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谋略中关于国学军事思想的运用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经典军事思想在现代战争中的运用

中国古代经典军事思想在现代战争中的运用

中国古代经典军事思想在现代战争中的运用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异彩绚烂,在世界军事思想发展史上具有杰出地位,这是战争经验的总结、血染的理论财富、智慧的结晶。

一、心理战成为现代战争中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战略手段孙子的思想精髓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理战在孙子军事思想中有崇高地位。

当前,心理战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

心理战是交战双方为赢得战争胜利而进行的心理搏斗,目的在于依托强大的军事优势,通过多种手段鼓舞己方、瓦解敌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随着高新技术武器的广泛应用,心理战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它不仅贯穿于战争始终,同时可以用很小的代价换来战争的胜利,因此被认为是现代战争中一种经济而人道的作战方式。

不仅如此,其适用范围不再局限于军事斗争领域,而是广泛地渗透到了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诸多领域,直接服务于国家大战略。

近年来的几场局部战争表明,战争追求的已不再是军事征服,也不再是大量消灭敌有生武装力量,甚至不再追求将对手逼入绝境而迫使对方投降。

现代战争目标主要是孤立、限制、削弱和瘫痪对手,震憾其心理,动摇其战略领导层、军队和民众的战争信念和抵抗意志。

在冷战结束以来所发生的多场局部战争中,作战双方都高强度、大范围地实施心理战,谋求在心智上影响、控制对方,从而达到战争的目的。

此外,现代心理战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进程与成败,是以较小代价换取较大胜利或不战而胜的重要法宝。

实施心理战能使对手产生紧张、犹豫、大意、厌战等不良心理反应,迫使对手或铤而走险,或指挥失误,或消极怠战,加速对手的失败。

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国防部在总结报告中指出:“心理战在这次战争中的运用是极为成功的,心理战对促进伊军失败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闪击战成为现代战争实现战争目标的一种作战方式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57个师、2个旅、六个坦克师、八个摩托化师和二个航空队,共约2500辆坦克、2000架飞机,约150万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波兰发起猛攻。

淮海战役的战术是什么

淮海战役的战术是什么

淮海战役的战术是什么
战术是一场决战是否胜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淮海战役的战术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那么淮海战役的战术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淮海战役的战术,希望大家喜欢!
淮海战役的战术
1948年10月,中野占领了郑州和开封两地区,国民党统帅部判断华野和中野一定会南下苏北然后联合起来攻打徐州。

便想出了一套计策。

计策有两个方案,一个是淮海决战案,是徐州主动放弃那些次要的城市,仅仅只发动一两个军来守住徐州,其次便集中全部的军力在徐蚌线周围防御起来,准备和解放军决战到底。

另一个方案便是退守淮河案,将徐洲的全部主力退出淮河,凭淮河实施河川防御。

通过严肃的会议后后于是决定采取淮海决战案。

11月6日,蒋介石了调整令:孙元良的三个军从商丘转移到蒙城,用以保全徐州西侧;邱清泉第2兵团在永城集结;刘汝明第4绥靖区转移到临淮关;李弥第13兵团全部撤向灵壁,担任机动任务;黄百韬第7兵团撤出新安镇到达运河以西;冯治安第3绥靖区放弃临城枣庄两地其次分别退守到韩庄和台儿庄。

这时淮海战役的战术方案便已经初步形成了。

当时蒋介石怕兵力不够便决定将东北战场的三个军十一个师全部都迁往徐州。

傅作义等人却强烈反对,蒋介石没办法只得将这十一个师分头作战,五个师归还华北继续围剿总部;其余六个师海运浦口,在11月到达蚌埠。

就这样蒋介石结合了共八十万人的兵力投入到徐州战场。

这便是淮海战役的整个战术方案。

一次战役有了完美的作战方案,又有强大的军力巧妙配合,这又如何能输呢?这次的战役着实打得响亮!。

淮海战役的关键决策

淮海战役的关键决策

662018·20HISTORY || 历史镜鉴 责任编辑:段培华淮海战役的关键决策□□常浩如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解放军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这场气势磅礴的战略决战,不仅早已成为中国辉煌历史的一部史诗,也必将永远闪耀在人类文明的历史画卷之中。

淮海战役胜利的因素很多,如:战争的正义性,人民的支援,两大野战军和军区武装紧密配合,广大指战员英勇奋战,济南战役胜利的基础,辽沈战役创造的有利形势,等等。

但应该说,中央军委、毛泽东、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首长高超的战略运筹与谋划、正确的决策与指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战役构想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及时调整战略,使小淮海的战役变成了大淮海的战役;在战役实施阶段,歼灭黄百韬兵团是淮海战役胜利的基础,而歼灭黄维兵团则是淮海战役胜利的关键。

