不易捕捉到早期警告性症状,待确诊时往往已至晚期。
卵巢癌的病原是什么卵巢癌的发病因素不清,但环境和内分泌影响在卵巢癌致病因素中最受重视。
根据其流行病学和病因学调查,其发病因素与高危人数是:⑴环境因素:工业发达国家及上层社会妇女卵巢癌发病率高,可能与饮食中高胆固醇有关。
另外,电离辐射及石棉、滑石粉能影响卵母细胞而增加旅发卵巢癌的机会,吸烟及维生素A、C、E的缺乏也可能与发病有关。
⑵内分泌因素:卵巢癌多发生在未产妇或未育妇,妊娠对卵巢癌似有对抗作用,认为每日排卵所致卵巢表现上皮反复披损与卵巢癌发生有关。
一 腹腔镜手术的发展史
![一 腹腔镜手术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5fadd79176a20029bd642d6a.png)
一、腹腔镜手术的发展史(一)腹腔镜简要发展历程人类一直梦寐以求看清黑暗体腔以达到诊断疾病的愿望,早在希波克拉底时期,就有人描述用窥器窥视直肠。
在那时,人们就渴望能看清黑暗体腔内的各类脏器及组织,以期对疾病做出明确的诊断。
到1795年,德国Bozzine提出了内镜的设想,用简单的直筒内镜观察了直肠和子宫后,人们开始着力研究内镜技术。
1.腹腔镜发展的第一次飞跃内镜手术主要是呈现一个显微外科手术视野,因此,必须解决三个问题,①光的产生即光源;②光的传导即光视管和光缆;③图像的获得。
1880年爱迪生电灯的发明,为内镜光源带来了第一次质的飞跃。
但是,最初人们用微热型的炽灯装配在内镜前端,因而不可避免灼伤内脏组织,使得腹腔镜手术普及受到极大限制。
而腹腔镜手术的先决条件是要有清晰、明亮的腹腔内照明,而白炽灯把电能的97%转变成了热量,仅2%为可见光。
因此,只有外部光源才是有用且为真正内镜手术多接受。
而冷光源的发明就实现了这一梦想。
1963年,Hischowitz和Karl发明冷光源,解决了上述问题。
所谓冷光源,它是由光源,隔热玻璃和光缆三部分组成。
隔热的玻璃插在光源和光缆之间,光缆是一根传导光的时候几乎无光强度损失的柔软纤维光缆。
进入光缆的光有很高的照明度,由于它不含热的成分,因此有“冷光”之称。
1952年,由于石英玻璃的产生,Fourestier 发明了光学传导系统,从而解决了体外光源的传导。
1954年,Hopkins结合光导原理和柱状表面新型多层抗折射膜的优点,发明了“Hopkins柱状透镜系统”,解决了传统光源传导削弱光线能力以及图像失真的问题,使得光导性能提高了80倍,使今天的腹腔镜都能产生极其明亮清晰的图像且几乎不出现失真。
2.腹腔镜发展的第二次飞跃上世纪80年代前,腹腔镜技术未能得到广泛的推广,重要原因在于设备繁琐,使手术过于冗长乏味,只有手术者才能通过腹腔镜观察腹腔内情况,唯一的助手只能通过关节内镜观察,且需扶持着腹腔镜和关节镜,而手术其他人员因无法观察而帮不上忙,使得腹腔镜下只能进行少数简单的操作。
切除修复的名词解释
![切除修复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4bd1f5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8.png)
切除修复的名词解释切除修复是一个用来形容手术或其他医疗操作的术语,其原意是指通过切除患者身体的一部分并对其进行修复,以达到治疗或改善患者健康状况的目的。
切除修复这个词语常常出现在医学报道、病历记录或医疗指南中,特别是在描述外科手术或整形手术时。
它的主要含义是指通过外科手术或其他医疗过程,将异常或受损的部分从患者体内移除,然后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功能或外貌上的正常状态。
这个术语的具体应用范围较广,既可以用于解释针对内部组织结构的手术操作,也可以用于解释针对皮肤、骨骼或其他身体结构的手术。
在外科手术中,切除修复常常是一种常见的操作方式。
它常常涉及的领域包括肿瘤切除术、器官移植手术、先天性畸形修复、创伤修复以及整形手术。
例如,对于一位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切除修复可能意味着将肿瘤及其周围的组织完全切除,并进行进一步的修复,以确保患者身体的正常功能和外貌恢复。
而对于一位受到严重创伤的患者,切除修复可以涉及修复破裂的骨骼、缝合受损的血管或神经,并恢复正常的组织结构。
此外,切除修复也可以应用于皮肤修复或疤痕修复方面。
对于一位患有色素沉着、疤痕或其他皮肤疾病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选择切除受影响的皮肤区域,并用正常的健康皮肤进行修复。
这种手术可能会涉及皮肤移植、皮肤瓣转移或其他类似的技术,以确保切除区域的完全修复和整体的外貌美观。
切除修复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手术操作,它还涉及到许多其他因素的考量。
其中之一是手术技术的选择,医生需要根据个体患者的情况和手术的具体目的来决定使用何种技术。