歼灭黄维兵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左右整个淮海战役的战场形势。

如果让黄维兵团和杜聿明集团靠在一起,那就不得了,形成一个大集团,战役就不好打了。

在准确评估了战场的轻重缓急的基础上,实施了“吃一个、看一个、夹一个”的正确决策,保障了淮海战役的最终胜利。

淮海战役最初的构想规模很小,被称为“小淮海”,但后来由于战场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小淮海”演变成“大淮海”。

1948年下半年,国内形势愈发对国民党军不利,国民党军被迫开始由战略进攻转为实施重点防御、重兵坚守战略要点的作战方针。

1948年9月16日凌晨,济南城头炮声震耳欲聋。

华东野战军发起了被称为“三大战役序幕”的济南战役,并取得了胜利。

粟裕在济南战役胜利在望的时候,即着手部署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粟裕认为,豫东战役歼灭国民党军队9万多人,济南战役歼灭国民党军队10万多人,证明打大规模歼灭战符合实际。

解放战争以来,随着敌我力量的消长和战略战术的变化,我军歼灭战不断向更大规模发展,就成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这种大规模的歼灭战发展下去,势将成为同敌人的战略决战。

弘扬淮海战役精神的意义

弘扬淮海战役精神的意义

弘扬淮海战役精神的意义
弘扬淮海战役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历史教育意义: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通过弘扬淮海战役精神,可以使人们了解战役的背景、目标和战术,学习战役中涌现的英勇事迹和战术战略。

2. 战略思维启示:淮海战役是一次集中优势兵力、运用灵活战术的战役,通过弘扬其精神,可以激发人们的战略思维,启示人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如何灵活运用资源,采取有效的措施。

3. 团结意义: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协同作战取得的一次重要胜利,弘扬淮海战役精神可以提醒人们,只有团结一心、协同作战,才能取得胜利。

4. 妥善处理历史问题:通过弘扬淮海战役精神,可以促进历史问题的妥善处理,使各方对历史事件有一个客观、真实的认识,加强不同历史认知的沟通与理解。

5. 弘扬民族精神: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用勇气和智慧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弘扬其精神可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凝聚全民族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淮海战役中的哲学

淮海战役中的哲学

解放军方面 华东野战军围点打援的整个过程中,不论是“围点”的还是 “打援”的,“华野”的兵力始终是超过国军,这就为胜利创造 了有利的条件。黄百韬兵团被歼后,国军在淮海战场的兵力减少 了四分之一。以至于在第二,第三阶段,解放军的围点打援的兵 力始终是超过国民党国军,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集中优势 兵力消灭敌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惯战略,就是靠这种战略, 解放军才能够由弱变强,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了全国性的胜 利。
军事家应是一个哲学家,而很多哲学家也很喜欢谈论军 事。这是因为,军事和哲学常常是互相联系,军事为哲 学提供经验,而哲学又能在理论上为军事提供参考和指 导。二者的关系,是值得做深刻的探讨的。
谢谢!
战争哲学
战争中要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即在尊重客观军 事情况的基础上,机动、灵活、有计划、有方向、 有目标地行动。争取消灭更多的敌人,争取更大 的胜利。
战役分析
五)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即平时所说的,“将在 外,君命有所不受”。因为战场上的情况常常是 千变万化的。这就需要前线指战员要根据军事情 况的变化。不断变化自己的军事部署。任何不顾 客观情况的指挥都会导致整个战役的失败。
2对于被围困之黄维兵团蒋不允许其发挥自己的独立指挥权总是以最高统帅的名义发布军事指令干扰了黄维的决策导致其兵团突围被3对徐州杜聿明之撤离军队蒋不顾实际情况要其执行即要撤又要打的方针战略而这是杜聿明集团决策层所不愿执行的因为这明显违背了战争规律才导致全军覆灭
淮海战役中的哲学
淮海战役
实力对比:解放军60万人,国军80万人,国军实力明显优于解 放军。 战役结果:国军以损失55万人的代价撤出中原战场,退避江南。 解放军则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
战争哲学
战争的普遍指导性与特殊灵活性应紧密结合。在 普遍指导性的前提下,应充分发挥指战员的战术 灵活性,即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应互相结合。

淮海战役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浅析

淮海战役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浅析

淮海战役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浅析1. 引言1.1 淮海战役背景介绍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场重要战役,其战争背景可追溯至1947年初。

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国共两党关系愈发紧张,国民党组织了一系列反共的军事行动,其中包括对中国共产党控制区域的围剿。

在这种情况下,淮海战役应运而生。

淮海战役地处中国东部的淮河流域和黄海之滨,是中国南北交通要道,对海陆交通线的控制至关重要。

在国共两党的日益激烈对抗中,淮海战役成为了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其胜利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和国家政权的稳固具有重要意义。

淮海战役的胜利不仅令敌人闻风丧胆,也为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赢得了更多主动权,为最终取得全国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淮海战役背景介绍完毕。

1.2 淮海战役的重要性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淮河流域和海洋之间进行的一场重要战役。

淮海战役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的一次重要胜利,打破了国民党军在华东地区的重要据点,有效地削弱了国民党军的实力。

淮海战役的胜利使解放军在华东地区建立了有力的根据地,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淮海战役的成功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和组织能力,在军事上对国民党军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

淮海战役的胜利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在战争中的正确路线和策略的重要性,为后续的解放战争积累了宝贵经验。

淮海战役对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决定性作用。

2. 正文2.1 淮海战役精神的内涵淮海战役精神是指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淮河和海河之间取得的伟大胜利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风貌和战斗作风。

这种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 坚定的革命信念。

淮海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坚信自己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坚信胜利属于正义的一方。

他们牢固地信仰着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不畏强敌,不怕艰难,坚定不移地向敌人进攻。

淮海战役谋略中关于国学军事思想的运用

淮海战役谋略中关于国学军事思想的运用

淮海战役谋略中关于国学军事思想的运用
淮海战役大胜,使清政府及其军队凭借国学军事思想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国学军事思想是指依据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自然与合作之间彼此联系的道德观念和历史经验,确定军事战略取胜手段的思维模式。

国学军事思想在淮海战役中得到体现尤其明显。

清军有进猛,有退守自保,有拆敌又补援,有突围护城,包括攻势虚实有相结合,棋谋灵活,千锤百炼,军事智慧统筹兼顾。

他们采取主动性,战术和战略交汇处被称为“行有择”,他们灵活运用变化量创造机会,找到取胜的高点è差距。

最终,清军凭借这种与众不同的战略思维方式,取得了清明得胜的辉煌成绩。

字里行间看百韬(淮海战役篇)

字里行间看百韬(淮海战役篇)

字里行间看百韬(淮海战役篇)一、战役方案的提出由于济南战役原设想的作战规模大大缩小了,华野战力有余。

制定作战计划的战斗规模有限,选择的是国民党政府军的薄弱环节,以扩张占领区域。

华野战力强大,可以不必休整,即能完成淮海战役的任务。

粟裕于9月24日向中共中央军委建议举行淮海战役,战役目标为攻占淮阴、淮安(两淮)及海州、连云港,所以称为淮海战役。

他建议举行淮海战役以后全军再转入休整。

粟裕向中央军委的建议有四个可供选择方案,而淮海战役计划是建议中作战规模最大的方案。

毛泽东作为统帅,更关心全局,不使部队有任何松懈的情绪。

由毛泽东起草的军委对粟裕建议的复电,肯定了粟裕在淮海战役后再进行休整的计划,但显然考虑到部队战斗力并未充分发挥的事实,因此,除粟裕提出的两淮、海连战役目标之外,增加了一个超越粟裕设想目标之外的严重任务,即“你们第一个作战,应以歼灭黄兵团于新安、运河之线为目标”,而且要求粟裕于10月10日左右开始行动。

他追求的是更大的战略利益,因而对部队提出了更高更严厉的要求。

因为徐州是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的屏障,攻击黄兵团,必然要遭到徐州各兵团的反击,非常可能发展为南线的战略决战。

所以,粟裕自己提出的是一个一般性的、为以后的大战作准备的战斗任务,而毛泽东给他的确是一个战略性的严重的硬任务,毛泽东把粟裕的攻城略地的战斗改变成歼灭敌有生力量的战斗,把淮海战役在事实上改变成了“歼黄”战役。

因此,9月25日中央军委的指示和9月24日粟裕的建议,战役性质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毛泽东很快意识到这一任务的严重性,在9月28日对华野的指示中指出:“这一战役必比济南战役规模要大比睢杞战役的规模也可能要大。

”对于毛泽东提出的任务,华野如不进行休整,进行充分的准备,显然是很难完成的。

为此,毛泽东指示前线将领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并机动地推迟了出动的时间。

军委于9月底又改变了原先不休整的计划,指示华东部队休整20天左右。

中共华野前线委员会于10月5日起在曲阜举行了为期20天的扩大会议,在会上对中央军委提出的严重任务,进行了多次反复的研究。

粟裕:淮海战役的大计大策

粟裕:淮海战役的大计大策

粟裕:淮海战役的大计大策作者:巴斯来源:《决策与信息》 2011年第7期文/巴斯1948年,在解放战争发展的关键时刻,特别是在南线战略决战的紧要关头,栗裕三次向党中央提出了重要决策建议,多次提出战略修正意见,对中央军委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粟裕的功绩,毛泽东同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1949年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一、三次陈词“子养电”——直陈:集中兵力中原歼敌1948年1月,粟裕率领华野指挥机关和四个纵队集结于河南省的许昌、临颍、漯河地区。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令,他们将在这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休整,传达贯彻中共中央1947年12月会议精神,进行新式整军,为执行新的作战任务做准备。