例如,在皮肤修复方面,医生可以根据切除区域的大小、位置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
此外,手术后的恢复和康复也是切除修复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重要环节。
患者需要在手术后接受适当的休息和康复训练,以确保手术效果的最佳恢复。
总之,切除修复是一个术语,用于形容一种通过切除异常或受损组织并对其进行修复的医疗过程。
它在医学中是一个广泛适用的概念,常常出现在手术操作、整形手术或其他医疗操作的描述中。
盆腔廓清术的适应证
![盆腔廓清术的适应证](https://img.taocdn.com/s3/m/29ea88f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4.png)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21 年 4 月第 37 卷第 4 期 7(川rm/./Prochcfl/ 0/,价/rks2021 :4/,r.V'b/.37,/V o.4• 241•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盆腔廓清术专题讨论盆腔廓清术的适应证........................................................王静,王永军盆腔廓清术的手术种类及其手术要点.................................................吴鸣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盆腔廓清术中盆底功能重建的应用................邓浩,王志启,王建六盆腔廓清术围术期管理及并发症防治.................................刘忠宇,郭红燕,吴郁妇科恶性肿瘤盆腔廓清术术后的辅助治疗.....................................李克敏,尹如铁盆腔廓清术患者的预后.....................................................王登凤,张国楠文章编号:1〇〇3 -6946(2021)04 - 0241 -04盆腔廓清术的适应证王静,王永军(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妇产科,北京102206)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志码:B盆腔廓清术是针对盆腔恶性肿瘤的一种根治性 外科手术,主要适用于局部晚期或中央型复发性妇科 恶性肿瘤、结直肠癌、泌屎系肿瘤等盆腔恶性肿瘤患 者。
早在1948年Brunschwig 1报道应用盆腔廓清术 治疗局部复发性子宫颈癌,而后应用于局部复发性直 肠癌,逐渐扩展至盆腔的多种恶性肿瘤。
盆腔廓清术 因具有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有较高的复发率和死 亡率以及医疗花费相对高等特点,恰当的选择手术适 应证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手术与功能重建等技术 的重大进M,盆腔廓清术更加彻底和个体化,其适应 证和禁忌证亦随之有所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腔脏器切除术及重建在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或复发性肿瘤治疗中的意义摘要:盆腔脏器切除术是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或复发性肿瘤最后一次治愈机会。
5年中统计46例该类患者进行了盆腔脏器切除术,所有手术都是由妇科肿瘤医生完成。
多因素分析结果:肿瘤直径>4cm是该术式后肿瘤复发的唯一相关因素;标本中无瘤区大小是唯一与无瘤生存期相关因素;而与最终生存期有关的因素有二即标本中无瘤区大小和有无淋巴结转移。
结论:尽管盆腔脏器切除术有很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目前大都非致死性的,则该术式可能为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
前言盆腔脏器切除术最早是于1948年开始出现,最初是为了缓解盆腔恶性肿瘤症状,后来逐渐转入拟行治愈局限于盆腔的晚期恶性肿瘤或复发性肿瘤,随着盆腔脏器切除术的术后发病率(相当于并发症)及致死率的降低,该术式逐渐变为期望治愈局限于盆腔晚期恶性肿瘤或复发性肿瘤的标准选择,尤其适用于妇科恶性肿瘤。
但就该术式术后复发、无病生存期、5年生存率的前瞻性研究鲜有报道。
研究方法研究资料这项前瞻性研究起止于2001、7-2006、2月,入选病人首先进行评估,内容大致包括手术可能性、安全性、盆腔脏器切除及重建的治疗意义、病变为局限于盆腔的晚期恶性生殖道肿瘤或中央复发性肿瘤。