这时,中原战场的胜负已成为国共交战双方战略指导上关注的焦点。

蒋介石为改变他战略上的被动地位,以维持其在全国的反动统治,采取坚守东北、力争华北、集中力量加强中原防御的战略部署,调集重兵于中原战场,一再叫嚣“确保中原”、“肃清中原”。

毛泽东为实现用五年左右时间打败蒋介石的战略目标,指挥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经略中原,强调指出:“中国历史告诉我们,谁想统一中国,谁就要控制中原。

今天中原逐鹿,就看鹿死谁手了!”在这一关键时刻,身处战争第一线并且时刻关注战争全局的粟裕,分析敌我战略态势及其发展趋势,认为改变中原战局进而发展战略进攻,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

关键在于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使我军在兵力对比和技术装备上走向优势,战争形势即可急转直下,也将推动政治局势的迅速变化,革命的全国胜利即可迅速到来。

1948年1月22日,粟裕将他的战略构想以及相应的建议报告中央军委和刘伯承、邓小平。

这就是著名的“子养电”。

(按照电报地支代月、韵目代日的惯例,“子养”即1月22日,故称“子养电”)。

在这份电报里,粟裕根据他对中原以至全国战局的科学分析,提出了发展战略进攻、改变中原战局的战略构想,以及与此相应的关于作战和建军的重要建议。

淮海战役谋略中关于国学军事思想运用

淮海战役谋略中关于国学军事思想运用

淮海战役谋略中关于国学军事思想运用
淮海战役谋略中关于国学军事思想的运用摘要:我国国学中军事著作的谋略思想已为历代军事家所熟知和运用,并对战争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对淮海战役战术中我军将领如何熟练应用国学中的军事谋略思想从而克敌制胜的经典案例作了具体剖析。

关键词:国学军事谋略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是人民解放军在兵力与武器装备均处劣势、战场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同国民党军南线主力展开的战略决战,是决定现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战。

战役最终以解放军的全面胜利宣告结束,创造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

“将不知古今,匹夫勇而”,淮海战役中我军将领的军事谋略思想与战略战术的运用很多都与国学著作中的军事思想相吻合,可以说很好的运用了国学的经典。

何为国学?有学者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

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

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而国学中军事著作的谋略思想已为历代军事家所熟知和运用,如《易经》中“据实变通”的军事思想、《孙子兵法》中“兵以诈立”的战役谋略、《鬼谷子》中“出奇制胜”的战略思想等等都对战争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在此我们仅就淮海战役战术中与国学军事思想的同辙之处做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据实变通,牵住淮海战役的“牛鼻子”。

从淮海战役的战术谋略中来看孙子兵法的运用

从淮海战役的战术谋略中来看孙子兵法的运用

《孙子兵法》在淮海战役的运用《孙子兵法》是一部中国传统的军事典范,其中的军事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世的军事家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作战过程中,孙子兵法同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作用极其鲜明的体现在淮海战役的筹划与指挥上。

本文摘自网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略决战之一。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在纵横苏鲁豫皖4省约8万平方公里区域内,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16个纵队加一个军、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加上地方武装共约60万人,与国民党南线主力7个兵团,两个绥靖区部队共约80万人开展了66天的战略决战性的大规模作战。

在参战兵力、武器装备不占优势、战场情况复杂多变的条件下,我军将国民党军分阶段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次歼灭,以伤亡13万余人的代价取得了歼敌55万余人的辉煌成果,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劣胜强的战争奇迹。

通观战役全过程,充分展现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军委和淮海战役总前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我军高层领导的高超军事指挥艺术。

笔者对淮海战役的研究刚刚起步,现粗浅的谈谈此战役有关《孙子兵法》的运用,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

一、致人而不致于人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军队行动的自由权,这是指导战争的主要原则之一。

《孙子兵法》虚实篇里的“致人而不致于人”,就是争取主动,摆脱被动,是军事上普遍性的规律。

现代汉语的意思就是调动敌人而不为敌人所调动。

问题在于怎样才能“致人”?怎样才能“不致于人”?这同将帅的能否多谋善断有极大关系。

《孙子兵法》千章万句,无外乎“致人而不致于人”。

淮海战役的胜利就是粟裕、刘伯承等将领在一系列小的战斗中把这种“致人”思想发挥的淋漓尽致,才有了最后伟大战役的胜利。

无论是围歼黄百韬兵团,还是围歼黄维兵团,人民解放军始终坚持“致人”的思想,牵着敌人走。

正是人民解放军抓住并保持了这种主动,他们才能够把战略理想转变为战略现实。

在华东野战军围歼第7兵团之际,刘伯承也在筹划歼灭国民党军黄维12兵团的一个“诱敌”方案。

克敌制胜的基本战术

克敌制胜的基本战术

克敌制胜的基本战术克敌制胜的基本战术克敌制胜的基本战术涵盖了多个层面,从古代兵法到现代战争策略,再到游戏中的战术运用,都体现了智慧与策略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孙子兵法、毛泽东军事思想以及现代战争策略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克敌制胜的基本战术。

孙子兵法中的克敌制胜战术在《孙子兵法》中,孙子提出了“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的战术原则。

这一原则强调了在战争中,正面部队与奇兵部队的配合运用。

正面部队负责正面交锋,吸引并牵制敌人,而奇兵部队则利用敌人的疏忽或弱点,进行突袭或包抄,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孙子还强调了“势”的重要性,认为善于利用地形、兵力对比、士气等因素形成的“势”,可以极大地增强战斗力,使敌人陷入被动。

奇正相合,出奇制胜孙子认为,善于用兵的人应该能够灵活运用奇正两种战术。

正面交锋时,以正兵当敌,保持阵型的稳固和士气的高昂;而在关键时刻,则出奇兵突袭,打乱敌人的部署,从而取得胜利。

这种战术要求指挥者具备高度的战略眼光和战术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做出决策。

在历史上,奇正相合的战术被广泛应用。

例如,汉朝的韩信在垓下之战中,利用正面部队与奇兵部队的配合,成功击败了项羽的军队。

韩信在正面战场上与项羽对峙,同时派出奇兵从侧翼包抄,最终形成合围之势,使项羽陷入绝境。

这一战役充分体现了奇正相合的战术原则。

利用“势”增强战斗力孙子兵法中的“势”指的是战争中形成的各种有利因素的综合体现。

善于利用“势”的指挥者,能够借助地形、兵力对比、士气等因素,形成对敌人的压倒性优势。

例如,利用险要地形设伏,或者通过巧妙的兵力部署形成局部优势,都可以有效地增强战斗力,使敌人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困境。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利用长江的水势和风向,成功地火攻曹操的水军,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果。

周瑜通过对地形和天气的精确把握,形成了对曹军的“势”,使得曹操的军队在火攻中损失惨重。

这一战役展示了如何通过利用“势”来增强战斗力。

毛泽东军事思想中的克敌制胜战术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总结出了许多克敌制胜的战术原则。

淮海战役精神及启示

淮海战役精神及启示

淮海战役精神及启示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于1948年11月—12月在江苏淮安地区进行。

在这场战役中,解放军对敌作出了充分准备,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方法,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

淮海战役的精神及启示如下:
1. 鼓足士气、百战不殆:淮海战役中,解放军通过集训、宣传等方式极力提升了士气,充分发动群众,使士气高昂、斗志昂扬。

这种鼓足士气的态度,激发了解放军的战斗力,使其能够在战场上保持无畏的勇气,即便面临艰难险阻也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

2. 灵活机动、攻守兼备:淮海战役中,解放军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术手段,通过采用各种战斗形态,如速决战、歼灭战、包围战、阻击战等,将国民党军队瓦解,打败了敌人。

这种攻守兼备的策略,使得解放军在战斗中有能力主动进攻,同时也具备保护自身的能力。

3. 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强调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并通过各种方式建立共同意识,使队伍始终保持团结、协作和积极进取。

其中,对于政治工作的重视更是让士气更加高昂、集体凝聚力更加强大。

4. 勇攀高峰、追求卓越:淮海战役的胜利,不仅是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荣誉,也是对全体参与者的激励。

这场战役告诉我们,只有勇攀高峰、追求卓越,才能获得成功。

综上所述,淮海战役的精神及启示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和时代价值。

现代社会需要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在面临挑战和机遇时,采取灵活机动的策略、保持团结协作的态度,并追求卓越,勇攀高峰。

只有如此,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中获得成功。

(从淮海战役看毛泽东的战略思维(下))-您的得分为82分精品资料

(从淮海战役看毛泽东的战略思维(下))-您的得分为82分精品资料
A.毛泽东曾指出,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B.杜聿明曾指出,蒋介石的个人独裁指挥,不论大小情况的分析、大小部队的调动,都要通过蒋的决定指示。
C.战略上以一当十、战术上以十当一,这是毛泽东关于战略和策略的思想。
D.弹钢琴是邓小平提出的思想、工作、领导方法。
第29题、陈述教授指出,战略统帅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多选题)(分值:4)
A.对
B.错
第9题、在淮海战役发动中,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华东野战军负责人粟裕决定把发动战役的时间提前两天。(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10题、淮海战役是关系国共两党胜负的大决战。(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11题、在淮海战役中,下列哪位指挥实施了所谓“蹂躏战术”,每天都抽调一至三个有力团配以战车和炮兵火力,向解放军的阵地突击?(单选题)(分值:3)
A.理论学养
B.宽阔胸怀
C.雄才伟略
D.果断细致
第30题、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领导成员包括以下哪些?(多选题)(分值:4)
A.粟裕
B.邓小平
C.刘伯承
D.陈毅
剩余时间:34分55秒
窗体底端
本次测试(从淮海战役看毛泽东的战略思维(下))您的得分为82分
判断题部分共有10题答对10题得分:30
单选题部分共有10题答对8题得分:24
多选题部分共有10题答对7题得分:28
第1题
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第2题
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第3题
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窗体顶端
位置>个人空间登录>课件测试
D.1949年1月3日,蒋介石电告杜聿明:“投足三日粮弹,准备全面突围”。