研究操作草案为IRB承认的NCCCTS-01-012.共有46个病人入选。
入选标准具体包括:1组织病理学证实为晚期或中央复发性生殖道恶性肿瘤;2年龄在18-80岁之间;3正常骨髓功能、肝肾功能、心肺功能4书面签署同意入组协议。
不能入选标准包括:1临床或病理学证实远处转移、腹腔转移、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其他妇科恶性肿瘤病史;3急性感染需进行静脉抗生素治疗者;4孕期或哺育期;5严重心里障碍甚至精神病患者。
术前对病人进行详尽的全身检查评价是否适合进行该项手术治疗。
所需检查包括:盆腹腔CT 或MRI排除腹腔远隔转移的同时估计盆腔脏器切除可能达到的程度;PET或PET-CT排除全身转移的情况。
多领域肿瘤肿瘤专家(妇科肿瘤组、放射诊断组、放疗组、核素治疗组、病理组)共同讨论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活组织检查结果。
盆腔病变并怀疑有远处转移通常被先排除,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组织活检确定后方可最后决定能否入选。
一旦决定进行该项治疗,则将该治疗方案详尽的告知患者,患者有权知道关于手术及术后可能的结局的全部细节。
心理学者进行评估患者的精神及心里状态能否承受。
术前进行常规的准备,如肠道准备,口服肠道抗生素,手术中常规应用预防性抗生素,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血栓性疾病、弹力长袜等。
术前由造瘘护理治疗专业人员进行结肠或回肠造瘘定位标志(粪尿分流)。
术前联系重症监护病房备术后观察用。
手术过程下腹部正中切口脐上延长至便于进行全腹部探查排除超出盆腔的转移(如有阳性发现则排除入组,调整手术策略)。
首先是全腹腔的视诊和触诊,如果发现任何可疑的病灶或淋巴结立即进行冰冻活检。
测量盆腔病灶大小及探知其活动性。
一旦最后确定适合手术,选择术式有全盆脏器切除、前盆、后盆脏器切除;如果病变局限于盆底肌肉以上水平,可给与肛提肌上盆腔脏器切除术;如果一侧盆壁受侵,则给与包括单侧盆壁软组织切除的盆腔脏器切除术(LEER: laterally extended endopelvic resection),切缘送冰冻检查,如果切缘不净、过于接近或手术根本无法切净病灶除非手术涉及供应下肢重要的神经血管组织(髂总、髂外血管、腰骶部神经丛等),这种情况下需给于手术并术后放疗(CORT:combined operation and radiotherapy),术中残留部位放置导管准备进行术后近距离放疗,由大腿或前腹壁非放疗敏感的自体组织瓣移植该部进行置换。
手术功能重建:回肠代膀胱进行尿液分流;永久性结肠腹壁造瘘进行粪便分流;肛提肌水平上盆腔脏器切除术低位结肠直肠吻合可加预防性回肠造瘘术;盆底重建利用自体组织瓣(带蒂大网膜、腹直肌瓣)填充盆腔死腔;利用各种组织瓣可进行阴道重建。
术后处理及随访术后入重症监护病房观察,待患者可以自己照顾自己时方能出院,出院前接受造瘘护理师的指导学会如何使用结肠及回肠造瘘袋及进行造瘘口护理。
出院后6周内密切观察,3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其后每半年复查一次。
统计学方法及结果性质界定术后发热发病率定义为术后有2次体温≥38℃(两次间隔时间超过4个小时),术后第一个24h 除外。
术后病死率定义为术后30天内手术相关死亡。
总生存时间:手术至死亡时间。
无病生存期:手术至复发的时间。
生存曲线和生存率用Kaplan-Meier方法统计,生存期的差异以Log-rank检测各种因素多危险因素模型COX分析及单因素分析。
频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不同组的平均数和中位数比较采用u检验和t检验。
P值小于0.05检测标准被认为存在差异。
资料统计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
结果术中发现2例存在腹腔转移而被排除在外。
只有44例进入研究范围。
手术类型及病变来源表原发0 0 0 0复发8 1 24 33子宫内膜癌原发0 0 0 0复发0 0 1 1子宫肉瘤原发0 0 1 1复发0 0 2 2外阴癌原发 2 0 0 2复发 1 0 1 2阴道癌原发 1 1 0 2复发0 0 0 0卵巢癌原发0 0 1 1复发0 0 0 0切除6例进行了手术联合插植近距离放疗治疗(CORT)。
根治术后27%的患者进行了自体组织盆腔或阴道重建,带蒂大网膜瓣重建17例(41%),垂直腹直肌瓣重建5例(15.4),横断腹直肌瓣重建1例,股薄肌肌皮瓣重建(外阴重建)2例,双侧大腿全层皮瓣移植及部分真皮层游离皮片移植各1例。
2例患者进行阴道重建,分别采用带蒂腹直肌瓣和股薄肌瓣进行。
对于32例粪便分流,23例患者进行了结肠造瘘、9例进行了肛提肌上盆腔脏器切除术后低位直肠结肠吻合术(同期进行或不进行预防性回肠造瘘术)。