淮海战役期间国共双方兵力的运用(四)

淮海战役期间国共双方兵力的运用(四)

淮海战役期间国共双方兵力的运用(四)四淮海战役第二、第三阶段双方兵力的运用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双方兵力都有所变化。

解放军方面,粟裕为了增加前方力量,将在后方驻守的渤海纵队及吴化文的第三十五军都调到前线来助战,并将大批俘虏补充军队,这样,华东野战军的前线军队增加到50万人。

因第一阶段华东野战军就集中了大部可以集中的部队,所以,可增加的部队不多。

中原野战军的变化较大,在豫西作战的第二纵队和第六纵队以及陕南军区的第12旅、第17师的一个团,都赶到了前线,与主力汇合。

为了增强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将中野第十一纵队还给了中野的指挥序列。

这样,中原野战军的主力增加到176000人。

最大的增长因素是豫皖苏军区部队,由于第二阶段作战主要在豫皖苏三省交界处,豫皖苏军区所辖8万军区部队都在不同程度上卷入战斗,其中长期在前线作战的部队至少有4万,可见,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之后,参加淮海战役的中原野战军的数量已经从10万余人增加到25.6万人。

并且在前线长期保持21.6万人。

总之,在第二阶段,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在前线兵力增长到71.6万人。

比第一阶段的49万人增加了23万人左右。

解放军军力空前强大。

国军方面,南京“国防部”为了增强徐州、蚌埠前线的国军,也从各方面调运军队。

其中最关键的是华中“剿总”来援的第十二兵团。

如前所述,华中“剿总”实有31万以上的军队,而且其中多有名军。

例如第二军、第七军、第十八军、第四十八军、第八十五军都是战力强劲的甲等军。

第十二兵团以第十八军和第八十五军为主力,另外还有第十军和第十四军两个拥有三个师的军。

第十二兵团的总兵力达12万人,是一支强劲的部队。

除了第十二兵团外,国军统帅部还调来了东北战场撤下来的第五十二军和第五十四军,用在蚌埠方面作战,补强了第六兵团。

第五十二军加第五十四军,应有35000人。

此外,国军还从空中运来安阳的一个师,约计5000人。

如果说徐州“剿总”在开战之初辖下部队原有60万人,在第一阶段被解放军消灭17万人之后,第二阶段又补充了16万人,差不多又到开战初期的数量。

评淮海战役前国民党军的战略方针

评淮海战役前国民党军的战略方针

评淮海战役前国民党军的战略方针
费春
【期刊名称】《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89(000)001
【摘要】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至淮海战役爆发前这一时期,国民党军队的战略错误,可以归纳为:一是不能正确地判断形势并相应制定战略方针,往往对自身力量估计过高。

二是最高指挥者举棋不定,犹豫不决,决而不行,朝令夕改。

这些战略错误加速了国民党军队的灭亡,大大缩短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总页数】5页(P126-130)
【作者】费春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58.3,C55
【相关文献】
1.国民党军在淮海战役中失败的原因
2.浅析淮海战役中我党在国民党军将士投诚中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
3.国民党军在淮海战役中失败的原因
4.国民党军队起义与淮海战役
5.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的诸多失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视剧《大决战》中,表现出来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实战思想

电视剧《大决战》中,表现出来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实战思想

电视剧《大决战》中,表现出来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实战思想一、孙子兵法各篇思想在剧中的体现1、始计篇计篇讲算,战前算各种可能性及应对方案,多算胜少算不胜,林粟的算都非常细致,不仅算清自己,也把对手从“示形”、特点(因敌之八权)算得清清楚楚。

粟裕将军分析杜聿明撤退那段,从几个角度分析杜可能撤退的路线,最终判断他会从西南方向撤退。

杜聿明却用诡道,使其得到了一个假情报,从东南方向撤退。

结果,由于粟裕大将的坚持,还是将其堵住围歼。

这个分析的过程,其实就是孙子兵法始计篇全篇内容的运用,既有五经七计的评估,也有对敌方将领用诡的判断,还有因敌特点的分析(八权)。

2、谋攻篇谋攻讲的重点是目标管理,平津战役鲜活的体现其思想。

平津战役,基本目标是和平解放北平。

过程中经历了:第一,看破傅所欲构建起来的平津、绥远地区的防御构想,这是伐谋。

第二,逐步打掉傅的谈判条件,这是伐交。

第三,吃掉35军,攻破新保安城、天津城等,以及完成对平津包围的用兵为伐兵。

第四,其中有很多攻城的作战。

整个过程就是谋攻篇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组合运用。

实际上,这个过程也提示我们,谋攻篇所提出的“不战而屈”的目标,需要伐谋、伐交、伐兵、攻城的综合运用。

而且,谋攻篇开篇讲“全”与“破”,皆为针对具体对象的作战目标,而非全胜思想或原则之类的解读。

故我理解的孙子兵法谋攻篇是讲整个用兵系统中的内部影响因素——目标管理。

3、作战篇作战篇揭示了战争的本质——消耗。

讲了两个核心点,一是决定拿下什么目标,达到什么政治目的要有标配资源做准备,开篇“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的八个条目备战内容,不是说打仗费钱,而是出征千里,客场征伐他国的标配内容。

二是讲消耗之后的恢复问题,告诉将领在胜利之后如何就地补充物质和人力。

三大战役中,即俘即补的政策把这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当时的俘虏政策也为补充消耗起到了积极作用。

故这篇的核心在于“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标配内容要取用于国,消耗补充要在敌国通过胜利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海战役谋略中关于国学军事思想的运用
摘要:我国国学中军事著作的谋略思想已为历代军事家所熟知和运用,并对战争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对淮海战役战术中我军将领如何熟练应用国学中的军事谋略思想从而克敌制胜的经典案例作了具体剖析。

关键词:国学军事谋略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是人民解放军在兵力与武器装备均处劣势、战场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同国民党军南线主力展开的战略决战,是决定现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战。

战役最终以解放军的全面胜利宣告结束,创造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

“将不知古今,匹夫勇而”,淮海战役中我军将领的军事谋略思想与战略战术的运用很多都与国学著作中的军事思想相吻合,可以说很好的运用了国学的经典。

何为国学?有学者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

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

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而国学中军事著作的谋略思想已为历代军事家所熟知和运用,如《易经》中“据实变通”的军事思想、《孙子兵法》中“兵以诈立”的战役谋略、《鬼谷子》中“出奇制胜”的战略思想等等都对战争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在此我们仅就淮海战役战术中与国学军事思想的同辙之处做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据实变通,牵住淮海战役的“牛鼻子”
《易经》是中国哲学最古老的一部经典,可以说是东方文化的源头。

淮海战役中很多战术的运用与它其中所反映的重视实践以及决策变通的主要战略思想有着融会贯通之处。

《周易》总是先由卦相中得到具体物象,再从这些物象中进行引申。

中国哲学的实践主义正源于此,探求实际的可感知的思维。

而变通意识则是寻求由坏变好的途径。

淮海战役中,形势的发展变化多端,面对国民党军可能做出的战役部署,我军将领因情而变,适时调整作战部署,将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因素,做到了“变则通,通则达”。

战役发起前夕,粟裕司令员根据前线侦查情况,判断战场态势变化,决定将战役发起时间提前两天。

这一决策,打乱了敌人的部署,夺取了战场主动权。

粟裕后来说:“如果再晚4小时,让黄百韬窜入徐州,那仗就不好打了。


战役发起后,粟裕再次分析全国战略态势,以及国民党军下一步可能采取的行动,认为南线决战的条件已经成熟。

遂于1948年11月8日向军委建议:“我们在此次战役于歼灭黄(百韬)兵团之后,不必以主力向两淮进攻(新海敌主力已西撤),而以主力转向徐固县进击,抑留敌人与徐州及其周围,而后分别削
弱与逐渐歼灭之……”。

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审时度势,在此建议的基础上更以非凡的胆识适时扩大战役规模,于11月9日做出“应极力在徐州附近歼敌主力,勿使南窜”的战略决策,把歼灭徐州“剿总”一部发展为歼灭徐州“剿总”主力。

由此,淮海战役已由最初的“小淮海”发展为与国民党军南线主力进行决战的“大淮海”的格局。

战役中,前线指挥员更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战术运用上根据战场情况灵活变通。

战役第一阶段围歼黄百韬兵团的过程中,我军采取了“围点打援”的战法,以6个纵队围歼黄百韬兵团,以7个纵队阻击援敌。

在攻击过程中,根据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攻坚的实际情况,适时转换作战方式,利用近迫作业的战法,突破敌人坚固的防御工事,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并为下一步作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以智取胜,击溃敌人心理防线
《孙子兵法》是中国兵学的奠基之作。

孙武提出了“兵以诈立”,用具体的谋略来指导战争,意思是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为。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将领也对此种战术有着巧妙地运用。

战役发起前,中央军委于10月30日的电报中指出:“……同时与虞晚或齐晚,各处一起动作,使各处之敌同时受攻,同时认为自己处于危险境地,互相不能照顾,要在两三天后才能查明我之主攻方向,但又因为我各部均以迫处于他们面前,又已无法互相增援,尤其使黄兵团各部丧失收缩集结的必要时间,极为重要。