对于尿液分流,40例患者进行了回肠代膀胱手术,无一例进行永久性尿液分流术????。
中位年龄52岁(29-70岁)。
38例患者术前有放疗病史,计量6000cGy上下者各19例。
术前化疗基本对半。
6例复发性宫颈癌术后因单侧切缘不净或切缘距离肿瘤过近而进行了CORT ,2例宫颈癌因双侧盆壁切缘不净及淋巴结阳性进行术后辅助化疗,1例卵巢癌及2子宫肉瘤术后接受了辅助化疗。
手术结果:手术时间平均559分钟(285-1005分钟),中位出血量1200ml (450-4000ml ),手术切除肿瘤获得干净切缘37例(84%),术后ICU 中位时间1天(1-7天),术后住院中位时间6天(3-73天),41例患者进行了输血,术后血色素11.8g/dl (8.1-15.5g/dl ),其他资料见表 项目 例数 项目 例数 肿瘤大小 <4cm23 淋巴管浸润 无 28 >4cm 21 有 16 膀胱受侵 无 28 直肠受侵 无 31 有 16 有 13 盆壁受侵 无 35 淋巴结转移 无 40 有 9 有 4 切缘净 Paralmetrial无 33 不净有11并发症例数 瘘输尿管回肠瘘 2 皮肤尿道瘘 2 皮肤回肠瘘 1 直肠阴道瘘 1 肠道穿孔 结肠 2 空肠 1 输尿管造瘘口漏1 人工造瘘失败结肠造瘘裂开 1 结肠造瘘梗阻 1 输尿管造瘘坏死 1 输尿管造瘘回缩 1 输尿管造瘘狭窄 1 输尿管造瘘梗阻1分析未发现与严重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
生存时间:中位和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24月和31个月(5-62).中位无瘤生存期为24月,5年的无瘤生存率为47%。
总的生存时间尚无结果,5年总的生存率54%。
分析与生存期相关因素见表相关因素总数复发DFS(95%CI)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危险率P值危险率P值盆腔脏器切除类型全盆30 18 12(4.5-19.5) 10.05610.54 部分14 3 NR 0.304 0.54肿瘤大小<4cm 23 6 NR 10.01210.116 >4cm 21 15 10.9(4.20-15.8) 3.366 2.252淋巴管浸润无28 9 NR 10.00910.280 有16 12 8(1.71-14.3) 3.22 1.782膀胱受侵无28 9 NR 10.04510.77 有16 12 9(5.79-12.2) 2.434 1.162切缘净37 15 NR 10.00710.047 不净7 6 4(0.80-7.20) 3.880 2.942年龄(连续变量)0.943 0.024 0.951 0.058上图为切缘干净与否与无病生存期关系:横坐标(随访时间月),纵坐标(累积无瘤生存率),黑线切缘净,灰线切缘不净。
相关因素总数死亡OS(95%CI)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危险率P值危险率P值肿瘤大小<4cm 23 6 NR 10.06810.280 >4cm 21 12 17.0(15.15-18.85) 2.490 1.766淋巴结转移无40 15 NR 10.06210.012 有 4 3 5(0.00-11.86) 3.281 5.645膀胱受侵无28 8 NR 10.01110.12 有16 10 9(5.30-12.7) 3.410 2.293切缘净37 12 NR 10.00310.017 不净7 6 9(4.66-13.34) 4.637 3.863年龄(连续变量)0.943 0.024 0.951 0.058上图为切缘干净与否与生存期关系:横坐标(随访时间月),纵坐标(累积生存率),黑线切缘净,灰线切缘不净。
上图为淋巴结转移与否与生存期关系:横坐标(随访时间月),纵坐标(累积生存率),黑线淋巴结阴性,灰线阳性。
复发与治疗44例患者21例术后复发。
中位复发时间5个月(1-24个月),主要表现为远处复发,仅有1例患者为孤立盆腔复发,8例患者盆腔并远处复发,12例患者仅有远处复发。
复发后1例患者接受了化疗、1例患者再次手术并化疗、7例患者放疗并化疗、12例患者拒绝抗肿瘤治疗仅进行对症治疗。
截至随访结束已有18例患者死亡,手术后复发至死亡中位时间4月(1-16月)。
复发的风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与复发相关因素:盆腔切除术类型、肿瘤大于4cm、淋巴管浸润、切缘干净与否。
多因素分析结果与复发相关因素:肿瘤大于4cm是唯一相关因素。
讨论将盆腔膀胱、直肠、生殖道切除的盆腔脏器切除术有着很高的术后发病率及致死率(90年代以前)。
尽管早期将其作为一种缓解症状的治疗方式,现在逐渐将其作为一种有望将5年生存率提高到20-60%治愈性手段(80年代末及今)。
由于手术麻醉技能、手术设备器械、围手术期管理水平的提高,术后病率及致死率大大降低。
但是针对术后复发及生存期的危险因素还鲜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