……”战役发起后,我军按照既定部署做出围攻徐州的假象,从多方同时向国民党军发动进攻。

国民党军感到四面受敌,处处防备,使之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为我军包围黄百韬兵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不战而屈人之兵”更是《孙子兵法》中“谋攻篇”的核心内容。

这种战略思想,已成为中国传统战略文化的重要内容。

即指导战争的法则是使敌国完整地降服是上策,任何战争的最终指导原则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

在这个总原则下,孙武提出了心治与速决的实施方法。

淮海战役中,我军政治攻心战术的开展可以说达到了巅峰至极的境界。

从高级指挥员到基层指战员都十分重视瓦解敌军和劝降工作,在与国民党军进行军事较量的同时,不间断地向国民党军展开了强有力的政治攻心。

战前就通过打入敌高层的地下党员瓦解敌军,开展整治争取工作,从根本上动摇敌人军心。

战役第三天,国民党军第三绥区副司令、中共地下党员何基沣、张克侠率部起义,被毛泽东评价为“北线第一个大胜利”。

战役中,我军高级将领及指战员们不间断的向国民党军展开强大的政治攻势,战役第二阶段,刘伯承、陈毅等发表了《促黄维立即投降书》,第三阶段战场休整期间,政治攻势的开展更为广泛,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毛泽东亲自为中原和华东两大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写了《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广播稿。

解放军利用包围圈内国民党军饥寒交迫的困境,运用广播喊话、散发传单、夜送食品等方法,瓦解敌军,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民党军把我军晚上的劝降广播称为“上夜课”,每次“夜课”之后,都有不少国民党军投诚
到解放军阵地上。

文艺战士组织的火线音乐队,在白天或风雪怒号的夜晚,对着敌人阵地演奏《白毛女》、《孟姜女》等悲曲,每当这时,敌人阵地上便鸦雀无声,随后投诚过来的国民党士兵说:“我们越听越难过,好几回都哭了。

”另外在我军开饭时,战士们也会敲着碗盆对敌阵大声高喊:“开饭了,有包子吃,猪肉馅的,快过来吧!”……这些简便易行的攻心术,充分发挥了“软性”武器的威力。

在这场不流血的战斗中,我军取得的战果辉煌,仅战场休整的短短20天内,就有1.4万多名国民党官兵向我军缴械投降,极大的动摇了国民党军的军心,瓦解了敌军斗志,削弱了敌人战斗力。

到华野发起总攻时,杜聿明集团的30万人马只剩下了不足20万人,仅用4天时间就被全部歼灭。

粟裕在总结淮海战役胜利原因时也提到:“敌人最后被解决得这样快,应该归功于政治攻势的成功。

……证明‘攻心为上’是正确的。

”所以,战场上的双方,很多时候比的不是武力,而是气势和心力。

三、出奇制胜,诱敌深入歼敌主力
淮海战役中,我军将领在战术中还灵活运用了《鬼谷子》中揣测与谋略的战略思想,使战局逐步向有利于我军的方向发展。

鬼谷子认为在军事中,要善于掌握敌方的情况,了解对方的心理,才能诱导对方进入自己的圈套。

战役第二阶段,中野4纵司令员陈赓在和黄维较量的过程中,面对全副美式装备的黄维兵团,陈赓不拘泥于固有战法,而是根据战场实际,掌握黄维急于冒进的心理,按照计划主动后撤,在浍河南岸背水结阵,诱敌深入。

待黄维发现自己的不利态势,急令退缩之时,我军各部已展开合围,最终将不可一世的黄维兵团包围在双堆集地区。

四、巧用三十六计,全盘掌握整体战局
《三十六计》是浩瀚兵书中最具实践精神的一部,包纳了丰富的谋略思想。

其中“擒贼擒王”、“围魏救赵”、“顺手牵羊”、“声东击西”等战法反映了目标定位准确、战略决策及时、利用敌人任何微小的疏忽、用假信息迷惑对方等战略计谋。

这些计谋在淮海战役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在粟裕提出进行淮海战役的建议后,毛泽东着眼全局,将粟裕提出的战役二个阶段发展为三个阶段,确定了战役第一阶段的作战目标是首先歼灭黄百韬兵团。

这一目标的确立等于砍掉了国民党军徐州“剿总”的右臂,为下一步逐次歼敌、驾驭战局创造了有利条件。

战役中,中央军委对于重大决策方针都要发挥集体智慧,和前线指挥员反复磋商、博采众议,与国民党军的犹豫不决、朝令夕改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国学引导谋略,思路决定出路,谋略在一定程度上对事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淮海战役中,我军高级将领灵活运用兵法谋略,因敌变化,驾驭全局,展现了高超的谋略思想和指挥艺术。

而国学本身不仅对战争年代也对现代社会有着巨大的价值和指导意义。

无论在什么年代什么背景下,只要有需求,国学中有价值的东西就会被挖掘和应用,国学思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不断的去学
习和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